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雷逐鹿-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8。10发布

第二章 足穷幽险入穷荒

山穷水险,林深草密,瘴烟千里,人迹罕见。

在云贵之间,除了山还是山,千峰万壑,绵绵无尽,或是奇峰陡立,高入云表;或是峭壁千仞,渊深无际。

抬头望,悠悠苍穹,苍鹰回翔;俯身瞰,麓谷雾锁,丛莽阴森。

广袤无垠的穷荒绝域,其中很多山岭丛林是千百年来都没有人真正深入过的神秘天地,那里面有很多地方并不太适宜人类长期生存和居住。

这里的广大地区,多是人迹罕至的穷山恶水,怪石嵯峨,山林丛莽,遮天蔽日,云涌雾绕,只有禽兽虫蛇之属在其间生息繁衍,弱肉强食。

而在有人类聚居的地方,则又多是野蛮强悍的蛮夷部族繁衍其间,苗人、瑶人、罗罗夷、古僚人、土家人等等,在千万里丛莽中各据一地,各依领主。

在中原汉人中,对这片广袤无垠,瘴疠时起的穷山恶水,有一些长期形成的似是而非的说法,诸如‘苗疆’,‘南疆’,‘南荒’等等,混杂乱用,指代不清,虽然说不上就有多么大的错误,却也难免歧义和臆测,离事实其实还很有一段距离在。

譬如所谓的‘苗疆’,多半指的还是云贵之间,尤其特指湖广、四川、贵州三省交界的山林丛莽之中,苗人部族主要的聚居和活动的苗区腹地。

实际上比起‘南疆’,‘南荒’等词,“苗疆”真正指代涵盖的地域要小得多,且‘苗疆’之中除外苗人,也还有不少汉人、侗人、瑶人、罗罗、古僚等诸多部族生活其中,并不全是苗人部族。

另外,‘苗疆’还有一层含义,则跟历代帝国朝廷密切有关了。

想那苗人野蛮强悍,性情刚烈,天性就有一股面对侵压,勇于反抗的血性,从上古蚩尤那儿一脉相传的造反精神代代相传,历代以来就一直都让中央朝廷头疼不已,从传说中的黄帝那会儿,或剿或抚,中央朝廷诸般手段使尽,都难以一劳永逸的让天性桀骜难驯的苗人顺从服帖,历代也只得不断地在苗区外围设堡立寨,留官兵环其地而守之,于是在苗区边沿,由西而东而北形成一道军事防御用途的‘苗疆边墙’,对桀骜不驯的“生苗”区形成圈围之势。以边墙为界划分“生苗”和“熟苗”,“边墙”之外称为“生苗”,边墙之内称为“熟苗”。

生苗区的穷山恶水,比起熟苗区的山林丛莽要险恶百倍,通常只有强悍野蛮的人类才能在其中生存,极少有外面世界的人闯入这个穷荒绝域。

一缕如虚似幻的人影,宛如幽灵鬼魅一般,在幽深阴暗、藤蔓缠绕的林木间飞速穿越,虽然也会不时的放慢一点前进的速度,但也慢得极有限,即便放慢了一些速度,也是快如劲矢,仿佛不需要运劲借势一般,总之,那种快法,似乎已不太象是一个人可以拥有的速度,山林中复杂多变的地形,丝毫也不影响他以惊人之极的高速穿越。

在深莽丛林中以如此惊人的速度移动,非常危险,修为差上一点或者稍稍有所疏忽,出点什么小意外,就有可能让这条人影跟丛林中的某一株大树作最亲密无间的接触,何况丛林中的蛇虫猛兽也不是吃素的,惊扰它们的下场并不那么令人愉悦,一般人不闹得鸡飞狗跳就算赚大了,哪里能象这人一样艺高人胆大?

这片密集的丛林很快就被那人影远远地抛在后方。

闪电般掠上一个陡峭的山坡,那如虚似幻的人影陡然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伫立不动,现出真正的形体,从极动化为极静相当之突兀。

“哈——轰—”

宛如长鲸吸水一般,非常清晰响亮而怪异的吸气声音,响彻山林,随即狂风大作,枝叶横飞,席卷山林,声势赫赫,惊人之极,竟然是举手投足一呼一吸之间,大有令风云变色之概!

万物为之蛰伏!

整个一片山林呈现极其诡异的死寂,给人以莫名的无形压力!

满山新绿,树林、野草、杂花丛丛簇簇,一片怪异的静谧,没有鸟啼,没有虫鸣,没有兽吼,甚至没有风吹叶动的声音,仿佛都感受到了那人雄浑浩荡的无形威压,天地万物全部噤若寒蝉了。

那人伫立在巨岩上一动不动,仿佛已经僵死成了一具石像,失去了所有的活力。

在阴森丛莽的深处,藏身在幽暗之中的好几双冷厉的眼睛,正远远地,很小心地暗中监视着。

在这片一直被人严密监视的绝域禁地,这位突然出现的不速之客,显然是伏椿暗哨们警惕监视的主要目标。

不过,这不速之客刚才随手显露出来的惊人声势并不是没有作用,这一手已经先声夺人,让潜藏在暗处的伏椿暗哨们变得格外的小心翼翼起来,不敢擅自行动,只能一边远远的小心监视,一边等着更高层的主事头领来决定该怎么办。

强大实力的展示,有的时候确实可以免去一些不必要的小麻烦,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用强大的实力震慑住小鬼们的轻举妄动,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样至少可以快刀斩乱麻,直接跟较高层的人士交涉,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丛莽中的伏椿暗哨一直都比较疑惑,凭他们的眼力也完全拿不准这不速之客的来历身分,所以不住的凝聚目力,从各个方向打量着那位高深莫测的老兄,希望可以从某些细节上窥视出那人的来历。

这人身形显得挺拔雄壮,对襟无领上衣,青色土布长裤,右肩挎弓袋,腋下携箭包,长刀斜背,头上一顶大笠帽把面孔遮得严严实实,无法看清他的相貌。在他的腰带上系着葫芦、牛角筒、银钩、荷包等物,肩上还披着一袭满是皱褶的黑色羊毛披毡,自然下垂至小腿,还可以看到他小腿上紧紧裹着鹿皮绑腿,直达膝部,绑系手法很类似瑶人中最为简洁实用的一种,这已经足以表明此人老于此道,绝对是在山林丛莽中活动的老手,但却并不象许多打绑腿的苗人、瑶人那样赤足而行,而是穿着一双南方汉人习穿的爬山虎皮扎翁快鞋。

这人的衣饰装束有点象苗人,又有点象瑶人,还有点象罗罗,甚至有些象汉人,又谁都不全象,譬如在南疆,虽然苗人、罗罗等族都喜欢披上厚重坚实、紧密耐磨的羊毛披毡,以之防雨御寒,坐卧铺地,都非常适用,但是各族披裹羊毛披毡在细节上还是会有所区别,而这突然闯入禁地的不速之客衣饰装束上的细节却与这些伏椿暗哨以往所有的记忆都不甚吻合,这让他们根本就拿不准来人是什么身分。

非但如此,这些伏椿暗哨还感觉到极大的危险,因为来人的装束显然有利于来人迅速的在山林中行动,非常的利落实用,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迅速反应,而不会有什么碍手碍脚之处。

更何况那人身上隐隐散逸出来的无形压迫感,阴森狰狞,即使隔了这么远的一段距离也仍然让他们很不舒服。

来人很不好惹!

所以还是让有能力的人来决定怎么办吧!除非上头有命令,身为伏椿暗哨者还是乖乖的做回本职比较好。

这种令人屏气的诡异沉寂并没有持续多久,从这些伏椿暗哨发现那不速之客起,到远远山头上冒出一面挥动的大旗还不到一刻,同时间牛角号也呜呜吹响,群山都回荡着雄浑苍劲的号声。

深藏在禁地深处的巫祖这么快就有了反应,伏椿暗哨们一点也不奇怪。

巫祖的神通广大,这么快就知道有不速之客上门,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听那牛角号所吹的简单音律,居然还有迎宾的意思,看来这神秘来客的来历身分还很不一般啦。

几个藏身在暗处的伏椿暗哨在心中暗自猜测。

远远的已经可以看到有二十几位披着羊毛披毡的人,正在山岭间纵跃疾行而来,直视崎岖陡峭的山岭如平地一般,其势快如疾风,羊毛披毡高高随风扬起,显然来的都不是平常人物,不是看护这块苗疆禁地的高阶护卫勇士,就是巫祖门下的弟子。

当悠长的号角声停下来时,他们已经接近到神秘来客伫立的山坡巨岩百步开外。

神秘来客这时仍然没有拿下遮住面孔的笠帽,然而从他身上散逸出来的无形威压陡然激增,恍如实质一般,越发的浓烈,越发的汹涌。

仿若他就是一位叱咤沙场的无敌猛将,身后有百战雄师千军万马整装待发,血战沙场席卷天下的惨烈气势汹涌澎湃,奔涌翻腾,以至于让那些个武技强横眼高于顶的强悍苗人再也难作寸进,无不色变,心中骇然——

这种直指心灵的凌厉威压,已经不再局限于武技的范畴,似乎只有巫祖等寥寥几位法力通天的大巫,才可以如此这般的凝聚心神,运用类似的心念灵力,释放出玄异莫测的庞大威力。

神秘来客缓缓将头上的笠帽拿下,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赫然是在一些有心人心目中,‘失踪’了较长一段时间的西北幕府护卫亲军节度明石羽!

在他的额头上,戴着一个闪闪发亮的鼓泡钉纯银头箍,上面除了显目的两圈鼓泡钉,还镌刻了神秘古朴的云雷饕餮纹,使得在一众苗人心目中本来就强悍得可以,也神秘得可以的神秘人明石羽,显得更加的威武强横,睥睨自雄。

明石羽其实已经在短短的瞬间,将匆匆赶来的二十几位身手不凡的蛮夷战士的备细情形尽收眼底。

他心中虽然对巫门实力早有定见,知道巫门实力不可小觑,但眼前这些巫门新锐,仍然让他感觉有些吃惊和震动。

想不到巫门诸脉的力量已经强横如斯!明石羽心下暗自忖道。

眼前的蛮夷战士,大多都是苗人男子的装束:青色大襟上衣,腰系花带,头缠包头帕,颈上戴银项圈,胸佩银链饰或者银牌,只有七八个人是瑶人、罗罗、侗人、古僚等族的装束,每个人都结实壮硕,强悍凶狠的气息扑面而来,充满着猛兽一般的强横力量。

他们的身份地位高于一般的蛮夷战士,并不象一般的蛮夷战士那样身披藤甲藤盔或者皮甲,都是一身平常穿山越岭的便装,系了羊毛披毡而已,甚至多一半人赤足,当然都携了弓弩箭袋,大部分人的主要武器是刀,也有几个使用斧、短矛、类似狼牙棒的铜钉棒锤。

生存在中原花花世界的汉人,要想把那些生存在深山老林中与禽兽为伍,自给自足的蛮夷部族一一分辨清楚,委实非常之困难,语言既不通,风俗又不同,环境又闭塞,加之天经地义一般的仇视外人心态,汉人要想与这些藏身丛莽的部族沟通可不是说说那么容易,所以绝大多数中原汉人长期都是以‘蛮夷’笼统称之,也懒得去分清他们中间谁是谁。

当然,其中苗人、瑶人、罗罗夷等部族,众多分支广布于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许多分支与汉人互相杂居,互相的接触较多,都有程度深浅不一的汉化。

除了这些个人数众多,又已经有相当程度汉化的蛮夷部族分支,甚至还有相当多的苗人、瑶人分支,由于受汉人影响极深,在漫长年代中逐渐完全汉化而归于消失,融合到汉人当中。

此类种种,也逐渐让那些与蛮族接触较多的汉人,能够相对容易的把苗人、瑶人、罗罗夷、古僚人等部族从笼统的‘蛮夷’中区分出来,单独称呼。

虽然如此,如果不是长期生活在苗疆,一个外面世界闯入此中的人,要想在一眼之间就分辨清楚眼前之人是哪一个蛮夷部族,仍非易事,甚至是不可能。

明石羽能做到这一点,自然是有他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则,他的师门先祖原是雷门世家客卿,在百多两百年前就已豹隐南疆,后来又在南疆开宗立派,绝天壁云雷寨虽然在中原不彰其名,但在南疆那可是响当当的招牌,与南疆巫门诸脉的大巫、祭师关系也都相当不错,人脉极深厚;

二则,绝天壁云雷寨的门人,除了象明石羽这样的汉人,相当多的门人弟子都是出身蛮夷部族,甚至不少就是部族头人、祭师、寨老家的子弟,可想而知,绝天壁云雷寨对南疆蛮夷部族的影响有多深;

三则,明石羽自小就在云雷寨中修习武技,有近三十年的岁月都是在南疆度过的,足迹遍及云贵湖广四川的险山恶水,何况明石羽还是绝天壁云雷寨近几十年来最出类拔萃的弟子之一。

光凭这几点,就足够大做文章了,何况除了明石羽、除了绝天壁云雷寨,后面还有西北幕府,还有雷门世家这些在帝国天朝举足轻重的庞大势力。

在苗疆,如果想要没有或者很少有麻烦,最好就是将你的强横实力完全展现出来,中原那一套含蓄内敛的表面工夫或者说内涵,在这里是不太吃得开的。

示强于人,可以让很多麻烦远离身畔,威慑是一种相当不错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譬如以直指心灵的凌厉威压遏止那些狂暴凶悍的蛮夷战士贸然动手,就是如此。

本来,这样直指心灵的凌厉威压并不是明石羽最擅长的手法,他更擅长的是让自己与环境融为一体,借用天地之间的神秘力量摧毁对手,如果不是深知那些苗人桀骜难驯的性情,他是绝对不会用这一手的。

而且,明石羽现在已经觉得无形的‘威压’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于是凌人的威压,瞬间便已收敛无踪。

一个苍老如枯木一般的声音恰好就在这时传来,清晰如在耳边。

“你是云雷寨门下?”

虽然见声不见人,明石羽却不敢失了礼数,马上恭敬的望天抱拳,长揖一礼:

“绝天壁云雷寨门下弟子明石羽专程求见老祖,祈请老祖拔冗一见!”

这见声不见人的‘老祖’,乃是巫门三十六脉之一的苗疆‘天巫宗’宗主,实力强绝的一代大巫,号称巫力通天的南疆大巫师之一,一般苗寨的祭师无论是巫法还是地位都根本无法与之相比,明石羽虽然实力强横,后台又硬,但也丝毫不敢怠慢轻忽。

那个苍老暗哑的声音,显然已经知道了明石羽身份,闻言呵呵笑道:

“你们汉人就是这么多繁琐礼数。罢了,蓝廿三、沙廿九,你们俩将云雷寨的贵客引来我处,不要有丝毫怠慢。”

“是!谨尊老祖训示!”两个本来横眉竖目满脸凶悍之气的苗人连忙恭身说道。

明石羽心中暗笑这天巫老祖自家的礼数也自不少,但面上却不敢有丝毫表现出来,便在那两个天巫宗弟子的引领下向禁地深处行去。

天巫宗禁地,明石羽终于见到了那‘天巫老祖’龙汀。(注:一般认为,中国南方苗、瑶等族在唐宋时代就已经开始比较多的使用汉族姓名,至明代则已经相当普遍,清代雍正‘改土归流’以后,苗、瑶等族使用汉姓汉名则已是大行其道,诸如田、蓝、杨、方、麻、巫、孟、秦、沙、岑、龙等,汉姓中的王、张等大姓也同样为苗、瑶等族广泛使用)。

明石羽以前也曾随师门长辈见过天巫老祖龙汀一面,只是还从来不曾正式的拜见过。

若不是天巫老祖多年以前欠着云雷寨一份老大的人情,否则云雷寨的师长们,也不会指点他来此了。

现在的天巫老祖比起几年前,更加的枯瘦如柴,浑身上下只剩下一付骨头架子。

不知底细的人一定不会想到这样一位骨瘦如柴,骷髅一般的大巫,身上竟然蕴藏了多么惊人的力量。

明石羽很谨慎,他知道巫门三十六脉的力量大部分都在南疆,只有少数几支在中原、塞北。

巫门诸宗虽然不直接干预南疆事务,但是那些个领主、头人、土司、祭师、寨老又有哪一个敢忽略他们这些掌握通天巫力的特殊存在?而天巫宗在南疆巫门诸宗脉中,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更是不可动摇,是南疆巫门的几大强宗之一,人才济济,兴旺得很。

他要想完成此行使命,赢得这些举足轻重的大巫们的默许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都督大人专门派他深入南疆,岂是无因?正是要借重明石羽师门云雷寨在南疆的深厚影响力啊!

为了夹击弥勒教,西北幕府上下可谓绞尽了脑汁,联络苗疆的苗、瑶、罗罗、侗等族出兵就是其中的一环。

天巫老祖默默看完雷瑾的亲笔信,悠然道:“多谢三公子美意了,只是老朽多年沉迷于探求通天之道,形同骷髅,早已经不堪驱驰矣。”

这天巫老祖不但汉话说得流利,甚至还能把拒绝的意思说得很是委婉,真是不知道他是从何处学来。只是这婉拒的意思听在耳中,明石羽心中不由一沉,正待说话。

天巫老祖又接着说道:

“老朽天巫门下倒还有几个出色的人才,如果三公子他不嫌弃,老朽倒是可以让孩儿们出去见见世面。只是嘛——就要麻烦世兄多多照应一二了。(注:世兄是对辈分相同的世交的称呼;对辈分较低的世交也可尊称做世兄。明、清科举;亦称座师、房师的儿子为世兄。可参见〈儒林外史〉、〈红楼梦〉等)”

“老祖客气,这是晚辈份内应该之事。”

明石羽知道天巫老祖这已经是默许了,连忙应承了下来。

“呵呵,明世兄即受三公子的托付,不知是如何打算?可有详细的谋划准备?”

“老祖容禀。”明石羽侃侃说道,“依晚辈所见,除了联络巫门诸宗脉之外,现在的苗疆,东北为思南、思州田氏所暗中控制,北部则有播州(遵义府,属于四川布政司)杨氏,西则有罗甸水西家,南则有龙、方、张、石、罗五姓领主,中部则有宋氏领主制约。

另外还有一些中小土司,雄据于紫云、长顺一带的金竹安抚司及平越杨义长官司的金氏,黎平亮寨长官司龙氏,于八寨和都匀一带的夭坝安先司夭氏。

此外,尚有若干“富苗”,铜仁府罗金寨地主吴老夭,久为诸苗雄长,称霸一方;凯里的阿溪,广有钱财;巫生寨的欧养生;五岔的潘老马;丹江厅掌批寨的绍伯寡;这些人都在幕府联络之列。”

天巫老祖何等样人,自然知道如果一旦联络‘不成’,恐怕西北幕府就要露出狰狞的獠牙了,血腥不可避免。而且听说连峨眉那等西南大派都已经投入到西北幕府的阵营,这更加让西北幕府选择暴力的时候毫无顾忌了。

年青人血气方刚,所求不遂之时,一个把持不住就极是容易选择激烈血腥的手段,以西北幕府现在的实力,选择残暴凶狠的血腥手段合情合理。

不过,西北幕府能想到利用巫门诸脉的影响力达成目标,可见也是很下了一番工夫精心谋划的。

“三公子他可是想先易后难,?”

天巫老祖话里的意思,熟悉南疆情势的明石羽一听就明白——

所谓‘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