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张彩照回明末-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客官,你要点啥,小店货品齐全,价格公道,童叟无欺。”一个伙计打着招呼,满面笑容的躬身迎了上来。

    赵国华浏览了一遍店铺柜台里货架上放着的货物,各式各样的胭脂水粉琳琅满目货物摆放整齐,品种很多很丰富。看来这老板经商很有一套。

    “伙计,你们店里有肥皂卖吗?”赵国华微笑着问道。

    “啥是肥皂?没听过,你们听过吗?”一个年长的伙计念叨着,问其余的三个伙计。

    “没听过……没听过……”三个伙计说着,都摇了摇头。

    赵国华心说你们听过才怪了。

    “这样吧,你们去把掌柜的请出来,我问问他,也许他知道。”赵国华笑着道。

    一个小伙计看了看他,便跑向了店铺的后面。

    功夫不大,一个富态的中年人就走了出来,他头戴瓦楞帽,身穿团花员外衫,身材显富态,一个大肚子,两撇八字胡,眉毛稀疏,粗短多肉的脖子,双眼有神,一瞧那模样,就知道属于精明过人的那一类人。

    做惯了生意,他的脸上是一团和气,鼻子上几乎老拧起一旋笑纹。

    “两位客官找我?”这男人说着,笑呵呵的就在赵国华和孙富身上来回打量。

    前面一个一副文士打扮像个书生,但是皮肤白皙,身材匀称,体格健壮,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后面的穿短衣,裹头巾,一副乡下平民样子。

    “掌柜的贵姓?”赵国华微笑着拱了拱手。

    富态的中年人拱手说道“免贵姓钱,鄙人钱万财。”。

    “好名字,好名字,叫这个名字,想不发财都难。”赵国华笑着恭维道。

    “哪里哪里,客官见笑了,不知道客官说的肥……哦,肥皂,是用来干啥的。”

    “肥皂是一种很好的东西,用来洗衣服比任何东西好用,真可谓是不用不知道,一用就少不了。”

    “客官可知道哪里有这种东西?”钱老板急忙问道。

    赵国华笑着道“钱老板,我们换个地方说如何?”

    “哦!对对对……请后面说……”钱老板说完,就带着赵国华和孙富来到了商铺后面的客厅里。

    屋子很宽大,窗明几净,一张圆大红漆桌泽明瓦亮,格外醒目,上面放着一把细瓷茶壶,还有十来只上好的细瓷茶杯,几只细瓷碗。几把官帽椅子,博古架上摆放着几样精致的瓷器,墙上挂着一副松鹤图,布置的倒也雅致。

    “上茶……”钱老板叫道。

    话音未落,一个仆妇提着一把铜壶,手拿着两个碗和一包茶叶走了过来,把碗在桌子上,搓了些茶叶,便倒上了滚烫的沸水。随着水汽的散开,一股茶叶的清香飘散在房间里。

    “好茶,好茶,不愧是云雾贡茶。”赵国华赞叹道。

    云雾茶因产于南岳的高山云雾之中而得名,古称岳山茶。从唐代以来就作为向皇帝朝贡的“贡品”。主要生长在海拔800-1100米高度的广济寺、铁佛寺、华盖峰等地带。

    “先生说的不错,这就是云雾贡茶。”钱老板得意的道。

    又说了几句闲话,赵国华就把话题拉到肥皂上来了。

    “刚才我听店里的伙计说先生要买肥……肥什么皂……,大明的大地方我也走过一些了,像苏杭二州、扬州、南京,京师等地也有生意往来,可我却从没听说过有这种东西,不知先生在哪里见过这种东西?”钱老板不冷不热的说道。

    “哦,忘了介绍了,在下名叫赵国华,刚从海外回来……”赵国华自我介绍道。

    “先生是海商?……”钱老板惊的一下子站了起来。

    赵国华笑而不答,这更增加了他的神秘感,钱老板的态度益加的恭敬。

    要知道,在大明朝,海贸不是一般人家可以做的,凡是做海贸的没有一个是普通的商贾每一家后面都站着几个高官权贵,否则的话,不仅做不了,恐怕连命也保不住。连皇帝要开海也被众大臣反对而作罢,所以说钱老板才惊的一下子站了起来。

    “钱老板,在下发现有一种在海外随处可见,而在大明却找不到的畅销商品,因此,请了几位海外的师傅,花了大笔的银两,按照秘方搞出了这种东西……”说着,赵国华站起来,从孙富手中拿过木盒,打开后放在了桌子上。

    钱老板好奇的走过去,拿了起来仔细端详,四四方方的一个淡黄色物事,摸上去滑滑的,闻着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古怪味道。

    “这就是肥皂?”钱老板边看边问道。

    “正是”赵国华点点头道。

    “怎么做出来的?”钱老板又问道,赵国华笑而不答。

    “哎呀……失礼,失礼……”钱老板道歉的说道。

    翻来覆去的反复看了一阵这块肥皂,还是看不出什么名堂来,想了想,钱老板向里面喊道“吴妈,去厨房里找快抹布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决定试用一下再说。

    不一会,一个四五十岁的胖女佣拿着两块乌黑的抹布出来了。

    “赵先生,在下想试用一下,不知……”钱老板客气的笑着道。

    “没事,钱老板尽管试用,抹布越脏效果越好。”赵国华若无其事的说道。

    果然,在试用后,钱老板也被肥皂快速高效的洗涤的功能惊住了,同意试销一批。

    为了帮他尽快大开销路,赵国华想到了一个后世最常用的促销方法的,两人一阵耳语。

    “这方法真的行?”钱老板怀疑的问道。

    “放心吧,钱老板,奖金我俩各出一半,我的奖金,以后货款里扣即可。”

    “好吧,在下就听赵公子的,拼一次吧。”钱老板拱拱手说道。

    出了永香斋,赵国华就回到在城里租赁的住房里,把剩余的四十多两银子拿出来二十两,又买了二十两银子的原料,又开始做肥皂。为了加快速度,把孙小梅从乡下叫来为两人做饭。

    在赵国华的运作下,不几天,县城里就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

第十章 奇特的洗衣比赛() 
“听说了嘛,《永香坊》十天后要在县衙门前的大街上举行洗衣服大赛,每个妇人都可以去参加,参加的女人每人洗一件衣服,洗的最快最干净的人可以得到四十两白银。”一个秀才在酒桌上说道。

    “哇,四十两,这可是不少的钱啊,这是真的吗,顶我两年的束修了……”一个文士模样的人咂着嘴说道。

    县城的街道上,人流如织,两个挑担卖菜的农夫边走边议论着洗衣大赛的事。

    “老王头,《永香斋》要举行洗衣服大赛,你女儿洗衣服洗的快,又洗的干净,她平时帮人洗衣服最多二文洗一件,你回家后叫她去试试,如果赢了那四十两银子,你家就可以过几年好日子了。”中年的农夫笑着道。

    听了这话,老一些的农夫笑迷迷的说道。“你说的是,等我回去和她说说。”

    十天的时间转眼就到了,县衙门前的大街上聚集了上千名妇人,妇人们有穷有富,穿的衣服有好有差,穷的妇人是来参加洗衣服大赛的,富裕的妇人则是来看热闹的,呼娘唤儿的,十分热闹。

    众妇人的前面用木头搭了一个矮矮的台子,上面有一些手摇扇子的公子哥儿和文人墨客充当评委。十件油渍斑斑的白色衣服放在地上。

    桌子上八锭白亮亮的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诱人的光泽。

    “哦…哦哦……”《永香斋》的钱老板清着嗓子走上台去看着众人。见正主来了,大家很快安静下来。

    钱老板拱手向众人做了个揖,然后说道“小店近日新进了一种海外的商品,此物名叫肥皂,极神奇,为了让大家见识一下它的神奇妙用,特举办这次洗衣大赛,有愿意参加的,可上台来看一下这些脏的衣服,以便决定是否参加。”说完,就退下坐着品茶。

    “我来……我来……”十几个妇人争先恐后的冲了上来,可是捡起地上的衣服看后,都丧气了。因为这些衣服实在是太脏了,厚厚的油污和泥土沾满了衣服,看上去简直比乞丐的衣服还要脏。

    “钱老板,你不是耍我们吧,这么脏的衣服就是用热水煮,也没法洗干净。”一个廋脸薄嘴唇的中年妇女不满的说道。

    “是呀,这么脏的衣服怎么洗得干净呢?”其余的妇女附和道。

    看着众人,钱老板狡猾的笑了一笑,然后大声道“拿五块肥皂来。”

    听到钱老板的喊声,几个《永香斋》的伙计身披红色的彩带,各拿一块巴掌大小,方方正正的淡黄色物品走上台来整齐的站好。

    “哟,钱老板这是作甚?”看台上几个文士交头接耳的说道。

    “诸位,这就是肥皂,专门用来洗衣服的,洗衣服又快又干净,当然也可以洗头,洗过头后,头上不长蛳子。是海外来的,除了小店,别无分号。”钱老板笑着道。

    “钱老板,你说的是真的吗,这东西真有那么神奇?”台下有人不信的问道。

    看了看众人,钱老板笑着说“说的再好也没用,大家可以上台来体验一下,衣服越脏效果越好。谁洗的快,洗的又干净,就有奖。”

    “我来……我来……”妇女们争先报名……

    最后是老农夫的女儿得了一等奖四十两白银,另外两个妇女得了二等奖各二十两白银。

    发完奖金后,钱老板为她们披红挂彩,这一举动,闹得城里轰动起来。

    “这肥皂他娘的也太神奇了,我亲眼所见,那么脏的衣服泡在热水里,用肥皂那么来回擦几下,一搓就干净了,以后我家洗衣服就用肥皂了。”酒楼里一个胖子边喝酒边说道。

    “这么好的的东西,肯定贵,我还是用皂角洗吧。”胖子旁边的廋子说道。

    胖子听了“扑哧”一下,嘴里的酒笑的喷在了廋子的脸上,“对不住,对不住”

    起身用手帕为他楷去了脸上的酒,胖子又才坐下来笑着道“你刘禀生家也不是没有钱,你怎么怄屁股咂指头的,肥皂虽比皂角贵,但是好用啊,好货不便宜嘛,到时候我们都用上了肥皂,你家还在用皂角,你不是被人笑话嘛。”

    “是呀,是呀,你一个禀生,怎么的也不至于用不起肥皂吧,这肥皂也不过三百文一块嘛……还不够你去张寡妇那里夜资的一半呢……”矮胖子猥琐的说道。

    “好吧好吧,听大家的,明天我就去买二十快肥皂回来。”廋子刘禀生咂着嘴说道。

    自从洗衣大赛后,肥皂的名气出来了,每天都有三五百人去《永香斋》买肥皂,一买就是一二十块,随着销量越来越大,县城里已几乎没人用皂角洗衣服了。

    杨瑞家是卖皂角和茯苓膏的,整儿永新县卖皂角和茯苓膏的商铺大半都是他家的产业《永香斋》的肥皂好卖,自然就对他家的生意构成了冲击。

    这天中午,杨瑞特意到《永香斋》附近观察了起来。

    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来《永香斋》买东西的客人一波一波的,走的时候,每人手里都拿著大包小包的,那热闹的场景,让杨瑞既羡慕又嫉妒。

    “****的钱万财,老子早晚收拾你。”他低声骂着,恨恨的走开了。

    回到家后,来到后院,要找父亲商量对付《永香斋》的事,却见继母沈玉凤的丫鬟春梅正往外院走。

    春梅是一个雇农的女儿,今年十五岁长相普通为人老实听话,专门伺候沈玉凤的

    看了她一眼杨瑞问道“我爹呢?”

    “哦。老爷正在花园里的凉亭午睡。”春梅低着头说道。

    杨得贵怕热,为了避暑,专门在后花园的荷花池里修了一个乘凉的小亭子,里面铺了一张软床,亭子四面围了蓝色的纱,每当感到天气燥热,杨得贵便会去那里小睡一阵。

    听了这话,杨瑞又问道“那沈姨娘呢?”

    “她在沐浴室洗澡,我要出去帮她买一盒香粉。”春梅道。

    听说继母在洗澡,想到她偷看过的她那雪白丰满的身子,杨瑞不由得一阵口干舌燥起来。

    眼转咕噜噜的一转,他说道“春梅,你去吧,仔细挑选,不要急着回来。”

    “是。少爷……”春梅答应着,福了一礼,便走出了后院。

    待春梅走后,杨瑞便轻步走进后院,四下看了看,便蹑手蹑脚的走到沐浴房窗下,几年前打井时,不想打出了一股热水,于是,杨得贵就在此建了个浴池。

    杨瑞用口水把窗纸舔出个小洞,把眼睛凑在洞口往里看去。

    浴房内水汽迷漫,沈玉凤光着身子,泡在在小腿深的青石铺就的浴池里,搓洗着身体雪白的身体,青丝漂散,合着水面上的花瓣轻轻的动荡,在水声“哗啦”里,一张白嫩光滑、俏丽动人的脸露出水面。

    过了一会,“哗啦”一声,沈玉凤从浴池里站起,拿了块白色的丝帕擦拭起水淋淋的身子来。乌黑的青丝湿漉漉的披散着,胸前一队丰挺高耸的雪白**随著动作颤跳不已,雪白的大腿,白腻的腰背,细腰与肥白的屁股勾划出优美的弧线。

    这副撩人的春景,看的杨瑞直流口水。

    正当他胡思乱想之际,从花园凉亭方向传来了“咚咚咚”的脚步声。知道是父亲从凉亭午睡回屋了,杨瑞便轻步离开了后院。

    自从肥皂做出来又打开了销路后,为了拉开档次,赵国华又把一些肥皂做成了香皂,把肥皂加水熬煮成浓稠的夜体,加入香料,变成了洗发膏装在精致的小瓷瓶里。香皂和洗发膏这两样东西一推出,又引起了大家的抢购。

    “看来还得再去找个帐房。”看着店里拥挤的抢购情形,钱万财笑眯眯嘀咕着。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赵国华的肥皂生意也到了统计收成的时候了。

    这天中饭后,凤鸣村的老童生“噼啪噼啪。”拨着算盘在算着账,赵国华则坐在一边喝着茶等着结果。

    因为不放心外面的人管帐,赵国华又不愿意和数字打交道,而凤鸣村的老童生王得禄正好会打算盘,于是老童生王得禄就成了赵氏化工厂的会计,孙富兼出纳。孙富是孙老汉的儿子,王得禄只有一个女儿在村里,也不怕他会有别的心思。

    过了一会,算盘声停止了,老童生惊喜的说道“赵公子,这一个月,我们赚了一万两银子……”

    “啊!一万两,这么多……”屋里的孙老汉,丁顺及孙富都听的又惊又喜,一个月一万一年下来岂不是……众人越想心头越是火热,看向赵国华的目光更是炙热。

    在明朝,十两银子基本可以让五口之家吃饱穿暖的过上一年了,一万两银子算下来,可以让五千人过上一年的温饱日子了。

    “一个月一万,一年才十几万,还是太少了……”赵国华心里算着帐,情不自禁的说了出来。

    “嘶!……”屋里的人听的吸了口凉气。心说这赵公子不愧是从海外回来的,这一个月挣一万两白银还嫌少,可见人家以前过的日子之好了。

    “这个……这个……赵公子……这一个月挣一万两白银,据老朽看来,就是整个吉安府的商号和酒楼算下来恐怕也没几家……公子赚钱的本事,老朽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老童生王得禄恭敬的说道。

    ;

第十章 奇特的洗衣比赛() 
“听说了嘛,《永香坊》十天后要在县衙门前的大街上举行洗衣服大赛,每个妇人都可以去参加,参加的女人每人洗一件衣服,洗的最快最干净的人可以得到四十两白银。”一个秀才在酒桌上说道。

    “哇,四十两,这可是不少的钱啊,这是真的吗,顶我两年的束修了……”一个文士模样的人咂着嘴说道。

    县城的街道上,人流如织,两个挑担卖菜的农夫边走边议论着洗衣大赛的事。

    “老王头,《永香斋》要举行洗衣服大赛,你女儿洗衣服洗的快,又洗的干净,她平时帮人洗衣服最多二文洗一件,你回家后叫她去试试,如果赢了那四十两银子,你家就可以过几年好日子了。”中年的农夫笑着道。

    听了这话,老一些的农夫笑迷迷的说道。“你说的是,等我回去和她说说。”

    十天的时间转眼就到了,县衙门前的大街上聚集了上千名妇人,妇人们有穷有富,穿的衣服有好有差,穷的妇人是来参加洗衣服大赛的,富裕的妇人则是来看热闹的,呼娘唤儿的,十分热闹。

    众妇人的前面用木头搭了一个矮矮的台子,上面有一些手摇扇子的公子哥儿和文人墨客充当评委。十件油渍斑斑的白色衣服放在地上。

    桌子上八锭白亮亮的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诱人的光泽。

    “哦…哦哦……”《永香斋》的钱老板清着嗓子走上台去看着众人。见正主来了,大家很快安静下来。

    钱老板拱手向众人做了个揖,然后说道“小店近日新进了一种海外的商品,此物名叫肥皂,极神奇,为了让大家见识一下它的神奇妙用,特举办这次洗衣大赛,有愿意参加的,可上台来看一下这些脏的衣服,以便决定是否参加。”说完,就退下坐着品茶。

    “我来……我来……”十几个妇人争先恐后的冲了上来,可是捡起地上的衣服看后,都丧气了。因为这些衣服实在是太脏了,厚厚的油污和泥土沾满了衣服,看上去简直比乞丐的衣服还要脏。

    “钱老板,你不是耍我们吧,这么脏的衣服就是用热水煮,也没法洗干净。”一个廋脸薄嘴唇的中年妇女不满的说道。

    “是呀,这么脏的衣服怎么洗得干净呢?”其余的妇女附和道。

    看着众人,钱老板狡猾的笑了一笑,然后大声道“拿五块肥皂来。”

    听到钱老板的喊声,几个《永香斋》的伙计身披红色的彩带,各拿一块巴掌大小,方方正正的淡黄色物品走上台来整齐的站好。

    “哟,钱老板这是作甚?”看台上几个文士交头接耳的说道。

    “诸位,这就是肥皂,专门用来洗衣服的,洗衣服又快又干净,当然也可以洗头,洗过头后,头上不长蛳子。是海外来的,除了小店,别无分号。”钱老板笑着道。

    “钱老板,你说的是真的吗,这东西真有那么神奇?”台下有人不信的问道。

    看了看众人,钱老板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