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张彩照回明末-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傅,这两样东西您是没用过,一旦您用过后就不会再买皂角洗衣服了,秀儿妹子也不用再买猪苓膏洗头了。”张顺高兴的笑着道。

    “张大哥,这两样东西真的那么好用吗?”秀儿姑娘娇声问道。原来她上茶后就没走想听一听张顺流落外面这几年的故事。

    毕懋康看了女儿一眼毕懋康,他好奇的笑着问道;“此物既然如此神奇,不知赵先生是如何知道制作方法的?”听了赵国华和徒弟张顺的话,他心里也是感到新奇。

    “在下是个孤儿,三岁时被一个过路的和尚收留,后来就跟着他去了海外一个叫华夏国的国家,一住二十多年,前几个月才跟着师傅回到大明,所以会一点那里的技艺。”赵国华一本正经的说道。

    毕懋康听了这话,疑惑的问道“海外华夏国?怎么没听说过?它是个怎样的国度?它离大明有多远?”

    “它面对东方,在大海的另一边,距离大明很远,风平浪静的情况下,坐大船也要一年的时间。是战国时候鲁国的大匠鲁班的后代为躲避战乱,造大船两艘,载同乡二万男女出走到大海的那边所建立的国家。”

    “啊!这么远?……”秀儿姑娘一声惊呼。

    毕懋康看了看赵国华,又问道“那么你师傅现在哪里?”

    “恩师上岸后,由于年岁太大,行程又太长,受了风寒,已经仙逝了”赵国华悲声道。

    哼,看来此人就是一个江湖骗子,会点奇巧淫技,说个子系乌有的海外国度就想在老夫面前讨巧,不叫他显出原形来,老夫就不是叫毕懋康了。

    想到这,毕懋康脸色不变的沉声道“先生说的华夏国老夫从没听人说过,不知道你可有什么从华夏国带来东西作证?”

    听了这话,再看了看毕懋康有点稍变冷淡的脸色,赵国华知道他起疑心了,想想也是一个搞科学家怎么会轻易相信别人说的奇怪的事呢。

    “拿什么证明我说的事不是骗人的呢?”赵国华思索着。

    这时,张顺说话了,他说道“赵先生,你不是有一只从华夏国带回来的手铳吗?”

    “手铳?手铳也算是凭证吗?张顺,你难道忘了为师是干什么的了……你想和着外人来欺骗为师吗?”毕懋康说到这里已是声色俱厉了。

    “爹,张大哥不是这样的人……我看……我看赵先生……也不像是坏人……”秀儿姑娘小声道。

    毕夫人在见仆人已做好了饭,正在指挥丫鬟和仆妇们准备饭食,听到客厅里毕懋康的吼叫,急忙跑到客厅里去看,进了客厅,见毕懋康发怒的样子,急忙走过去柔声问道“老爷,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毕懋康也不说话,只是看着赵国华和张顺两人。

    “张顺,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你告诉师母。”毕夫人对着张顺问道。

    看了看师傅,又看了看师母,张顺委屈的说道“刚才我师傅听了赵先生说的事,他不相信,认为是假的,我帮着说了句话,他就认为我和赵先生合伙欺骗他。”

    听了这话,毕夫人问道“赵先生说了什么事你师傅不相信?”

    “娘,我和你说吧……”秀儿姑娘说着,就把刚才听赵国华说过的事大致说了一下。

    “赵公子,海外真的有那样一个由我中华先民建立的华夏国?”毕夫人神色郑重的对着赵国华问道。

    “千真万确,不敢有丝毫欺骗伯母之意。”赵国华认真的说道。

    ;

第二十二章 工部军器局() 
“我教会伯父装配拆卸这枪就可以了。”说着,赵国华就手把手的教毕懋康拆装起手枪来不愧是火器专家,很快的毕懋康就学会了拆装手枪,拆装的丝毫不差。

    “伯父学的好快啊!不愧是搞火器的大行家!”赵国华佩服的笑着说道。

    “哈哈哈哈……”毕懋康笑着包起手枪,又请教了装弹夹的方法,赵国华本来是不想毕懋康连弹夹带去的,可是又怕惹他不高兴,于是便又教会了毕懋康上膛的方法,并郑重告诉他子弹上膛后,千万不能打开击发保险。毕懋康笑着点头答应后,便告别了赵国华,满脸高兴的坐着两人小轿向工部军器局而去。

    见毕懋康出去了,赵国华就叫上张顺出去闲逛,秀儿姑娘见了也要跟着去,毕夫人拗不过女儿,在赵国华的劝说和保证下,只得同意秀儿跟着两人出去逛街了。

    南京工部工部军器局坐落在一处偏僻的地方,高墙壁垒,门口有十几个军士在站岗,门口树立“军机重地,闲人禁步”的牌子。

    军器,顾名思义就是军用的器具,也叫兵器,如鼓铎、枪械等。《周礼?夏官?大司马》“若大师,则掌其戒令,涖大卜,帅执事涖衅主及军器。”郑玄注“军器,鼓铎之属。”《新唐书?百官志三》“开元以前,军器皆出右尚署。”

    1263年,蒙古朝廷下令各路设置军器局制造兵器。1268年,改为军器监。1307年,元朝又下令各路设置军器局,下辖各州县的甲局、弓局、箭局、弦局、杂造局等,制造各种专用兵器。

    明代是中国古代火器发展的巅峰时期,其中火铳在朱元璋的开国大业中可谓功勋卓著,助朱元璋打下了半壁江山。

    早在南宋时,南京的火器制造业就已经很发达了。康王赵构建立南宋后,为了抵御金兵,在江南建了很多军事重镇,制造火药、火器,其中就包括位于江宁的建康府。从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四月,到景定二年(1261年)七月,短短两年三个月间,建康府共造了63754件火器,不但包括北宋初创制的弓火药箭、弩火药箭、霹雳火毬、蒺藜火毬,以及南宋初创制的铁火炮,还创制了突火筒。

    火器在朱元璋打天下时立了大功,所以朱元璋对火器非常重视。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在南京设立了很多机构来制造和保存火器。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在工部设立军器局,专营兵器制造,以火器为主,同时也造皇家御用仪仗兵器和少量冷兵器。1387年,明廷令各地都司卫所设置军器局制造各种兵器。明初对军器局制造火器还有规定每三年要造碗口铜铳3000个,手把铜铳3000把,铳箭头90000个,信炮3000个,椴木马子3000个,檀木马子90000个,檀木送子3000根。制作数量相当惊人。

    另外宝源局也是火器制造机构,宝源局原本是制造钱币的地方,但近年来出土的洪武手铳、碗口铳中,常有铳身铸有“宝源局造”的铭文。

    除了军器局和宝源局外,明代的内府系统也造火器。其中兵仗局是明代主要的兵器制造机构之一。兵仗局是一个规模大、工匠多、工种齐全、分工细密的机构,已经采用流水作业方式来制造各种军器。到嘉靖年间,工匠已经达到3000多人。当时火器制造、使用的规模之大,可以从以下比例看出明初,每十个士兵里有一个使用火器;到了明代中期,每三个士兵里就有一个使用。

    明朝的火器制造属于国家机密。对其制造、使用的控制也相当严密。神枪、神炮不许擅造,火器制造之法严禁外泄。火铳的铳身上,必须刻上制造单位和工匠的名字,以备核查。兵仗局制造的火器,如果在演放中炸裂,就会被退回去改造,工匠也会被“问责”。火器制造,还必须严格按照生产标准进行。比如,关于铳规定铜手铳的重量是5…10斤,碗口铳按胜字编号,手把铜铳按列字编号等。

    明初时期,地方行政系统所辖的兵器制造机构也制造兵器,但是大多只能制造冷兵器,除特殊需要和经朝廷批准者外,各地不得自行制造,如有违反者,“在内(京)拏送法司,在外拏送巡按御史,从重治罪”。

    1424年,明永乐朝廷在北京设置军器局,至此,明廷在南京和北京都设置了军器局。开始与南京军器局和兵仗局并存,后来两者渐渐合二为一。虽然火器生产重心渐渐往北迁移,但南京在后来依然是火器制造的重镇,这些也都有史料为证。

    明朝中期,一种名叫佛郎机的轻型火炮传入中国,并且被一位叫何儒常的中国人学会了制造该炮的技术。明王朝就升何儒常为应天府(即南京)上元县主簿,并让他带领会制造的工匠从广东迁到南京,开始制造佛郎机炮。这是在中国第一次制造佛郎机炮。何儒常到了南京后,不仅模仿佛郎机炮,还对佛郎机进行了改造,生产了各种样式的佛郎机炮,对后来的火炮研究贡献很大。

    在明朝枪支的发展过程中,南京对枪的发展也是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的。在《中国历代军事装备》一书中,记录了明代末南京户部侍郎毕懋康发明新式枪支的事情。

    在明代末年,毕懋康发明了一种叫做自生火铳的燧发枪,对中国的火枪发展推动了一大步。在这之前,中国使用的枪支用的都是火绳点火法,而使用火绳点火有很多缺点,遇到风雨的天气,火门里的火药不是被风吹走就是被雨打湿,以致不能发射,有时还没有瞄准好,就过早地误发了。

    而毕懋康发明的撞击式燧发枪,扣动扳机后,龙头下压,因为弹簧的作用与火石摩擦发火,这样,不但克服了风雨对射击造成的阻碍,而且不需要用手按龙头,使瞄准更为准确,并在各种情况下,随时都可以发射。自生火铳将我国使用了两百多年的火绳点火法改进为燧石点火法,这是我国火器史上的一个大革新。

    毕懋康坐着轿子来到工部军器局不远的地方,掀开轿帘下了轿,向军器局大门走去。

    “见过毕大人。”带队的一个身材魁梧的百户军官急忙走过来,拱手施礼道。

    毕懋康笑呵呵的道“杨百户,今天是你带队值班啊!来了好了几回都没看到你,老夫还以为你高升了呢。”

    “唉,老大人说笑了,卑职一个穷军汉,没钱没势,想高升,这辈子就别想了……”杨百户苦笑着说道。

    沉默了一会,毕懋康问道“杨百户,你父亲的病好些了吗?”

    “卑职多谢老大人对卑职父亲的关心,没有大人给的那个药方和银两,卑职的父亲可能就……大人的恩德,卑职永世难忘……”说着,杨百户又对着毕懋康施了一个大礼。

    毕懋康叹了口气,说道“杨将军,我知道你的本事,在军器局这个地方守门,确实是太委屈你了。”

    这杨百户名叫杨雄,三十六岁,荆州人,原来是一个京师神机营的一个指挥使,能文又能武,精通火器战术,为人正直,因看不惯军中的**,被上司不喜,借口教习火器,从北京神机营被打发到南京,到了南京,又被新的上司找了个小错,降为百户,打发到工部军器局看大门了。

    两人说了一会话后,杨雄见毕懋康手里提着一个小包,便好奇的开玩笑道“毕大人可是尚未吃过早点,所以带着早食来军器局吃?”

    “杨将军说笑了,老夫还没有这样不堪,此包里是一把新式的手铳。”毕懋康笑着道。

    “新式的手铳?可是毕大人新研究出来的。”杨雄好奇而惊喜的问道。

    毕懋康摇了摇头,羞愧的说道“老夫没本事搞出这样的手铳,这手铳是老夫一个海外的小友带回来的,此物端的是精巧无比,故我借来请军器局诸位同仁高手一观,看看我大明能否仿制出来?”

    “海外手铳?不知道大人能否让卑职一观?”杨雄是个火器迷,听说有这样奇巧的火器,不由的好奇心大起,故而要求一看。

    看着他满脸希翼的样子,毕懋康童心大发的笑着道“也罢,就让杨将军先看。”说完就打开包袱拿出了64式手枪和子弹一起递供给杨雄。

    杨雄小心翼翼的接过手枪,翻来覆去的看了好一会,这才抬起头来,问道“毕大人此铳确实是精巧,卑职请问这手铳是如何装火药的?这黄色晶亮的锥形物好似是铳子,可这铳子又是如何装填到铳管里的?”

    毕懋康也不答,笑着接过了手枪和子弹,拉开了枪栓,“咔嗒”一声上了膛,然后说道“这就可以发射了。”

    “这么简单?怎么不见装填火药?”杨雄吃惊的问道。

    “此手铳的火药和铳子是一体的,全部都在那个黄色的铜质弹壳里。而且此铳还可以连续发射。”毕懋康笑着,卖弄的解稀着。

    杨雄听的是目瞪口呆,他又接过了手枪,啧啧赞叹“此物太精妙了,简直是巧夺天工,此铳一旦仿制出来,将是我大明军人之福啊!”

    “是啊,老夫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才拿了此铳到军器局来。”毕懋康说道。又聊了几句,毕懋康便告别杨雄进了军器局里。一进门,便看见军器局的大使王贵和几个火器工匠杜得才、魏三喜,杨宏在说着话。

    ;

第二十一章 精巧的手铳() 
“师母,赵先生说的事的确是真的,我还见亲眼过赵先生在华夏国生活时画的……哦,照的小图片。那图片上的路又宽又直,平坦极了,路两边是比南京的城墙还高的房子,房子门前栽着漂亮的花草和树,路上的人穿着漂亮的衣服高高兴兴的走着,那画面真是太美了……”张顺回味的说道。

    毕懋康听了张顺的叙述,看了看赵国华坦然的神色,心里的怀疑也有点松动了,他心想莫非真的有这样一个华夏国?

    想了想他缓缓的说道“现在这些图片在哪里?”

    “图片现在永新鸣凤村我住的房里,前辈需要看的话,可等几日,我托人去取即可。”赵国华躬身说道。

    毕懋康想了想,“也好,老夫就暂且相信你们,图片过几日拿来我看,现在你把华夏国的手铳拿来我看,老夫倒要看看这华夏国的手铳与我大明的手铳相比有何不同。”

    “请大人指教”指教!”赵国华从腰间解下皮带,连枪带皮带放在桌子上,又打开枪套,拔出手枪,双手拿着,递给了毕懋康。

    看着桌子上的军用皮带和皮带上的枪套,毕懋康眼前一亮,便专心专心致志的研究起手里拿着的64式手枪来。

    手枪那漂亮的外形,精巧的工艺,冰冷的钢铁质感,泛着光泽的表面,无声的告诉他这是一把杀人的利器,他越看眼睛越亮,越看越是震惊,身子也情不自禁的颤抖起来。

    “这手铳射程如何?”毕懋康强压住激动的心情,和气的问道。此时,看着手里这精巧的手铳,他已开始相信赵国华说的话了。

    赵国华笑着说“该枪用以杀伤50步以内的目标,在30步的距离上,能射穿重甲。”

    “什么?这么小的手铳在30步的距离上能射穿重甲?”毕懋康不敢相信的问道。

    “确实如此,而且此手铳装弹一次,可以连发五次。”赵国华说道。

    毕懋康几乎怀疑自己耳朵出毛病听错了,这怎么可能,这么小的手铳在30步的距离上,能射穿重甲已是惊人了,能够连发,更是令人不敢想象。

    于是他恭敬的向赵国华施了一个礼,说道“赵先生,请恕老夫孤陋寡闻,你能否装一次子药给老夫看看。”

    “当然可以。”赵国华笑着说道,然后把弹夹从枪套上抽出,拿过手枪,“咔嗒”一下把子弹上了膛,然后关上保险,把枪再递给了毕懋康。

    “这就行了?”毕懋康的吃惊看着上了膛手枪问道。

    “是的,一扣下面的板机就可以发射了。”赵国华笑着道

    “怎么没见你装火药,也没见你装铳子?”毕懋康又问道。

    赵国华笑了笑,把手枪拿回来,抽出弹夹,从弹夹里退出一颗子弹,递给毕懋康后才说道“这手铳在华夏国它不叫手铳,而是叫手枪,这锥形物就是铳子,也叫子弹,黄色闪亮的子弹壳,火药已装在子弹壳里面的后部,手枪里有一根钢铁制作的撞针,一扣板机,板机带动强力的弹簧,弹簧再弹出撞针,撞针顶击子弹后面的凹点引发子弹里火药的爆炸,爆炸的气体再推出锥形的子弹射向远处的目标。”

    “奇思妙想,简直是闻所未闻……太神奇了,我大明的手铳比起这华夏国的手枪来,简直就是一堆废铁……我毕懋康此生能见到如此精妙的手铳,不,手枪,真是不白活了。”说完这些话,毕懋康恭恭敬敬的向赵国华躬身施了一个大礼,一脸歉疚之色的说道“赵先生,老朽无知,目光短浅,刚才误会了先生,还请先生莫怪。”

    赵国华急忙回礼道“毕大人不必如此,不知者不罪,如果大人不介意,我就叫大人伯父,大人叫我国华或明远即可。”

    “不介意,不介意,我就叫你国华了,哈哈哈哈……”毕懋康笑的颏下花白的山羊胡子胡直抖。

    “我就说赵先生不像是坏人,爹,我说对了吧……嘻嘻……”秀儿姑娘在一旁做着鬼脸打趣道。

    “哈哈哈哈……嘿嘿嘿嘿……”赵国华和张顺笑了起来。

    毕懋康笑着看了看女儿和老妻,又看了看赵国华和徒弟张顺,大声吩咐道“老婆子,快去厨房,叫他们加几个菜,再把我珍藏了十年的那坛好酒抱出来,我今天要和国华贤侄以及好徒儿张顺好好的喝两杯。”

    “老酒鬼,想喝就明说,又何必找借口……”毕夫人笑骂着拿酒去了。

    张顺道“师傅,我也好几年没见过我师兄赵有才了,何不叫他来一起喝。”

    “唉,你师兄自从回老家探母,半路就失踪了。”毕懋康叹气说道。

    听了这话,张顺惊讶的问道“派人找过了吗?”

    “找过了,没有任何踪迹,也不知现在是死是活。”秀儿姑娘说道。

    大家不由得感叹了一番。很快,酒菜就摆好了,虽说不很丰盛,但也有**个菜,五荤四素一个汤,家里的丫鬟和佣人另坐了一桌。毕懋康不好意思的说道“国华,不要怪老夫小器,老夫的俸禄有限,又不会经商,平日里也没有其他的进益,那点俸禄除了吃饭,就剩不下多少了,所以……”

    “伯父,你不要这样说,你这样的人是我最崇敬的,大明像你这样的官员太少了,如果大明多一些你这样甘守清贫,忠于职守的官员,大明天下何至于此。来,我敬您几杯酒,这第一杯,祝您老人家和伯母身体安康,长寿安康。”说完,赵国华端起杯来,一干而尽。

    毕懋康激动的眼里闪着泪花站了起来,连声道“谢谢!谢谢国华的理解。”说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