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门-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简单的方法。

    他只需要召集八位大臣,由八位大臣逐一审阅,将前十名甚至前二十名的答卷交到他的手里,再由他来定夺三甲便可。

    可这一次,圣上林慕白没有这样做。

    近二百份答卷的审阅量是惊人的,但圣上林慕白还是审了,而且是亲自审阅,从殿试的文试结束后到现在晚夜的星火。

    五个时辰的时间,他一直坐在诏宣殿中,没有离开过一步。

    有些不合道理。

    而且,最主要的是圣上林慕白并没有选择熟悉的御书房,而是将审阅的地点定在了诏宣殿之中。

    秋的夜,有些微凉。

    诏宣殿中的灯火依旧点着,炎京城内的灯火同样很亮,一点一点,与夜晚的星空汇聚在一起,如同倾落到凡间的银河一般。

    端王府中的灯火是亮着的,一个个人影在端王府中穿梭。

    东宫太子府中的灯火同样是亮着的,一辆辆马车驶过府门,留下一个个穿着朝服的朝臣们。

    平阳府中的灯火倒是暗了下来,而且,暗下来的灯火中并没有人影,说明平阳出府了,半夜三更的出了府。

    至于去做什么?

    无人得知。

    ……

    天道阁,高耸入云,山峰陡峭,如果在天道阁的峰顶上观赏夜空的繁星,必是最能感受到繁星光芒的地方。

    而此刻,一袭粉裙,一支碧簪,一双眼亮的眼,就这样静静的站立在天道阁的主峰峰尖之上。

    她赤着足,踩在一块山石之上,仰望星空。

    而在她的身后还站着一个少女,身上披着有些微厚的小袄,脖子上搭着一圈灰白色的绒毛披肩,但即使如此,依旧让她紧紧的抱着双手,嘴唇微微的颤动着。

    秋意微凉。

    那是指山下,在天道阁这样的地方,秋意便是深凉,凉得入骨,凉得让人直哆嗦。

    只不过,少女却没有说话,因为,站在她面前的池孤烟没有说话,那么,作为侍女,她就必须不能说话。

    终于,池孤烟的头慢慢的低了下来,璀璨的星光在她的眼中亮起,或者说,那里已经不再是一道星光,而是一道银河,一道聚满星光的银河。

    月儿看着池孤烟眼中的那道银河,眼中有些羡慕,但是却没有嫉妒,反而充满了自豪,如果她在这个时候,站在了池孤烟的身边。

    “今日是殿试吧?”

    “是的,小姐,您这段时间一直都不关心外界的事情,所以,我便没有跟您提。”月儿听到池孤烟的话,立即回答道。

    “嗯……南宫浩参加了吗?”池孤烟轻轻的点了点头。

    “参加了。”

    “竟然真的参加了……”池孤烟的嘴唇轻轻的动了动,仿佛自言自语,又似乎在思虑着什么事情。

    “小姐,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吗?”

    “没用了,如果是南宫浩,那么这场殿试的结局便已经定了。”

    “小姐是觉得方正直会输?”

    “我不认为他会输,我只是想不到他赢的可能,所以,我无法去做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这个世界上还有小姐想不到的事情?”月儿明显有些惊讶。

    “是啊,比如这一件。”池孤烟轻轻的点了点头,目光渐渐的转向东方,在那里,是大夏王朝帝都的所在地,炎京城。

    月儿望着池孤烟的表情,心里有些微微的惊讶。

    自池孤烟下山之后,再回到天道阁后,整个人就像完全变了一样。

    再不问朝局之事,也不再如以前那样冷漠,偶尔还会和她聊聊天,谈谈修炼的方法,时不时还教教自己剑术。

    就像刚才的那句话。

    如果换成以前的池孤烟,是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因为,就算是再难的事情,她也一定会想到解决的方法。

    “孤烟,恭喜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自远处传了过来,紧接着,一道身影便出现在池孤烟的身后。

    一袭白袍,一头白发,但脸上的皮肤却是光滑而红润,感觉上就像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一样。

    “月儿参见阁主!”月儿看到身边出现的人影,立即叩拜下去。

    天道阁阁主‘沐清风’,一个真正站在巅峰上的人。

    “嗯,你天天陪着孤烟站在这里,光添几件衣服可不行,这里有块暖玉,你拿着吧。”沐清风的话音刚落,一块晶莹的方形古玉便落到了月儿的手中。

    “月儿谢谢阁主!”月儿马上叩头拜谢。

    “起来吧。”沐清风的手臂微抬,原本叩拜在地的月儿便站了起来。

    “师尊。”池孤烟眼神中的银河在这一刻消失无踪,转身对着沐清风施了一礼,神情间极为恭敬。

    “嗯,你既已感悟,当可突破了。”沐清风点了点头。

    “突破?师尊不是说要我压制境界打下基础,等到两年之后再突破吗?”池孤烟听到沐清风的话,似乎有些不太理解。

    “基础已固,再压无义。”沐清风摇了摇头。

    “明白了。”池孤烟点了点头。

    “如果为师没有猜错的话,南宫浩应该也突破了。”沐清风看了看池孤烟脚尖站立的方向,略微思索了一下,开口道。

    “师尊是说南宫浩到了回光境了?”

    “对,不过为师猜测这件事情应该没有人知道,包括南宫世家。”沐清风微微点头,目光也看向炎京城的方向,很快,他的眼睛中便闪烁出点点光芒。

    那是灯火。

    就如同炎京城中亮起的灯火一样。

    池孤烟没有说话,她只是静静的站立在原地,微微仰头,再次望向天空中的点点星光,眼睛中再次出现一道璀璨的银河……

    ……

    (明天是本月最后一天,两更,顺便求一下月票,更新时间是晚上六点和十二点前,这几天一直在求订阅,其实收效甚微,心中忧伤,眼看着只有几百均订就可以进精品,然而卵!常看到有其它写手防盗版,一防订阅就爆涨,收入翻一倍甚至两倍,而薪意还是觉得依循本心,我知道你们很多人都有订阅的实力,就是不愿意订阅,所以并不能怪你们,只能怪我自己,谁让我不愿意强迫你们呢?对吧?对吧?对吧?我不防你们就打死都不订,对吧?对吧?对吧?好吧,我不防!就是任性,我就是不防,情愿少一倍甚至两倍的收入,我就是不防!)

第三百一十三章 八里烟火() 
第二日,红日还未东升,皇宫的候政殿之内,文武百官们齐聚一堂,一边喝着早茶一边等待着早朝来临。

    “众大人们可散去,皇上今日不能临朝。”一个有些清润的声音在候政殿内响起,紧接着,一个穿着宫中服饰的人便走了进来。

    “不能临朝?”

    “魏公公可知道是何事?”

    文武百官们听到魏公公的话,都是有些诧异。

    圣上林慕白自登基以来,鲜少出现不能临朝的事情,这不得不让文武百官们心中疑惑,猜测着是否有着重大的事情要发生。

    “不知。”魏公公轻轻摇头,但是却并没有马上离去的意思。

    “魏公公可是终日陪伴皇上左右的人,即使不知道发生何事,但应该也能知道皇上现在身在何处吧?能否透露一二让我等知晓?”文武百官们何等眼力,看到魏公公没走,立即便有一个大臣走上前去轻声问道。

    “既然是李大人问了,杂家也就实话实说了,皇上昨晚在诏宣殿中待了整整一晚,现在依旧在诏宣殿中,至于为何不能临朝,杂家可就真不知道了。”

    “原来如此,多谢魏公公!”李大人一边说也一边不留痕迹的与魏公公握了握手,一锭银子便顺势滑到了魏公公的袖袍之中。

    “李大人无需客气,皇上身边还要待候,杂家便先走一步了。”魏公公面色平静,对着众朝臣们施了一礼,随即退出候政殿。

    很快的,候政殿内便热闹了起来。

    “皇上竟然在诏宣殿?”

    “可是,现在并非祭奠之期啊,皇上在诏宣殿所为何事?”

    “有没有可能是在诏宣殿中批阅殿试的文卷?毕竟,这一次皇上可是并未宣旨由我等代阅啊。”

    “孙大人此言有理,只是皇上为何会在诏宣殿中批阅,而不是在御书房呢?”

    “我看皇上对这一次殿试的重视程度恐怕还在我等的猜测之上,亲阅两百份文卷,由此可见一斑。”

    “郁相对此事有何看法?”

    文武百官们议论完了之后,又都齐齐的将目光看向正端坐在一旁一言不发,穿着一身红色朝服的郁一平。

    “揣测圣意,可并非我等为臣之人所为,再有四日便是殿试宣榜之日,按照殿试的惯例,宣榜之前,皇上应该会单独诏见十位才子,我等只须静候便可。”左相郁一平轻轻的啐了一口茶水,淡然说道。

    “郁相言之有理!”

    “既如此,我等便散去吧。”

    “王大人,听说你近日得了一块玲珑血玉,晶莹非凡,日照之下似有鲜血流动,可否容我等一观啊?”

    “这玲珑血玉乃是玉中珍品,百年难得一见,王大人可不能太小气了?”

    “哈哈哈……这块玲珑血玉也是我意外得之,能得秦大人和众大人赏鉴,乃是我王晋易之福,晚上我会在府中备上清酒,欢迎秦大人和众大人一起来府小酌。”

    “王大人既有此盛情,我等当往啊。”

    “哈哈哈……”

    文武百官们一边三五成群的议论着,一边很快的走出候政殿。

    而左相郁一平也在这个时候站了起来,目光望向不远处的诏宣殿,眉头微微的皱了皱:“诏宣殿?”

    ……

    秋意渐浓,寒冬将至,落叶之中,炎京城仿佛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盔甲,一片片叶落在地上,踩在上面有些松软。

    而时间,在秋意之中亦是转瞬即逝。

    三天之后,距离殿试宣榜只剩一天的时间,炎京城中对于殿试结果的猜测和争论也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炎京城,聚天下繁华于一地,往来商货于一城,有着穿梭往来的各种商贾,亦不缺红尘世俗的烟火。

    有句话说得好,人不风流枉少年。

    越是少年越风流。

    而风流才子的佳名对于烟火中混迹的才子们来说,一直都是一个褒义词,而且,是非常褒的褒!

    闻大宝对于烟火的嗅觉是敏锐的,可惜的是,他在风流才子这个词中只沾了前两个字,后面两个字对他来说是无缘的。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没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于是他决定找一个才子,这样以他的风流之名,再加上才子相伴,风流才子四个字便尽入囊中。

    这个才子当然是方正直。

    因为,除了方正直之外,闻大宝几乎找不到第二个有名望又愿意和他一起“私混”的才子。

    方正直这几日闲得有些无聊,炎京城中大大小小的美食几乎被他吃了一个遍,风光无限的周边景物同样被他游玩贻尽。

    人生在世,吃,喝,玩,乐。

    方正直觉得前三个字自己已得精髓,就差最后一个乐字,常看书中记载,古之烟火与现代的烟火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前世的明代,十里秦淮河,一水隔两岸,一边是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另一边则是金粉汇聚之所。

    秦淮八艳之名更是千古流传。

    卖艺不卖身,才是古之烟火的精髓所在。

    方正直作为一个稚,他有稚的觉悟,更有稚的自律,随便啪啪啪这种庸俗的事情他是不做的,他心里的想法是赏,于是在看到闻大宝一脸期待的表情后,他试探着问了一下身边正品着清茶的燕修。

    令他有些意外的是,燕修居然连想都没有想便答应了下来。

    果然人不能看表面,又或者说是这个世界的思想真的和以前的现代世界有着很大的区别。

    “去看烟火?那怎么能少了本公主呢?”平阳的出现很及时,正好赶在方正直走出客栈大门口的一瞬间。

    “这个……此烟火非彼烟火!”方正直难得的脸色微红,望前面前一双清彻如水的眼睛,心中隐隐有一种被人捉奸在床一样的感觉。

    “废话,本公主当然知道你们是去喝花酒听曲儿,难道你以为本公主没去过吗?这烟火之地,我比你熟!”平阳不屑的望了方正直一眼,小脸微微仰起,一副本公主是过来人的表情。

    “你去过?!”方正直瞬间就觉得自己的世界观好像真的有点崩塌了,平阳才多大啊,发育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呢。

    居然说出比我熟这样的话?

    她几岁去的!

    到底是谁带过去的!

    “当然了,本公主六岁开始,便天天跟着王爷爷去听曲儿了。”平阳说到这里的时候,明显有些自豪。

    “王爷爷?”

    “就是礼亲王咯,上次你不是见过吗?”

    “是他?”方正直终于想了起来,就是上次在金銮殿中要看他手中的剑那个眼睛浑浊的老头儿?没想到那老头儿竟然如此之污,六岁小女孩都不放过啊!

    太可恶了。

    一行四人,直奔烟火之地而去。

    闻大宝一脸的喜悦,完全没有因为平阳的加入而有任何的不妥,燕修同样一副表情平静的模样。

    只有方正直总感觉有些怪怪的,带着一个公主逛窑子?

    不知道皇上知道后,会作何感想?

    ……

    十里秦淮河的盛况,在炎京城中是没有的。

    但是,却有一副八里红灯,满堂红绸,灯火通明的壮丽美景,而且,与方正直想象中的那种门口一排红裙绿衫的娇嗔景象不同。

    这里的布置,古典而淡雅,每一间阁楼之中都挂满了各种笔墨诗画,一声声悠扬的乐曲之声自阁楼之中传出。

    有古琴,有琵琶,还有长笛……

    “听说今日可是有文会的!”平阳望着眼前的一幕,脸上明显有些兴奋。

    “公主殿下真是神通广大,什么事情都瞒不住您,明日就是殿试宣榜了,我估计今夜大多数人都会过来。”闻大宝听到平阳的话,立即奉承的说道。

    方正直眨了眨眼睛,心里暗道一声,这两者有关系吗?

    闻大宝在奉承完平阳之后,又转头望向方正直和燕修,露出一副“老司机”的嘴脸,开始向两人介绍了起来。

    “这八里烟火,最有名的当属‘点墨楼’,俗话说好,一点墨,便可以一点摸!每次殿试宣榜的前夜,都会有文会,这个文会也一定会设在点墨楼之中,目的便是议策论!”

    “议策论?”方正直听到这里,大概明白了过来。

    这个议策论应该就是和前世考完之后对答案有异曲同工之妙,看谁的答案是大家都认同的,这样心里也有了底气。

    正这样想着的时候,点墨楼也终于到了。

    一间三层高的古香阁楼,门口,八个红灯高挂,照耀着八幅裱金对联,每一副对联的字迹都不相同,看来应该是出于八个不同人之手。

    阁楼正中间,三个笔走游龙的大字,点墨楼,如果不是有点草书的功底,还真特么看不出来这三个字写得啥。

    “真是恭喜巫公子,贺喜巫公子了!这次圣上下旨单独诏见,巫公子定然是入了十名之内的,我看以巫公子的实力拿下文榜第一也有可能。”

    “是啊是啊,我可是听说了,方正直这几天都在吃吃喝喝的,根本就没有接到圣诏,恐怕是掉在十名之下了。”

    “就是不知道南宫浩有没有接到圣诏!”

    “这还用想吗?”

    “也对,不过自从南宫浩考完文试后便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根本看不到人。”

    刚准备走进点墨楼,便听到里面传来一阵笑声,而在笑声之中,还有着如水流般倾泻而出的古琴之声。

    正在古琴悠扬的时候,一声清亮的长笛声也响了起来,与古琴的悠扬之声融合在一起,仿佛翠竹中的风一般,轻舞摇动。

    “哈哈哈……金榜提名,琴笛合鸣,巫公子今日这一曲,可是要传为一段佳话了?”

    “是啊是啊,巫公子不如跟我们说一说,你这策论的方向到底如何,也让我等受音而训一番啊。”

    片刻后,古琴声和长笛声同时而止。

    一声声喝彩声也马上响了起来。

    “这般蠢货,圣诏可是秘旨,除非自己说出来,否则岂可能让他们知道?方大人,你说是不是?”闻大宝听到这里,马上就一脸的义愤填膺。

    “圣诏?”方正直一脸的疑惑。

    他确实记得在原来的世界中,古代有‘小传胪’和‘大传胪’的说法,所谓的小传胪其实就是在殿试正式宣榜之前,接受圣上单独召见,再问一些问题,从而最终确定金榜的前三甲。

    可是,这个世界毕竟不是原来世界的古代,方正直并不知道有没有,所以,没有接到宣榜前的圣诏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方大人……你别吓我,你不会真的没接到吧?殿试文试宣榜前的圣诏啊,代表着文榜进入前十名的圣诏啊,你没接到?”闻大宝看着方正直疑惑的表情,脸色也猛的一变,一脸不敢相信的望向方正直。

    闻大宝并没有参加这次的殿试。

    所以,他根本就不知道在殿试之时发生的事情,但潜意识的,他的心里已经早就认定了方正直一定能进入文榜前十。

    甚至是前三。

    虽然,文榜第一肯定是南宫浩的,可这并不代表什么。

    毕竟对方是南宫浩。

    方正直听到闻大宝的话,目光随即望向旁边的燕修和平阳,眼神之中明显有些询问的意思。

    “我听传出来的消息说皇上前几日都在宣诏殿,而且是亲自审阅文卷,所以,我以为这次没有圣诏。”燕修听到这里,眼神之中微微的一动,神情间也终于有了一些变化。

    “以为没有圣诏?这……难道燕公子也没有接到圣诏?”闻大宝张大了嘴巴,满脸的震惊。

    “对,我没有接到。”燕修点了点头。

    “方大人没有接到,燕公子也没有接到,这怎么可能?你们一个是朝试的双榜榜首,另一个是朝试的二甲,都没有接到圣诏,也太巧合了吧?这个巫风该不会是……是骗人的吧?”闻大宝听到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