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争夺录-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说起武艺,郝连峻不仅仅胜过郝连熙,也胜过朴鹏知,比郝连矅,估计也不次。所以战场之上能和他一战的,也不多,但是朴鹏知还是当起了郝连峻的贴身保镖。但是这个贴身保镖太不容易了,因为保护对象有时候更像是自己找死,朴鹏知还多次对郝连峻说。:“陛下,万金之体,不可亲冒箭矢。”

    郝连峻听到这句话,只是说他想激励三军,其他什么也没说。草原的君主与新济的君主太多不同。新济国历史上,除了几个王之外,其他王都没亲临过战场第一线,还有的更是一辈子没有出过新济国的都城,有的甚至没有走出过王宫。比如朴白净就是如此。

    朴春秋这个新济王倒是想出去,但是他只能在王宫之中。就在元贞十年,朴鹏知再一次作为使节去新济国。这一次昔奈忽不仅仅热情迎接,而且还给朴鹏知送来一大堆金银财宝,朴鹏知都拒绝了,但是随后,昔奈忽又给朴鹏知送来一绝色美女,居然还是昔奈忽的女儿。

    朴鹏知不忍心耽误姑娘一辈子的幸福,自然拒绝了,但是昔奈忽坚持要送,朴鹏知拒绝一次,昔奈忽就送一次,最终被朴鹏知连续拒绝十次的情况下,才打消主意。

    (本章完)

第131章() 
    大乾元贞十二年,朴鹏知再一次去新济国,为朴春秋带去一展美丽的屏风,做工华丽,是从也利仁福的宫中缴获的。是也利仁福集合了好几个国内手艺高超的工匠打造的。

    虽然这屏风很精美,但是郝连峻不感兴趣,他只对也利仁福宫中的刀剑感兴趣,所以除了这些刀剑,其他都行郝连峻都分给了有功的将领,这一展屏风就拿来给朴春秋了。

    同时,郝连峻给王芳远的是一对精美的秘色瓷瓶。不知道为什么,郝连峻好像把出使新济国就专门交给朴鹏知了。每一次去,昔奈忽都要把自己的女儿推荐给朴鹏知,已经把他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都推荐过了,如今看来要是三女儿。

    果不其然,正事办完,朴鹏知入住鸡林州都督府的官舍,昔奈忽每天都来,而且推荐的就是他的三女儿。昔奈忽妻妾成群,各个都是美女,论长相,昔奈忽也是比较英俊的,因此他每个女儿长的也算国色天香。

    可是朴鹏知还是这样,每次昔奈忽一提,他就拒绝。有一天,朴鹏知在院里散步。鸡林州都督府位于新济国旧王宫,月城以西不远处,朴春秋特地选址于此,也算是对大乾表达当年大乾对新济国所做的一些不满。

    就在这个时候,新济国有一个官员来访,此人名叫薛公甫,此人是一个上品贵族,薛家是当年建立新济国的功臣,也是老牌贵族,这是这一位薛公甫没什么本事,做官也就做到了一个郡守。

    朴鹏知看着他,想着之前自己从未与他有什么交情,只见他来的时候,身边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说是他弟弟。朴鹏知问到:“薛郡守,找本使何事?”

    薛公甫听到朴鹏知问他的话,立马跪下来回答到:“听闻中贵人前来出使本国,这是下官的弟弟,下官恳请中贵人提携我的弟弟,让他去大乾宫里效力。”说着,薛公甫朝自己弟弟使了一个眼色,那孩子也跪了下来。

    “去宫里做事可是一个苦差事,我看你也并非穷困潦倒,何至于此,还是带令弟回去吧。”朴鹏知很自然地拒绝,毕竟他可不想毁了一个孩子一辈子的幸福。

    “中贵人请看。”只见到薛公甫缓缓站起来,他弟弟也跟着站起来,随后薛公甫解开弟弟的裤带,把弟弟的裤子脱下,说到:“我弟弟,已非完人,恳请中贵人给他一条生路。”

    只见他可怜孩子已经和朴鹏知一样,是个残疾了。薛公甫让他弟弟自己把衣服穿好。朴鹏知可怜这个孩子,因为他一看这孩子的下面就知道,并不是什么意外,就是被利刃割去的。

    “你真的想要进宫吗?”朴鹏知转过头问这个孩子。

    “嗯,我想要进宫。”这孩子坚定地回答,有如朴鹏知当年一样。

    “你叫什么名字?”朴鹏知继续问到。

    “薛公说。”这孩子回答到。

    朴鹏知明白了,原来他来找朴鹏知就是为了请朴鹏知把他弟弟带到大乾皇宫做事,虽然每年新济国都会送入去大乾去当宦官,这一次他来找朴鹏知,就是要请他走后门把自己的弟弟带回大乾,送到宫里谋一个差事。

    要说郡守级别也不是很低,不至于要走这一条路,但是薛公甫把他弟弟带来的时候,他弟弟已经不是完人了,也就是说除了这当宦官的路外,他可能已经没有其他的路了。

    其实自从朴鹏知以大乾使节的身份回到新济国,受到高规格的接待,徐氏一家也因为朴鹏知的关系,一下子翻身做地主,不少穷苦人家可是看到了希望,朴鹏知虽然没有接受昔奈忽的女儿,但是接受了漆山大君的封号以及漆山郡的封地。

    这一下更是不得了,毕竟别人不知道他是朴鹏知,都以为他就是徐氏夫妇的儿子,现在因为去大乾,被大乾皇帝重用了,就一下子飞黄腾达。多少人看到了希望,毕竟在品第制度之下,他们没有希望,可如今在他们看来徐鹏知打破了品第制度。

    于是不少人那是削尖了脑袋地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宫里啊,每年就几个名额,可是排队的那可就是几十倍于所要的名额,郝连峻有时候还下令,不要送了。

    而且这些人服务态度还挺好,多少孩子是被亲爸爸或亲哥哥动手给变成一个废人的,每年他们排队报名的时候,这孩子就像薛公说一样,已经是废人了。

    这个情况要不是亲自去过新济国,还真是不知道。朴鹏知对这个触目惊心的人伦惨剧十分痛心,因为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这样的孩子就有数百人之多,而能去大乾皇宫的才区区数十人。

    大乾大突勒国对于这种人的需求本来就不大,因为宦官的很多职能在大乾大突勒国是由近侍郎君和近侍小底完成的,总共到现在,大乾各处的宦官也就一百多人,很大一部分还是在燕京和郝连峻的陵前,根本很难能够被郝连峻看到。

    朴鹏知要不是当年那件事情,恐怕也不会被郝连峻注意到,现在是有些新济国来的人,在大乾皇宫有那么个一官半职,分配到各宫妃嫔那里服侍,有的得到各宫妃嫔的起用,因而有了一些地位,但是最可恶的还是昔奈忽。

    这些人虽然在大乾有那个一点官职,七八品的样子,可是昔奈忽只要听说谁有一点官位,保准他出使的时候,会送上一份礼物,他的家人在新济国可以得到土地,这样子自然许多人要把孩子送到宫里。

    昔奈忽其实就是想要自己地位永固,想借着他们讨好郝连峻的各妃嫔,借此讨好郝连峻,让他永远做新济国的无冕之王,甚至可能还有一点其他意思。

    但是郝连峻恐怕没有搭理他,每年,昔奈忽送给各宫的礼物,各宫是收了,但是也没有什么人为昔奈忽说话的,倒是有一些人很看不起昔奈忽,许多新济国来的宦官,都对昔奈忽之辈恨之入骨,毕竟他们都是苦出身,就是被像昔奈忽一样的大贵族,大地主压迫,最后不得已走向这条路的,那苦那痛,不是说消失就消失的,那可是一辈子的。

    最终朴鹏知答应了薛公甫,把这个薛公说带回了大乾,就像张德翰对自己一样,朴鹏知把薛公说安排在了郝连峻身边,当一个打杂的人,只是他不知道薛公说想要入宫的目的和他当年一样的不简单。

    (本章完)

第132章() 
    朴鹏知把薛公说带回大乾,一开始放在自己的身边,后来就把他安排到苏靖涵的身边。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朴鹏知会后悔一辈子,恐怕就是把薛公说带到大乾,并且放在苏靖涵的身边了,不过这是后话。

    在中原这一边,虞昌勖的宠臣孔潜不满自己只是租庸副使,又对郭韬说:“首座相公豆卢格日理万机,事务繁忙,而且居住的地方离朝廷很远,租庸簿册等积压很多,应当另外选择人来充当租庸使。”

    当时,豆卢格亲手写借条向省库借钱数十万,孔潜拿豆卢格亲手写的借条给郭韬看,郭韬稍微批评了一下豆卢格。豆卢格感到害怕,上奏请求郭崇韬专管租庸事务,郭崇韬坚决辞让。

    虞昌勖问说:“那么谁可以管呢?”

    郭韬回答说:“孔潜虽然管理金谷事务时间较长,但如果急急忙忙委此大任,恐怕不孚众望。”孔潜听到后更加失望。

    不久,虞昌勖下敕说:“宦官不应在外面居留,前朝宦官以及各道监军和私人家里所养的人,不论贵贱,一律遣送回朝廷。”

    当时在虞昌勖左右宦官已有五百人,到这个时候几乎多达上千人。虞昌勖都赐给他们优厚的待遇,委派他们担任一定的职务,把他们当作心腹。

    自大雍后期以来朝内都用一般官吏代替宦官担任宫内各司使,此时又起用宦官,宦官逐渐干预政事。不久又设置各道监军,节度使出去打仗或留在朝廷时,军府的政事都由监军来裁决,他们凌驾在主帅之上,仗势争权夺利,因此各藩镇对他们都十分愤恨。

    孔潜不满自己不是租庸使,于是对豆卢格说:“钱谷这些小事,一个精干的官吏即可以办理。魏州是个很重要的地方,怎么能反过来不重视呢?魏州刺史王言品行有余,才能不足,不得已的话,可以让他身居朝廷,大家来辅佐他,还是胜过专门委任他担一方的军政事务的。”

    豆卢格为孔潜在郭韬面前推荐王言,于是郭韬上奏请求任命王言为租庸使。王正言糊涂软弱,孔潜是贪图他容易被控制,才提名他出任租庸使的。

    去年郭韬刚到汴梁、洛阳(雒阳)时,接受了很多藩镇给他的馈赠,他的亲信中有人规劝他,郭崇说:“我的职位兼将相,俸禄无数,怎么要搜刮外财呢?只是因为魏朝末期,贿赂成风,现在黄河以南的藩镇官吏都是原来魏朝的旧臣,都是皇帝的仇人,如果拒绝他们,他们心里能不害怕吗?我是为国家先收藏在我的家里。”

    等到后来虞昌勖快要到南郊祭天时,郭韬带头贡献慰劳军队的钱十万缗。在此之前,宦官们曾劝说虞昌勖把国家的财赋分为内外二府,州县税收上交的入外府,充当国家经费用;方镇贡献的入内府,供皇帝宴席、游玩以及赏赐左右大臣用。这样,外府的费用经常短缺无余,而内府的财赋则堆积如山。

    等到有关部门去筹办郊祀时,缺乏慰劳军队的费用,郭韬对虞昌勖说:“我已经把所有的家产拿出来资助郊祀大礼,希望陛下也拿出内府一些钱财来帮助有关部门。”虞昌勖沉默了好大一会儿说:“我在晋阳自有积蓄,可以让租庸使用车拉点来资助。”

    于是在虞继韬的住地取了数十万金帛来帮助主管部门。军队士卒们对此很不满意。开始怨恨,并产生了叛离的想法。

    郭韬位兼将相,又兼任地方节度使,他以天下为已任,其权力和皇帝相近,每天早晚门前的车马都是满满的。他的性情刚愎而急躁,遇事易发脾气,虞昌勖宠爱的人想求他办事,多数遭到失败。宦官们很憎恨他,每天在后唐帝那里说他的短处。郭崇韬感到很愤怒,想制服他们但又不能。

    豆卢格、韦岳曾经问他说:“当年大雍的汾阳王郭公本是太原人,后迁到华阴,您世世代代在雁门,难道是他的枝派吗?”

    郭韬因此回答说:“因遭动乱,谱谍丢失,曾经听先人说,上距汾阳王只有四世。”

    豆卢格说:“既然如此,那么本是同一祖宗了。”从此,郭韬开始以出生高门而悠然自处,同时也重视辨别人的门第,推荐选拔一些华而不实的人,鄙视一些过去有功劳的故旧,毕竟他现在身处高位,也开始觉得自己原本出身不高,想要攀一攀高枝。

    有人向郭韬请求封官,郭韬说:“我很了解你的功绩和才能,但因出身寒门,不敢起用,害怕名流们讥笑。”豆卢格,韦岳的家族世代为官,在大雍出了十几位宰相,这在上流社会是很受人尊敬的,而郭滔也想和这些名流打交道,附庸风雅。

    因此,宫廷内虞昌勖宠幸的人忌恨他,朝廷外过去的功臣们怨恨他。郭韬曾多次请求把枢密使让给李宏,后唐帝始终没有答应。他又请求把一部分枢密院的事情分给宦官掌握的内诸司,以此来减轻他的一些权力,但宦官们却没完没了地指责他的过失。郭韬感到愁闷不得志,于是和他的亲信们商量准备到本镇去回避。有人说:“不可以。蛟龙离开了水,蝼蚁都可以制服它。”

    在此以前,虞昌勖打算把刘夫人立为皇后,因有正妃韩夫人在,皇太后平素又恨刘夫人,郭韬也曾多次劝说,因此虞昌勖没有把刘夫人立为皇后。

    于是,亲信们劝郭韬说:“您如果请求立刘夫人为皇后,皇帝一定很高兴。这样,内有皇后的帮助,那些伶宦们就不会成为您的忧患了。”

    郭韬听从了这些人的意见。于是和宰相带领百官一起上奏,请求立刘夫人为中宫皇后。后唐帝接纳这个意见,立魏国夫人刘氏为皇后。

    刘皇后出身很贫寒,等到她显贵以后,专力集蓄财物,她在魏州时,连那些柴草果菜都拿出去进行贩卖。等到立为皇后以后,四方送给朝廷的贡品都分为二份,一份送给皇帝,一份送给中宫。因此财宝堆积如山。

    而在地方虞存审自认身为诸将之首,没有得到参与攻克汴梁之功,感到激愤,原本生病的他,病情加重,曾多次上表请求朝见皇帝,郭韬扣压住不许他入朝。

    虞存审的病情更加厉害,上表请求在活着的时候能见到虞昌勖,因此才答应了他的请求。

    当初,虞昌勖曾和右武卫上将军虞存贤空手搏击,虞存贤没有使出全部技能,虞昌勖说:“你如能胜我,当授予你以节度使之职。”

    于是虞存贤按照他说的,但仅把他击得向前倾跌就住了手。等到允许虞存审入见时,后唐帝任命虞存贤为行军司马,过了十几天任命他为节度使,并说:“手搏之约,我不能说话不算数。”

    (本章完)

第133章() 
    其实自虞昌勖灭大魏以来,一直宠幸一帮伶官和宦官,即使是有功之臣都害怕伶宦毁谤,内心都感到不安。蕃汉内外马步副总管虞嗣源因为害怕这些人,主动请求解除兵权,不过虞昌勖没有没有答应他。

    自从大雍末年衰乱以来,士大夫家有人将官位在同族亲戚中出卖,于是乱了礼法,甚至出现了舅舅拜见外甥的、叔叔拜见侄儿的。在候选、候补的官员中,弄虚作假的人很多。

    郭韬想革除这种弊病,请求让吏部严加考核。当时参加南郊祭天的行事官竟然有一千二百多人,其中正式由吏部注官的才几十个人,其他的靠买官来获得官位的人占十分之九。

    为了体现自己是天下之主,虞昌勖派遣客省使李彦出使蜀国,李彦十分夸耀虞昌勖的威德,有统一天下的志向。而且还说朱氏篡夺政权时,诸侯们却没有一点儿为大雍王室尽力的举动。

    王俦认为他的话是在攻击蜀国,请求把他斩杀,但王宗衍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宣徽北使宋葆对王宗衍说:“虞昌勖有进一步逼迫我国的野心,我们应当选将练兵,在边境上驻守军队,积蓄粮,建造战船,以防他来侵略。”于是王宗衍任命宋葆为梓州观察使,并充当武德节度留后。

    此时在关中的岐王李文通去世,留下奏文,希望任命他的儿子李继业代理凤翔军府事。虞昌勖答应了,李继业没有父亲的野心,就放弃了父亲留下的,所有皇帝才能用的东西,安安心心做虞昌勖的藩镇。

    当初,巡义牙将杨立很受虞继韬宠爱,虞继韬被杀以后,杨立经常闷闷不乐,打算叛乱。正巧这时朝廷准备派三千安义兵去戍守沧州。

    杨立对他的士卒们说:“在此之前,潞州的士卒从没有戍守过边境,现在朝廷把我们这些人驱赶到很远的边塞去,大概是不想让我们在潞州了。我们与其死在沙漠边塞,不如据城自守,事情如果成功了,大家就会富贵起来,事情如果不成功,我们就集合起来造反。”

    因此聚众鼓噪,攻打子城的东门,烧掠街上的商店。节度副使虞继珂、监军张祚弃城逃走,杨立自称为留后,并派遣他的将士们上表请求虞昌勖发给留后应持有的旌节信物。

    虞昌勖下诏任命天平节度使虞嗣源为招讨使、武宁节度使虞绍荣为部署、帐前都指挥使张蕴为马步都指挥使前去讨伐杨立。

    虽然虞昌勖得了天下,却并不怎么得民心。主管财政的孔潜将钱借贷给百姓,然后让百姓们用低价的丝来偿还贷款,以获取暴利,而且经常下发檄文让州县的官吏们来督促这件事情。

    翰林学士承旨、代理汴州知州卢至上书后唐帝说:“魏国因为利用借款来向百姓搜刮财物,和百姓们结下怨仇。陛下破旧立新,为民除害,但有关部门没有改掉他们的所作所为,这就和魏国又复活一样。今年春季因霜寒损害了庄稼,收获的茧丝也很少,只收正税还怕有人逃亡躺税,何况又增加了借贷,百姓怎么能忍受得了。臣下只侍奉天子,不侍奉租庸使,敕旨还没有颁发,租庸使就频繁地下达文书,希望能够及早颁发明确的命令。”但虞昌勖看到大笔大笔财富入库,很高兴就没有答复他。

    当初在胡柳战役中,优伶周匝被魏人抓获,虞昌勖经常思念他。到雍军进入汴梁的那天,周匝在马前拜见虞昌勖,虞昌勖十分高兴。

    周匝在虞昌勖面前哭诉说:“臣之所以能够安全活到今天,全靠魏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源的帮助,希望陛下能把两个州封赏给他们,以此来报答他们的恩情。”

    虞昌勖答应了他的请求。郭韬劝虞昌勖说:“陛下要封赏的应该是那些和你共同夺取天下的人,这些人都是英豪忠勇之士。今天大功刚刚告成,这些人中还没有一个得到封赏,而首先任命一个优伶为刺史,恐怕要失掉天下人们的心。”

    因此周匝的建议没有实行。一年之后,优伶经常提起这件事,虞昌勖对郭韬说:“我已经答应过周匝,我感到很不好意思见到这三个人。你所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