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和谈条件?什么神圣宪法、民主宪政、国体、法统、军队,全要保障,那么,共产党能接受吗?如果接受了不等于向他老蒋投降?”徐宗尧说。
冯贤年笑了笑说:
“昨天,中共方面的广播播发了新华社的一篇文章,题目叫《评战犯求和》,我想你一定也没收听吧?”
“我现在哪里顾得上这些?”
“好,我让秘书记录了一份,等我回去后派人给你送来,那也是一篇奇文。文章对老蒋调侃戏谑得真够味道。老蒋这一招其实是让人家识破了,什么求和?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徐宗尧听着,眼睛仍在那张报纸上溜来溜去,他突然又有了发现。
“噢,原来老蒋想引退了?不怨叶翔之。。。。。。”他显然是看到了“致辞”中的这些话:
只要和平果能实现,则个人的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一惟国民的公意是从。
他在激动中露出了叶翔之三个字,可是马上他又意识到叶翔之此来北平,并没有约请冯贤年赴会,显然是南京方面对他已有戒心,或不感兴趣了。所以,在冯贤年面前不宜提到南京来人之事,以免刺激他的感情。
徐宗尧口中不留意滑出了叶翔之三个字,觉得失言又中途打住了。
果然,冯贤年受到了刺激。
“什么?南京派人来了?怎么也不通知我一声?叶翔之什么时候来的?走了吗?”冯贤年一口气问道。
“昨天来的,说是今天下午就走。”徐宗尧只得据实回答。
“哼,我明白了,他们是信不过我了,什么叫卸磨杀驴!用你的时候,甜言蜜语,现在用不着了,理都不理了!”徐宗尧知道冯贤年在犯酸,你不是已经投降共产党了!干吗对南京的态度还这么计较?徐宗尧突然想起一句古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他原本对冯贤年这个人看法不良,看到今天他一方面已决心脱离南京,而仍然对南京的态度耿耿于怀,更觉得此人内心龌龊,不可深交。
“得了得了,老兄,别这么酸溜溜的好不好?理又怎么样?不理又怎么样?反正你已经打定主意跟南京分道扬镳了,还在乎这个吗?”徐宗尧安慰他道。
冯贤年这才吐了一口恶气,恨恨地说:
“这话倒是也对,许你不仁,就许我不义,有奶便是娘,活该天不保佑你们,老子从今往后倒真的要干些对不起你们的事了。”徐宗尧虽在解劝冯贤年,听冯贤年如此说,心中又不免有几分蔑视,觉得此人遇事太投机,而且太意气,心肠偏狭,同时,又想到自己向共产党投诚,竟是与此种不义之徒走在一条路上,别人会如何看待自己呢?内心又滋生出一种羞辱感,另外,他又为共产党方面想,虽然敌对双方,招降纳叛乃天经地义,然而,对待冯贤年之流竟也毫无分别地举手欢迎,到头来会不会吃他的亏呢?这样想着,他的思路又翻了一过,嗨,替人家操什么心?你知道共产党方面又是如何看待你呢?怕也未必将你看得多么高尚!只是如同对待丧家之犬一样,一方面喂着骨头让你安稳下来别乱咬人,另一面也在琢磨着给你派什么用场,甚至用过之后,打死剥皮也未可知。
这样想着,一种伤感袭入心头,表情又不免凄然起来。
冯贤年可不是一个死心眼的主儿,撒过一阵气后,刚才的不快,早已忘掉,见徐宗尧又低头不语,表情黯淡,反过来又安慰他。
“徐兄,怎么?你又在想什么?你这个人遇事就是太优柔,难道你现在还没打定主意?”
徐宗尧知道冯贤年又接起上次见面时的话头,前来说降,就说:
“主意是早打定了。”
“真的!那好办,用不用我为你牵线搭桥?”
徐宗尧白了他一眼,心里明白,虽一直没有明说,冯贤年显然与共产党方面挂上了钩,他原先得到的消息一点不假。听说冯贤年要为他牵线搭桥,他又觉得心中不是滋味,说什么也不能跟冯贤年再裹在一起了,于是干干脆脆地说:
“不必了,我早已和共产党的代表会过面了。”“什么?你已经迈出一步了?”
冯贤年似有些惊又有些喜。
“对,和一个姓王的代表谈过了。”
“姓王的代表?他是什么级别?答应了你什么条件?”“还有什么条件?”
“对呀,俗话说货卖识家,他们答应你过去之后安排个什么职位?”
徐宗尧觉得跟冯贤年说话真吃力,什么时候了,还考虑职位?
“那么,人家答应了你什么?要请你当个什么?”他反问了一句。
年有点瘪了,干笑着看着徐宗尧。徐宗尧知道他的鬼心眼里想的什么:无外乎想打探一下,对方给了他什么好处,拈拈待遇是不是公平,自己在这桩生意中吃了亏没有。于是又叹息一声说道:
“说实在的,国事到了如此地步,如你我之辈也该好好反省一下,想你我当年抗日时,也曾满怀一腔救国热忱,觉得就算死在
场上,也是死得其所,无丝毫顾虑。谁知八年抗战结束,老百姓正庆贺胜利,以为和平即将来到,不料四万万同胞过安稳日子的美梦破灭。三年以来,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究其实,这战争的罪责应当由谁来负呢?如果凭心而论,人家共产党当时到重庆去与老蒋谈判是不是抱着一片诚心呢?可是老蒋与中共嫌怨太深,意把人家的诚心,视为软弱,悍然挑起战火,而我们这些军人,当此之时,却只知惟命是从,昧着良心,如此卖力地去促成这场悲剧的上演。我们简直是为虎作伥!如今,既已幡然悔悟,就个人来说,只要能为国家的统一,为和平的实现,尽一点力,促使国泰民安的局面早日实现,将来只要苟全性命,回乡务农,吾职足矣,何敢再有他求?”冯贤年显然听得不耐烦了。
“行了行了,刚这么几天,你就一脑子共产思想,将来你可以比得上马克思了。还是说说咱们当前怎么办吧,你手握北平站大权,自然可以带罪立功,将来也好谋出路,可是,我呢?一个空空的’特别通讯员‘头衔能值几个钱?老兄你也帮我想想办法呀。”到这个时候,徐宗尧才明白冯贤年今天来的真正目的,心里不免产生了几分厌恶,可是转念一想,自己不是正愁身边没有帮手吗?何不把他拉到北平站来?于是说:
“此事好办,我委任你为北平站副站长兼保密局特别通讯员,反正也不必经过南京同意,我也正好多个帮手。”“老兄此言当真?”
“只要你肯屈就。”
说着,两个人就当场敲定了此事。
徐宗尧办事从来是认真的,说定了冯贤年的委任之后,当时就说:
“现在我正有一件棘手的事,请老兄帮助出个主意吧。”于是,徐宗尧把王代表提出的四点要求,以及他在实践这四点要求时的困难,向冯贤年说了。冯贤年听了之后说:
“依你看,这四项要求中,哪一条是他们最关心的?”
对于这个问题,徐宗尧还真没有想过,他只是觉得既然是人家提出的要求,都应尽力去办。
“哪一条他们最关心?我看都关心。”他说。
“不不,都关心是不假,不过总有个轻重缓急,我看,政治犯问题是他们最关心的,只要先把这件事办好,就可以获得他们的好感。”
徐宗尧想了想说:
“你说得也有理,可是怎么办呢?”
“我看最好是提前释放政治犯。”
“那当然最为稳妥,可是王蒲臣能让咱们那么办吗?就怕他从中作梗,目前我还控制不了北平站,万一他知道了,反而对政治犯下毒手,那可就糟了。”徐宗尧说。
冯贤年一听又笑了。
“老兄,亏你在军统也混了这许多年,怎么脑子里竟是一根筋?
这事能直来直去地办吗?
”那你说应当如何办?“
”我倒有一条锦囊妙计在此,就看你的胆量了。“说着,冯贤年神秘地伏在徐宗尧耳边,嘀嘀咕咕地说出一套办法来,徐宗尧听着听着睁大了眼睛。
”什么,借傅作义的手?他能听咱们的?“徐宗尧对冯贤年的办法表示怀疑。
”看看,说你咳嗽,你就喘,他是不管,你可以逼他管嘛。“”逼!怎么个逼法?“
”好好,干脆我全教给你。“
于是,冯贤年又在徐宗尧耳边嘀咕了一阵子。
徐宗尧听完嘿嘿地笑了,他指着冯贤年的鼻子尖说:
”你这个老猢狲,一肚子的花花肠子!好好,就这么办,这样连
王蒲臣也可以骗过,等事情全办好了,让他一边干瞪眼去吧。“”这就对了,兵不厌诈嘛。“
两个人把这件事商量定了,冯贤年临走时,又叮嘱了一句:
”哎,我说老兄,我的事,你可别忘了。“
徐宗尧一时没反应过来。
”你的事?你什么事?“
”委任状!总得有个正式手续,这样我也可以施展施展,让共产党看看,咱们办事不是力本。“
徐宗尧这才想起刚才说的委任冯贤年为北平站副站长的事,忙说:
”那个当然,明天我就签发一个正式委任状,不过没有国防部的’豆腐干‘。“
打发冯贤年走了之后,徐宗尧心里又是一阵不是滋味,万千感慨如丝如缕地在心中搅和、翻腾,临了竟归结到一点:
真羡慕人家冯贤年那种没皮没脸!
第二十四章 密使有密令 毒人下毒手
南京国防部保密局派特使来京,并非要解决王、徐纠纷。密使另有密令要传达。
一个北平大爆破的阴谋在密室中敲定。
原北平市市长何思源为和平铤而走险。
说了归其,徐宗尧头脑还是简单了一点,他以为南京方面派了叶翔之来北平,就是为了帮助或监督他安排潜伏计划,其实他想错了。在毛人凤的心目中,真正的潜伏计划,根本不想依靠他徐宗尧。
毛人凤早有心将北平站遣散,不过既然傅作义还没有正式宣布跟共产党讲和,他就不好明着撤消北平站,何况老蒋对北平也不死心。把徐宗尧推出来,无外乎是让他支撑一下,面儿上过得去而已。
人家真正靠的,还是王蒲臣。所以,叶翔之住到前门饭店后,立即就与王蒲臣通了电话,并且约好了第二天宴会以后,二人还要单独密谈。
叶翔之在与徐宗尧、王蒲臣谈判完了之后,把二人送出来,徐宗尧上车之后直接回了家,而王蒲臣的车子兜了一个圈子,又回到了前门饭店。
叶翔之与王蒲臣另有私房话要说。
王蒲臣把毛人凤交给他的秘密使命,什么三个行动方案等向叶翔之作了汇报,叶翔之听过夸赞了一回,然后说:
”这次我来北平之前,毛局长又让我给你带来一个口头命令,按毛局长的判断,北平城保是保不住了,而且傅作义肯定会走和平解决道路,既然如此,咱们也不能让共产党顺顺当当地接收北平,毛局长决心在北平解放前,搞一次大的爆破行动,把一些重要设施炸毁,这个任务不能交给徐宗尧,还得老兄来完成。“王蒲臣听到这儿,沉吟了片刻说:
”我是坚决同意这么办的,可是要我来办也有难处,一者我已经不是北平站长,调动人力方面怕不能名正言顺;二者,按北平站原先的人员情况看,没有爆破方面的专门人员,要干恐怕也得军方配合才行;三者器材也得军方提供,另外,北平的情况不同别的城市,共产党的势力特别大,城工部早已把手伸向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发电厂、邮政局、火车站全组织了工人护卫队,恐怕难以下手。
不是我推脱,要干这件事,恐怕得和军方合作。“叶翔之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说:
”你分析的也对,那么依你之见,要和军方合作,应如何搞呢?
傅作义是靠不上的。“
王蒲臣说:
”傅作义当然指望不上,只能靠咱们的八十七军。“”你是说青年军?这倒是个办法,幸亏北平城不全是傅作义的人马。“叶翔之说。
”这是总座英明,北平现在还有李文、石觉两个兵团是咱们的人,老傅就是要和谈,也怕不那么容易。“王蒲臣又得意起来。
”那好吧,这件事就暂时这么定下来,你可以直接找青年军联系,不必通过傅作义,就说是总座的指令,要他们派一个爆破大队配合你执行。“
”好,还有别的吗?“
”还有,就是政治犯问题,毛局长的意思是务必要在北平解放前将这批人处置了。“他做了一个砍头的手势。
王蒲臣说:
”这件事好办,不过得到了适当时机才能干,要不我们这些人就全完了,傅作义既然要和谈当然不肯这么干,他不追查我们才怪。“
叶翔之说:
”只要你事先安排好,当然得等你把北平的事都办好,准备南下时再下手。“
”看守所的周武是我的人,要干还不是我一句话的事?“”周武?就是吃饭时那个傻乎乎的胖子?“
王蒲臣笑了笑说:
”对,就是他,你看他傻?告诉你傻有傻的好处,这人一条道走到黑,给个棒槌都当真,可靠得很呢。用人嘛,各得其所就好,精有精的用处,傻有傻的用处,全那么精也不行,冯贤年够精的吧?可是心里带转轴的,你耍不好他。“
”你还是对冯贤年向那边靠耿耿于怀?毛局长曾跟我说起过这件事,毛局长说,让他去吧,早晚有一天,他还会转回来的。也许毛局长对他看得更透。“
王蒲臣说:
”也许吧。“
”还有一件事,是总座亲自交办的,最近何思源突然不经总座同意从南京飞来北平,总座对此非常恼火,让你设法把他除去。“王蒲臣听了这话,愣了一会,说:
”怎么总座又要干这种事?不怕立法院那班人闹翻天?“叶翔之说:
”谁说不是呢?听说陈布雷主任生前曾经哭谏过一回,说政治大事全看人心所向,对持不同意见的人要宽容一些,不可杀伐以立威,过去杀杨杏佛,杀邓演达,杀史量才,近来的杀李公仆、闻一多,
哪件事上得了好处?希望总座对这些失人心之举要深刻反思,可是总座听不进去!再说,毛局长如今是惟总座之命是从,咱们这些人也只好是遵命照办而已。“
没想到叶翔之竟说出了一大片话,王蒲臣听了,点了点头说:
”你说的也有理,咱们且不管政治,只尽臣下职守而已,这件事交给我吧。“
叶翔之最后郑重地说:
”今天向你交代的都是大事,老兄身担党国重任,要慎之又慎呀。“
”处座放心,等我回南京复命时,保证让毛局长满意。“
王蒲臣从前门饭店出来,想着叶翔之交办的三件事,爆破、杀政治犯、刺何思源,果然全是大事,他一方面对上面对自己的信任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也确实觉得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的确哪一件事也不是好办的。
车子开到东交民巷斯罗医院的秘密据点,他的秘书张维翰还在办公室等他。他见了张维翰之后,就把刚才叶翔之布置的三件任务跟他说了。张维翰说:
”潜伏的事,现在还没有完全落实,又来了这么三档子棘手的事,一个人有几个脑袋?几只手?“
”有天大的困难也得照办!否则国家要我等何用?我看先办两件事,你去找那个飞贼段云鹏,多许点钱,让他去打何思源的主意。
我去找青年军,安排一下爆破的事,政治犯间题稍缓一下。“王蒲臣说。
”这个时候,要是把何思源搞掉,傅作义说不定得翻车,他万一要追查怎么办?“张维翰说。
”你这个人!追查才好呢,我现在不是北平站的站长了,傅作义一定会以为是军统的人搞的是不是?那好,让他跟徐宗尧凿饥荒去
吧,咱们站在对岸看着,何乐而不为?“
张维翰这才恍然大悟。
”对对,这下有好戏瞧了,我立刻就去找段云鹏。“他笑着说。
张维翰找到了军统北平站豢养的一个职业杀手飞贼段云鹏,果然闹出一场不大不小的热闹,这且放下不表,先说王蒲臣来找青年军联系爆破的事。
原来,当时属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指挥的部分,整个战斗序列为:十六军、十三军、六十二军、六十七军、九十二军、九十四军、三十五军、一○四军(原暂三军)、一○五军、独立七师、骑四师、骑十二旅、骑十三旅;另外,还有分属李文的第六兵团和石觉的第十三兵团的蒋介石嫡系部队八十七军(青年军二○八师扩编而成)、一一○军、青年五军、一○一军。其中八十七军驻防地为北平城北郊德胜门内外。
王蒲臣想起来,青年军有个师长名叫林凤祥,广东人,也是黄埔出身,曾经和他打过交道,林凤祥还请王蒲臣吃过一回饭,当时两个人谈得挺投机,而且此人家住沙滩,离得很近,何不去找他先探讨一回。如果林师长肯全力配合,就不用惊动别人,干这种事,必须得机密一点。因为北平城是傅作义的天下,要想瞒着他,当然是活动面越小越好。
于是,王蒲臣在这天傍晚来到沙滩找林凤祥。
林凤祥正在家中,见王蒲臣来了,忙请进客厅,表现得异常热情。王蒲臣本来就把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和傅作义的绥远兵分得清清楚楚,见了青年军的军官,就像见了娘家人一样,今日见林凤祥对他如此热情,自然也将心比心地认为对方见了自己也像是娘家人一样。既然是自家人,本不应有什么隔阂,王蒲臣说话开门见山:
”今天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特有一件要紧的公务,要向林将军讨教。“
”没什么好客气嘛,有话直说好啦。“
林凤祥一派军人风度,说话爽直痛快。
”最近南京国防部来了一位官员,特地向我转达了蒋总裁的命令,要在北平失守时,搞一次爆破行动,并且嘱咐我一定要请青年军的弟兄协助。“王蒲臣也把话照直说了出来。
”我明白了,你是要我们派士兵协助你们?那很好办啦,只要你们把计划搞好,什么时候动手,我派一个工兵营去干就行啦。“王蒲臣一听,非常高兴,但他又觉得林凤祥说得似乎太简单了点。
”要不要先向军部请示一下?或者由总裁直接向军部下个命令?“他说。
”没有那么啰嗦,这是战斗行动,我一道命令就行了。“王蒲臣听他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