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大山贼-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出去的那一段时间,究竟遇到了什么事。

    方子义离开大军,短时间之内应该不会再回来,好在也不会有危险。

    因为赵谷杀了十三个无辜的人,认识这十三人的新兵中多有微词。

    仅仅过了两日,赵谷下了传令,大军开往广陵郡。

    接到这个命令,卫昭与章泰都是惊愕万分。

    任他们想破脑袋,也不明白这命令是什么意思。

    广陵郡十三万大军就驻扎在前方,他们要开往广陵郡?

    起初,他二人还以为是要去迎战,可走了两日后,快要出丰都郡地界时,他们才意识到,这命令是真的。

    一路畅通无阻,别说十三万大军,一个人影子都没有看见。

    军中得不到任何消息。

    整个大军十分沉默,卫昭的疑问几乎变成了所有人的疑问。

    卫昭让冯子祥以校尉的身份向赵谷询问军情,只得到一个“军中机密,不可外泄”的回答。

    两万人带着粮草走了十多天后,终于接到了扎营的命令。

    此时,已是十一月,秋至冬来。

    而这两万人,已经到了广陵郡边境,斜阳关。

    这里,是广陵郡与定襄郡交界。

第六十三章 出营(上)() 
斜阳关是广陵郡西线第一关隘,出了关便会进入定襄郡境内。

    定襄郡想要攻入广陵郡,斜阳关是必须要拿下的关卡。

    自打知道自己这一行人到了斜阳关,卫昭便将周围的地图研究了个遍。

    方子义不知所踪,外界没有任何消息进入军中,这两万人像是被关进了一个会动的囚笼中。

    行军途中,赵谷下了命令,每天晚上都会清点各个营帐中的人数,哪个营帐中少了人,全营账中的人都会被处死。路上即便有机会,卫昭也无法让人出去。

    如今“囚笼”停了下来,还是没有放他们出去的意思。

    赵谷只告诉手下的校尉,此地是斜阳关。

    两万人没有进入斜阳关,而是在关外扎了营。

    这些人最初的任务是阻止广陵军东进,可现在却莫名其妙到了广陵军西线。

    经历着如此诡异的事件,谁也不会无动于衷。

    事实上,营中已经流传着各种流言。丰都郡已经被广陵郡占领、韩猛投降了广陵郡等等。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卫昭都不相信。

    在得到外界消息之前,他无法下结论。

    现在,卫昭最需要的,就是外面的消息。

    被关在大营的这段时间,外界一定有重要的事情发生,只是他们不知道。

    在斜阳关外过了两天,卫昭找上了章泰。

    “大胡子,有没有办法出去?我想知道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章泰同样也很想知道,他道:“这两天,我也一直再考虑这个问题。我们这些人,因为某种不可知的原因,被故意与外界隔绝。走来的这一路上,莫名其妙多出了许多兵丁,原来可不在大营中。即便我们侥幸逃出去了,如何在一天之内将消息送回来,也是个问题。”

    “大胡子,你能不能出去,一天之内赶回来。?”

    “我倒是想啊,可万一回不来呢?”

    卫昭沉默。

    章泰是护军,他要是离开不回来,死的可就不是一个营帐的人那么简单。

    绞尽脑汁,依旧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卫昭将山贼系统唤了出来。

    到目前为止,所完成的任务一共获得了1300金元宝,兑换禹氏炼体术与银两用了1100。

    剩下的200金元宝,他要看看能不能兑换什么东西。

    一行行的浏览下来,卫昭搜寻着200的字眼。

    找了小半个时辰后,他停了下来,目光落在一个名为“地星草”的东西上面。

    地星草:系统独有植物,使用者含在口中,三个时辰后将进入假死状态,身体生出星状斑点,同时伴有恶臭。假死状态持续三个时辰,待口中地星草溶解,使用者恢复清醒,身体异状褪去。

    说明:消耗性物品。数量:1

    卫昭毫不犹豫,将它兑换了出来,有了地星草,至少出去没有任何问题。

    看完介绍后,他便有了出去的想法。

    找来章泰与冯子祥,卫昭道:“冯公子,大胡子,我有办法出去了,需要你们配合。”

    他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

    。。。。。。

    傍晚,太阳落山,赵谷带着自己的几名侍卫,按例巡视各个营地。

    接近短兵剑士营地附近时,一名侍卫突然打了个喷嚏。

    侍卫揉了揉鼻子,道:“将军,您有没有闻到什么气味?”

    赵谷停下脚步,他的确有闻道一丝淡淡的臭味,只是时有时无,他还以为是错觉。

    “你也闻道了?”

    “小人自小嗅觉就比平常人强些,这里有一股非常难闻的臭味。”

    赵谷扫了一眼其他人,“你们呢?”

    又有几人点了点头。

    赵谷一手按在腰间佩剑,道:“你在前面带路,看看这味道是从哪儿来的。”

    带路之人寻着气味来源方向,走进了短兵剑士营地。

    进了营中,带路侍卫捏起了鼻子。

    臭味越来越重,一行人不得不捂着鼻子。

    到了卫昭的营帐,几人停了下来。

    赵谷发现这一路上,竟是一个人也没有看到。

    “你,进去看看。”

    “将军,这……”

    “废什么话,进去!”

    赵谷一脚踹在带路之人屁股上,此人毫无防备,一下了滚进了帐中。

    “啊!”

    一声凄厉的惨叫传来,赵谷毛骨悚然。

    他的身后,几名侍卫不自觉的向后退去。

    赵谷转身,瞪着这几人,怒道:“怕什么,天还没黑,鬼还没出来呢!你们几个,都给我进去。”

    侍卫们畏畏缩缩,谁也不敢上前。

    赵谷大为恼火,一把抽出腰间佩剑,正想逼几人进去时,刚才那人却爬了出来。

    只见他脸色苍白,口吐污秽之物,拼命向外爬出。

    “快说,里面怎么了?”

    “死。。。。。。死。。。。。。死人。。。。。。”

    艰难地吐出这几个字,他接着向外爬去。

    赵谷心底发凉,光是死人绝对不会把他吓成这样,里面究竟有什么?

    他正在考虑要不要进去,营帐地帘子掀了起来。

    赵谷猛地向后退去。

    不是死人吗?

    诈尸了?

    看清了出来的人,赵谷出了一口气。

    原来是冯校尉。

    他的脸上蒙着一层厚厚地布,遮住了嘴巴与鼻子。

    赵谷怒道:“冯校尉,这是怎么回事。”

    冯子祥将脸上的布向上推了推,漏出了嘴巴。

    “赵大人,我的左护军卫昭死了。”

    “怎么死的?”

    “不知道。”

    “不知道?”

    “我听他们一个跟卫昭熟悉的人说,卫昭自幼便有隐疾,只是很少发作,今天中午时,他像是发了疯似的,在地上滚来滚去,不断地抓着自己的身体。我们将他控制了下来,没想到晚上就出了这事。”

    赵谷听罢,心中的怯意去了几分,他道:“带我进去看看。”

    “大人,我看还是算了吧。你身边那人刚才看过了,他怎么出来的,您又不是没看见。”

    “本将军什么场面没见过,带我进去。”

    冯子祥露出无奈的表情,“将军执意要进去,等会儿要有什么不适,可得原谅我。”

    “这是自然。”

    冯子祥掀开账帘,示意赵谷进去。

    赵谷一步一顿走了过去,身后几名侍卫也跟了上来。到了门口,心底泛起凉意,他将头伸入了帐中。

    “哇!”

    猛地回头,胃里的残渣混着酸水一起喷到了几名侍卫身上。

    “大人,我说你还是不看为好。”

    赵谷撑着剑,吐地眼冒金星。

    好不容易止住后,他艰难开口道:“你们,赶紧把他给我弄出去,不要传染了其他人。”

    “是!”

第六十四章 出营(下)() 
赵谷几乎是连滚带爬离开卫昭的营帐,他们走后,冯子祥与章泰用早就准备好,树干绑成的担架,将卫昭抬出了大营。

    出营的路上,所经过的地方,所有人都是退避三舍,远远地望着两人。

    赵谷离开时的样子,以及冯子祥麾下千人队伍的异状,已经传遍了军营。

    两人身后很远处,跟着几个兵丁,背后背着弓箭,他们奉命盯着冯子祥与章泰,生怕两人借机逃走。

    然而他们不会想到,真正要离开的,其实是个“死人”。

    出了大营十多里地,两人找了个小山坳,将卫昭放下,随后回了军营。

    因为这一突发事件,冯子祥所在的军帐,被大营里其他人“隔离”了起来。

    现在根本没有人敢靠近他们,生怕染上那种诡异的病症。

    连带着,冯子祥这些人被下了禁足令,只能在大帐内待着,平日的例行训练都省了。

    。。。

    。。。。。。

    深夜,山中降下了一层霜。

    卫昭悠悠苏醒,一阵寒意袭来,冻的他直打颤。

    入冬后,天气越来越冷,军中也没有下发能御寒地衣物,这些人战斗力本就不高,再加上这天气,不用打仗,见着人差不多就该投降了。

    卫昭撇开身上盖着的破布,搓了搓手,站了起来。

    四下都是山,也不知是什么地方。

    身体恢复了些许暖意,他展开了脑海中的地图。

    唯一知道的,是自己在斜阳关外,具体是哪里却是一无所知。

    地图上,斜阳关外分布着大大小小不少山头,自己在哪里,他也分辨不出。

    只能走出去再看了。

    出了山坳,卫昭一路向西而去。

    东边是斜阳关的方向,回去指不定会遇到什么,有冯子祥的前车之鉴,西边反倒安全些。

    越往西,地势越平坦,卫昭渐渐地变成了一个人走在荒野中。

    安静下来地卫昭开始回想这段时间经历的一切。

    广陵郡与山阴郡同时进攻丰都郡,从韩家的应对来看,显然他们并没有提前预料到,也就是说,这两郡是毫无预兆的突然出兵。

    韩家的重心在东边的山阴郡,毕竟东边连个类似缠溪县的战略要地都没有,根本无险可守。

    西线,派出的韩猛率领十万大军,抵挡广陵郡的进攻。

    大禹朝经过三百年和平发展,近几十年,虽然再走下坡路,但是之前有两百多年的累积,家底丰厚,各郡人口不少。加上各地强行征兵,凑出二、三十万军队不成问题。

    丰都郡这种一般的地方都有几十万大军,其他富庶的郡县,更不必说。

    元寿二十七年,平帝驾崩之后,各个家族便看到了这个世界的走向,为即将到来的乱世做准备,过去了两三代人,他们的准备不可谓不充足。

    所以,即便是这种突然爆发的战争,各郡的应对都像是早有准备。

    无论兵马还是粮草,都不是问题。

    韩猛在韩家军内,属于二号人物。

    被任命为西线主帅,是理所应当。

    可是在缠溪县的布置,卫昭与章泰始终都看不懂。

    冯子祥意外的遭遇黑衣人,更是让他们怀疑韩猛的用意。

    那次事件刚过,这些人便被调到了斜阳关。

    一路上畅通无阻,没有遇到任何一个广陵郡兵。

    对于开战的双方,这点极为不正常。

    究竟韩猛与赵谷等人是如何做到的?

    卫昭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是不大相信韩猛会投降,以他的地位,投降没有任何好处。广陵郡也没法给他比韩家更优厚的待遇。

    一路上做着各种猜测,不知不觉,卫昭走出了十多里路。

    不经意间,一个抬头,卫昭望见前方有一团篝火。

    刚才想的太过入神,没有留意,现在发觉时,距离篝火已经很近了。

    最重要的是,篝火旁边的人看到了他。

    “什么人,站住!”

    篝火旁,有两人飞速上马,转眼间便到了卫昭跟前。

    他身上,地星草留下的痕迹已经褪去,只是衣服有些破旧,躺在山中久了,头发凌乱,在外人看来,他就像是刚从牢中逃出来的囚犯。

    卫昭举起手,示意自己手中没有武器,并没有威胁。

    两人到了卫昭面前勒住了马,看清他的面容后,一人道:“你是打哪儿来的?”

    “东边。”

    此人望了一眼远方:“斜阳关?”

    “是的。”

    “你是从斜阳关逃出来的逃兵?”

    卫昭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衣衫,穿着的还是韩家下发的军服,估计这两人没见过韩家军服,所以第一眼没有认出他是广陵郡兵。

    点了点头,卫昭道:“在军中犯了事,差点给人打死,要不是靠着几个兄弟帮忙,连明天的太阳也见不着了。”

    两人依旧没有放松警惕,另一注意到了他的衣服,问道:“你身上的衣服是怎么回事?怎么从没见过。”

    外界发生了什么,他还不清楚,暂时不能暴露身份,他略作思考,道:“这是丰都郡韩家的衣服,前些日子,不是跟韩家打仗吗,我们抢了些衣服,今晚为了逃出来,临时换上的。”

    马上两人相视一眼,像是相信了卫昭的话。

    “既然是广陵郡逃兵,你跟我们走一趟吧,大人应该会喜欢你。”

    “不知两位是?”

    “我们是定襄郡前军斥候营的人。”

    到了篝火旁边,卫昭才发现这里有不少人,都是斥候营的人。

    从这些人的谈话中,他得知定襄郡即将要进攻广陵郡。

    这一点他与章泰早就猜到了,此时得知,并无意外。

    几人谈话中,有一件事却让他大吃一惊。

    两名抓他的斥候说起了韩家军衣一事,众斥候一阵冷嘲热讽。

    什么韩家也太不经打之类的。

    所谓的不经打,便是韩猛所帅的十万大军,被广陵郡击败,他本人带着残军逃回了丰都郡郡城,韩家的大本营,天闲城。广陵郡郡兵进入丰都郡,开始接手西边诸县。

    卫昭被这一消息震惊了好久。

    为什么他们这两万人什么感觉都没有,韩猛便败了。

    从头到尾,这些人连战斗的鼓声都没有听到。

    想要进入缠溪县,必然要从南山与北山两座大营中间经过,为什么两座大营没有丝毫动静?

    这段时间,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卫昭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第六十五章 韩猛之败() 
斥候把卫昭扔在篝火旁边,并没有上绑,只留下一人盯着,他们都有马,不怕卫昭逃走。

    看守卫昭的斥候,似乎觉得很没有必要,他没有理会卫昭,心思全在其他人的闲聊上。

    为了解决心中的困惑,卫昭向此人身边凑了过去。

    斥候听见响动,转过头叱问道:“小子,安分点。”

    卫昭摆了个笑脸,从袖中捏出一块碎银子,在指尖撵着。

    斥候看到,双眼一亮,向卫昭靠了靠,一只手迅速伸出,将他指尖的碎银子抓在了手中。

    “不错嘛,年纪轻轻的,就在广陵军中拿到银子,有几分本事。”

    “都是过去的事了,我与广陵军已无任何关系。”

    “小子,这银子不是白给吧,说,你有什么事。”

    此人倒是有几分眼色,知道卫昭有求于他。

    “不瞒大哥说,我在与韩家交手之前,就被关进了大牢。听说广陵军打败了韩猛,是怎么回事?”

    “得亏你问的是我,换了别人,还真就不一定知道。”

    “哦,那大哥你是?”

    “韩家与广陵郡交战的结果,就是我打探到,传回定襄郡的。”

    。。。

    。。。。。。

    九月下旬,韩家得到广陵郡进攻的消息。

    从得到消息,到部署十万大军的防线,韩家用了十天。

    广陵郡十三万大军,前军到达缠溪县时,面对的是以逸待劳的韩猛,此时,他们没有进攻,而是就地扎营。

    韩猛的任务是守住缠溪县,广陵军不动,他也不打算出兵。

    双方这一僵持,便是三天。

    然而韩猛没有想到,广陵军前军不动,并不是不想进攻,而是另有用意。

    三天后,广陵郡大军到达。

    夜里,缠溪县失守。

    广陵军并不是从西门攻入缠溪县,而是东门。攻下县城的,同样不是这十三万大军,他们一直扎营在西边没有动。

    真正拿下缠溪县的,是三万从东门攻入地骑兵。

    韩猛的防御重心始终在西线,东门方向,是丰都郡腹地,他做梦也想不到会有军队从这里杀出。

    这三万人早在大军出发前,便已秘密集结,向着缠溪县出发。

    他们白日休息,夜晚行军,绕了小半个丰都郡,出现在了缠溪县东边。

    所谓十三万大军,不过是个幌子,前期主要用来吸引韩猛的注意力。

    韩猛在东门布置松懈,并不等于没有布置。

    城战之中,进攻一方本就不占优势,更何况还是些骑兵。

    这三万人能这么快拿下缠溪县,韩猛自己的布置也帮了忙。

    缠溪县城不大,只够韩家三万人驻扎,城东还有三万人。

    问题便出在这三万人中。

    据说那天晚上,城外负责巡逻的士兵忽然要进城,说有要事禀报。

    因为士兵来自城东,守城之人也没有怀疑,便打开了城门。

    然而他却不知道,城门下已经埋伏了一千人,这一千人是三万人中的一小部分。

    正是他们,牢牢地占据了东大门,为随后到来的骑兵争取到了时间。

    三万骑兵像是一股洪流冲入缠溪县,韩猛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只带着韩家本部的骑兵杀了出去,逃回郡城。

    城东三万府兵与新丁的组合,在骑兵第一轮冲击下,便已溃败,四散逃走。

    城西的四万人,成了广陵郡的俘虏。

    随后,广陵军进入丰都郡,正式将缠溪县极其以西之地,纳入广陵郡范围。至于缠溪县以东各地,如果韩家置之不理,被蚕食只是早晚的事情。

    缠溪县之战就这样结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