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香港做大亨-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爸周运发是老书迷,生活阅历丰富,读小说的眼光也更挑剔。虽说在对待《寻秦记》上难免会有点先入为主,但既然也能够被吸引住,觉得自己会掏腰包订阅,那就说明《寻秦记》即便文笔特烂,但凭着新颖的题材还是能够获得一部分人的“欣赏”的。

    总结一下,周兴盛甚至发现,原来他自己改版写作的《寻秦记》,其实还是能被一部分观众所接受的。

    大卖不敢说,但小红一阵子周兴盛还是渐渐的有了信心。

    周二的时候,周兴盛已经遭受了一次打击,已经不想去亲身询问了。他打算家里蹲,继续他的《寻秦记》写作大业,再偶尔琢磨一下《寻秦记》之后是不是还要继续写一本小说,一边扩大知名度,一边再多赚一点稿费?

    不过他没去街边询问路人,免得遭受《寻秦记》扑街的打击,但打击却还是降临到了他的头上。正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铃铃铃····

    一阵电话响起,通话后,原来是《明报》的签约编辑杨巍然的电话。

    85年,一部砖头似的大哥大非常昂贵,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没有个几万块是想都别想。周兴盛这一世的家里虽然有几个小钱,但也没有多到消费起大哥大的地步。而重生后的周兴盛,早就习惯了Ipone这类智能手机,怎么可能看得上砖头似的大哥大,自然也是不会买的了。

    当然,一部座机家里面还是能够装得起的。

    电话中,杨巍然告诉了他一个不太好的消息,令他再度遭受了打击。他在《武侠与历史》上连载的《寻秦记》被人恐吓了,寄来了信件破口大骂他,说《寻秦记》不知所谓、是一堆垃圾、再写就人肉他之类的。

    周兴盛顿时就囧了。

    原来,写本小说也会被人“恐吓”的,真不知道这些寄信到《明报》“恐吓”他的家伙是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有时间去赚钱啊,混蛋,他愤愤不平的骂了句。

    。。。

第四十三章 第一个忠实书迷() 
1960年,金庸创办了一份小说杂志:《武侠与历史》。

    《武侠与历史》是周刊,也是《明报》的第一份附属刊物。不过在《明报》内,《明报》是大哥,《武侠与历史》杂志只是二哥。

    排行老三的就是《明报月刊》了。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整整二十多年间,梁羽生、金庸、古龙等等大宗师叱咤武侠小说界的时候,也是《武侠与历史》杂志笑傲香江,在香港小说刊物中如rì中天之时。

    虽然随着这些大宗师的封笔,《武侠与历史》上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爆红的作品,因此发行量就不断的萎缩;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1985年的《武侠与历史》依旧是香港小说杂志中的扛鼎力量。

    普通粉丝,忠实粉丝,铁杆粉丝,香港依旧有一大批人。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武侠与历史》在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发行量依然非常可观。

    第二个星期一,清晨,铜锣湾。

    一处靠近车站位置的报摊点,刚刚打开门做生意,老板的屁股还没有坐在凳子上,突然就看见一个肋下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急急忙忙的走了过来。

    远远的,这中年男人就挥舞着空闲的另一只手,大声叫道:“老板,今天的《武侠与历史》到了没有?”

    报摊老板善意的笑了笑,顺手拿起一本杂志朝天扬了扬,回道:“到了,早到了。”

    “哈哈哈,好,刚好来的急,老板,给我一本!”中年男人显得很是高兴,一边大笑着嚷道,一边快步走了过来。

    老板递了一本《武侠与历史》给这中年男人,顺手接过钱,找零的时候不忘问道:“怎么这么急急忙忙的,是上面又有好的武侠小说了?”

    中年男人接过杂志,顺手不停的翻着,不过却没有正面回答报摊老板,而是抬头看着了对方,笑着说道:“老板,你呀,赶紧去进货吧。我估计,过不了多久这些《武侠与历史》就要卖断货,到就肯定能大赚一笔。”

    “卖断货?怎么可能?”报摊老板低声惊呼,一脸不可置信的神sè。

    不过显然,他是不会把这事放在心上的,怔了一会后立即笑着摇了摇头,敷衍着说道:“好,承你吉言了。”

    中年男人心知肚明,不过也没说什么,只失笑了一声,摇了摇头后转身走了。

    中年男人叫王恩明,三十三岁,是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中年港男,有一个普通的家庭。

    年少轻狂时,正是金庸、古龙等大师纵横小说界的时候,他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名忠实的武侠小说迷。《天龙八部》、《shè雕英雄传》、《神雕侠侣》、《楚留香》、《七种武器》、《飞刀问情》······,他几乎全都拜读过。

    《鹿鼎记》更是让他大呼过瘾,奉为男人必读之神作!

    人到中年,生活的艰辛磨平了年轻时的菱角。但内心深处,武侠梦从来就没有熄灭过。

    只是可惜,金庸封笔、古龙停笔、梁羽生退隐,众多大师没有新作问世,如今的武侠小说界只有温瑞安独领风sāo。

    但是,已经被众多大师作品养得挑剔了的水准,温瑞安一人的作品怎么能够满足他?

    直到三天前,他买了每天都必买的《武侠与历史》,看见了上面连载的一部新人新作《寻秦记》,他突然发现,他失去很久的武侠激情似乎又燃烧了起来。

    说实际的,第一次看《寻秦记》,他只有一个印象:惨不忍睹。

    这他妈写的什么东西啊?

    文笔也太白了一点吧,直直的,一根线,讲故事就是讲故事,写得一点气势都没有,这是武侠小说吗?

    只不过,后来翻遍了《武侠与历史》,发现里面的小说居然比《寻秦记》还不如。他只是随便翻看了一下,看了个开头,然后不管是中间的情节还是结局的情节,他自己都能够脑补出来了,气得他差点吐血。

    于是在将《武侠与历史》这本杂志快要翻烂的时候,他想了想还是看《寻秦记》好了。

    没成想,第一次看《寻秦记》只觉得差点吐血,但第二次沉下心去看《寻秦记》的时候,他却突然发现,这《寻秦记》似乎并不赖啊。开头虽然有些煽情和狗血,但继续看下去看到李小超邀请项少龙做穿梭时空试验的时候,他自己都忍不住兴奋了起来。

    是的,兴奋,打心底的兴奋。

    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兴奋,但看到“时空机器”这四个字,看到李小超邀请项少龙做穿梭时空试验的这个情节的时候,他就止不住的有种兴奋的感觉,就好像他自己变成了项少龙,将要穿梭时空一般。

    而等到他看到项少龙真的穿梭了时空,并且一下子穿梭到了两千年前的战国时代,碰上了杀手善柔的这个情节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他妈的,什么是天才,这就是天才!这个家伙,这个叫做发达哥的家伙,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连穿梭时空回到过去体验历史这样荒诞的时都能想象得出来,真他妈是个天才!”

    《寻秦记》第一天的连载看完之后,他就有了迫切想要追看的感觉,也隐隐感觉到,这本《寻秦记》一定会红!

    第二天的时候,他起晚了,等到要在站点买这本《武侠与历史》追看《寻秦记》的时候,居然没有买到。直到后来一拍脑袋才醒悟过来,擦,杂志是周刊啊。

    因此今天一大早他就起床了,急急忙忙的跑来买今天这一期的《武侠与历史》。

    还好,今天没晚了,也终于过了一个星期,终于让他买到了。

    “和氏璧;赵国第一剑客,红缨公子连晋;巨鹿侯赵穆;乌堡主;乌廷芳·····”

    一边在站点这等着巴士,一边翻到了《寻秦记》的版面,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令他兴奋的是,项少龙误打误撞来了赵国,历史上赵国的各sè人物也一一出场,就连鼎鼎大名的“和氏璧”也出现了。

    王恩明深深的吸了口气,脸sè都有了些cháo红,是兴奋的cháo红。

    穿越,就是这样的吸引人,王恩明很快就在脑海里幻想起他成为项少龙之后的情况,和历史人物过招,泡历史美女,装逼吃虎,用二十一世纪的知识武装自己,然后虎躯一震,王八之气爆发,震翻一众历史名人。

    。。。

第四十四章 打了个翻身仗() 
周兴盛猫在家里当二世宅男,丝毫没有意识到不仅仅是身在铜锣湾的王恩明,这一天的早上,香港各地的武侠小说爱好者们,纷纷转变了自己的爱好,不约而同的被《寻秦记》所吸引。

    但凡能够买到《武侠与历史》杂志的地方,街边小巷到处都是的报摊点,各大人流旺盛的书店,都掀起了一阵购买热cháo。比之前些时候的购买情况,可谓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到让报摊点、书店的老板们诧异不已,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是,《寻秦记》是写的很白,小白,但耐不住“穿越”这个拥有着无上魔力的大话题啊!

    一番穿越,纵横时空两千年,这是何等的奇思妙想。

    没有人能够抵挡这种小说起始以来开创xìng大胆突破的吸引。

    香港岛、九龙、新界西、新界东,到处可见挥舞着钞票要求购买《武侠与历史》的读者们。

    看过的人觉得畅快无比,为《寻秦记》的玄奇穿越震撼,为《寻秦记》的历史架空着迷。他们自发的向周围的人们说着、描述着,极力推荐他们也去看《寻秦记》。而没有看过的人,听着别人的描述,开始不觉得什么,有些甚至嗤之以鼻,但听得多了,三人成虎,也心痒难耐了起来,趁着上班或是下班的时间随后买上一份《武侠与历史》,打算一睹《寻秦记》之真容。

    一天!

    仅仅一天的时间!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寻秦记》火了,彻底的火了,连载了《寻秦记》的《武侠与历史》在各大报摊点、书店都卖疯了。

    早上,中午,傍晚,晚上。

    四个休闲时段,无数人蜂拥而至附近的报摊点或者书店,挥舞着钞票要买《武侠与历史》,他们要看《寻秦记》!

    九龙,油尖旺区,某条街道上。

    一处报摊点位置,一个非主流年轻人满头是汗的跑了过来,人还没到,他就已经朝着报摊点的老板嚷嚷了开来:“老板,我要买《武侠与历史》,连载了《寻秦记》的这几期我都要,快!”

    报摊老板挠了挠头,怎么每个人来他这里都问他要买连载了《寻秦记》的这几期《武侠与历史》,那《寻秦记》有那么好看么?不过还是如实的摇了摇头,回答道:“卖光了,要明天才有了,你明天来吧。”

    “这么快就卖光了?”年轻人吃了一惊,但随即就有了不满,说道:“不是你自己藏了一本吧老板?我可是你这里的老顾客了,你还对我藏私?”

    老板神sè一滞,苦笑着道:“是真的卖光了,再说,那什么《寻秦记》我又没看过,我藏什么私?”

    “真不是你藏私了?”年轻人依旧怀疑的很,一脸不信的问道。

    报摊老板无语,干脆摇了摇头说道道:“真的是没了,昨天我看《武侠与历史》卖得挺好的,所以今天多进了几本,有二十本,不过没想到一开门,二十本很快就卖掉了,我也正奇怪呢。”

    年轻人这才失望了,喃喃说道:“这样啊,那算了,我去别的地方买吧。”

    报摊老板一怔,神sè若有所思,在这年轻人突然转身离去的时候,突然发问道:“对了,那《寻秦记》是不是真的好看?”

    “这不废话嘛,当然好看了,不看我买来干什么。”年轻人头也不回的嘟囔道。

    报摊老板点了点头,神sè有些变幻不定,最后却是一咬牙,匆匆的将报摊给关了,骑上停在外面的摩托飞驰而去,他要去进货。

    如斯情况,几乎在每个报摊点都发生了。只要报摊老板不是傻子,都能够很清楚的感觉到,《寻秦记》火了,《武侠与历史》卖火了,他们多进一点就能多赚一点钱。

    一时之间,原本遭受冷遇的《武侠与历史》重新焕发了生机,纷纷上了报摊老板推荐的头版头条名单,备注为最近一段时间最需要重视的一本小说杂志。

    ·······

    香港岛东区,柴湾嘉业街十八号,明报工业中心《武侠与历史》编辑部。

    “恭喜,恭喜,巍然,这下子你可算是打了个翻身仗啊。”杨巍然的办公室,同为编辑卜国林推门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了一叠纸张,大笑着对杨巍然说道。

    杨巍然一怔,随即脸上一喜,急忙站了起来,问道:“什么翻身仗?是《寻秦记》有起sè了?”

    卜国林和他不仅是工作上的同事,更是生活上的好朋友。没有最终确认的消息,卜国林是从来不会和他说的,更别提笑容满面的说他打了个翻身仗了。

    既然是翻身仗,作为rì渐没落的《武侠与历史》编辑,肯定是手底下的作者写出了大卖的作品,不然也称不上翻身仗啊。

    只是稍微一琢磨,杨巍然就有了腹案,能够大卖的作品除了老作者大爆发之外,就是新人新作天才横溢,一经出世就如rì中天。如今他手底下作者们的作品,最有可能大卖的,就只有一本,那就是周兴盛这个新人的新作《寻秦记》。

    果然,卜国林的回答证实了他的猜想,卜国林笑着点了点头,不无感叹的说道:“就是《寻秦记》!没有想到啊,先前我还劝你要谨慎行事,甚至《寻秦记》第一天连载的时候我还取笑过你,没想到《寻秦记》的成绩马上就给了我一记耳光,而且还是噼啪作响的一个耳光,我看我以后都没脸出现在你面前了。”

    “在我面前你还有脸吗?哈哈哈·····”杨巍然得到如意的答案,《寻秦记》连载之后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松了下来,更是开起了卜国林的玩笑来。

    卜国林哈哈大笑,不以为意,反而恬着脸说道:“谁让我这人谦虚呢?没办法,谦虚的人总是有一副厚脸皮的,不然怎么进步呢。”

    说着,他不忘正事,将手上的纸张递给了杨巍然,同时说道:“你看看吧,这些都是读者寄来的回信,全部都是《寻秦记》的。和前几天一片骂声是截然相反啊,这次的来信不是阿谀拍马的就是催着快点连载的,或是加大刊印的。”

    “是吗?哈哈哈····那还等什么?赶紧加印吧!”杨巍然大喜,随手也不翻看这些读者来信了,拉着卜国林就走出了办公室。

    卜国林在后面无奈说道:“你呀,还是这个xìng子,也不怕我刚才是骗你的。”

    杨巍然只是笑,头也没回就说道:“没关系,你要是会骗我,就让你骗我一次又有何妨?”

    。。。

第四十五章 火爆大卖!() 
《寻秦记》的热cháo,渐渐成形;《武侠与历史》的大卖,众人开始疯狂追逐。

    连续两个礼拜的连载酝酿发酵,《寻秦记》终于在第三个礼拜显现出了与众不同,开始发光发热,吸引着香港众多小说迷们蜂拥而至。

    星期一,下午,《武侠与历史》开始加印,并且突破xìng的从《寻秦记》第一次连载时的那一期开始加印。

    三千本,告罄!

    五千本,告罄!

    一万本,告罄!

    到了星期二,加印数量超过了两万本,但都在一rì之内全部告罄!

    而读者的订单、各地书商的订单,更是如雪花一般飞入《明报》,初步估计,就订单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一万本。

    “喂,是老李嘛,你们那的《武侠与历史》还有货没?我这里要进货一百本?你说什么,没有,你们《明报》是干什么吃的?喂,喂····,我靠,居然敢挂我电话!”

    “老李,我要两百本《武侠与历史》,你快点给我送来吧?你说什么?你问我是谁?我靠,我是老毛啊,毛发财啊,你不会不认识吧?什么,人太多,没听清楚?喂,喂····妈的,居然敢挂我电话,好你个老李,下次见到你非要你好看!”

    “李哥,我是魏申才小魏啊,我这里要三百本《武侠与历史》。什么?没有?我也知道现在你们的《武侠与历史》卖得火爆,不过李哥你看能不能通融一下,就这一次,下不为例?喂,李哥,你在吗?喂,喂·····”

    电话铃声在《武侠与历史》火爆之后,就从没有在《明报》的发行部门消停过。而作为发行部主管的李超伟,更是忙得不可开交,虽然让下面的人拦了不知道多少个电话,但依然有无数的人通了关系打到了他办公室的电话上。

    李超伟无限怨念中:“《武侠与历史》部门搞什么飞机,不红的时候一年也没有一个电话来,一红的时候就不停的电话,累得像条死狗一样。”

    不过忙的这一刻,他还是觉得亢奋不已,因为他有了面对前些年金庸老爷子在《武侠与历史》上连载武侠时的那种感觉,是奋斗的激情,全身热血沸腾。

    ·······

    如此火爆以至于有些疯狂的销售狂cháo,惊世骇俗,每个得到这个消息的人无不出狱了呆滞当中。同样的,这个成绩自然也震惊了整个《明报》。

    “妖孽啊妖孽,这发达哥到底是何方神圣,一出世就惊天动地的,难道是某个大神的马甲?”

    “怎么可能?金庸先生、古龙大师这些大神早就不开新书了,除了他们,还有谁能是大神?他们不会无聊到换马甲写新书的吧?”

    “说的是,我看这发达哥就是个纯粹的新人,你们看这本《寻秦记》,看起来是非常爽,但一看就知道发达哥文笔不行。依我说,要是发达哥的文笔能有金庸先生他们的文笔,这本《寻秦记》估计还要比现在还火爆。”

    《武侠与历史》编辑部内,一众编辑议论纷纷。

    而在杨巍然的办公室,杨巍然脸上的兴奋之sè难以抑制,面对着同事兼好朋友卜国林,语无伦次的说道:“国林,你知不知道,我这回真是发达了,我找了一支黑马大蓝筹回来啊。这···这个周兴盛,真是一匹千里黑马啊,我真的,我果真没有看错,哈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