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12章 激斗白鹿庄(1)()
花少峰怔住了,他没听李兴泽讲过这件事啊,于是疑惑道:“没说谁来接应我们啊!”
“嗯?”
倪文俊禁不住心中一喜,原来这李兴泽凭的狂妄,居然没有找人来接应,如果达楞真的派人埋伏,说不定真能要了这小子的命。
想到这里,倪文俊装模作样地不满道:“这里多危险啊,万一。。。”
李兴泽刚才没顾得上回答,是他考虑元军会在哪里埋伏,张君宝无论视力和耳力都很好,一路上并没有任何示警。
听到倪文俊似乎有些不高兴,赶紧抱拳回道:“请大将军放心,不会有什么意外的!”
看来这个李兴泽可能又要耍什么花招了,当下,倪文俊也不好再说什么,打算观察观察再说。
在前面一直带路的张君宝突然笑道:“师弟,咱们到了!”
倪文俊这才发现,这林中的山崖中,有一处特别隐蔽的山洞,进去后,并不大,也就是能同时容纳十人左右的空间。
“这。。。”
倪文俊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兴泽一脸的神秘状,笑着地解释道:“我担心元军埋伏我,所以就打算歇到明天下午再走!”
倪文俊登时就懵逼了,合着就在这山洞里藏着,别说元军了,恐怕神仙都想不到。
倪文俊心里不由得一阵苦笑,这李兴泽咋这么鬼精,原本还想着暗算他,看这情况,再这么下去,恐怕自己的老命丢了,这李兴泽恐怕也比他活的好。
当下,露出一阵干笑,夸奖李军师的机智。
。。。。。。
得知了王权的处境,孟海马顿时急了,恨不得现在就拉上人从新野直接去邓州。
“孟元帅好!”
正当孟海马坐立不安的时候,郭天叙走了进来,笑嘻嘻地抱拳行礼。
一见是郭大公子从襄阳过来了,孟海马心中大定,着急道:“大公子,你来的正好,我得去邓州救人!”说罢,便急匆匆的要走。
“哎。。。”
郭天叙一把拉住了准备要走的孟海马,苦笑道:“孟元帅,你得听我说完话了吧!”
孟海马和王权的感情极好,这要是说去救王权,没有人能拦得住,当然,也没人敢拦。
暂时外面的元军不会攻城,孟海马心道,应该不是防务问题吧,疑惑道:“大公子,请说!”
郭天叙看孟海马的样子,就知道他冲动之下就要中元军的计,苦口婆心道:“李兴泽派赵将军到邓州,这个事,你知道吧?”
这也是孟海马这两天还能坐住的原因,南阳府丢的第二天信就传过来了,说赵普胜带兵去了邓州。
虽然当时很疑惑,黄州那边怎么就知道,但是也没多想,此刻郭天叙再次提起时,突然孟海马心中有了不好的念头。
“难道。。。”
孟海马也不是简单的人,突然想到元军分在两处,布置了不弱的兵马,却迟迟不攻城,这就很说明问题,突然心念一转,赶忙说了出口。
看来孟海马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了,郭天叙跟着点头道:“李兴泽派赵普胜过来,一是协防,二嘛,就是做给我们看的!”
当时得到消息的郭天叙也是琢磨了好久,这才想明白的,原来是担心孟海马去救,所以派了个重量级的赵普胜过来、
不得不说,想的很全面,通过这件事,郭天叙对李兴泽的看法又上了一层楼。
孟海马还是有些担心,紧接着问道:“大公子,你觉得小三那里能守住吗?”
“哈哈。。。”
郭天叙忍不住大笑道:“我的孟元帅,你就放心吧,你看元军的架势,像攻城吗?”
矢刺把都做梦都没想到,他的计划早已被李兴泽等人看穿,硬生生地在邓州城外吹了差不多半个月的西北风。
。。。。。。
就在达楞派出的元军苦苦等着李兴泽等人的踪影时,两路黄州红巾军分别拿下了蕲春和蕲州。
达楞得到信的时候,已经第二天的早晨,以为李兴泽飞天遁地早逃出去了,气的收兵回了九江府。
他们已经无力去争夺蕲州了,更不谈讨伐黄州,能保住这一亩三分地就不错了。
“你小子可真敢干!”徐寿辉见了李兴泽,嘴里就不停地啧啧地夸道。
进逼瑞昌,达到威慑九江府和南昌府的战略目标,为下一步攻取这两个府做好准备。原本徐寿辉和邹普胜明年开春之后就要拿蕲州,没想到现在李兴泽就帮他们做好了。
不过,因为这个事,徐寿辉还是拉了半天的长脸,责怪李兴泽以身犯险。
邹普胜倒没那么担心,毕竟还是了解一些自己徒弟的,比如说,很怕死。
李兴泽跟徐寿辉二人扯半天皮后,刚回了屋子,屁股还没有坐热,突然马大小姐到访。
这明教最近不是很不对劲吗,怎么马大小姐会找上门,李兴泽很奇怪地开了门。
马大小姐的亮眸紧紧盯着李兴泽,不容置疑地说道:“跟我去趟颍上!”
颍上?李兴泽脑子一下没转过弯来,突然才想到,那不是韩山童要起事的地方吗,听说两教的高层因为这个事闹的很不开心。
“不过。。。”
这人也忒有意思了吧,之前还一句话都不待搭理的,李兴泽想起来就很郁闷,无奈道。
谁知,马大小姐听出他口中的犹豫,立即解释道:“徐元帅那边已经同意了,而且这次是明教邀请你去助战!”
不是吧,李兴泽顿时两眼睁地大大的,刚才徐寿辉并没有说这个事情啊。
似乎瞧到李兴泽的惊讶,马大小姐冷笑道:“请你出山可真不容易!”
马大小姐这才发觉,原来李兴泽是真不知道这事,无奈的将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李兴泽听完后,瞬间懵逼。
心里不断地咒骂,尼玛,明教也真大手笔,用整个湖广行省换他的出山,而徐寿辉更不是个东西,居然同意了。
这下,李兴泽都懒得连跟徐寿辉辞行了,招呼上张君宝和花少峰便同马大小姐一起出了城。
。。。。。。
徐寿辉望着李兴泽的背影,忍不住埋怨道:“邹老道,凭啥让我一个人背黑锅,明明是你揽下的事情!”
邹普胜也是昨天接到彭祖师传来的急信,要李兴泽协助明教拿下颍上。
两教在颍上的问题扯皮了很长时间,最后双方不知道怎么谈的条件,徐寿辉这边的红巾军可以任意攻伐湖广行省,明教不再干涉,并且全力协助。
目的只是为了换取李兴泽帮助夺得颍上。
邹普胜也没什么同意不同意,毕竟是上面的命令,和徐寿辉一起研究了下,原来明教想把江北和江南行省连成一片。
毕竟白莲教这边已经将黄州府慢慢在渗透,不远的将来向西推进,慢慢扩散到整个湖广行事。
有了白莲教在西南方面支撑,明教索性放开手脚,打算先把河南江北行省拿下,在图江南。
既然高层已经同意,他们这边也不好再说什么了。邹普胜本来还想趁着这段时间,教点徒弟上清派的本事。
虽然当时收徒有些仓促,但是李兴泽自从加入黄州红巾军以来,尽心尽力,要不是有他在,徐寿辉现在说不定早又不知道被打到哪里去喝西北风了。
邹普胜也感觉有点不好意思,收人做徒弟,结果好像找了个免费的童工一般,不教人东西,光是让人办事。
马大小姐找来时,所以他只能选择让徐寿辉去背这个黑锅了。
“对了,你不会让我徒弟一直当个破军师吧?”
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邹普胜又想起前段时间,徐寿辉说他想称帝的事情。
徐寿辉无奈地摇头笑道:“要不给他一个丞相的位置,如何?”
尼玛,跟上这个徐寿辉,怎么什么事一到了他嘴里就变得这么不靠谱了呢,邹普胜白了他一眼,不满地嘟囔道:“你见过这么小的丞相吗?”
其实李兴泽的官越大,邹普胜还越高兴呢,只不过咋觉得徐寿辉这么不靠谱,官位就跟不值钱似的,说封就封。
别看徐寿辉大字不识几个,说起这个事,还真来了劲头,当即瞪着圆眼道:“别欺负我没文化,甘罗可是十二岁就当丞相了!”
懒得理这个不懂装懂的货,邹普胜心里暗骂,你咋不说他是怎么死的。
当即转身,也不顾后面大呼小叫的徐寿辉,便下了城楼。
当天,黄州城里各处都传说徐元帅疯了,逢人便问甘罗是不是十二岁当的丞相。
。。。。。。
现在已经不是韩山童是否白莲教的问题了,而是两教在颍上折腾了一阵,闹的那边人心惶惶的,恐怕连官府也知道他们想要起事的事情。
这些事情都是李兴泽听马大小姐说的,现在官府搜查的很严,行动越发艰难,但是明教仍然要起事。
韩山童对此很不满意,建议过段时间在起事,结果糟到不少人的反对,尤其是韩林儿。
当初刘祖师可是答应好他的,要是能在颍上一带形成势力,他的地位可不止是元帅,可能会更高一些。
被打动的韩林儿可不会轻易放过这个一步登天的机会。
第113章 激斗白鹿庄(2)()
“父王,这次我们可不能被韩老儿跑了!”
想起这个事情,别帖木儿气的牙咬咬的,本来说不定能知道宋帝龙脉的消息,结果被红巾军给救走了。
此刻,别帖木儿和宽彻不花正骑着马,并列地走着。身后跟着列队前行地元兵。
几个藩王对元廷的指令基本是听调不听宣,几乎每个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元廷疯狂地寻找关于宋帝龙脉的记载,引起了藩王们的注意。
“嗯”
宽彻不花点头赞同,还不忘嘱咐道:“哈拉和林的地图还在身上吧!”
别帖木儿得意的笑道:“父王请放心,就在我贴身处!”说罢,还用手拍了拍胸口。
现在哈拉和林那边的地图有了,差的就是宋帝那边的地图了,宽彻不花父子对韩山童真可谓是‘照顾有加’,只要有消息,必定前去往追捕。
至于韩山童是不是宋帝的几代孙没人去关心,只有他手中的秘密,恐怕才众人才关注的。
宽彻不花对于这些什么某朝某代什么后人的孙子向来嗤之以鼻,他也是偶然情况下,知道了韩山童的秘密。相信明教和白莲教的高层,心里也都很清楚。
。。。。。。
马大小姐带着李兴泽三人一路往颍上急赶,眼见已经离的不远,恰逢天又黑了下来,几人便临时决定在野外歇息。
在火把的照耀下,马大小姐脸庞上显得通红,看到有些成熟模样的李兴泽,轻笑道:“李军师一路上辛苦了!”
穿越到这个时代差不多已经两个多月了,李兴泽也就是在前天的时候发现自己身体的不对劲。
以前很少蹦蹦跳跳的,只是单纯的觉得自己好像力气慢慢变大,但是前天偶然往山石上一跳,才发觉自己居然身轻如燕。
兴奋之下的李兴泽并没有跟任何人说,只是央求的张君宝教了他几招剑法,私下里将剑招耍了耍,自我感觉还不错。
经过一路疾行,虽然还是张君宝的司机,但李兴泽身上并没有丝毫的困倦感,听到马大小姐似乎在调侃他时,便反问道:“累倒是不累,只是不明白,为何明教如此重视韩元帅的起事?”
此时,只有马大小姐与他们几个人在场,大家彼此也都惯了,所以李兴泽毫不忌讳,将心里的疑问说了出来。
“你以为只有明教重视吗?”
马大小姐白了李兴泽一眼,鄙视道:“你们白莲教不同样如此吗?”
“嘶”
按照马大小姐的说法,这个韩老头起事,倒是引起了各方势力的关注,不过本来韩山童就是白莲教的人,李兴泽倒不奇怪。
关键是马大小姐的口气,好似不是那么简单。
想到这里,李兴泽疑惑道:“这到处都在起事,为什么偏偏重视韩元帅这边呢?”
“韩元帅的身份你知道吧?”马大小姐歪着俏脸,瞟了李兴泽一眼道。
“嗯”
李兴泽点了点头。毕竟这个消息在白莲教里面,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都说韩元帅是宋帝的几代孙。
当时李兴泽听了后,还觉得挺扯淡的,毕竟一个姓韩,一个姓赵,这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块。
马大小姐看了眼也凑过来听八卦的张君宝和花少峰,不紧不慢地说道:“据说吕六临死前,说宋帝的龙脉将会决定谁来主宰天下!”
吕六就是当时守卫襄阳城数年,最后降了元军的吕文焕。听到这里,三人全都惊讶地相互看了一眼,想不到还有这么秘辛的事情。
张君宝暗咽了下口水,疑惑道:“江湖上盛传,吕六是被人杀死的!”
关于吕六的死,各种版本的都有,反正元廷方面给出的答案是病死的。
反正这点说了也没人信,当时吕文焕降了后,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都骂过他,何况江湖中人不乏爱国之士,保不齐是谁下的手。
马大小姐哼了声后,冷笑道:“就他那种没骨气的人,杀他还嫌脏了手,是元廷杀的!”
连这么重要的降将也杀,张君宝和花少峰不禁面面相窥,元廷这么做岂不是有过河拆桥之嫌?
李兴泽对于他们谁生谁死倒不怎么感兴趣,既然马大小姐是接着宋帝龙脉才说的。那么,看来吕文焕可能是因为如此才被元廷所杀。
看到李兴泽在火堆前皱着眉头沉思,马大小姐便猜到他心里所想,接着说道:“现在唯一知道秘密的,只有韩元帅了!”
挖人祖坟就能决定一国走势,李兴泽一直觉得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不过看这些人兴致勃勃的样子,尤其是邹普胜还当了回事,他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起来。
“吕文焕究竟知道多少?”李兴泽突然来了兴趣,脸带戏谑地问道。
马大小姐并没有听出调侃之意,只是轻摇头解释道:“我们也不清楚,但是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吕文焕动过宋帝的龙脉!”
。。。。。。
“爹,目前石人已经挖出来了,我们可以照计划行事了!”韩林儿闯进屋子,就兴奋的嚷嚷起来。
看了眼屋子里满怀激动的几个人,韩山童眉头紧锁,摸着下巴的胡子,思索道:“马大小姐和李军师还没有到,不妨我们在等等!”
按照原计划,前几天就应该起事,但是前一段时间因为明教和白莲教的纠缠,耽搁了日子,结果折腾到满城都知道了,韩山童的顾虑也源自于此。
为了给红巾军造势,两教协商之后,派人悄悄在黄河的河道的淤泥里放了个石人,并且约定,挖出之日就是举旗之时。
马大小姐作为明教的圣女,等等是应该的,不过那个白莲教的李兴泽,听说年轻的不像话,专程为了等他,是不是太堕明教的威风了。
想到这里,杜尊道略有些不满气道:“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提他作甚!”
旁边的几人也都是满心的不服,俗话说的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明教为了请他过来,和白莲教妥协了些条件,光是这点,就让在场的众人心里谁不气。
向来直来直去的王显忠更是拍着桌子,大声嚷道:“想那黄州的徐寿辉,带着一帮残兵败将,居然还能站稳脚,更何况我们实力本来就比他们强!”
几人纷纷点了点头,现在参与起事的都是黄河上的河工,论起来,年轻力壮,何况都是苦出身,稍加刺激,战斗力绝对要比黄州那帮地痞流氓强。
韩山童看几人性急的样子,知道他们有些等不及了,便直接问道:“现在参与起事的有多少人?”
“三千人!”
盛文郁主管兵事,赶紧抱拳回报道:“今夜就会陆续抵达!”
目前箭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了。韩山童也不在犹豫,当下点头喝令道:“今夜我们也过去,明天午时起事!”
“遵命!”
在场的几个人纷纷抱拳应道。
。。。。。。
白鹿庄在颍上约二十里的地方,一开始,李兴泽以为是个庄子,待到达时,才发现是个村庄。
远处青山若隐若现,碧绿的河水流过白鹿庄。他们到达时,已经日上三竿了。白鹿庄一扫以往的寂静,人来人往,颇为热闹。
四周都有担任警戒的红巾军士兵,李兴泽不禁暗暗心道,这么明目张胆地的起事,难道元军不会察觉吗?
由于几人头上都早早扎上红巾,所以并没有人为难,几人顺利进了村庄,得知是教里的马大小姐来临时,引路的红巾军士兵很是恭敬。
看到人人胳膊上绑着红布,李兴泽的浓眉轻抖了几下,有些不明白韩山童身为白莲教的一名元帅,但其手下基本全是明教的人。
“哈哈,大小姐,李军师,欢迎大驾光临!”
韩山童得到消息后,人还没跨过门槛,声音倒传了出来。
几人纷纷抱拳,李兴泽和张君宝于韩山童有救命之恩,自然不会怠慢,赶紧领进了屋。
杜尊道看到几人为首的是一名墨色道袍的道士,眼见他的胳膊上绑着白布,便鄙夷地拱手道:“想必这位就是黄州的李军师了,幸会!”
黄州红巾军的士兵多是地痞之流,能被那些人捧的军师,想必不会好到哪里去,故而,杜尊道有些看不起。
对于明教这帮人的嘴脸,李兴泽听到也没什么不适,这种讽刺他听的太多了,便随手抱拳回应了下。
几人寒暄了几句,罗文素看了看天,赶紧道:“元帅,时辰已到,咱们开始吧!”
“好”
韩山童如洪钟般的高喝道:“我们祭告天地,便起事!”
白鹿庄的中间有片空地,目前被红巾军重重围住。
韩山童将下人宰杀的黑牛和白马的尸体分置供桌两侧,点燃三柱檀香,高举过头,朗声道:“蕴玉玺于海东,取精兵于日本。贫极江南,富夸塞北!”
拜了三拜,然后转身扫了眼在场的众人,高喝道:“取战旗!”
在场的红巾军全部吼吼起来,几名红巾军士兵将一根粗木抬了进来,赶紧在供桌旁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