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国并没有什么女子要从一而终之类的说法,相反尽可能的繁殖生育才是汉国的主流风俗,因为在这个时代,人口就决定了生产力,人口就决定了士兵的多少,人口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每一个君候都毫无例外的鼓励自己的子民多多生育,以便自己能够拥有更多的战士。
这个时代并没有土地不足的说法,因为大战持续不断,人口的总数上从来没有增长过太多。朝廷是不会忍受有女人宁愿守寡也不愿意嫁人,不愿意为国家多多生育的行为的。
同时因为激烈的战事不断,所以社会永远处于男少女多的状态之中,每一个成年男子平均下来都有2到3个妻子,比如龙儿的父亲总共就的娶了四个妻子,而且还是这些女子主动嫁给他的,从这一点上来看这倒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时代。
这四个妻子带着各自的儿子改嫁到别人家去了,可她们却将龙儿给丢了下来的,因为这四个女人没有一个是龙儿的亲生母亲,据说她们说龙儿的亲生母亲是一个疯子,早年被龙儿的父亲救了,结果在生下龙儿之后就自己又不知道疯疯癫癫的跑到哪里去了,从此杳无音讯。
这四个女人当然不可能带着不是自己亲生女儿的龙儿去改嫁,于是龙儿最后被留在了辽城,守着她父亲传下来的一栋房子过日子,小小的年纪就早早的当了家,依靠给周围的邻居做事来勉强换口吃的。直到一个多月前因为头上忽然出现了一对龙角,而被判定是魔女,被自己的邻居送到了玄冥教会,之后的故事就不用多说什么了。
“真是个可怜的孩子!”冷清秋听完了龙儿的故事,很是感慨的摸着龙儿的脑袋说道。
“龙儿不可怜”冷清秋龙儿居然直接反驳道“龙儿虽然没有了父母,可是龙儿还有父亲留下来的房子,房子里面还有不少可以典当的财产,也有邻居们的照顾虽然他们最后出卖了龙儿,可是龙儿知道他们出卖的是魔女,他们出卖的不是龙儿,龙儿这九年的日子没有受过什么饿,也没有说过什么冻,平平安安就活了下来。”
“可是和龙儿遭遇一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她们都在北狄入侵之中失去了自己的亲人,然后被丢弃在辽城之中。他们过得比龙儿苦多了,只能躲在漏风漏雨的茅草屋里,捡拾一些别人不要的垃圾活下来,这里面很多孩子不过一两年就活活饿死冻死了,龙儿能够顺利的活下去,还能够遇到主人这样的大好人,龙儿已经心满意足了,龙儿是最幸福的人了!”龙儿脸上带着最真挚的笑容说道,看得出龙儿说的是自己的心声,龙儿并没有撒谎。
“你个傻孩子!”冷清秋的心都要被龙儿给暖化了,用力的在她的额头上亲了一口,然后直接从床上跳了起来道“龙儿,你刚才说的那些孩子,辽城之中总共有多少?”
“大约300多个吧!”龙儿摸着自己被冷清秋亲过的额头,红着一张脸说道。
“三百多?怎么会有这么多?”冷清秋被这个数目给惊奇到了,辽城的总人口也不过四五千人而已,这三百人就差不多相当于1/10的总人口了。
“这些都是历次北狄入侵侥幸活下来的孩子,当然数目不菲了!”龙儿回答道。
“那辽城周围其他的小城市呢?其他的城市中也有这么多的孤儿吗?”冷清秋又有些激动的问道。
“应该和辽城的数目差不多才对!”龙儿思考了一会“应该会比辽城的孤儿更多一点,听说这一次其他的城市都被攻破了,那样失去了自己父母的孩子一定比辽城多得多。”
“很好!”听到龙儿这么说,冷清秋兴奋的捏紧了拳头。
“主人您说什么”龙儿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为什么冷清秋听到其他城市的孤儿很多还会这么高兴呢?
“你以后就知道了。”冷清秋神秘的笑了笑,然后快速的穿好了自己的衣服,同时高声对着门外喊了一句“徐老”。
几秒钟后,徐老立刻犹如幽灵一般出现在冷清秋的面前。他看到冷清秋精神满满的样子,紧绷的脸皮瞬间放松了不少,恭恭敬敬的说道“殿下,呼叫老夫有何事?”
“麻烦徐老把辽城主簿何不知给我请来!”冷清秋笑眯眯的说道。
“是!”徐老点了点头,眨眼的功夫就消失了。
“还有你龙儿。”冷清秋拉住龙儿的小手“辛苦我的龙儿再去准备一大盆红烧肉,再弄几个可口的小菜,我今天要请这位辽城主簿好好吃顿饭。”
第50章 何不知()
“何大人,我们两个满饮此杯”在城守府的大堂之中,冷清秋和一个面容清峻,体型微微有些瘦弱,不苟言笑的中年男人说道。这两人的面前都摆着丰盛的菜肴,尤其是那盆香喷喷的红烧肉格外的诱人。
这个中年人当然就是冷清秋特意让徐老请来的辽城主簿何不知了。
“多谢殿下!”何不知举起酒杯向冷清秋示意一下之后,便将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
“说起来,这还是我和何大人第一次坐在一起吃顿饭吧!”冷清秋好奇的说道“以前多次邀请何大人来我这里吃顿便饭,何大人都推说自己公事繁忙,为何这一次却不请自来了?”
原来这何不知并不是徐老刻意请来的,徐老刚刚走到城守府的门口,这位何大人就已经出现在了门口,说是特意来拜访冷清秋的。
“卑职这次来和殿下告别的。”何不知平静的说道“殿下为了辽城的平安劳苦功高,这就要返回王都,卑职特意来给殿下辞行。”
“这么说事情你已经知道了!”冷清秋的面色一冷,看来这份来自王都的王令是同时发出了两份,一份交给自己,另一份则交到了辽城主簿何不知的手里面。王都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这是想要将整件事情同时公布给整个辽城的官僚系统,就连最后一点点面子也没有留给自己。
而这位何大人在接到了王都的命令的第一时间就来向自己辞行,这里面的意思也很明显,那就是这位何大人在催促冷清秋快快动身,不然哪有连冷清秋离开的日期都没有定下,就直接跑过来辞行的。
“”何不知没有说话,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那么何大人,本殿下问你一句,你觉得本殿下冤不冤?”冷清秋长叹一声,满脸凄苦的对何不知说道。
“冤!”何不知回答的干净利落“别人不知道,但殿下的功劳全部都看在辽城人民的眼中,那五只雪地白熊是殿下带领自己的家将所斩杀,和榆林要塞没有任何关系,殿下您受委屈了。”
“咦!”冷清秋有些惊奇的看了何不知一眼,冷清秋还以为这位何大人一定会和自己打个马虎眼什么的,可没想到对方却如此干净利落的承认,这让冷清秋事先想好的台词都无法再说下去。
“那何大人可愿写封奏折,替本殿下申辩一二,向父王道明实情呢?”既然事先想好的台词已经不起作用,那冷清秋索性按照自己的心意直接开口问道。
“不,这奏折卑职不写!”何不知果断的说道,而这句话也让冷清秋的脸上带上了一抹冷笑。虽然愤怒于何不知的态度,但是冷清秋也知道这是人之常情,王都已经明摆着非常厌恶自己这位四殿下,做为一个小小的主簿,何不知如何可能牵扯进如此复杂的事情之中?他只能将所有的事情和自己撇的干干净净,离自己这位不受宠爱的四王子越远越好。
“卑职这次打算和殿下一起回到王都”可不想何不知接着说道“卑职愿意舍弃这辽城主簿不要,亲自向我王禀明实情,证明殿下您的清白!”
剧本随着何不知的这句话来了一个巨大的反转,这位何大人居然想要陪着冷清秋一同前往王都为冷清秋作证。要知道作为一地官员,如果没有王都的命令就擅离职守,那不管这里面的原因如何,这个官员铁定是要被一撸到底的。何不知算是彻底放弃自己的前途来帮助冷清秋了。
“何大人的这句话是真心的”冷清秋忽然有些慌乱,他想不明白,这个一直对自己不冷不热,避而远之的何不知,为何此时此刻却愿意为了自己放弃一切。
“何某实话实说,因为王道的失职,辽城没有躲往榆林要塞的时间了,辽城除了守城之外别无它法。如果没有殿下的神勇和指挥,那辽城此时必然已经毁于一旦。我何不知全家上下二十余口也必然会死在辽城之中。”何不知长叹一声,深深的向冷清秋匍匐下了身子“是殿下救了我何不知全家老小的性命,我何不知又岂会吝啬一顶官帽呢?”
“何大人请起,何大人折煞冷清秋了!”冷清秋感动极了,想不到这个冷言冷语的何不知居然记得自己的好处,这完全彻底的出乎了冷清秋的意料,而冷清秋之前在脑袋里好的剧本也就彻底失去了作用。
如果按照冷清秋本来的剧本,这位何大人可没有好下场,何不知并不清楚,自己这样的举动反而救了自己一命,也救了自己全家老小一命。当然,他的人生也彻底变了个样,彻底的和冷清秋捆绑在一起。
“既然何大人真心待我,那本殿下也向何大人说一些掏心窝子的话”冷清秋紧紧的握住何不知的手,满脸不安与疑惑的说道“这次王都要本殿下回去,本殿下心中实在不安,何大人可否教本殿下到底该如何应对?才能保全住自己的性命呢?”
此时的冷清秋一副被王都的命令给吓坏了,茫然不知所措,急于想要找人商量的样子。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整个辽城真正的文化人就只有何不知一人而已,冷清秋真的想要找人也只能找何不知了。
“这事何某本不该说,不过殿下既然问了,那何某就说说自己的看法。”何不知犹豫了一会儿后回答道啊“何某有上中下三策宫献给殿下。”
“你当这是三国演义呀!”冷清秋心中暗自吐槽一句,不过却还是装出一副非常激动的表情向何不知问道“不知是哪三策?”
“上策乃是殿下返回王都后,不做任何辩解,而是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向君候要求最苛刻的处罚。只要殿下的认罪态度良好,王都反而过分的怪罪殿下,相反会给殿下一个较轻的处罚,殿下你能够在王都安稳度日,长命百岁。”何不知这个办法听上去有些扯淡,但冷清秋却必须承认这确实是一个办法。
这就好像一个熊孩子和自己的父母闹,如果熊孩子一味的顶牛,那么换来的必然是一顿暴揍。相反如果熊孩子抹几滴眼泪,补到妈妈的怀里面承认错误,然后主动向妈妈要求打屁股,那么反而不会有什么大事,顶多也就是被教育一顿而已,晚上依然还有香喷喷的鸡腿吃,这确实是最高明的办法,也确实是上策。
只是这个上策的结果也是注定的,那就是冷清秋这一辈子都会被困在王都之中,此生此世和那王位无缘,只能成为王室之中圈养的一只米虫,虽然能够长命百岁但这一辈子的悲剧却也已经注定了。
“敢问大人,中策是什么?”冷清秋若有所思的接着问道。
第51章 三策皆否()
“中策便是殿下在这几天尽量收集各种证据,回王都之后向陛下以及满朝文武证明殿下并没有撒谎,这五只雪地白熊是真真切切的在殿下您的领导下击杀了,和榆林要塞没有关系。微臣也愿意回王都为殿下作证,如果殿下能证明自己的清白,那殿下或许还能够回到辽城。”何不知接着说出了自己的中策。
“不错!”冷清秋点点头,很是奇怪的问道“在本殿下看来,这中策似乎比你刚才说的上策还要好上不少。上策的结局是本殿下永远要被困在王都之中,而中策本殿下还可以返回辽城,怎么看都是这个计策好一点,为何你要将这列为中策而不是上策呢?”
“因为中策的成功率实在是太低了”何不知叹息了一声“请殿下恕臣直言,如果殿下听从臣的上策,臣有八成的把握得到希望的结果,而殿下也能安然的在王都之中度过余生,也能得到一定的自由。”
“可如果是中策的话臣担心就算殿下拿出再充足的证据,王都也不会还殿下清白,陛下更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殿下证明自己清白的成功率最多不过两成而已。”
“如果殿下失败了,那殿下必然会承受更加严重的处罚,到时候别说是被圈禁在宗室之中,恐怕殿下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中策的风险实在是太高,所以臣不希望殿下使用中策,还是使用上策为妥。”何不知很是诚恳的说道。
“何大人真是好眼力,人在辽城,可是却对王都的事情看得这么通透。只不过何大人说中策只有两成的成功几率,但本殿下并不这么认为。”冷清秋笑道。
“敢问殿下以为成功的几率有多少?”何不知反问。
“这个数!”冷清秋捏紧了一个拳头,伸到何不知的面前。
“五成?”何不知皱着眉头猜测道,显然他觉得冷清秋过于乐观了。
“不,是零成!”冷清秋露出了一个凄厉的冷笑“我回去和父王抗辩绝无半分胜率,父王甚至可能连让我当面辩解的机会都不给。本殿下哪日回到王都,哪日就会直接被打入宗室,圈禁在地牢之中,绝无一丝分辨清白的机会。”
“殿下言重了,君候毕竟是殿下的父亲,君候不止于此的。”何不知劝道。
“他是我的父亲,我比你了解他,在他的眼里,我根本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算了,说说你的下策吧!”冷清秋话说到一半却又憋了回去,目光有些冷然的看着何不知问道。
“这下策只有一个字:逃!”何不知低着头说道“现在王都负责带殿下回去的卫队还没有来到辽城,殿下请立刻轻装减从,越过榆林要塞前往附近的杞国,再从杞国借道元国。臣听闻元国的礼部上卿龙阳候最是喜欢接纳天下宾客,门下更有豪客三千,各国落难的公子都逃到龙阳候的门下避难,公子也可去投奔龙阳候,虽此生此世再也无法回国,但却可以获得一生平安,也可得到真正的自由。”
“龙阳候”冷清秋沉吟了一会儿,这个名字冷清秋非常的熟悉,或者说整个幽州没有不熟悉这个名字的贵族,这位龙阳候本是元国上上任君候的幼子,上任君候的同母亲弟弟,这一任君候的亲叔叔,是元国宗室之中最有威望的人。
这位龙阳候没有别的什么嗜好,就是喜欢结交天下宾客豪杰,只要三两句话聊得投机,这位龙阳候就会邀请对方加入自己门下,成为自己的宾客,锦衣玉食的招待对方,哪怕就算住上二三十年也始终如一。
正是因为这种慷慨豪迈的姿态,所以龙阳候在各国之间的名声都非常好,每个贵族在谈到龙阳候的时候都会对他交口称赞,甚至在有些国家出现了不知元国的君候是谁,唯独知道元国有一个龙阳候的情况。
而且龙阳候非常的讲义气,只要成为了他的门客,他就一定会保护对方的安全,再加上元寇是幽州最强大的国家之一,除了金国之外没有人敢招惹元国,其他国家的逃犯,或者是政治斗争失败的贵族都争相逃到龙阳候的门下,请求得到龙阳候的庇护。
何不知口中的下策就是让冷清秋像其他那些贵族一样,逃到龙阳候那里。
————————————————————
“这便是臣的上中下三策,还望殿下快快做出决断,拖上一天的时间就多一份失败的可能。”说完了自己的上中下三策之后,何不知就从自己的位置上起身,直接匍匐在冷清秋的面前,再一次劝说道“还望殿下早做决断”
“何大人快快请起!”冷清秋连忙将何不知给扶了起来,然后有些玩味的说道“何大人给本殿下出了上中下三策,这些都是极好的谋略,是真心为了本殿下出谋划策。只不过本殿下觉得何大人上中下三策的顺序给彻底搞错了。”
“这还望殿下告知,臣的顺序到底哪里错了。”何不知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显然并不认为自己的上中下三策的顺序有问题。
“何大人口中的上策其实应该是下策,我若是回京主动认错,那父王必然会毫不犹豫的将本殿下圈禁起来,绝不会因为本殿下认错的态度良好而减轻对本殿下的处罚,父王他等这个机会等得太久了,本殿下若是主动承认错误那就再无一点挽回的机会。”
“中策本殿下刚才已经说过了,同样是只有圈禁着一个结局,只不过在圈禁之前本殿下还可以高喊一声冤枉,让世人知道本殿下是无辜的,这便是这个策略要优于主动认错的策略的地方。当然这也没有什么意义,汉国举国上下并不会在意一位不受宠爱,没有任何政治根基的王子被冤枉的事情,本殿下依然只能在地牢之中圈禁到死。”
“至于何大人说的下策,本殿下倒认为是上上之策,若是逃到了元国,本殿下虽然会成为汉国的叛徒,但却拥有绝对的自由。本殿下甚至还可以在元国继续发展自己的势力,积蓄一些兵马,说不定还有打回汉国,让这天地为之一变的可能!就像那位英国的皇叔一样。”
“殿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呀!”何不知听到冷清秋的话,吓得再一次匍匐在地,冷清秋刚才那句话可是赤果果的想要谋反的意思了。
冷清秋口中的英国皇叔,指的是一件发生在十年前的大事,当时英国发生叛乱,结果皇叔被自己的侄子给赶去了金国。
金国的王后是这位皇叔的亲生女儿,金国的君候也就是这位皇叔的女婿,在自己女婿的帮助下,皇叔三年的功夫在金国训练了一支1万人的精兵,然后重新杀回了英国,顺利地攻破王都,把自己的侄子脑袋给砍下来,自己坐上了英国君候的位置,当然时候英国割让了1/4的国土给金国,做为金国帮助皇叔的补偿。
冷清秋明摆着告诉何不知,自己逃到了元国也不会甘心失败,而是打算在元国招募兵马,最后像那位皇叔一样杀回汉国,报今日之仇。
虽说冷清秋在元国招募到足够兵马的可能性极低,但这却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事情,万一元寇也看上了汉国的国土,给冷清秋这个王子殿下帮助怎么办?
想到这里,何不知顿时满头的冷汗,如果这些事情真的发生了,那他何不知就成了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