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不必了,一会我直接过去。现在,我要对城上城下的将士们说几句话。”
这时候,天空已经渐渐亮了起來,东方的地平线上迸出第一缕阳光,照耀着巍峨的长安城。站在城头上的刘欣,在阳光的沐浴下,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有如降下凡尘的金甲神人,威风凛凛。
刘欣环顾一眼周围的士兵,又将目光转向城下,一手扶着箭垛,一手指着东北方向,朗声说道:“将士们,那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每天都有无数的生命逝去,这些人都是我大汉的子民,是我们的同胞兄弟!我们身为大汉的军人,有责任去拯救他们!”
说这番话的时候,刘欣暗暗运用了内劲,听起來他的声音不大,却极具穿透性,城上城下的士兵们听得清清楚楚。就连身后的长安城中,一些早起的百姓也能够听清城头上刘欣说话的声音,纷纷朝着这边张望。
这番话听得将士们群情激昂,纷纷高举着手中的刀枪,齐声呐喊道:“拯救!拯救!”
刘欣双手虚空轻轻一按,城上城下顿时又恢复一片寂静。刘欣忽然面色一凝,继续说道:“就在刘某从襄阳过來的路上,先后接到两封紧急军情,这两封军情都是真的十万火急。一封是从九原城传过來的,报告称冀州的袁绍已经派使者前往北方的草原,调鲜卑、乌恒之军入中原参战。还有一封则是从匈奴草原送來的,曹操也已经派人和匈奴首领接洽,请匈奴派兵协助,允诺事成之后许匈奴自治。”
第713章 兴王师
顿了一顿,刘欣继续说道:“两年前,匈奴部落曾经袭击了凉州边境上的一个小村子,村子里的惨景,你们当中有不少人是亲眼看到的。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凶残成性,过去就经常袭我边郡,杀我边民,掠我财物,淫我妇女,无恶不作。袁绍、曹操二人竟然引狼入室。你们说,能不能答应?”
“不能!不能!不能!”将士们再次挥舞着手中的刀枪,声音中已经透着无比的愤怒。
刘欣大手一挥,说道:“不错!我们不能答应!身为大汉的军人,保家卫国是我们的责任。我刘欣对天发誓,绝不让那些异族人欺凌我们的同胞!为此,就算做个不守信用的人,我刘欣也在所不惜!”
这话一说,城上城下的队伍当中明显有了一些骚动,只是仍然没有一个人说话。
“你们当中可能还有人记得,五年前刘某说过一句话,要待天下平定以后另立明君,让大汉的百姓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刘欣话锋一转,说道,“但是,情势所迫,刘某要不守信用了!袁绍、曹操各拥伪帝,假传诏命,祸乱天下。那两个伪帝,我刘欣是坚决不予承认的,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我刘欣不才,也只有顺应天时,即帝位、兴王师、讨叛逆!”
城头上的沮授、张都是大吃一惊,他们一直担心的就是刘欣为了当年的一句承诺,而不肯登基称帝,非要等到天下一统以后再说。但是现在,他们将要面对的曹操和袁绍都有一个皇帝,双方动武的话,就面临着一个谁是正统,谁是叛逆的问题,所以他们才要想方设法让刘欣登上帝位,就是为了将来能够师出有名。没想到刘欣居然自己宣布称帝了,这让沮授和张都有些措手不及。
同样站在城头上的典韦和甘宁却是兴奋不已,齐呼万岁。沮授、张这才反应过来,也是山呼万岁。此时,城上城下的士兵已经一齐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声,“万岁!万岁!”的呐喊响彻长安城的上空。
长安城中的田丰、张飞、赵云、关羽、郭嘉、程昱等一众文武正拚命赶往东门,而城里的街道已经被驻守长安城的士兵们控制了起来,任何人都不允许随意走动。东城门的城楼上,刘欣说的话和士兵们的呐喊已经清晰地传入他们的耳朵里,许多人已经情不自禁地跟着大喊“万岁”。其实,在刘欣治下的这些区域,军民早就把刘欣当成他们的君主了。
田丰他们也听得清清楚楚,刘欣在长安城的东门城楼上自行宣布称帝了,他们之前所做的周密部署和各种仪式全都成了无用功,但是他们没有丝毫后悔,每个人的心情都是激动无比。这一天,他们已经等了很久,现在终于实现了。
也不是所有人都感到高兴,还有一些前朝旧臣和文人名士感到愤怒。他们都是支持刘协的,毕竟刘协是先帝刘宏的儿子,在他们看来,只要刘协在世一天,这个皇位就应该是刘协的。这些人以前朝的将军王子服、太医吉平为首,别看他们没有什么权力,但也聚集起了五十多个人,就想在田丰他们准备的仪式上给刘欣添乱。
他们也只能是添乱而已,再想做点其他什么事情却是绝不可能的。这五十多个人当中,有三十多个人都获得了仪式的资格,可以名正言顺地混入现场。但是再起的查验极其严格,他们是不可能携带兵器进入的。以他们的身手,即使有机会靠近刘欣身边,赤手空拳也不可能对刘欣造成任何伤害,所以,行刺是不可能的。
但是,却没有人可能阻止他们拿自己开刀。如果在刘欣登基的仪式上,有人为了反对刘欣触柱身亡,而且这样做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几十个人,那将会给天下人透露一个什么信号?那就是告诉天下人,刘欣称帝是不得人心的!
可是,刘欣忽然在城头上自行宣布称帝,既让沮授、田丰他们的精心策划毫无用处,也让王子服、吉平这些人准备以死明志的打算彻底落了空。当然了,刘欣这样做也在无意中挽救了他们的性命。
刘欣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位于长安城正中央的皇宫,皇宫气势恢宏,但是内里装饰却极其简朴。
大殿上十六根铜柱没有任何装饰和花纹,更不要说涂以金粉了。刘欣的皇帝宝座也只是一张普通的木椅,只不过比平常的木椅要宽大一些而已。大殿的两侧各摆着三溜桌椅,这是给上朝的大臣们坐的。
过去,大臣们在皇帝面前是没有座位的,只有一些德高望重、年老体弱的大臣,才有可能被皇帝赐座,那就算是一种极度的荣誉了。但是刘欣觉得,对大臣们应该更人性化一点。朝堂之上是商议军国大事的地方,大臣们在那里往往一站就是一个上午。这些大臣许多都是文弱书生,而且做到这个位置,很多人也已经不再年轻。不要说一个上午,半个时辰站下来,有些人就已经腰酸背痛了,哪里还能够集中精力商议国家大事。所以,刘欣不仅为他们准备了椅子,还为他们准备了桌子。刘欣这样安排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让皇帝走下神坛。
在大汉王朝,臣子觐见皇帝的时候并不需要三拜九叩,但是皇帝为了维护自己高高在上的形象,也已经采取了许多手段。比如臣子在皇帝面前没有座位,臣子上朝不许穿鞋子,还必须小步快跑。皇帝的帽子前面挂着一排珠帘,让皇帝可以看清臣子,而臣子却看不见皇帝脸上的表情,这些都是为了保持皇帝在臣子面前的神秘感,从而保住皇帝的权威。
刘欣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权威,限制皇权。在刘欣看来,为什么皇子们会为了皇位争个你死我活,连兄弟手足之情都不顾了?为什么天下大乱的时候,有点野心的家伙都跳出来想当皇帝?那都是因为皇帝的权力太大,而且几乎不受任何约束。
皇帝一言可以令人生,一言可以令人死,他可以为所欲为。如果皇帝是个明君还好,万一是个昏君,则天下危矣,百姓危矣!远的不说,最近的刘志、刘宏这两任大汉皇帝就是最好的例子,正是他们的为所欲为导致了天下大乱。如果没有刘欣的突然出现,大汉王朝就真的不再姓刘了。
所以,刘欣一直在考虑通过设立一项制度来约束皇帝的权力,从而让大汉王朝可以尽可能地走得更远。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实行君主立宪制,但现在这个阶段显然不可行。因此,刘欣想的是采取内阁制,合理地划分皇帝、内阁和六部的权力,让三者达到一个平衡。同时赋于内阁和六部驳回皇帝旨意有的权力,并且规定皇帝的任期。
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年轻的时候英明无比,到了年老以后,往往昏招叠出。刘欣就是想尽量避免这些情况,让皇帝始终保持年富力强的状态。
但是,千百年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总已经深入人心。刘欣想出来的这些东西虽然是削弱他自己的权力,但是要让其他人能够接受,却还要费不少的周章。所以,刘欣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皇帝在大家心目中高不可攀的形象,让皇帝走下神坛。
给臣子们提供桌椅是刘欣整个计划的第一步。就这一步,还遭到了沮授、田丰、郭嘉等人的极力反对。最后,刘欣也做了一点让步,将皇帝的宝座又往上抬高了三分。不过,臣子们上朝可以穿着鞋子的事情却定了下来,也不需要他们小步快跑了,唯一坚持的,就是任何臣子都不允许佩剑上朝。
宫城虽然简朴,但实在太大了,还需要许多人手。襄阳州牧府中的丫鬟奴仆都是跟着刘欣一起来的,虽然他们现在还在城外,估计要到中午才能抵达,但即使将他们全部置于宫城内,人手还是不够。何况,这些人当中,丫鬟们可以稍加训练充为宫女,那些家奴却不能留在宫城里,除非将他们全变成太监。
刘欣本来还打算废除宦官制度的,觉得这个制度太摧残人性了,但再次遭到了众人的一致反对。而且沮授他们已经先期准备了一批宦官。这些宦官以李明和张狗儿为首,另外一些人都是犯官的子弟,被施以宫刑没入宫中。除了这些宦官,另外又补充了一批宫女。估计以后还得逐年征召宫女和宦官。刘欣忽然有些后悔,这个宫城是按照他记忆中后世的故宫来设计的,现在才发现,实在是太大了,要想让这里面住满人,看样子非得三千佳丽不可。
不过,刘欣现在没有时间和他们探讨这些制度问题,他的当务之急是与大家商讨曹操和袁绍之间的战事,也就是继续他在城头上所说的兴王师、讨叛逆!
第714章 调兵遣将
让袁绍和曹操杀得两败俱伤,然后坐守渔人之利,这是大殿里多数人的共识。经过一年鏖战,双方伤亡惨重,但是袁绍手下仍有五十万大军,曹操也还能够集结起三十万军队。这时候,刘欣如果突然对这两人宣战,很有可能让这两个人联起手来,那样的话,刘欣就将面临八十万大军的压力。其实还不止这些,北方诸州是大汉王朝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如果曹操和袁绍联起手来,再狗急跳墙的话,他们甚至可以组建更多的军队。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虽然汉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但是面对八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敌人,自身的伤亡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虽然大多数文臣都是忧心忡忡,但一众武将却个个摩拳擦掌,准备着大干一场。
大战在即,消除分歧,统一思想是必须的。看着意见不一的各方,刘欣摆了摆手,说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现在大汉王朝居然出现了三个皇帝,岂不是亘古以来从未有过的笑话?朕既然已经即了帝位,自然不会容忍这种情况继续维持下去,动武势在必行!不过,真正促成朕下这个决心的,却是那两封紧急军情!”
刚才在长安城头上,刘欣已经提到过那两封紧急军情,并且申明,正是因为这两封紧急军情,让他宁可被人误解为不守信用之人,也要即帝位、兴王师。
其实,即使没有这两封紧急军情,刘欣也会自行称帝。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想给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给他添堵的机会。但是,这两封紧急军情的倒来,却给了刘欣极好的借口。刘欣要通过这两封紧急军情告诉世人,他之所以迫不及待地要做皇帝,并非贪图权力,而是忍辱负重,宁可牺牲自己的声名,也要挺身而出,抗击外侮。
不过,关于两封紧急军情的具体内容,众人都知之不详。既然要对袁绍和曹操动武,自然就要让大家知道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所以刘欣要向大家解释一下。
本来,袁绍的实力要强于曹操,但是曹操把都城设在濮阳,一下子就集中了优势兵力,解决了兵力不足和补给两大问题。但是袁绍的优势在于弓箭和骑兵,仍然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后来,曹操利用从刘欣这里“盗版”来的山寨马镫和山寨投石机,逐渐扭转了局势,双方再次呈现胶着之势。
持续一年的大战,不仅给双方带来了人员的巨大伤亡,粮草、兵甲的损耗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拿曹操来说,他的粮食有三成是依赖糜家的走私来保障。为了购买这些走私粮食,只大半年的时间,就将曹操盗掘王侯墓寝所获得的金银珠宝用掉了一半。再加上战争本身的消耗,曹操现在缺的不只是粮草,还缺钱。
袁绍的状况要稍微好一点,他的粮食可以自给自足,但他的部下多骑兵和弓箭手。骑兵虽然战力强大,但战马却是个烧钱的玩艺儿。而且袁绍没有马掌这样保护马蹄的装备,比起刘欣麾下的汉军骑兵,袁军战马的寿命只有一半,损耗也是相当惊人。大量的弓箭手固然可以形成强大的远程攻击能力,但箭矢的巨量消耗已经让袁绍感到有点吃不消了。
曹操和袁绍不约而同地感到这场仗打得越来越吃力,都想早点结束战争,但他们又不想向对方妥协。因为谁先妥协,就必须承认对方所拥戴的人才是大汉的正主,这样一来,他们也就失去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便利。
为了摆脱眼前的困境,这二人只能借助于外力来向对方施压。现在的形势再明显不过了,天下已经三分,而刘欣注定要坐山观虎斗,肯定是指望不上了。所以,曹操和袁绍都将目光放到了北方的草原上。
最先采取行动的是袁绍。袁家对乌恒有恩,而乌恒又与鲜卑颇多联系,这两个草原民族自然成了袁绍争取的对象。袁绍承诺,只要攻破了濮阳城,子女金帛听凭他们拿取。
曹操虽然没有像幻影秘谍这样的力量,但是他正与袁绍激战,免不了要派些斥候潜入袁绍的后方探听消息,很快便知道了袁绍派遣使者前往乌恒和鲜卑的事情。乌恒和鲜卑两族都是精于骑射的游牧骑兵,他虽然也拥有一支颇具规模的骑兵,而且配备了山寨版的马镫,但是与那两个全民皆兵的草原民族比起来,差距甚远。曹操想到的是以游牧骑兵对付游牧骑兵,于是他便向匈奴派出了使者,并且承诺事成以后,允许匈奴脱离大汉自立。
刘欣废除匈奴单于,分设五部的事情,曹操是知道的。在曹操看来,匈奴人一定希望恢复王庭,肯定会答应他的请求。而且曹操与袁绍不同,他毕竟看得更远。因此曹操并没有请求匈奴人进入中原,而是请他们出兵鲜卑草原,来一出围魏救赵。
鲜卑原来只是依附于匈奴的一个草原部落,后来匈奴被大汉击败,分成南北两支,鲜卑趁机崛起,反而占据了原本由匈奴控制的大片草原。所以,匈奴人与鲜卑人是有过节的。曹操想来,这样的请求,匈奴人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但是,曹操忽略了一件事。一年前汉军突入草原的那场战斗,早就让匈奴人闻风丧胆,他们现在并不是依附于刘欣,而是彻底归附了刘欣。接到曹操的信使,呼厨泉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将曹操的使者连人带信全部交到了驻守在草原新城的第六军团。此时,第六军团的正副军团长赵云和马超因为搬家的事情,已经去了长安。留守在新城的其他将佐不敢怠慢,于是用一封红色鸡毛信直接报给了刘欣。
讲清楚了这两件事,刘欣沉声说道:“曹袁两家经过一年的恶战,都已经精疲力竭,如果我们不动手,要不了多久,他们也会罢兵休战。趁他病,要他命!朕以为,现在时机已然成熟,大汉的万里江山也不能继续这样分裂下去了!”
陈宫拱手说道:“启奏陛下,佩臣以为,可待秋收以后再行用兵,以免误了农时。”
刘欣冷笑道:“朕这次是打算决胜境外,绝不允许敌人的一兵一卒踏进来,又怎么会影响到百姓的农事?大家再看北方诸州,青壮男丁不是被强征入伍,就是被抓了民夫,种地的都是些老弱妇孺,一年下来能有几个收成?就算风调雨顺,还要忍受横征暴敛。恐怕没有秋收还好点,秋收以后,他们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顿了一顿,刘欣继续说道:“朕现在的身份不同了,要考虑的就不只是荆、益、扬、凉诸州的百姓,而要为天下百姓着想。所以,这一仗必须要打,而且越快动手越好!”
张飞一拍面前的桌子,居然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大哥说的对!早就该揍他丫的了!”
沮授慌忙提醒道:“张将军,该叫陛下了。”
张飞这才讪讪地说道:“对对对,是陛下说的对。”
刘欣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说道:“翼德、子龙,你们几个听着,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咱们过去是兄弟,现在还是兄弟,将来也一定是兄弟!”
此话一出,除了因为护送家眷仍在路上的徐晃,张飞、张、典韦、许褚、赵云五个人一齐激动的站了起来,而黄忠、关羽、张辽等人看向他们,眼中满是羡慕。
刘欣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坐下来,然后开始了调兵遣将。具体的作战指挥,刘欣并不擅长,但他却知道要想取得前线作战的胜利,一个稳固的后方更为重要,因此他首先不是调派攻打袁、曹两家的军队,而是先巩固自己的地盘。
黄忠、魏延率领第五军团即日南下,防守颍川、汝南、九江、下邳、广陵五郡。这五郡地跨豫、扬、徐三州,此方分别与曹操控制下的陈留、陈国、谯郡、彭城、东海接壤。曹操如果派一支人马南下,突破了这里,就能直插荆州的侧翼,而且可以威胁到江南。荆州是刘欣的根基之地,江南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又是刘欣最为重要的财源。当年吕布、曹操分别偷袭襄阳的情景犹自历历在目,至今想起来仍然令刘欣心有余悸,他不能不防。
第五军团是刚刚从西域撤回来的,驻扎在邬的训练基地,还没有来得及休整。但是,刘欣将要面临的是一场大战、恶战,显然要进行全军决动员,也就没有时间留给第五军团进行休整了。
颍川等五郡不仅占地广,而且战线拉得极长,十万人虽然不少,但是分到每个点上,就没有多少人了。要守住这么长的防线,对黄忠、魏延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