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警花闯三国-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糜贞听他们只顾着谈论国家大事,忍不住将那盒月饼拿了出来,自己先取了一个,说道:“哥哥,张大哥,这酒也喝了,咱们是不是该尝尝月饼了,我可等了足足两天,实在馋得不行了,你们不吃我先吃一个,这里一共四个,你们不吃,到时候我全吃完了,你们可不要后悔啊!”

众人都笑了起来,糜竺、糜芳也各自拿了一个细细品尝起来,这月饼不仅闻起来香甜,吃到嘴里更是又酥又软,那甜甜的滋味一直渗到心坎里去。

糜贞不喝酒,刚才没怎么吃东西,一直留着肚子等着尝这月饼的味道呢,早有些饿了,她嘴巴虽小,吃得倒是飞快,转眼间便将自己手里的那只月饼吃个干干净净,仍然有些意犹未尽,眼巴巴地盯着盒子里剩下的那只月饼。

刘欣送来的月饼并不是很多,军营也是两名士兵才能分到一只,张辽自己也只有这一盒,全送到糜竺家来了,既然是自己送出去的礼物,张辽可不好意思自己吃掉,尽管他也很想尝尝这月饼的味道。

张辽看了一眼糜贞,笑着说道:“小妹,这里还有一只,你要想吃就吃掉吧!”

糜贞瞄了一眼哥哥,见他正用眼神制止自己,只得将伸出的手又缩了回来,说道:“张大哥,这份是你的,你吃吧!”

张辽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我军营里还有,这份你吃吧,谁让你年纪最小呢!”

糜贞家境富裕,吃过各种糕点,但没有哪一种可以和月饼相提并论,她听了张辽的话,哪里还管哥哥的警告,伸手抓过月饼便吃了起来。

这一下倒把糜竺弄得过意不去,对张辽说道:“平时都怪我太宠她了,将她惯得不成样子,贤弟不要放在心上啊!”

张辽满不在乎地说道:“唉,小妹还是个孩子嘛,天性使然,要是也学我们你推我让的,却反而做作了!”

糜贞刚刚将最后一口月饼咽了下肚,听了张辽的话不高兴起来,说道:“谁说我还是个孩子,人家已经长大了,个子都快赶上大哥了!”

糜竺听了心头一动,借着酒劲说道:“对对对,我家小妹已经是个大姑娘,该找个婆家了,文远贤弟,你尚未成家,我想将小妹许配给你,你可愿意。”

第231章 拦住他们

张辽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糜竺会提出来将妹妹嫁给他,他虽然深得刘欣的信任,但在徐州却算不了什么,论起家世,更是与糜家相差甚多,乍闻之下,张辽不觉一愣,慌忙起身说道:“子仲兄,张某孑然一人,身无长物,小妹乃是千金之躯,在下怎敢高攀!”

这个话茬两天前糜竺已经在妹妹面前暗示过,糜贞倒也满心愿意,只是没想到哥哥这么快就提起这件事来,更加要命的是,张辽还当面拒绝了,糜贞不觉又羞又急,一张脸恨不得埋到了两腿之间,却又忍不住从指缝中往外偷瞧。

糜芳哈哈大笑,说道:“张大哥今天怎么如此不爽快,这可不像你往日的为人,我妹妹可不是嫌贫爱富之人,难道是她配不上你,还是你瞧不起我们糜家!”

张辽连连摆手道:“不要误会,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蒙主公厚爱,至今寸功未立,实在不敢考虑成家的事!”

糜竺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正色说道:“文远,有志气是好事,不过,成家立业完全可以两不耽误,再说了,小妹尚未及笄,就算你现在想娶她过门,我也不会答应的,咱们可以先将亲事定下来,等你将来功成名就之日,就是你们完婚之时,你看这样安排可好!”

张辽看到糜竺一本正经的样子,知道这事如果再推,恐怕会伤了双方的和气,说实话,他对糜贞这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还是很有好感的,忍不住扭头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子仲兄如此说,小弟就高攀了!”

糜竺、糜芳兄弟都是仰天大笑,糜贞却红着脸说道:“兄长,你们慢用,小妹先回去休息了。”说完,不等他们答应,便忙忙地跑回自己的闺房去了。

亲事定了下来,徐州今后再有什么事就不用担心张辽不尽全力,糜竺顿时如释重负,于是连连吩咐上酒,三人都不觉喝得酩酊大醉。

次日清晨,张辽醒了过来,微微觉得还有些头疼,睁开眼睛四周看了看,发现不是自己的军营,一个俏丽的丫鬟见他醒了,赶紧端来一个铜盆,说道:“请将军净手!”

张辽这才想起,原来自己昨夜喝醉了,留宿在糜府,不由暗暗告诫自己今后切莫贪怀,万一误了主公的大事,自己可是百罪难赎了,出了房门一问,张辽才知道糜竺兄弟仍然宿醉未醒,他心系着军营,不敢停留,便请丫鬟代为致谢,匆匆往府门外走去,迎面正撞上糜贞。

糜贞乍遇张辽,脸颊又有些发热,两个人一时都说不出话来,场面十分尴尬,倒不似平日里来得自然,还是糜贞首先打破沉默,低了头,摆弄着衣角,说道:“张大哥,你送来的月饼真好吃,可惜就是太少了!”

张辽却抬头看着天边的朝霞,随口说道:“是啊,这月饼只有中秋才能吃到,再想吃就要等到明年了!”

糜贞仍然低着头,用细如蚊蝇的声音说道:“为什么一定要到中秋节才能吃月饼啊,你军营里不是还有月饼吗,要是放到明年中秋,不会坏掉吗,还不如现在拿出来吃掉!”

张辽突然笑了起来,原来小姑娘这张嘴又馋了,他转回头注视着糜贞,认真地说道:“这月饼是千里迢迢从襄阳运过来,怎么可能还留到今天,我的军营里早就没有月饼了!”

糜贞抬起头来,生气地说道:“你说谎,昨天晚上我听得清清楚楚,你说军营里还有,让我吃那最后一块的!”

张辽无奈地说道:“这个真没有了,我昨天不那样说,你怎么能安心地再吃一个月饼呢,其实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月饼是什么味道!”

“好啊,你昨天晚上就在骗我,我不理你了。”糜贞说完,转头就跑,心里却是暖洋洋的,原来张辽的心里一直有她,想到这里,糜贞的脸颊不禁又有些发热,忍不住又回头偷偷看了一眼,见张辽仍然怔怔地看着这里,不觉嫣然一笑,扭头跑得不见踪影了。

张辽这才明白刚才糜贞不是真的生气,不由伸手摸了摸脑袋,暗自感叹,女孩的心思还真是难猜啊。

就在这天中午,孙策、程普、黄盖三人被押解到了襄阳,刘欣正在为孙策等人推动踪影而大发雷霆,突然听说赵云在雒城把他们抓住送了过来,不由暗暗奇怪,他们跑到那里去做什么,等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刘欣不禁上下打量起面前的三人,问道:“孙策,你既然有心要做个复兴汉室的功臣,为什么不直接来找我,而要跑到雒城去呢!”

这些日子,接二连三的变故,已经让孙策成熟了许多,看过了荆州百姓对刘欣的爱戴、募兵处的人头攒动、战俘们积极干活,他现在越来越觉得母亲说得话非常有道理,要是单单因为父亲曾经得到过一枚传国玉玺,而认为天下就有孙家的一份的话,那实在是太可笑了,如果这样的话,最应该得到天下的,就是杀死他父亲,抢走那枚传国玉玺的那个人了。

现在再次看到刘欣,孙策已经不觉得他可恶了,而是切切实实感到这个人胸怀宽广,有容人之能,难怪他的手底下能够聚集那么多能人异士,自恃武艺高强的孙策,现在也已经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他的武艺在刘欣手下的将领中恐怕还排不进前五名。

但是,孙策生来便有一股傲气,他虽然被五花大绑着,却仍然昂首挺胸,坚定地说道:“我娘说过,我们已经做了太多对不起大人的事,怎么还可以继续麻烦大人呢,我要凭自己的双手,通过不懈的努力,让娘和弟弟妹妹们都过上好日子!”

听到这番话,刘欣倒是十分意外,他不由走到孙策面前,伸出右掌,朝孙策拍了过去,看到这个情景,程普、黄盖都激动起来,拚命想要挣脱亲卫们的控制,他们都亲眼见过刘欣的力量,这一掌下去,孙策哪里还有命在。

却只听“啪”的一声轻响,刘欣的手掌缓缓落在孙策的肩头,面带微笑地说道:“不错,有志气,不愧是孙文台的儿子,有子如此,他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既然如此,那我就成全你,明天就让人送你去新兵营报到,相信你很快就能脱颖而出的!”

孙策先是一呆,旋即便明白过来,不禁大喜过望,下意识地一抱拳,猛然发现刚才还牢牢绑在自己身上的绳索,被刘欣刚才轻轻一拍,已经完全松了开来,这种对力道的把握让在场所有的人都瞠目结舌,其实,刘欣刚才一掌拍下根本没有使力,运用的是从于吉那里学来的解绳术,只不过他的手法更加快疾,别人难以发现罢了。

程普、黄盖这才松了一口气,齐声说道:“我等愿意陪同少主一起去新兵营,请大人成全!”

孙策此时已经没有丝毫野心了,听到程普、黄盖称他为少主,慌忙拦住道:“程叔叔、黄叔叔,以后千万不要再叫我少主了,从今天起,我只是主公马前一名小卒,从此只有汉室天下,再没有什么孙家的基业!”

程普、黄盖也知道自己再也无力回天,叹息着摇了摇头。

刘欣示意亲卫们将他们两个身上的绳索解开,语重心长地说道:“二位将军,孙策能够这样想于国于民都是件好事,你们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他还年轻,要走的路还很长,让他从一名小兵做起,对他也是一次很好的历练,至于二位将军,如果愿意为复兴汉室出一份力的话,我会给你们安排合适的职位,如果想要解甲归田,我也不会勉强!”

程普、黄盖听了刘欣的话,沉默良久,突然一起跪倒在地,齐声说道:“末将愿誓死追随主公,复兴大汉!”

刘欣上前一步,将他二人扶起,说道:“二位都是孙文台手下赫赫有名的战将,自然不需要从头历练,这样吧,我会派人送你们去长沙,你们就到水军中先任一名副将吧!”

程普、黄盖一齐拱手说道:“谨遵主公将令!”

又转头对孙策说道:“策儿,以后我们不在你的身边,一切全靠你自己了!”

刘欣哈哈笑道:“二位将军就请放心吧,在大汉军中是凭真本事吃饭的,谁也不能照顾谁,对孙策,我还是比较看好的,孙策,从今天起你就是汉军的一员了,要时刻牢记你的使命,不要辜负了你母亲和二位将军的期望,这样吧,我放你七天假,你和二位将军一起去趟鄂县,把你母亲和弟弟妹妹们都接到襄阳来,也方便照顾他们!”

孙策在襄阳住了这么久,自然知道襄阳的条件比其它地方要好,以后弟弟们读书也要方便许多,听到刘欣说要将他们接到襄阳居住,不禁大喜,翻身跪倒,恭恭敬敬地向刘欣磕了三个响头。

刘欣这次也没有推托,欣然受了他三拜,这才将他扶了起来,说道:“行了,时候也不早了,你们抓紧时间上路吧!”

孙策、程普、黄盖三人内心现在是五味杂陈,说不清是什么心情,又默默地向刘欣深施一礼,这才转身离了大厅,迎面却见一个文士匆匆走了进去,他们认得此人是刘欣最亲信的谋士沮授,正一头走一头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却听身后有人大叫:“快,快拦住他们。”

第232章 憋坏了

正在迟疑间,已经有几名亲卫奔了过来,大声说道:“几位速速回头,主公有请!”

孙策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刘欣这葫芦里又卖得什么药,抑或刚才沮授带来了什么对他们不利的消息,但是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们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只得硬着头皮随亲卫重新回到大厅。

却见刘欣满面喜气在坐在上首,正和沮授说着什么,见到他们进来,站起身说道:“程将军、黄将军,你们不用随孙策去鄂县了,我会另外安排人和他们一起走!”

程普为人警觉,不解地问道:“主公这是何意!”

刘欣看出他的疑惑,笑着说道:“此事说来话长,来,你们先坐下来,自从得知你们的家小失陷在庐江城中,我就一直派人和袁术交涉,希望能够赎回你们的家小,袁术这厮觉得奇货可居,开列了许多苛刻的条件,一直谈判到今天才有结果,我已经让人去接他们了,三天后就能回到襄阳!”

程普、黄盖二人不觉热泪纵横,哽咽着问道:“主公所言当真,我们的家人都还活着!”

刘欣点点头说道:“恩,你们放心吧,我一直在向袁术施压,他也不敢过分为难你们的家小,只是将他们软禁了起来,并没有加害,他们现在都安然无恙!”

孙策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激动万分,连声说道:“程叔叔、黄叔叔,恭喜你们了!”

程普、黄盖朝着刘欣一揖到地,感激道:“主公能救出末将等的家眷,对末将等恩重如山,从此以后,末将定当追随主公左右,绝无二心,末将愿将家眷留在襄阳为质!”

刘欣将他二人从地上拉起,正色说道:“你我现在都是一家人,都是为了复兴汉室而战斗,解救你们的家眷在刘某是份所当为,在我这里,只有绝对的信任,没有尔虞我诈,所有文武官员的家眷都是自由的,从来不需要任何人作人质,你们也不要坏了我的规矩,你们先在这里好好休息几天,等你们的家小接来了,再一同赴长沙上任吧!”

程普、黄盖二人心情仍然难以平复,他们知道这个消息一定是沮授带回来的,又转他拱手称谢,问道:“不知道主公究竟答应了袁术什么条件,他才肯放回我们的家眷!”

沮授叹息一声,说道:“这个条件可不低啊,主公送给袁术粮食五十万石,白银二十万两,衣甲三万套,这些钱物都是由主公自己负担的,没有花府库里的一文钱,不仅如此,主公还被近承诺三年之内与袁术和平相处,这才换回了你们的家眷!”

孙策、程普、黄盖听到竟然是这样的条件,都是大吃一惊,怔怔地看向刘欣,说不出话来,刘欣却只是淡淡地一笑,说道:“钱财乃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我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能够救回你们的家小才是发挥了它的最大作用,但是,公即是公,私即是私,府库里的每一文钱,都是荆益百姓的民脂民膏,取之于民,当用之于民,而你们原来并非荆益的百姓,刘某要解救你们的家眷,却万万不敢动用府库里的钱财,为了筹措资金,才拖延到今日,还望你们能够谅解!”

孙策他们听了刘欣这一番话,脑子里一片空白,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刘欣看到他们的模样,知道从此以后,他们一定会死心塌地的跟随自己,再也不会生出什么异心,没想到历史上取得三分天下的孙吴集团就这样轻松地被自己瓦解掉了。

刘欣心中感慨,却不便流露出来,只是挥挥手说道:“孙策,你还愣在这里做什么,快去接你娘吧,人马我都准备好了,程将军、黄将军,你们也快点下去休息吧,养足了精神,好迎接你们的家人!”

沮授等孙策他们离去,这才对刘欣说道:“主公存心仁厚,终于让他们心服口服,只是三年之内不对袁术用兵,这个条件太……,唉……”

刘欣拍了拍沮授的肩膀,笑着说道:“公与啊,不仅三年内不向袁术用兵,这一两年内我都会尽量不动一兵一卒,咱们就关起门来苦练内功,韬光养晦,等自身壮大了,我第一个还是要吃掉董卓!”

这一次从袁术那里赎回来的,除了程普、黄盖、韩当、朱治四个人的家眷,还有孙坚的弟弟孙静也被袁术一起释放,韩当已经死了,又没有孩子,刘欣便让他的寡妻与吴淑、吴贤她们住在一起,而孙静、朱治都被送到襄阳太守蔡瑁手下任职,以方便照料吴淑他们,孙策则到新兵营中报到去了。

吴淑、吴贤为了感谢刘欣仁义为怀,对他们一家以德报怨,特地给孙坚的那个遗腹女取名孙仁,表示永世不忘刘欣的恩德,听说了这件事,刘欣唏嘘不已,他知道这个小女孩一定就是著名的孙尚香了,对于孙尚香的本名,历史上有许多争议,也有认为她叫孙仁的,但是缺少史料支撑,没想到孙仁这个名字却是因为自己而来的。

有了报纸的大肆宣扬,募兵的任务很快就完全了,新增加了十一万多人的新兵,刘欣的底气也硬了起来,这些新兵虽然还不能真正上战场杀敌,但守守关隘城池还是绰绰有余的,尽管战马不多,但有三十万大军,加上专门研发的对付骑兵的各种战法、器械,也不用担心董卓会有什么异动。

报纸的发行,顺带着让大汉钱庄的生意也好了起来,大汉钱庄现在已经控制住了刘欣辖下十五郡的经济命脉,银票在这十五郡是最受欢迎的硬通货,现在的大汉钱庄不仅发行银票,还开始铸造银锭、金锭、铜钱,已经初具中央银行的雏形,尽管如此,马芸仍然坚持将库存现银与发行银票之间的比例严格控制在一比一点五,但是由于库存现银的增加,水涨船高,多发行出来的银票也随之增加。

这时候,各地诸侯大量招兵买马,为了满足钱粮方面的需求,大多开始自行铸造铜钱,但是由于铜矿的成分不同,技术水平也不相同,所铸造出的铜钱差别很大,更有偷工减料的,铜钱越铸越轻,其实,在刘宏时候官方统一铸造的铜钱就已经不足五铢了,到了现在,董卓更是大肆铸造一种无文小钱,重量连三铢都不到。

在这种情况下,大汉钱庄也被迫开始自行铸造铜钱,以满足当地商业流通的需要,马芸给这种铜钱取名“中平通宝”,以区别于当时流通的五铢钱,这种铜钱采用了新的工艺,铸造精美,文字清晰,外人很难仿造,加上这种铜钱的重量足足五铢,非常受到百姓们的欢迎,在襄阳等十五郡,大的交易主要使用银票或者金银,而中平通宝成了比较小的交易唯一通用的货币,不仅如此,在其他地方,民间交易除了使用金银,人们也更愿意接受中平通宝作为交易货币。

随着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刘欣开始着手进行文官制度改革,到了九月,刘欣真的将内阁和六部建立了起来,沮授、蒯良、郭嘉三人任内阁大学士,田丰任吏部尚书、韩戏任户部尚书、蔡邕任礼部尚书、程昱任兵部尚书、蒯越任刑部尚书、向朗任工部尚书,刘欣又在六部之外设立监察院,任命陈宫为监察院都御史,监督文武官员。

刘欣设立内阁的初衷是为了防止权力过公集中,在刘欣看来,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总是逐渐由盛转衰,都与皇帝的权力太大有关,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