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警花闯三国-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糜竺看了一眼那个小女孩,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这是舍妹,单名一个贞字,家父母去世得早,一直是我将他抚养长大,平日里对她娇惯了些,倒让将军见笑了。贞儿,还不过来谢过张将军。”

糜贞开始进来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有外人在场,摔坏了瓶子便匆匆弯腰去捡。突然听到张辽说要再送她一对瓶子,已然心喜,不觉偷偷看了他几眼,见他生得高大俊朗,英气勃勃却又面带微笑,让人愿意亲近。糜贞其实还只是个情窦未开的小姑娘,倒不羞于见到外人,于是大大方方地朝张辽道了个万福:“民女多谢将军!”

不待张辽还礼,已经听到糜竺说道:“这位张将军以后便是我们糜家的贵客,你二哥呢?叫他出来见见张将军。”

糜贞站直身子,又朝张辽看了一眼,眨巴着眼睛说道:“二哥正在东院练箭,你既然是将军,何不去与我二哥比试比试?”

张辽没想到这个小女孩说话如此直接,倒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扭头看向糜竺。

糜竺笑了笑,说道:“我这个小妹说话向来如此,还望将军勿怪。不过,既然刘大人放心让将军独自领兵来到徐州,想必武艺不凡,就连糜某也有些按捺不住,想要看看将军的身手了。”

糜贞紧紧握住剩下的那一只花瓶,一双眼睛瞪得圆溜溜的,惊讶地说道:“原来你不是我们徐州的将军啊!”

张辽这才逮到机会说话,拱手道:“在下是从襄阳来的,只是粗通武艺,却不敢在贵兄妹面前献丑。”

糜竺虽然是一介文士,对军事一道也不擅长,但平日里却喜好骑马射箭。而且,他也知道现在正处乱世,徐州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虽然对刘欣的人品还有些看法,但他既然主动示好,如果能够引为外援,却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样一来,糜竺对张辽的武艺究竟如何也感起兴趣来,上前一步,拉住他说道:“将军不必自谦,你我同去,糜某也有些手痒了。”

张辽听了这话,再要推却,便有些矫情了,只得拱手应诺。

糜府这座东院是糜竺兄弟日常练习骑射的所在,除了几个箭靶和一排兵器架子,偌大个地方便没有其他陈设,显得十分空旷。院子里一个年轻人骑在高头大马上,弯弓搭箭,“嗖”的一声,正中靶心。

糜贞早就拍着小手欢呼起来:“二哥好箭法。”

糜竺笑着指了指马上那个年轻人,说道:“张将军,这位便是舍弟糜芳。”

两人见礼已毕,糜竺递过一副弓箭,说道:“张将军何不上马一试?”

张辽自幼在北方边关长大,骑射是自小练就的本事,看到弓箭,不由起了卖弄之心。当下也不客套,从糜竺手里接过弓箭,翻身跃上糜芳刚才骑的那匹马,缓缓走了几步。突然,张辽双腿用力一夹,那马撒开四蹄,绕着院子飞奔起来。奔了约有两三圈,就在人和马都背对新旧箭靶的时候,张辽抽出三枝箭来,身子向后一仰,轻拉弓弦,使了个回头望月,“嗖嗖嗖”接连三箭,直往靶心飞去。

他这一连串的动作令人眼花缭乱,糜竺兄妹看得呆了,竟忘记了喝彩。等张辽勒转马头,来到近前,却听糜贞叫道:“你这动作中看不中用,怎么只射中一枝!”

~

第209章 幻术馆

糜竺、糜芳兄弟二人也放眼望去,果然见那箭靶上只有一枝羽箭插在红心处,还在那里晃个不停。 糜竺担心张辽脸上挂不住,慌忙朝着糜贞叱道:“贞儿不得无礼!”

张辽却笑着从马上一跃而下,说道:“张某献丑了,咱们何不去靶子那边寻寻,看另外两枝箭到底去了哪里?”

众人来到箭靶面前,糜竺兄妹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还有两枝箭不是射偏了,分明是三枝箭都射在一个点上,前面两枝已经穿过箭靶,直接嵌在了箭靶后面的杨树上,若不是那两枝箭阻着,这最后一枝箭也已经穿靶而过了。

面对张辽神乎其神的箭术,糜竺兄弟二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坚持要留他在糜府吃饭。张辽本来的使命就是要设法结交徐州的文武,自然求之不得。糜竺又吩咐人去街上请张清,结果张清忙着给百姓们诊病,无论如何都不肯过来吃这顿饭。

酒过三巡,糜竺突然说道:“张将军一身武艺,为什么不择明主而事呢?”

张辽没想到糜竺这样一个谨慎的人会问出如此不着调的话来,不由放下酒杯,玩味地看着糜竺,语带嘲讽地说道:“那么糜先生认为谁是明主呢?莫非想要我投效陶大人?”

糜竺对天下即将大乱的局势也看出了几分,他知道陶谦自保尚且困难,哪里能够吸引住人才,像张辽这等英雄怎么可能答应为陶谦效力。听到张辽言语中有些不悦,糜竺也觉得自己这句话说得有些唐突了,赶紧解释道:“陶使君为人虽然正直,但已是风烛残年,糜某所说的另有其人。此人姓刘名备字玄德,与你家主公一样,也是汉室宗亲,他志存高远,为人谦恭礼让,勤政爱民,将来必为这徐州之主。”

张辽不屑地说道:“这个人我知道,在洛阳时见过一回,我家主公曾经告诫过他,不要再冒充什么汉室宗亲,想不到他竟然又跑到徐州来招摇撞骗了,十足的虚伪小人!”

这回轮到糜竺吃了一惊,失声问道:“你说什么?玄德公他怎么可能冒充汉室宗亲?”

张辽摆了摆手道:“此事说来话长,个中缘由张某也不是十分清楚。不过,当时我家主公说出这番话时,刘备可没有表示什么异议。实话对你说吧,张某本是并州军中一小校,仰慕吕布的威名,随他一起归降董卓,这是张某一生中最大的失策!后来,张某奉命阻挡荆州军北上,在伊阙关外与主公手下的黄将军一场恶战,失手被擒。”

糜竺更加惊讶了,问道:“难道刘大人手下还有人武艺更胜于你?是不是因为刘大人没有杀你,你才愿意为他效命?”

张辽摇摇头,说道:“荆州诸将武艺胜过张某的何止一人,到了那里,我才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张某并非贪生怕死之人,投效主公实因他是天下少有的明主!张某在并州之时,也曾听过传言,说我家主公贪财好色,残暴不仁。实则不然,我家主公文武全才,爱民如子,在回襄阳的路上,他曾经作诗一首,我现在仍记忆犹新。郡衙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糜竺不由一呆,喃喃地说道:“难道我过去都错了?”

从第一眼见到刘备起,糜竺就被他的谈吐举止所吸引,当得知刘备是汉室宗亲时,更坚定了奉他为徐州之主的想法,所以才会在陶谦主动相让的时候出言相劝。但是,张辽的一番话让他的心思动摇了,先不论刘欣是个什么样的人,单单刘备冒充汉室宗亲这件事,就让他接受不了,于是也不再打张辽的主意,只顾闷头喝酒。

徐州的大街上,张清的身边仍然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一队人马从他们旁边经过,为首一人赤面长髯,手提青龙偃月刀,正是武圣关羽。他不经意地扭头朝人群看了一眼,忍不住“啊”了一声,面露讶色。同样都是大汉的军队,装束上还是有些细微差别的,普通百姓虽然认不出来,关羽却一眼看出那十多个秩序的士兵来自荆州。

关羽刚从平原接了刘备的家眷回来,突然看到荆州军出现在徐州,不觉大惊,赶紧勒住马叫过一个百姓询问清楚,知道刘欣是派来给陶谦治病的,这才放下心来。

驻军小沛以后,刘备的日子渐渐好过了起来,不仅一应钱粮军需全由徐州供给,陶谦还另外调拨了四千军马给他,加上原先的人马,现在也有了一点诸侯的样子。

见到关羽回来,刘备格外高兴,倒不是因为关羽接来了他的家眷。刘备当上县令以后,先后娶过好几房妻妾,据说因为他的命硬,这些妻妾大多被他“克”死了,只剩下甘氏一人。关羽说是接来了他的家眷,实际上只不过接来了甘氏和两个丫鬟而已。而且刘备为了拉拢关羽,向来都是与关羽食则同桌,寝则同席,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去碰下甘氏。

真正让刘备高兴的是,关羽还带来了他的旧识简雍。简雍与刘备同年,自幼相识,擅于辨论议事,不拘小节,在刘备起兵参与镇压黄巾军时,便常帮他出谋划策。

刘备在小沛一向低调行事,与糜竺、陈登等人也尽量保持距离,一力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因为他知道,自己除了关羽这个高手,剩下的只能靠收买人心了,这也是他为什么不顾刘欣的警告,而坚称自己是汉室宗亲的原因。但是,毕竟身边得用的人太少了,简雍虽然算不上足智多谋,却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助手。

可是,当刘备听关羽说到,在徐州城里看见了荆州军的身影,他的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说实话,刘备对于刘欣,有一种天然的畏惧,刘欣虽然整天笑嘻嘻的,但那双眼睛却好像可以看透他的内心一样。

关羽看到刘备一脸的忧愁,笑着说道:“大哥不用担心,我打听过了,那些人只不过是刘欣派来帮陶州牧看病的。”

刘备心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沉重了,他之所以推辞陶谦的让位,除了要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高尚的品德,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已经看出来,陶谦的身体撑不了几年了。而刘欣这个人似乎专门和他作对一样,不仅揭穿了他的虚假身份,还派人来给陶谦看病。刘备的城府很深,他的这些真实想法自然是不会对关羽说的,只是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自己一个琢磨对策去了。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孙策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已经能够下地活动了,但是真正康复还需要继续调养几个月。而韩当经过华佗、张机的联手医治,也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只是身体还是十分虚弱,那条左臂纵使不残废,今后也不能过分使力了。

这一个月来,每天下午都会有一辆马车来接吴淑出去,大约要一个半时辰左右才会回来,却又不肯告诉大家她去了哪里。为了这件事,吴贤对她的误会越来越深,但考虑到一家大小的性命都捏在刘欣手里,也只好隐忍不发。

这一天,吴淑照常被马车接了出去,却是直接来到了医学院。坐在车上,她的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这些天,母子二人也经常见面,但是今天不同,在征得华佗的同意之后,她可以带着孙策去见程普、黄盖他们,将所发生的一切都原原本本地告诉他,并带他去孙坚的坟前烧一柱香,磕几个头。

大家担心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孙策只是默默地流了两行泪,便没有太大的举动。他虽然脾气暴躁,却也知道孙家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了,只是咬牙切齿地发了个毒誓,日后一定要杀了陶谦,为父亲报仇!

而就在同一天,州牧府里也是一片忙碌,灵儿、秀儿姐妹几乎在同一时刻,各自顺利产下一名女婴。连添两个女儿,刘欣心情大好,觉得今天是个吉日,立刻下令筹备多日的襄阳幻术馆和大汉钱庄在这一天同时开业。

这一个月来,于吉吃得好,睡得香,身边还有刘欣特意送来的两个俏丽丫鬟。于吉老牛吃嫩草,焕发了第二春,站在台上的他,渐渐的又恢复了当年仙风道骨的奕奕神采。

当时大众娱乐节目很少,街头跑江湖卖艺的人也不多见,何况一个专门面对大众的演出场所。幻术馆在开业前十天便开始大肆宣传,而襄阳南来北往的客商众多,又是一座不夜城。到了那一天,幻术馆的门前人山人海,许多进不去的人,就是站在门外听着里面的掌声也觉得十分过瘾。

一天表演下来,于吉连声喊累,不过,看到堆了一桌子的钱财,他又眉开眼笑起来,早知道开个幻术馆这样赚钱,谁又愿意去当骗子呢?

刘欣也很高兴。当年张角就是凭着几手时灵时不灵的医术来收买人心的,现在襄阳有了医学院,张机的第一批弟子也有不少人已经去各地自行开设医馆,加上百姓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太平道在荆州自然就不会再有市场了。但是,幻术的危害比太平道更大,如果落到有心人手里,用于蛊惑人心的话,就不单单是骗人钱财的问题,甚至可以危及到刘欣的统治。其实,幻术也就那么回事,说穿了一钱不值,现在公开表演给大家看,大家自然都知道那些东西都是假的,以后再有人在襄阳想要靠这些东西行骗,或者煽动百姓,哪里还会有市场?

然而,另外一条消息却让刘欣高兴不起来。

~

第210章 寄人篱下

经过刘欣、马芸的长期策划,与幻术馆同一天开张,而且被寄于厚望的大汉钱庄,却是门可罗雀。 全天唯一的一笔业务,便是马芸从家里取了一千多两白银,存进了钱庄,换回一张面额一千两的银票。

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刘欣和马芸感到难以理解,银票用起来多方便啊,而且有官方的保证,随时可以去钱庄进行兑换。尤其是在一些大额的交易中,如果使用银票,可以省去许多麻烦,至少总好过带着一大堆金银和铜钱吧。

恰好此时,程昱前来拜访,他是来祝贺刘欣喜得爱女的。自从投奔刘欣,被委任了一个别驾的职位,程昱还从来没有得到过表现的机会。刘欣要开设大汉钱庄的事,不仅荆州的官员,就连广大老百姓都是知道的,因为和襄阳幻术馆一样,大汉钱庄在前期也进行了大量的宣传,程昱对这里面的情况自然也是了解的。

程昱见到刘欣正为钱庄的事发愁,心生一计,说道:“启禀主公,在属下看来,大汉钱庄所做的事无非就是存钱和取钱。大家都会觉得钱还是放在自己身边来得安全些,何况钱庄只收金银,而且要折色,愿意存钱的人当然就少了。主公为何不从取钱这个方向来考虑呢?”

刘欣一愣,反问道:“没有人存钱,怎么会有人来取钱呢?”

程昱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说道:“其实主公关于设立大汉钱庄的这个想法,属下乍一听到,也觉得匪夷所思,可是细想之下,这又确实是一个绝妙的主意。但是,为什么大家都买帐呢?归根结底还是对钱庄不太信任。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让大家看到,只要凭银票,就能在钱庄取到钱。而这样做,首先得让大家手里有银票。”

刘欣已经从他的话里听出点门道,颔首道:“你继续说。”

程昱欠身道:“现在要让银票到大家的手里,有两个现成的途径。一是每个月发放官员俸禄的时候,可以直接折算成银票发给大家。二是很快就要夏收了,各地官府照例是会收购一批粮食的,可以直接用银票进行收购。”

刘欣知道,古代的钱庄,利用取钱、存钱这两个环节的折色是赚不了多少钱的,主要的收入还是依靠放贷。但是,吸收不了存款,就没有多少钱可以用来放贷。程昱的建议与刘欣的初衷还是有些背离的,这样一来,大汉钱庄就变成了各地官府的财务室,只能起到一个周转的作用了。那些发出去的银票,倒有点像后世流行的打白条,只不过比较容易兑现罢了。不过,对提高钱庄的人气,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看到刘欣沉思不语,程昱又说道:“只要主公能够保证所有的银票都能取到钱,大家就会觉得银票使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就会有人愿意主动将钱存进钱庄。只要有人将钱存进钱庄,不就达到设立钱庄的本意了吗?”

刘欣恍然大悟,不由对程昱刮目相看,处于那个时代的人,仅仅听了一些关于钱庄的宣传,就能想明白这些道理和策略,确实不简单,不愧在历史上能够成为曹操手下最重要的五大谋士之一。刘欣不由点点头,说道:“你分析得很有道理,回去以后拟个详细的章程给我看看。”

程昱在刘欣手下这些谋士当中,算是来得比较晚的,而且还是主动投效,一直担心不能得到刘欣的重用,现在见到刘欣对自己的意见如此重视,不由大喜,连声说道:“是,属下现在就回去办理此事。”

刘欣却叫住他道:“仲德,你先不忙走,我还有事问你。”

程昱慌忙拱手道:“主公请讲。”

刘欣沉吟道:“我欲讨伐董卓,却取道西川,荆州文武都不以为然,你对此有何看法?”

程昱抬头看了看刘欣,拱手说道:“属下不敢讲。”

刘欣笑了笑,说道:“你有什么想法直说无妨,我不会怪你。”

程昱这才清了清嗓子,说道:“主公想要讨伐董卓,从南阳出武关,便可直取长安。即使不取武关,洛阳现为无主之地,也可以先占洛阳,再进兵弘农,攻函谷关,亦可长驱直入。主公现在舍近而求远,其志必不在董卓,而在刘焉!”

刘欣抚掌大笑:“知我者仲德也!董卓我也是要讨伐的,但西凉有数十万大军,不可急在一时。等我取了西川,则可对董贼形成三面合围之势,到时候长安城一鼓可下!”

有一句话,刘欣没有说,他不急于攻打董卓,除了不想过早地损耗实力以外,还想看看没有了貂婵,王允能不能想出其他办法离间董卓、吕布这对父子。历史上,西凉军盛极一时,后来经过董卓、吕布和李傕、郭汜两次内乱,这才实力大减,为曹操所灭。

而程昱也有一句话没有敢讲,他已经看出刘欣所谋者甚大。刘欣如果直接灭掉董卓,很快就要面对一件难题,那就是如何处置刘协。按照刘欣的说法,他是不承认这个皇帝的,那就只有废了他,而这样一来就面临着另立新君的问题。显然刘欣想立的是他自己,可是他的名望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士林之中对他的看法还是贬多于褒,这时候自立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程昱清楚,刘欣肯定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迟迟不向董卓用兵,他是在慢慢壮大自己的实力,等等时机。程昱也正是因为看到刘欣的宏图大略才主动投效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钱庄的人气终于旺了起来,但基本上都是去钱庄取钱的,存钱的一个也看不到。原来,那些领到银票做俸禄的官员,第一时间便是赶到钱庄,将手中的银票兑现。而卖粮大户们,许多人更是一开始就不愿意接受银票,后来看到别的银票已经换成了真金白银,这才勉强接受,而他们收到银票后的第一件事也是立即兑现。

这样的结果仍然不是刘欣想看到的,但是受到程昱所献计策的启发,刘欣又采取了进一步的举措。首先是墨香斋和马芸她们开设的几家店铺都开始接受银票作为支付凭证。墨香斋本来就是刘欣让沮授秘密开设的,拥有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