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的发家史-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窗往外望就可看见,其路的尽头处耸立着一道巍峨的宫墙,据我的目测比之外城十多米城墙来此处更要高上好几米,加上宫墙至少在也有二十多米之高的城楼。这宫殿光光这外部建筑就需让人抬头仰视,从而给人一种迎面的心理压迫感。当然这种感觉对于我来说,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而已,在后世我生活的那个小县城,虽然没有这么壮观的古建筑,但比之更高的现代建筑却还是比比皆是的。所以,这皇宫外墙的如此高度,对我实在产生不了什么威压效果,也不会让我对生活在这皇城里面的老皇帝生出更多的什么敬畏和崇拜之心来。在我的眼中,虽然这皇宫造得气势非凡,但只要它里面住的是个人,而且还是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我就完全没有必要去怕他。甚至我还恶意的想,只要自己到时在面圣的时候万一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我就第一时间站着自己的身体优势和天生神力把皇帝老儿逮过来当人质。

王府的马车,连带那几十名侍卫齐齐的停在了相距宫门口还有五十米开外的地方。

项成文照旧尽职尽责的同我一起下车步行,由他带领着向皇宫入口走去。

小王爷想来在京城地面上的人缘比较广,一路过去。一路不停地跟把守宫门地好几位御林军士官打着招呼。

两人一路直走到宫门通道口才被御林军拦住了去路。

出圣旨。让当头一名带甲校官验明无误之后,这位了行,当然我在这之前是要经过缴械搜身这一关的。等这校官完成了检查程序。他便招呼来一位小太监给我带路。项成文身为皇家贵胄,更是老皇帝的亲曾孙子,但没有老皇帝地传唤,他也只能把我送到这里了。

我和他拱手作别,被小太监一路引领着往皇宫里面走去。

通过至少十多米长的宫门过道,这大楚的权力中心才终于展现在了我面前。

入目第一眼的便是“一望无际”般的宫殿广场了。其面积之大,我已经不能用后世的什么体育场之类地来形容了,总之大的有点离谱。相信这么大的一个广场,站个十来万人也是不成问题的。



我抬头极力向前方观望,只见宫阙重叠,一层连着一层,数斗数不过来,也不知这大楚的皇宫里头。到底住着多少人。

跟着小太监亦步亦趋的向左直走了差不多二十几分钟后,才在一处宫房门前收住了脚步。

“官人请稍待!”这名使唤小太监对我还算满客气的,叫我在大门口等着,自己则进去传话。

我站在门房口吹了十几分钟的冷风之后。原先那个小太监才笑盈盈地跑将出来,满脸的奴才相。把我一个劲地往里面请。其谄媚和巴结讨好的脸色展露无疑,让我不觉有点莫名其妙起来。我一没费钱打赏他,因为他这个在宫门口不入流的小太监,我完全没有此必要,二我又不是什么当朝大员,他更不用对我这般如此态度。心中虽然有疑问,但我早抱着慎言地打算,只好把疑问憋在了自个儿肚子里。

被这名有点过分热情的小太监一路“请”到宫房里正对面地一个房间口。

“刘总管,人已经带到了。”小太监毕恭毕敬的侧身与门口,对着垂着布帘的房间说话。

“让他进来吧!”里面阴柔之极的声音响起,不由让我浑身上下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直觉中里面这不男不女之人,一定是个大变态。

“谢官人,你里面请吧!”小太监谦卑的躬着身,抬手相请。

我深吸了一口气,抬前两步,掀帘而入。

房间的整体面积还算宽敞,其正对门口的地方摆放着一个大书桌,书桌之上堆满了各色文牍卷轴,书桌之后,一坐两站着三个人,当中坐着的一人湛蓝色锦袍裹身,头戴羽冠,面白无须,体态臃肿,从外表上看其年纪估摸在五十岁许,此时他正用他那双蚕豆眼饶有兴致的打量着我,这人无疑就是那位小太监称呼的“刘总管”了。而他身侧两旁站立的两名年轻太监俱都是低眉顺目的站着一动不动,要是在后世我保准怀疑这两人是不是蜡像。

我见这胖老头刘总管盯着我足足打量了五分多钟都没开腔,终于忍受不住,从怀中掏出那道圣旨,双手捧住,上前一步递到他的书桌上,大声道:“小民谢安平,奉旨入宫觐见皇上!”

胖太监不为我的喊声所动,只是在嘴角不经意似的挂起了一丝微笑,但我可认为他这是对我友好善意的表示。相反站着的那两名年轻太监倒是被我突然发出的喊声吓了一跳,俱都奇怪的飞快抬头看了我一眼,又匆匆的低下了头去。

胖太监没有伸手去拿那道圣旨,只是轻轻在上面瞄了一眼,终于开口说话。

“谢安平,那个毛县的县令领旨只比你早了一日,但他在五日之前就进京面圣了。你是何原因如此延误行程,置圣上的皇命于不顾?嗯?”

老太监诘问的语气虽然不温不火的,但我还是从他隐隐感觉到了他这话里的些许怒意来。

进京的一路之上我早就对类似的问题有了腹稿。于是,我不慌不忙对答如流的说道:“小民此次奉旨进京,在亲手领到圣旨的当日就整理行装出发了。但是一路之上小民先是遭到了一伙不明来历山匪的袭击,万幸小民招募的那些护卫还算个个尽忠职守,保证了小民的性命安全,但小民的那些护卫却是死伤惨重,小民为了能平安到达京城,能在有生之年入宫得睹天颜,只好耽搁了一日时间来休整上京队伍,并且派人回乡,重新招募更多的护卫来护行。但是这样一来,这上京队伍的人也难免多了一点,滞缓了行程。再加上随后几日,不知是谁泄露了我上京面圣的消息,最后居然以讹传讹,谣传说小民是朝廷下派的钦差大臣,是专门为皇上从民间选取优秀美文,传世巨著的。众所周知,小民可是一无功名在身,二无足够学识堪当如此重任的。奈何小民虽然百般解释自己只是上京面圣而已,但那些士林子弟,包括一些地方官员,都以为小民只是欲盖弥彰,每到一处,他们都必拦道相请。小民虽然已经尽全力的赶路了,但经不起这一路上那些附势之人的阻隔,所以才稍稍迟了几日,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总管大人多多原谅。”

我长篇大论的说完,就听见这个死老太监突然神经质的桀桀怪笑起来。

“好你一个谢安平呀!果然名不虚传,口齿伶俐,巧思善辩。洒家在宫中活了这几十年了,从来没见过像你谢安平如此胆大妄为之辈。自己假冒了钦差不说,居然还当没事人似的侃侃而谈,睁眼说瞎话。桀桀!洒家真是不佩服你都不行呀!”

听到老变态这话,饶是我早有心理准备,后脊梁骨也不由一阵阵的发凉。虽然知道,此次我轰轰烈烈的上京之行,瞒不了朝廷中的那些耳目,但也没想到他们竟然这么快就知道了。可是他们为什么不一早治我的罪,派兵来抓我,而让我一路风风光光扛着钦差的大帽顺利抵京呢?难道他们或者说是老皇帝想让我自投罗网不成?那这个老皇帝也无疑是个老变态。

第五卷 天币传说

第十四章 觐见(下)

刘总管,小民说的可是句句属实呀!”我马上喊起冤纵有天大胆子也不敢如此大不韪的假冒钦差,这都是那些不知内情之人以讹传讹所致,小民对此是万般无奈,寝食难安的!所以,小民就想着此次觐见,能向万岁爷解说一二,以洗刷小民身上的不白之冤。”

我脸上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但身体却站的笔直,完全没有下跪求饶的意思。我心里早已准备好了万一的打算,眼前这老太监只要胆敢下令拘捕于我,我就马上秒杀了他,还有那两个年轻太监和门外的小太监;然后在别人未发现这里情况之前,把四人的尸体藏匿好;最后自己则第一时间按原路返回,带着阿秀逃出京城,往大汉国跑路。这是最最的下下策,不到万不得已当然不能轻易实行。

“哼哼!你还真是伶牙俐齿!你既然说自己没有假冒钦差,那为何每到一处就接受地方士绅官员宴请,收受众人贿赂呢?嗯?”老变态似乎真的有些上了火了,目光阴冷的盯着我。

我勉强压下自己上前一拳打爆他笋尖头的冲动,收起了故示胆怯的表情,挺正身体,居高临下,有恃无恐的斜睨着他,冷道:“刘总管,我可是奉旨入宫觐见圣上的,你故意扣留我的圣旨,不让我觐见是何道理?难道咱们的万岁爷要见我一面,还要得到你的允许不成?”

这老太监一见面就对我阴阳怪调的,我跟他好言好语的说话,这老变态却以为我好欺负。蹬鼻子上脸起来。他还真当老子怕了他这个老阉人了?既然不能让他对自己有所改观,那自己也完全没有必要再给自己找罪受,委屈了自己。

“哈哈哈!”老太监不怒反笑。砰地一声拍案而起,蚕豆眼睁大了少许,定定地看着我。

正在我以为他要发飙时,这老阉人却一字一顿的说道:“小喜,你带他去觐见万岁爷!”

“是,总管大人。”老阉人左侧身后的一名年轻太监连忙恭声答应。并从老阉人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一枚令牌。

我有点费解的看着他,却见他已经把目光移到了那道圣旨上,并且一手抓过,就要收起。

这圣旨的好使之处,我早已是见过的,就这么的被缴了过去,我心里还真是有点舍不得。

“等等!”我不由上前一步,阻止道:“刘总管。这圣旨你要收起来吗?”

这老阉人像是完全不屑再与我交谈,回头轻轻示意了那个名叫小喜的年轻太监。

“谢公子,你既然已经凭借圣旨入了宫,当然要交还圣旨。喏!”小喜指了指一边靠墙地橱柜。“那里都是最近几年来复旨交还的圣旨。除非是万岁爷下旨赏赐封敕之类的圣旨可以准许领旨之人保存外,余者都得上缴此处封存。”

我听了这个年轻太监还算详尽的解释。心下不由一阵失望。

“谢公子,请随小的来吧。”太监小喜既不热情也不冷淡的伸手相请。

我有些留恋的最后看了一眼老阉人手中的圣旨,跟着这位年轻太监走出了这个像是秘书处地古代办公室。

出了宫房,我忍不住好奇心,向这个年轻太监询问了老阉人刘总管到底是个何许人物?这年轻太监对此倒也没有隐瞒,如实的告诉我这位刘总管是内府负责宫中承宣传达之职的宦官首领,这差事虽然乍一听起来简单明了,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我好歹在后世读了些闲书,在我的感觉中这老太监可能就是类似后世国务院办公厅主任地官职,这权利可是大的可以。心下不由为刚刚自己惹上这么位实权人物有些后悔起来。但现下再后悔也没用,只希望自己以后还有机会去讨好他。

跟着这位太监沿着一长排宫房直走了十几分钟,到地尽头,又沿着一道大理石雕凿的御道,直走了二十来分钟,才在一处众宫廷侍卫把守的红漆大门前停了下来。

年轻太监小喜连忙急步上前,向侍卫头领出示了那枚令牌,禀明了来意,再让他检查搜身之后,其余侍卫才在他的示意下,打开了那道红漆大门。

正当我以为过了这道门槛就可以见到皇帝老儿的面时,走进去才发现,里面又是一个大广场,虽然没有外面那个那么夸张,但也不小。

我俩一路沿着御道直走,而御道两旁则各自站着一长排手持长戟的健壮侍卫,直排向御道的尽头。

我跟着又走了差不多十几分钟才走到了这条御道的尽头,照例是一个紧闭的红漆大门把守,旁边整齐站着不下百人的侍卫队。不同于上次,这次的红漆大门旁,还有两名太监,一老一少。

照例是一道检查搜身,禀明来意后,侍卫头领才让打开大门,让门口的一位老太监去里面通传,而我则只能先等在门口,静候皇帝老儿的召见。

足足过去了半个多小时,里面丝毫不见那个老太监返回的影子。这不得不让我心下窝火大骂不已,老子千里迢迢的被你一纸召唤到这里,你他娘的还摆劳什子“元昌大帝”的臭架子让我等这么久,还真***不是个东西!***!你不就是投了个好胎,当了个皇帝吗?老子还在后世投了个好胎,当了二十一世纪幸福一代的农民工呢?老子喝过可乐,吃过汉堡,穿过西装,戴过手表,还饱受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政治熏陶。光这几项也是你这个皇帝老儿远远无法比拟的……

我在肚子里骂骂咧咧的将近一个多钟头,才见那个老太监气喘吁吁的跑回来宣旨。

“宣……谢安平……觐见~”老太监刚一站稳,就急促促的扯着公鸭嗓子叫了起来。

我霎时停止了心中发泄似的谩骂,整了整笔挺地风衣。举步而入。

这道大门之后地景致跟外面两处完全不一样。除了中间照旧一道五六米宽的御道之外,其余的地方则是

砌地亭台楼阁,绿树红花。小桥流水点缀其间,红连。虽然也有站岗的侍卫,但人数上比起外面少上了许多,与一些飞禽珍兽相映成趣,平添了几许生动活泼之气。



顺着中间那条笔直的御道急走了几十步远,我才想起我好像不认识路。而且还不知道皇帝老儿现今在哪个旮旯里驻足。

“谢……谢公子……等一下。”身后那位老太监有点上气不接下气的跟了上来。

“有劳公公了!”我知道这老太监肯定是为我带路的了。

老太监喘了好几口粗气,才算平缓了呼吸,“谢公子,待会儿见到万岁爷的时候,请你一定要注意礼节事项……”

我摆了摆手,当即阻止了他地话,“这个我知道,你还是快点给我带路吧。”

我这次来京面圣早就有了给皇帝老儿行三跪九叩大礼的觉悟。当然不用这老太监再来嚼舌。而且我被磨磨蹭蹭了这么久,已近黄昏时分,王爷府的阿秀也该等的着急了。加上我心中一直悬着的假冒钦差一事,最终也要等老皇帝来揭盅。照目前事情的发展态势来看,老皇帝要么现在还不知道我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但这个可能性很小,毕竟我这次上京之行闹的有点太过轰动了。排除了这一点,而老皇帝居然还不治我的罪,只能说明要么我上次进献地两份寿礼,让他很是满意;要么就是对我还有另外的用意,总之怎么推测,我现在都是没有性命之忧的。不过,心中虽然如此认为,但最终的谜底还是要老皇帝这位庄家来揭晓。

老太监呆了一呆,旋即向我施礼道:“即如此,那谢公子就随洒家来吧。”

被这个老太监领着一路左拐右绕地穿廊过桥,刚开始我还能勉强记忆住来时的路,但经不起他地几十绕,到最后我只能无奈的放弃记路一途,彻底让自己迷失在了这皇宫之中。

最后,两人在一处明显增加了许多侍卫的地方,停住了脚步。我知道这应该是到地头了。***!见个皇帝还真不是一般的麻烦。我粗略算了一下,从刚进宫门开始到现在,至少已经过去了两个多钟头了。

“你就是谢安平吗?”领头一位像是统领模样,四十来岁年纪的御前侍卫直盯着我询问。他虽然一身衣甲鲜明,人也长得壮实,但毕竟身高只有后世的一米七左右,比我现在一米八几的身高整整矮了十多公分。所以他面对着我只能抬头仰视,让我很有一种自得的感觉。

“草民正是!”心中尽管不怎么喜欢这人的傲慢态度,但抱着此行低调做人的原则,加上他毕竟是老皇帝身边之人,我还是十分客气的对他做了一个九十度的长揖。

不过,我如此的大礼,丝毫没有引起这位侍卫统领的好感。只见他冷哼一声,不怎么客气的说道:“你跟我来吧。”

我心中对这位四十岁男暗骂了一句你***熊之后,装出毕恭毕敬的模样跟在他身后,被他领着来到了一处轩榭之前。

我偷眼上望轩榭门上的牌匾,上书“翰文轩”三字。

“启禀皇上,谢安平带到。”这侍卫统领在离着门口还有两米的地方就收住了脚步,弓着腰,压低着嗓子向里面禀报。

等了片刹,才听见里面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宣他进来吧!”

“是!”

侍卫统领恭声应是后,就扭头向我示意。

我只好干咳了一声,又做作的整了整皮风衣,向前几步,先是举手在轩门上轻叩了两下,接着才轻手轻脚的推开了这道木门。而木门内所在的就是当今大楚国的主宰,至高无上的存在,他手握千千万万之人的生杀大权。饶是我先前一再在心里对他不怎么敬畏,但现在我临门的一脚却还是忍不住一阵轻微发颤。

轩门推开一角,我勉强压下心头的那丝紧张之情,侧身而入后,又轻轻转身把轩门给掩上了。这个进门后不忘关门的良好习惯,在这次觐见之前,我可是牢记于心的,总算没有事到临头把这茬给忘了。

这个翰文轩占地面积很大,轩中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排排五六米多高的大型书架,上面堆放着一些竹简和纸质书本。

我下意识的第二眼就向右边看去,只见离着我所站十来米远的地方,有着一张很是夸张的长方形书桌,书桌上的两角各自堆放着一些竹简书牍,中间则竖摆着一副也有些夸张的大型笔架,笔架上挂满了不下几十只大小长短不一的各种毛笔,此外还摆放着一些笔墨纸砚,让我瞪眼的是书案上那一大叠醒目的雪纸,这时代目前除了我在十里集销售的之外,我还真想不到有其他人已经仿制出来了。而在这个长方形书桌之后详然而坐的是一位头戴金冠,身穿金丝绣龙黄袍的老者,还有在他身后两侧,几乎靠墙而立的两名老太监。从这一站形布局上看,先前那个胖太监所谓的刘总管办公室摆设,肯定是间接从这里效仿过去的。

“草民谢安平叩见吾皇,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我第一时间就把自己天生的表演潜质完全挖掘了出来,连滚带爬的急忙上前几步,扑嗵一声重重的跪在明显是硬石板铺成的地面上,接着又咚咚咚作响的一连重重磕了九个响头,要不是我故意控制着力道,我还真怕把地上的那块硬石板给磕裂了,饶是如此,我的磕头声,也在这空阔的翰文轩内显得荡气回肠。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这主要是木制结构的古建筑,它的回音和隔音效果都是很不错的。

说起来要花些时候,但从我进门到下跪给老皇帝磕完响亮的九个头,只花费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这磕头的效率还是蛮高的。

第五卷 天币传说

第十五章 与皇帝做买卖

在这硬石板上足足跪了五分多钟,四肢着地,额贴地磕着不痛,但跪了这么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