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怪笔录-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萍点了点头道:“大仙,既然如此,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是否直接去镇上吴家?”
  王长贵摇了摇头道:“暂且不急,姓邵的男子已经死了,就算它们又勾上了旁人,短时间内想必也不会被要了性命,我们先回去,待我准备些物件之后,咱再去会会它们。”
  随之,三人挨个从碉堡中爬了出去,一直在外头等着他们的宋高升见状,急忙跑了过来,张口便问:“大仙,这里头到底是啥玩意啊?不会真的有死尸吧?怎么会这么臭呢?”
  王长贵点头道:“这本就是一个鬼子留下来的碉堡,里头有几具死尸也实属正常,时间久了尸体**,自然会有恶臭,好了时间也不早了,今日过半年,咱还是赶回去吧。”
  这话自是王长贵替刘萍与宋高升所想,所以才会这么说,若是他一人在此,绝不会惦记什么半年不半年的,这些节日对他来说根本是形同虚设……
  而后,徐云德又找来些石块将那洞口堵住,并用泥巴盖上,以免被旁人发现,只因里头的景象太过骇人,那些尸骨虽都不是活物,但换做寻常人瞧了,保不齐比见着真鬼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一路上,宋高升似乎对于吓晕哥哥的玩意儿还耿耿于怀,忍不住问向王长贵道:“大仙,刚才的那个碉堡里头,是不是吓晕俺哥的那些女鬼的老巢啊?你们在底下除了尸骨之外,还有没瞧见什么其它的东西呀?”
  王长贵摇头道:“这些都不是你该问之事,另外等回去之后,且莫要向旁人提及那个碉堡,若有人问起今日找到了啥么,你就说我不让你说便可,知道了吗?”
  宋高升点了点头,此外与他们一同回村的还有徐云德,徐云德对节日也没有什么概念,他乃是盗墓出身,遇着有活儿的时候,莫说是半年了,就是春节也未必会呆在家中正儿八经的过,所以也没有忙着回去。
  一行四人很快回到了村中,此时正午刚过,日头还高,那时候农村没风扇,更别说空调了,所以一到这个时候,许多人都会跑去靠水的树下乘凉,每当这时,一些会讲故事的人便会给大伙说上几段,一沟村中,最会讲故事的便得当属丁二他爹了。
  话说这丁老头也并不识字,可他口才却极好,加之年轻时候走过南闯过北,见闻也多,讲起来的故事大伙都爱听,所以一旦他出来开讲,那么丁二家门前的那棵大柳树下定然会聚满了人,这回也不例外。
  刘萍、王长贵和宋高升三个本村的对此却是见怪不怪了,可徐云德还是头一回见,看着那柳树底下黑压压的一大群人,不禁好奇的问道:“妹子,这些人跑这坐着干啥?”
  刘萍笑着替他解释道:“徐大哥,你有所不知啊,丁二他爹可是咱村里最会讲故事的人,每当他一开讲,他们家门前定然会是这番摸样,不信你过去听听。”
  徐云德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将洋车往路边一放,随之对王长贵他们说道:“老道、妹子,你们先回去准备,我在这听听丁二他老子都讲的些啥,咋会有这么些人跑来听!”说罢,便兴冲冲的往人群中挤去。
  刘萍与王长贵见状后,相视一笑,随之便各自回去家中,刘萍本就没什么事,但既然王长贵说要回来准备,那么她也寻思着回来一趟,把事情跟公公说一声,也省得他老人家惦记。
  再说徐云德,挤到前头之后,见那丁老头恰好要开讲了,便兴致勃勃的席地而坐,侧耳听了起来。这回,丁老头讲的是他年轻时候的一段亲身经历。
  当年丁老头还只有二十几岁,在外省的一个煤矿上做背煤短工,活儿又重又累,一天下去,每个人最起码要从煤窑下头驼两三吨的原煤上来,所以说到了夜间休息的时候,长短工们睡得都很死。
  当时与丁老头一同干活儿的有个人也是江苏的,名叫房生,比丁老头小半年,这房生当时有个绰号叫做黑蛋,原因就是他长得又黑又矮,但此人却是浑身精肉,壮硕的很,且力大无穷,用丁老头自编的话讲,叫独拉九牛,难穷其力。由此可见这人的力气有多么大!
  而丁老头所要讲的事情,便与这个黑蛋有关。有句话叫个子矮的都是被心眼儿坠的,这个房生便也应了这话,他脑子精明的很,眼珠子一转就是一个心眼,一般人鬼不过他,与他一同干活的劳力们,大多都在他手上吃过亏,只因丁老头与他是老乡,所以房生对丁老头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没有占过他的便宜。
  有天下午,干完了一整天活儿的劳力们从矿上下来,正吃饭间,房生却把丁老头拉到了一个偏僻的角落中,看准四下无人之后,才神神秘秘的说道:“老丁,今儿在窑下头,我瞅见一块石头,当时我一眼就认出了那是块原玉矿石,这东西在世面上可值钱了,咱若把他给弄出来的话,何苦还用在这遭罪受?”
  丁老头当时一听,顿时就来了兴致,急忙问道:“此事当真?你不会看走了眼吧?”
  房生满眼欣喜的说道:“绝对不会看错,两年前我就见人在矿上寻着一块,当是被监官给拿去了,那家伙当时那满目精光的摸样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事后不多久,那个监官就甩手不干了,据说成了一方财主!”
  年轻时候的丁老头一听,自然是动心不已,开口便道:“房老弟,你有啥点子没?从窑洞里搬块石头出去,那定是要惊动人的,若被旁人瞧去了,咱可就竹篮打水,到时候别说发财了,没准儿还得吃顿毒打……”
  那房生却说道:“老丁,这个你放心,点子我都想好了,我一人难以成事,见你我本是老乡,自从到了这矿上干活,对我也还是不错的,所以才决定找你合伙发财。”
  丁老头连连点头道:“老哥我先谢过你了,日后咱若真发了财,你老哥我定不会忘记你房老弟……只是你想的是啥点子,快快说来我听听。”
  房生闻言后,便附耳对他说道:“明日晌午我先把玉石矿藏在煤篓子底下带出来,然后将其埋在煤堆里,到时候我会做上标记,待午时吃饭的当口我便找监官告假,就说家中老母重病,你只需等饭后回去矿上,用衣物把那玉石矿包好,我再以替你往家中捎东西为由去寻你,从你手上接过包裹后就直接放进箱中带出去,一旦成功,后天一早我便回来找你,就说你家中急事,这样一来,你我不久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闷声发大财了嘛!”
  丁老头闻言,连连点头道:“妙计、妙计,房老弟你脑子果真灵光,这么巧的计策都想的出来,老哥我真是佩服啊!”
  那房生摆手笑道:“老丁你先别急夸我,这事还没成呢,等咱两带着玉石矿成功出去之后,你我在乐呵不迟!”
  故事讲到这儿,徐云德便觉有些淡然无味,可见旁人却个个都听得入迷,况且天儿还正热,这靠水树下倒是凉快,于是便耐着性子,继续往下听去,却没想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却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丁老头喝了口浓茶,继续开讲。
  两人又商定了细节,确保了旁人绝难看出端倪之后,方才散了,对于当年的丁老头而言,此事真乃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激动的他甚至一夜都没能合眼,第二天却依旧是神采飞扬,满身干劲儿。
  到了午饭时,房生果真依照昨日定下的计划开始实施了,首先他顺利的请下了事假,饭都没吃便回房收拾行礼去了,丁老头见状后,趁人不备之际,急急的赶去矿上,将那玉石矿用衣物严严实实的包好,事情发展至此,已然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可奈何天有不测之风云,就当两人的计划顺利进行的当口,却是出了异变。


'正文 287第二十章 第九节'

  '正文'287第二十章第九节
  287第二十章第九节
  就在丁老头刚刚把玉石矿包好之后,却突闻窑洞的方向有人呼喊:“失火啦!快救火呀……”
  顷刻间,整个矿上乱了,要知道煤窑失火,那可是大事,地底下矿层连绵不绝,谁也无法估量矿脉有多大,若是叫火势失控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近千个矿工抬水的抬水,卸煤的卸煤,但那个年代的防范措施哪比的上现在,更别提什么消防了,只一眨眼的功夫,便见窑洞出窜出了火苗来,且火势越来越大,脚下的地就好比是火上油锅,叫人难以落脚。
  “快撤吧,火势拦不住了,再不走,大伙儿都要被烤焦了……”纷乱之中,突然有人这般喊了起来。
  旁人一听,顿时丢下了手上的家伙、水盆,一窝蜂的往矿场外跑去,丁老头也是如此,但却不舍放下玉石矿,抱着几十斤沉的包裹跟在人群之中,跑了出去。
  转眼的功夫,整个煤矿成了火海,滔天的大火似乎把天空都给烧化了,纵使站在数百米外的山坡上,众人还是感到了灼热的火狼,阵阵扑面,令人心生畏惧,所谓水火无情,丁老头当时见着那如同海啸般的滔天大火,方才深深的体悟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按理说,趁着骚乱,丁老头当时完全有机会抱着那玉石矿逃走,到时候自己独享荣华,岂不快哉……说实在的,当时他也确实是这么想的,可未等动身,便打老远瞅见一个白胡子老和尚,捏着念珠缓缓走来。
  那老和尚沉着眼皮,穿过近千矿工,直直的走到了丁老头身前,双手合十道了句“阿弥陀佛”随之说道:“施主,你怀中抱着的乃是大凶之物,这场大火,便是因此物现世所致,还请施主交与贫僧,好让贫僧以无上佛法度其苦厄。”
  旁人一听,顿时围拢过来,有人责问道:“小丁,你怀里抱着的到底是啥,还不赶紧交出来?”也有人喊:“原来是这家伙纵的火!”
  这是,监官也排众走了过来,当时的那监官姓段,叫段天虎,乃是丁老头远房表叔家的大儿子,所以对丁老头还是不错的,他说道:“表弟,你到底拿着啥东西?”
  在周遭一众人凶狠的目光中,丁老头战战兢兢的把事情的原委讲了出来,但却并没提及到房生,算是一人将事端给扛了下来。
  那老和尚一听,点头说道:“欲乃人之本性,这位施主会这么做也实属人之常情,还望诸位莫要怪罪于他,正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呐。”
  丁老头当时一听老和尚这么说,立马便把怀里的玉石矿给交了出来。
  老和尚从他手中接过之后,双手合十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还劳烦施主随我去趟庙中走一遭。”
  丁老头心知自己若继续在此待下去的话,那些矿工绝难绕过自己,干脆就随这老和尚走一遭,都说出家人不打诳语,想必这老和尚也不会对自己不利。
  如是想着,丁老头便随那合上一起去了山后的一座名为元山寺的庙宇之中,虽说是座寺庙,但却只有破屋几间,着实简陋的很,也没什么香火,整座庙里,除了这个法号叫空明的老和尚之外,就还有一聋哑老人,并且还不是和尚,顿顿不离辛辣荤腥。
  那老和尚将丁老头带进庙里,解开了包在玉石矿外头的布包衣物,随之却是找来了一长柄大锤,毫不含糊,照准玉石矿便砸了下去。
  只听“哐”的一声响,玉石矿应声而碎,定睛看去只见矿石里头竟有一婴孩手掌大小的翠色温玉滑落而出,若说玉石,丁老头也见过不少,但这未经雕琢的原玉竟就如此润滑青郁的,却还是头一回见到。
  那老和尚捡起翠玉,随之便邀丁老头一同进了内室,这间房里入眼便是南墙上的佛祖塑像,塑像面目安详,让人看了之后,心中也随着升起平和之意,心境絮乱的丁老头顿时便平静了许多。
  那老和尚将玉石放在佛像的香案上,随之转身对丁老头道:“施主,今夜还请你与我一同诵经,来化解此物上的邪气,这期间心要至诚,意要至坚,心无杂念,境无歪欲。你且记下了吗?”
  丁老头一听,自是泛起了难为,挠头说道:“老师父,不是我不肯,只是我没念过书,大字不识几个,你要我如何念经啊?”
  老和尚闻言,却是哈哈一笑道:“这倒不碍事,你只需重复念着‘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浮生即多是,诸如万法空。’便可以了。”
  丁老头满口答应,随之便挨着老和尚,坐在蒲团之上诵起经来。如此过了一夜,于次日清晨,老和尚当先起身,从香案上取下玉石,随后又要丁老头去床上歇息。
  丁老头虽不明其意,但却困的要命,也不推辞,翻身上床,蒙头便睡。这一觉睡得极其深沉,醒来之后已是深夜,屋外虫鸣蛙叫不绝于耳,屋内香雾缭绕,略显昏暗,可当丁老头瞥见那正坐在桌前的老和尚时,却是震惊的看到他身上似乎正泛着淡淡精光,恍惚间却像极了佛祖显灵!
  “施主,你醒啦,一脚睡得尚好?”不等丁老头出声,那老和尚便转过身来,一脸慈祥的问道。
  年轻的丁老头当时有些呆傻,愣愣的点了点头道:“好……好极了!”
  老和尚稍稍点了点头,随之便又转过身去,忙活起手中的事情来,丁老头觉着好奇,便下了床走了过去,只见那老和尚正握着刻刀,竟是将那翠玉刻成了一尊精致的佛像!此刻虽没完工,但已经出具形态了,惟妙惟肖,手艺叫人惊叹。
  没用多会儿,老和尚便完工了,随之起身将那佛像交给丁老头道:“施主,此物你只需戴在身上,日后不论丢失或是遭盗都莫要过问,四十年后持此物者会有一劫,若无贵人相助,乃是九死一生,若遇高人,那便是仙缘。”
  丁老头闻言,顿时摆手道:“那我还是不要了。”
  老和尚却道:“你若不要,只需三日,必有血光之灾,那可是十死无生之大难,施主你好生考虑一下吧。”
  想起先前这老和尚身上那若有若无的金光,丁老头不由对他的话信了八分,但还是稍有迟疑,抬头看了看老和尚的脸色,见他满脸慈祥,绝不像那种招摇撞骗,心口胡扯之人,最终还是横下一心,将那玉佛收下了。第二天,便匆匆的告别了老和尚,下山而去。
  故事完了,丁老头又喝了口茶,随之抬眼瞅了瞅天色,道:“时间不早了,大伙儿都回去造饭去吧。若是还想听我讲,等明儿下午再来这儿吧。”
  围在柳树下的众人却都还听的意犹未尽,就连徐云德也是如此,突然有人扯着嗓子问道:“丁老,您那尊玉佛如今还在身上吗?至今想必也该有四十年了吧,您遇到大难了还是遇着仙缘了?”
  丁老头一听,却是哈哈一笑道:“那玉佛在我身上只不过留了三两个月,便在我回乡之后就遭人盗去了。”
  “哄人的吧!哈哈,还佛祖显灵勒,丁老您当真能扯……”农村人都这样,故事虽说好听,但听后却都会这般起哄作乐,丁老头对此却也习惯,并不放在心上,与大伙嬉闹了一会儿便会家去了。
  旁人见时候着实有些晚,也纷纷搬着小凳,拎着水杯各自散去,徐云德也去推起了洋车,去了孙家。
  此时刘萍正在院中洗米,见是徐云德来了,忙起身招呼道:“怎样徐大哥,丁老讲的故事还中听?”
  徐云德连连点头道:“不错,比起茶馆里说书的要好多了,真没想到你们一沟村尽出才人呐!一个不识字的老头,却能编出这些好故事来,若识字的话还不出书……”
  这时,孙圣葵从堂屋走了出来,对徐云德说道:“徐兄弟,那丁老头讲的事情可不是编造出来的,他年轻那会儿走南闯北,见识非凡,阅历极广,这些事情尽是他的亲身经历呀,只是他人样貌生的不怎么起眼,讲出来的故事信者很少,时间长了,他自己也就随它去了,就当自编的故事说与人听,也算是回忆过往了吧。”
  徐云德闻言,惊异道:“那丁老头当真有那些经历?我还真看走了眼!”
  孙圣葵哈哈一笑道:“徐兄弟,实不相瞒,咱一沟村地界可谓是藏龙卧虎啊,像什么洪拳传人、清末武状元后人、就连那宋家的两兄弟,你别看太平险些叫脏东西吓死,但那小子九节鞭却是耍的像模像样,拿手绝活也是祖上传下来的。”
  徐云德暗自咋舌道:“真没看出来,孙老爷,你们一沟村怎么这么多狠角儿啊?以前从没听闻过。”
  不等孙圣葵回答,却听刘萍抢先说道:“徐大哥你也知道,咱这地界许多年前乃是荒无人烟之处,后来不断有人乔迁至此,那些人中不乏一些混江湖的高人,也都是满身技艺却无处施展的没落客,厌倦了烦心劳苦的日子后来到这里,并在此扎根,一心只想平静安稳的过生活,久而久之便成了如今的城南六村。而那些高人之后,自然也都多少会些祖上留下的把式咯。”
  徐云德点头答道:“原来如此啊……”随之又嘀咕道:“照此说来,那丁老头所说的玉佛也是真实存在的了?世上真会有那种玄乎的玉石?”
  “徐大哥,你说什么玉石啊?”刘萍好奇的追问道。


'正文 288第二十章 第十节'

  '正文'288第二十章第十节
  288第二十章第十节
  徐云德道:“哦,是刚才听那丁老头讲的,几十年前他在煤矿底下挖着一个玉石矿,这矿石一出世便带来了火灾,最后被个老和尚雕成了一枚玉佛。”
  刘萍闻言点了点头,却并没将其放在心上,转而又对孙圣葵道:“爹,今晚过半年儿,我去炒几个菜,王大仙家里头极少过节,不如一会儿把他师徒俩也叫过来吧,正好徐大哥也在,你们爷几个喝几盅?”
  孙圣葵点头道:“行啊,等会孙季回来了,我就叫他去请王大仙爷俩过来。”
  许久之后,孙家堂屋,一张方形大桌,团团围坐着七口人,因孙清风他姐姐去了姑奶奶家,近日内不会回来,所以这半年儿也没有在自家过。吃饭时,徐云德突又想起了丁老头的那个故事来,于是便开口问道:“老道,你说这世上有没有什么玉石,能给人带去灾难的?”
  王长贵稍一细想,随后说道:“确实有那么一种石头,与玉相仿,但质地色泽却比寻常的玉石要坚硬且圆润的多,这种石头极为罕见,名为孽障,相传秦皇刻就的传国玉玺,也就是那传说中的和氏璧就是这孽障之石。徐兄弟为何突然问起这事来了?”
  徐云德将从丁老头口中听来的那个故事大致的说了一遍,随之又疑惑道:“不知道丁老头碰到了那玉石是不是老道你口中说的孽障之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