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已经到了五月初,还有一个多月就是府试的时间了,气候也逐渐开始炎热起来,米脂县那种带着干燥的闷热,让吴帆徽有些吃不消,骨子里他其实是南方人,更加适应南方温润稍带潮湿的气候。

    应该说一切都在吴帆徽的预料之中,贺氏家族果然采取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其实早在县试发榜之后,他们就开始了与吴庆昙的接触,因为骤遭大难,吴庆昙的情绪异常低迷,任何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关心的眼神,都会令其感动,而出面与吴庆昙接触的,正是贺氏家族族长贺方振的小儿子贺泯宣。

    因为吴帆徽成为县试案首,吴氏家族几乎无人关注已经如丧家之犬的吴庆昙,所以贺泯宣与吴庆昙的接触很是顺利,贺泯宣言语上的关心,行动上面的帮助,没有用多长的时间,就让吴庆昙感激涕零。

    一直到吴庆昙接受了贺泯宣上百两银子的资助之后,贺方振才正式出面,到了这个时候,吴庆昙已经无法自拔,他还不起那么多的银子,也不敢在家族内公开这些事情,要知道贺氏家族与吴氏家族已经是矛盾重重。

    于是吴庆昙按照贺方振的安排,罗列了吴庆超和吴帆徽的诸多罪名,并且在这些写好的文书上面签名。

    接下来事态的发展,印证了贺方振的老辣,他知道仅仅凭着吴庆昙写的这些文书,恐怕没有多大的作用,延安府知府大人过问的时候,知县大人出面作证,所有的文书都失去了意义,于是他果断的抛出了障眼之法,那就是将水搅浑,让吴氏家族与贺氏家族正面交锋,让真相扑朔迷离,让知县大人不好出面说明。

    不管是县试还是府试,对于考生的人品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绝不能有污点。

    吴帆徽尽管是县试案首,可若是有说不清楚的污点,参加府试都不可能。

    从目前事态的发展来看,贺方振显然达到了目的,知县大人迟迟没有做出决断,采取了协调这种和稀泥的方式,而这种和稀泥的方式,也让城内的议论愈发的多起来。

    知县大人不会总是支持吴氏家族的,在县试案首这件事情上面,知县大人已经算是冒险了,没有十足的把握扳倒贺氏家族,知县大人肯定会及时的收手,至于说吴氏家族与贺氏家族之间的博弈,对于知县大人来说不是最重要的。

    管家按照吴帆徽的安排,在做好所有的布置之后,秘密扣押了吴庆昙,不过一天多的功夫,就让吴庆昙说出了所有的事情。

    惊骇的管家甚至来不及过多思索,马上就找到了吴帆徽。

    管家之所以询问这句话,是从吴庆昙叙述的事情中间感受到的,那就是贺方振一定还想到其他的人,或者说从其他的方面搜集了对吴庆超和吴帆徽不利的证据。

    管家的询问,让吴帆徽陷入到沉思之中,脑海里破碎的记忆之中,实在是找寻不到什么线索,不过这方面他暂时不会耗费太多的心神。

    “管家,吴庆昙所有的交代,是不是都签字画押了。”

    “那是一定的。”

    “我想到的是,知府大人看到了吴庆昙签字画押的诬陷文书,接着又看到了吴庆昙签字画押的交代文书,您说知府大人究竟会相信哪一份文书。”

    “公子,您说的这一点,我也考虑过,故而在询问吴庆昙与贺方振、贺泯宣见面交谈的时候,记下了所有的细节,包括每次吴庆昙从贺泯宣那里拿了多少的银子,贺方振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等等,相信知府大人看见这份文书之后,一定会清楚所有缘由。”

    “管家,有一个问题,我冒昧了,族长曾经在外地为官,您一直都跟随在族长的身边,若是遇见这种模棱两可的官司,官府该如何断。”

    管家当然明白吴帆徽的意思。

    “公子的意思我明白,肯定是谁有钱谁就能够赢,谁的力量越强谁就能赢。”

    “那岂不是说,贺氏家族赢定了。”

    管家愣了一下,脸色瞬间发白。

    贺氏家族的实力远远强于吴氏家族,其在延安府也有一定的关系,要不然米脂县上一任的知县不会被迫致仕,吴庆昙诬陷的事情,的确是一笔糊涂官司,短时间之内说不清楚,贺氏家族既然动手,就一定会卯足力量,动用各方面的关系,这已经让知府大人内心有所偏袒,就算是最后事情水落石出,府试怕是早就过了,吴帆徽参加府试的机会也就丧失了。

    “公子,如此说来,这件事情岂不是没有任何的办法了。”

    “办法还有,依旧在吴庆昙的身上。”

    “公子尽管吩咐,我一定做到。”

    “告诉吴庆昙,他毕竟是吴氏家族的人,被贺氏家族利用,情有可原,不过他要戴罪立功,不管想到什么办法,需要拿到贺方振或者是贺泯宣许诺的文书,保证他的安全。”

    管家的脸色再次发白。

    “公子,这个可能性怕不是太大,贺方振是老狐狸,怎么可能出具文书啊。”

    “那就要看吴庆昙的决心了,豁出去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要是吴庆昙不同意怎么办。”

    “那他全家都不要想着活命,吴氏家族马上将他送到官府去,他的家人则用家法处置。”

    管家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不自觉的在吴帆徽冷酷的眼神之下低头。

    “公子,事情到了这一步,索性让吴庆昙出面,到官府去说明所有的情况,一切的问题不是都解决了,何必去冒险。”

    “这个我也想过,还是那个问题,吴庆昙手中没有任何的凭证,官府凭什么相信他的话语,到时候贺氏家族可以出面,说是我吴氏家族逼迫吴庆昙这样做的,那么事情还是说不清楚,依旧是一个糊涂官司。”

    管家微微点头,贺氏家族本就打算通过异常糊涂官司,让吴帆徽丧失府试的资格,现在距离府试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若是动作晚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公子,我还有一件事情,吴庆昙究竟要怎么做,贺方振或者贺泯宣才会出具文书。”

    管家问到了最为关键的地方,整件事情能不能彻底扭转,就看吴庆昙是不是能够拿到这份文书。

    “管家,做贼者心虚,贺氏家族所做的这件事情,一点都不光明正大,他们不断在县城内宣扬,就是要鼓足自身的底气,而他们所依靠的关键,也是吴庆昙,若是吴庆昙出面威胁,要鱼死网破,您说贺方振和贺泯宣会如何做。”

    “好,不错,这个办法好,可要是贺方振和贺泯宣想到下毒手,这件事情不是更加的说不清楚了吗。”

    “吴庆昙好歹也做过十余年吴氏家族的族长,难道这点局面都不知道应对,当初他亲手写下文书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如今的局面。”

    管家匆匆离开,没有耽误一点的时间。

    吴帆徽脸色依旧严肃,其实要做好这件事情,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如何让延安府知府大人看到这些文书,确定是贺氏家族的诬陷,知府是四品官员,可以算是地方大员,他吴帆徽不过是县试案首,连童生都不是,不可能直接面见知府大人,要是见不到知府大人,或者说这些文书知府大人看不到,那么所有努力都是白费的,贺氏家族的阴谋就将得逞。

    管家先前没有询问这个问题,可能是没有想到,也可能是认为他吴帆徽已经想到解决的办法。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吴帆徽没有退路,这种斗智斗勇的较量,穿越之前的他经历不少,不过那个时候他占据的都是有利的地位,现在则是处于绝对劣势的位置。

    吴帆徽早就想过这方面,办法他是有的,但不能够保证绝对的成功,成败各占百分之五十,现在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增加胜算。

    五天时间过去,已经到了五月初三。

    管家面带喜色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吴帆徽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他知道吴庆昙成功了。

    不过吴庆昙的下场恐怕很悲惨,作为吴氏家族的子弟,而且是前任的族长,居然做出这种卖主求荣的事情,这是任何时代都不能够被原谅的,吴帆徽也知道,就算是吴氏家族不打算追究,官府也要追究的,因为计谋失败的贺氏家族,竹篮打水一场空之后,绝不会放过吴庆昙,他们会继续炮制出来缘由,贬损吴庆昙,将吴庆昙送入到大牢之中,最终置吴庆昙于死地。

    这样的事情,贺氏家族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管家从小心的掏出了一份文书,这是贺泯宣书写的一份文书,表示贺氏家族会确保吴庆昙的安全,事成之后会给与其更大的奖赏。

    字迹写的有些潦草,但意思很明确,可见贺泯宣是在愤怒之下写出这份文书的。

    管家对吴帆徽佩服的五体投地,他真的不明白,不过十四岁的吴帆徽,怎么有着如此的睿智,他日金榜题名,步入官场,岂不是所向披靡。

第五十四章 利弊分析() 
进入县衙三堂的时候,吴帆徽是很小心的。

    此次来到县衙,颇费了一番周折,吴帆徽不敢直接到县衙去,以他县试案首的身份,是可以去拜访知县大人的,可是县衙里面的很多吏员,都是贺氏家族安插的人,自己白天进入县衙,天不黑贺方振和贺泯宣就能够知道消息。

    吴帆徽通过上次的那个衙役,约到了知县大人身边的小厮,与小厮在城北见面,简单说明理由之后,足足等候了三天,才在县衙休沐的最后一天,来到了县衙,直接进入三堂。

    县衙每月的初一到初三休沐,这个时候吏员可以回家去歇息,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县衙的吏员基本都是本地人,他们与知县、县丞和主薄不一样,人家是有品阶的官员,做得好可以升迁,必须遵循朝廷回避的原则,他们不是官,不需要回避,且他们中间,只有很少一部分可能提拔为正九品的主薄,但也需要到外地去做官。

    可不要小瞧这些吏员,他们是本地人,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知县大人发布出来的命令,需要他们去执行的,知县大人需要了解的情况,需要他们去搜集,而且知县一般几年之后就离开了,他们却依旧留在县衙,谁要是得罪了他们,那就甭想有舒服日子过。

    县衙的三堂,其实就是知县大人的卧房。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入三堂的,甚至可以说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进入三堂。

    三声咳嗽传来的时候,吴帆徽的心情瞬间平静下来。

    “谦珏,我乃是米脂县知县,见你这个学生还要偷偷摸摸,可真的是有趣啊。”

    卢为标的语气明显不好,不过这些话语,在吴帆徽听来,却如同天籁之音,看样子卢为标对贺氏家族果然有着很大的意见,同时卢为标对他这个县试案首,也是有好感的。

    “恩师,学生也是无奈,事关重大,学生前来拜见恩师,若是被贺氏家族发现,他们定会添油加醋,无中生有,让老师的颜面过不去,如此学生也对不住老师的培养了。”

    “好了,还没有见过十几岁的少年,如同你这样会说的,巧舌如簧。”

    卢为标挥挥手坐下,脸色很是严肃。

    “谦珏,不要以为你是县试案首,我就什么事情都会帮着你,不管是贺氏家族,还是吴氏家族,在我看来都是米脂县的家族,家族与家族之间的恩怨,我不好直接插手,还是以协商解决的为好,且这也是民间之纠纷,最好还是双反和解。”

    “老师,若是一个家族诬陷另外一个家族,且背后的目的不一般,该如何决断。”

    “说的轻巧,我知道你的意思,关键是哪里来的证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究竟相信谁的,说到底,这件事情也是你们吴氏家族的吴庆昙惹出来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算是吴氏家族遭遇了诬陷,又能够怪谁。”

    简短的交谈,让吴帆徽大致明白了卢为标的想法,其实卢为标对贺氏家族有看法了,本来也想趁着这个机会,打压一下贺氏家族的嚣张气焰的,无奈吴氏家族准备根本就不充分,让准备发力的卢为标进退不得,大为火光,内心对吴氏家族肯定也是有看法的。

    堂堂七品知县,想要对本县内一个家族动手,却遭遇窘境,如此的境遇,放到谁的身上,都不会特别的舒服。

    “老师,若是没有证据,学生怎敢求见。”

    “哦,你有什么证据,拿出来看看。”

    吴帆徽拿出了两份文书,一份是吴庆昙详细交代如何收到贺氏家族的威逼胁迫,被迫写下诬陷文书的事宜,一份就是贺氏家族的贺泯宣写给吴庆昙的承诺文书。

    卢为标看的非常仔细,其实这两份文书已经说明一切的问题,当初吴缅清要是能够拿出来这两份文书,事情哪里会闹到今日这一步。

    从两份文书之中,卢为标已经感受到了贺氏家族的野心,那就是要让他这个知县彻底的屈服,否则就和上一任的知县有着一样的结局,县衙必须对参加县试的考生仔细甄别,德行有亏的考生是没有资格参加县试的,更不可能成为县试案首,若是贺氏家族要求吴庆昙写下的文书送到了知府大人的手中,那将是什么样的情形。

    卢为标脊背有些发凉,他发现自己也不知不觉的进入了贺氏家族设计好的圈套之中,所谓的调和贺氏家族与吴氏家族之间纠纷的决定,是大错特错的,这正好让贺氏家族将水搅浑,不要说知府大人,就算是寻常百姓,听闻事情的经过,也会产生怀疑。

    当然,事情的结局,他卢为标不会遭受到多么直接的损害,毕竟审核考生的品性,是县衙礼房需要负责的事宜,大不了知府大人口头训斥他这个知县一番,板子打到礼房的司吏和典吏的屁股上。

    事情若真的是如此,卢为标这个米脂县知县,将彻底丧失权威,今后米脂县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就要听任贺氏家族摆弄了。

    一件看上去不复杂的事情,居然被贺氏家族充分的利用,达到左右知县和县衙的目的,这个贺方振真的是不简单。

    卢为标不动声色,放下手中文书。

    “谦珏,我料定吴缅清尚不知道此事,都是你暗地里运走的,这可是事实。”

    “老师,学生也是被逼无奈,贺氏家族直接算计的就是学生,而且学生要是坐实了罪名,更是牵连到了老师,族长正与贺氏家族对决,分不出心思应对这些事情。”

    “那可不一定,早收集了这些东西,岂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族长宽厚淳朴,本以为是简单的诬陷事宜,哪里想到贺氏家族会深谋远虑,学生看老师不也是如此,仅仅以为是两个家族之间的斗嘴,采取了协调处置的办法,免得伤了和气。”

    卢为标的脸上露出一丝的笑容,吴帆徽的这句话让他受用。

    “谦珏,是不是准备让我为吴氏家族主持公道啊。”

    “学生当然有如此的想法。”

    “听你的意思,还有其他想法,不妨说来看看。”

    “那学生斗胆了。。。”

    吴帆徽离开县衙的时候,是卢为标身边的小厮亲自带路的,是从县衙后院的小门离开,没有直接走前面,这也是避免被贺氏家族的人发现,卢为标很清楚,既然贺氏家族能够关注吴缅清等人的一举一动,也就能够关注到他的所有行动。

    卢为标没有马上表态,吴帆徽提出来的办法,在他看来是完美的,定会让贺氏家族体会害人终害己的后果,不过是不是这样做,卢为标需要思考。

    贺氏家族在米脂县的势力不一般,城内所有人都知道,县衙内部也遍布贺氏家族的人,就连县丞和主薄,对贺氏家族也是另眼相看,此番吴氏家族与贺氏家族之间的纠纷,县丞与主薄两人极力赞成调解,背后肯定有贺氏家族的影子。

    从内心深处来说,卢为标对吴氏家族与贺氏家族都不是特别的在意,他不是本地人,家乡太原府城比这里强百倍,而且那些士大夫家族,才是真正的望族,只不过身为米脂县知县,为了能够署理好县衙的事宜,必须依靠这些本地家族。

    卢为标在米脂县已经三年多时间,最多还有两年左右的时间,他就会调整地方了,只要他没有出现原则性的错误,就算是得不到提拔,也会到其他的地方去担任知县。

    从这个角度来说,就算是和稀泥,只要能够保证米脂县的平稳,也未尝不可。

    贺氏家族的咄咄逼人,的确让卢为标很不舒服,自尊心遭受践踏,不过贺氏家族这样做,背后肯定会拿出来不少的孝敬,毕竟贺氏家族也不敢和他这个知县撕破脸,那样的话,究竟是什么结局,还说不清楚。

    卢为标注意的是吴帆徽,他愈发感觉到吴帆徽的神秘。

    十四岁的年纪,考虑事情异常的周密,甚至超过了吴氏家族族长吴缅清,这个吴帆徽究竟是什么来历,绝不可能就是在马鞍山村长大那么简单,要说能够有着如此缜密心思和不一般睿智的少年,除非是赫赫有名大家族悉心培养出来的少年,或者是皇室中人。

    吴帆徽不可能有这样的机遇,毕竟马鞍山村农户都可以作证。

    那就是吴帆徽可能有特殊的遭遇,在某个时间段遇见了有着特殊智慧的人,接受了不一般的启迪。

    总而言之,卢为标感觉,这个吴帆徽不简单,怕是有着不一般的未来。

    快到子时的时候,卢为标终于下定决心,就按照吴帆徽设计的路子做,他隐隐的感觉到,将来自己怕是有依靠这个吴帆徽的时候。

    天亮之后,卢为标拿出一封密封好的信函,交给了小厮,低声嘱托了好一会的时间,小厮连连点头。

    巳时,小厮在守备衙门几名军士的护送之下,朝着延安府城的方向而去。

    小厮的这个行动,没有引发什么人注意,包括贺氏家族都无人特别关注,毕竟小厮经常到府城去。

第五十五章五 缓兵之计() 
吴帆徽是满怀信心离开县衙的,仅仅从离开县衙的方式,他就感觉到了,知县大人应该是同意了他的建议,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过这件事情从头至尾的操作以及决断,他没有打算告知吴氏家族的族长吴缅清,至于说管家,有吴帆徽的嘱托,更是不会开口,也许管家知道族长的脾气秉性,若是在这个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