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帆徽倒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回到了米脂县,可以继续关注马鞍山村的事宜,至于说这结婚的事宜,他没有丝毫的感动,好像这场婚事不是给他办的一样。

    也难怪吴帆徽有这等的想法,就算是几百年之后的包办婚姻,男女双方也要见面,感情的事情抛到一边且不说,男女双方长的什么样子,总是能够见到的,可惜现在的规矩,进入洞房之前,根本就见不到老婆长的什么样子。

    感情这东西,现如今就是奢谈,要说寻常百姓在这方面还好一些。

    十二月三十日,辰时。

    迎亲的队伍终于抵达米脂县城。

    陈士揆、陈明坤和陈怡彤等,很快到米脂县最好的客栈住宿,吃饭则是由四海酒楼专门准备的,每天都负责送到客栈去。

    吴缅清和吴庆超考虑细致很多,陈士揆和陈明坤等人,春节的时候抵达米脂县城,若是孤零零的在客栈里面呆着,怎么都是说不过去的,故而他们请家族之中的几个长辈,前往客栈去陪同,一同吃团年饭,这两年米脂县的庙会,渐渐的兴旺起来,陈士揆等人留在米脂县的这些日子,每天都可以到庙会去看看。

    至于陈怡彤,没有办法,只能够留在客栈,且不能够露面。

    吴帆徽比任何人都要洒脱,刚刚回到县城,他回家稍稍系数了一下,便和迎亲的队伍一道前往马鞍山村,村子里已经安排好了团年饭,这顿饭他是要陪着众多吴氏家族护院一道吃的,吃完饭之后,吴帆徽又紧接着赶回县城,家中的年夜饭安排在酉时。

    回家的时候,吴庆超与王和翠少有的教训了吴帆徽,说是陈士揆与陈明坤都在客栈,族长已经请家族之中的长辈前去陪着了,他这个主要人物,居然还想着到马鞍山村去。

    于是,在家中吃过年夜饭之后,吴庆超带着吴帆徽,前往客栈。

    陈士揆和陈明坤的兴致都很高,丝毫看不出来疲劳的神情,他们到城南的庙会去转悠了一圈,在城内也转悠了一圈,很是吃惊,在他们的印象里面,延安府所辖的府州县乃是流寇肆掠的地方,不管是村镇还是府州县城池里面,都应该是很荒凉的,而且一路上他们也没有看见太多的人,但米脂县的情况完全不一样,逛庙会的人很多,简直都有些挤不动了,在城内也发现诸多的商铺,生意还是不错的,年三十都还有不少人在买鞭炮。

    这天夜里,临近子时的时候,吴缅清也来到了客栈,邀请陈士揆与陈明坤等人,走出客栈去,看看米脂县的百姓是如何辞旧迎新的。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音,以及因为燃放鞭炮的光亮,让陈士揆和陈明坤有些不敢相信了,两人跟随吴缅清等人,来到了南门的城墙上面,他们看到了震撼的一幕,不仅仅是县城内到处都是鞭炮声,就连城外也差不了多少。

    看见这样的情形,两人压根不相信延安府是流寇肆掠的地方。

    当然,他们也不可能知道,这个春节,唯有米脂县才如此的热闹。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吴氏家族不少人上上下下都是很忙碌的,吴庆超安排了李勇等人,负责布置所有地方,婚礼正月初八就要进行,按照确定下来的路线,吴帆徽前往客栈再次迎亲的时候,大花轿是要经过状元坊和吴氏祠堂等地方的,这一路上都需要好好的布置。

    吴帆徽同样轻松,戴能祥每天都要前来,禀报马鞍山村的事宜,春节期间,又有不少人陆续回到县里来,可能在其他的村镇无法谋生,得知马鞍山村、十里铺镇等地方可以活命,所以不少人都来了,这些人需要很好的安置。

    米脂县知县朱天麟没有回家去,留在了县城,春假期间,他不必每天都呆在县衙里面,可以到处走走看看,朱天麟与陈士揆、陈明坤等人都见面了,与吴帆徽聊天的时间更多,这让陈士揆等人感觉到了,吴氏家族在米脂县的势力真的不一般。

    吴帆徽从朱天麟的一些话语之中,感觉到了陕西各地都暂时稳定下来,大量的流寇已经离开了陕西,进入到山西境内去了,这应该是曹文诏的功劳。

    不过朝廷的邸报之中,没有特别说到曹文诏,也就是说曹文诏的功劳,好像被有意无意的掩盖了,而这一切,都成为了三边总督、延绥巡抚洪承畴的功劳。

    这一切,朱天麟不知道,吴帆徽却是知道的,洪承畴对曹文诏不是特别感冒,原因不知道是为什么,曹文诏的骁勇,就算是在辽东,都是有一定名气的,此番负责剿灭陕西的流寇,曹文诏的确是立下了很大功劳的。

第二百二十九章 精灵()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掀起红盖头的刹那,吴帆徽的眼睛有些发花,整个人也有些愣住了。

    他可以发誓,不管是穿越之前的那么多年,还有穿越之后的这些年,真的没有见到过这么漂亮的女孩子,而这个女孩子,现如今就是他的老婆了,按照如今的定位标准,就是他的夫人,要是换做几百年之后,这样的女孩子不知道有多少人疯狂的追求。

    洞房里面的红蜡烛,还在默默的燃烧。

    吴帆徽的喉咙有些发干,不知道说些什么,他的夫人陈怡彤,从早上拜天地之后进入洞房,现在还没有吃任何的东西,也没有喝水,就在他刚刚进入洞房的时候,李佳翠和翠环两个丫鬟,已经将热腾腾的酒菜端进来。

    就算是穿越的吴帆徽,此刻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听的话语,他和陈怡彤之间从未见面,尽管说定下这么亲事已经有快两年的时间,可没有花前月下,没有亲亲我我,严格说起来,他们之间是熟悉的陌生人。

    “夫君,奴家想吃东西了。”

    清脆的话语声,让吴帆徽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

    穿越之后,这是第一次出丑了,看见漂亮的姑娘,就不知道说些什么,也不知道做些什么了,整个人都有些傻了,要知道这个漂亮的姑娘,可是自己的老婆。

    英雄难过美人关,这可是真理啊。

    “是,是,该吃些东西了。”

    陈怡彤坐着没有动,这下子吴帆徽可是明白过来了,他毕竟不是傻子。

    扶着陈怡彤站起来,走向了屋子中间。

    吴帆徽将凳子从桌子下面拉出来,让陈怡彤坐下,又将碗筷和杯子摆好,自己才到对面坐下,这一切的动作,他做的很是自然,没有丝毫的做作。

    陈怡彤微微抬头看着吴帆徽做这一切,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看着一桌子热气腾腾的菜肴,吴帆徽挽起袖子,举起了筷子。

    陈怡彤没有拿筷子,头微微低着。

    “这个,夫人想吃些什么,我来给你夹。”

    桌上的菜很是精致,这都是厨房里特意做的,与外面的宴席自然是不一样的。

    “奴家也不知道吃些什么,就是想吃了。”

    吴帆徽看了看微微低着头的陈怡彤,伸向菜肴的筷子略微的停顿了一下,他想到了父亲两天之前的一番谆谆教诲。

    新婚之夜,一定要拿出男人的气魄来,千万不能够娇纵,否则就会被看扁,娶回家来的是夫人,是要主持整个家里的事情,是要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若是习惯了颐指气使,家里肯定是不得安宁的。

    吴帆徽脸上浮现出来一丝苦笑的神情,他几乎可以断定,陈怡彤离开凤翔府城的时候,家人一定也教诲了,新婚之夜该要注意一些什么,或者说需要说出来哪些话,需要看看自己嫁的夫君到底怎么样等等。

    居家过日子,其实也是相互妥协的过程,不管男女双方谁的能力强,在家中都是不必展现出来的,相互关爱才能够很好的过日子,很可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不多,谁都想着在家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好像那样才有安全感,只有经过了若干年的磨合,夫妻双方才能够真正的融为一体,举手投足之间都展现出来默契,只不过在如今这个时代,男尊女卑,女人想要争取到地位,难度比几百年之后大很多,可这不意味着如今的姑娘什么都不懂。

    吴帆徽是很清楚这一点的,恐怕他的夫人陈怡彤,内心不知道有多忐忑,千里迢迢嫁到米脂县来了,从此之后身边没有了家人,陪伴的就是贴身丫鬟翠环,就算是受到了委屈,也没有地方可以倾诉,这对于一个十六岁的姑娘来说,需要多么强大的承受能力。

    都说男人是大树,女人是水上的浮萍,男人可能存在水土不服,一棵大树挪动了地方,若是遭遇到了完全不一样的环境,难以适应,不管以前是多么的强壮茂盛,都有可能枯萎死去,而女人则要强很多,到了一个地方,能够很快找到依靠,凭借着顽强的韧劲坚持下来。

    应该说这个时候的陈怡彤,是异常紧张的,不知道未来将面临什么样的生活,不知道自家的老公究竟是什么德行,从长相方面来说,吴帆徽的长相还可以,加上很不错的气质,看上去的确是谦谦君子,可谁知道生活在一起了,究竟如何。

    陈怡彤的紧张,表现在她的身体上面,坐下之后,她就一直保持一个姿势,几乎都没有怎么动,手指拿着筷子的时候,指间都是发白的。

    就算是几百年之后的女孩子,经过了花前月下和海誓山盟,不如婚姻殿堂的那一刻,内心都是怅然若失的,就更不要说眼前的陈怡彤了。

    吴帆徽是过来人,他知道陈怡彤内心紧张。

    夹了一些菜,放进陈怡彤面前的碗里之后,他站起身,走到了陈怡彤的身后,双手搭在了陈怡彤的肩上。

    陈怡彤的身体的确是在颤抖。

    吴帆徽慢慢的揉着陈怡彤的肩膀,轻轻开口了。

    “饿了接近一天的时间,吃些东西,不要着急,慢慢吃,细嚼慢咽,对身体有好处的。”

    吴帆徽的语气,完全是长辈的语气,这让他自己都感觉到不适应,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和他相差只有两岁的年纪。

    陈怡彤的身体抖动的更加厉害了,筷子都有些拿不稳了。

    紧张的情绪终于快要显露出来了。

    吴帆徽轻轻拍了拍陈怡彤的肩膀,索性将凳子搬到了陈怡彤的旁边,此刻他倒不是想到夫妻之情,而是想到照顾眼前的这个小妹妹。

    吴帆徽轻轻的挽着陈怡彤的肩膀的时候,陈怡彤终于忍不住了,扑在吴帆徽的怀里,开始了抽噎。

    陈怡彤还是极力的压制自身的情绪,不过眼泪还是流了不少。

    半刻钟的时间过去,陈怡彤的情绪终于开始稳定下来,她抬起头,看见吴帆徽的胸前有一大片的泪渍。

    前面所有的镇定,其实都是装出来的,陈怡彤毕竟只有十六岁,还是小姑娘,不可能有那么稳定的心神,初次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成为了别人的老婆,内心的紧张根本没有地方可以发泄,不过夫君几个简单的动作,就让她将心中的紧张完全发泄出来了。

    “夫君,妾身也不知道是怎么了。。。”

    “呵呵,这没有什么,我告诉你啊,当初我到西安府城和京城去参加乡试、会试和殿试的时候,也非常的紧张,从未出过远门,你知道我是怎么应对的,进入到贡院之后,我不管别人干什么,首先就是好好的睡一觉,等到精神好了,就一门心思的做文章,这样做效果很好,只不过参见县试的时候,是在县衙大堂前面的院子里,我也睡觉了,结果所有人都看着我,把我当怪物了,我才无所谓呢,将其他人都当作怪物就可以了。”

    陈怡彤终于笑了。

    “夫君,奴家真的感觉到饿了,浑身无力。”

    “不要紧,饿了先吃一些青菜,接着吃一些肉食,不要吃的太多。”

    陈怡彤点点头,拿起筷子准备吃菜,不过手总是抖,根本夹不起来碗里的菜。

    吴帆徽眨眨眼,端起了碗,用筷子夹起里面的菜肴,开始给陈怡彤喂。

    陈怡彤的脸一下子红了,不好意思看着吴帆徽,闭上了眼睛。

    将碗里的菜肴全部喂给陈怡彤之后,吴帆徽额头上开始出汗,手也有些抖了,陈怡彤倒是什么事情都没有,也睁开眼睛看着吴帆徽了。

    小米粥的香味,让陈怡彤的食欲大开,其实此刻陈怡彤早就不紧张了,可以自己拿筷子吃饭了,不过她可不会动手,夫君喂自己吃饭,这样的场景就算是在书上,看见的都很少,不过这种温馨的场景,是每个女孩子都梦寐以求的。

    吴帆徽的杰出,陈怡彤当然是知道的,连中六元,十六岁的年纪就成为了殿试状元,而且十七岁的年纪,就在剿灭登州叛军的战斗之中立功,成为了朝廷之中四品的官员,这样杰出的俊杰,成为了自家的夫君,陈怡彤也不敢相信,而吴帆徽的细心与随和,更是让陈怡彤喜出望外,日后与夫君生活在一起,一定是幸福的。

    桌上摆着酒壶,两个酒杯仅仅靠着,吃过饭菜之后,就要喝交杯酒了,一旦喝下了这杯酒,意味着夫妻两人将真正的融为一体。

    陈怡彤大概是吃饱了,看了看桌上的酒壶,看了看两个酒杯,红着脸低下头。

    吴帆徽的神色却有些苦,交杯酒是必须要喝的,不过他的心理上难以接受,陈怡彤毕竟才十六岁,让他这个穿越之人难以适应,要是几百年之后,十六岁就结婚了,那一定遭受到众多的唾骂,这个年纪应该还在学校读书。

    可惜时代不一样了。

    女孩子要是二十多岁还没有嫁出去,那会被视为是怪物,不仅仅家里难以接受,其他人也会认为你有大问题,要么就是不守妇道,要么就是个人条件太差,就算是皇家的公主,也不可能得到那样的年龄出嫁。

    喝下交杯酒的时候,陈怡彤的眼睛亮晶晶的。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三十章 扩展() 
在家歇息的时间,吴帆徽源源不断从县衙获知了诸多的消息。

    原吏部左侍郎李长庚出任吏部尚书,原工部尚书张廷登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原工部左侍郎周士朴出任工部尚书,原陕西左布政使陈奇瑜敕封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洪承畴卸任延绥巡抚之职,以兵部左侍郎的身份,兼任三边总督,继续全面负责西北边关以及剿灭流寇的事宜。

    曹文诏剿灭流寇的赫赫战功,山西巡按御史张窚极上疏朝廷,言曹文诏英勇,应该进入山西剿灭流寇,皇上敕封曹文诏为山西总兵,节制陕西和山西两地的军队,专事讨伐流寇。

    这一切的事情,说起来与吴帆徽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过他需要关心,需要知晓,

    朝中的党争,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吴帆徽知道,不要多长的时间,内阁首辅就要换人了,老辣的温体仁将排挤周延儒,登上内阁首辅的职位,而随着周延儒的辞官,朝中不少的东林党人,将要遭受到沉重的打击。

    吴帆徽则是利用在家乡有限的时间,大力扩展吴氏家族护院的力量,他的视野,不再局限于马鞍山村,而是放眼了整个的米脂县。

    陕西虽然是贫瘠之地,不过土地兼并一样是非常严重的,经过了仔细的分析,吴帆徽发现延安府所辖各地,土地兼并已经不是最为严重的问题,此刻就是将土地还给老百姓,也没有多大的作用了,连年的灾荒,让延安府各地人口大量锐减,无人耕种的土地比比皆是,耕地的价格已经低得可怜,五两银子就可以购买一亩上好的耕地,至于那些不是很好的耕地,最低二两银子都能够买到。

    人口的大量流失,让延安府所辖各地雪上加霜,四年和五年这两年,应该说耕种土地还是会有一些收成的,可作为流寇发源之地的延安府,加入流寇队伍的人,以及沦落为土匪的人比比皆是,这些人就算是遭遇到朝廷大军的围剿,被迫回到家乡之后,也很少有人愿意真正的去耕地,加之各地官府对于这些人也是另眼相看,这就导致他们再次加入到流民的队伍之中,成为流寇源源不断的兵力来源。

    土地无人耕作,导致延安府所辖各地的士大夫和乡绅,也是叫苦连天了,没有人耕作土地,他们自然也就无法收到粮食,而且流寇的肆掠,让这些士大夫和乡绅胆小如鼠,他们甚至不敢对佃户龇牙,生怕遭遇到流寇的报复。

    士大夫和乡绅,只能够将怒气转向了各级的官府。

    就是在这种氛围之中,吴帆徽大胆的将吴氏家族的力量,朝着米脂县更多的地方扩张。

    马鞍山村在整个的延安府,都是有着一些名气的,而吴氏家族,短短几年的时间,成为整个延安府首屈一指的士大夫家族,力量不断的壮大,依附吴氏家族的士绅富户是不少的,这些士绅富户都很清楚,不管是陕西各地肆掠的流寇,还是各地的土匪,是绝不敢骚扰吴氏家族的,更是不敢到米脂县去,免得遭遇到报复,命都保不住。

    有关吴氏家族状元吴帆徽的传闻,逐渐延伸到陕西更多的地方,吴帆徽虽然年轻,却有着不一般的能力,不仅仅是剿灭了侵犯米脂县的流寇,而且还奉旨前往山东,剿灭了数万的叛军,要知道那些叛军是非常厉害的,不知道打败了多少朝廷增援的大军。

    吴氏家族护院的神奇,如同长了翅膀,在各地流传,一些实在无法支撑下去的流民,悉数都朝着米脂县而来,期盼能够活命,而绝大部分的流民,到了米脂县之后,都能够到马鞍山村,也都能够被安置到附近,至少不会饿死。

    到了六年的三月,马鞍山村辐射的范围,已经扩展到距离县城五十多里地的桃花镇。

    米脂县的民团,也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起来了。

    名团的开销,县衙自然也是要承担一些的,只不过主要还是马鞍山村来承担,吴氏家族承诺保护的一些乡绅富户,孝敬的银子和粮食,吴缅清也拿出来一些,交给了马鞍山村。

    三月,城南的三姑再次上门,这次是专门为延安府的孙家和孙健波前来提亲的。

    吴明丽已经十六岁,媒婆这次上门,是来请期的,日子就定在六月,也就是说,吴明丽成亲的时间就在八月份,到时候孙家专门上门来迎娶。

    延安府的孙家,同样是士大夫家族。

    孙健波十八岁,陕西廪膳生员,参加过一次乡试,名落孙山,正在加紧复习,准备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