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宫廷医术秘典-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注' 引自《 外治汇要》 。又|乳儿伤风,鼻塞不通,将葱管划破,贴小儿弃梁上,效良。
5 。 茱矾膏治小儿感冒 
'方剂' 吴茱萸、明矾各6 克。
'制用法'  上为细末,以鸡蛋清调匀成膏状,备用。取药膏敷于两足心(涌泉|穴)或手心(劳宫|穴),外以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

()免费TXT小说下载
'功效' 散邪逐热。小儿 感冒。
'验证' 屡用皆效。
'备注' 引自《外治汇要》 。又用生南星,雄黄各15克,研细,醋调敷足心(双)。一般24小时内可退热。或用葱白头7个,生姜1片,淡豆豉7粒。捣烂敷自囟门上。贴后有发汗反应。
三、小儿疳积
    疳积症是儿科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障碍和营养紊乱的疾患,病因起于母|乳不足或长期饮食不调,或用药过多。其症状为面黄肌瘦、头发稀疏、大便腥粘、腹部凹陷如舟,此病宜健脾为主。另一种是因虫积或饮食肥甘而来,其症状是腹大坚硬、口臭、下唇有白泡、舌面有红点,这时要先消积杀虫,再来调理脾胃。
1 .疳积散外敷治疗小儿疳积
'方剂' 杏仁、桃仁、山栀子、皮硝各10克,白胡椒7粒,葱白7根(每根寸许)。
'制用法' 上药研末,加鸭蛋1 枚(弃黄取清)、白酒5毫升,调拌,然后用纱布压成两块药饼,外敷神厥,命门两|穴,24小时后取下。
'功效' 治小儿疳积良方。
'验证' 张xx ,男,4 岁,1956年8月17日诊。食欲不振,精神欠佳,形体消瘦.口渴喜饮。腹臌,大便稀塘(每天2 …3 次); 面黄憔悴,发黄易落,白睛青蓝;手心热,指纹色淡滞,青筋已达气关;体温37。6 ℃ ,大便常规(一)。用疳积散外敷神厥、命门。8月20日二诊:食欲增,腹软,口少渴,精神佳,二便正常。继用稚儿灵、婴儿素调服1周而愈。
2 .疳积散外敷内关|穴治疗小儿疳积
'方剂' 桃仁、杏仁、生山栀各等份,晒干研末,加冰片、樟脑少许,贮藏备用。
'制用法' 用法取药末15…20 克,用鸡蛋清调拌成糊状,干湿适宜,敷于双侧内关|穴,然后用纱布包扎,不宜太紧,24小时后则去之。
'疗效' 疳症初、中期,一般l次见效,少数患儿2次,最多不超过3次,每次间隔2…3 天。
'验证' 马某,女,4 岁,l9977 年3月22日诊。患小儿疳症,现3周未解,经治无效。脱腹胀满,舌苔薄黄,脉弦滑。查阅前医处方,有谓气机郁滞用六磨汤加味;有言气血两亏而用黄茂汤,尚有专事清热生津而进增液汤合麻仁丸者。细思诸方既鲜疗效,似应另辟蹊径。联想小儿绪症中胃肠积滞型的患儿,亦有大便干结之症,经疮积散外敷后,竞很快症消。于是将疳积散(桃仁、杏仁、山栀子各20克,樟脑、冰片各2克)细末用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内关|穴,每天换药l 次。敷5天,患者大便即通,为巩固疗效,又敷1周,随访半年未再发。
'备注' 小儿疳症,见面色姜黄,形体略瘦,烦森易怒、好哭;时有低热,日轻幕重;口渴欲饮,但饮之不多,胃纳欠佳,偏嗜香甜,大便稀澹,或不稀不稠,舌苔白腻等。
3 .蝼蛄蛋治小儿疳积
'方剂' 蝼蛄(活者为佳)、鸡蛋各l 枚。
'制用法' 先将鸡蛋敲一小孔(约蚕豆大),将缕站放人蛋内,用纸封固,或用胶布贴封。将鸡蛋煨熟,每天服l枚,1次食之。轻者用3枚,重者间隔l周再用3 枚。
'疗效' 治疗65 例,治愈60 例,无效5 例。
'验证' 周x ,男,3 岁,1980 年9月3日 诊。证见肌肤赢瘦,肚大青筋聆露,触之如石,仅食蝼蛄蛋3 枚,积消一食增,逐日康复。
4 .治疳灵治小儿疳积
'方剂' 生栀子仁30 粒,桃仁7 粒,皮硝9 克,葱头7 个.飞罗而1匙,鸡蛋1 枚(去黄),蜂蜜适量。
'制用法' 将上药研为细末,用蜂蜜、蛋清调匀,备用。用荷叶为托,外敷肚皮上,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 次。
'功效' 清热、活血、消积。小儿疳疾,症见头大颈细,面露青筋,腹大便泄等。
'验证' 屡用屡效。
'备注' 引自《 经验奇效良方》 。
5 .疳积方治小儿疳积
'方剂' 皮硝9克,苦杏仁6克,生栀子7粒。真头道酒糟180克,葱头7 个,白飞罗面9 克,大红枣7 粒(去核)。
'制用法' 共人石臼内,捣烂如泥,备用。用白布2 幅,约半尺阔,把药;放在布上摊开。1 幅贴在肚脐眼上,1 幅贴背后,对着肚脐眼处,用带捆好。贴3 日后,皮肉上不见青色,再贴1 次。

()好看的txt电子书
'功效' 清热、行滞、消积、健脾。
'验证' 屡试屡验。
'备注' 引自《 病家常识)o 
6 .肥儿膏治小儿疳积
'方剂'黄芪、茯苓、白术、炙甘草、制厚朴、槟榔、山植、麦芽、神曲、陈皮、益智仁、木香、砂仁、山药、莪术、使君子、川楝肉、胡黄连、芜荑各15克。
'制用法' 麻油熬,黄丹收,朱砂3克搅匀。摊膏备用。贴肚脐上。
'功效' 益气健脾、消积化食。疳病虚中平实,脾胀泄泻及疹后将成疳者。
'验证' 屡用皆效。
'备注' 引自《 理论骈文》 。
7 .阿魏散治小儿疳积
'方剂' 阿魏(炒)、没药(去油)、|乳香(去油)、桂心各6克,丁香2克。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末1。5 …3 克,填入肚脐上,以纱布包扎。每2天换药1次,敷至病愈为止。
'功效' 温中化积,活络消胀。用于食积,奶积,虫积。
'验证' 屡试屡验。
'备注' 引自《外治汇要》
8 .贴敷方治小儿疳积
'方剂' ① 车前子适从、大蒜2 瓣。② 莱菔子(炒熟)10克,芒硝(研细)20 克。③ 五倍子(焙黄)10 克。④ 生香附,生半夏各10 克。
'制用法' 方① 车前子炒研,大蒜捣烂,调匀备用。治疗时:方② 用布袋装药,备用。方③ 研末醋调匀备用。方④ 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匀,用布包好,备用。方① 敷脐部4 小时取下。方② 贴按中院部。方③ 贴自门处。方④ 敷脚心涌泉|穴(左右均可)。
'功效' ① 解毒利水消积。② 理气化积。③ 消炎、化癖、收敛化积。④ 理气、燥湿、化积。
'验证' 上4 方随症选用,效佳。
'备注' 民间方。
9 .炒玉米扁豆等治小儿疮积
'方剂' 炒玉米、炒扁豆各18克,神曲、炒莲肉(玄心)、茯苓各12 克,炒麦芽、炒砂仁、煨肉豆蔻、使君子肉各9 克,陈皮6 克。
'制用法' 上药焙干碾碎,过筛为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鸡蛋l 个,顶端开一小口,将蛋清倒出,放药末1。5 …2。1克于鸡蛋内搅匀,以面包裹煨熟(面干蛋熟)。小儿半岁至3岁食蛋每天1 个,4 …6 岁每天2 个,1 个月为l 个疗程。
'验证' 用上药治疗小儿脾虚疳积50多例,一般服药1个疗程即愈,仅有个别患儿用药2个疗程。
10 .神曲山植等治小儿疳积
'方剂' 神曲、山植、茯苓、苏子、草决明、车前子各6克,蝉蜕2克,鸡内金4 克,枳实9 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 次服。
'验证' 用上方治疗小儿疳积患儿,一般连服3 日可愈。如1…2 年后复发可照此方再服。
四、小儿痄腮

()好看的txt电子书
    流行性腮腺炎属中医“痄腮”范畴,俗称“猪头肥”。本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尤以5…9 岁小儿发病居多,且多传染。多因外感风温邪毒、塑阻少经脉、蕴结腮部所致。
1 .柴胡石膏汤治痄腮
'方剂' 柴胡12克,生石膏15克,葛根、天花粉、黄芩、炒牛蒡子、连翘、桔梗、升麻、甘草各9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疗效' 经多次实践验证,重者2剂,轻者1剂即愈。
'验证' 张xx ,15岁,学生。开始寒热往来,日轻夜重;两腮逐渐肿起如鸡蛋大小之硬块,用齿嚼饭,两腮痠痛;舌质红、苔黄厚腻,脉象弦数。经用青、链霉素,病情未减,改服上方2 剂而痊愈。
2 .柴胡注射液治疗痄腮
'方剂' 柴胡注射液。
'制用法' 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 10岁以上首剂3 毫升),每天2 次。
'疗效'  治疗28例,治愈27例,1 例合并颌下淋巴结炎疗效不显。绝大多数2 天痊愈。
'验证' 黄xx ,男,10岁,1986年9月17日诊。双侧腮腺部肿胀,有热感2天,曾注射板蓝根注射液,内服病毒灵等药不效,给予柴胡注射液,每天2次,每次3毫升,即晚体温下降,双侧腮腺部肿明显消退。18日复诊,患部恢复正常而获愈。
'备注' 柴胡注射液多用于治高热,用治腮腺炎连续注射1…3天,未发现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3 .地龙白糖浸液治腮腺炎
'方剂' 活地龙(即蚯蚓)2 …3 条,白糖适量。
'制用法' 清水洗净地龙,整条放人杯中(不要弄断),撒上白糖,片刻即有渗出液,将此液用棉签涂布在腮腺炎的红肿范围略大些。每天涂2…3 次。二三天即可痊愈。
'功效' 治腮腺炎奇效。
'验证' 薛、,女,7岁。患腮腺炎,先后双侧红肿疼痛,外擦地龙白糖浸液,每天2…3次,2…天痊愈。
4 .黛黄散治流行性腮腺炎
'方剂' 青黛、生大黄各等份,冰片、食醋适量。
'制用法' 将前二药研细末,再加冰片少许调匀,用食醋调成糊状,涂敷患处,每天换药1次。以患部肿胀消失为止。亦可加服六神丸,根据患者年龄确定内服量。
'功效' 治流行性腮腺炎。
'验证' 治疗68例,均治愈。一般用药3…5 天可愈。
5 .萸杖散治腮腺炎
'方剂' 吴茱萸9克,虎杖5克,紫花地丁6克、胆南星3克。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备用。用时取6…15克,以醋调和成糊状,敷双足涌泉|穴。上盖塑料薄膜,再班以纱布,用胶布固定。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
'验证' 治疗6例,单用此法,未用抗生素,均痊愈。
'备注' 引自《浙江中医杂志》 。
6 .消肿膏治痄腮
'方剂' 大黄100克,芒硝、赤小豆各100克,白矾20克。


'制用法' 上为细末,过80目筛,用凡士林300克调匀成膏状,备用。用时视肿面大小,取此膏敷患处,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日换药l…2次。
'功效' 清热泻火,消肿止痛。
'验证' 治疗268例,分别用药3…5天后,全部治愈。
'备注' 引自1985年《四川中医》(5)。
7 .痄腮散治痄腮
'方剂' 吴茱萸15克,白蔹、大黄各6克,胆南星3 克,虎杖9克。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视年龄大小,l 岁以下,每次用药3 克;1…5 岁每次用药6克;6…10岁每次用药9克;11…15岁每次用药12 克;16 岁以上者每次用药15克。使用时先以酒精棉球擦两足涌泉|穴处,然后将药膏平摊于纱布上,敷贴涌泉|穴上,再用绷带包扎固定。24 小时换药1 次。病情严重者可连敷。敷药期间,如敷药干燥者,可用醋液润之。
'功效' 解毒散结。痄腮,面颊红肿疼痛或伴发热者。
'验证' 治疗100例,敷药2…4天后,全部治愈。
'备注' 笔者经验方。
8 .六神冰黛散治痄腮
'方剂' 六神丸30粒(研细)、冰硼散15克,青黛30克,芒硝12克。
'制用法' 上为细末,混匀备用。用时取适量,以老陈醋调成糊状,敷贴于腮腺肿胀处和涌泉|穴(为健侧),每6…8 小时更换1次,直至发热、肿痛消失。同时内服自拟大板夏玄汤(酒大黄10 克,板蓝根、玄参、夏枯草各30 克。每日1 剂,水煎,顿服之); 热炽者,予物理降温,必要时输液。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流行性腮腺炎。
'验证' 治疗45例,均在4日内治愈。
'备注' 引自1990年《广西中医药》(5)。方中六神丸,冰硼散均为中成药。
9 .腮腺炎膏治痄腮
'方剂' 穿山甲、|乳香、没药、赤药、连翘、生大黄、桅子、大青叶、板蓝根各等份。五灵脂为各药量的5倍。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用炼好的蜂蜜调成膏状,备用。用时取药膏摊在纱布上,敷于患处,每30…36小时换药l次。高热者可配合用药,牛蒡子、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赤药、夏枯草、重楼、生石膏。浓煎频服。每日1剂,剂量视年龄酌定。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验证' 治疗315例,敷药1…3次后,全部治愈。
'备注' 引自1987年《吉林中医药》(l)。
五、百日咳
    小儿百日咳的临床特征是发病的1…2 周,咳漱是阵发性、痉挛性,当咬嗽剧烈时,一次发作完毕后,伴有拖长的鸡鸣样吸气声。其发作时,有连续不断而紧接的短咬,没有吸气的余地,甚至发生呕吐,口鼻出血等症。
1 .牛胆汁治百日咳
'方剂' 新鲜牛胆汁。
'制用法' 取鲜牛胆汁上锅蒸干,研成粉末,然后将牛胆粉240克、淀粉240克、白糖520克混合成粉剂。2岁以下征日服0。5…l克,2…5岁l…1。5 克,5 岁以上 1。5…2克,分2 或3 次服, 同时配合对症治疗。
'功效' 用治小儿百日咳。
'验证'  据《中华儿科》1960年11期介绍,用此方治疗250例,从本痊愈52例,减轻130例,有效率72。8%。
2 .猪胆治百日咳

()
'方剂' 猪胆汁(1个胆所含的量)。
'制用法' 将胆汁放铁锅中用文火炼4 小时,取出研末。1岁以下服0。5 克,1…2 岁服1。5克,均加炒熟的面粉少许,分成14包,早晚各服1包,7日服完。2岁以上药量酌增。
'功效' 猪苦胆味苦性寒,泻热润燥,清心肺火。用治小儿百日咳。
'验证' 据《常见药用食物》介绍,用本方治疗95例百日咳患儿,效果明显。
3 .麻雀肉治百日咳
'方剂' 麻雀1只。
'制用法' 麻雀去毛及内脏,在火上烤焦,洗净炖熟。每日l只,至愈为止。
'功效' 补虚扶阳。用治小儿百日咳。
'验证' 据《福建中药》介绍,用本法试治84例,痊愈者61例,显著进步者11 例,无效者2例。
4 .核桃梨汁治百日咳
'方剂' 核桃仁(不去紫衣)30克,冰糖30克,梨150克。
'制用法' 梨洗净,去核,同核桃仁、冰糖共捣烂,加水煮成浓汁:每服l汤匙,日服3次。
'功效' 清热止嗽。用治百日咳。
'验证' 据《新中医杂志》介绍效果良好。
'备注' 核桃仁100克,炒香后调入蜂蜜尽童吃,用治小儿久咳气促、面眼微肿,伴有遗尿等。
5 .大戟芜花等治百日咳
'方剂' 大戟160克,芜花、甘遂、细辛、白芥子、干姜、地肤子各100 克,洋金花200克,麻黄344克,松香1000克
'制用法' 先将大戟、芜花、干姜、地肤子加水煎煮3次,合并3次所得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再将甘遂、细辛、白芥子、洋金花、麻黄共研细末,过80目筛,加入上述冷后浓缩膏中,搅拌均匀,烘干、粉碎,过80目筛。将麻油1000克适当煎熬后,加人松香(粉碎过80目筛)炼至滴水成珠,待温度降低后(以不烧焦药粉为度),掺入上述药粉,搅匀即得,摊成4厘米x4厘米大小的膏药,备用。贴于1 、3 、5 胸椎棘突旁两侧,每侧3张,小儿每侧2 张,每贴4处。如需再贴要隔3…5日,若出现痒疹,待消退后再贴。
'功效' 止咳平喘。
'验证' 屡用皆效。
'备注' 引自《中药制剂汇编》。
六、小儿支气管哮喘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病因,临床表现与内科“支气管哮喘”中所述墓本相似,其所例方剂亦可互用。现根据小儿哮喘特点,选录数方,以备选用。
1 .鸡蛋加蜂蜜治小儿支气管哮喘
'方剂' 鸡蛋1…2个,蜂蜜1…2 汤匙。
'制用法' 将鸡蛋去壳,在油锅内煎熟,趁热加蜂蜜,立即进食。
'功效' 滋阴养血,清热润燥。用治小儿支气管哮喘。
'验证' 此方应在春季服用,每天早晨吃l次,连服2…3个月,有较明显的疗效。据《中国食品》 1984年第3期介绍:“一位14岁的女孩,从9岁得了支气管哮喘病,常年咳喘不止,各种药物治疗无效,胸部已有变形。12岁那年春天应用上方,不到3个月,哮喘病就好了。身高、体重也增加了,发育也较前快,而且哮喘再未复发。”
2 .芝麻秸治小儿盐哮
'方剂' 芝麻秸、豆腐各适量。

()好看的txt电子书
'制用法' 将芝麻秸切断放瓦上烧存性,研成末。以生豆腐蘸食,不得用调味品,每日2次。
'功效' 清热,生津,润燥,化湿,祛痰。
'验证' 据《健康报》介绍读者反映疗效显著。
'备注' 盐哮,病名。指食过多咸味饮食引起的哮吼。由于饮食酸咸太过,疾湿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疾塑而发。治宜分辫属寒属热。于处方中加入饴糖或砂糖等甘味药,可收到疗效。
3 .猫胞衣治小儿咳喘
'方剂' 猫胞衣。
'制用法' 洗净,风干后放瓦上,以文火焙灸存性,研细末,以黄酒送服,每次l …2克,日2次。服后盖上棉被取汗。
'功效' 温中降逆。用治因风寒所致小儿咳喘。
'验证' 据《浙江中医》 1966年2月号介绍:邱姓小儿,1951年因娩出后裸体时间较长受寒,致患气喘病、每逢天气转凉,即喘咳不止、邻居授此偏方,先后用猫胞衣2具,喘咳见缓,共服3具而愈。
4 .胎猪治小儿哮喘
'方剂' 胎猪(未出生之猪胎)或刚生出尚未呼吸的仔猪l 个。
'制用法' 将仔猪去毛及内脏洗净,切碎,煮熟,加米粉及适量食盐,再次煮成糊状,l…2天内分次吃完。
'功效' 治小儿哮喘。
'验证' 据《新医学》 1973年9期介绍,本方经治6例小儿哮喘病,全部有效。其中2例观察24年无复发,其余4例已观察2 年未见复发。
七、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咳嗽、气促鼻缺煽。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感受风寒,或风热之外邪;此外,在其它一些疾病过程中,若小儿正气虚弱;亦可并发或继发本病。治疗小儿肺炎的主要偏方、验方如下:
1 .加味升麻葛根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
'方剂' 升麻、葛根、赤芍、杏仁、前胡、桔梗、桑白皮、紫苏、甘草。
'加减' 热盛加板蓝根、石膏;痰多加紫菀、海浮石;食少纳呆加莱菔子、谷芽、山植。
'制用法' 每天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 治小儿病毒性肺炎。
'验证' 朴某,女,l岁,1985年5月12日诊。患儿发热8天(体温39。2 ℃ )、咳嗽、气喘、右眼结膜充血、两肺均闻到湿性啰音。血检:白细胞15000、淋巴51%。胸透:右肺分布不均的片状阴影。曾在某院儿科用多种西药治疗乏效。证见面色苍灰,精神不振,咳喘,食少纳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