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说郭图跟逢纪出了下曲阳县廨府,郭图道:“某去看看许攸被斩没有,省得主公有反复。”

    逢纪亦道:“某在此地等着,若有人来见主公,某先将其拦阻住。”

    郭图点头,两人相视一笑。

    郭图哼着小曲出府,正好碰到匆忙而来的校尉,当下道:“有什么事这么急?”

    郭图原本是要拦阻任何人去见袁绍,不料那校尉一出口就道:“大人不好了,许攸,许攸逃出城了!”

    “什么?”

    郭图大惊,忙问道:“他是怎么出城的?”

    校尉垂着头道:“那许攸自称奉主公之令前往晋军大营议和。”

    那校尉一边说一边瞅郭图的脸色,眼看郭图脸色黑的可怕,忙认错道:“都怪末将练兵无方,末将麾下司马摄于许攸之威,亲手摇他下城。”

    “废物!”

    郭图阴沉着脸喝道。

    “是,某将是个废物。”

    那校尉忙道。

    “滚。”

    郭图怒喝一声,随即朝府内走去,逢纪见状上前迎道:“公则兄,怎么回来的这么快?”

    郭图黑脸道:“废物,都是一帮废物,你说守城的将领怎么都是一帮废物,竟然被许攸空口白话一句话让其轻易出城去了,呵!你说可不可笑?”

    逢纪听完不仅不怒,反而大笑。

    郭图不解,问道:“元图兄,你这是何意?”

    逢纪笑道:“公则兄,若许子远不跑,主公难免会后悔,主公何等聪颖,若后悔难免会迁怒你我。如今许子远已逃,呵!他不是叛逃也是叛逃。”

    郭图已醒悟过来,看向逢纪忙点头:“如今许子远有理也说不清了。”

    “不错。”

    二人得意一笑,郭图道:“那咱们要不要趁热打铁,立刻去见主公。”

    逢纪摇头:“不好,此刻去,难免会有落井下石之嫌,不如当主公问起时你我再言,这样一来,还显得你我心胸开阔。”

    “元图兄真是深知吾主啊!”

    郭图恭维道,心里却对逢纪极为忌惮,他日,若逢纪如此对付自己,自己该如何应对?

    心怀鬼胎的二人,不久便各自散去。

    却说许攸与那大戟士出了城数里远,在远离晋军大营的地方弃马,而后找到一颗树旁藏起,待到天黑方悄悄潜回下曲阳城下,在那大戟士的记忆下从狗洞窜进下曲阳城,最后躲进一家无人居住的民居躲藏起来。

    袁自杀出邺城,身边的袁军将士越来越少,到最后只剩数百大戟士。

    袁左思右想只能去投在下曲阳的袁绍,他得让父亲知道邺城已失守的消息,绝不能让袁绍在死守下曲阳。

    袁为隐藏行踪每日昼伏夜出,专走无人问津的小路,他自以为做的隐秘,殊不知早已被晋军细作探知。

    消息最终被传到郭嘉处,郭嘉忙令细作们不得妄动,且放袁往下曲阳来。

    郭嘉忙去见刘备。

    刘备问道:“奉孝,有何计可施?”

    郭嘉道:“前几日有细作看到有人从下曲阳出,而后夜又潜回下曲阳,再加上城内细作来报:许攸潜逃,如某没料错,此人必是许攸。”

    刘备皱眉:“没想到许攸在袁军根基如此深,离间计也要不了他的命。”

    郭嘉笑道:“主公,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话还是主公说的,主公怎么又心急起来了。”

    “是啊!是孤着相了。”

    刘备点头:“此番定要成功才是,越早灭杀袁绍,这才能使我晋军的损失最小。”

    这几日辎重运转不利,晋军营中多有将士冻伤,别说攻城,就连拉练也少许多,大军都被拉出打扫直道上的积雪,争取早日打通各县到下曲阳的直道。

    好在邺城已落在晋军手中,张飞各部进入邺城取暖,可以就地取食、取棉衣。

    郭嘉道:“主公,许攸纵然没死,可其逃出,足见袁绍疑心大起,袁绍刚刚见好的病情必然又复发,从起未出县廨府便可推知,再者吾军封锁甚严,再加上郭图、逢纪把持晋军大权,袁绍定不知邺城已失的道理,若当袁入城,袁绍必知此消息,此时的袁绍得到此消息必然大受打击,说不定会一命呜呼。”

    刘备点头,历史上袁绍在官渡大战后便一命呜呼,如今虽然提前,不过袁绍受得打击更大,未必不会气死袁绍,再说袁只有数百人而已。

    “好。”

第九十七章天生光头的孟非(晚上十二点前如无意外,还有一更)() 


    袁一路从邺城杀到下曲阳,一路上虽然几次遭遇晋军都是有惊无险,偶尔一次跟晋军对阵,也只是原地方郡兵,只一战便让晋军大溃。

    袁丢失邺城而丧失的信心逐渐恢复,潜意识中以为以前自己总战败,是没有使用大戟士的原因,此刻他终于明白精锐部队是如何重要。

    袁来到下曲阳,看到密密麻麻的晋军大营心里也不禁打怯,可他已无路可去,只能命大戟士找地方休息。

    当夜,袁亲率大戟士突入晋军大营。

    晋军将士不提防,被袁连破数十营,最后袁杀透重围,径直来到下曲阳城下。

    袁在城下叫门,反而遭到城头的乱箭伺候,这下气得袁哇哇大叫,最后还是袁身边的大戟士校尉对着城头喊了几句,有认识那校尉的司马才喊住弓箭手,道:“可是孟非孟子墨?”

    孟非顶着光头道:“老哥,正是某。”

    那司马又道:“你不是在邺城保护三公子吗?怎么到了此处?”

    孟非大声道:“老哥不知,邺城已失,某护送三公子至此。”

    那司马大急,急不可耐,因为就是他亲手把许攸放走,没想到今天又接到这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当下道:“子墨莫急,待某禀报校尉再处理。”

    “好。”

    孟非请示袁后,对城头上的司马道。

    那司马不用去找校尉,校尉已赶来,忙道:“晋军来了多少?晋军来了多少?”

    司马苦着脸道:“校尉,晋军没来,三公子来了?”

    “呃?”

    校尉已是一脸错愕,随即往城下望去,只见晋军大营处一片混乱,城下无数火把下拥簇着一人,可不就是袁。

    校尉以为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握拳狠狠砸了一下城墙,道:“真特么的像三公子。”

    校尉砸过后就后悔,他砸的可是城墙,不由疼得龇牙咧嘴。

    司马恐其再下令放箭,忙道:“校尉,你看三公子旁边的可不是孟非孟子墨,他可是孟大人的亲侄子。”

    孟非之叔乃孟岱。

    关于孟岱,史书描写很少,只一件事,可就此一件事就说明他的地位不下于郭图等人。

    史书记载:官渡大战后,审配两子被俘,曹操施以离间,大胆启用审配两子为将,孟岱由此进谗言,袁绍随即罢免审配,改用孟岱取之。

    时审配已为袁绍总览幕府,孟岱一句话就把审配取代了,可见孟岱亦非凡人。

    还有审配乃魏郡阴安人,邺城乃魏郡郡治,审配可谓有名的坐地虎,不像沮授乃安平国广平人,田丰巨鹿郡人。

    那校尉已是魏郡人,看到孟非那闪烁的光头亦相信几分,古人信奉: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有半分损失,更何况剃头这么忤逆的事。

    孟非有颗大光头,乃是天生无发无眉。

    此乃天生其相再加上其力大无穷,更受人瞩目,这才使得其成为大戟士的校尉之一。

    大戟士分两支,一支由袁绍统带随大军出征,一支被孟非统带坐镇邺城。

    校尉亦不敢再去见郭图,忙道:“快速通知孟主薄。”

    孟非时任袁绍主薄,陈琳为记室。

    “喏!”

    城外有动静,自然惊动袁绍。

    袁绍拖着病体起来,召诸谋士问询才知道虚惊一场,晋军大乱,恐怕又是故技重施,引诱袁军出战相救。

    袁绍听完才放松一口气,道:“绝不可出战。”

    “喏!”

    诸谋士纷纷道。

    袁绍仿佛突然想起来,道:“许攸怎么样了?”

    郭图跟逢纪对视一眼,果然不出二人所料。

    当下郭图出列道:“回主公,许子远说降监管他的大戟士,诈称主公令他出城议和,城门校尉不知,已放他出城。”

    袁绍一愣,许久如释重负一般叹气:“如此也好,子远与孤也算好聚好散。”

    郭图等人不说话,同时明白许攸在袁绍心里的分量,暗自侥幸没能真杀许攸,不然定有后患。

    袁绍有些疲累的道:“孤累了,尔等退下吧!”

    “喏!”

    孟岱一县廨府就碰到那校尉,郭图瞥了他一眼没说话就走,孟岱道:“何事?”

    那校尉悄悄凑到孟岱跟前道:“大人,城外有位自称孟非的人要进城?”

    孟岱皱眉:“没的说,定是假的,射杀便是。”

    “他没有头发,而且旁边还有三公子,某不敢乱下决定。”

    校尉这句话才打动孟岱,孟岱忙道:“快带某去。”

    孟岱到了城头,才令校尉放下摇篮,让孟非跟袁上到城墙上。

    孟岱上前一看,忙赔礼道:“三公子,某不知是公子亲至,还望公子海涵。”

    袁急道:“父亲何在?”

    孟岱道:“大将军在县廨府,不过……”

    孟岱还没说完,袁便道:“快带某去,某要立刻见到父亲。”

    “喏!”

    孟岱见袁脸色差到极点,心里有预感邺城恐怕已失。

    邺城乃袁军根基所在,邺城已失的消息如果传出去定会人心惶惶,如当年项羽中十面埋伏时的四面楚歌啊!

    孟岱一个激灵,若刘备真施此计,近十万袁军将不战自溃啊!

    孟岱冷厉的看着校尉道:“不准走露一丝风声,不然某要你的脑袋。”

    “喏!”

    那校尉本还想向袁告罪,闻言一个激灵,不过想到城下袁带来的人马,道:“大人,城下的人?”

    孟岱眼中飘过一丝阴冷,阴鸷的道:“城下?哼,都是晋军细作,妄图冒充三公子诈城,给某乱箭射杀。”

    “喏!”

    那校尉一阵冷颤,孟岱好狠的心,不过想到自己的小命,还是先保住自己吧!

    孟岱带着袁径直去见袁绍。

    那校尉站直身体,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身旁的司马问道:“大人,那人真是三公子吗?”

    校尉满脸杀气的问道:“你真想知道?”

    司马不傻,知道知道越多死的越快,当下把头摇的如拨浪鼓。

    “还不安排弓箭手准备?”

    校尉吩咐道。

    司马不解:“何用?”

    校尉怒道:“当然是射杀城下的晋军。”

    “城下晋军?”

    司马一惊,不是袁军吗?

    可在校尉要杀人的目光下不敢再问,忙跑去准备。

    “放箭!”

    那司马一挥手,城上上千弓手齐齐朝城下放去。

    原本城下的大戟士随袁马踏晋营已损失大半,如今个个疲惫不堪,袁又上了城头,在他们心目中,接下来就是接他们入城了,凭借他们袁绍亲军的身份,还不是好吃好喝的待遇。

    因此大家都靠着城头休息,万万想不到等来的是自家人的箭雨,除了几个撒尿的,劳苦功高,袁绍精心挑选的,袁军精锐中的两百精锐就这么死在自家人箭下。

    几个撒尿回来的大戟士吓得忙朝晋军大营方向跑,看到晋军就弃械投降。

    晋军对待俘虏还不错,这天下皆知,与其被自己杀还不如投降晋军。

    几个俘虏被带到观战的刘备身前,刘备让他们把下曲阳城下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郭嘉道:“主公,时机已到,袁本初命不久矣!”

    贾诩亦道:“然也!主公此刻可施四面楚歌之计,袁军必军心涣散。”

    华歆亦道:“可派人前往袁军中说降,想必必有成效。”

    一时间晋军中各种计谋百出。

    刘备摸了短须道:“这些都离不开志才去实施啊!”

    戏志才道:“主公,就看好戏吧!某亲入下曲阳坐镇。”

    “好。”

    刘备点头。

    戏志才经过数年修养,身体已大好,起码能跟郭嘉这个病秧子一拼。

第九十八章袁绍之死() 


    “子远,你终于还是离我而去了。”

    袁绍在郭图等候,独自一人躺在病榻上,回想起自己初出仕时第一次遇到许攸,而后又在许攸的引荐下见到何颙,以后才娶了天下楷模李膺之女,接过天下楷模这块党人首领的匾。

    之后二人共同为党人奔走,袁绍结识大量党人名士,成为天下望士,而后出仕,平步青云。

    先成为何进的心腹,又成为何进的智囊,最终成为天下盟主,又到独霸河北一方。

    许攸可谓是袁绍最重要的臂膀,没想到今日在他袁绍落寞时许攸终于还是离开他了。

    袁绍却没有思过己过,如果不是袁绍要杀许攸,许攸何至于逃走?

    袁绍思想逐渐陷入偏激,顿时觉得谁都不可信,沮授可以暗投晋军,许攸可以远走高飞,似田丰、类郭图,谁又会为自己尽忠呐!

    再想到辛评兄弟,可是可恨的紧。

    辛氏跟袁氏可是姻亲,然他们却如此对待自己真是可恶。

    “主公,主公。”

    袁绍正心烦意乱时突然听到心腹叫自己,悄悄用袖子擦了擦掉的眼泪,清了清有些哽咽的嗓音,道:“何事?”

    “主公,三公子来了。”

    “什么?”

    袁绍猛然站起,下了塌就疾步走出房间,急声道:“吾儿显甫何在?吾儿何在?”

    袁看着袁绍只穿着里衣,光着脚走出来,不仅落下眼泪,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父亲,孩儿无用,邺城丢了。”

    袁绍看到袁浑身带血已猜到几分,看到袁落泪跪下大脑便一片空白,袁的声音如蚊子在耳边乱响,欲上前把袁扶起,身体往前一走,却一下栽倒于地。

    “主公,主公。”

    诸将士纷纷把袁绍扶起,袁熙赶来后看着一身血的袁,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吩咐让人把诸谋士叫到袁绍房外。

    天空在北风的吹刮下,又复阴沉沉的天气,仿佛又要下雪。

    良久,袁绍方幽幽醒转,双目无神的看着屋顶,嘴里蠕声道:“水,水。”

    袁熙亲自喂了袁绍几勺温水后,袁绍才有些好转,微弱的说道:“显甫呢?”

    袁熙道:“父亲,三弟跪在房前不肯起来,说是无颜见父亲。”

    袁绍道:“胜败及兵家常事,邺城丢失不怪显甫,快让他进来吧!”

    “喏!”

    袁熙把手中的水盏递给身旁的心腹,正要准备出去,袁绍又道:“把公则、元图等人也都叫来。”

    “回父亲,某已派人去请了。”

    袁熙忙道。

    袁绍点头,有些愧疚看了袁熙一眼,汉以孝治国,可惜袁熙太平庸了些,不然他绝对会把权利交给袁熙。

    “三弟,父亲叫你进去。”

    袁熙把袁扶起,袁被北风冻得嘴唇发抖,他出身富贵,那里受过这样的苦楚,如果不是高姿态作秀,不是看到田丰等人陆续而到,他是不可能跪那么久的。

    这不,一站起就是一个趔趄,袁看着扶着自己的袁熙,道:“多谢二哥。”

    袁熙面无表情的道:“这个时候了,还说什么谢不谢的,你我乃亲兄弟啊!”

    袁点头,当下在袁熙搀扶下站稳脚,才向田丰等人施礼:“见过诸位先生。”

    诸人纷纷还礼。

    袁谭不知生死,袁熙平庸且非嫡子,袁绍一旦逝去,继位的必是袁,这是袁军的共识,因此都不敢居功自傲。

    袁熙对诸人道:“诸位先生,父亲也请你们进去。”

    “喏!”

    袁一进房就大哭,然后极力承认自己的失职,他把淳于琼给架空了。(其实是我把淳于琼给忘了,突然想起来淳于琼在邺城,这是极大的失误。或许有人说一个淳于琼无关大局,其实并非如此,如果淳于琼活着从官渡之战回来,曹操绝不会那么轻易取了河北,这真是失误,只能做补。)

    郭图等人亦进来:“见过主公。”

    袁绍摆手为示,此刻他说话已经很费力,对袁道:“说说吧!邺城怎么丢的?”

    袁当下把晋军如何施计,他又如何应对,一一说了出来。

    袁绍听了点头,因为袁做的不错。

    然而刚直的田丰却听出不对,出言问道:“公子,某有一事不明,请公子明示,上次战报说淳于仲简自荡阴撤回邺城,公子也说淳于仲简撤兵回邺城才使邺城城防加固,晋军袭城时淳于仲简何在?审荣为柬门校尉,为何不见淳于仲简阻止?这不变相架空了他吗?”

    田丰一出言立刻让诸人以噬人目光看向田丰,无他,听袁的话,分明是审氏家族投敌,审氏家族做的如此隐秘,自然得益于审配掌握邺城大权,那审配才是真的投靠晋军。

    其实只要让袁脱离干系,谁管生死不知的审配是不是投敌了?

    袁绍亦是一愣,道:“仲简呢?有没有突围出来?”

    淳于琼对袁绍,犹如关羽对刘备。

    袁不得不说:“由于审荣投城,城内晋军四起,孩儿也不知道淳于叔父何在?”

    田丰又道:“淳于仲简总掌邺城兵马,公子应该先与淳于仲简汇合才是吧!”

    袁无奈道:“淳于叔父从荡阴回来后就卧病不起?”

    袁绍久经宦海,哪里还不知什么是卧病不起?分明是为了让权,让权给审配。

    “可恶!可恶!”

    袁绍猜到后不由大叫,淳于琼、许攸乃其一文一武的左右双手,如今双双离去,对袁绍打击不可谓不大,连呼数声可恶,只是不知是说审配可恶,还是袁可恶。

    袁绍大叫一声,再次吐血昏厥。

    待袁绍再醒转,已是气若游丝。

    袁绍或许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当下指着袁道:“孤,孤若……死后,显,……显甫,可继吾位。”

    袁熙听到袁绍说到显字时还有些激动,袁则一脸灰败,可当袁绍说完,袁熙难掩失意之色,袁则喜出望外。

    袁绍说完,又昏睡过去。

    待到深夜,袁绍数醒皆很快昏过去,说起的都是些小事,最后一次看着屋顶迟迟不言。

    袁熙、袁喊了数次,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