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又有雄主之风,他还有献帝遗腹子,他缺的只是时间,若刘备被绊在河北数年,曹操就能扫平吕布、袁术,拥有淮南大片土地,再讨刘表,未必不能与刘备一战。
最关键的是曹操没有谋主啊!
历史上曹操的谋主是戏志才、郭嘉,又有荀攸叔侄出谋划策。
如今颍川系被刘备一网打尽,曹操缺谋主缺的厉害。
不过这正是司马懿的机会,司马懿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去见曹操了。
而且司马懿到曹操处谋个一官半职毫无压力,不像在袁绍处得依靠许攸。
在曹操处,司马懿只要报名号就行了。
为啥?因为司马懿的爹司马防提携过曹操,在汉代这种提携很重要。
朱儁就是为了救提携自己的人,才跟宦官有了瓜葛,一生清誉都搭了进去。
第六十五章饶阳()
♂
饶阳。
司马懿走后,袁春卿立刻照单抓人。
袁春卿这一抓人立刻捅了马蜂窝,在军中消息灵通之辈,大多都是人缘极好的将校,再加上有心人在暗中的鼓动。
冀州人要杀幽州人。
幽州人不打幽州人。
冀州人要活埋幽州人。
……
总之各种各样的流言四起,这让袁春卿不由头大,甚至恨起司马懿来,敢情这马蜂窝你不敢捅,甩手给某捅啊?
怪不得要去广阳呢?
哼!去了广阳也别想脱身。
袁春卿恨不得杀了司马懿,可他又不能把人放了,把人放了不就朝这帮士卒低头了,这头一低还能抬起来吗?
袁春卿在饶阳城内坐蜡,张辽与张郃却在面面相觑,敢情自己一直追着的袁军不是鞠义带领的,而是司马懿,被灭的司马家的独苗。
二人不由痛恨自己的胆小与谨慎,随即迅速出兵至饶阳城外的袁军大营。
袁春卿得到二张率军而来的消息,一时慌了神,在岑壁的建议下将所有看押的幽州系军官全部杀害。
随后以岑壁为大将,冀州军军官带领他们直扑赶来的二张。
张辽麾下有骑兵过万,张郃有御林军一千,精锐步兵一万余。
两军排开阵势,岑壁不等试探就强令两万幽州兵进攻二张大军。
幽州兵中的流言更盛,只要是不傻都知道自己的长官已被袁军杀害,这哪里是打仗,分明是让他们去送死。
这下之前的流言全部成真,幽州兵中惊慌情绪大增,尤其是在张郃亲率一万精锐压上时,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立刻压倒幽州兵的害怕情绪。
不知是谁大喊道:“幽州人不打幽州人,晋王不杀降卒,我们降了,降了。”
随后投降的声音此起彼伏,在张郃军至幽州兵不足五十步时密集的箭雨让幽州兵的心防彻底放下,当即在人表率下纷纷向晋军投降。
两万大军,没有主官统率,没有的铁的纪律,在有人投降的情况下,有人纷纷逃离战场。
岑壁眼睁睁看着幽州兵哗变,本来还想派兵压制,然而幽州兵一股脑的冲击而来,使得他军被冲散。
而后张辽分兵左右两翼袭击岑壁,岑壁不敌,只能朝背后的饶阳城退却。
袁春卿看到岑壁如此快溃败过来,严令军士防守城池,令岑壁绕城而走。
岑壁也知道入城危害多大,也没废话令亲卫杀出一条路,自己朝安平城方向退却,可不妨被吕蒙率军截住。
岑壁欺负吕蒙年少,上前挑战吕蒙,结果被吕蒙数合挑下马,岑壁被俘,其军溃散。
张郃收拢投降的两万幽州降卒,张辽督部猛攻饶阳,虽然袁春卿在安平名声斐然,可是岑壁带走了大部分精锐,饶阳只半日便被攻破。
袁春卿无奈自杀于城头。
晋军得到饶阳,遂在安平站稳脚跟。
数日后,河间国传檄而定。
在渤海的徐庶已占领渤海大部,唯有南皮令辛毗坚守不出,随即徐庶带军围南皮,急切间不可下。
却说吕蒙擒下岑壁,诱之以利,岑壁投降。
后岑壁对吕蒙道:“如蒙将军不杀,某愿说李叡举安平降之。”
吕蒙麾下多有不信,吕蒙力排众议,对岑壁说:“某素知将军忠义,将军必不负我。”
岑壁感激涕零的离去。
于是当晚岑壁假装惨败回安平城。
岑壁进入安平后,把详情说于李叡。
李叡大惊,手按腰刀,目视岑壁。
岑壁忙道:“我的都尉啊?某若真降,何必言之。”
李叡一想的确如此,岑壁若降,直接杀了自己不更好吗?
李叡问道:“那依你吾等该如何做?”
“不如诈降?”
岑壁道。
“细细道来。”
李叡饶有兴趣的说道。
当下岑壁伏在李叡耳边低语起来。
天黑前,李叡与岑壁一同捧着印绶、户籍出城向吕蒙投降,吕蒙随即率部入城。
二人请吕蒙入宴,宴上一个劲的吹捧吕蒙,请吕蒙喝酒,吕蒙发挥一派天真的性子,来着不拒,不多久便喝的有些高,连动作也有放肆,竟然直勾勾盯着场中歌姬猛看。
这一幕落在李叡二人眼中,二人自以为得计,更加放心大胆的请晋军将领喝酒。
不多时,晋军将领各自抱着歌姬离去。
岑壁一副阴谋的得逞的样子端着酒樽凑到吕蒙身边,道:“将军,天色已晚,要不就安歇了吧!”
“好,好,好!”
吕蒙一脸急色的道。
岑壁低头极为不屑,再伸手,手中出现一把短匕快速的朝吕蒙刺去。
这把被岑壁视若至宝的短匕竟然被阻挡在吕蒙的盔甲外,岑壁不可置信的再次用力去捅,短匕在盔甲上纹丝不动。
岑壁感到手上有一阵大力传来,接着就听到李叡大喝:“小贼纳命来!”
岑壁一回头就看到李叡抽刀朝自己劈来,正向说什么,咽喉一痛,随着气喘鲜血涌出。
岑壁倒下前看到吕蒙握着自己的短匕,短匕上有血在滴,自己不是没捅进去吗?哪来的血?难道是我的?
岑壁陷入迷惘,吕蒙的眼神却无比清澈,那有之前酒醉急色的神态。
“来得好。”
吕蒙一手将手中的短匕掷向李叡,随即抽出腰中的刀,踩着身前的条案一跃朝李叡劈去。
李叡双手托刀才堪堪挡住吕蒙的一劈,吕蒙见李叡竟然挡住自己的一击,眼中戏谑神色升起,接连几刀连续劈向李叡。
李叡只能连连后退才能卸去吕蒙劈来的冲击力。
吕蒙冷冷看向李叡:“最后一刀。”
李叡双手早已痛得乱颤,急促的呼吸打断他想说狠话的意念。
“看刀。”
吕蒙猛然爆喝朝其击去。
吕蒙这用尽全力的一刀一下将李叡手中的刀劈断,连带李叡胸前也被开了一道深深的伤口,显然已活不成。
厅上的歌姬慌乱的逃走,接着又慌乱的逃进来,紧追着她们来的是全副武装的袁军。
李叡准备好的伏兵看到李叡、岑壁双双被杀,一时愣住。
吕蒙居高临下的说道:“岑壁、李叡已死,尔等不想给他们俩陪葬,最好乖乖放下手中的兵器。”
随着吕蒙的话落,府外、城外都响起震天的喊杀声。
岑壁假投降,吕蒙也不信他真降,因此派人联系了张辽,此刻的喊杀声,应该是张辽已被迎入城了吧!
第六十六章河北大势()
♂
下曲阳(今河北晋县)。
公元184年皇甫嵩曾在此大败黄巾主力,筑京观以震慑乱贼,黄巾由此转入太行山山麓中蛰伏。
下曲阳有此京观在,许多毛贼不敢生事,不少商旅、富户慕名而来,使得下曲阳比瘿陶还要繁华。
后黄巾复起,先有张牛角死于瘿陶,又有韩馥、袁绍大力剿匪,下曲阳安定数年后别样繁荣昌盛。
袁绍与晋军以滹沱河为界后,下曲阳成为前方屯兵重地,更是屯粮之所,袁绍之所以还能坐稳中军就是因为下曲阳有积粟百万石,足以支撑数万袁军数月之用。
吕蒙智取安平,使得滹沱河以北地区全部归晋军所有。
袁绍听闻消息后,忙令大将蒋奇回防下曲阳,以防晋军偷袭下曲阳。
袁绍回防下曲阳,刘备自然不傻,令张郃屯兵安平,令张辽过滹沱河如安平国其余几县。
袁绍只能看着张辽在安平肆虐,如今滹沱河被晋军水师占据,从下曲阳运粮都需要重兵防护,为了防止晋军偷袭,袁绍令在浮桥前后筑铁索以拦截船只,看情形他是要跟刘备耗在毋极。
毋极战事稍平,广阳大战又起。
鞠义率兵离开广阳,广阳只剩下许攸带着一帮广阳士族防守,这下就让亲晋实力活跃起来。
随着张郃大败岑壁,鞠义带走的两万幽州兵或俘或被杀,消息传来,广阳城内越发人心惶惶,许攸也已经有了退回冀州的心思。
只是毋极大战不起,总要有个进攻幽州的桥头堡。
然随着王门率军出居庸关,渔阳、右北平大豪鲜于辅、阎柔在牵招的带领下朝广阳进发。
一路上,袁绍所置官员皆挂印而走。
大军飞快的朝广阳蓟县进发,蓟县内如果不是齐周手段狠辣,斩杀数十活跃频繁的游侠儿挂在城门示众,此刻的广阳士族已举城而降。
毕竟屡次置刘备于死地的是齐周,而不是他们。
辽东郡襄平。
自中平六年,公孙度被徐荣举荐为辽东太守后,公孙度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渐丰。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中原地区董卓乱起,各地军阀无暇东顾。公孙度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继则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俨然以辽东王自居。
刘备欲决战袁绍,曾借着徐荣的关系派使前往襄平,并拜公孙度为镇东将军,第一任安东都护府大都护,永宁乡侯。
结果公孙度接待使者,却把官印放入府库,他只愿与刘备做生意,却不愿做走狗。
刘备、袁绍大战,公孙度自然成了香饽饽,于是袁绍亦派辛评带重金拜访,并许公孙度为青州刺史,请其出兵幽州,袭刘备之后。
公孙度与心腹柳毅、阳仪商议后,遂派兵渡海前往青州,以海贼管承为先锋,柳毅为大将。
却说鲜于辅与王门合兵于蓟县城下。
蓟县由公孙瓒重修,虽然被袁绍烧坏不少,可许攸任幽州刺史后,又调派大量民夫进行整修,使得蓟县城墙焕然一新。
又有齐周、魏攸等死硬分子决心守城,在城内大开杀戒,王门等人竟然一时拿这座坚城不下。
北方战事陷入对峙,南方战事却有起色,先是张辽取武邑、观津、修县,打通与青州臧洪的联系,接着汇合徐晃猛攻清河国。
清河当地名士崔琰正在家养病,徐晃二人屡请其出来视事,崔琰才不得不出,崔琰一出,整个清河国大部分都改旗易帜,而后安平诸县亦开城纳降。
袁军在大将尹楷得带领率军屯广宗,以拒张辽、徐晃之兵锋。
青州,臧洪整合好后方,率军再围平原,吕翔、吕旷兄弟屡战不胜,只能退回平原城据守。
徐晃留张辽在广宗,自己率军率清河直下,一路上昼出夜伏,直到黎阳城下。
黎阳原本是官渡之战的决胜地,在此刻却默默无闻。
徐晃率军轻取黎阳,随即朝内黄进发。
此时淳于琼正派韩范回邺城押粮,正好在半路上碰到徐晃。
徐晃与其大战数合,一斧将其斩落马下,随后徐晃将袁军粮草焚之,督军驱赶袁军败兵朝内黄城而去。
内黄长梁岐大意之下,内黄失陷。
徐晃取内黄后,繁阳、阴安等地前后投降。
却说内黄长连夜逃回邺县,审配才知淳于琼已陷入两面夹攻中,且没有粮草,不用晋军来攻,其军自溃。
得到消息的袁当即便要出兵去救淳于琼,审配谏之。
袁反斥道:“淳于仲简若败,邺城南面屏障已失,晋军至邺城下,邯郸岂能久守?邯郸一失,邺城真成孤城矣!若某能击败徐晃,打通前往汤阴粮道,淳于叔父定能固守汤阴。”
审配无言反驳,袁说的并没错,如果他真能大败徐晃的话,可袁绍是徐晃的对手吗?审配深感忧虑。
袁率一万步兵出城,以李孚为先锋,审荣为长史、沮鹄为参军。
看这帮世家子出征,审配总觉得有几分不和谐,审荣是他侄子,沮鹄乃沮授的儿子,李孚乃袁绍在汝阳的家生子,这支队伍怎么看怎么像是去前线捞战功的。
可审配拦不住袁,他只能祈求袁能活着回来,尽可能多的带回败兵来。
袁一出邺城,便直奔内黄。
徐晃取内黄后,并没有再去进攻邺城,邺城城高池深,去攻邺城无疑是送死,因此他在内黄专一袭扰周边,以及汇合当地的黑山军断绝汤阴与外的联系。
只要汤阴袁军没有外援,张飞就能拿下淳于琼,淳于琼一死,邺城就是被脱光衣服的少女。
袁还没到内黄,徐晃已经得到消息,当下对赶来的张白骑道:“某不去找他,他反倒找上门来送死,你说这是不是坏事?”
张白骑笑而不语。
他起事的时候,徐晃还不知在哪?如今他的听徐晃的,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
第六十七章此必是疑兵之计(谢谢161……324大大五块钱的打赏)()
♂
内黄,清水之北。
徐晃与张白骑列阵与河滨之畔。
袁率大军逶迤而来,两军对峙于两箭之地。
袁令先锋李孚前往搦战。
晋军小校徐商上前应战,与李孚大战数十合,一枪刺李孚于马下。
袁大怒,拍马而出,直取徐商。
沮鹄、审荣拦之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袁冲向徐商。
袁刚及冠,虽然勇武然稚气未脱。
晋军中的将校多是少年成名,徐商依旧不把袁放在眼里,天下英才俱在晋王麾下,何况是一个世家子?
徐商想要杀了袁,立一首功,当即拍马朝袁冲去。
谁知袁一刀将其劈落马下,如果不是徐商身上的明光甲坚实,其又内衬丝甲,袁这一刀就能要了徐商的命。
徐商爬起来,赶紧往本阵跑。
“还有谁?”
袁甚至不屑再给徐商补一刀,反而对着徐晃、张白骑大喝道。
张白骑正要出阵,徐晃眼疾手快的拦住他。
晋军中一黑山军小校冲马而出,其甚至连姓名都没留下,就被袁绍劈落在马下。
“张白骑呢?徐晃呢?休要只派些小虾米来送死。”
袁绍连斩数将,傲气不由蓬勃而发。
徐晃对张白骑道:“白骑将军,看你的了,最好诈败。”
张白骑微微一愣,点头示意明白徐晃的意思。
晋军将领多谋,举世皆知,徐晃定然还有自己不知道的心思。
“好个骁勇的袁显甫,看某黑山张白骑来战你。”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
张白骑一出现立刻引起一片骚动,袁双眼冒精光,如同看到一件宝物一般。
沮鹄下意识就想把袁拉回来,审荣阻止道:“参军,公子正在兴头上,你恐怕拉他不回来。”
沮鹄皱眉道:“那张白骑可是悍匪,成名于黄巾之乱,素以骁勇善战著名,三公子恐不是其对手。”
沮授虽然在袁绍麾下不结私营党,但却不阻止沮鹄与袁交好,最后成为袁的属吏,由此可见沮授在袁绍继嗣上更偏向袁,这也恐怕是他与田丰唯一的分歧,不过好在争嫡一事还远。
审荣想当然的道:“这是自然,参军且看。”
审荣一指,几个弓箭手赫然立在审荣身侧。
沮鹄有些明悟,有些不屑的道:“暗施冷箭,这有些不妥吧!”
审荣暗道:迂腐。
不过面上道:“为了三公子的安危,为了邺城的安危,放冷箭算什么。”
沮鹄闻言不再说什么,算是默认。
说话间,袁与张白骑已经交上手。
两人都是精甲良驹,又都武艺娴熟,可谓将遇良才,在不大的战场上交手数十合都不分胜负。
袁胜在年轻勇武,张白骑却胜在老辣,数次差点伤到袁,都被袁靠年轻矫健给躲避过去。
沮鹄几次惊呼,都是有险无惊。
那几个弓箭手恐伤着袁,迟迟不敢发箭。
审荣暗恼,一手摘下自己的弓箭,朝张白骑瞄去。
袁跟张白骑交手太密,的确不好下手。
审荣瞅到一个机会,一箭射去。
箭矢擦着张白骑的脸颊而过,张白骑一惊,袁一刀砍在其手臂上,张白骑当即弃了袁逃往本阵。
袁狞笑正要补刀,早已准备多时的徐晃大喝一声,一箭射去,袁慌忙躲避。
沮鹄见张白骑逃走,令旗一挥,大军一拥而上,对面的徐晃亦挥军迎上。
两军交战多时,张白骑不得不负伤而走,其军大溃。
袁紧追不舍,沮鹄恐其有失,忙于审荣商议,审荣留沮鹄收拾战场,自己去追袁。
黑山军一路溃败,丢弃无数旗帜、甲械、辎重,惹得袁军纷纷哄抢。
袁见状更加骄横,发下重赏追缴张白骑的人头,数百袁骑紧跟着袁追杀张白骑。
眼看清河之水挡在路前,张白骑对身边的悍匪道:“前无去路,就此逃散必被晋王所弃,儿郎们当随某杀回去,搏个封妻荫子。”
晋军与黑山军默默合并多年,黑山军多有妻妾活在晋阳、中山一代,因此对刘备的忠诚明显高于虚无缥缈的大贤良师。
当下纷纷道:“愿随将军赴死,杀啊!”
在袁的意识里,反贼背水一战从来没胜过。
比如皇甫嵩在广宗、在下曲阳,那次不是数万人驱赶数十万黄巾贼赴河而死。
袁手中刀一指张白骑道:“儿郎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随某冲啊!”
数百骑冲杀两千余步兵,这不是手到擒来吗?
开局跟袁想的差不多,黑山军被一冲而溃,落到袁军背水,黑山军不仅没散,反而又转身杀来。
袁冷笑再次冲向黑山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