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夜,刘备留在蔡琰房内用膳,膳后费心给蔡珏讲笑话,蔡珏那张小脸一直寒而不笑。最后蔡珏苦笑一下,到隔壁房休息。

    蔡琰也察觉出些不对,正想问刘备关于顾夫人的事,却被刘备用别的事岔过去。

    第二日,刘备用过早餐,不等蔡琰开口问就借口有政事离去,连蔡珏的面也没敢见。

    刘备越是如此蔡琰心中疑惑越大,难道顾夫人没有死?

    这不可能?蔡琰随即被自己的想法骇住。

第二章顾清萱() 
♂,

    兴平三年,陆城军没有大的动作,一边大兴土木,一边开始慢慢的改革。

    首先是刘备的秦公府,长史、别驾、治中三架马车并驾齐驱,刘备有组建以华歆、陈群、孙资、刘放、法正为首的秘书处,专职帮刘备处理各种政务,让刘备彻底从枯燥的政务中脱离出来。

    如果再加上治中下面的六曹主薄,秦公的架子赫然就是隋唐巅峰的官制,三省六部还有个军机处。

    孙策横扫江东六郡,华歆狼狈逃回长安,同行的还有会稽王朗,孙策极力挽留二人,刘备与华歆的联系一直未断,再加上王朗亦不愿跟孙策这么个年轻人,两人一碰头,华歆就把王朗忽悠到长安来。

    有人说曹操打下曹魏天下,荀氏帮其坐稳天下,那华歆、王朗就是一手帮曹魏篡天下的主谋,再之后就是王凌、贾逵、高柔、司马懿得天下。

    司马懿如果不是活得够长,司马氏绝对篡不了曹魏王朝,司马懿后期最忌惮的就是王凌与贾逵,可惜这两位一个早死,一个行事不密被杀。

    华歆一到长安,就被刘备任命为秘书处从事,虽然只是一从事之名,可其日日都能见着刘备,足见刘备对其之喜欢。

    王朗亦被刘备任命为长安令,长安令原本有杜畿担任,刘备升杜畿为弘农太守,由王朗出任长安令,又以荀攸为京兆尹、张昭为冯翊太守,原朔方刺史王智为雍州刺史。

    典韦、陈到掌白毦兵,文聘、刘稚然控御林军,刘备又命牵招重组羽林军,又调赵云云麾卫至长安,长安又有刘稚然的锦衣管理治安,可以说整个三辅,乃至西北都渐渐融为一体。

    在地方上刘备大力拔高长史的权利,又设郡丞、郡尉以分太守之权,县有县尉、县丞及六曹主事,下又有无数学子自里正、亭长做起,可谓使得朝廷的意志首次传达到乡野之地。

    并州、雍州、三辅等地还好,毕竟战乱不休,不少学子、士子都干过郡吏,或者在乡三老位置上兼过职,然而对于西凉乃至益州偏远地方来说,大量的学子进入到他们的根据地,又有陆城军在背后的大力支持,他们或招募流亡,或开垦荒地,或劝课农桑,或大兴工商,或击匪驱道,赢得大量人心,无形当中也使得原有权益者得到巨大损失。

    在西凉、益州看似一面平静的环境下却暗潮涌动,陆城军强大,他们都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这机会一来不是他们粉身碎骨就是刘备身死族灭。

    河北有袁绍、中原有曹操、吕布,南有袁术、孙策,他们坚信这时机不会太久。

    刘备自然不会不知平静下的暗潮涌动,因此四夷馆的田豫坐镇幽并,成公何坐镇西凉,李严在巴王商坐镇蜀,戏志才在长安运筹帷幄,为的就是监督这些地方的实力派,必要之时甚至可以袭杀主要人物。

    河北,袁绍经过一年的时间,终于平定北幽州,大军开到公孙瓒的易京——蓟县,太史慈的使者早已到长安,长安城内立刻引起一片热议。

    这些年来,刘备一直在资助公孙瓒,甲械数以万计,粮草数以百万石,可是公孙瓒非但没能保住幽州,反而节节溃败,成为袁绍的运输大队长。

    公孙瓒的无能已经引起陆城军,或者说秦军上下的不满,再加上西凉、巴蜀已定,秦军完全可以把目光投向河北或中原。

    因此救不救公孙瓒已无需再讨论,诸谋士讨论的是该先征讨中原还是先征讨河北?

    幽州系以简雍为首,叫嚣着早日打回老家去,包括张飞、张郃、赵云等军方将领都梦寐以求的解决袁绍。

    陈群、赵俨等都以为曹操这人乃奸雄应该尽快解决,袁绍虽据势大却不足为虑。

    刘备也认同陈群等人的说法,毕竟曹操才是一统天下的人,袁绍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然而贾诩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荀彧、荀攸、戏志才、郭嘉等一干人都是颍川人,因避嫌都在观望形势。

    其实解决袁绍才是当前最好的决策,毕竟河北一统,刘备就能一个一个的收拾曹操、刘表、袁术、吕布、孙策,然而进攻曹操,袁绍、刘表、交州士燮等定会群起而攻之。

    刘备就是在一步步吞并天下,还是在冒险戳马蜂窝的犹豫下去看蔡琰姐妹,没想到蔡珏立刻就给了他一个惊喜,顾清萱的身份可能暴露了。

    刘备当下朝花园走去,陈到紧随其后,刘备走到一座假山处,命陈到带人守住周围,自己进入到假山中,然后找到一处机括,将机括扭动。

    一阵吱吱呀呀的响动,一座石门被打开,刘备手持火把进入石门内,石门内点着油灯,还有黑衣侍卫分侍两旁。

    刘备将手中的火把递给侍卫,一直朝里走,越往里走,里面空间越大,再往里就看到一人正在奋笔疾书,那人听到脚步声头也不抬的道:“把手中的东西放右边,左边的这些都给先生送去。”

    先生,这是陆城军中细作对戏志才的尊称,戏志才调任四夷馆馆主,专心对外后,先生一职就由李儒担任,李儒的身份不宜曝光,正适合坐阴影里的工作。

    然而正在奋笔疾书的人同样也是不能曝光的人,刘备看着她白的有些刺眼的皮肤,心里一痛,也许自己当初不该让她接触这份工作,或许做个简简单单的护士或女医生挺好。

    刘备摸了摸其身旁的骨架,那人听到声音忙抬头,原本蛾眉微蹙的厌烦瞬间变得眉开眼笑:“奴见主公。”

    “夫人,有没有想过换个地方工作?或者换个工作?”

    刘备突然转身看着顾清萱道。

    顾清萱一愣,其实她从没想过换工作,因为她知道一个人知道的秘密越多越不可能脱身,除非她死?难道说刘备已经再忌惮自己了,可想想戏志才却不像,刘备能容忍戏志才,难道还容忍不了自己吗?

    顾清萱一双明亮的眸子闪过一丝迷惘不解后更加明亮的看向刘备。

    最近有种江郎才尽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去接着写,老想着数章内结束本书,不过这几天好写了,夜色会继续努力,朝着两百万字努力。

第三章重见天日() 
♂,

    “夫人,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是你有没有想过跟珏儿相认。”

    刘备回头看到顾清萱略带不自然的神色赶忙解释道。

    “主公,您的意思呢?”

    顾清萱听刘备如此说不答反问。

    我的意思?我没什么意思啊?

    刘备被其问的一懵,随后道:“是珏儿说好几次看到夫人,她老觉得夫人没死,夫人若真有跟其相认的心,某来解释。”

    “主公,你的意思是……”

    顾清萱皱着眉问。

    刘备有些不解,我没意思啊?现在是看你的意思。

    一时间洞内寂静无声,只剩下油灯灯花迸溅的声音,朦胧的光线使得这寂静的空间内陡升出一股暧昧的气氛。

    昏暗的灯光将原本就绝美的顾清萱映射更加靓丽,已过三十的少妇看起来只有二十初头,还是极具江南水乡美女的特色,吴侬软语的温柔。

    怪不得古人常说月上树梢头人约黄昏后,朦胧光下的美果然别具一格,饶是刘备身边美女如云依然被顾清萱的美镇住,以前怎么没发现呢?

    不过刘备已过冲动的年纪,如今的他已近四十,除了平定天下的**逐渐强烈,一怒为红颜的事已做不出。

    顾清萱是蔡琰的后母,蔡邕的继室,顾雍的姑母,道德败坏的事他还做不来。

    想到顾清萱的身份,刘备回神过来,深吸一口气道:“夫人,珏儿已意识到你的存在,怎么应对相必你应该心里有数,我就不打扰你了。”

    刘备说完就离开,只留下一脸幽怨的顾清萱,其实过了十数年,顾清萱自己都忘了自己的身份,除了偶尔想念蔡珏的时候远远看其一眼,她早已忘了蔡夫人顾氏的身份,如今被刘备提起心中一阵涟漪,回去?她还能回去吗?隐在黑暗里或许是她最好的归属,虽然有时候会产生许多幻想。

    “主公。”

    刘备一出门就看到一个脸带面具之人,能独自进入此隐秘之地又带面具的人只有先生李儒,李儒为了改头换面不仅毁了容还吞炭烫伤的嗓子,付出不可谓不大。

    他如夜枭般的声音吓了刘备一跳,刘备看到他才道:“先生,是你啊?有事?”

    “回主公,某有重要的情报要向主公汇报。”

    李儒恭敬的说道。

    “说。”

    李儒随即道:“扬州金鼠传来的消息:九月十三日,袁术下令造皇帝舆辇,十六日令人刻玉玺,二十日命人请相士,……”

    “说些我能听懂的。”

    刘备最近为了战中原还是平河北弄得头大,李儒说的这些都稀松平常,南帝在袁术手中,袁术想做多少舆辇、玉玺都合乎情理。

    李儒接口道:“某猜测袁术将要称帝。”

    “称帝?”

    刘备一愣,他还真忘了这茬,袁术于建安二年二月称帝,也就是公元197年二月,如今已是公元196年。

    也就是历史上的建安元年,由于献帝在宫城大火中不知所踪,曹操没有得到献帝,兴平三年依然是南帝的年号,呵!刘备真是忘了这茬。

    袁术一旦称帝,就会面临数方面的围攻,刘备若攻击曹操必定会半途而废,在巨大的舆论下刘备不攻击袁术,那汉室的招牌他也就没办法再顶下去。

    中原久乱,士民已开始怀念汉朝时的平静,刘备此刻丢掉汉室宗亲的招牌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李儒见刘备不说话以为他被自己镇住,又道:“主公,据金鼠传来的小道消息:孙策之所以能出兵江东是把传国玉玺押到袁术处,最近天下又疯传:代汉者,当涂高也!再加上寿春方面的动静,都已坐实袁术欲称帝的想法,如今袁术还不敢名目张胆的进行,恐怕是忌惮主公的实力,一旦主公出兵河北,袁术必然会称帝。”

    刘备点头,想起李儒乃董卓的心腹谋士,虽然鸩杀少帝跟何后臭了名声,可是趁乱占据京城,迁河南数百万人口以填三辅,一个人独立支撑了董氏朝廷数年,能力是毋容置疑的,在诸谋士都避嫌的情况下,刘备需要听到别的声音,同时他也需要别的力量来制衡颍川系人马。

    曹操之所以会在赤壁大败亏输就因为颍川系势力沉默寡言的结果,谋主郭嘉病逝,荀彧死谏使得曹操一时间无称心谋士,才使得曹操于赤壁一败涂地。

    刘备本身也意识到颍川系的势力过大,一边提拔王智任雍州刺史,一边提拔华歆、法正、张昭等外系人来平衡颍川系的力量。

    “主公,既然袁公路想称帝,主公何不给他这个机会,有袁公路称帝的消息震惊天下,就能掩住主公平定河北的消息。”

    李儒见刘备发问有些犹豫,不过随即说道。

    其实之前把搜集情报推测的结论告诉刘备依然破了规矩,李儒接手情报组织后,刘备依然重新给他们立了规矩,只是把重要的情报挑选出来递到刘备的秘书处,由秘书处的人员来决断,然后报给刘备知晓,刘备决断后再处理,而后由郭嘉名下的锦衣捕快执行。

    李儒想到既然规矩已破,不如破的彻底些。

    刘备闻言已然决定好,战争向来都是打的综合实力,纵然有以少胜多的战例,然而灭国之战都是长久之战。

    刘备统一河北,曹操再多也就是灭掉吕布与袁术,也就是说曹操处于刘备与江东的包围圈中,可以与江东夹击曹操,而后再决战。

    刘备决断后反而觉得一身轻松,随意看了李儒一眼,面具下的李儒看不到脸色变化,不过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到李儒平静的内心。

    刘备突然道:“文忧,有没有想过重见天日?”

    李儒一愣,重见天日?

    掌握过天下大权的人,对权利的**自然更大,他之所以愿意出山,就是因为情报组织的权利够大,虽然情报组织被刘备阉割了,但李儒一句话就能决断数十万人的命运,那种感觉是别的官员很能体会的。

    重见天日是很好,可又怎能跟这种生活相比。

    李儒摇头:“臣没想过。”

    刘备莫名看了他一眼,道:“献帝可能没死?我想知道他在哪里?袁术一旦称帝,他绝对不能再出现在天下人的视线中。”

    李儒头一低,沉声道:“喏!”

第四章蓝田谷(谢谢搜索聊聊大大的打赏,今天会加更)() 
♂,

    蓝田以美玉闻名,其玉所出之山有谷,以县名谓之蓝田谷,谷生霸、沂二水,风景秀丽,水清树翠,或有游鱼,或闻莺鸣,四时皆有景,五季皆如画。

    蓝田谷历来是旅游胜地,长安贵族不时就来此地赏景,然自黄巾之乱后此山被盗匪所居,京兆尹虽有心剿灭,怎奈羌胡之乱愈演愈烈,再加上乱世玉珏需求量大减,剿匪之事就耽搁下来。

    直到董卓迁都长安,董卓在长安大肆劫掠,收揽各种器物装饰郿坞,蓝田谷的盗匪这才被董卓麾下歼灭,蓝田谷开始重新出产玉珏。

    董卓被灭后,蓝田谷的盗匪死灰复燃,不过很快被陆城军歼灭,自此蓝田谷被陆城军掌握在手中。

    蓝田因有玉而被重视,然而早些年逃入蓝田谷的居民都陆续迁至蓝田县,然而总有些人因消息闭塞活在深山不愿出。

    蓝田谷内就有这么一波人,陆城军虽然占据蓝田谷却并不阻止人在此居住,玉珏虽然珍贵然而在乱世中远没有人珍贵,何况采玉之人多居谷内,陆城军对蓝田谷中之人特别优待。

    十数年间蓝田谷各色人等混杂不堪,有的人迁来又迁走,有的人莫名出现在谷内,这使得许多人都不会问别人的根底。

    这种混乱的情况并没持续多久,新一轮的户口普查,刘备向荀攸提出户籍制的理论,荀攸若获至宝,迅速带着还没毕业的国子监学子遍布整个三辅地区,开始推行户籍及路引政策。

    在没有照相技术的时代,这种户籍制虽然漏洞百出,可也让许多黑名人物更加难行。

    有新的政策出现就会大打乱原有的格局,蓝田谷内不少人都开始头疼,因为他们当中有不少溃兵、盗匪之类,要是被查出**来,少不了要离开这种安逸的生活。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矗立在山头看着谷内的形势眉头紧皱,远远看去他的心情就如今天被云雾遮盖的太阳,欲语还羞。

    “主人,大小姐来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年轻人身边出现一个老者,老者身穿下人服饰,一脸恭敬的朝年轻人施礼,一举一动都像排练过无数遍一般,随意且庄重。

    破开浓雾的太阳光照在他的脸上,脸上皮肤光滑,跟他满头白发丝毫不符,一看就是保养得当之人。

    年轻人闻言后,留恋的看了一眼如仙境一般的山峦,道:“唔!某知道了,咱们走吧。”

    年轻人健步如飞,那老者行走间亦步亦趋,始终离年轻人有几步的距离,这两位一看就是练家子。

    不多时两人就来到山腰的一处宅院,宅院已被不少青壮之士包围,年轻人看到这一幕眉头皱的更紧,低语道:“以后不可再这么大张旗鼓了,万一引来陆城锦衣就不妙了。”

    “喏!”

    老者闻言,一直微躬的身躯更加恭敬。

    “见过主公。”

    年轻人想低调,周边的青壮之士却并不低调,远远见到年轻人就行跪礼,年轻人见状眉头皱的更紧,不过已是满脸无奈,道:“都起来吧!”

    年轻人一进入宅院,就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协弟,是你回来了吗?”

    “大姐。”

    年轻人接着就看到一个游侠儿打扮的白面公子哥儿疾步而来,满脸不耐都化作云雾消散。

    大姐一把将年轻人拥在怀里,满脸疼惜的道:“协弟,这些年真委屈你了。”

    “大姐,我过得很好。”

    年轻人道。

    大姐似乎能听出协弟的无奈,忙松开协弟,细细打量协弟,调侃道:“让姐看看,我的协弟瘦了没?”

    协弟笑笑,并没有说话。

    姐弟二人随即笑着把臂进入庭院内,年轻人就看到一魁梧大汉站在那,仿佛他原本就该在那一样。

    魁梧大汉一见年轻人就施大礼:“臣见过陛下。”

    “高校尉且起。”

    年轻人虽心有不满,可动作利索的将那魁梧大汉扶起,满脸笑容的道:“家姐这些年,麻烦校尉照顾了。”

    “这是他应该的。”

    魁梧大汉还没说话,大姐就插言,随即拉着协弟道:“好啦!咱们进去吧!”

    协弟无奈对魁梧大汉笑笑,魁梧大汉亦不出声只是冷静的站着。

    大姐却叽叽喳喳说起来话来:“姐姐有一年多没来看你,你还好吗?大耳贼有没有找你的麻烦?还有这里安全吗?”

    大姐丝毫不顾及魁梧大汉的感受,协弟有些不满,可也无可奈何,只能任由大姐将自己拉近屋内。

    庭院外不远处,正有几双眼睛盯着这里,其中大部分都是劲装武士,一个身穿儒袍的人显得格外明眼,只见那儒士盯着那出宅院脸色阴晴不定,脑海里一个念头来回打转,某就知道他们从河间千里迢迢来此必有阴谋,果然不出某所料。

    “来人,盯好此处宅院,务必要盯住每一个人动静,另外不要暴露身份,否则你们该知道暴露后怎么收尾?”

    “喏!”

    年轻儒士吩咐几句然后悄然离去。

    庭院内,姐弟俩已叙完旧,年轻人的书房被人重重控制,魁梧大汉亲自守在书房外十步的距离外。

    此刻书房内不仅有协弟跟大姐,还有一个四十的中年人,那中年人一脸英武之气,一看就是常年征伐之人。

    中年人捋着胡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