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妾心如宅-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岫走了一趟慕王府,不仅没见到新王妃庄氏,就连侧妃鸾夙的面也没见到。只在书房与慕王密谈起来。

“我从京州成婚回来,路上两次遇袭。”慕王开门见山。

“遇袭?可有损伤?”出岫小心地试问。其实她早已听说慕王的两次遇袭事件,一次是在京郊山岭,一次是在四皇子福王的封地上……

“本王早有准备。”但听慕王又自信满满地道:“老四开始动手了,本王也不是任他拿捏。若不出意外,三月之内,他必会等不及造反了。”

“造反?”这两个字的意思是……

“不错,造反。”慕王对出岫魅惑一笑:“狗急了会跳墙的。你记住这句话。”

出岫无法想象,慕王用了什么手段能逼四皇子公然造反。这显然是不明智的,要么是胜券在握,要么是困兽一击,否则身为皇子哪里敢轻易“造反”?且无论成功与否,儿子造反老子,这“不孝”的罪名是注定要背上了。更何况,四皇子是个素有“仁善”之名的人,他那么爱惜名声……

“他要造反,必然要用兵。说到用兵,老四远不及本王。”慕王再道。

听这口气,慕王仿佛是该胸有成竹了。于是,出岫只得点头:“妾身先预祝殿下得偿所愿。”

听闻此言,慕王凤眼微眯,半晌没有说话,就在出岫打算告辞离开时,才又听到他说了一句:“云大小姐出嫁时,本王人在回房州的路上,也没在京州观礼。如今既回来了,总得表示些心意,一会儿差人将贺礼送至府上。”

一番话下来,慕王只字不提沈予出逃之事。出岫心下稍安,又客套了两句以表谢意。正思忖着为何他会突然提到云想容的婚事上,岂知慕王话锋一转,又道:“老四起事之后,本王会消极用兵一段时日。怕是届时局势会倒向老四那边儿。什么话该对大小姐说,什么话不该对她说,还望夫人心里有数。”

原来这才是重点!慕王怕自己泄露风声给云想容和沈予!出岫心思一沉,面上却笑道:“早知殿下用兵如神,不想还要‘消极用兵’掩人耳目……您放心,妾身自有分寸。”

慕王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再看出岫一眼:“夫人与沈小侯爷很是熟稔罢?”

“小侯爷曾于我有大恩。”出岫只回了这一句,她知道慕王早已摸清了她与沈予之间的所有故事,因此她不打算多费唇舌。

“本王敢问夫人一句,若有朝一日沈小侯爷的存在威胁到云府的地位,夫人又该在二者之间如何取舍?”慕王语气平平,说出的话却是咄咄相逼。

只这一问,出岫背上已渗出了冷汗,好似连前些日子受家法导致的背伤也隐隐作痛起来。这个问题,她曾想过无数遍,沈予和云府……若要她舍下沈予甚至害他,她做不到;可若要舍下云府,她更做不到。

为了云辞……出岫咬了咬牙,终于狠下心回道:“妾身是云氏的媳妇,自然以家族为重,以个人恩怨为轻。”

“是吗?”慕王隐晦地暗示她:“还请夫人记得今日这句话。”

第121章:谋术精明叹不如

从慕王府回来不久,出岫与他密谈之事便步步发生,毫无遗漏。

整个腊月,慕王府都没有任何大动静,只有些小情小爱的传闻闹出来,要么是说慕王正妃与侧妃鸾夙争风吃醋;要么是说鸾夙与北宣晟瑞帝藕断丝连;要么是说当初慕王本来就是强娶鸾夙……

直至年关将近,慕王仿佛一直沉浸在两房妻妾所制造的烦扰之中,无暇顾及朝中大事,而他新婚燕尔,这事也算寻常。

与此同时,云氏在各州传来的消息称,四皇子福王在朝内多遭弹劾,不仅被人揭发是两次偷袭慕王的幕后主使,他自己所负责的差事也屡屡失败,甚至不时有血腥事件发生。

甚至有传言指出,慕王侧妃鸾夙是福王派去的卧底,在这档口上特意制造慕王府不和睦的迹象,引得痴情一片的慕王焦头烂额,无暇东顾。

一时之间,传言似雨后春笋般冒出,矛头纷纷直指福王聂沛瀛伪善,令他多年塑造的“仁善”之名及文治之功毁于一旦。出岫足不出户尽知天下大事,听了各地暗卫的密报,也不禁为慕王的手段拊掌叫好。

新的一年,在南熙晦暗不清的夺嫡局势中悄然到来,也显得比以往任何一年都令人紧张,仿佛空气中都暗藏着刀光剑影,只要稍有不慎,一场“大事”便会一触即发!

四皇子福王,果然等不及了,在暗地里密谋举事。

与此同时,京州也传来关于文昌侯府的消息。老侯爷沈淙在嫡幼子沈予回归之后再次突发重病,这一次是真的重病了,勉强看到沈予成婚之后,便带着对沈氏未来的忧心忡忡而病逝。不过出岫认为,沈老侯爷看到沈予娶了云氏的女儿,应当是欣慰的,至少作为云氏的姑爷,沈予是保住了。

沈老侯爷的丧葬办得十分隆重,南熙聂帝、皇后明臻亲自前往府中祭拜,也算全了文昌侯府的颜面。待过了年关,新年正月初一,沈予的大哥——世子沈赞正式承袭爵位,继任文昌侯。这一次,云氏作为沈氏的姻亲,依然是由身在京州的三爷云羡代为恭贺。

慕王大婚,身处同地的离信侯府,派出云羡出面恭贺;文昌侯丧葬,作为姻亲的离信侯府,还是派出云羡吊唁,新任侯爷继位也是他出面恭贺。这看似是对两派不偏不倚,旁人一时之间也观望不出云氏的立场。

毕竟,庶女不是嫡女的地位,沈小侯爷娶的只是个云氏庶女,这步棋可保可弃、可进可退。

就在新任文昌侯沈赞继位的当月,福王聂沛瀛终于公开举事,矛头直指慕王聂沛涵挑拨暗算、两面三刀。而慕王只是出兵消极抵抗,公然大喊冤屈的同时,一直没有太强势的动作,看似是被人猝不及防使了绊子。

慕王与福王的夺嫡之争终于摆到了明面上,时称“慕福之争”。按理说,趁着南熙内乱,正好是北宣大举进攻的好时机,可北宣晟瑞帝臣暄却没有在此刻出兵南熙,只作壁上观。

出岫猜测,以慕王和北宣晟瑞帝之间亦敌亦友的关系,大约是达成了什么协议。可这协议究竟是什么,她不得而知。不过,慕王付出的代价必然极大,否则北宣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进攻机会。

此后,由于福王先发制人,显得慕王措手不及,整个局面好似都倒向了福王。而偏偏身在京州皇宫里的聂帝隔岸观火,看着两个儿子斗来斗去,并不表态支持。

由于慕王说过他会消极抵抗一段时日,趁机看清朝内局势,因此出岫更笃定慕王会在此役中胜出。况且,别瞧着慕王的人马节节败退,可银钱却没少花,大笔大笔的银子从云府内运出去。当然,出岫只动了静园荷塘下的金条,而太夫人荣锦堂下头藏着的一个子儿没动。这是云氏保命的钱,谁也拿不走。

最后迫不得已,出岫下令将各州几个钱庄关了,只为资助慕王举事。为此,乱世之中再添风云,大家纷纷传言云氏新任当家主母持家无能,不仅弃了北熙的族人和生意,如今连南熙的生意也管不好了,竟被迫关闭钱庄。甚至有人说,因为世子云承是过继来的,出岫夫人才打算将个烂摊子交到他手里。

再后来,也不知是哪些别有居心的人放出谣言,道是前任离信侯夫人夏嫣然并非溺水而亡,二爷云起及其妻灼颜也不是死于意外,三姨太闻娴更不是病逝——出岫夫人才是内斗败家的罪魁祸首!

眼看着关于出岫的争议越来越大,太夫人除却口中安慰几句,也没再表示什么。出岫费尽心思几经查探,才发现消息的来源是皇城京州……这便有些微妙了,出岫心想:

若是外人谣传还好说,可外人哪里会知道这么多内情?有的没的屎盆子都往自己身上扣?

若是自己人斗自己人,那嫌疑人便只有两个:嫁去文昌侯府的大小姐云想容,以及被迫离开云府管理京州生意的三爷云羡。

从嫌疑上来看,二者都有。云想容对出岫有妒,云羡对出岫有仇。看这手段是有些像云想容耍的把戏,但自从三房闻娴这个幕后黑手揪出来以后,出岫也明白“人不可貌相”,因而她不敢妄加揣测这传言到底是何人所为。

总之,名声是毁了的。随着慕王征战的节节败退,云氏所关闭的生意也越来越多,明面上给出的缘由虽是回避战事关了铺子,但云氏的家底越来越薄是不争的事实。

短短三四个月光景,“出岫夫人”在南熙百姓心中,已成了一个不择手段上位、牝鸡司晨、能力不足的红颜祸水,甚至有人分析,素来战无不胜的慕王屡战屡败,也是因为遭了她的晦气。毕竟,两人同在一城。

太夫人见出岫为了这些传言终日苦恼不已,到底看不下去了,便特意将她传来荣锦堂:“依我看,你也不必再揣测了。这事儿不是想容和老三做的。”

出岫见太夫人一副深知内情的模样,连忙问道:“不是想容和三爷?那是……咱们云氏的敌人?”

太夫人笑了:“不是敌人,是盟友。”

盟友?“您是说……慕王?”出岫大感意外:“他为何要散播这种传言?”

“为了转移世人的注意力。”太夫人捏了捏手中的串珠,高深一笑:你想想,他聂七从前是多么威风赫赫,聂四却是文治起家。如今两王相争拼的是权谋,也是兵力,聂七在军事上节节败退不可疑吗?他一个惯常用兵之人,会屡屡输给不会用兵的聂四?即便聂四手下有谋臣,可放眼南熙,谁带兵能敌得过聂七?更何况他还有聂九襄助。”

“您是说……慕王如今节节败退,怕惹人猜疑他是故意,便放出烟幕,让世人将视线转移到我身上?”出岫问道。

太夫人点点头:“以这些秘辛和你扶正的故事,再加上我云氏的名望,难道还不足以引起世人好奇?”

的确足矣。出岫恍然大悟,心里对太夫人更为敬佩:“还是您看得透彻……不过,您是如何知道的?”

“原先我也不敢确信。”太夫人挑眉再笑:“直至最近传言将你说成不祥之人,还说聂七节节败退是染了你的晦气。我才确定这造谣的主谋是他。”

太夫人将手中串珠轻轻搁在案上:“别看我每日都念经礼佛,其实我并非信佛之人。可世人却信奉怪力乱神……聂七将你说成祸水妖精,你又与他同在烟岚城,那他沾了你的晦气屡战屡败也是正常。无论他以后是胜是败,他都不至于被人诟病从前是浪得虚名。”

原来如此……这是权谋之术的一种罢!出岫心道,慕王可真是狠,自己如此支持他,他反而牵扯自己下水,为了转移矛盾造出这等谣言,实在可恶可憎可恨。但,她也唯有受着,已无退路。

“别想了,他是报复你帮沈予逃跑呢!否则这么多世家,他为何专挑你下手?”太夫人叹气:“慕王聂沛涵行事阴鸷狠厉、睚眦必报,这事儿世所皆知。是他从前对你太客气了,才让你大意。你摆他一道送沈予离开,他必然怀恨在心。于公于私,他没有正面追究而是采取这种手段,已算仁慈了。”

听闻此言,出岫唯有苦笑:“原来是这么个内情……我记得这教训了。”

太夫人“嗯”了一声:“如今你再看,我当初家法伺候你,亏不亏?你养了一个月才下床,是不是我做得狠了?若不给你吃个教训,日后你在他聂七手里只会更惨。你承受家法的事儿,他必然是知道的,也算咱们变相给他赔个错。”

如此一解释,出岫也明白了太夫人的苦心,不禁羞愧地低下头去:“我知错了。可慕王这报复的法子……我宁愿再受一次家法,也不愿让世人如此看我。”

“放心罢!聂七他既然敢如此诋毁你,让你做他的挡箭牌,日后也定有法子将你洗清。只看他肯不肯了。”太夫人劝慰出岫,又教了她一招:“聂七容得了你一次,大约不会有第二次。你多与他的侧妃走动走动,他自会明白你的意思。”

在出岫亲眼目睹了慕王对侧妃鸾夙的一片深情之后,她对太夫人这个招数深信不疑。只要云氏还是鸾夙的母族,只要自己与鸾夙交好,想来慕王是能消气的。

“日后再碰上沈予这种事,宁肯当面求聂七放人,也不能暗地里使小动作。我原本想着你不开窍,大约会登门为沈予求情,谁知道你这次如此聪明,将他混在暗卫里送出城去。这胆子,我自问都得斟酌斟酌。”太夫人话中虽是斥责,但却是笑着说的,出岫觉得她并非生气,相反好似是对自己胆色的称赞。

可太夫人的心思谁又摸得准呢?好比她数十年如一日地念经礼佛,今日却说自己并非信佛之人……慕王也是,明里暗里恩威并施、赏罚并存,令人摸不着头脑。

这些都是人精了!出岫这是赞,也是自叹不如。但有一点,她深深记得了——

日后再想帮沈予,宁肯当面找慕王求情,也绝不背着他行事。出岫对此铭记于心,并预料到终有一日,这个招数会派上用场……

第122章:一波未平一波起(一)

出岫没有想到,她担心之事竟会发生得如此之快。仅仅又过了三个月而已,事态便急转直下,原本四皇子福王占上风的一场所谓“造反”,最终以失败告终。

事情的经过,出岫身在烟岚城并不了解得十分详细。但据暗卫送来的密报上说,福王举着“手足怙乱,相煎何急”的旗帜,按理说本该攻来房州对付慕王,他却迫不及待率先攻往了皇城京州。这是极为失败的一招,令福王的口不对心昭然若揭,也令他积攒了数年的仁善之名彻底毁于一旦。

与此同时,随着世人对出岫越来越激烈的质疑声,慕王却反攻了。一鼓作气直捣福王的封地曲州,以福王“造反”为由,先斩后奏,将其妻妾子女尽数处死,一个活口没留。自然,沈予的姐姐沈萱也没逃过此劫。

事情发生时,福王正在皇城周边指挥作战,听到这消息险些昏厥。谁承想,慕王竟然两面夹击,吩咐一队人马前去曲州处置福王的亲眷,自己则带着另一队人马大举南下,一路上战无不克攻无不胜,直捣皇城。而且举出的旗帜是“护驾救国”。

显然,在声势上,福王已然输了。更何况,慕王根本没有给自己的四皇兄留一条后路,将他的妻妾子女一并杀尽。这等手段的确足够铁血,也足够令人胆颤。

在这之后,一切纷纷扰扰终于接近明朗。六月十九,慕王击溃福王人马,攻入皇城京州。在皇宫应元宫大殿之上,聂帝被迫在两个儿子面前做了抉择——选七弃四。四皇子福王悲愤交织之下,在大殿上刎颈自尽。

此后,慕王拿到聂帝的禅位旨意,却并未即刻在京州登基,而是以“旗开得胜”的忠君孝子姿态,启程返回自己的封邑房州。但这个消息是云氏暗卫传来的,慕王究竟拿没拿到禅位旨意,这等秘辛还有待考证。

但结果已经尘埃落定了:南熙储君是聂沛涵。即便没有受封“太子”的头衔,他也赢得了南熙江山。也许下一步,他的野心会是统一南北两国。

然而,此时此刻,出岫已无暇为慕王的胜利而开心,也无暇为自己的远见卓识而自豪。她的心思,全都放在了文昌侯府身上。

慕王既然如此决绝,将沈予的姐姐、福王妃沈萱诛杀,出岫几乎可以想象到,文昌侯府阖府会是怎样一个下场……

“母亲,我要救小侯爷。”出岫前往荣锦堂,言辞恳切对太夫人道:“福王事败,福王妃被慕王诛杀,文昌侯府的下场堪危!”

太夫人轻飘飘瞟了出岫一眼:“你急什么?沈予的大哥也不是吃素的,想必已设法自保了。”

“慕王连福王都逼的引颈自刎,又岂会轻易放过文昌侯府?”出岫亟亟否认:“左右如今他名声已经赚够了,也不怕世人说他狠辣,万一他要文昌侯府陪葬……”话到此处,出岫已变了脸色。

太夫人却很是无奈地轻叹:“出岫,你如今的言行已经逾越了云氏当家主母的身份。你选择支持聂七,不惜重金资助,如今他举事成功,正该是咱们云氏好生笼络之时。你既然知道聂七的为人了,便也该清楚,也许有朝一日云氏会被他兔死狗烹。这个节骨眼上,你不能保沈予,若你再忤逆聂七一次,也许整个云氏就完了。”

“母亲!”出岫闻言霎时泪盈于睫,仿佛沈予之死就在眼前:“您以前说过,我若想再次保下沈予,就不要背地里暗使小动作,当面向慕王求这个人情即可。”

听闻此言,太夫人又是一叹:“这话是我三四个月之前说的,当时我也不曾想到,聂七竟然如此狠辣,将聂四的妻儿赶尽杀绝……”她看向出岫,一副惋惜神色:“想容这枚棋,咱们是要弃了。”

弃了!出岫心中“咯噔”一声。弃了云想容,便等同于弃了沈予!“母亲!”她亟亟再道,想要让太夫人改变主意。

太夫人摆摆手:“你如今是云氏的当家主母,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云氏的态度。我不能让你为了个外人胡闹!搭上云氏的荣耀和前程。”

“兴许如今慕王正意气风发,若能挑着个好日子去提沈予的事,他会同意呢?”出岫不愿放弃:“您让我试试行吗?”

“哦?你要如何试试?”太夫人一副好奇模样。

其实出岫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兼之如今脑中混沌一片,只得胡乱脱口道:“我想去找慕王的侧妃鸾夙。”

“你还嫌身上的污水少吗?”太夫人怒极,一口否决:“你找鸾夙攀交情,请她代为转圜搭救沈予,聂七又会如何想?他必定以为你是在利用鸾夙!鸾夙是他心爱的女人,你利用她,聂七怎会善罢甘休?况且,鸾夙还会以为你与沈予有私情。她可是出了名的多思多虑呢!”

太夫人从未见过鸾夙,却能将她的脾性打听得一清二楚。诚然,出岫与鸾夙接触过几次,又听说了一些事情,也觉得鸾夙是个口齿伶俐、但心气不大的主儿。不过慕王就是喜欢她,非常喜欢。

出岫的脑子全乱了,终于忍不住“扑通”一声下跪道:“母亲!您也知道沈小侯爷是我的恩人。在京州醉花楼里,若不是他搭救收留,我早已葬身火海了!后来他也屡屡相帮……再者想容也是我云氏的女儿。我怎能见死不救?即便不是出自我私人的意愿,您难道要让世人说,云氏连自己的女儿和姑爷都保不住吗?”

太夫人一生看重荣耀和面子,听了出岫的最后一句话,果然沉默起来。片刻之后才道:“你说的对,倘若文昌侯府满门抄斩,想容和沈予一死,世人必定会说我云氏无能,保不住自家女儿女婿。更何况往后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