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6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样,皇帝是不是很不好当?”坐到曾经属于自己的位置上,李世民面沉似水,看着满面羞愧的李承乾问道。

    “父皇,这一切都是儿臣的错,都是儿臣一时大意,才让丽质……。”

    李世民抬手阻止了李承乾:“丽质的事情朕不想再提!如果你觉得心中有愧,那就找出幕后黑手,用他的血来祭奠长乐吧。”

    “父皇,这件事情儿臣已经有些眉目,只不过找到的都是一些小虾米,幕后之人据其交代好像是李静仙,此人为了抬高道门的地位,策划了许多事情。”李承乾看着老头子,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尝试着要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向他说一下。

    结果才刚刚开了个头,李世民再次抬手打断他:“承乾,你现在也老大不小了,孔子有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你现在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不必什么事都向朕说明。”

    “可是父皇,儿臣现在是真的没了主意,前段时间大伯的子嗣现身,勾结异族打算造反,好不容易搞定了他们,又出了长乐这一档子事儿。父皇,要不这皇位还是您来作算了,我继续当太子,要不然王爷也行。”

    老头子在海上漂了一年多,再加上这段时间又接连打了几仗,显得有些苍老,鬓角甚至已经染霜,但不知为什么,李承乾只要站在老头子面前就觉得特别踏实,三十来岁的人甚至有一种想要撒娇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越活越回去了。

    李世民在听了大儿子的话以后深深看了他一眼,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现在你知道皇帝不是那么好作的吧,朕不怕实话告诉你,朕当皇帝的时候遇到的麻烦不比你少,无头公案同样发生了不知道多少,可是朕又能找谁诉苦发牢骚?找你皇爷爷么?”

    “父皇!当初是儿臣错了。”李承乾这一声父皇叫的情真意切,道歉也道的‘深情款款’。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以前作太子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为老头子做了很多事情,解决了很多麻烦。但现在一看,当时自己做的还是太少太少,如果老头子天天在这样的压力下处理事务,脾气差些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皇帝果真不是谁都能当的,老头子能在开国之初搞出贞观之治的盛世足见其不凡之处。

    李承乾虽然在见识上要比老头子多一些,但凭心而论,他不管是承压能力,还是对某些事情的决断能力都不如老头子甚多,当初的时候如果不是老头子在后面默默支持他,估计这一条小命早就被他自己给玩没了。

    第一次,一直自视甚高的李承乾觉察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与老头子相比他还真是差的不止一点半点。

    只不过李世民此时对皇位已经没了兴趣,一位位老臣子逐渐凋零让老李有些心灰意冷,长乐的死更是让他看破了一切虚妄,虽然看上去他与以前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心态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今的大唐已经不是李世民所熟悉的大唐,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新生事物诞生,发电厂发出的电已经可以供应半个长安城,每年的商税更是达到了空前的千万两白银。

    李二已经看不懂现在大唐的发展,也不知道大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现在的他只想安安静静的养老,每天不必听到那么多的烦心事,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再找几个比较贴心的老臣子好好聚聚,这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至于说李承乾所面对的困境,老实说,李世民其实并不怎么在乎,人都是在挫折中成长起来的,他李世民当年也是这样过来的,就好像那个所谓的‘种子’,如果不是巧合,只怕查一辈子也不可能查出幕后之人是谁。

    所以李二并不在乎李承乾是不是可以将幕后黑手绳之于法,看着满面纠结的李承乾,他深吸一口气说道:“承乾,朕之所以会将皇位交给你,是因为你足够聪明,有足够的决断力,但朕没想到的是,你竟然到现在还没有悟出皇帝到底应该干什么,这让朕十分失望。”

    如果是以前,李世民如此说的话,李承乾一定会有一千种借口来搪塞,又或者嬉皮笑脸的插科打诨的糊弄过去,但这一次他却撩起衣袍下摆,‘噗通’一声跪倒:“儿臣不孝,请父皇教诲。”

    李世民看着儿子,满意的点点头,良久之后,缓缓说道:“朕能教给你的东西已经不多,该告诉你的都已经全部跟你说的差不多了,这一次朕提醒你,眼光要放的长远一点,你是皇帝,不是王爷,也不是太子,不要只盯着眼前的那一点点东西,要有大局观,明白么?”

    大局观,似乎以前长孙皇后也提出过这一点,只不过李承乾并没有放在心上而已。

    现在被李二提出来,顿时让他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是啊,大局观真的很重要,这段时间以来自己被长乐的事情所困扰,竟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直把自己当成了以前的太子,亲力亲为的去查整个事情,这的确是不附合皇帝的身份。

    几乎是在一瞬间,这段时间困扰李承乾的问题迎刃而解,所有的压力消失无踪,数月以来的压抑感一扫而空。

第1948章 惊天大案(下)()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自然也会不同,在老头子离开之后,李承乾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再回头看以前的自己,是那么的天真幼稚,就像是一个三岁稚童,被人牵着鼻子走而不自知。

    想着想着,李承乾不自觉的笑了起来,对白月宁说道:“去宣大理寺卿孙伏伽,大唐科学院院正唐善识,还有狄仁杰三人觐见!”

    “是!”白月宁答应着,匆匆出去传令。

    时间不大,孙伏伽、狄仁杰已经赶到,唐善识因为办公地点有些远,故而迟了大概一刻钟左右。

    这三人一个在大理寺,一个还在弘文馆陪着李象、李小象进学,另一个干脆就是玩技术的,风马牛不相及,被叫到御书房皆是一脸懵圈。

    不过好在李承乾并没有让他们多等,等他们人一到齐便解了他们心中的疑惑:“朕要查长乐的事情,此事由孙伏伽全权负责,狄仁杰配合,唐善识辅助,你等可明白?”

    三人面面相觑,先是齐齐点头应是,接着狄仁杰首先开口:“老师,学生现在学识尚浅,怕是能力有所不足。”

    李承乾笑着摆摆手:“你也不小了,朕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独立破了许多案子,你是我的弟子,应该有所担当才是。”

    “是,弟子明白了!”狄仁杰虽然不知道自己的这个老师为什么突然间把如此重的任务交给自己,但心中却生起一丝赴汤蹈火的念头。

    自从当初拜在李承乾的门下,他就是整个大唐唯一一个正牌子的‘天子门生’,每天想着的便是能够替老师扬名,振师门雄风。但遗憾的是,数年下来,李承乾基本上一直都将他雪藏着,以至他空有一身抱负但却无处施展。

    现如今,李承乾的态度似乎有了变化,有放其出山的念头,这不由让狄仁杰兴奋异常。

    孙伏伽在等到李承乾师徒沟通结束,恭声言道:“陛下,查案本是臣份内之事,但这件事情牵涉颇广,臣怕力有不逊。”

    李承乾正色看了孙伏伽一眼:“你这家伙向来刚正不阿,为何今次如此推脱?可是怕了?”

    “陛下,臣的字典中并无‘怕’字,只是臣以为这件案子绝非一般人能够做下,背后主谋的势力必然大的惊人,故而如果没有陛下手令,臣实在是难以为继。”

    孙伏伽这家伙生就一副傲骨,李承乾认识他十余年就没看他弯过腰,如果竟然提出需要手令,足见长乐这件案子的棘手之处。也正是这样,才证明了孙伏伽的专业,案子才刚刚接手便已经意识到关键问题之所在。

    李承乾此前已经查了这件案子很久,自然知道其牵涉问题之多,所以对孙伏伽的要求并没有觉得如何过份,闻言只是笑笑,‘啪’的一声将随身的配枪拿出来拍到了桌上:“此物暂时归你保管,如遇阻拦,就地枪决。如此,你可满意?”

    孙伏伽的脸色变了变,猛的单膝跪倒,沉声言道:“谢陛下信任,臣必定彻查此案,若一月之内拿不出结果,必提头来见!”

    刚刚他提出要求的时候只是报着试试看的态度,一来是想要看看李承乾查案的决心如何,二来也是想要一份保证,毕竟谁也不想案子查到一半,遇到阻力的时候皇帝一声令下再将案子停下来。

    但孙伏伽绝对没有想到李承乾竟然决心如此之强,一言不合就掏枪。要知道,那可是天子配枪,就如同以前的‘天子剑’一般,有‘如朕亲临’之功效,还有先暂后奏之功用,只要拿到这枪,整个大唐几乎就等于他想要查谁就查谁,而且被查的人还不敢有半句怨言。

    这已经不单单是决心不决心的问题,还涉及到了信任,如果李承乾担心他乱来绝对不会把枪给他。

    正所谡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面对这份信任,孙伏伽如何能不感动!

    只是孙伏伽虽然有信心一月之内破案,但李承乾却并没有真的把话说死,只是不动声色的点点头:“起来吧,既然你如此有信心,那么期限就暂定为一个月。”

    孙伏伽闻言心中也是一紧,应了一声身起立于一旁,但脸色却再也没有了刚刚的轻松。

    唐善识等在一旁多时,见李承乾把事情都交待完了,这才缓步上前:“陛下,臣对查案一事并不怎么精通,不知要如何辅助?”

    “善识,你的任务是调查科学院内部,将所有人全都查一遍,有什么样的亲戚、朋友、关系网是什么样的,信仰什么东西,这些全都要查。而且重点要注意公输一家,看看他们都在与什么人接触。”李承乾并没有因为小唐的夫人是公输家的人而遮遮掩掩,他相信这个从小与自己一起喝过花酒,打过马球的兄弟不会因私废公。

    但就算如此,唐善识的脸色依旧还是变了变,正色问道:“陛下,可是公输家做过什么不当之事?为何要重点查他们?”

    李承乾并没有因为小唐语气中的质问有任何的不满,反而和声解释道:“因为有人举报了他们,具体情况你可以问小白,或者你也可以到大理寺去问问那个秦英,总之这件事情你们三个要通力合作,力求将整件事查个水落石出,还无辜者一个清白,将有罪者绳之以法。”

    “是!臣等遵旨!”各怀心事的三人齐齐躬身施礼,算是彻底接下了这个差事。

    接下来,李承乾又安排小白将此前调查出来的结果与孙伏伽等三人交待了一下,当听小白说到李静仙的目的是以神权压制皇权的时候,所有人都惊讶的张大的嘴巴,本以为这是一桩简单行刺案,很快就可以查出结果,但现在一样,这明明就是惊破天的大案子,要查清楚别说一个月,就算是一年都不一定会有结果。

    唐善识更是听的脸色铁青,虽然他不怎么相信公输家会干出颠覆科学院的事情,但秦英在那样的情况下说出来的东西可信度已经相当之高,李承乾能够忍到现在还没有下令将所有公输家的人抓起来,估计已经是看在他唐善识的面子上了。

第1949章 狄仁杰出山(上)() 
狄仁杰十四、五岁的年纪得了大理寺丞的位置,相对于那些同龄人可以说是一步登天,可当他想到老师交给自己的任务时,顿时又没了那种炫耀的心思。

    孙伏伽对于这件事情同样是头大如斗,纵然他是大唐有名的强项令,但案子的难度却不会因为他的性格而变的简单。

    至于说唐善识,唐小五这个时候已经乱了方寸,一连串的证据都显示公输一家在这次的事件中被定位成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而他唐小五多多少少也被牵连到了其中,他实在不知道万一公输一家真的参与了这次的事件,自己要如何去面对自己的老婆。

    所以别看三人之前承诺的如何发何,但从李承乾的书房出来之后一个两个全都露出满脸的愁容。

    狄仁杰年龄最小,肚子里藏不住话,借着从宫里往外走的空当便顺口问道:“两位伯伯,这件事情要如何处理?二位可有什么眉目?”

    唐善识抬头看看狄仁杰:“能有什么眉目,你小子一直跟在陛下身边,就没有什么小道消息透露一下?”

    “别提了,我除了知道长乐公主的事情之外,这段时间连老师的面都是第一次见,别说小道消息,就算是老师今天说的这些我都是第一次听到。”狄仁杰叹了口气,颓然说道。

    此时的狄仁杰到底还是年轻,虽然平时就表现出过人的逻辑推理能力,也曾明里暗对对李承乾表示过自己有独挡一面的能力。

    但这次的案子实在是太大了,神权压制皇权,这在大唐几乎就是造反一样的大罪,抓到之后那是要抄家灭九族的,容不得狄仁杰不忧心。

    倒是孙伏伽还算正常,愁归愁智商却还在线,一边走一边说道:“二位不要再纠结了,现在人犯全都关在大理寺,以前没有陛下的旨意,所以我从与未与他们有过接触,但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了,想要知道些什么,我可以带着你们一同进去问问。”

    狄仁杰在孙伏伽的提醒下骤然醒悟,一拍额头道:“对,对对,反正人犯都已经被抓到了,大不了我们去问一下也就是了,这是第一步,怎么也绕不开的。”

    心动不如行动,既然意见已经统一,三人没有任何犹豫的出了皇宫立刻向大理寺而去。

    ……

    太原城外的无名道观终于出名了,官府出动五百荷枪实弹的官兵将那里团团围住,然后从中抓住四个江洋大盗。

    城中百姓对此议论纷纷,有人在猜测这些大盗的身分,也有人在埋怨官府不作为,江洋大盗都在里面待了那么久了,竟然才去抓人。

    但无论百姓如何谈论,却没有一个人谈论起这四个大盗的身份,甚至连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众人以讹传讹众说纷纭,却没有任何人说到点子上。

    而在南下的火车上,整整一节车厢正被无数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着,玄寻雪,独孤玉凤、程华安和舒天四人被绑的粽子一样塞在车厢中间的位置。

    天佐、天佑兄弟两个分左右两边目光紧紧盯在四个身上,几乎是眨都不眨。

    从情报科里出来的人,逃生的手段个个都是非比寻常,就算是被捆住了手脚,都不一定能困住他们,更不要说独孤玉凤还是情报科的副科长,自然需要重点关照。

    程华安和舒天倒是泰然自若,虽然被绑着,但脸上却没有什么紧张的情绪,甚至如果不是嘴被堵上了,他们两个还想要与天佐、天佑兄弟两个聊上几句。只有玄寻雪的眼中带着些许的失望,不过在众兵环视下,她同样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的情绪。

    根据秦英老道士和水月提供的情报,小白安排了双胞胎兄弟到太原一探虚实,两兄弟辗转之下到了目的地之后先是潜伏了两天,而后便去了那城外的无名道观。

    守住出口之后,调来了大批的官兵将玄寻雪四人一举成擒,最后押往长安。

    这中间除了抓人时被玄寻雪打伤了两个人以外,独孤玉凤三人根本就没有还手,这让天佐、天佑兄弟两个大大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有些小庆幸。

    毕竟他们在一起混了十几年,就算是情报科里人情关系淡薄,那也多少有些感情,真要是独孤玉凤等人悍然反击的话,两兄弟还真不知道要不要开枪将三人击毙。

    火车一路南下,一天一夜之后赶到了长安城,玄寻雪四人又在重兵押送下被带入大理寺,分别关进不同的牢房,直到此时双胞胎兄弟的一颗心算才是彻底放了下来。

    ……

    而与此同时,孙伏伽等人也正在审问那几个道士:“秦英,你在供词上提到边境战事,本官问你,此事你是如何知晓的?据本官所知两位将军出征之时尔等已经尽数被擒,如何能够知道此事?”

    “孙大人,我道门中人得三位祖师传授观星之法,推演天机乃必备之学问,对未来之事只要稍加推演便可得知其结果。”秦英老道士的手已经得到初步治疗,精神也略有些恢复,说起话来中气也足了许多。

    只不过这老道士总是拿推演天机说事儿让孙伏伽有些难以接受,虽然他并不是什么无神论者,但却总是觉得这老道是在忽悠自己。

    狄仁杰听了老道士的发言也有些恼火,起身围着他转了两圈之后问道:“那么你又是什么身份,在整件事情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为何你会知道如此多的事情?”

    只要不是面对李承乾那个凶残的家伙,秦英就有信心能够忽悠住所有人,像狄仁杰这样的少年他更是不放在眼中,与其对视一眼故做神秘的说道:“少年人,贫道劝你有些事情还是不要知道的好,贫道不说其实也是为了你好,毕竟有些事情就算是我敢说,你们也未必敢听,知道多了对你们并不是什么好事。”

    唐善识在一边早就已经等到不耐烦了,见老道士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不由气不打一处来,起身指着他说道:“秦英,我劝你还是不要卖弄嘴皮子,在大理寺的一亩三分地上还容不得你来放肆,所以如果你不想受皮肉之苦,那就问什么答什么,否则你的后半生就准备在床上躺着过吧。”

第一九四六章 狄仁杰出山(中)() 
“小唐大人,贫道所知的一切都已经跟陛下说过了,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秦英十分老练的应付着唐善识。

    这老道士这一生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用老百姓的话说那就是吃过的米比小唐走路的路都咸,察言观色的本事更练的是炉火纯青,单看小唐的面相就知道他不是那种能狠起心动刀子的人,故而并不怎么怕他,也敢拿话搪塞。

    至于说孙伏伽,这家伙已是不惑之年,强项令的名声早已尽人皆知,再加上他为人方正,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从不冤枉人,也不会强行逼供,所以老道士也不怎么怕他。

    也就是狄仁杰这个年龄不大的毛头小子让秦英有些吃不准,毕竟他是李承乾的弟子,鬼知道他都学了些什么东西。

    不过考虑到此人一直被李承乾雪藏,老道士认为狄仁杰必然属于那中经验不足之辈,只要自己不在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