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4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您该不会打算就这样撒手不管了吧?”于志宁听到李承乾话里有散朝的意思,主动站出来问道。

    “还管什么?”李承乾诧异的问道。

    “可是,这是我们这么多人……”于志宁纠结的说道。

    留在京里的老家伙足有二十多个,这么多人同时鼓捣一个汉字注音,将来功劳如何分配那可是个很大的问题,而且李承乾一不指定领头人,二不指定责任人,将来若是出了问题又要找谁说话?

    “人多怎么了?你们不会是打算一会儿回家就去鼓捣这件事情吧?难道你们就不准备跟我父皇打个招呼?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敢指定人手。”

    “呃……”于志宁愣了一下,同时醒悟过来,似乎自己这些人的确有些操之过急了,像这种给汉字注音的事情不管怎么说都应该跟皇帝陛下打个招呼,否则……就算不是大不敬,那也算是欺君!

    (本章完)

第1233章 老头子的吐槽() 
    汴州(也就是开封),老李的队伍正在城外驻扎,各大世家、勋贵,加上老头子带来的卫队,人数不下两万,如许多人马在汴州城外驻扎各式各样的旗帜几乎将大地整个覆盖。

    老李此时正斜趟在温暖的毛毡帐篷里面,手里摆弄着用美玉精雕细琢而成的魔方,脸上带着一丝莫名的笑容。

    “陛下想到什么好笑的事情了,可否说来让妾身等听听?”坐在一边正在与长孙皇后下棋的杨妃注意到了李二的表情,笑着开口问道。

    “朕的儿子长大了,也知道为自己的娃考虑了,不错不错啊!”李二将手里的魔方放到一边,起身来到长孙与杨妃身边,看一眼下了一半的棋局,也不管轮到谁落字,抓起一个黑子便放了上去,将白子的一条大龙‘斩’成两断。

    杨妃眼见自己的大龙被断开,忍不住娇声嗔道:“陛下,您……,您总说观棋不语真君子,这怎么还动手啊。”

    然而李世民却不以为杵,答非所问的笑着说道:“呵呵,你长孙姐姐这是让着你呢,朕要是不落这一子只怕你会一直蒙在鼓里。”

    “妹妹莫听陛下巧言,明明就是手痒,却非要找些借口。”长孙皇后笑着对杨妃解释,示意自己并没有相让的意思,只是没有看到那一步棋而已。

    杨妃同样对长孙抱以善意的微笑,顿了顿才向李世民问道:“陛下刚刚所言是何意啊?是谁为子嗣考虑什么了?”

    “还不是朕那混小子。”李世民哼了一声说道:“朕想了一个下午,总是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突然之间想要弄什么汉字音标,刚刚摆弄这魔方才恍然有所领悟,敢情这小子是怕他即将出世的孩子识字太费力气,所以才假公济私,让于志宁他们搞什么拼音。”

    “啊……”杨妃没想到李世民提到的竟然是李承乾,听完之后顿时哑然,看着长孙有些尴尬的不知如何是好。

    毕竟人家李承乾的亲妈就在这里坐着呢,而且还是堂堂的大唐皇后,她刚刚的问题很容易让长孙误会成故意挑事。

    “妹妹不要多心,乾儿那孩子从来就不曾让人省心过,惹出的祸事又不止一次。”长孙皇后女中豪杰,单看杨妃的脸色变化已经猜到她在想什么,婉转的表示了自己并不在意,并且理解杨妃并不是故意为之。

    “小妹谢过姐姐大量。”杨妃又如何能听不明白长孙皇后说的是什么,起身弯腰便是一礼,算是为刚刚的冒失道歉。

    李世民实在是看不下去自己两个老婆在这里让来让去,啧了一声说道:“我说你们两个这是干什么?朕又没说要罚那臭小子。”

    “陛下,其实妾身觉得太子的拼音之法的确不错,先学音,再学义,这样学习文字应该会容易很多。”对长孙皇后投桃报李之下,杨妃接过了李世民的话头,把李承乾的表扬了一番。

    “哼,那小子就是被你们给宠坏了,朕就说宫里的娃不能长于妇人之手,现在看看,你们一个个把那混小子惯成了什么样子。”李世民像是专门与人对着干,有人说李承乾好,他就非要说坏,可若是有人说李承乾不好,那完了,老李不一定说好,但以后小鞋嘛……嘿嘿。

    长孙和杨妃如何能不知道李二的这个坏习惯,听着他的数落相视一笑,长孙皇后起身走到老李身边:“陛下,太子领兵古之未有,可是在我贞观年却开了先河,不知陛下对此事作何感想?”

    “呃……”李世民被老婆怼了一句,咂咂嘴不说话了,跑去一边拿起已经冷掉的茶水狠狠灌了一口,然后才说道:“皇后,你也觉得这汉字注音之事有必要么?”

    “陛下,妾身以为此事若是京中夫子没无事的情况下可以研究一番,就算是于蒙童无用,对我大唐的读书人也是有好处的。”长孙皇后这话说的很公允,并没有偏袒儿子的意思。

    “是啊陛下,妾身也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好,京中夫子们除了教导弟子之后也没有什么大事,不如抽出时间编制一些注音注义。”杨妃为长孙皇后提供有有力的支持,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对于她一个自幼在宫里长大的公主来说并不用考虑太长时间。

    李二看了一眼自己的两个老婆,略一寻思说道:“嗯,那就这么定了吧,明日一早朕就下旨责令孔颖达来督办此事。”

    “此时陛下决断就好,妾身等刚刚不过是几句妄言,陛下不必放在心上。”长孙皇后善意的提醒着李世民,希望他能慎重考虑。

    “朕也想让太子独立处理此事,只是朕实在是怕他节外生枝,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他的性子,想到什么完全不计后果,点型的纨绔子弟。”

    说到决断,李二就一吐子吐槽,本来他留下李承乾监国是看他以前几次表现的不错,这次就再给他一个机会锻炼一下。

    为此他还特地将杜正伦、于志宁等人留在长安,想让这些老夫子能够好好的监督他。

    结果没想到,李承乾在第一天的早朝上就把这些夫子们‘喷’了一顿,转回头没几天,又弄出一个什么汉字注音来勾引这些老家伙。

    搞到现在长安城几乎成了他的一言堂,那些老头子们为了汉字注音的修订权几乎‘打’破了头,根本就没有心思去管他干了些什么。

    早知道会有现在这个情况,当初就不如将那个混小子一起带出来,放在自己身边看着总好过让他在长安‘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暗中吐槽了半晌之后,李二陛下叹了口气:“罢了,朕再给他去一封信吧,让他把他的想法好好说上一说。不过话说回来,这小子BN 是能折腾,不就是一个蒙学么?他竟然惊动了大半个朝廷,搞得现在连外面那些老臣都是人心不定。”

    老李正发着牢骚,林松海从外面进来了,带着一脸苦笑说道:“陛下,越王殿下求见!”

    (本章完)

第1234章 自己跳进坑里() 
    李世民用无奈的眼神看了一眼长孙皇后与杨妃,对林松海抬了抬手,示意他让李泰进来。

    片刻之后,胖胖的李泰从门外走了进来,给老头子和老妈、小妈见礼之后,不出意料的把话题转到了汉字注音的事情上面:“父皇,儿臣请命督办汉字注音一事,望父皇恩准。”

    “看看,看到没有?”李二并没有回答李泰,而是转头看向长孙皇后:“朕就是那小子能惹事儿,看到了吧,连朕这边也不消停了。”

    “陛下,青雀也是想要为您分忧嘛。”长孙皇后的解释恰到好处,把李承乾和李泰全都解释成了为君分忧的好儿子。

    而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不管是李承乾也好,李泰也罢,两人的确都是在为老头子做事。汉字注音虽然是李承乾想出来的,出发点或许是为了他尚未出世的孩子,但不可否认这对大唐的读书人是一件好事。

    李世民也明白这一点,但是他可是皇帝啊,这李承乾事事都想在他的前头,总让老头子觉得高兴的同时也有些不舒服,觉得有些‘丢人’。也正是因为这样,老头子才总是一肚子的牢骚,总觉得这个儿子不省心。

    “父皇?”李泰撅着屁股等了半天不见老头子回复,忍不住催促。结果正赶上老头子心情不好,摆摆手将他赶了出去:“这件事朕要考虑考虑,你先回去吧!把你那个《括地志》先弄好了再说。”

    李泰以求援的目光看向长孙皇后,希望老妈能给自己一点帮助,但最后却被老头子的一声冷哼打断:“看什么,让你回去就回去,这件事情先放一放,又不是什么大事,慌慌张张成何提统!”

    得,没戏了!听老头子如此语气,李泰老老实实的答应了一声,转身离开,回去到自己的帐篷。

    不过回去之后的李泰并没有死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叫来了自己的亲信:“你回快马回长安一趟,去找我大哥,就跟他说注音的事情我想要署办,然后把大哥的意见带回来,去吧。”

    李泰的亲信第一个反应不是转身离开,而是惊讶的看着他,半晌之后才犹豫说道:“殿下,这,这事儿能成么?这可是太子殿下主抓的事情,您,您这是半路打劫,太子殿下怎么可能会答应。”

    “本王让你去你就去,小肚鸡肠的家伙。”出于对李承乾的信任也好,出于对自己的信任也罢,李泰将亲信打发了出去。

    目前的大唐与历史上记载的不同,长孙皇后一直身体康健,李泰也明白有老妈在自己想要与大哥李承乾争位必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有信心在李承乾手里要东西,反正只要不涉及皇位,他的那位皇兄必然不会拒绝。

    这是皇子间的心计,不是一个跑腿的亲信能够理解了的,李泰也没有必要跟手下解释这个问题。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李承乾从来没有亏待过任何一个兄弟,不管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还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不管是谁都是一视同仁,从未因为什么事情打压过哪一个,而且在某些问题上还会主动让出利益。

    就拿《括地志》来说吧,李泰认为他的那个大哥完全有能力搞定,但是李承乾却把这个功劳让了出来,甚至还主动派人帮他,这对李泰来说是一个信号,一个示好的信号,也是一份将来不会‘亏待你’的承诺。

    所以李泰这次才有信心去向李承乾求援,同是想要从他手里将汉字注音的差事拿走。

    但是所有人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李承乾其实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当成什么功劳,甚至连一件大事都没有算上,他只是想找些人给自己将来的娃写一套拼音教才而已。

    所以在见到李泰亲信之后,小李同志几乎都懵了,在书房中转了好几圈才用不可置信的语气说道:“你是说现在父皇那边已经乱套了?一大群人找父皇,想要接下汉字注音的差事?而且小泰也想要这份差事,你确定你没说错?”

    “太子殿下,这种事情臣哪里敢说谎啊,的确是越王殿下派臣过来的。”李泰的亲信都快哭了,生怕李承乾一个怒火中烧把他给灭了。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李承乾除了表现的有些惊讶之外,并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沉默片刻之后说道:“行了,你先下去休息吧,愿意回家去看看也行,明天这个时候再过来,我给小泰写一封信,你给他带回去。”

    “喏!”李泰的亲信简直就是如何大赦,头点的飞快不说,离开的速度用抱头鼠窜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殿下,这事情你不考虑一下么?”一直接着李承乾的杨雨馨对他无比熟悉,看他对送信之人的态度就知道,他一定是准备答应李泰,准备帮他拿下这份差事。

    “是要好好考虑一下,如果小泰要接这个差事就不能搞的太简单了,否则的话有些不附和他的身份。”

    李承乾的话并不复杂,不过却把杨雨馨给听的愣住了,难道给人送功劳还不行?还要送个大的?这是什么逻辑?想想李承乾手下的那个奇人异士,杨雨馨并不认为太子殿下搞不定这件事,可为什么一定要把功劳送人呢?

    想不清楚因果的杨雨馨怔怔的看着李承乾出神,最后将此归结为上位者之间的事情,宫女最好不要掺和。

    于是乎,李承乾忙碌了整整一个白天,用可以防伪的字体写了整整十余页的白纸,最后装进一个信筒用火漆封口,在第二天的同一时间交给了李泰的那个亲近,由他将信息带给李泰。

    在李承乾的想法中,既然李泰想要找事情做,那就给他事情做,让他忙一些总好过天天胡思乱想,万一哪天想起皇位来也是一件麻烦事儿。

    至于说功劳不功劳,老实说,李承乾从开始就没有把这件事情看成什么功劳,左右不过就是一本字典而已,除了大一些之外哪里有什么功劳可言。

    就他本人来说,后世字曲用了无数次,就没有一次看过作者是谁的时候,现在李泰想要搞这个,那就让他去搞好了,一套唐汉语大辞典足够他搞上五七六年,加上还没有完本的《括地志》丫这十年有得忙了。

    (本章完)

第1235章 蒙在鼓里的李青雀() 
    李泰的亲信他追上封禅队伍的时候,时间已经距他离开时去过半个之久,封禅的队伍也已经进入了山东境内。

    不过好在老头子现在除了封禅对其他事情并不热心,所以关于汉字注音的事情也一直没有确定下来,这才让他没有错过时间。

    然而这家伙不知道的是,在他回到队伍的同时,另一骑快马从另一侧先他一步提前回到了队伍,进入了老头子马车的警戒圈之后再也没有出现。

    “殿下,我回来了!”李泰的亲信转过重重盘查,靠近了他的马车,轻轻敲敲车门说道。

    “东西呢?”李泰毫不怀疑亲近是否能完成任务,打开车窗将手伸了出去。

    “这是太子殿下让臣带回来的。”亲信递上竹筒。

    “你去休息吧,你的功劳本王会给你记着。”李泰眼中闪过一抹惊讶,接过竹筒之后便将他打发了回去。

    在他看来李承乾的确会给他一份说明,但是却没想到竟然会拿这么大一个竹筒来装。现在按照这个比例来看,如果他在长安的那个大哥如果没拿他开玩笑的话,那么这里面一定是一大堆东西,而东西越多说明这件事情需要注意的事情就越多……。

    所以心中急切的李泰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亲信不亲信,用最快的速度打发他离开之后,便开启了笔筒上封印的火漆。

    李承乾果然没有让他失望,竹筒里果然装的满满的,迫不及待的将里面东西抽出来,李泰认真的读了起来。

    ‘哗啦,哗啦’纸页翻动的声音不断响着,李泰的脸色随着马车的起伏也在不断变化着,当看完最后一行字的时候,终于忍不住狠狠一拍自己的大腿:“高,真是高,难怪会是我大哥,难怪会有‘智妖’的名号!”

    这李泰也是惊讶的狠了,说话有些语无伦次,难道一定要比他年龄大的人才会想出好政策?好办法?外面出行的队伍里那么多人都比他大,难道个个都比他聪明!

    不过李泰现在已经顾不上这个,草草的又将李承乾送给他的资料翻了一遍,然后高声命令道:“马车向前,本王有要事向见父皇。快点!”

    “喏!”外面有人连声答应,同时有马蹄声传来。

    那是去报信的人,毕竟老李出行,他的车驾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靠近的,想要接近必须提前禀报。

    一刻钟后,小胖子李泰呼哧带喘的爬上了老头子的马车,见礼之后先是自顾自的喘了半天,等喘的差不多了才开口说道:“父皇,儿臣对汉字注音一事有些想法,特来向父皇回禀。”

    “回禀?青雀有什么事不能晚上再说,非要你这般急迫。”老头子脸上挂着玩味的笑,不紧不慢的问道。

    李泰被老头子一问也有些尴尬,心中暗骂自己沉不住气的同时,解释道:“父皇,这是儿臣突然间想到的,心中激动就……”

    好在老李同志并没有想要为难他,见他后面理由编不出来,摆摆手将之打断:“行了,想到什么了你就说说吧。”

    如获大赦的李泰松了口气,顿了顿说道:“父皇,关于汉字注音,儿臣认为并不是那么简单,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弄出一本大唐辞典,将我大唐所有的文字收录其中,加上注音,加上释义,这样一来可是大大的方便了我大唐读书人。”

    “而且我们还可以出一些小一些的册子,就是大唐辞典的简化版供蒙童使用,这样蒙童遇到什么不认识的字就可以自己去查阅,不必费时费力的去到处找人请教。”

    “大唐辞典是官方的唯一注释,一来也可以避免有人误解、误导,二来也增加了权威性,同时也可以加强我大唐皇室在读书人中的权威性。”

    “另外,儿臣还想建议父皇办几所公众图书馆,这让可以方便一些寒门学子求学之用,避免他们有疑惑的时候问无可问。这样也可以最大化的利用资源,使一些书籍得到更好的使用,省得一些书被束之高阁富人不想读,穷人读不到。”

    李泰越说越激动,白话的嘴角冒白沫,然而他却不知道,他现在的样子与李承乾在老头子面前吹牛逼时一般无二,简直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老头子起先听的并不是很认真,不过听到后来面色却凝重起来,等到李泰说完了,沉默片刻说道:“若是照你这般说,这汉字注音却是一件大工程了。”

    “正是!”李泰应声答道:“父皇您想,这可是在学子中树立威信最好的机会,咱们皇室可不能轻易就放手了。”

    长时间的沉默之后,老头子终于开口了:“也罢,既然你这么有想法,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处理好了,回头朕再安排一些人辅助于你。”

    “喏!”老头子的点头让李泰喜出望外,胖胖的脸上几乎笑出花来。

    “行了,你去吧,朕要好好想想需要找些什么人来帮你。”老李看着李泰的样子,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将他打发了出去。

    看着李泰离去的背影,李世民轻轻眯了眯眼睛,将眼中的一抹失望掩盖下去。

    刚刚的一番对话,有着太多的漏洞,可是李泰却一心想着将汉字注音、大唐辞典,完全没有注意到老李的反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