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些他没有办法对李孝恭说,所以面对急吼吼的族叔,李承乾只能笑着安慰:“王叔,您想的多了,事情并不是您想的那样简单,不到最后一刻谁又能确定会发生什么呢。”

    “你,你小子现在是长大了,翅膀硬了!”李孝恭被李承乾弄的毫无办法,最后叹了口气郁闷的拂袖而去。

    而与此同时,咸阳驿站中,一群世家的老家伙们正坐在一起,商量着白天的发生的事情。

    “王兄,您觉得土地置换的事情吾等是否有必要参与?”将所有随从都打发出去之后,郑家老头子第一个开口了。

    他和王家老头算是亲家,关系要比其他人近上不少,六人之中可以算成一个派系。

    “土地置换怕是容不得我等不等啊!”王家老头子眉眼低垂,像是睡着了一样,半晌之后才带着一丝无奈的语气说道。

    “那可是数百年的基业,难道我们就这样放弃了?若真是这样吾等将来如何面对先贤。”清河崔氏的老头子苦笑着接过话头。

    不过这些老家伙也都明白,若土地置换真的被推行开,他们很难抗拒这种诱惑。这不是李承乾在强制他们去置换土地,实在是二比一这个数值太过巨大。

    试想一下,大唐的百姓家里可能田亩并不多,一般也就是百十亩左右,这还要分永业田和口分田。但是世家呢?谁家没有数千上万倾土地,如此庞大的基数下,翻上一倍的话简直就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数值。

    如此庞大的数量无论是谁,都是一巨大的诱惑,对土地的渴望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了华夏人的骨子里,即便是世家家主也同样无法逃避这种写到血脉之中的渴望。

    “相比于土地置换,老夫更关心的是那个所谓的‘特区’。”就在众人纠结于土地问题时,赵郡李家的老头子慢悠悠的说道:“不管是国中之国,还是裂土封王,所谓‘特区’都会成为那小子的软肋,诸位难道就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么?”

    “不错,李兄所言甚是。”某老头子立刻对李老头的话表示支持:“‘特区’应该是太子最大的败笔吧,或许这次东征大获全胜让太子有些过于自傲了,才会出此下策吧。”

    “‘特区’的事情暂时还是先不要提,一切等到将来再说,只要谋算得当,或许……呵呵!”王家老头子的笑声中满是得意,似乎占了什么天大的便宜。

    (本章完)

第1126章 啥叫‘特区’() 
一群人各怀鬼胎的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世家的老头子们觉得抓住了李承乾的把柄,以后拿出来搞些事情大有可为;李承乾则是主动送了一个把柄给老头子,以此为诱饵使老头子们放松警惕。

    就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李承乾与世家终于是达成了一致,第一次完全成了全面会谈,而且期间没有吵起来,也没有闹出矛盾。

    而在老头子们离开咸阳之后,的第三天李承乾便再一次被老头子强行弄回了长安,依旧在上次的小店见到了满脸严肃,甚至可以说苦大仇深的老李。

    “父皇,你这是咋啦?”李承乾看着一直不说话的老头子心中忐忑,见礼之后好半天没人答理自己,只好尴尬的小心问道。

    “咋了?你自己说说你都干了什么,还有脸问咋了,你自己说说你咋了。”李二虎着一张脸,就好像李承乾欠了他几百万贯一样。

    “没,没干啥啊,这几天儿臣一直在和那几个老……老家主聊天,期间获益匪浅,有了颇多的感触。”李承乾瞪着眼睛说瞎话。

    “是么?这么说朕是错怪你了?你非但无过而且有功是吧?”李世民气极反笑,五指伸缩不定,像是在练龙爪手。

    李承乾理论上说在守灵期间是不得离开老李渊的皇陵的,可是李世民是真的气极了,加上他自己在长安实在走不过,所以只好借着这间属于情报科的小店来掩人耳目。

    可即便这样,他也不能闹出太大动静,否则被魏黑子那些言官们知道了,又要被弹劾一番。

    “父皇,儿臣是真的不知道错在哪里,您,您这到底是为啥啊?”李承乾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叫起撞天屈。

    事实上他在见到咸阳见到来找他的林松海时就已经知道,只怕是老头子不满意‘特区’的事情,要拿他回去问罪了。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他不能表现出自己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明知故犯和不知者不罪可完全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有心,一个是无意,后者明显是在被原谅的范围之内。

    所以在跟老头子说明白什么是‘特区’之前,李承乾决定装傻到底,绝不表现出自己知道老头子为什么生气。

    “李承乾,你好大的胆,未经朕的许可,竟然在外人面前提出封王之事,难道你还想蒙混过关?以为朕是傻子么?”李世民到底是看着李承乾长大的,他心里打着什么算盘,如何能不知道,三言两句直戳要害。

    “不是,父皇,儿臣没有裂土封王的想法啊,您可不能听别人以讹传讹啊。”抱着把牢底坐穿的想法,李承乾坚决否认。

    “那你说说,你的那个‘辽东特区’是什么!不想裂土封王的话,怎么可能出现一个国中之国,地处大唐境内,却不执行大唐律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你自己说说。”

    李世民压了好几天的火气终于暴发出来,从桌子下面抄起了上次的那根木棍,大有李承乾解释不明白,立刻就是一顿‘棒子炖肉’。

    不过李承乾却在这个时候长长出了一口气,暗叹一声总算不用再绕弯子了,否则真不知道要装到什么时候。

    想到这时,李承乾抽了抽鼻子,讨好似的往前走了两步:“父皇,儿臣说的这个‘特区’和封王完全是两个概念,您把这两样东西搞混了。”

    “别嬉皮笑脸的,你最好能把这件事情解释明白,否则的话你切看今天能不能逃过一顿好打。”鉴于李承乾以往的斑斑劣迹,老李同志并没有轻易的相信他的话。

    要知道,曾经李承乾还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十分擅长诡辩之术,现在随着年龄和势力的增长,已经很少有人再会逼得他用出这样的‘招式’,但其诡辩的能力却并没有在别人记忆里消失,依旧有着很深的影响。

    李承乾面对警惕的老头子,无奈的苦笑了一声说道:“父皇,您先消消气,听儿臣跟您详细说说其中的区别。”

    “说!”李世民瞪了儿子一眼,手里的棍子‘啪’的一声放到桌上,大有你自己看着办的意味在里面。

    “父皇,‘特区’是指特别行政区,是指政务上与我们正常的行政区并不一样,有试验的性质在里面。”

    “您也知道辽东毕竟有数百万人,我们虽然把高句丽打下来了,但是却不能把那数百万人都杀了对吧?”

    “可是那些人与我们中原百姓并不一样,虽然他们也是汉人居多,但是他们终归是高句丽,如果我们直接对他们套用大唐的国策,让他们享受和大唐百姓一样的待遇,您觉得这样合适么?”

    李承乾这样说并不是没有道理,当初他在辽东的时候,那姓俞的老家伙曾经和他讨论过这件事情,这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只不过当时高句丽还没有全部被征服,所以李承乾根本就顾不上这件事情,后来等回到长安之后,又面对被老头子打压的困境,所以关于高句丽百姓的安置问题又再一次被束之高阁。

    现在,因为李承乾打算与世家下一盘大棋,高句丽的事情才被他想了起来,特区的概念也就由此而生。

    李世民在听完了李承乾的解释之后,整个人先是愣了一下,很快也皱起了眉头。

    这段时候光为这个混球一样的小子操心去了,竟然忘记了高句丽那边还有数百万人需要他去管理,如果不是刚刚被这个混小子提起来,只怕还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天才能想起来呢。

    “父皇,您现在知道‘特区’是什么意思了吧?”李承乾看到老头子没有那么激动了,小心的追问了一句,同时眼睛也看身摆在一边的椅子。

    “想坐就坐,谁还拦着你了。”被李承乾说的有些心动的老李瞪了儿子一眼,假装生气的说道。

    是啊,您是没拦着,可是刚刚那一脸想要吃人的表情,谁敢坐啊!李承乾心中吐槽着,将半个屁股放到了椅子上。

    (本章完)

第1127章 ‘懂事’的李承乾() 
“父皇,所以说这‘特区’实际上就是为那些高句丽人准备的,为了他们和我大唐百姓区分开,所以才叫特区。”

    “儿臣认为对待他们不应该太过宽容,否则只会让他们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会生出反叛之心。”

    坐到椅子上的李承乾继续解释着自己所谓‘特区’的概念,他并不想让老头子误会自己有什么裂土封王之心。毕竟那是只有老头子才可以触碰的东西,他一个太子想要接触只会惹出更多的麻烦。

    老头子眉头渐渐舒展,不过面色却更加凝重,看着李承乾沉声说道:“继续说,把你的想法全都说出来。”

    这一次的老头子虽然与刚开始的表情差不多,但是说话的语气则完全变了,刚刚的他只是一个怒气冲冲想要教训儿子的老爹,现在的他则是大唐皇帝陛下。

    “父皇,儿臣认为没有那个国家的百姓会喜欢自己国家被占领,想要改变他们这个想法,只有一点点慢慢过度。而以夷治夷虽然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为了不让他们生出反叛之心,还要辅以其他手段。”

    “比如说我们可以在政策上显示出‘特区’与中原的不同,我中原华夏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您说那些被征服的高句丽人会怎么想?他们想不想也得到这种待遇?”

    “今后的大唐本土还会出台更好的政策,但是这些‘特区’都不会享受到,这样的情况下会产生两种可能,一种是希望逃离‘特区’,另一种是反叛。”

    “但如果有强大的兵力在镇压呢?如果反叛不成功呢?高压之下人的想法是会变的,到时候他们就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不公平,他们会觉得都是大唐人,为什么他们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

    “这样一来辽东和高句丽半岛上的那些高句丽人自己的就会把自己当成一个唐人,会忘记自己的高句丽人的事实!”

    “当生活条件相差悬殊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坚持住自己原本的信念,更多的人会妥协。”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出台一些政策,一些让‘特区’户籍可以转变为大唐本土户籍的政策,比如说去当兵,或者说交足够的税,这些都可以。”

    李承乾没完没了的说着,老头子认认真真的听着,一对父子的关系在这一刻像是反过来了一样,直到最后小李同志说的有些累了,停下来休息才算结束了这一尴尬的场面。

    不过老头子却像是没有感觉到这种气氛,他只是用见了鬼一样的眼神上下打量着李承乾,半晌之后才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这些都是你想的?没有别人教你?”

    “父皇,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孩儿平时虽然浑了些,但却有一个英明神武、雄才伟略、横扫六合、气吞八荒的父皇。在父皇您的谆谆教导下,若是连这点政治觉悟都没有的话,岂不是辜负了您的期望?”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李承乾按照以往的经验,照例送上马屁一份。

    “哼,你这逆子,竟然还知道自己浑。”果然,老头子被李承乾这一记拍的舒服,哼了一声之后把李承乾没有跟他商量,便与那些世家老鬼谈及‘特区’的事情放到了一边。

    “父皇,孩儿当初不是还小么,现在孩儿已经成年,自然不会再让父皇你操心。”逃过一顿‘棒子炖肉’的李承乾嬉皮笑脸的与老头子套近乎。

    “收起你那一套吧,朕警告你,这是最后一次,以后若再是这样当心你的……。”老头子说到后来可能是觉得屁股二字有些不雅忍了下去,不过意思却表达的很清楚。

    “喏,儿臣知道了。”在自己老爹面前认个错又不会少一块肉,所以李承乾回答的无比干脆,不过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另一回事了。

    正所谓:有错就改,改了再犯,千锤百炼,百炼成钢!

    接下来的时间,老李同志脸上多云转晴,为了庆祝李承乾‘归来’,摆了一桌好酒招待了他一顿。

    当然,李承乾是没有喝酒的,老头子以‘你妈让你少喝酒’为借口都替他给喝了,所以最后吃了个半饱的小李同志欲哭无泪的看着目送老头子离开,自己则是揉着肚子踏上了归途。

    接下来的日子,长安城再次恢复了平静,除了一群老家伙在为了那个所谓的官绅一体纳粮争论不休之外,再也没有了其他的事情。

    而在距离长安四十多里外的咸阳则变的繁华了许多,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跑到老李渊的献陵来祭奠已故的太上皇。

    然后自然是免不了与皇太子李承乾同志谈上一谈,交流一下最近长安的情况,大唐的情况,政务的情况,尤其是关于土地置换和官绅一体纳粮的情况。

    献陵就这样火了,本来应该十分荒凉清净的地方变得门庭若市,李承乾简陋的小院外面客人压根就没断过。

    不过这些李承乾还都可以接受,唯一让他接受不了的是每一次来‘祭奠’老李渊的人,他作为家属和守陵人都必须陪同一下,这样一来可把他给累坏了。

    每从都要从住的地方走上三四里路,跑到老爷子的祠堂前面给别人回礼然后再走回自己住的地方。

    古人讲的是视死如视生,偌大的献陵几乎等同于老李渊的宫殿,在这里是不能骑马也不能坐轿的。

    这就注定了李承乾每天都要陪着不同的人,在同一条路上走一个来回,以至于到了最后,闭着眼睛在路上走都不会走错。

    伟大的大唐皇帝陛下在隔了大概一个月左右之后也察觉到事情有点不对头,得到情报科通知的老李在知道了咸阳的情况之后怒不可遏,在某日早朝之上终于爆发了。

    毕竟献陵是老老李安寝的地方,那里本应该是一片清净之地,但是现在被那么多人一闹腾,简直成了旅游胜地,这样的事情放在谁的身上都是无法接受的,李二陛下同样不能接受。

    (本章完)

第1128章 又是蒸汽机() 
一夜之间,仿佛是到了世界末日,咸阳城变得冷冷清清,所有官员也好,士绅也罢,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就像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样。

    李承乾站在小院的外面,看着恢复正常之后变得荒凉的献陵,心中对老爷子说了一声对不起,转身看向刚刚从高句丽回来的唐善识:“怎么样?高丽句那边还好吧?”

    “高明,现在哪里还有什么高句丽,除了那个伪长安还能证明在那个半岛上有过一个国家存在,那里已经完全变成了咱大唐的一道,高句丽以后只能在历史书里去找了。”

    唐善识嘿嘿怪笑着打趣,他可是刚刚从前线回来,辽东军团自从与高句丽二十余万援军一场决战取胜之后便一路高歌猛进,他这个后勤官不得不将自己的官署往前迁,最后直接迁到了李道宗的中军大帐附近才算是消停下来。

    所以在场的众人没有任何一个比他更清楚高句丽那边的情况,哪怕他已经离开前线一月之久。

    “为什么还没有对伪长安发起进攻?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新罗和百济应该己经自顾不暇退回本土了吧?”李承乾从片面的情报中得到不少关于辽东军团消息,大体上可以掌握一些军团动向,但却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

    毕竟现在辽东军团的最高指挥官是李道宗,李承乾在不想暴露崔钰的情况下,根本无法了解了高句丽战场全局到底是如何安排的。

    另外一点就是指挥的问题,他李承乾到底只是个太子,并不是皇帝,面对得到老头子授权的李道宗,他不能对辽东军团表示出过度的关心,否则只会让事情越来越麻烦。

    唐善识面对李承乾的问题,无奈的摊了摊手说道:“还不是那个高句丽新的新皇帝么,那小子威胁我们说如果敢攻城,他就把皇宫一把火给烧了。”

    “烧了?”李承乾诧异的扭过头,这还是第一次在大唐听说用自己来威胁别人的例子,不由有些好奇。

    “是啊,那家伙竟然自己的小命来威胁咱们。”唐善识同样觉得这件事情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很快接着说了下去:“不过咱们并不在乎他的那条烂命,主要是伪长安里可有不少好东西,这些东西可不能给烧了吧?所以攻城的事情也就这么耽搁下来了。”

    “切,这事儿是谁安排的?高句丽那破皇宫里面有啥是咱没有的?”李承乾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不知道除了后世的那支铁军之外,还有谁会去关心敌国的一些珍贵文物会不会被毁掉。

    结果唐善识把头一摇,来了个一推六二五:“我哪知道是谁安排的,能知道因为什么不进攻都算是我爱打听了。”

    面对一问三不知的唐善识,李承乾选择了放弃,轻轻敲击桌面说道:“算了,既然你回来了,高句丽的事情你就别管了,继续回去帮我搞那个蒸汽机,不搞出多气缸的蒸汽机之前,你就别想从那个研究署出来了。”

    “啥?又是蒸汽机?长孙冲不是正在搞那东西么?怎么又是我来?”唐善识本以为把他从辽东调回来有什么重要的安排,结果没想到又是干‘老本行’。

    “除了你别人我信不着,这件事你认了吧!”李承乾摆摆手。

    长孙冲那小子根本就不是个踏踏实实干事情的人,让他搞蒸汽机就是李承乾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所以现在太子殿下决定拨乱反正,重新任用贤能,再次把唐善识调回来搞这个东西。

    “不是,高明,你可不能这样坑我啊,你看看其他兄弟,哪一个不是五品上的职司,就我一个六品下这也太丢脸了吧?”抱着既然不能反抗,怎么也得摆个舒服姿势的想法,小唐努力为自己争取着一切权利。

    “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研究署已经是五品上的部门,接了这个差事之后,你可以立刻去吏部打听,看看我有没有骗你。”李承乾似乎早就有预谋一样,一句话把小唐的理由全部打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