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真倒背啊?”跪坐在孔颖达对面的李承乾没想到吹个牛逼还特么要交税,脱口而出的问道。

    “这是自然,需知君无戏言,这个君字代表君子,同样君也代表了君上。殿下贵为太子,身份当属半君,岂可妄言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看着李承乾的苦瓜脸,孔颖达沉声训斥道。

    “是,学生知错了。”挨打要立正,有错要改正。经历过后世填鸭式教育的李承乾不存在任何这个时代上位的那种虚荣心,所以对孔老头的训斥并不以为意,装出恭顺的样子就好,至少老头子训的比以前老师骂人好听多了。

    李承乾勇于认错,不狡辩的态度让孔颖达满意的点点头,缓声说道:“如此,你且将《中庸》第三十二篇背诵一遍。”

    “是,学生这就背。”轻松过关的李承乾暗自擦了一把冷汗,本以为会有严厉的处罚,却没想到这孔老头儿这么好说话,岂不知如果他刚刚出言狡辩的话后果可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收藏推荐一下。

    (本章完)

第7章 把自己折进去的李泰() 
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李承乾在孔老头的之乎者也中昏昏欲睡,如果不是跪坐的姿势太过难受不方便睡觉,只怕他早就和周公会面了。

    “殿下,早上你可吓死我了,差点以为你会被打板子呢。”出了崇文院春晓拍着小小的胸口长长的舒了口气,看来孔颖达这个老头子给她的压力不小。

    “怎么可能,本王长的这么可爱,又老实听话,这么乖又聪明的学生,孔师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哪里舍得打我。”离开只有自己一个学生的崇文院,李承乾也轻松不少,喜欢吹牛逼的性子又发作了。

    “殿下说话好生有趣,只是莫要被孔师听到呢!”春晓虽然平时显的成熟些,但终归是个13、4岁的小姑娘,也是有些孩子心性,和李承乾在一起时间长了,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还是可以说的。

    李承乾为了配合小丫头,也故做神秘的假装四下看看,然后说道:“没关系,孔师没有跟在后面,不用怕的。”鬼鬼祟祟的样子逗的小姑娘掩嘴直笑。

    “好了好了,我们快点回去吧,看看我的椅子送来了没有,这一上午我腿都坐麻了。”不知是不是身体小了,心理年龄也变小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李承乾光惦记他的椅子去了。

    “椅子已经送来了呢,刚刚殿下打盹的时候,侍卫来通知的。”想到李承乾坐在那里瞪着眼睛打盹的样子,春晓再次掩嘴轻笑起来。

    李承乾一边快步向自己住的宜秋宫走,一边辩解道:“本王那不是在打盹,而是在沉思,沉思懂么?就是沉浸在思考当中,这样可以加深对孔师所讲内容的理解。”

    “是,殿下,奴婢知道了。”原本止住笑的春晓又被李承乾逗的窃笑不已,总觉得好像从昨天下午开始,不苟言笑的太子殿下就好像变了个人一样。

    主仆两人谈笑之下,竟然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就赶回了‘兰若寺’,刚一进院子,就看到一张比李承乾想像中还要漂亮的太师椅放在他的寝宫门口,整张椅子被打磨的光滑可鉴,为了美观还刷了好几层的深宗色的植物漆,从而给整张椅子增加了不少厚重感。

    而且张老二昨天晚上回去之后好像是突然开窍了,竟然给太师椅配了一张桌子,同样打磨的一丝不苟,刷上了和椅子同样颜色的植物漆。

    “殿下,您看这一次是否合心意?”和两个徒弟忙了一夜,整出这一桌一椅的张老二瞪着一双充满血丝的眼睛,紧张的等着李承乾的判决。

    李承乾摸着光滑的桌面,一时间竟有些失神,如果放到现代,这些东西可全都是古董啊,这个皇宫,这里所有的东西,哪怕是一花一草一木,都可以算是古董,哪怕现在自己拔根头发下来那也是古董,可最关键的问题是特么弄不到现代去啊!

    扭头看看还在弯着腰等着自己意见的张老二,李承乾走过去想拍他的肩膀的,却发现自己有点不够高,无奈之只好拍拍的他的胳膊:“张老二,干的不错,辛苦了。”

    小小的人拿出一副大人的作派,让院子里所有人都嘴角直抽,但惧于皇室威严,却无一人敢于笑出声来。

    “小民不辛苦,只要不耽误殿下事情就好。”张老二腰弯的更低了,能得到太子殿下的夸奖,而且太子殿下竟然还记得自己的名子,这让张老二激动的腿都有些发颤。

    “行了,你也别激动了,一会儿回去照这个样子再做两套出来,而且要多做几张椅子。”李承乾实在是受不了张老二皱着脸快要哭出来的样子,只好吩咐他再去作几套出来,好东西要大家分享,自己吃独食会遭报应的。

    “是,小民这就去弄。”

    “嗯,去弄吧,但是记得要好好休息,不要累坏了身体,要不然可就没人给本王做家俱了。”体恤下属这种事情,后世电影电视剧都快要演烂了,李承乾完全可以做到信手拈来。

    “是,小民明白,谢谢殿下关心。”

    看着激动的如同羊癫疯发作一样,哆嗦着出去的张老二,李承乾有些无奈的揉了揉太阳穴,回身跳到太师椅上坐下,开始琢磨起自己的事情。

    良久之后,才用力的一拍椅子扶手,对身边伺候的太监说道:“找几个人来,把这一套桌椅抬上,去丽正殿。”

    “殿下,您这是要……?”春晓有些不明白李承乾为什么把费尽心力弄出来的桌椅送到皇后那里,便出言问道。

    李承乾给春晓递了个鄙视的眼神,然后说道:“这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好的桌椅当然是要孝敬父皇和母后,只是这椅子只有一把,有些美中不足。”

    却不知李承乾话音方落,‘兰若寺’中立时马屁如潮,纷纷称颂太子仁孝,搞的李承乾为自己心中的小算盘尴尬不已,觉得拿自己老子作文章这事儿办的有些不地道。

    要知道太师椅可是新鲜物事,在大唐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果李承乾自己先用了,谁知道那些御史啥的能不能拿这个当由头弹劾他?所以不如拿这东西到自己老子那里试试风头,如果老李同志用了没问题,那么小李同志用了自然也没问题。

    而此时的丽正殿中,长孙皇后却正在忙着宽慰自己的丈夫:“二哥还是莫要生气了,当心气坏了身子,青雀必竟年龄还小,思虑总有不周的时候,而且这次也是出于好心,才会检举他皇兄的。”

    “哼,他会有什么好心,小小年纪便学会在人背后议人是非,长大之后又当如何?”李世民将小桌上的茶水端起来喝了一口后,依旧气休休的说道。

    “二哥这话说的重了,小孩子总有作错事的时候,而且臣妾已经罚他闭门思过五日,想来会长些教训的。”谁的孩子谁心疼,无论是李承乾还是李泰都是长孙皇后亲生骨肉,自然听不得别人说他们的不是,哪怕是自己老公也不行。

    但李秦这娃也确实不争气,如此轻易就被他皇兄给骗过去了,也不想想孔颖达那个老顽固如何会替别人作诗,所以罚他闭门思过五天一是长孙皇后生气他污告李承乾,二是生气这娃太笨,简直跟个瓜皮一样。

    “好了好了,观音婢,朕不说了。不过,你说承乾昨夜在你这里吟诵的诗作,是否是他亲作呢?”见长孙皇后似乎有些生气的样子,李世民也止住话头,将目标转向李承乾。

    “自然是的,二哥博古通今可曾听别人吟诵过?而且高明长在深宫不曾与外人有过接触,他几位先生的为人二哥也清楚,断不会干出将自己的诗作交予他人的事情,所以这诗不是高明所作又是出自何人之手?”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收藏推荐一下。

    (本章完)

第8章 老爹的马屁必须拍好() 
抬着桌椅到了丽正殿的李承乾,得知老李同志也在的时候,有一股头就走的冲动,但无奈的是已经有人将消息通报了进去,走怕是来不及了。

    想想一会儿就要见到老李同志,李承乾就觉得脊背发凉,两股颤颤,想当初自己可是连区长都没见过,此时却要见一个国家主席级的人物,虽然是自己的爹,但还是有些发怵。

    “太子殿下,陛下让您进去。”就在李承乾纠结着一会儿进去怎么表现的时候,一个毛脸雷公嘴的侍卫走过来对他说道。

    “有劳林大人。”对于老李同志的贴身侍卫,李承乾很是客气的抱了抱拳。必竟老李跟这家伙在一起的时间比跟长孙皇后时间还长,自己就更不用说了,就冲着老李同志对他的这份信任,自己客气一点就没毛病。

    “太子殿下客气了,小臣不敢当。殿下请。”林姓侍卫面无表情的跟李承乾说了一句,就带头走进丽正殿。

    看着侍卫远去的背影,李承乾暗自咬了咬牙,将心一横。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横竖就这一遭,拼了。

    “儿臣见过父皇、母后。”终归是血脉相连,进了大殿,见到端坐榻上一身滚龙袍的老李同志,李承乾发现刚刚的畏惧已经全然不见,虽然不似后世时候见自己老爸那么随意,但好像也没什么可怕的。

    “嗯。高明我儿,此时来到来莫不是有什么事么?”长孙皇后知道老李现在还在气头上,所以首先开口问道。

    李承乾在进殿之前已经知晓李泰被罚之事,心中得意的同时脸上却不敢表示出来,而且看老李同志面色阴晴不定的样子,只怕是想要找机会寻自己的麻烦,当下也不去触他的霉头,只是正色对长孙皇后说道:“回禀母后,儿臣近日偶得一套桌椅,特地给母后送来。”

    “哦?桌椅?那是何物?”椅子的概念在大唐尚未流行,所以长孙皇后虽然可以说通读史书,却也不知是什么物件,就连在一旁生闷气的李世民也有些好奇的用余光扫了过来。

    “儿臣已经带来了,就在殿外,抬起来母后一观便知。”李承乾当然看到了老李同志探询的目光,但想想老李一直想找自己毛病,所以坚决不予理会,只是一味的和长孙皇后说话。

    长孙皇后看着这李世民与李承乾父子两个一个怒目圆瞪就不说话,另一个脑袋歪在一边就是假装没看见,觉得甚是有趣,嘴角不觉牵出一丝微笑,挥挥手示意宫人将所谓的桌椅抬起来,然后说道:“我儿是从何处得到这所谓的‘桌椅’的?”

    李承乾如果能查觉不出老李同志如刀般的目光,正自心中忐忑,不知如何下台,正好长孙问起,便恭声说道:“母后,这桌椅是儿臣看父皇每日批阅大量的凑折之后都会腰酸腿麻,血脉不畅,所以特地找匠人制的,这样父皇每人批阅凑折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哦?那道是要好好看看。”儿子孝顺,不管是东西是不是真的有用,至少这份心意是有的,所以长孙皇后应了李承乾的话之后,便轻轻瞥了李世民一眼,意思是差不多就行了,见好就收吧,你儿子可是为你考虑着呢。

    被长孙皇后瞪了一眼的李世民正不知道如何才能从怒瞪中下台,就看到几个侍卫抬着一张高背带着一圈扶手的胡凳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几人抬着一张比榻上的小桌高了不少的桌子。

    李承乾此时也顾不上其他,连忙上前指挥着将桌案和椅子按位置摆好,随后拿出张老二对他的态度,转身对李世民说道:“父皇还请上坐,看看可还满意。”

    此时的李世民和长孙二人已经离了矮榻,站在桌案跟前,借着李承乾的话,李世民也就顺势点了下头,嗯了一声后,坐到已经摆好位置的椅子上,同时将身体靠到椅背上,发出一声舒服的叹息。

    少倾之后才扭头对长孙说道:“观音婢,此物不错,的确比以往跪坐舒服不少。”

    “二哥喜欢就好,高明这孩子也真是用心了。”长孙见李世民终于不再纠结于两个儿子矛盾的事情,也是展颜一笑,同时替李承乾说了句好话。

    “嗯。不过……”长孙的话让李世民想起一个问题,扭头对站在一边低眉顺眼的李乾承问道:“承乾,此物既然是送给为父的,为什么要抬到丽政殿?”

    “啊?!”老李同志的问题让李承乾一愣,心说不送老妈这还送哪?难道送小三那里去么?可这话敢想不敢说啊,无奈之下只好以目光向长孙求助。

    长孙如此聪明的人物如何不知自己儿子的想法,当即在他的脑袋上点了一指头,数落一声:滑头!才转向老李说道:“想是二哥平日里太过严厉,高明孩儿不敢打扰,是以才送到臣妾这里的吧。对不对?高明?”

    “是的是的,母后说了,这几日父皇公务繁忙,儿臣怕打扰父皇公务,是以才送来母后这里。”

    李世民对这对母子之间的配合只能报以无奈的苦笑,这娘俩演戏竟然连眼神都不用对,看来今天怕是要以完败收场了。

    还没等李世民再开口,长孙皇后就直接将话题叉开,问道:“高明,此物可有名子?”

    “回母后,还没有名子,制好之后,儿臣就送来了,正想请父皇、母后赐名。”李承乾不傻,就是有名子也要说成没名子,要不然岂不是剥夺了老李同志的命名权。

    “二哥你看……”长孙皇后递给儿子一个聪明的眼神,转对李世民说道。

    “嗯,让朕想想。”高坐太师椅上的李世民微张双目,双手放在桌案上,沉吟片刻,便伸手抓起在李承乾示意下放到桌上的纸笔,龙飞凤舞写下“贞观椅”三个大字。

    贞观椅,不错,李承乾稍稍松了口气,现在高一些的可都叫凳,他是真怕老李同志一时兴起,把这东西叫成XX凳啥的,完全白瞎这椅子的造型。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收藏推荐一下。

    (本章完)

第9章 求情风波() 
李承乾很想看看飞白体是怎么回事,可8岁的小身板比桌子高不多少,再加上位置的关系,瞅来瞅去只看到桌子上黑糊糊的一团,具体怎么个样子始终看不清楚。

    然后李承乾的余光就瞥见老李同志和长孙皇的手拉在一起,一种特尴尬的感觉从心底升起。

    想开口请辞,却在张嘴的瞬间被长孙皇后一双凤目瞪回肚子里,知道老娘或许有什么话要说,索性闭口不言,杵在桌子边上当木头,对老爹瞪过来的目光视而不见。

    宫里的娃没成年前都归长孙皇后管辖,所以李承乾认为这个时候没必要考虑老爹的意见,然后去触老娘的霉头。

    “二哥,高明此次也算是为君分忧,不知二哥想要如何奖赏?”和老李同志谈论书法的长孙见时机差不多了,再憋下去只怕李承乾有被老李乱棍打出的危险,是以开口将话题引到他的身上。

    “嗯。承乾此次表现不错,只是身为太子实在不应该去考虑这些奇技淫巧之事,不过念一片孝心的份上,朕许你自己说一个要求。”老李现在只想快点把李承乾打发走,所以干脆也不想赏什么,直接开口问他想要什么。

    李承乾当然想要钱,当纨绔怎么可以没有钱呢。

    但话到嘴边却发现,老娘修长的手指一直按在桌上一块青色砚台上面,当下心中一动,略有所悟。

    当下躬身壮着胆子说道:“父皇,儿臣没有其他要求,只想请您免了二弟青雀的处罚。”

    “哦?你真是这么想的?”说起正事,老李的脸色就变了,看不出一丝喜怒哀乐,让人猜不到他心中想的是什么。

    “这……。”李承乾话音一滞,心说我当然不是这么想的。

    偷眼看看老娘,希望再得到一些指示,却发现老娘已经把脸转到一边不在看自己。

    没办法了,硬着头皮编下去吧,反正后世没少看这些宫斗剧。

    “回禀父皇,二弟这次的事情是儿臣没有尽到兄长的责任,请父皇责罚。”李承乾这是在赌,赌李世民不会真的迁怒于他,而且老娘就在边上,应该不会让自己吃亏。

    大唐帝国从立国伊始讲的就是仁孝,兄友弟恭当然也包括在仁孝之内。是以李承乾认为在老李面前表现一下身为兄长的大度,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麻烦。

    “是么,那说说你这个兄长有什么责任?”李世民继续不动声色的问道。

    “父皇,儿臣,儿臣昨日只是想和二弟开个玩笑,逗弄他一翻,不想被他误以为真,此事是儿臣思虑不周,是以若要责罚,还请父皇责罚儿臣,免了二弟的处罚。”

    半真半假,这就是李承乾的回答,他知道李泰如果来告状必须会说起昨天晚上的事情,所以自己说的诗句出自孔颖达必然已经被老李知晓,所差的就是当时自己说这句话的目的,如果让老李认为自己是在陷害李泰,只怕后果难料。

    “这么说那诗句当真是你亲自所作?”李世民憋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把自己心中疑惑问出来。

    李世民并不反对自己几个儿子互相之间斗一斗,必竟皇位之只有一个,儿子那么多,要说没人惦记这事儿还真不靠谱。

    但就算要斗也是放到明面上,不要搞阴谋。

    如果昨日李承乾所诵诗句当真是他所作,那么就是李泰想要害他在先,他作些反击也是合理的。

    可如果诗句不是李承乾所作,那就有可能是李承乾想要害李泰在先,这样的心思决不能存在于一个未来的储君身上。

    “回父皇,确是儿臣所作。”李承乾有些无奈,但牛逼吹出去了,硬着头皮也得顶上。

    “如此,一柱香之内,再为你母后再作一首吧。作的好,朕便赦了李泰的过错,否则你这欺君之臣怕是没机会关心你二弟了。来人,点香。”谁都不知道李世民是怎么想的,为何会做出如此不尽人情之事。

    但李世民却有自己的想法,李泰被罚如果说没有李承乾从中作怪,鬼都不信,可要罚李承乾总要有个理由,所以他才想出这个办法来给李承乾一个小小的教训。

    至于说如果李承乾真的在一柱香时间作出一首诗来会如何?

    一个8岁的孩童,可在一柱香内成诗,有这样的儿子,他李世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就是赏他一次又有何妨。

    帝王心术,果真难测。

    “啊?!”李承乾却被自家老子一句话吓了一跳,欺君之罪啊,要不要这么重?偷偷看了一眼老娘,却发现老娘一点表示都没有,只是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