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如今朝中这些大臣子弟那个不知,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的秦琼秦叔宝;杀奔雁门,日抢三关,夜夺八寨的尉迟恭;劫黄杠,反山东,立瓦岗的程咬金……
好在李承乾说到程妖精探地穴之前及时收住了嘴,没说出后来的三年混世魔王,程咬精当皇帝那一段,否则老程只怕没心思吹牛。
有了这个引子,一众纨绔们自然对啸聚一事份外上心,一有机会必然想应,而且还纷纷自己起了一个牛逼的外号,唯独李承乾的外号没变,是众人公认的‘睚眦必报’。
感谢书友:四季如秋、想飞的人在哪里、燃烧的海洋、爱你°非我莫属、张勋打赏
感谢各位书友推荐!
喜欢本书的朋友别忘记推荐、收藏,或者打赏一下!^_^
(本章完)
第83章 啸聚二()
大概是冷东西吃多了,大半夜李承乾蹲在榻上,抱着肚子直哼哼,最后惊动了林晓晓,小丫头从自己房间跑过来给他揉肚子,结果揉着揉着两人揉一块儿去了。
结果第二天,缠绵于床榻的李承乾果断的被大妹丽质堵在了床上。
看着红着脸跑出去的李丽质,李承乾尴尬的从榻上爬起来,拍拍藏在被中的林晓晓,搓着有些发粘的左手,开始进行起床工作。
至于手为什么会发粘……,那是因为长时间抓着一只‘兔子’,捂出汗了。
“大妹,这么早跑来有事?”一翻忙碌,收拾停当的李承乾终于有时间把李丽质揪过来问话。
“臭大哥,你是不是忘记什么事了?”李丽质皱着漂亮的小鼻子气鼓鼓的说道。
迷茫中的李承乾扯了扯耳朵,努力的回忆是否有忘记什么事情,然而,最终却什么都没想起来。
“踏青,踏青……。”小丫头看李承乾装糊涂,几乎是跳着脚在喊。
猛的一拍脑袋,总算想起来了,早就答应过大妹会带她出去玩,结果这段时间事情太多,全都忘到脑后去了。
“去,必须去。叫上小泰、小恪、襄城、豫章,我们一起去。”李丽质都快要哭出来的表情,让李承乾连忙拍着胸口保证。
“二哥、三哥他们一早就出去啦,谁像你这么懒。”对于李承乾爽约,小丫头一直很生气。
“都出去了?”李承乾有些愕然。
“当然啦,来找过你三次,每次侍卫都说在睡觉,后来实在等不急,他们就先走了。”李丽质用极快的语速说着,恨不能现在拉起他就跑。
早饭看来是吃不成了,李承乾心中叹了口气,拍拍李丽质的头说道:“行,咱也马上出发。”
“别拍我的头,都长不大了。”李丽质嘟起小嘴说道
在李丽质的不断催促下,仅仅用了一刻钟,李承乾就带着林晓晓坐上了自己的马车,由‘光头王’和租来的席君买驾车,出了‘兰若寺’。
因为席君买是李承乾答应李二减五天假换来的,所以他坚定的认为老席是租来的。
马蹄嘚嘚,伴随着李丽质不断的催促,天近晌午的时候,李家兄妹方才赶到约定的地方。
然后等着他们的却不单单只有李泰众人,还有另外一群人站在对泰等人的对面,而且双方好像是在对峙着。
“小恪,小泰,怎么回事儿?”车到近前,李承乾没等‘光头王’扶他,直接就从车上跳了下去,朝脸色有些发红的李泰等人走了过去。
李承乾没到场之前,李家兄妹自然以李恪、李泰为主,所以有什么事自然要问他们两个。
“见过皇兄。”李家兄妹几人没有人回答李承乾的问话,反而以见礼为先,该死的皇家教育,这是要急死人么。
“免了,到底怎么回事?”看着对面另一群人满脸的戏谑,李承乾自然不会认为对方是来欢迎自己的,所以再次追问道。
“皇兄,他们非要让三哥和四哥作诗,还说如果作不出来就是怂包,还说……。”自幼在长孙身边长大的豫章不等李泰等人说话,就第一个跳出来,小嘴不停的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小豫章说的凌乱,但李承乾好在有着20多岁的灵魂,连听带猜也知道了一个大概。
对面一伙十多个十来岁的小娃娃大都是五姓七望的王家子弟,还有几个是崔家和郑家的,因为在家中听了大人之间的聊天,知道家里和李承乾有些龌蹉,今天偶遇李家兄妹出来踏青,便跑过来找茬。
然而还没等李承乾再次开口,对面一个大概13、4岁的家伙就抱了抱拳说道:“见过高明兄,久闻高明兄聪慧过人,不知最近可有何诗作问世?不如说几首让我们兄弟几个长长学问如何?”
看着这个比自己高了近一头的家伙,李承乾咂咂嘴朗声说道:“某亦久闻五姓七望同气连枝,小觑天下英雄,视天下人如无物,今日一见知果然名不虚传。”
言罢,不也等对方说话,扭头对身旁的李恪、李泰说道:“小恪,小泰,今天大哥给你们上一课。”
“皇兄,什么课啊?”李恪小声问道,李泰也同样好奇的看着李承乾,准备听他怎么说。
“真理只在刀剑范围之内!”李承乾一字一顿的说道。
然后就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将手指放入口中,同时,一声响亮的唿哨在灞水之畔响了起来。
紧接着,一声声唿哨开始从不同的方向响起。
在场的李家兄妹以及王姓子弟脸色霎时全都变了,只不过李家兄妹是兴奋,王姓子弟是惨白。
一枝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李承乾的一声唿哨及四周此起彼伏的回应,让所有的娃娃都同时想起,李二陛下故事中这句顶顶有名的话,其闻名程度不下于‘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
可见由李承乾添油加醋,李二陛下斧正的隋唐演义,对这帮无聊的大唐纨绔们影响到底有多深。
经常和李承乾在一起混武勋子弟甚至还专门和李承乾学习了怎么打唿哨。
就在王家一众人等互相以目示意,是否要走的时候,急骤的马蹄起从附近的柳树林中响起,紧接着几匹高头大马就从树林中冲了出来。
“高明贤弟,为兄来也!”带着几个弟弟溜弯的程处默和程处亮兄弟俩到的最快。
然后……。
“高明贤弟……。”“高明贤弟……。”
时间不长,尉迟宝琪、长孙冲、李思文等等一众纨绔齐集一堂。
“高明谢过几位哥哥。”李承乾双手抱拳言道。
这段是从水泊梁山里摘出来,混进隋唐演义里一起说的,因为这样讲话比较有义气。
好汉不吃眼前亏,郑家和崔家的几个小子早在程家几个小妖精赶到的时候就闪人了,现在场中只留下一众挑起事端的王家兄弟。
而王家兄弟这会儿也没了刚刚挑衅时的气势,全都两股颤颤,有种遇上山贼的感觉。
再看李家兄妹,完全是另一番表现,全都露出满脸的兴奋之色,恨不得能亲身加入进去,奈何不会打唿哨,好汉们不收。
“不知高明贤弟招唤我等所为何事?”长孙冲故事听的最多,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见了李承乾连表弟都不叫了,直接就是以贤弟称呼,当然,有时候也叫盟主。
“某之弟妹无端遭此几人欺辱,还望几位哥哥施以援手。”看过后世太多电影电视剧,在大唐李承乾完全就是个演技派。
接下来的事情不用再说,王家子弟自然是凄凄惨惨戚戚,而他们带来的护卫们更是让李恪、李泰等人不忍直视,几个女孩干脆跑回车里,不敢再看。
感谢书友:爱你°非我莫属、张勋、颓?打赏
感谢各位书友推荐!
喜欢本书的朋友别忘记推荐、收藏,或者打赏一下!^_^
(本章完)
第84章 和解?()
一场普普通通的斗殴,因为多了席君买这个变数,让整个现场变的惨不忍睹,到处都是哀嚎之声。
这个租来的家伙因为没有带武器出来,竟然生生把李承乾乘坐的马车辕生生掰了下来,然后轮着手臂粗的车辕就冲进了王家的护卫之中。
骨断筋折的场面李承乾也不是第一次见,只要没死人这事情李承乾认为自己还是担的下来的,所以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稳稳的蹲在王家那个领头的小子跟前,拍着他的脸问道:“说说,叫什么名字。”
“你,你敢打我?”直到现在,王的家小子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被揍了,引的周围众纨绔嘲笑不已。
“打你怎么了?你还想打回来?莫非你想造反不成?”李承乾好整以暇的说着,话语中提醒着对方自己的身份。
“我……。”
“行了,不和你磨叽,你们一共九个人,一人一首诗,作出来你们就可以走了。”李承乾淡淡的说道。
“什,什么?我……。”少年人呆了一呆,打死他也作不出九首诗啊。
“啊什么?刚才不是挺牛么?我要是你就敢赶紧作,这里人可不少,再被围观下去,丢脸的可不是我李某人。”李承乾眯着眼睛看了少年一会儿,撇撇嘴说道。
“我,我真作不出来啊。”少年已经快要哭了,这个李承乾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啊,难道不是他为了保住脸面,硬着头皮作诗么?怎么现在变成自己作诗了呢。
“那就让他们帮你分担一些,反正你们王家子弟都是精英,总不会一人一首诗都作不出来吧?”李泰经过这么长时间,已经从刚刚的震惊中回过神来,此时笑眯眯的插言说道。
“一人一首?”少年眼中燃起希望之光,不管怎么说,一人一首或许能应付下来。
然后很快他就知道,他的估计过于乐观了,九个人,吃奶的劲都使出来,堪堪憋出8首勉强算得上顺口溜的诗出来,最后一首却是怎么也凑不出来了。
“小泰,都记下来没有?”李承乾知道李泰喜好诗词之道,所以安排他记下王家几个少年所作的诗词。
“记好了,皇兄,这几位果然都是大才呢。”李泰语带嘲讽的说道。
“四弟,让他们把名签上。”李恪果然够坏,这特么要是签上名字,将来拿出来可就是笑谈了。
其他一众纨绔则在一边议论讽刺,他们都是武勋贵族,和这些世家有着天然的对立,互相都瞧不起对方。
世家认为武勋贵族没底蕴,属于爆发户;武勋贵族认为世家是躺在祖宗成就上的一群蛀虫。
被逼无奈的王家子弟最终还是在那些顺口溜上签了名字,因为不满9份,所以没有诗作问世的家伙被众人逼着写下‘我是大蠢驴’然后哭着签上自己的名字之后,所有的王家子弟才被放了回去。
事情结束,李承乾和一众纨绔告别,李家兄妹再次踏上郊游的旅途。只不过可怜的李承乾因为马车被席君买拆了,所以只能跑去李泰那里蹭车,因为他的车箱比较大。
李承乾和李泰两人很长时间没见面了,原本是有些生疏,不过这一次群殴,让两人的关系近了不少。
至少李泰看来,李承乾这个大哥还不错,为了弟弟妹妹挺拼的。而且辅助孔老头重注五经这么好的差事被自己抢了之后,竟也没说什么。反道是自己,上次告状的事显的有些小气。
不过太子这个位置谁不惦记,半年前告状的事也是因为李泰气不过李承乾当了太子,心里多少有些小嫉妒,所以才发生的。
现在隔了这么久,再回想起来当时确实有些过份。
就在李泰觉得尴尬万分,不知怎么开口的时候,李承乾说道:“小泰,这次作的不错。”
李泰知道,李承乾指的是他没到的时候,自己和李恪站在最前面,面对王家十多人没有后退,不由讪笑着说道:“当时是逼到那个份上了,总不能让妹妹们去顶。不过,哥,回去之后父皇如果责问起来怎么办?”
没外人的时候,长孙嫡出的子女之间一般都是以兄妹相称,一是显的亲切,二是没必要搞的那么正式。
“还能怎么办?那是咱爹,总不会向着王家说话,放心吧。再说这关系咱李家的面子,就算回家挨揍,当时也得打过去不是。”李承乾笑着安慰李泰,不过他还是想看看李泰的雀雀是不是青色的。
“不是,哥,你真的没作几首诗留着?”李泰好奇的问道。
小看人不是,老子唐诗宋词会的何止300首,哪里还用作几首留着,随随便便丢过去几首都能砸死他们,不过老子凭啥听他的。想到此处,李承乾淡然说道:“咱是皇子啊,总不能人家叫咱干啥就干啥吧?”
见李泰点头附和,李承乾一挑眉毛,接着说道:“在大唐,我们就是龙子龙孙,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李家,代表父皇,谁敢挑衅就必须揍过去,哪怕当时揍不动,事后也给他补上。”
听了李承乾的话,李泰莫名的笑了半晌之后才说道:“哥,你知不知道大家背后都叫你‘睚眦必报’?”
“啊?啥时候的事儿?”李承乾一愣,他还真不知道这个外号。
“连母后都这么叫你,满大唐也就你自己不知道罢了。”李泰一边说一边又笑了起来。
一番谈笑下来,李承乾和李泰的关系又恢到他没有继承太子之位以前,两兄弟在车里嘻嘻哈哈玩笑几句之后,李泰突然想起来什么,扭头对李承乾说道:“哥,要不你送我几首诗呗?”
“什么诗?”李承乾被问的一愣。
“和《将进酒》差不多就行。”李泰眼睛瞪的溜圆,往李承乾身边靠了靠,小声说道。
“啥?”李承乾的声音拖的很长,充满了不可思意,古往今来,能和李白的《将进酒》比肩的,一共才多少?李泰这混蛋竟然还想要几首。
“嘿嘿,父皇那天说《将进酒》是他补齐的,我才不信呢,那诗大气磅礴,分明就是一气呵成,如何能是补的。所以,哥,你送我几首吧,下次再有人要我作诗,我就丢过去砸死他。”
感谢书友:柏杨、古城打赏
感谢各位书友推荐!
喜欢本书的朋友别忘记推荐、收藏,或者打赏一下!^_^
(本章完)
第85章 忽悠大王()
大唐纨绔们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李承乾认为自己有义务、有责任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
简简单单的改编隋唐演义就可以让他们忘乎所以,竞相效仿,这要是把后世的仙侠玄幻整出来,还不得一人踩一滑板当飞剑?当然,这是在有轴承的前提下。
盘坐在一棵垂柳下面,看着远处四散的弟妹们,李承乾脑子里一个个奇葩的念头不断闪过,渐渐竟有一丝倦意。
心理年龄20多,对这个小屁孩玩的东西实在是提不起兴趣,之所以跟着李丽质出来,完全是被她萌翻的结果。
不过当日幕西山,李承乾回到‘兰若寺’之后,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不知到底得罪了哪路神仙,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竟然再一次将宴席摆到了‘兰若寺’,这让他越发有一种破鼓万人锤的感觉。
悄悄躲在墙外面,听着里面乱哄哄的对话,李承乾知道,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赶紧溜,可巨大的好奇心,让他很想把程妖精和老尉迟这对活宝的对话听完。
“黑炭,别吹了,连首破诗都记不全,还提什么日破三关,夜夺八寨。”这是程咬精。
“放屁,要不是因为那小子不爷们儿,两坛酒下去舌头就硬了,老夫如何能记不住那破诗。”这是尉迟。
“你就是记性不好,解释什么。”老程继续。
“八八六十四路神仙斧法,你只记得三招,还有脸说老子记性不好?”老尉迟一句话等于直接刨到程妖精的祖坟,让他无言以对。
老程没事儿就炫耀神仙看他顺眼,传他神技,竟然忽略了只记三招这个最大的破绽,此是被老尉迟一提,登时傻眼。
后面的李承乾没再听下去,因为根本不用在墙外听,老程一声大喝:“将那铁槊掷过来,老夫与这墨炭头拼了”。然后院子里就飞出一只硕大铁槊,直直插在他前面不远的地方,吓的林晓晓尖叫出声,惊动了院内众人。
“太子回来了。”看着满脸苦涩的李承乾,李二陛下含笑问道。
“儿臣见过父皇,见过众位叔伯。”既然跑不了,那就只能面对。
不过李承乾明显低估了老货们的不要脸程度,见礼之后没等直起腰来,程老匹夫的问题就到了:“小子,你且说说,为何老夫只记得三招?”
“啊?!”李承乾被问的有些发愣。
老子怎么知道你为什么记得三招,书上那么写的老子就那么说,现在你这老货跑来问老子,那老子问谁去?
再说,李二陛下已经公然宣称这故事是他写的,李承乾现在能说什么,说漏了怎么办?到时候老李的面子往哪里放?
看着程妖精那张大脸,还有一对大鼻孔,李承乾突然想到了大话西游,电影里牛魔王一抖身子满身牛虱往下掉的场面。
不知道老程一晃头,是不是会有大堆的鼻屎掉出来,将自己埋掉呢?
越想越恶心,越想越可怕,急切间心思电转,脱口说道:“那是因为伯伯武技高强,已达无招胜有招的境界,而八八六十四路斧法经过伯伯整理,已经化繁为简,被精炼成三招。正所谓重斧无锋,大巧不工……。”
感谢金庸,感谢古龙,感谢梁羽生……,这一刻李承乾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郭靖、杨过,陆小风、叶开……等等全都穿越附体。
一套无招胜有招的理论;一套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理论,听的宴席上众人瞠目结舌。
秦琼等武将纷纷闭目沉思,房玄龄等文臣交头接耳,讨论李承乾的理论是否真实存在。
李承乾说的很系统,条条框框,清清楚楚,让人无从辩驳。后世无数武侠迷们整理出来的东西,一时之间竟将大唐文武众臣唬的一愣一愣的。
关键的问题是所有人都不相信这套理论全是一个9岁的娃娃总结出来的,所以最终一致认为李二陛下是天下第一高手。
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也越来越佩服自家大小子编瞎话的能力,如果不是李承乾一直在强调‘我父皇说’,老李甚至都认为他说的是真的。
程妖精二杆子脾气上来了,这老货打算放弃使了一辈子的铁槊,说什么也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