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出乎预料的是,大唐骑军竟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战马奔腾中,两个五千人的骑兵队伍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就像箭雨中穿梭而过,除了个别倒霉一点的家伙胳膊或者大腿上插了一两根箭矢,痛的哇哇直叫以外,竟然连个落马的都没有。

    我艹,突厥将领当时脑袋就是一懵,连准备迎敌的口令都被堵在喉咙里面,伸手就想揉眼睛,结果手里的刀又差点把自己给戳死。这特么也太玄幻了,一波箭雨,连一个落马的都没有,惨叫的都没几个,难道冲上来的都是铁人不成?

    不过时间不等人,骑兵对冲的速度让人根本来不及反应,就在突厥将领一懵的瞬间,双方就已经接近到了触手可及的距离。

    “杀……”秦琼秦叔宝,身经百战,临敌经验何等丰富,眼见敌将发呆,便道机会难得,双腿用力一夹马腹,胯下宝马‘忽雷驳’与其心意相通,同时向前猛的一窜。

    快,快到让人无法反应,几乎是电光石火之间,秦琼手中提炉枪已经狠狠的惯入敌将胸口之中,单膀一较力,借着两马错镫之机,竟将对方从马上挑了起来,挂于枪尖之上,猛然向突厥骑兵甩了过去。

    这简直太凶残了,远远的,位于右路的薛仁贵看的眼角直跳,心道果然姜是老的辣,竟然玩的是以命搏命的打法,难怪传说秦琼上阵杀敌悍勇无双,眼睁睁看着硕大的斧头往头上劈下来而不闪不躲也不防御,的确没几个能做到的。

    不过眼下不是琢磨这事儿的时候,秦琼的左武卫与突厥骑兵撞到一起的同时,薛仁贵所带的‘獠牙’也在与敌军急速接近,眼看就到了可以短兵相接的距离。

    (本章完)

第395章 钢铁与肌肉的碰撞 (下)()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大唐虽然没有这句话,但却知道怎么作。

    ‘獠牙’经过草原上半年的厮杀,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快速接敌的短短数十个呼吸时间,起步时略显杂乱的队形已经变成了一个以薛仁贵锋矢的三角阵。

    凌乱的马蹄声也在二十余个呼吸间调整的趋于一致,每一次踏动都像是踏在人的心口上,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整齐、统一、嗜血、无所畏惧,这是‘獠牙’特有的风格,面对敌人,不论对方是一个人,还是一万个人,对于‘獠牙’来说杀光他们是唯一的选择。

    除了杀戮,‘獠牙’的字典中就没有任何一个其他的词汇。他们不接受投降,他们也没有怜悯,死亡是他们带给草原的唯一礼物。

    于是乎,他们成了突厥人的梦魇!

    “大唐‘獠牙’,有我无敌!杀……”在左武卫与突厥人撞到一起之后,‘獠牙’大队也暴出惊天气势,与迎面而来的突厥骑兵撞到了一起。

    而与左武卫不同的是,薛仁贵并没有前出接敌,作为一个整体,他是‘獠牙’的锋矢,‘獠牙’大队经过草原上半年的厮杀,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战斗风格,整齐、统一、嗜血、无所畏惧,面对敌人,不论对方是一个人,还是一万个人,对于‘獠牙’来说杀光他们是唯一的选择。

    除了杀戮,‘獠牙’的字典中就没有任何一个其他的词汇。他们不接受投降,他们也没有怜悯,死亡是他们带给草原的唯一礼物。

    从起步到接敌的短短数十个呼吸时间,略显杂乱的队形已经变成了一个以薛仁贵锋矢的三角阵。凌乱的马蹄声也在二十余个呼吸间调整的趋于一致,每一次踏动都像是踏在人的心口上,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没有退缩,不有犹豫,甚至连激昂的口号声都没有,只是在与突厥人撞击的一瞬间,‘獠牙’大队才猛然间爆发出惊天杀气,在沉默中与迎面而来的突厥骑兵猛猛撞到了一起。

    人类的惨嚎、战马的嘶鸣,形成了战场上特有的乐曲,以薛仁贵为锋矢的‘獠牙’大队,像一只烧红的刀子切入黄油一般,狠狠的从突厥骑兵中间捅了进去,用极短的时间将敌人的阵形冲成了两半。

    至于那个想与老薛对决的那个突厥将领,在碰撞刚一天始的时候就被薛仁贵抡圆了方天画戟砸下了马背,然后被随之而来的战马踏成了肉泥,整个程连声惨叫都没发出来。

    两只队伍宛如两只死神的镰刀,不费吹灰之力就割裂了突厥骑兵的阵形,出现在突厥骑兵的后面,并且在颉利所带领的后军前方交叉而过,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对手的交换。

    “他们竟然穿着全身甲!”交错而过之后,大批的突厥骑兵发了惊慌的嘶吼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见到的一切。

    当然,也有一些作重武器的突厥骑兵在欢呼:“我,我砸下来一个……”

    颉利头上已经开始冒出冷汗,脑子开始不听使唤的胡思乱想,完全无法准确的判断战场上的局势。

    大唐已经强大到了这样的程度么?骑兵竟然全穿身着甲?那需要多大的重量?而且大唐的骑兵到底是什么做的?为什么全身着甲的情况下还能保持灵活的运动?

    颉利的慌乱让忘记了去指挥军队,失去主将的突厥骑兵开始出现慌乱,不知是应该继续向前冲击大唐军阵还是应该调头反击那两路冲到身后的骑兵。

    “命令,帅旗前移百步。”颉利的惊慌让柴绍抓住了机会,面对突厥人后继无力的进攻,整个军阵一点点的向着敌人压迫过去。

    同时,蚤透突厥骑兵的秦琼和薛仁贵也完成了战马的提速,犹如两把尖刀,从背后向两侧正在犹豫不定的突厥骑兵再次插了过去。

    战场之上,军马长嘶,血肉横飞的场面再次上演,带着深深血槽的横刀在夕阳下闪耀着异样的光辉,每一次挥动都会带起一篷血雾,残肢断体四下飞射的同时,惨叫、怒骂连成一片。

    战场之上双方骑兵慢慢的绞在一起,像一只只野兽一般,咆哮着、嘶吼着,疯狂的将手中的武器送入敌人的身体之中。

    大唐骑兵虽然装备精良,但面对武器千奇百怪的突厥人,板甲这种防割、防刺、防砍针对刀、箭等轻武器的护甲也会失去作用,狼牙棒、丁头锤、长枪等重型兵器砸到上面还是会一砸一个坑,就算是防御力足够,那种剧烈的震动也足以震伤人的心腹或者直接将人从马上砸下来。

    所以当双方绞在一起之后,大唐的骑兵虽然依旧占优式,但已经开始出现伤亡,时不时就会有士兵惨叫着被砸落马下。

    命大一些的或许有机会躲开接下来的攻击,逃到一边换一匹马;倒霉一些的,甚至连反应都来不及,就会被巨大的马蹄踏中。

    不过突厥人也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面对铁罐头差不多的大唐骑兵,他们往往需要用三到五个人才会换来一个大唐军卒的陨落。

    这样的战损他们损失不起,就算是在人数上他们依旧占有优势,但是心里上的压力却是毋庸置疑的。

    那打不破、砍不烂的护甲让人绝望,刀子划上去一溜火星,敌人却一点问题没有的继续砍杀,这带给突厥人的冲击简直太大了。

    尤其是‘獠牙’那批人,尽管是在混战,他们依旧可以勉强的保持着一个圆形的阵型,将一些受伤的、失去战马的战友圈在里面保护起来。

    而那些被围在里面的伤员和步卒也没有闲着,只要还能动,他们就会不断的用手弩为战友提供支援,将那些持有重武器或者一些漏网之鱼一一射杀。

    近战中的‘獠牙’显得凶悍异常,人命在他们眼中根本不值钱,不管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

    草原上的杀戮几乎让他们变成一个个真正的恶魔,身上的血腥气在全部被激发出来之后,夕阳下看上去身上竟然都带着丝丝血光,显的无比骇人。

    他们是战场上唯一一支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发出声音的军队,不过却带给敌人更加强大的压迫感,沉默中挥出的横刀有着斩破一切的力量。

    而突厥人在他们的面前甚至连反抗的勇气都已经失去,

    ‘獠牙’在草原上杀过太多人,他们身上带着的凶厉之气对突厥人是一种无形的震慑,让那些突厥人根本就提不起反抗的力量,只能像宰羔羊一般,任其斩杀。

    这就像一些经常杀狗的屠夫一般,他们身上有太多的凶厉之气,再凶猛的狗,哪怕是藏獒,见了他们也会哆嗦,变得夹不住尿。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征的天秤已经向着大唐倾斜,突厥人开始一个两个的逃跑,后来发展到数十、数百。

    “大汗,撤吧,我们根本就冲不过去,再拖下去,被其他唐军截住后路,只怕……。”颉利身边的一位突厥将领靠到他身边轻声说道。

    现在只要是个人都知道,他们败了,突厥骑兵已经隐隐有了溃散的迹象,真的再打下去,就算是能把这一支唐军消灭,突厥人也免不了元气大伤的结局。

    (本章完)

第396章 最后一击(上)() 
颉利的耍了一次小聪明,损失了大概五万人马,手下的俟斤背叛了九个,突利可汗、郁射设、荫奈特勒等人借着颉利逃跑的机会率领手下直接投降了大唐。

    以至于十余万的军队最后只剩下五万多人,如果不是大唐军士经过一天的战斗折损过大、疲惫难挡无力追击,只怕颉利很可能会一举成擒。

    “总管、秦将军、薛将军,战果已经统计出来了!”一夜的忙碌之后,行军书记拿着一份文书进到柴绍的中军大帐。

    “报上来。”柴绍面沉似水,阴着脸说道。

    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左武卫已经基本被打残了,骑兵损失大概在三千左右,其中战死一千三百余人,其余均为重伤;步卒战损是高达近万人,其中战死六千七百余人,其余为重伤;至于轻伤……人人都有,忽略不计。

    是以此战虽然留下将近十万的突厥人,但左武卫却已经无力追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颉利向东退了回去。

    “退下去吧,所有伤亡都要记录在册,回长安之后也好安排抚恤。”秦琼见柴绍沉默不语,便随口将书记官打发出去,转头对薛仁贵说道:“仁贵,你的‘獠牙’大队只怕还要再辛苦一些。”

    “大将军放心,仁贵省得。”薛仁贵长身而起,一个军礼之后便向大帐外面走去。

    左武卫现在还是保留着以往的传统,近三万人的军队,军医竟然不足二十,这对于人人带伤的左武卫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屁事儿不顶。

    所以受过一些战场急救训练的‘獠牙’不得不客窜一下临时军医,协助军医处理伤患。

    一口口行军锅被架起来,里面烧上开水,各式各样的布条被扔进进去,高温消毒一刻之后拿出来,放到架子上晾干,然后再被用到伤患身上。

    伤员太多了,‘獠牙’带的那一点点用来消毒的酒精和绷带根本就不够用,所以只能将就着简陋的条件有啥用啥。

    没办法,在大唐这个手疼剁手,脚疼剁脚的时代,知道消毒的‘獠牙’大队个个都和神医没啥区别。

    至少在草原上征战半年,‘獠牙’的折损不到一成这个事实可以证明,如果不想让伤兵死绝,最好是按他们说的去办。

    而就在左武卫原地休整,等待与李道宗的西路军汇合时,颉利也带着他仅有的几万军队逃到了阴山脚下,在确定了大唐军队没有追上来之后,惊魂未定的他才命令部队驻扎休息,清点战损。

    不过在听到可战之兵不足五万,补给几乎断绝的消息之后,颉利终于还是忍不住一口老血喷了出去。

    这特么到底是招谁惹谁了啊?想当年他老子启民可汗,他哥哥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哪个没干过南侵中原的事情,为毛到了他南侵就被人像撵野狗一样追的到处跑。

    特么这也太不公平了,难道他颉利就好欺负不成?或者是因为长的丑?大唐公主没娶,大唐的东西也没抢多少,可是咋就那么拉仇恨呢?

    不就是当初围了一次长安,逼着大唐的皇帝签了一条盟约么?那有什么大不了的啊,当年始毕不一样围了隋炀帝?但最后不也是活的好好的,那中原皇帝也没敢拿他哥哥始毕可汗怎么样。

    越想越不甘心的颉利找来了他的汉人参谋赵德言,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最后气出的差不多了,才怒声问道:“你说,现在该怎么办,师老兵疲,补给不足,难道就这样被唐人围死在阴山脚下不成?”

    “大汗,现在我们只能等,等执失将军回来。那大唐皇帝是一个好面子的人,而大唐的文官讲的也是以德报怨,这次我们对大唐称臣俯首,定然会取得原谅。是以,大汗现在需要作的就是稳,稳住军心,隐住民心,只能大唐天使一到,我们便可以退回草原深处。”

    赵德言,在现代人看来,此人就是一个典型的汉奸。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在中原屡试不第,渐渐心生怨怒,北上草原作了突厥人的走狗,仗着看过几本古籍,弄些似是而非的话来忽悠颉利。

    结果没想到,这货还真赌对了,一心想要称霸天下的颉利真的信了他的话,将手中政权交给手下各个胡人部族,却不用自己宗室中人去监管。

    而且赵德言利用颉利的信任,渐渐掌了突厥汗国之后,又与前隋义成公主勾搭,一起蛊惑颉利每年兴师入侵唐朝边境。

    只是人们常言百无一用是书生,赵德言只是一个读书人,并没有什么执政的经验,连一个县令都没当过的他,如何能管理好一个国家。

    所以政令经常会朝令夕改,灾荒之年还会征以重税,以满足颉利的统治的野心。所以突厥各部落离心离德,纷纷投降大唐,其实与赵德言这个家伙也有很大的关系。

    颉利仰头往嘴里灌了一盏压惊酒,然后将酒盏狠狠一摔,咬着牙说道:“等等等,要等到什么时候!执失思力已经离开一接近一个月了,到现在还没有消息,谁知道他是不是被大唐皇帝给杀了。”

    赵德言示意一边的侍女再为颉利换上一个酒盏,然后才信心满满的说道:“大汗放心,大唐的那些夫子们最重承诺,不论如何他们都不会同意大唐皇帝杀死使者的。”

    “那为何执失思力还不回来?难道他也叛逃了?”

    “不会的,执失将军的部族还在草原上,为了部族考虑,他也不会叛逃的。”赵德言劝慰着颉利,实际上他的心里也在打鼓,犹豫着是不是应该准备一下逃跑的事情。

    虽然他不晓得如何执政,但却并不傻,大唐六路大军围剿颉利,精兵强将无数,这样的阵式分明就是势在必得,就算颉利肯投降,只怕大唐也未必会接受。

    再说如果大唐真的接受了颉利的投降,保不齐就会向颉利索要自己,到时候颉利为了自然,必然会把他赵德言献出去……。

    赵德言是小人,奸诈的小人怎么可能会舍得自己的小命去给别人陪葬?

    只是准备逃跑的他并不知道,现在的大草原,已经是飞鸟难度,大唐的军队已经基本上锁死了所有外逃的路线,所差的,只是一个总攻的信号而以。

    (本章完)

第397章 最后一击(中)() 
二月初一,长安城灞桥之上,执失思力与唐俭并肩站在一起,回望远处模糊的长安城。

    三天前,唐皇答应了突厥请和的要求,并且派大病初愈的唐俭陪同执失思力前往突厥进行安抚。

    是的,的确是安抚,因为没了颉利的突厥确实需要安抚。

    这一切执失思力心中很清楚,但却不能说出来,而且从唐俭看他的眼神中,他也能猜出来,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子应该也知道此行的目的,否则决不会如此轻松。

    “执失将军,一路之上,有劳照顾了!”远远的对长安城鞠了一躬,唐俭笑眯眯的转头对执失思力说道。

    “唐先生客气了,一切都是某该作的。”执失思力一语双关的说着,但因为不知道唐俭的官职,只好以先生称之。

    “日后你我同殿为臣,将军称我茂约便可。”近前无人,唐俭也不遮掩,直接挑明了关系,表示自己知道执失思力已经是大唐将领的事实。而且到了突厥唐俭这条老命还要靠执失思力来保护,所以他自然不会托大。

    而刚刚归顺大唐,无依无靠的执失思力也知道交好一些大唐的官员对自己的将来有好处,自然不会犯傻的拒绝老唐递过来的友谊之手,当下便以大唐的礼节回应道:“如此,小弟斗胆,称一声茂约兄!”

    “好了,时候不早了,吾起先行起程,边走边说如何?”唐俭呵呵笑着,抬手指指已经准备好起程的队伍说道。

    “茂约兄请!”

    “请!”

    两声招呼之后,执失思力所余不多的护卫以及唐俭所带的护卫缓缓起程,向着北方的突厥而去。

    一路无话,半个多月之后,一行人终于到了已经变成军营的定襄城,见到了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寒暄过后,一起进了中军大帐。

    “李总管,吾等奉皇命而来,只为配合将军行事,有什么安排还请告听,吾等无不从命。”唐俭光棍的很,很清楚大唐这帮将军的秉性,是以决口不提李二出行前的安排,生怕触动到这群骄兵悍将那根不痛快的神经,给自己找来麻烦。

    必竟有句老话说的好‘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这里山高皇帝远,李二又不了解实时的情况,所做的安排并不一定真的就适合,一旦他说了老李的安排,影响了战局,回去之后这黑祸弄不好就要落到他的头上。

    “唐侍郎客气了。”李靖先是客气几句,然后就接着说道:“本将现在需要你们作的就是稳住颉利,让他疏于防备便可。”

    “李总管,那需末将做些什么?”反正已经投降了,执失思力把自己的信置罢的很正,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将来他是在混大唐军方的,如果行为上不让这些高傲的大唐将军满意或者认同,这日子可真就没法过了。

    李靖将军出身,不知道什么是客气,既然执失思力已经表态,也就顺着他的话头就说了下去:“执失将军,既然你已投诚,那便是我大唐的将军,我这里的确有一项任务,只是不知你是否原意做。”

    “一切听凭总管吩咐。”

    “很好,我需要你保护唐侍郎的同时,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