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7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中国人而言,这一年绝对不是什么好年份。

    因为天下三分的局势还在继续,而且河南和河东再次爆发了战争!

    在黄、淮、运治理工程终于告一段落后,正准备连任元首的武义久在河东和河南两个方向,发动了对西宋的进攻。

    按照大周都军机司的设想,这将是一场有限的战争,目的是夺取整个河东和河南。

    在战争开始前,西宋河东(指黄河以东,不包括位于黄河以西的府麟路)方向上,仍然控制着火山军、保德军、苛岚军、岚州、晋宁军一部、隰州、慈州、晋州、绛州等十个州军。对大周河东自治行省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而在河南方向上,西宋还控制着河南府和邓州全境,以及汝州和唐州一部,还将河南府的洛阳和邓州的南阳打造成了坚固的棱堡型要塞,作为西宋在中原战场的支撑。

    不过促使武义久发动战争的原因并不是选举——在过去的五年中,武义久的元首干得非常不错。河北、河南、山东、南直等地的土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土改获取的资金(发行土地抵押债券)有力保障了“黄、淮、运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对日本的征服。

    因此“黄、淮、运水利工程”也在共和十四年末通过验收,全部完工!

    而对日本的征服虽然没有最后胜利,但是进展也相当顺利。继关东、东北之后,日本北陆的越后、佐渡、越中、能登、加贺等五国,以及东海沿岸的骏河、远江,还有甲信地方的甲斐国,都一一被武义勇攻占!

    在日本战场上,到目前为止,武义勇的军队依旧保持着全胜的记录。

    而在军事上节节胜利的同时,武义勇也采取了许多政治诱降的手段。比如将越后、佐渡、越中、能登、加贺、骏河、远江、甲斐等国的土地分配给日本派遣军团中有功的日本武士。

    而且在分封的同时还配合转封,就是将关东、东北的豪族封到北陆、甲信、远骏等地。

    这样就在关东和东北腾出了更多的土地,可以分配给中原过去的骑士、府兵。

    根据日本派遣军督军司的计划,未来的日本将会出现“一省两制”,东日本实行军事公民制,西日本实行武士封建制。

    凡是归附大明的武士家族,都能在西日本省得到一块封地,成为大周共和国日本行省之下的封臣。

    通过这种方法,大周就能将一部分国家观念淡薄的中下层武士,变成自己在日本的统治基础。

    同时,也将人口比较密集,地形又非常崎岖,没有大平原可以开垦的西日本委托给封建领主治理,以降低管理成本。

    有了“黄、淮、运工程”和“日本战争”打底,武义久的第二个任期可以说是十拿九稳。根本不必用河南、河东的胜利说话。

    而他在河南、河东发动战争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完成了关中、汉中、陕西缘边、朔方等地土改的西宋朝廷,准备在河南、河东的辖区内展开土地改革了!

    一旦河南、河东土改完成,西宋在中原的力量就会得到加强,说不定会对大周共和国构成威胁。

    所以武义久准备先下手为强,秘密动员了30万军队,向河南、河东的西宋领地,发起了突然袭击。

    在河东方向上,战争受制于崎岖的地形,以缓慢的节奏进行着,在共和十六年的时候,双方都没有太大的行动,只是用小规模的出击不断试探着对手的底牌。

    同时,武义久还对府麟折家开出了优厚的条件,想把大宋在河东北部战场上的支柱给拉拢过来。

    而在河南战场上,周军的攻势就非常猛烈。20万大军兵分两路,直扑洛阳和南阳而去。并且在荥阳和叶县进行了两场会战,击败了匆忙动员起来的西宋京西路军,并且很快包围了洛阳和南阳。

    不过这两座城堡却非常难啃,储备又非常充足。所以从包围洛阳、南阳开始,河南战场也开始了“慢动作”——现在正处于棱堡大发展的时期,防御就是比进攻占优。防守一个坚固的棱堡不需要多少兵力,而要攻破它可就费劲儿了。

    在历史上的欧洲,棱堡的时代出现在16世纪、17世纪,当时的战争往往漫长而低效。而到了18世纪、19世纪,战争的节奏又因为火炮技术的发展而明显加快。再后来,又出现了堑壕战这样的静态战争,直到机械化战争时代的来临……

    战争的模式就是这样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改变着,一段时间有利于防御,另一段时间有利于进攻。

    而在有利于防御的时代,大周、东宋、西宋三国的割据局面,是无法改变的。

    而当进攻为王的时代到来,统一战争也就没有办法避免了……

    不过生活在被后来的历史学家称为“后三国时代”初期的人们,却远远看不到天下归一的希望。

    还有漫长的乱世在等待着他们!

    不过也正是这个漫长的乱世,让新周、东宋在激烈的海洋时代的竞争中,崛起成为了两大世界帝国。

    而西历的1130年,则是这两个世界帝国的传奇开始走向高潮的时代。

    就在这一年,东宋和新周,同时制定了在后世看来雄心勃勃,并且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新大陆开拓计划。

    真是让人心潮澎湃啊!

    也有点让人啼笑皆非……

    心潮澎湃的人是武好古,啼笑皆非的那人也是他。

    因为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包括大周共和国的元首武义久在内,都不觉得“新大陆”会有多么璀璨的未来。也没想到占据这片大陆,对于华夏民族而言意味着什么?

    只有武好古知道,全人类的未来已经属于华夏了!

    而啼笑皆非则是因为他知道大周共和国实际上还没有发现新大陆……刚刚因为发现新大陆有功被提升为海军中将的武铁心,实际上只是到达了唐朝时候就已经发现过一次的勘察加半岛——唐朝人称之为流鬼国,还曾经有流鬼国的酋长派人到唐朝进贡。

    另外,糊涂的大周和东宋的地理学家们,到现在还认为他们发现的新大陆——勘察加半岛和澳大利亚属于一块大陆!

    所以必须得抢在对方之前,多占点地盘,要不就吃亏了……

    看着一张不知道是哪个星球的世界地图,武好古真有点哭笑不得……甚至还有那么一丁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到外星球了?

    “大人,赵三郎的信上说,新大陆可以不叫‘新宋’,但是也不能叫‘新周’,因为这片大陆并不完全属于我们两国中的任何一国……他建议将新大陆命名为美洲!”

    “美洲?”

    “美娘之洲。”武义久说,“可以用大姐的美字为新发现的大陆命名。”

    “哦……”武好古点点头,心想:勘察加半岛和澳大利亚现在都属于美洲了?你们真行啊!

    武好古顿了顿,还是说:“我看可以,就叫美洲吧!”

    武义久笑道:“另外,两国也应该避免在美洲大陆上发生冲突。”

    武好古几乎被这个话题逗乐了——一个在勘察加半岛,一个在澳大利亚,冲突个毛啊?得用洲际导弹才够得着!你们有那玩意吗?

    看着武好古的笑脸,武义久心想:老头子还是心疼闺女啊,就怕大姐受夹板气……

    “所以两国打算签订一个协定。”武义久道,“我国从日本往东北,对美洲进行开拓。宋国则从巴厘岛、檀香岛南下对美洲进行开拓。

    两国在美洲大陆上的分界线,则以两国开拓团相遇的地点为准。”

    那就没准了……武好古心说:一个从勘察加半岛走,一个往澳大利亚走,怎么可能相遇?

    “好吧,这样也好。”武好古还是点点头。

    武义久节接着说:“所以咱们就得快点下手了,要不然地盘就被宋国人抢光了。”

    “是得快一点。”武好古问,“现在进行到哪里了?是不是要成立一个商会用于开拓?”

    武义久摇摇头:“商会倒是不需要……因为也没什么油水,估计不会有商人愿意往里面投钱。所以初期的开拓,准备由执政府承担。”

    “现在已经在殷州这里建立了据点,”武义久又道,“取名叫梁山镇,有108个移民。”

    “梁山,108……”武好古想了想,“他们是什么人?”

    “都是些反贼!”武义久道,“本来应该杀头的,现在饶他们一死,都送去殷州了。今年准备再送一批罪徒和日本女人过去,这样梁山镇就能多一些人气了。下一步还要在梁山镇周围进行开垦或捕鱼。如果可以实现粮食自给,那么梁山镇就会成为咱们继续向东开拓的据点了。”

    “这样很好!”武好古点了点头,“为父还是让共和行派出调查船,去看看那里有什么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渔业、毛皮、金银矿什么的。只要有利可图,发展起来就快了。”

第1439章 双鸭江市() 
    合众五年十月初十,这又是一个将被后来的历史所铭记的日子。

    在这一天,第一个真正位于新大陆上的殖民点诞生了。

    这个殖民点位于美洲大陆(其实是澳洲)西海岸的南部——因为几个月前,东宋和新周签署的美洲协定规定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先占先得”的原则。所以为了多占一点“美洲大陆”的土地,东宋方面进行第二次“美洲探索”的时候,就携带了用于殖民开拓的罪徒。

    而且还集中了十二艘桨帆船,携带大量的补给、种子、农具、耕马和其它生产工具。甚至为了让罪徒们可以在“澳大利亚”安心生活,还带上了一批南洋土著少女

    总之,这是一场耗费巨大,决心比花费更大的殖民开拓行动。

    行动的目的,则是在“澳大利亚”,哦,应该是在美洲大陆上开辟出第一块专属于大宋的永久性殖民据点。

    十二艘帆船组成的远征舰队先是在檀香岛,也就是后世的帝汶岛集中。完成补给后,于合众五年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出发,先是一路向南航行了约1000里,在找到了“美洲北岸”,也许应该是南岸,如果“赤道无风区”被定义成南极的话反正找到了就是了。

    然后十二艘帆船就沿着“美洲海岸”一路向南(北),走走停停,航行了一个多月,终于找到了一条相当宽大的河流,而且还在河流两岸发现了一望无际的开阔平原和茂密的森林。

    很显然,这里是一处相当适合农业开垦的所在!

    而且也有足够的木材可以利用,能够让定居在这里的人们建造他们的家园,还可以打造一些渔船,在农业不能获得丰收的情况下,依靠捕鱼坚持下去。

    舰队的提督,同时也是南洋水军提督的谢颙,乘坐着“顺风”号探索船,驶入了这条不知名的大河。

    他站在“顺风”号的船艉楼上,举着望远筒四下观看,满意的点着头道:“真是不错啊好大的平原,好大的河流咦,河上还有两只鸭子,还是黑鸭子,看着挺肥的!”

    谢颙看到的是两只黑天鹅,是澳大利亚所特有的天鹅品种。

    “顺风”号的船长陈江这时忽然提道:“请提督为这条大河起个名字吧。”

    “唔,”谢颙点点头,顺口道,“就叫双鸭江吧。”

    “双鸭江”陈江皱了皱眉,这名字也太土了一点吧?

    “好名字,听着就挺富庶的”

    “不如就在此间建立一个市镇,称双鸭江市吧。”

    谢颙也是随口一说,结果身边几个军官都挺赞成的,于是就顺水推舟道:“既然大家都觉得好,就叫双鸭江就在双鸭江南,就是那处半岛设个市镇,称为双鸭江市。”

    另一个时空,西澳大利亚的珀斯市,在这个时空就要以“双鸭江市”的大名流传后世了。

    此外,双鸭江市周围的大平原,后来又被赵楷赐名为“新河南”。以后就没有西澳大利亚和珀斯市了,只有新河南府双鸭江市了。

    名字是有点土,不过这地方在这个时空的历史上,却是赫赫有名的!

    不仅是新世界的第一个殖民地,后来还成为了“新宋王国”的首都,而以双鸭江命名的双鸭江书院,也成为了第一所开始在新大陆土地上的大学。

    在几百年后,新宋王国河南府双鸭江市的双鸭江大学,那可是全世界不少学子所向往的留学去处,全球排名前十的名校!

    “太上,此地就是新河南府的双鸭江市”

    “哦,大宋在哪儿?”

    “大宋,老臣找找哦,不在这边,这是东半球的图,咱们大宋在西半球上。要去美洲大陆得过南极海。”

    “南极海?在哪儿啊?”

    “在南洋的南部,那里是极南酷热之地,再往南就绕到了西半球。现在咱们大宋和周国,分别从南北两面登陆了美洲大陆。周国建立了一个梁山镇,咱们则设了新河南府双鸭江市”

    “谁的动作比较快?”

    “自然是大宋比较快了,因为从咱们的檀香岛去美洲的南海岸比较近,只有1000里水路。而檀香岛又是贸易重镇,有固定的香料船往来于星州之间,所以可以把移民稍往檀香岛。咱们只要在檀香岛布设十几艘桨帆船,每年往来于双鸭江和檀香岛之间便可了。”

    成都府,寿安宫。

    已经在成都府安养的赵佶正在听出使江宁归来的老蔡京讲述最新的地理知识——当然错的离谱啦!

    摆在两人跟前的,是一个赵楷进献的地球仪,唔,看着当然不像是地球啦也不知道是什么星球的仪?

    赵佶毕竟不是赵构,再怎么讨厌,也不能让他去风波亭啊!所以赵桓对这个隐居成都的老爸还是很客气的,不仅耗费巨资给他在成都弄了所豪宅当寿安宫。还让武好德做了知成都府事,转变负责搜刮钱财孝敬太上皇。

    而赵佶的皮也厚,不仅大手大脚花着成都人民的血汗钱,还派蔡京去江宁府要养老钱。

    赵楷和武美娘也都孝顺,不仅给了赵佶大笔金银,还进献了美洲袋鼠一对,美洲树袋熊一对,黑天鹅(就是谢颙看到的黑鸭子)一对,以及错得离谱的地球仪一只。

    地球仪虽然是错的,但是这并不影响东宋在“澳洲”开展殖民活动。

    八十多岁的老蔡京没有说错,在“殖民美洲”的竞赛中,东宋的优势很大。

    因为那个美洲(指澳大利亚)距离南洋的香料岛檀香岛很近。而檀香岛附近还有另外一些所谓的“香料岛”,是中世纪和印度不相上下的香料原产地。

    有了这些香料岛,也就有了建立商业航线的条件——从檀香岛到中国沿海,是存在大量商船往来的。

    因此东宋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将罪徒送往檀香岛,再用桨帆船把人运去所谓的美洲。

    相比之下,大周的殖民之路就辛苦多了。勘察加半岛上的梁山镇周遭除了熊皮之外,就没有什么值钱的好东西了。而且周遭水域的风浪也远远超过赤道无风区。

    另外,北太平洋海域(这个时空称为北大东洋)在冬夏两季都有大风,对于远海航行非常不利。

    所以大周开拓北美,比东宋开拓澳洲的成本要高出许多——当然了,随着渤海岛、梁山镇和北大东洋上各个岛屿基地的发展,开拓北美洲的成本,在未来是会逐步降低的。

    而且对于大周共和国而言,现在有的是时间!

    因为北美洲东海岸以东的欧洲人,最近要忙着应付西辽帝国和金帐汗国,而且西班牙目前也在天方教手中,根本不可能开启大航海。

    而东西方的贸易路线,也因为基督教埃及王国的崛起而变得畅通无阻。

    所以基督教文明的商人们也没兴趣走北大西洋去开拓商路——相比北太平洋,北大西洋的风浪就更可怕了!

    而且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比较慢,东宋、大周发现新大陆的消息,没有个十年八年的根本传不到西方去

    因此现在还轮不到西方人对大周和东宋的“成长空间”感到担忧,倒是长安府的西宋官家赵桓对“美洲开拓”的事情感到忧心忡忡。

    “这个美洲大陆,真的有这个什么地球仪上标明的那么大吗?”

    看着赵佶派人给他送来的地球仪,赵桓的脸色铁青的都快变成褐色了。

    和东宋、大周相比,西宋本来就穷。土地贫瘠不说,连个海口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东宋、大周发洋财。

    现在更惨了,东宋、大周在海外捞了个新大陆。

    这个新大陆据说比大周两宋加在一起都要大!而且还是无主之地,还有大片肥沃的平原这简直就是老天爷给武义久、赵楷开后门啊!

    现在东宋、大周只要瓜分消化了这个大陆,国力自然远超西宋。西宋还怎么和他们竞争?

    更加重要的是,新大陆的出现给了东宋、大周一个奋斗的目标,一个扩张的方向。

    而西宋的方向又在哪里呢?

    向东扩张吗?

    在目前的河南、河东战场上,西宋依旧处于挨打的局面。只是凭着洛阳和南阳坚固的城防,和河东崎岖的地形在苦苦坚持。

    最后即使守住了,也会丧失许多外围的据点。将来的情况,只会更加困难。

    至于在河南、河东进行决战的可能目前是没有的。一来的确打不过;二来后勤补给也跟不上。

    特别是在河南战场上,大周有运河之便,而东宋则必须千里运粮!

    失利只是时间问题

    一想到国家的前途命运,赵桓就忍不住长叹了一声。

    “陛下,您莫不是也想着去捞什子美洲大陆捞一块地盘吧?”

    说话的是现任的知枢密院事姚古,作为老一辈的西军宿将,他比那些少壮派更让赵桓放心。

    赵桓苦苦一笑:“有什么好捞的?离那么远就算有金山银山,也不容易运回来。况且咱们也没个海口。”

    姚古一笑:“陛下,要得海口,其实也不难。”

    

第1440章 段誉危险!() 
“得海口?”赵桓听了姚古的话,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给一帮“靖康机宜”当了好几年的官家,哪里还不知道他们的想法?

    这帮子少壮机宜都是喜欢打仗的货!

    当然了,喜欢打仗也不等于没脑子乱打,也得挑对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