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禀陛下,那些宋人绅商现在停留在距离肇庆府不足20里的黄港镇上恭候圣驾。”
“皇港镇……”李乾德点点头,笑道:“皇帝之港!好名字。传令三军,今日便在黄港镇驻扎,休整半日,赐酒肉,饱餐一顿,明日再往肇庆府去。”
“喏!”
“南帝”身边一片应喏,十余匹传骑沿着大军行军的队伍,一边奔跑,一边传令。
连续作战行军,都快累成狗的大越军队,终于得到了一个难得的休整机会,还能得到酒肉犒赏,自然是三军欢呼。
……
黄港镇就在西江边上,原本是个相当繁华的市镇。
肇庆府原名端州,赵佶的端王就是端州之王的意思,不过仅仅是虚封。在赵佶登基后,先将端州改名兴庆军,后在赵佶被捧为成吉思皇帝的那一年,又下旨将兴庆军升为肇庆府。
而端州从唐朝开始,就是名砚端砚的产地。而黄港镇则发源于一个西江边上的河港,自古都是端砚外运的要道。因此镇子上有许多经营端砚的商户,经年累月,积累了不菲的财富。所以镇子上到处都是气派豪华的砖瓦房,沿街的商铺也极多。不过镇子上的商民大多已经开溜了。当李乾德的大军抵达时,只有不多的十几个商人打扮的男子,战战兢兢的带着礼物相迎。
这些商人都来自一个家族,就是肇庆首富黄家。黄港镇的“黄”就是跟他们家来的!镇上的产业,还镇子周围大片的土地,都是黄家的产业。
有那么多的产业,舍不得放弃,以至于落水当了汉奸,也是正常的……商人嘛!是没有什么气节可言的!
李乾德倒也没瞧不起汉奸的意思,因为他也是汉人,而且也是商人出身……他家是泉州安海县的商人,开国太祖李公蕴幼年随父亲去安南做生意。长大后没有子承父业,而是出仕前黎朝,一直做到了左亲卫殿前指挥使,还娶了黎朝开国皇帝的女儿做老婆。后来篡位做了皇帝,开了李朝天下。
所以见着肇庆黄家的族长,一个长着张面团团脸的黄得财后,看他一副吓得汗出如浆的模样,还好言安慰了几句,顺便还赏了他一个官职。
等到在宽敞的黄家大宅里面安顿下来,李乾德才笑着用汉语(福建腔)发问道:“肇庆府怎么样了?是要降,还是要战啊?”
“回陛下,肇庆府的知府和官员们早就吓跑了,城内又没有兵马,知道大越天兵来了,人心惶惶,便推了小底来接驾,只求大越天兵手下留情,莫要洗城。当然,犒劳大军的钱财酒食,我等都会准备妥当,绝不会让大越天兵失望的……”
“跑了……”李乾德从一个随行的宦官手中接过刚刚热好,又试过毒的米酒,喝了一大口,“那广州的情况如何?有多少兵马?”
“禀陛下,广州不比肇庆,是大地方。”黄得财道,“虽然没有多少正经的禁军,但是有广州市舶司管辖的战船队驻防,还有许多跑海的恶商,都是有武力的。所以总归能拼凑出几千人……”
几千人?呵呵,自己可有三万大军,还怕几千个宋人?
李乾德盘算了一番,笑道:“朕又不欲同广州的商人为难,我李朝太祖也是商人之子啊……所以我李朝一直都是优待中国商客的。黄卿,你跑一趟广州,告诉广州的海商,他们如果愿意归顺李朝,朕可以封赏官职,还可以减免他们的税收。”
“好好,小底今晚就动身去广州替陛下传旨!一定会有人投靠我大越天朝的!”黄得财连连点头,“那肇庆府……”
李乾德笑道:“朕自会约束将士,我大越天兵不掠肇庆府就是……明日就让城里的士绅把钱物酒食都给朕送来。”
听到这话,黄得财感激的直朝李乾德揖拜,口称他为“南天大帝”,李乾德也哈哈大笑起来,真是好不得意啊!
肇庆府就算拿下了!广州看起来也不难夺取,他李乾德,不就是南天大帝了么?
这个晚上,南天大帝李乾德在黄港镇上美美睡了,做着称霸南天的美梦。他的三万大军中的大部分官兵,也都在享用了酒肉后沉沉睡去。
征战那么多天,他们实在是太累太累了!
当然,还是有一些大越兵在这个雨夜分布在黄港镇周遭警戒放哨的。虽然看起来有点多余,但是李乾德治军严厉,是不会在前敌不做防备的。
但是这个晚上的风雨太大,谁会在这个时候来偷袭呢?而且宋军根本不堪一击,就算来偷袭,大概也是送死吧?
第1234章 风雨黄港镇()
在黄港镇以北,不足二十里开外的一处山林间,一支沉默的军队,正在雨中等候。
山坳当中,满满藏着的都是步兵,每个人都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沉默的成连方阵站在雨水里。每人的蓑衣下面都披上了全装的瘊子甲,身后还背着头盔。武器也在身边,大部分人都带着刀盾,只有极少数人持着长枪。
今晚的大雨会让弓弩吸饱水分,变得松软无力,还容易脱胶,所以干脆不用。长枪的用处也不大,因为不打阵战,更不会遇到什么骑兵。每队少带几根防个万一就行了。
至于骑兵当然也是没有的。今天聚集在这里的宋军新军官兵,都是走水路,乘坐着海路市舶制置司的桨帆战船,从钦州防城港而来的。
2000多里的水路,时间又紧,风向又不大对,得靠海路市舶制置司的水手划桨才能抢在越军之前抵达肇庆府。人能按时运到已经不容易了,再要运马可就难为水师了。
这一仗如果能打赢了,水军真的是该拿头功的!
整整4000名新军官兵(其中3000名是从北方来的,剩下的是在钦州补充的壮士),带着全部的装备,舒舒服服坐船行军。而且他们比李乾德的兵马晚出发好几天,却先到了肇庆府,已经在黄港镇以北的山林中潜伏了五天。
有了这五天,张纯孝和杨可弼才能从容安排今晚的奇袭。
包括疏散黄港镇,以及安排“大汉奸”黄得财诈降,都是张纯孝和杨可弼安排的诡计这个黄得财其实是广州的大海商兼大奸商,人送绰号海中黄鼠狼,不是好东西!卖国当汉奸的事情他绝对干得出来!但是南帝李乾德却没这资格让他背叛大宋。
因为纪忆、苏适的舰队现在就在广南东路沿海集结!他当忠良都来不及,怎么能当叛徒?他家的那点船只禁得住海路市舶制置司的舰队揍吗?
没好处,谁叛变啊?
所以他是奉命去诈降的,把越军引入地形狭窄的黄港镇休息,同时再提供酒肉让他们吃饱喝足,好睡得死一点……
忽悠完了南帝李乾德,黄得财又连夜冒雨去给潜伏的宋军通风报信,今晚上,就是行动的最佳时间啊!
传令的士兵奔跑着穿破雨雾,溅起泥水,传下了一道道命令。
“轻装,下包裹!”
“检查甲胄,检查兵刃……除了兵刃和甲胄,全部轻装,只带一天的干粮和一壶水。其余物品交给黄港镇保丁看管。”
“各队队正出列,准备领受命令!”
随着一声声的号令,8个营的新军,终于开始行动起来,以队为单位,在队正、押队和排长们的指挥调度下,井然有序的整队出动。也不打火把灯笼,就在一片风雨之中,摸黑前进。
如果武好古看道了这支宋军新军在今夜的战术动作,一定会大吃一惊的!因为在这种风雨之夜调度部队,是最能看出部队纪律和训练水平的了。
稍微差一点的部队就会乱套,甚至会在进入战场的途中大量走散这种时候是最容易出逃兵的,士气低落一点,素质差一点的部队,不用打,自己就能逃走一大堆。
别说寻常的宋军,就连绝大部分的周军步兵师也不行。只有两个骑兵师和两个海军陆战旅能玩得转。
但是今晚杨可弼亲率的这5营劲旅可不简单,那是把足够二十多个营使用的军官和骨干老兵集中到5个营中,足足五倍的军官和老兵配置,还不把部队牢牢掌握住?
5个营的4000大宋铁军,就这样在夜色和一片风雨声的掩护下,快速逼近正在黄港镇内休息的越军。
……
今年24岁的曲端是西军将门出生,其父曲涣在其三岁时就战死沙场,因此得了难荫,受任三班借职。待曲端十几岁时,正好遇上朝廷大办军学,他也就入了当时的步兵学堂。毕业后,在陕西新军、开封新军和枢密院军机房中任职。
这一回又得到了营官的职位,在今晚出击的五个营中,就有一个第三营是归他指挥的。
800壮士,分成了五队,踏过泥泞的田野,齐头并进,扑向西江岸边的黄港镇。
对于黄港镇的地形,曲端已经非常熟悉了。这座镇子非常大,不亚于陕西的县城。不过镇子周围却没有城墙遮护,只有一道非常破旧的木栅栏。不包括靠近西江码头,镇子还有三条出路的通道。分别通往东、北、西,三个方向。
曲端所率的第三营今晚上就要从北面冲进黄港镇!
另外,由郭浩指挥的第二营,田师中指挥的第四营,则会从黄港镇的东面冲进去厮杀。
其余的两个营,则由杨可弼亲自指挥,在黄港镇的西面设伏。伏击从黄港镇内逃出来的大越军。
也就是说,杨可弼对自己麾下的5个营极有信心,认为用三个营,区区2400人,就可以把南帝李乾德的三万大军赶出黄港镇了!
曲端也和杨可弼一样信心十足,这位也足够勇猛,自己拎着把明晃晃的陌刀,带着二十个一样拿陌刀的汉子,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陌刀在周军中是中下级军官用来督战的,宋朝的新军也跟着学,一样是督战队手里面吓唬人的家伙。
今天晚上因为要带队走夜路(夜间行军各营营官必须带队,副营官押队),曲端干凑抽调了二十个能使陌刀的汉子一块开路。
陌刀这玩意,用来对付战马有点短,用来打步兵阵战也不如长枪刀盾好使。但是在单兵或小队肉搏中却是威力惊人!
这玩意砍杀起来可是大大的厉害啊!而且能玩转陌刀的,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耍起大刀来就更厉害了。
……
“什么人?站住!”
交趾方言的喊话声从前方传来了。曲端听不懂,也不会去回答。只是转身到了20个已经展开成一排的陌刀手的背后他是一营之长,自然不能随便找人肉搏了。
20个铁塔般的汉子,都是从陕西新军、开封新军、朔方新军中选出来的杀将。人人都背着至少一条人命!
契丹人他们都杀过,交趾人算个屁!
这个时候全都蒙着头加快脚步向前,手中的陌刀都放平了,好像长枪一般。
那边的交趾人也不知道厉害。他们这一路遇到的都是软脚虾一样的宋军,早就有心理优势了。
看见情况不对,又发起对方人不多,也就抄起家伙一拥而上了。也没什么章法了,交趾兵虽也是府兵,但是没有足够的授田保证,实际上就是一群不怎么训练的农夫。比起大宋南方的禁军肯定是厉害的,不过哪里是新军职业兵的对手?
而且他们的装备也不行,就是一些长度还不如陌刀的长枪,还有刀盾和弓箭。其中弓箭兵的比例挺高的,在今天晚上都没啥用,只能拎把短刀凑数,又没盔甲,根本打不了肉搏。
“杀!”
“啊……”
“敌袭……啊!”
喊杀声,惨叫声,还有陌刀刺入人体的噗哧声同时响起。
此时周军和宋军陌刀阵战的用法都是先冲刺,再挥砍,陌刀的刀刃又长又锋利,二十把陌刀一起挥砍起来,前方的交趾人都和卷起来的草席一样,咔嚓咔嚓的人甲俱碎!
不到半炷香的功夫,首先发现曲端所部的几十名交趾兵就被砍杀了七七八八,剩下的几个撒丫子跑回去报信了。
不过已经晚了!
因为黄港镇,就在眼前了!
曲端这回不打头阵了,而是将手下的五个队组成纵阵,少量的长枪兵在前,一队队的依次展开冲锋。
交战首先在黄港镇北面出口处的“车阵”两边展开。所谓的“车阵”不过就是用几辆大车连接在一起,堵住路口而已。
几十个交趾兵就依托着这几辆车,想要抵挡一会儿,为自家的大军争取时间。
可是他们的抵抗很快被从高向下拍击的长枪粉碎了。拉开来车阵,曲端麾下的刀盾兵就一拥而入,然后以一队兵力沿着镇子内的街道推进,余下的兵力以排为单位散开,进行逐屋逐院的杀戮。
现在正是夜间,几乎所有的交趾人都在沉睡。这些日子他们真是太累了,而且又喝了酒,又睡在舒适的屋子里面,哪儿那么容易醒来?
所以不少交趾人,就在昏睡和美梦当中,被人结果了性命!
同样的杀戮,在镇子的东面也开始了。由郭浩和田师中指挥的两个营,也毫不费力的沿着官道和河滩冲进了黄港镇。然后以两队兵力向前推,剩下的人散开进行一边倒的屠杀。
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的声音,还有交趾方言的惊呼哀嚎声,终于还是响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交趾人从睡梦中醒来,发现遭到了夜袭,慌忙拿起武器想要抵抗,但是却遇上了一群仿佛从地狱中冲出来的死神,根本不是对手!
黄港镇内的战事,依旧一边倒的进行着,三万交趾大军,也渐渐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惶恐!
第1235章 前面捉了个南霸天()
南帝李乾德正搂着心爱的小宦官睡在黄大老板宅邸中的大床上……
唔,众道什么的,虽然不大符合后世受基督教影响到审美观,不过在中世纪的东方并不算什么啦。
南帝兄弟俩都好这一口,所以他们俩当了几十年的皇帝和君侯,居然都没个孩子。在后来的历史上,还是南帝的弟弟李崇德想开了找了个女人,操出了个儿子,得以继承大统。
不过在这个时空,看来不需要那么麻烦了……
南帝今晚上难得做着美梦,梦中他已经打下了广州和桂州,还联合北国的周王武好古(南帝不懂什么共和国)和辽后萧瑟瑟,一块儿对付宋朝的昏君赵佶。
最后打得赵佶割地求饶,不仅把两广割让给了大越,还把福建和南洋都护府的辖区送给了南帝。
正美着呢,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整个人突然就摇晃起来了,难道在坐船吗?
正糊涂的时候,耳边宦官的声音就响了起来:“陛下,陛下,敌袭,敌袭啊!”
“敌袭?什么?”
南帝被吓得一哆嗦,顿时惊醒了。
醒过来后,耳边听见的就不是小宦官的惊呼,而是一阵阵喊杀声、惨叫声了。
真的是敌袭啊!宋人居然玩起夜袭了,还真是不甘心失败啊!
“传朕的旨意,点集殿前龙兵!”南帝李乾德大吼一声。
殿前龙兵是南帝李乾德的亲兵,人数总共就2000,还分了1000去保护李崇德,一路上还死了一些,现在只剩下八百多人。南帝也没舍得都派出去,只派了四百多人。
就是这四百多人,都有以一当十的本领。如果今晚来袭的只是寻常宋军,靠这四百精锐就足以稳住局面了。
可惜,今夜来袭的,很可能是整个大宋帝国最强的步兵,比起十几年前创建的那支御龙猛士直还要更厉害一些。
所以分队出击,想要杀退宋军的四百多龙兵很快就遇上了“屠龙勇士”,被砍了个稀里哗啦,没死的很快跑回去见到了李乾德,告诉他一个让人心碎的现实——大宋的军队原来还是很厉害的!
虽然不是都厉害,但肯定还有一些是大越的精兵对付不了的。而今天晚上杀进黄港镇的,就是大越精兵对付不了的那种……
“陛下,快走吧!”
“陛下,一定是北虏的精兵到了!”
“陛下,北虏势大,此地不宜久留啊!”
一**趾国的文武群臣也被惊醒,都跑到李乾德这里来了。而此时黄港镇上已经乱成了一团,到处都是厮杀的声音。而且大部分听上去都像是北人的呐喊!
也没有人知道杀来的北军有多少,但是看这声势,一定是少不到哪儿去了。如果现在不走,等到全军崩溃,恐怕就走不了啦!
李乾德却是脸色铁青,披着甲胄,坐在那里只是一言不发。
现在他离国近2000里,都快打到广州城了,眼看就是南天一霸,怎么就败了呢?
而且,真要败了,还能安然退走吗?2000里啊!宋人一路追击,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现在东、北、南三面都在厮杀,唯有西面安静如常。难道是宋人的将军忘记布置了?不可能!一定是有埋伏!这是围三阙一,要是大军退出去,保管中伏,那可就真是要全军覆没了。
“不走!”想清楚了状况,南帝李乾德一咬牙一跺脚,“朕哪儿也不去,便在此地与虏死战!传旨各部,各自为战,不得退出黄港镇半步!”
南帝不走,他的群臣武将也走不了,不得不硬着头皮去督战。可是镇子东、北两面和南面码头附近的越军已经被如猛虎一般的宋军新军打乱了,天色又黑,还在刮风下雨,部队根本无法组织。因为宋军是从东、北、南三面杀过来的,暂时逃脱一死的越军残兵就被迫向西涌去。剩余的龙兵这时就在位于镇子中央的大宅外面展开,挡住了退下来的败兵,想把他们驱赶回战场。
可是这群身心俱疲,又被吓破了胆的交趾农民兵又怎么肯再回去送死?只是哭喊惨叫。声音传到了镇子的西面,还没有遭到攻击的越军听了,也人心惶惶起来。
而在另一头,曲端亲自指挥着十几名陌刀手和一队步兵,已经一路冲杀到了镇子的中央,距离南帝居住的黄家大宅都不足百步了。
这一百多号人已经厮杀了两个时辰,砍翻了多少敌人自己都没个数了。
不过宋军的新军也和共和军一样,不是很讲究“首功”,所以也没人浪费时间去割脑袋——今夜的猎物可是大越国的皇帝!如果能将他斩杀,那可就是灭国的功劳啊!几个交趾小喽罗的脑袋算什么?
曲端看到一大堆丢盔卸甲的交趾兵拥挤在黄家大宅前的空地上,就知道交趾的伪帝一定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