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质夫兄,这是什么啊?”
虞仲文捋着胡须笑了笑:“这是愚兄在析津府城内的收获,是宋人破城的妖法的秘密!”
“什么!?”韩企先一愣,“妖法的秘密?质夫啊,你可是为国家立功啦!”
虞仲文笑着点头,又看了看左右。
韩企先会意,只留了那个心腹谋士,把其他人都斥退了。
秘密嘛,当然得有秘密的样子。
“看看吗?”虞仲文笑着。
“看看!”
“好!”虞仲文说着话,就动作飞快,将十个装满了秘密的皮箱一一打开。
顿时金光灿灿啊!
十个皮箱里面,全部都是黄金!
整整一万两!
“这是”韩企先有点傻眼,这是黄金吗?这什么意思?
“这是北平王送你的。”虞仲文笑道,“一万两黄金,还有一个易州都管!怎么样?能换到军都城吗?”
赤果果的收买!
原来虞仲文早就投靠了武好古,今天是作为说客来劝降的。军都城堡坚固,而且还有不少支堡是建在山上的,大炮够不着。所以“真理”就不大好用,得用“妖法”了。
在得知了韩企先出镇军都城后,虞仲文马上自告奋勇,出头当说客劝降了。
劝降的条件,则是一万两黄金,外加一个易州!
当然,易州得自己去打下来,如果军费不够,还可以借高利贷!
htt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1093章 债奴更厉害()
敌军来袭!在韩企先决定弃暗投明,献出军都城之前,可汗州城之下,一场大战却抢先展开了!
来的居然是易州曹家的兵马,而且还是曹勇义这个丧家犬带兵的。
站在可汗州州城的最高处,耶律控里古低头望着冒险翻越燕山而来的敌人,很有一点想不通。
高高竖立在城外二里外的敌军将旗上的名号,正是大宋幽州镇妫州都管曹。已经有摆在城外的韩家远拦子马去探查过了,这个“曹都管”是老熟人,易州曹家的曹勇义。
易州曹家在燕地不过是三等四等的家门——在韩家人看来,燕四家什么的是没有的!燕地名门排第一等的只有一个韩家,二等的是燕三家,平州张、易州曹、蓟州左、析津李什么的,顶天是三等。至于最近跟着武好古上来的西门、慕容两家,不过是镇州赵的家臣,四等都不是,五等六等的存在。
在燕地,门第高低也是和实力挂钩的。高门大户人多地多,什么谋士、家臣、门客、死士、部曲的都多。在侍卫亲军里面的人也多,很容易就能拉出一支兵马了。
韩家的实力当然是最大的,不仅在燕地有势力,而且还有一个文忠王府。哪怕在漷河河湾之战中被杀了不少,现在又丢了老家,实力还是远远超过曹家的。
毕竟易州曹家一样是丧家犬,连个落脚的地盘都没有。不像韩家还有可汗州,还有文忠王府下属的地盘,还有几个头下军州。
玉田韩家可是有一部分属于契丹皇族!在大辽是仅次于耶律和萧的第三姓啊!
真正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而易州曹家现在还有多少实力?居然敢冒险越燕山而来,真是昏了头。
“太师,”一个奚王府的将领,名叫萧和尚的汉子站在耶律控里古身边,对他言道,“宋军不下五千,其中有数百骑兵,咱们可要出战吗?”
燕山路招讨使萧兀纳早就下过命令:禁止野外浪战!
可是今天来的不是武好古的直属兵马,不过是易州曹家的丧家犬,难道还怕打不过?要真打不过,还混个屁,投降算了。
“出战!”耶律控里古点点头,“就在城外打一仗,挫一挫他们的锐气!”
耶律控里古的自信自有其底气。现在可汗州城内的兵力,包括奚王府兵马、文忠王府兵马和以韩家子弟为骨干的定武军兵马,只计算正兵,也有足足8000人!怎么可能打不过远道而来的5000曹家兵马?
“萧详稳,”耶律控里古说,“老夫给你7000正兵,去给曹勇义一点厉害瞧瞧。
不过千万记住了,只可在可汗州城下打,见好就收,明白了吗?”
“请太师放心,下官牢记了。”
耶律控里古还是很小心的,生怕附近的燕山上有伏兵,所以只敢在城下打一场,便是败了,也能退回来坚守。
哦,败是不可能的,怎么可能败呢?绝对不可能的……
……
“呜呜……儿郎们,俺们曹家为了今次这一战,为了在这乱世中觅一条活路,也为了给大家伙儿打出个安身立命的土地,已经豁出去了,欠了一屁股的高利贷!”
曹勇义这个时候正哭着做战前动员。真哭啊!伤心到不行了,欠了70万高利贷,说走投无路都不为过了。
而且不止他一个在那里哭,勇字一辈的曹家人个个都哭得跟泪人似的。当着一众曹家官兵的面,一边哭一边诉苦。
“俺们曹家为了让大家伙能有个出路,豁出去借债了,三分息的阎王债借了70万缗啊!”
“70万缗……7亿钱啊!”
“要是打败了,只怕要卖儿卖女了!”
“曹家没活路了,只能拼命了!”
“老夫不活了,和他们拼了!老夫今天要身先士卒,你们中有良心的,都站出来,跟老夫去打头阵,赢了人人有几百亩,输了……输了老夫第一个死!”
“老夫一大把年纪,还活个什么?拼了,拼了!”
易州曹家,世选之家啊,在燕地数得上号的大地主大恶霸,居然给高利贷逼到不得不拼命的份上了。
一帮老家伙哭着动员,个个都嚷嚷着要拼命。而且不是骗人的,是真要拼命了。这仗要是打输了,都得上南开楼去了。与其到那时候跳楼,不如现在就拼命。
赢了一州之主,死了拉倒!
老辈人拼了,一群曹家的子侄也不含糊。人人都顶盔贯甲,扛着马矟,待会儿他们要带头冲阵!
不冲怎么办?打输了欠一屁股债,以后要饭去?他们都是大爷命,哪有这个手艺?不会啊!
由奢入俭难啊!都是吃惯用惯的纨绔,现在都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了。
家里欠了七个亿(钱)的高利贷啊!这帮富二代都快急疯了,这要还不上,以后日子怎么过?
而且这帮人也有拼命的本钱。他们本来就能打,去年冬天开始,又在天津市受训,练习结阵冲锋,本事也练出来一点了。
装备也升过级了。天津马、瘊子甲、具装皮甲、棉甲罩袍,一应俱全了,马矟自是祖传的,也不需要再更新。
看到老曹小曹们人人拼命,一帮子曹氏家臣也只能硬着头皮拼命了。事到如今,谁都跑不了了。老曹家那是下了血本,输了就不活了。待会儿打起来,谁要不拼命,军法从事的时候还会手软吗?
再说了,不少曹氏家臣都跟从了几代人,早就和曹军休戚与共了。现在也不能看着曹家完蛋啊!
“万胜!万胜!万胜……”
没过多久,欢呼的声音就在战场上空回荡了,是曹家军将在欢呼!
原来阵前双方轻骑兵趁着各自主力在列阵的时候打了一场,曹家这边居然是完胜!不到50骑女真人就杀得对方的一百多骑丢盔卸甲,死伤了足足三四十人。
“什么?曹家的轻骑那么厉害?”
“太师,曹家的士气很高涨啊!”
“这怎么可能?”
城头上观战的耶律控里古和他的幕僚都有点吃惊。他们派出的轻骑兵也是韩家军的精华,怎么可能一触即溃?
而且曹家兵怎么回事儿?都丧家之犬了,士气还怎么高涨。
“太师,您看那里!曹家的子弟兵上来了……是骑兵方阵,他们要冲阵!”
韩家的一个子侄眼尖,发现了百余甲骑已经组成了方阵!
燕地各家都有一点具装甲骑,不过数量有限,一般都是腹心家臣和子侄充当。曹家这样的门第,是养不起多少甲骑的,所以基本上都是子侄。是曹家最核心的力量!
“拼命?”耶律控里古已经有点明白曹勇义想干什么了。
这厮疯了!
上来就让子侄打头阵……这就是拼命的架势了。
“快快,把咱们的甲骑也派出去!”
耶律控里古知道现在不能退缩,必须和他们拼了。
要不然曹家的气势太盛,要压死韩家的。城外不过7000打5000,韩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如果在气势上输了,人人惧怕,那么仗就没得打了。
所以必须得压住对方的气势!
可是之前双方轻骑兵的较量中,韩家人死伤惨重,分明就输了一场。
另外,也不知道曹勇义用了什么办法,反正今天战场上的曹兵很不对,杀气浓得都快抹不开了。
因此耶律控里古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就派出了00韩家的甲骑。不过他很快就后悔死了,因为00韩家的甲骑没有高利贷逼着啊!他们怎么打得过在天津特训过,而且还有七亿高利贷压着的曹家甲骑?人多一倍又怎么样?照样给冲了个稀里哗啦的。
连着输了两阵,而且都是惨败。
耶律控里古已经知道不对了。这根本不是曹家军!一定是武好古的亲兵打着曹家的旗号翻山越岭而来的。
上当了!
赶紧收兵吧!
正想要收兵,曹家步兵已经开始进攻了。
曹军步兵的打法是唐式的,步兵以队为单位组成梯形的方阵。每队的队正都是棉甲加瘊子甲加锁子甲的三层重甲,持一把加长过的长枪。交战的时候,队正就要第一个冲入敌阵,破开对方的防御。
而在每队的梯形阵最后,则是手持陌刀的押队,专门斩杀逃兵!今天,冲在最前面的十个队,都是由勇字辈的曹家人亲自充押队!
十个队,一千余名曹家甲士,喊着口号:“杀辽狗,分田地!”就气势汹汹上来了!
看到这一幕,在可汗州城下指挥作战的萧和尚连出家当真和尚的心思都有了。可是现在出家也来不及了,除了硬着头皮打下去,还能用什么出路呢?要退回城内也得先打退对手一阵啊。
可是被七亿高利贷逼着的曹家上下一心,拼了命的冲击,韩家人和奚人又怎么可能抵挡得住?
结果可汗州城下一战,7000辽兵被5000幽州军打得大败亏输,尸体一直从战场铺到了城墙跟,最后还是靠着萧和尚带着奚王府的死士殿后,才掩护着不到三千败兵,勉强退入了可汗州城。
经此一役,妫州曹家军俨然成为幽州军中的一支劲旅了!
第1094章 还是共和好啊!()
“太师,下面该怎么办?”
妫州曹家疯了!打起仗来居然不要命,宗亲子弟带头冲锋,勇字辈的老爷亲自拎着陌刀在一线督战。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的老祖宗曹孟德附在曹勇义那厮身上了。
可是耶律控里古怎么也想不通,曹家人为什么那么拼命呢?武好古给了他们多少好处?他们在大辽国这边也是世受皇恩,咋就不肯为了大辽拼了性命呢?
“太师,下面该怎么办?”
站在可汗州的城头,在昨天的战斗中死里逃生的奚王府祥稳萧和尚颤抖着问耶律控里古。
昨天在城外进行的大战算是把他给打怕了,现在已经失去了再次和对手野战的勇气。可就在他和耶律控里古都下定决心,要贯彻萧兀纳“不可野战”的指示了。
可问题是,曹家人好像没兴趣攻城,而是在可汗州城外之战的次日,选择绕城而过了。
“怎么办……”耶律控里古望着数百步外,正在列阵行军的曹家兵马,皱眉想着。
怀来盆地中可不止可汗州州城一座城堡,而是星罗棋布般分散着大大小小十数座城堡。城堡的数量不少,而控力古和萧和尚手中的兵力却不太多,所以大部分城堡的驻兵都不多。而这些驻兵不多的城堡中,又有不少积蓄、储备、百姓和僧侣——修筑那么多城堡,也是为了保护韩家地盘上的百姓、僧侣和物资,以免他们被入侵的宋军掠走。
可是现在,翻越燕山而来的宋军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战斗力却出奇的强大。打得数量超过他们几倍(总兵力)的辽军只能据守城堡,不敢出战,甚至不敢增援遭到攻击的其他城堡了。
可这样一来,那些守军较少的城堡就有可能被曹家兵马攻破。只要有一座城堡被攻破,曹勇义的兵马就会获得足够的补给,然后赖在怀来盆地中不走了。
“还是差了一招啊!”
耶律控里古摇摇头。守城这种事情,比他想象中要困难啊!不是龟缩不出就行的。在什么地方筑城,筑多少座城堡,每座城堡中要摆多少兵力,又要如何组织和武装百姓,都是一门学问,不是拍拍脑袋就能想清楚的。
而契丹人哪有这方面的经验?一百多年来他们都是拥有优势的军事强国,都是他们去进攻别人的城,根本不需要,也没有条件去研究筑城。
现在突然就强弱逆转了,一时间怎么可能学得会筑城呢?
所以昨天晚上,耶律控里古和萧和尚以及一群韩家人围着木图一番研究,才发现自家的布署根本就不靠谱。以曹家人在昨日野战中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要攻破几座韩家的堡垒一点不费事儿。
而堡垒一破,曹家的几千兵马可就要在怀来盆地中长住了!
“要不……”萧和尚低声说,“咱们弃了可汗州城,退到大山口城去吧。”
大山口城位于怀来盆地的两片谷地的交汇处,在一处比较开阔的山口筑了城堡。守住这里,就守住了小半个怀来盆地,同时也扼守住了通往奉圣州城永兴(奉圣州的州城在一个很偏的位置上,位于桑干河边上的一处中型山谷中,正好卡着通往大同府的要道)和归化州的大道。
“那军都城怎么办?”耶律控里古问。
军都城在可汗州城的西南。耶律控里古在那里摆了000正兵,是可汗州中驻兵第二多的城堡。
一旦放弃可汗州城及其周围的堡垒,军都城就会成为一座孤城。
“军都城险要,”萧和尚道,“有000兵马足够坚守,而且储备充足,守上六个月都不会匮乏的。”
那六个月后呢?
耶律控里古心想:韩家已经损失惨重了!虽然文忠王府人的损失不很大,可以玉田韩(韩家内部也分成两个大的流派,文忠府人和玉田韩)却损失惨重。如果韩企先率领的000玉田韩的正兵再全军覆没,那玉田韩差不多就完了。
就在控里古替玉田韩一系心疼的时候,一个文忠王府的子弟突然大喊了起来:“大爹爹,西南方向上又有兵到!”
西南方向上?
耶律控里古连忙伸手接过望远筒(望远筒并不难仿造,在去年的战争中辽军也缴获了一些,所以就有了仿品送到了控里古手中),对着西南方一通搜索,果然发现了“大头冲下”的大队兵马正沿着官道浩浩荡荡的开进!
“好像是从军都城方向过来的!”控里古的声音也颤抖起来了。
军都城被攻破了?
不可能吧?那样险要的地形,还有那么多念经的高僧,就算武好古的妖法厉害,也能守个十天八天吧?
萧和尚也从亲随手中拿过望远筒开始张望,张望了一会儿突然道:“打得是黑旗!是咱们的人!”
控里古仔细一看,果然是打黑旗的。看来是韩企先放弃了军都城,来和自己会师了。
这样也好,一家人一起逃吧!文忠府在塞外还有城池牧场,还有几个头下军州,日子总能过得下去。
“来人,”想到这里耶律控里古大声命令,“点齐000正兵,老夫要亲自出去迎接企先归来。”
……
现在武好古的旗号是“红底黑万符”加“天下为公”旗。
用“万字符”和后世的那位小胡子是没有关系的。而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大教化团在安西之战时使用了这个代表佛教的旗号。
二是宋朝人认为这个符号的读音和意义都是武则天所制,根据宋朝时编纂的《翻译名义集》中说:“主上(指武则天)制此文,着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所集也。”
所以这面万符旗是可以代表武家的旗帜!
至于“天下为公”旗,则可以看成是幽州共和府的旗帜,代表的共和精神。
武好古可不是为一家一姓打天下,而是为了天下人而战,非常高大上的!
因为没有得到新的军旗,所以暂时还打着玉田韩的黑旗行军的韩企先,已经被武好古的崇高理想所感化,成为了共和制度的拥护者!不仅献出了军都城,还为自愿为共和之前驱,带着000易州韩(韩企先接受了易州都管的封号)的儿郎,唱着《天下为公》歌,向可汗州城而来了。
唔,他可不是迫于无奈才投奔共和的,而是在深入了解到共和制的好处后,才真心投奔的。
现在武好古实行的可不是普惠制的民主共和,而是只有少数精英可以参与的精英共和。韩家投奔之后,虽然不可能像过去一样,成为凌驾于燕地诸家之上的豪门,但是却可以实实在在的掌握一州,同时还能通过元老院参与“中央”的决策。
这样的地位虽然不能和过去在辽国这边的“第三家”相比,但是在“第三家”体系中当家作主的文忠府人,不是玉田韩。而韩企先没有耶律赐姓,也不是文忠府出身,在韩家不过是二等三等的存在。
而献了军都城,领了易州都管后,他就是未来易州韩的创始之祖!而且还有共和制可以保障易州韩的利益,他还有什么理由不归顺?
就算他对大辽国还有一点忠心,在得知了昨天可汗州城外一战的结果后,忠心什么的,也都没有了。
因为共和制的优点明明白白摆在面前了。易州曹这样的家门,在投靠共和之前不算什么,现在居然那么能打了。
这说明共和制可以“解放战斗力”啊!人家本来是替契丹主子打仗,现在是替自家打仗,劲头能一样吗?能不拼命吗?
所以韩企先也没有再犹豫,马上点起人马,先一人发了三两黄金,然后再说了共和制的好处,还颁布了分田分地的规矩,最后就全军归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