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武好古这一世是大手大脚惯了的人,十缗八缗的,真不在话下。

    “对了,你们这儿有角伎吗?”武好古这话一出,他身旁男装打扮的潘巧莲马上瞪着大眼睛看着他。

    武好古连忙解释:“十八,我俩是不用角伎陪酒,可是今天还有不少朋友……”

    前头引路的小二闻言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二位,顿时笑了笑:“若是二位喜欢**,这宿城镇上也是有的,小店立马可以安排。”

    “不用,不用,”武好古连连摇头,“你快快领路。”

    “好的,好的。”

    转眼之间,这小二就已经引武好古等人上了酒楼的二层。这酒楼很是不小,光是二层上就有十几个包间,都在四周靠窗的地方。中间是个不大不小的厅堂,摆着一面大柜和三个酒柜,围成个正方形,里面立着一个纸笔儿的管事,还有个当垆热酒的胡姬。是个三十多岁,腰肢丰满的女人,还是一头金发,显然是欧洲人种,也不知怎么到大宋来的?不过这金发女人的面目却远远比不上墨娘子,皮肤松弛,头发也没什么光泽了。

    和墨娘子一样,这女子也是宋人打扮,看见来客了就忙不迭地招呼,开口就是地地道道的宋腔汉话。

    一个穿古装汉服,说汉话的金发妞……虽然武好古前世也见过许多生活在中国的洋人,可是这样的洋妞,倒是第一回见,于是忍不住又多看了几眼,才随着知客的小二进了包间。

第104章 海上有云台 二(求收藏,求推荐)() 
武好古等人坐进去的是仙客居最好的包间,位于酒楼的一个转角上,两面都有大开窗,一面对着云台山,一面对着海州湾。坐在里面,可以同时欣赏海景山色。

    包间内中央摆着个大方桌子,这年头应该还没圆桌,反正武好古没见过。他自然坐上首,正对着大门,潘巧莲和西门青坐在他的左右两侧,其他人也各自坐下。方才在酒柜处见到的金发洋妞已经捧了一托盘的各色果子殷勤入内,唱喏赔笑道:“各位客官,这包间可满意吗?若是满意,便是这里如何?新鲜的大黄鱼切脍和河鲀鱼熬汤是本店的特色,还有好面饼,熟羊肉,还有徐海一带闻名的狗肉,准保各位满意尽兴。

    另外,小店还养着陪酒卖唱的伎女,不仅有汉女,还有高丽女、东瀛女和波斯女……”

    米友仁这时忽然一摆手打断道:“娘子怎么称呼?是从哪儿来的?”

    “奴?”金毛妞一笑,“奴姓金,不记得从哪里来的,奴那时还小,只隐约记得在海上漂了许久,然后就到了这里,被卖给了仙客居的东家为奴。”

    没错,宋朝当然是有奴婢存在的!成天跟在潘巧莲屁股后面的小瓶儿就是个奴婢……她是潘巧莲的私人财产,而且是合法的!

    “那你知道是谁把你卖到海州来的?”马植接着又问。

    “奴不知道,”金毛妞笑道,“若是客官想要买奴这样的金毛婢,奴倒是能给客官介绍几个做这行的番商。”

    听到这番对话,一屋子的人都笑吟吟瞧着总是一副风流才子模样的米友仁:原来这位是喜欢金毛的。

    米友仁却只当没看见,继续问:“有没有能歌善舞的白番女奴?”

    “有啊,有啊,只要您有钱,甚底女奴都有。”金毛妞笑道。“奴有个相好的,就是做这门勾当的,过几日便会上云台岛,奴就叫他在客栈里等上几日,如何?”

    仙客居不仅是酒楼,还是间客栈。不过客房和酒楼不在一栋楼里面,客房在几千尺外的市镇上,是一个五间开的大院子。

    不过武好古一行人不会住在仙客居,他们会去云台山上寻个寺庙道观居住,游玩一番后,再从宿城港离开。

    “好,便一言为定了。”

    金毛妞离开后,米友仁便在众目睽睽之下笑吟吟对武好古说:“学生见老师身边没有人伺候,便想送几个上等的白番家伎,老师的商社也用得着她们。现在开封府第一等的去处,都有姿色绝佳的女使招揽客人。”

    “甚底?”武好古听了这话一愣一愣的,“元晖,你,你,你想……”

    “对,对,对。”米友仁连连点头,笑道:“以老师的身份自是该有几个绝色在身边伺候着,风流才子嘛,谁不是如此?不过买来的奴婢是不大可能才貌双全的。

    若是要养几个极品,还需有人来调教。学生看纪忆之的那个墨娘子不错,可以要来调教女奴。

    而且光有白番婢也不够,还得养些宋婢、高丽婢,这才是风流才子该有的做派……”

    “寅哥儿,你在说甚呢?”米友仁的话还没说完,潘巧莲已经快跳起来了,杏眼圆睁,怒火都快喷出来烧着米友仁了。

    武好古也眉头直皱,他想不明白米友仁为什么要当着潘巧莲说这些话?

    难道宋朝大部分的女人都不在乎男人找小三的?

    “潘小郎,米小乙是好意,”西门青看了一眼米友仁,笑着打起了圆场,“大郎做的是台面上的勾当,怎么能没有美色相伴?马二哥,你说是这个理儿吧?”

    马植瞧了眼西门青,又看了看俏脸儿涨得通红的潘巧莲,苦苦一笑,转移话题道:“其实大郎还可以买几个白番战奴防身。”

    武好古忙配合马植转换话题:“马二哥,没想到你还知道白番战奴的事情。”

    “怎不知道?”马植一笑,“大辽可是纵横万里的大国,西面便和黑汗回鹘接壤,他们便有古拉姆战奴,是汗王的私兵。听说在更西边的一些地方,这些战奴兵也是可以买卖的,待过几日见了那金毛婢的相好,不妨问一问。”

    花满山接过话题说道:“甭到更西边,便是在大宋沿海贸易的白番商人们,就家家都养了战奴。既是行商的护卫,也是在海上劫掠的打手!”

    阿拉伯人在海上的市面自然不全靠娴熟的航海技术,杀人放火也是必不可少的,因而能吃这行饭的阿拉伯商人,家家都养了战奴护卫。

    “这等战奴,马二哥要来何用?”武好古打听道,

    “自是为了采众家之长。”马植说,“大郎的画技高明,想来也是博众家之所长的。用兵练兵之道,亦不例外。大食国及西域诸强,皆蓄养战奴,必有所用,若有机会,不妨购买一二,以取所长。”

    武好古对战奴并没有多少兴趣,于是又换了个话题:“听马二哥所言,似乎是精通兵法的。”

    一旁西门青接过话题,笑道:“马家是燕云大族,马世伯又是马家的英才,自是文武双全的。”

    武好古还不知道,燕云汉人大族的组织模式同大宋这边流行的义门是不一样的。

    燕云汉人大族实际上是一个准军事组织,类似于汉末豪强,说是武士家族也可!族长、少主和族中的骨干,必须允文允武。譬如后来成为蒙元爪牙的史天泽家族、张柔家族(张弘范他们家)都是燕云汉人大族。

    而在当下,燕京马家则是燕云地区最大几个汉人豪强家族之一。马植可以在历史上成就恁般事业,本领自然是有的。

    另外,燕云汉人大族内部等级森严,家主和少主就是君!庶流子弟就是家臣,依附的外姓曲部则是兵和民。而且族中子弟(包括附庸),全都要练习武艺战阵,一旦有需要,他们就能马上组织军队!

    这样的家族,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同大宋境内的那些立足科举的义门,可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在确定了马植通兵法后,武好古仿佛半开玩笑地问:“那……若是马二哥将兵,守这个郁州岛,该在何处布防呢?”

    马植愣了愣,他怎么也没想到武好古居然会问这样的问题。

    “守郁州岛?”马植追问了一句。

    “对。”武好古点点头。

    “就在这里。”马植说,“就在宿城港口附近布防。”

    “为甚?”武好古似乎对这个问题非常有兴趣。

    “因为郁州岛就此处是平块地,可以展布兵马。”马植说,“若在此处筑起海塘,再修建高城,纵有百万之敌,也攻不破郁州岛了。”

    “不能在山地沿海登陆吗?”

    马植摇头道:“山险之地岂能轻入?况且还是经由海路而来,怎敢擅入险地绝地?若有闪失,便是全军尽失了。

    另外,守岛之军,必会在云台山颠修建望楼,在山中险要布勒精锐,设置陷阱。”

    武好古想了想,又问:“若是马二哥掌兵,用多少人可守住郁州岛?”

    什么意思?在场的人听着都有点糊涂,这武好古将来是想在郁州岛隐居,还是想夺了郁州岛做贼啊?

    马植认真地想了想,说:“若是精锐,若有海塘、坚城可倚,粮食充足,二三百人便可。”

第105章 海上有云台 三(求收藏,求推荐)() 
海塘、坚城、二三百精锐……

    当然,还有一支可以纵横海上的船队!

    这样便能在日后的大难发生时据守住海上云台山了。

    武好古是个比较务实的人,也知道自己没甚大本事。他前世也不是理工男也不是军校生,造枪造炮带兵打仗统统不会。就算宋徽宗给他做枢密使,他面对稀烂的局面,一样束手无策。

    不过上天既然让他托生到了北宋元符年间,那他命中注定就是要做点什么的。

    而真正要做成事情,就必须量力而行,先制定一个可以完成的小目标,比如把云台山当成未来的抗金革命根据地来经营。

    之所以选择云台山,也是从实际出发的……他眼下的力量也就能顾到云台山罢了,这里本就是大宋的繁荣之地,距离大宋首都开封府不到一千里,还有水路相连。

    武好古若是愿意,每年都能来这里住上几个月。

    而且,云台山是著名的“仙山”,本就是个权贵富豪隐居之所。武好古到这里盖个庄子修个道观都是合情合理的,若是能蛊惑了宋徽宗,没准还能在这里弄个赐第什么的,这样地方官就管不大着了。

    至于二三百精锐……该怎么去弄呢?

    花钱去买马木鲁克战奴吗?

    这仿佛不大行吧?买上三五个是钱的问题,二三百……太多了,可不可靠就是问题了,而且也太眨眼了!

    另外,就算这二三百马木鲁克战奴都和“无垢者”一样服从指挥,武好古估计自己也指挥不了。

    他上回见了梁山寇都吓坏了,怎么可能指挥部队和金人去打?

    看到武好古眉头深皱,若有所思,马植仿佛猜到了他的心思,笑问道:“大郎是在想用兵取胜之道吗?”

    被人说破了心思,武好古也不掖着藏着了,干脆挑明道:“可否请教一二?”

    马植笑了笑道:“谈不上请教,在下也不是甚底兵法大家,不过略知一二。

    在某看来,这用兵之道,首在选将!”

    “选将?”

    武好古眉头一皱,马植仿佛说了句废话。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理儿谁不知道啊?

    看着武好古的表情,马植又是一笑:“而选将之道,呵呵,在于养士。”

    “选将和养士?”武好古完全不明白马植在说什么。

    马植看了一眼一脸懵懂的武好古,笑道:“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释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则虎反服于狗矣。而上将军养士,就是虎蓄其爪牙。所谓士者,则是谋士、死士、门客、宗族腹心也。

    有谋士可以划策,有死士可以陷阵,有门客可以经营,有宗族腹心可以护卫左右,从而形成势力。如此方能统御万军,无往而不利。”

    米友仁闻言笑道:“马二哥所言之将,不就是五季藩镇,隋唐门阀,东汉豪强,战国公子吗?这是选将,还是养虎啊?”

    “选将,就是养虎。”马植笑道,“虎能伤狗,亦能噬主。而忠犬虽能护主,却难驱猛虎。若是养狗成羊,便是羊入虎口,毫无用处了。”

    还别说,马植的话还挺有道理的!

    强汉盛唐都是养虎贻患,汉衰于豪强混战,唐困于藩镇割据。而挫宋则是把军队当狗来养,基本不容忍那种蓄养爪牙的良将存在。

    莫说如今还算太平的北宋,便是到了南宋乱世,自建幕府,自募兵士,自造器械的中兴诸将,也都是皇帝老子严防的对象。最后诛杀的诛杀,圈养的圈养……

    至于近代民族国家的新式军队,对于封建王朝而言,毫无疑问也是只危险的大老虎,甚至比各种“虎将”更加危险。

    武好古想到这些的时候,他的好学生米友仁已经和马植讨论开了。

    “诚如马二哥言,如今大宋也只有西军将门,勉强可堪一用了。谋士、死士论不上,门客和宗族还是有一些的。至于开封将门,俱是不知兵、不养士,虽有宗族却不用的肥羊之辈了。不知辽国那边的情况如何?”

    马植笑道:“比大宋更不如吧。”

    “还不如?”米友仁的语气有些惊讶,他出身米家将门,对兵事并非无知,自然也就有了恐辽之症了。

    “辽国之政,表面上效仿大宋,但实际上类与隋唐,中枢以契丹为本,形同关陇;地方上依靠强宗大族,类似豪强;且又笼络草原诸部和生熟女直,以壮国威。若契丹腹心强悍,则豪强听命,部落恭顺,大辽国势便可鼎盛不衰。

    而一旦腹心衰败,便是弱杆强枝,中外颠倒,安史之祸,瞬息而起,便是侥幸得以残喘,辽国也将困于藩镇割据,再无昔日之昌盛。”

    米友仁问:“若是辽国类似唐朝,那现在大约是唐朝的那一代呢?”

    “天宝年间。”

    “天宝?”米友仁一愣,“那岂不是乱在当前了?”

    马植一笑:“腹心已溃,但四肢俱壮,强肢弱躯,如何不是大祸在即?”

    “契丹腹心已溃?何也?”

    马植大笑:“皆因为释教大兴,财富俱用于礼佛,壮士全都成了和尚。契丹国族,如何不糜烂呢?”

    武好古听着马植的分析,连连点头。此人果有远见,所料之事,二十多年后便一一应验了。可惜辽国没有熬过“安史之乱”,因而北方实现了王朝更替,而非藩镇割据。

    而新崛起的金国,则正处于“其兴也勃焉”的好时代,根本不是处于迟暮之年的北宋可以对抗的。

    若是辽国能步了唐朝的后尘,把女真人镇压下去,然后再走上藩镇割据的路子,那北宋就能继续过平安腐朽的日子了……

    想到这里,武好古就和潘巧莲对了一眼,然后又看向窗外的山色海景。

    若是天下太平,便能和潘巧莲在这个仙境一样的海岛悠游隐居,安乐终身了。

    这才是作为艺术家穿越者的理想生活啊!

    ……

    就在武好古向往着神仙眷侣的幸福生活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忽然从门外传了进来。

    “洒家便要个包间,好酒好菜只管上了……都要肉菜!今日洒家要吃肉喝酒,莫上那些能叫人嘴里淡出鸟的素斋!”

    竟然遇上鲁智深了!

    武好古听见这声音,便大声发问:“外面可是智深大师吗?”

    “正是洒家!”鲁智深的声音再次传来。

    接着就是武好古所在的包间大门被推了开来,那个金毛娘子和一个端着个托盘的小二,还有铁塔般的大和尚鲁智深一块儿走进来了。

    那托盘上摆着一盘刚刚割好的大黄鱼鱼脍,一盘麻腐鸡皮,一盘胡豆,几叠酱料和两壶酒。

    “我当是谁,原来是武大郎啊,”鲁智深见了武好古便笑了起来,“前几日和戒绝、临政他们分别的时候还说到你呢。”

    武好古起身冲着大和尚一拱手,“智深大师,一起用些吧,再和我说说戒绝大师、临政和尚的事情。”

    “好好,”鲁智深扫了眼桌上的酒菜,“怎如此清淡呢?多上些软羊肥肉好酒才是。”

    武好古笑道:“都叫了,好酒好菜管够的。”

第106章 海上有云台 四(求收藏,求推荐)() 
初秋的阳光这个时候,从西面洒下,将眼前的叠叠山峦,都蒙上一层充满神秘的金黄色。云台山连绵起伏的四十七座山峰,海拔都只有数百米,但是全都聚集在一座方圆不过二百里的岛屿上,便是一处天险了。

    云台山从军事角度而言,诚如马植所言,是难攻不落的险地。可同时又是一座仙山,一路行来,处处可见殿阁楼台,上下道路,也全都进行过整修,虽然易守,然并不难行。

    “大郎,此处有四十七座山峰,七十二所庙观,还有山谷十余,山洞、溪流、瀑布不计其数。山谷最大者名曰万寿谷,其侧山坡上便是法起寺,寺院始建于汉代,乃是中原佛法之起源也。”

    鲁智深比武好古早到海州,已经在云台山上呆了些日子,便是住在法起寺内。这几日都在山上游览,知道了不少景色典故,今日便客串起了导游,一边领路,一边和武好古说着。

    武好古一行人这时已经到了万寿谷中,此谷长约四里,谷南有万寿山,因而得名。谷内有悬崖峭壁,还有溪水长流,期间还有九寿镜谭、倒崖、佛光崖、沐佛台等十几处自然景观。

    而更加可贵的是,万寿谷乃至整个云台山虽然险峻,但并不偏僻。因为早就有了海东仙山之名,所以早在汉代就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山上遍布道路、建筑,进出非常方便,还有著名的特产云雾茶。

    另外,云台山上水源极为丰沛,到处都有山溪瀑布,若是大军屯驻此地,也完全没有缺水的危险存在。

    只要如马植所言,在山下的宿城港筑起海塘城堡,布勒几百精锐。这座云台山,就能变成一处毗邻中原大地的海上抗金要塞!

    当然了,前提是能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保障云台山的对外交通和后勤供应。

    “大郎,那便是法起寺了。”鲁智深这时指着立在谷北宿城山山坡上的重重楼阁,对武好古说,“相传一千余年前,佛法传入中华时起,便有了这座大庙,最早来中原传法的僧人,都在此处修行、翻译佛经,因而有了法起之说。

    洒家这些日子,就住在法起寺,和寺中住持净因大师相熟,可以安排诸位入住寺中客房。”

    武好古连连点头:“好,好,今晚便住在法起寺,早些休息,明日再游云台山吧。”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