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精锐,还在高俅这等名将手中掌握,小心谨慎一点总是不错的。
“老郡王且放宽心,”兀卒乾顺笑着,“这一次俺们有十余万大军,而且还有营寨可以凭借,实在是万无一失啊。而且还有老郡王的三万契丹精锐压阵,就是吓也吓死高俅了!”
高俅可不怕!耶律斡特剌心说:怕的是本王啊!本王带着三万不能战的“契丹天兵”,可万万不能让高俅撤掉虎皮,要不然阻卜和女真都得起来造反!另外,也不能让党项人知道契丹的精兵早就不能打了……要不然,乾顺他妈可在开封府呢!
想到这里,耶律斡特剌拈着胡子,装模作样说道:“好!本王就带着三万儿郎给兀卒压阵!所以你就放心去打吧!”
“那便多谢老郡王了。”兀卒乾顺哪里知道耶律斡特剌带来的三万人马都是废柴?他只知道有了“契丹爸爸”给自己撑腰,高俅这厮是必败无疑了!
正想到这里,外面进来一员六直禁军的指挥使,向兀卒乾顺行了一礼,然后禀报道:“兀卒,探子来报,说是宋狗的兵马已经到了三十里开外。”
“呵呵,来的好快啊!”兀卒乾顺笑着对耶律斡特剌说,“老郡王,可要和寡人一起去观阵吗?”
“好啊!”耶律斡特剌摸着胡子,“老夫就随兀卒去瞧瞧宋军的行伍……他们可是在沙漠里面走了170里了,这可不容易啊!也不知高俅的兵马,能不能易于常理?”
……
高俅的宣抚帅旗之下,大军正在隆隆而行,三万多步骑战兵,连同辅军,那是相当浩荡的阵容。更不用说加上那么多马匹、骆驼和大车了。为了节省马力,除了在大军左近掩护的游骑,其余的骑兵和将领,包括高俅在内,现在都下马步行。另外,除了少部分随时准备迎敌的猛士,其他战兵都没有披甲,而是布衣而行。
然而这样一支没有人骑马,大部分人都没有披甲的大军,仍然有一种肃杀沉默之气。特别是全军上下,几乎都明白他们是置之死地了,背后是茫茫大漠,绝没有一点水源。而随身携带的饮水也所剩不多,绝不可能供他们原路返回之用了。
哦,实际上军事机宜指挥已经做好了安排!在中途返回的民伕,会携带烧酒(一种低度酒)再次进入沙漠,在指定的地点放置,以供大军返回时饮用。
但是这个安排对于将要走出沙漠的大军而言,是军事机密!只有高级将领和机宜们知道。
而在大军进入沙漠之后,各级带兵官就反复告诉士兵——他们要么战胜,要么渴死!
所以这是一支自以为置之死地的大军,而且还有一个自以为处于死地的主帅——大宋兴灵宣抚使,管勾朔方、鄜延、环庆、泾原、熙河、河西六路军事,兼同知枢密院事高俅。
对他而言,打败了固然是一死。可打胜了,恐怕也是如临深渊,总之都是好危险的!
“宣帅,发现辽人的军旗!”
忽然有人大喊起来,高俅扭头望去,见一名军事机宜驱马从前面飞奔而来,他是被李永奇派去和斥候侦骑一起探查敌营的,身上还背着一只望远筒!
来人循着高俅的旗帜,找到了高宣抚,然后从马背上翻下来,禀报道:“敌营中有契丹人的军旗,有飞鹰、飞虎、飞熊和日月星辰等旗帜。”
高俅哼了一声:“辽人的大军到了!”
“宣帅,属下还发现了西贼的王旗!”
高俅点点头,“好啊,贼首乾顺也来了……看来就要在这里决一死战了!”
他顿了顿,“可以扎营了吗?”
“可以扎营了,”李永奇道,“现在天色尚早,如果让大军休整一个白天,黄昏时就能出战了。”
高俅点了点头。
他的大军毕竟走了170里左右的沙漠,而且还是在夏季!体力的消耗可想而知,不好好休息,那是根本打不了仗的。
“水还有多少?”
“还够维持2日。”
高俅吸了口闷热的空气,摇摇头:“那就让大家畅饮……黄昏就出兵决战,如果可以获胜,明天要多少水就有多少水了!”
一旁的王禀忽然问:“宣帅,您这是要断水一战?”
高俅一愣,点点头道:“对!就是断水一战……正臣,永之,随某去观阵吧,看看黄昏后该在何处交战?”
……
“那么多长枪!?”
“那是数万大军吗?看着像十万战兵啊!”
“是啊……而且还恁般整齐!”
同一时刻,在六直禁军护卫下的兀卒乾顺,太师尚书令嵬名安惠,还有契丹老郡王耶律斡特剌都有点傻眼。
因为他们看到了无数根长枪的枪尖,在日光底下散射着让人胆寒的光芒!
凡是了解宋军情况的人都知道,宋军的肉搏兵不是很多,他们喜欢射箭。一百人中也就是七八人到十来人装备长枪。
所以数一数长枪的枪尖,也能知道宋军的人数了。而之前他们得到的所有情报都说高俅麾下的兵马是数万,战兵最多就是三四万。也就是说,顶天有4000根长枪。
可是现在一看,无边无际的枪尖,起码有一万几千啊!难道高俅带来了十几万战兵?
而且,那些长枪看上去非常严整啊,根本不像走了170里沙漠的样子。或者换句话说,那是十几万在夏天酷热中走了170里沙漠还能士气昂扬的精兵。
那还打个毛啊?赶紧跪下喊爸爸吧!
“禀报兀卒,老郡王,这高俅的兵和寻常宋军不同,特别能打肉搏,配属的长枪、刀盾很多,至少有一部分兵士是花装,而且也没有神臂弓。”
说话的萧合达,今天也跟着乾顺一块儿出营了。他是和耶律斡特剌一块儿来的,因为他和高俅的三直禁军打过好多场,知道三直军的情况,所以就给察哥派过来当军事顾问了。
“花装?”耶律斡特剌皱了皱眉,“而且还特别能肉搏!?”
这个很不好啊!射箭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肉搏呢?多野蛮啊?耶律斡特剌寻思,这是汉人的军队?阻卜草原上的克烈部都不大敢肉搏的——克烈部也没盔甲没长枪的,打毛肉搏——怎么汉人军队特别能肉搏?这可麻烦啊!到时候别出现契丹的具装甲骑让汉人的长枪兵追着打……不行,一定得多多留神!
第790章 撼山易,撼高家军难 十七()
黄昏,瀚海沙漠边缘,宋军大营之中。
一辆辆装满了木头的水车,被拉到各营驻地。所有的水桶都被打开,各营的准备将、副准备,都亲手将一只只空空如也的木桶当着全营官兵的面倒立起来。
当然是没有一滴水流出来的!今天是畅饮,渴了几天的人和马都喝了个痛快,还剩下一些,也都和干粮还有出阵的赏钱一起,早就分发了下去。每一个官兵的水袋,都装得满满的。
准备将、副准备喊了起来。
“看见没有?水桶已经空了!没有水了!”
“儿郎们,现在没有水了,只能和西贼辽狗拼了!”
“要么渴死,要么就去喝西贼辽狗的血!”
“你们是要渴死,还是要喝血?”
“喝血!喝血……”
看到兵士们都嗷嗷叫了起来,那些营准备将和副准备将又开始蛊惑:“宣帅有令!今晚决战,有进无退,死中觅活,凡是斩首一级着,皆赐朔方田100亩,小使臣以下,转一官!”
“万胜!万胜!”
“杀西贼,换土地……”
开封府的房子是没有分了,不过朔方路的土地还有许多。高俅其实不想给的,可是架不住童贯大方啊。童贯是朔方路经略安抚制置使,分地的事情他能扛下来。所以在高俅出兵前就和高俅的军事机宜指挥说了,一颗脑袋换100亩土地,而且不设上限!砍够10颗就是1000亩,100颗就是10000亩了。总之想当大地主,就努力砍人去吧!
朔方路的土地对开封府的房奴猛士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他们有另外的标准,是拿脑袋换钱的。
但是对于没有多少见识的农夫府兵而已,100亩土地还是能鼓舞起干劲儿的!
而且现在不拼命仿佛也不行了,没水了!水桶都空了,如果打不赢,大家可就要活活渴死啦!与其渴死,不如和西贼拼命!
“披甲!”
各营的准备将、副准备们看到士气都起来了,开始继续下令。
“整队!”
“各队开拔,第一队,跟随副准备;第三队,跟随准备将……出发!唱军歌!”
新府兵是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的——新府兵不是花装的,而且队以下(包括队)都是纯队。也就是说一队士兵都装备一种武器,不是长枪,就是刀盾或弓箭。因此只有三个队凑在一起,才有完备的攻防能力。
而每个营的第一队都是长枪队,第二队都是弓箭队,第三队都是刀盾队。根据高俅的命令(其实是军事机宜指挥下达的),今天的作战主要拼肉搏,所以准备将和副准备们必须亲自掌握长枪队和刀盾队。
战鼓号角之声,这个时候已经在草草扎起来的宋军营地上空响彻了。以营为单位的新府兵,开始浩浩荡荡离开自己的营地,唱着军歌《无衣》,开赴指定的阵位。
而在宋军大营之外,几千名骑兵已经全部披甲完毕,翻身上马,然后以50骑一队的小队在战场上展开。开始逼近大约20里外的党项——契丹联军大营了。
人数不过6万的宋军,现在似乎要主动对十余万党项——契丹联军的大营展开进攻了!
这一幕看得党项——契丹大军营寨的栅栏后面的乾顺、安惠、耶律斡特剌和萧合达等人都有点傻了。
这些宋军倒是一点不拖泥带水啊!今儿早上刚到,白天避暑,到了日落就出营要来攻打了!
不得不说,这高俅果然是高啊!
他们现在没有水源,拖延下去必然是不利的,还不如趁着士气没有散去,马上决战呢!
“老郡王,”兀卒乾顺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于是就向大辽老将耶律斡特剌求教了,“可要出阵营敌吗?”
出阵肯定是对的……
因为西夏——契丹大军并没有硬寨可以依托。他们本就不善于扎营下寨,而且也没想到宋军会直接攻打自己的营寨。
这不符合常理啊!
西夏——契丹大军有十余万那么多!宋军应该绕道走个几十里,然后又累又渴的等着西夏——契丹大军来攻击,哪儿有直接攻打硬寨的?
“还是守寨比较妥当!”耶律斡特剌看着在落日余辉的映照下,反射出耀眼光芒的无数根枪尖,咽了口唾沫。“宋狗士气很高,应该先据守营寨,措敌锋芒,然后再以骑兵反击。”
“好!就依老郡王。”
乾顺并没有打过仗,也没遗传到他老妈的那份好斗……其实他是个儒生,还是个佛弟子,打仗什么的,先是靠妈妈,后来靠弟弟,历史上还会靠一个宋朝西军投降过去的岳父。
萧合达补充道:“宋军有可能佯攻,再以骑兵绕道我军背后。不如请老郡王率领3万契丹勇士出营,在大营后方埋伏。”
乾顺点了点头,“如此也好!”
……
“居然守营?三十里的连营啊,又没高大的营墙,也没什么壕沟,连木栅栏都那么稀疏,不少地方都用大车凑数……这也能守得住?”
另外一边,看到西夏——党项联军守营不出,就连实际上不大会打仗的高俅也觉得对方在瞎指挥了。
为了阻挡宋军,乾顺和耶律斡特剌摆出了一个三十里的连营。那么大的防御正面,自然不可能修得和铁桶一般。也没那么多材料啊!而且西夏——契丹联军有十一二万大军,怎么算都比从白池城过来的宋军多一倍。
那么多人,又是以逸待劳,而且人家又是走了200里沙漠过来的。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就知道应该是躺着打都能赢的……可是今天他们偏偏遇到了一支违反军事常识的宋军。
“怎么打?”高俅问。
“先佯攻左翼,然后再佯攻右翼,再投入猛士强攻下中间的某处,最后骑兵跟进,一起突击到敌营后方……估计他们就要总崩了!”
李永奇马上拿出了方案。一点都不难,在兵学司里面慕容老头都教过——对付乌合之众最好的办法就是佯攻拉扯,然后强势突破。
高俅也不懂恁多,直接看了看王禀。王禀道:“永之的办法不错,不如就由武松攻其左翼,由宣帅亲自攻其右翼。下官亲率御前三直从中央突破,军事机宜指挥居中调度。”
“好!”高俅点了点头,“就这么办!”
……
随着高俅所部的调度布署完毕,夜色已经降了下来。西夏——契丹联军的大营,依旧是紧闭寨门,长长的栅栏上插了无数支牛油火把,夜风将火光扯动得老长,映照出影影绰绰的人形。每个人,都紧张不安的注视着对面战场上的景象。
宋军仿佛也拉出了一个一字长蛇阵,点燃了不少篝火,一堆一堆的,总有几十堆。篝火后面,隐隐约约站着宋军,他们并没有举着火把,只有明亮的月光洒在他们的铠甲之上,泛出森冷的寒芒。
宋军的轻骑在战场上游荡,他们的身影在黑暗当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而恐怖的感觉。不过宋军的重骑兵并没有出场,他们一定在远处的黑暗中,等待着出击的时机。
乾顺此时已经在他的六班殿直护卫下回到了中军大帐。防御已经布置好了,就是以卫戍军为核心,押着撞令郎和负赡军,组成了几十个临时的指挥,沿着三十里的木栅栏布署。为了加强防御,这会儿卫戍军们正督促着撞令郎和负赡军负沙堆墙,好歹垒成个营墙,再把木盾旁牌安放上去,这样就不怕宋军的箭雨了。
在守营的西夏军将们看来,宋军的攻击,还是应该以弓弩为主的……
另外,乾顺的中军大帐周围还摆了西夏的六直禁军和铁鹞子骑兵,拢共有7500人,都是最精锐的战士。他们将作为预备队,随时填补到宋军的突破口去。
至于三万契丹骑兵,则已经离开大营,在大营后方布署起来了……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整整两个将,。 0多名战兵,这个时候已经组成了18个营级方阵,高唱着军歌《无衣》,在月光的指引下,走向战场的南线。
带领着这两将新府兵的,正是武松。作为高俅的心腹悍将,他自然要参加这场战役了。
而且还是头阵!
夜战在今后的许多年中,对于指挥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武松也不例外,他在这个夜晚也没有办法掌握步下18个营的情况。不过他至少有几十个可以依靠的正将、副将、部将、副部、准备和副准备——他们不是猛士出身就是骑士出身,是最好的军官。另外,54个队正和54个拥队大约也是可靠的!虽然他们都是府兵(参加过统万之战,并且表现优异的府兵)出身,但是在上级军官的教导下,也勉强能掌握一个队了。
虽然这18个营没有办法和之前的御前三直的部队相比,但是武松相信,他们依旧是党项人不能抵挡的强兵!
第791章 撼山易,撼高家军难 十八()
武松督率的十八营步兵,以队方阵为单位,在一阵紧似一阵的军鼓声中,喊着“杀敌!杀敌!”的口号,向党项——契丹联军大营的左翼扑击而来的时候。
大队大队的撞令郎和负赡军已经在卫戍军的驱势下,乱纷纷的猬集在一起,呆呆的看着月华之下,喊着犹如雷霆一般的口号,如墙而进的敌军。每个人都目瞪口呆,拿到刀盾弓箭的胳膊也不自觉的颤抖起来。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上战场,肯定是害怕的!
其实和他们一样,正结阵推进的十八营新府兵也大多是第一次上阵的新兵。但是一百数十个披坚执锐的战士肩并肩组成战阵是可以壮胆的,而且新府军的编制合理,还拥有大量在这个时代中算是最优秀的职业军官以及上过战场的“士官”(杂品武臣)——军官配属到了营级,士官则配属到了什级(相当于班)。现在一级压着一级,很好的将部队拧成了一团,喊着口号,齐步而进。
而且之前的“断水表演”和一颗西贼头颅换百亩土地的重赏标准,都让这些初上战场的士兵鼓足了勇气……他们所有人都知道,只有打赢才能活下去,才能当上地主阶级!
而在党项人这边,情况就非常糟糕了。卫戍军不过是从党项部落中挑选出来的战士,虽然个人的武艺都不错,但是他们没有受过军官训练,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怎么控制一火一什。
在宋军如墙而进的时候,议论声居然渐渐在党项军中响起,其中更杂着哀嚎之声。
“宋狗,宋狗上来啦!”
“俺的天爷啊,宋狗的兵居然恁般严整!”
“不是说宋狗兵弱,不堪一击吗?这就是不堪一击的宋军?”
“都杀到兴庆府跟前了,怎么可能不堪一击?”
“宋狗兵强啊,兵强啊!俺们回不去了!”
“过黄河的时候俺就知道,这次是回不去了。黄河东岸那么多田地村庄都不要了,连树都伐没了,黄河上的渔船都不见了……”
“这是要弃了河东和宋狗划河而治了?”
“怕是,怕是要……”
“不许喧哗!不许喧哗!违令者斩!”
“列阵!弓箭预备……”
党项国族出身的卫戍军军将们终于反应过来,大声训斥着想要维持秩序。可是秩序能够维持,那些被逼着当炮灰的负赡兵和撞令郎的士气却没有办法鼓舞起来。
因为西夏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国家!他们的“族外人”,大部分还是汉人。在西夏这边也就是三等四等的贱民。即便是用他们充军上阵,也没什么好甲好兵器给他们使用。无非就是一身布衣,一把钝刀,一张木盾,一根木枪,再加上劣质的弓箭,勉勉强强能当个炮灰就行了。
不过这样的配置在对抗以往的宋军时却也够用了。因为宋军不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