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林万成还得安排人手逆袭,也需要好手带头,因而老头子用来应付梁山第一波攻击的,就是他自己、林冲、陆谦、西门庆的四张步弓,再加上在外游击的慕容三郎和马十一郎的两张马弓。
“得令!”
西门青应了一声,便取出自己的角弓,走了两步,纵身上了辆大车。然后取出一支羽箭,轻轻搭在了弓弦上。一连串的动作显出了行云流水,看来他真的不是第一次和人打打杀杀了。
第八十二章 梁山寇 五(求收藏,求推荐)()
武好古尿了!
真的被吓尿了!
哪怕西门青温言安慰,告诉他杀人放火的事情做多了是会习惯的,也不能阻止他这个“天下第一画师”被一百多个几乎是乌合之众的梁山草寇吓尿了。
当草寇们挥舞着刀枪,嗷嗷乱叫着冲到车阵前方七八十步远的时候,武好古的下声便传来了湿润温暖的感觉。
他尿裤子了!
而他身边的潘巧莲,还比他镇定一下,只是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无量天尊,神仙保佑,佛祖保佑,保佑奴和大武哥哥……”
至于小瓶儿,已经扑在刘无忌背上动也不动了,估计都吓晕了。
这还只是和梁山好汉打,要是来的是女真蛮子……
武好古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女真蛮子,之前他有时候还琢磨过这么救一救繁花似锦的大宋王朝,不过现在真的见了刀光血影,才知道他想这个实在是好高骛远了。
还是先习惯一下和草寇厮杀吧!
可是靠四张弓,真的能挡住眼前一百几十条好汉吗?
武好古想了想,怎么看都不靠谱啊!
大好的性命,不会在这里叫梁山好汉们给取了吧?
武好古怕得要死的时候,同样是“初阵”的林冲和陆谦倒是神闲气定。
他们的心境是从小打熬的结果,人他们是没杀过,可胆子却是认认真真练过的。可没少见识刑场上砍人的场面,也没少在义庄里面过夜,杀戮野生动物的事情,也不知做了多少。
胆子自然就慢慢练出来了。
而且他们手里也有真功夫,所谓义高人胆大是也!
当梁山好汉的步卒乱纷纷冲到距离车阵不足六十步的时候,不用什么口令,四张步弓几乎同时就拉了开来,然后便是“崩、崩、崩、崩”四声轻响。
利箭离弦而去,破开空气,由如闪电一般飞逝,霎那之间,便狠狠钻进了四个未披甲持盾,又冲得靠前的梁山喽罗身上。
四个喽罗中箭倒地,翻滚着惨叫起来。
而几乎就在羽箭离弦的同时,四张要命的步弓再次张开,利箭搭弦,紧接着便是弹射的声音响起!
这是连珠箭,也是索命箭!紧接着还是四个喽罗被射中,扑倒在地惨叫起来。
然后又是张弓搭箭瞄准发射,一连串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自然,而且流畅,让下身散着尿骚味儿的武大郎瞧得都有点呆了。
这才是真本事啊!
不知流了多少汗,苦练了多少年,忍受了多少伤痛,才得练就!
比起武好文在府学的一夜夜的苦读,比起武好古在画斋一遍遍的临摹,射箭的本事,才是真正关乎国家兴亡的……
若是大宋三年一比的科举不靠诗书而比射箭,那么光是一个开封府,如林冲、陆谦这样神射手就该有数万了,就女真蛮子那点人口,怕是不大禁射吧?
可惜大宋科举考什么,早就是祖宗家法了,就是宋徽宗也不可能大改的……
武好古心想:等将来发达了,一定得养几个,不,至少养几十个林冲这样的神射手在家里才行!
这样就是将来要跑路,也能安全一点。
“扯呼,扯呼,点子太硬,扯呼……”
武好古在琢磨着要怎么养家兵家将的时候,梁山的小喽罗们的精神已经快崩溃了。
虽然他们大多是亡命徒,打家劫舍的事情没少干,但本质上还是草寇。哪里承受得了百分之十左右的伤亡率?便是辽国、西夏的精锐,遭了这样的伤亡也得退下去重整。
“武都头!”林万成瞧见梁山好汉退了,便大喝了一声,“快带人冲啊!”
早在西门青等人开始射箭之时,武松就带人给几匹战马上了马鞍,现在随时可以出击。
“好嘞!”武松应了一声,便大喝道,“好儿郎,跟某家杀贼去啊!”
喊完了话,便提着根长枪上了战马,第一个冲出了车阵。早有几个西门家的护卫和丁壮也备好了长枪,上了马背,随着武松一起向前去冲杀。
而在外围游走的慕容三郎和马十一郎也瞅准了机会,抽出直刀开始冲击。
可别小觑了这十来个骑兵的威力……若是梁山步卒结起阵来,这等无甲的轻骑根本冲不动。
但是林万成发动骑兵冲击的时机却把握得很好,正好在梁山步卒一阵冲锋被击退的当口。
人人争先恐后的逃亡,不仅没了阵形,还把后背露给了敌人。这时候,只要四条腿能追上两条腿,无论是用刀砍、枪刺还是马肚子去撞,都能把梁山步卒给料理了。
而最可怕的战术,还不是这些,而是不停顿的尾衔追击……就是保持接触,不停驱赶,活活把两条腿的步兵累垮、累死!
所以这十余骑只要一路追杀下去,晁盖带来的一百多人都得叫“不讲义气”的武松捉去徐州城邀功请赏。
领晁盖也知道不能让这十余骑追杀下去,要不然他这个梁山大头领的宝座就不稳当了。
现实中的梁山虽然是江湖上了不得的贼寇,可头领的数量不过三十六,喽罗也就几百不到一千的样子。
要是在晁盖手里一次丢了一百多,你叫他如何服众?
“军师,你去收拾儿郎,准备再战!”晁盖一边从个步卒手中取过柄长枪,一边给吴用下了个命令,然后又对李进义道,“老四,随某冲一阵!”
“好嘞,”李进义道了一声:“哥哥小心。”便也取过长枪,驱马向前去寻对手交战了。
晁盖寻上的是西门家的一个家将,姓张,别人都叫他张七郎,也是从辽国亡命来的,而李进义则寻上了武松。
不过和后世电视里面两个骑马的武将捉对厮杀不同,武松、张七郎、晁盖和李进义都采取了“一击即离”的战术,也就是两马对冲,借助马力用长枪击打对方。因为有马匹高速奔跑产生的巨大惯性,所以长枪上的力道是非常惊人的,不是刺个正着了,便是被枪杆捎到一下,就得骨断筋折了。
四骑分做两阵,对冲交锋,眨眼的功夫就完成了。晁盖和张七郎持的长枪都在手中,这说明两人都刺空了。要是长枪击中了目标,那就得立即放手了,要不然手腕会被枪杆上传来的反弹力量震伤……毕竟两人持的都是普通的长枪,不是世家武将才用得上的马槊。
而武松却是两手空空,长枪不知去了哪里。再看李进义骑着的战马,则是马背空空了,主人便横躺在不远处的草地上,没了声响,也不知是死还是晕。
“老四!”晁盖在马背见着这一幕,顿时就恼了,现在不仅折了许多喽罗,还丢了个头领。
梁山从聚义那天起,可还没失过一个头领呢,现在可如何是好?
“崩!”
晁盖正焦急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一声弓弦响动!
有人在放暗箭!
晁盖暗叫一声“卑鄙”,刚想要躲,面门上便被什么东西猛击了一记,然后就是钻心剧痛。他伸手去捂,却摸到了黏糊糊的液体,随即就是血腥的味道在他的口鼻中弥漫……
这下晁盖也顾不了躺地上的李进义了,忙调转马头,一手捂着脸面,身子扑在马背上,便往远处逃去。
不少梁山的步卒也瞧见晁盖负伤逃走了,马上就有人喊了起来。
“大头领中箭了,快救大头领……”
“点子太硬,扯呼!扯呼,快扯呼……”
三江感言及一些说明()
首先感谢主编锐利,责编虎牙给罗罗的指点和帮助,正是因为他们,才使得罗罗的这本转型之作可以有现在的成绩,可以登上三江推荐这个榜单。
其次感谢所有一直以来都支持罗罗的新老书友,你们是罗罗创作最大的动力和支持,没有你们,罗罗绝对不会写出两千万字的作品,更不会在写作之路上走到今天。
谢谢大家,谢谢了。罗罗一定会努力写好这本《天下豪商》,以回报大家的支持。
最后再说一下小说,《天下豪商》是罗罗的转型之作,而罗罗也想在宋朝这个时代的历史类小说中有所创新,所以就没有选择最常见的科举升级和官僚改革路线,而是写了个商人,一个资产阶级的诞生和崛起。
也许有些人会不认同这条路线,不过在罗罗看来,宋朝时期的中国如果想前进,只有走向资本主义了。因为封建道路在宋朝其实已经到头了。如果大家不同意这个观点,那就说说清朝的政治、经济比宋朝有多少进步吧?恐怕是很难说出来的,退步的地方倒是有不少。
其实明朝和清朝在政治上相比宋朝都是倒退的,两朝的路线都是试图加强君主集权,同时重建了封建军事团体,明朝是军户,清朝是八旗。两个王朝都对商业和对外贸易进行了相当程度的限制。不要以为这是封建统治者的愚蠢行为,实际上闭关锁国就是为了维持封建统治,控制资产阶级发展。
因为在风帆时代的海商都是武装商人集团,手无寸铁出海是送人头。所以武装海商集团的存在和发展,将会极大动摇封建王朝的军事优势,必须要加以遏制。
同样的,劳工和矿徒的集中和组织化,也会对封建王朝是个巨大的威胁,也必须加以控制。
所以,明清两朝采取的许多为后世诟病的政策,在当时都是维持统治所需要的。这就是封建主义在中国发展到极致后不进则退的体现。
因此罗罗的这本书,就想写一个尽可能合理化的资产阶级升级路线图。当然,合理可能就不是很爽了,毕竟资产阶级道路也是充满艰难险阻的,况且还有靖康天倾这样的大难在等着我们的北宋大画家武大郎。
好了,话说就到这里,罗罗要去码字了。在此,罗罗要再一次拜求支持。
收藏、点击、推荐、打赏,都向罗罗涌来吧!
第八十三章 梁山寇 六(求收藏,求推荐)()
梁山好汉被打跑了?
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梁山好汉,就这样被“四张步弓”和十余骑将给杀退了?这也忒无用了吧?
武好古被眼前发生的事情惊呆了!
“方才,方才那些梁山寇在喊什么?”武好古问。
“扯呼,好像是扯呼。”有人回答。
“之前,之前呢?”武好古又问。
“好像是……大头领,是快救大头领……”
“看来是梁山大头领‘托塔天王’晁盖被射伤了。”
武好古这吸了口气问道:“晁盖被射伤了?”
方才用冷箭射了晁盖的陆谦傲然答道:“不是射伤,而是要死了!”
武好古皱了下眉,“射中了哪里?”
“面门!”
百余步外,一箭正中面门!
这陆谦果然是有真本事的!武好古心说:晁盖的面门是会招箭还是怎么着?《水浒传》里被射了脸面,现在也是面孔上挨一箭……
而《水浒传》里面,宋江好像起兵打了曾头市替晁盖报仇来着,还灭了曾氏一门五虎和史文恭么?
这回史文恭变成了陆谦,那曾头市的几个岂不是自己和西门青了?
“小乙,”武好古看着正抱着胳膊观战的西门青,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次伤了梁山的大头领,他们怕是不肯干休,要连累小乙哥了……”
西门青一笑,摆摆手道:“说甚底连累?我们西门家的生药都是从燕地过来,梁山恁般凶的可见多了。”
西门青没有和武好古说实话,他家往来燕地可不仅仅是贩卖药材……实际上他家是走私的,少不得要和辽宋两国的官兵、豪强打交道,比梁山狠的在大宋这边兴许不多,到了辽国可就遍地都是了!
西门青笑着又道:“大郎,你须知道,这凶人其实也是见凶怕的。梁山这次折了两个头领,还丢了上百的喽罗,元气大伤了。一时半会儿不敢再惹我们了,大可以放心去徐州、海州一游了。”
会吗?梁山也会怂?
武好古不大确定,于是又把目光投向刚刚打了场胜仗的林万成林老英雄。
林万成笑道:“今日之事可轮不到西门员外来背,那武二哥不是徐州这里的禁军都头么?捉了梁山的头领和恁般多的喽罗,这功劳可不小,怎么都能转几个官吧?”
武松真的会把梁山的头领和喽罗押去官府问罪?
武好古正怀疑的时候,那位没有看过《水浒传》和《金瓶梅》的武松武都头,已经得胜收兵了,不仅捉了几十个梁山喽罗,还割了二三十个贼头,而且还捉到了一个梁山的头领,便是那个被武松一枪打下马来的李进义。
这是个身长九尺,仪表堂堂的巨汉,也有一身的武艺,和武松相比也在伯仲之间,被打下马来纯是运气不好。
兴许是被武松用枪杆打断了骨头,李进义是被两个被俘的梁山喽罗抬下来的,然后被捆了丢在辆板车上哼哼唧唧的,脸上还有黄豆大的汗珠不停滚落下来。
武松敬他是条好汉,还叫个被捉的梁山喽罗好好照料,然后才乐呵呵的来见西门庆、武好古和林万成。
“捉了个李进义,说是梁山四头领,该是海捕文书上留名的。”武松抚掌笑道,“还拿了几十个喽罗,斩了二十多颗贼头……可是立了大功了!
老林教头,你瞧这功劳要怎么分啊?”
李进义是谁?
武好古可不记得梁山好汉里面有个叫李进义的,那108条好汉里头,分明有武松和林冲啊……
“功劳自是武都头的,”林万成苦笑着说,“老夫这会儿该卧病在床起不来,我家大郎该在床前尽孝,陆小乙则要陪儿子去嵩阳书院拜师……怎会到徐州来捉贼?”
原来林万成是以自己病重的名义请假的,这一眨眼却跑徐州抓梁山好汉了,说不过去啊!
而且,徐州也不是禁军捧日军的防区驻地,这功劳怎么算啊?
而武松是徐州这里的禁军都头,捉了跑徐州撒野的梁山好汉是天经地义的。
武松也不推辞,一拱手对林万成道:“大恩不言谢,今后老林教头、林教头和陆教头但有用得着武某的地方,尽管叫人到徐州来说一声。”
武好古用眼角扫了一下林冲、陆谦,两人都是一脸的不甘心。
他们这种开封府的禁军,一辈子都难有一次立功的机会。想要转官就得熬资历,可是从无品阶的尉勇到无品阶的进武校尉就是九转,若是没有军功也无贵人的提拔,一辈子也转不完。
现在眼看一件大功,便这样丢了,实在太可惜了。
武好古刚想将来有机会可以拉一把林家父子和陆谦,不过转念一想,自己若是有大富大贵的一天,仿佛也需要几个教头,便按下了念头,什么都没说。只是寻了个借口,找了个僻静些的地方去换条干净的裤子了……
……
就在武好古换了条干净的裤子继续骑马赶路的时候,梁山好汉的大头领晁盖还伏在马背上逃命,和他一起的只剩下了赵铁牛一人。
吴用和其他的喽罗,全都没了踪影。
晁盖和赵铁牛是一路往北逃。因为大部分梁山的喽罗都是顺着大路没头没脑的跑,所以赵铁牛就多了个心眼,向北踏着麦田逃了,结果还遇上了负伤而逃的晁盖。
于是便结伴而走,也不知走了多远,到了什么地方,反正身后是没有追兵了。
“晁大头领,后面没人追了。”
赵铁牛勒住了自己和晁盖的坐骑,然后对晁盖说:“大头领,不如下马歇息则个吧。”
“好……”晁盖应答的声音很轻,他的脸上和捂着箭伤处的手掌都被鲜血染红了,胡子和衣服上也都是血,那支射中他面目的利箭没了踪影,多半是被他自己拔出扔了。
赵铁牛扶着晁盖下了马,旁边就是一处树林,他一手牵着两匹马的缰绳,一手将晁盖扶进了林子。
晁盖靠着棵大树坐了下去,口中哼哼着道:“某家看来是不行了,赵五哥,你快些去寻宋公明,告诉他接任梁山大头领,先把兄弟们带回山去。
以后再去寻用暗箭伤我的人报仇……”
赵铁牛连连点头,心里却在寻思:纸里总包不了火的,说不定被捉到的梁山好汉中便有知道底细的,若是吃不住打将我供出去便是死罪了!
看来开封府是回不去了,只剩下逼上梁山一条路可走了……不过我既没路走了,也不能叫武好古好过!晁盖的仇,怎么都得让姓武的背上一些!
想到这里,赵铁牛又问:“大头领,我去何处寻宋头领呢?”
“便去大泽湖畔的林子寻吧,”晁盖说,“那里是约好的地方……快些去,某便等在这里,兴许还能见上最后一面……”
“大头领小心了,”赵铁牛哭丧着脸说,“在下便去寻宋头领了……”
。。。。。。。
章推要离巨的新作《我要做门阀》,西汉中期,民生聊困,国势日衰。无数士大夫名士,纷纷高呼:张生不出,奈天下何!?于是,谚曰:张与刘,共天下。
第八十四章 梁山寇 完 (求收藏,求推荐)()
将奄奄一息的晁盖安排在了林子深处一些的地方以后,赵铁牛便依着晁盖的吩咐,骑着马昏昏沉沉的就往大泽湖畔的树林去了。
他的脑袋里面已经是乱麻一团了……这可是逼上梁山啊!
他本是开封一泼皮,固然不是善类,但也就做些狗仗人势,欺压良善的事情罢了。他干的那些恶事,若是告到开封府,最多也就是挨板子,充军都不够资格。而今却是一时糊涂,做下了要砍脑壳的事情了。
若是再回开封府去,多半要没性命了。
可要是真的上了梁山,仿佛也不大容易活下去啊。
他和梁山宋江早就认识,也知道一些山上的事情,原本以为梁山好汉们就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称分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