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藏冰-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他开口问道,“老神仙,我听闻力有四虚,这是什么意思?”

    老人嘴角一翘,“能够想到虚实篇,倒也不算糟蹋你的禀赋。不错,力有四虚,这实际上是最为常识的东西,但往往最容易被人所忘却。就好像许多外家武者,他们只注重修炼皮骨,强化肌肉,但却忽略了人体所最需要的,这样的修行,是最伤身的。故而,那些外家修行者,一旦过了最鼎盛的那二三十年,之后的日子会十分艰难,甚至命不长久。”

    “他们便是用本就虚弱的‘内’来填补他们所用的‘外’,这无异于涸泽而渔,焚林而猎,若是长此以往这样下去,此消彼长,那么人不早早残废夭折都是万幸。”

    周倾若有所思,挑眉沉吟片刻,似是要将老人所讲一一吸收,许久后才答道:“那想来老神仙更加推崇内家修行了?”

    “并不尽然,小老儿最注重的是根本,是补其虚。内家修行者虽然通过内气于体内周天运转解决了外家所不能解决的两虚,血和骨,但却也无法真正的解决经脉与骨髓之虚。这就导致了很多内气达三重临四重的内家子,永远也无法逾越第四重这道天堑。”

    老人说到这里,发现周倾仍旧有些茫然,显然是并不能全部理解。

    在周倾想来,书中有云,内气达到三重者,早就已经可以完全支配自己的身体了,难道这样的人也无法弥补体内的缺陷?况且那些人内气修行都已达到顶尖,难道在修炼的过程中就没有发现到这些问题并且解决吗?

    老人叹出口气,换了个思路,忽然发问:“小娃儿,你知道当今江湖上最强者是谁吗?”

    “我听父亲提起过,江湖上最强的似乎是六个人,有‘一刀一尺一飞花,一剑一叶一风沙’之词。”

    “没错,那你又是否知道他们何以称之为最强?”

    “莫非,因为他们已经补足四虚,主气通达?”

    老人嘿嘿一笑,“孺子可教也,世间修行内家气者何止百万之数,而他们六人既然能被公认为最强,便是因为他们各有补足自身四虚之法,体内成就主气,而主气正是成为真正强者的关键!”

    周倾眼神放光,直勾勾地打量老人几眼,从对方那瘦弱的身体上一寸寸的看过,道:“老神仙,你是否也身具主气,位列这强者之中?亦或是,你就是这六人之一?”

    老人摇摇头,“世间修行者,可补四虚的,并不止他们,还有很多很多,只是这六人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中罢了。隐士无名者,达到第四重的人,亦不计其数。就像是你那日在玫州主城中见到的两个人,他们其中之一就已经达到了四重,走入了真正强者的阵营。”

    周倾如遭雷击,从前他在道家典籍中看到过内家气分为四重,第四重难如登天,而老人方才又说过只有补足四虚才能够达到第四重,周倾就更觉得第四重极为困难。

    所以老人此番话带给了他极大的震动,原来世间竟然有那么多强者?这个世界,真的不止我眼前看到的这些啊。

    “好了。小老儿今天说的多了,就到这吧,你大抵也已经明白了内气修行。所以接下来你要做的,便是补四虚,跨越第一个门槛,以主气达到临一重,这,很难很难。当世最强者最初跨过这一步的时候,也至少耗费了三年以上的时间。故,不要妄想投机取巧,稳扎稳打才是正道。”

    “那我应该怎么做呢?还有啊,老神仙,我听闻内气分四重,你能否详细的给我讲一讲这四重境界啊?”周倾瞪大眼睛,一副好学求知的样子。

    老人对之还以一个温柔的笑容,黄牙一抖,“不行,你还不够格。不是小老儿夸你,猪连就地打滚都还不会,就想跑了,那还了得?小娃儿,好高骛远,只会自取灭亡。”

    周倾皱眉,脑中盘旋着老人这几句话,心道:这是什么比喻?

    当日,老人教给周倾五心朝天的盘坐法门,周倾又自行配上脑海中吐纳篇的呼吸法门,终于第一次在清醒的时候感受到了自丹田涌出的内气。

    不过这还仅仅只是入门,根本无法内视,自然不能亲眼看清楚内气究竟是何模样。

    但周倾对此已经很满足了,感觉到内气在体内的运转,渐渐笼罩全身,心情格外舒畅。

    “我这也算是走上了内气修行的道路了吧?爹,您可千万别怪我,我本来并不想修行,但是奈何死亡的威胁与无力的痛苦实在令我不得不需要以力防身啊。”

    周倾天资奇佳,心里早就清楚,周患最初不希望自己习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怕自己习武之后,会不自主的参与到许许多多的属于武人的纷扰之中,甚至因此而丢了性命,至于其他的原因,周倾也不得而知。

    他心下忖度:我修行主要也是为了保命,这应该符合您最初的想法吧。况且,您信中已经委婉的同意了呀!

    如此想来,周倾修行内气便再没了压力,一路畅通无阻,修行起来格外上心,一日一夜时光就在盘坐运气中过去。

    次日。

    周倾睁开眼睛,呼出一口浊气,内气盈盈归入丹田,他顾盼身边,发现竟没了老人的身影,“老神仙,老神仙?”周倾叫了两声,没有回应。

    正想要下楼询问小二,窗扇忽然外翻弹起,身着布衣的老人腋下夹着一个人,越窗而入。

    周倾还未开口,老人将腋下之人平放在床榻上,回眸一瞥,“你在道德阁里应该看到过道家的医书吧,给他看看。”

第30章 提剑上贼山【中】() 
周倾闻言凑近,看到床上是一个中年人,身上穿着普通,粗麻布,裤腿沾染着泥土,像是一个农人。

    手指探过患者的鼻息,呼吸微弱森寒。静立回想片刻从前医书上的内容,他抚上了对方的手腕,脉象平稳中透着几分若隐若现的跳跃。

    周倾一步一步有条不紊的接连查看过对方的眼白和舌苔,最终凝神在对方紫青中透着红的脸色上,细细思量,步子点点后移。

    “我,不太确定,可能是肺腑燃火导致阳脉过弱阴火过剩,也可能是肝火或是脾虚。”

    老人一阵摇头晃脑,只说了一句:“不,这些都不是呢?”

    “那那就只能是雪棠虫毒。”周倾综合之前查探过的一切情况,脑海中霎时间涌出了这个名字,他抬手翻看床上患者的耳根,果然看到三道银光,惊呼出声。

    “怎么会这样?雪棠虫已经至少二十年没有出现过了,你这是从哪里找到他的?”

    “先不多说,你只需说明此毒何解?”

    周倾面有为难之色,语气有些吞吐的道:“不太好解,有几种稀罕药材需要在南地才可能出现,现下城中药铺不可能有而且其中还需要一味太和山上的静心莲为辅药,难。”

    “你只需将所需药材告与小老儿,自能够找到解决之法。”

    “那好吧。”周倾不再犹豫,走至桌前提笔匆匆写下数十种药材,提起后吹干墨迹,递给老人,“最好能够找到一位会炼丹的,这服药以丹为形服下最妙,若是煮成药汤药力会大打折扣。”

    老人点头,“好。”接过纸笺,转身离开。

    时间飞速流逝,周倾始终盘坐在床榻上运转内气,时不时地还会睁开眼睛看看身边病人的情况,好在毒素的蔓延速度仍旧可以抑制,周倾并没有太过焦急,只是眼神不断的打量着窗外。

    直至傍晚时分,耳根的毒气蔓延至脸庞,周倾才下了床,打来冷水,不断地为患者擦拭头脸,每隔半个时辰,还会割开手腕,放出些许紫黑色的鲜血。这一切,都是在减缓毒素侵蚀肉体的速度,不过这终究是属于饮鸩止渴,并非长久之计。

    最好的控制毒素的方法自然是针灸,周倾的记忆中虽然有道家医术中对于针灸的记载说明,但是他手头并没有银针,加之他手法生疏根本不敢真正使用,以至于他只能用冷却放血这种不是方法的方法来拖延时间。

    当夜色沉沉至深夜,万籁俱寂,窗外夜雪浩浩然,浸染天地。

    老人的身影再度迅疾的翻入窗子,背上背着一个足有一人之高的箩筐,轰的一声丢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

    周倾举目看去,里面竟然装满了形色各异的药材。其中不乏有许许多多名贵之药,甚至就连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太和山上出产的顶尖药材,静心莲都有数十只之多。

    这不由得让周倾有些愕然,“一天时间,你竟然真的能够凑齐,而且这静心莲上还有未干的露水?显然是刚摘的,你是如何做到的!”

    老人咧嘴一笑,大力拍了拍周倾的肩膀,“小老儿说自己是老神仙,就是老神仙。怎么样,这下相信了吧。嘿嘿。”老人甩出招牌性的笑容,周倾耸耸肩膀。

    “每种只需少许就好了,你为何要准备如此多?这么一箩筐,都能够炼制出上百份的解毒药了。”

    老人眼神一转,“那依你呢?只备一份?”

    周倾霎时想起,雪棠虫并非单只生存,而是群居之种,也就是说雪棠虫毒一旦出现,便很有可能大面积爆发,这也正是雪棠虫毒最可怕的地方,其次就是解毒药方上的药材不仅昂贵而且稀缺,这就导致了每次雪棠虫的出现都会产生灾厄。

    准备足够药材,可以说是防患于未然。想明白了老人的意思,周倾点头,“你既然早就清楚雪棠虫及其毒素的习性,难道不知道解毒之法?”

    老人笑而不语。

    “既然药材找到了,那么会炼丹之人是否找到了?”

    老人这次摇了摇头,不紧不慢的道:“这个小老儿可找不到,所以你还是熬成汤汁吧。如果觉得药效会受损,就将你包裹中的那枚混元玉与药材一同放入清水中浸泡一个时辰,则问题可解。”

    “你怎么知道我有”

    老人嘿嘿一笑,根本不理会周倾,从窗口倒翻而出,眨眼间失了踪影。

    周倾撇了撇嘴,对于老人一贯的行事风格他已经渐渐的习惯了,抬手打开自己的包裹,掏出当初小孤山上那老翁给自己的那枚混元玉,捏在手中把玩了几下,脑海中徘徊不定的是轩黎师兄的影子,手中似乎仍存轩黎师兄胸口的余温。

    记忆潮水般涌来,周倾心中思绪飘向远方,“轩黎师兄,陈老说你已经离开了藏冰观,那么未来在这江湖上,我们一定还会有再见之日的,对吧。”

    思绪停在此处,周倾笑了。看了榻上病人一眼,握紧手中玉,投身于处理药材和熬药之中。

    他下楼朝睡在大厅的小二招呼了一声“我借用一下厨房”,然后也不在意熟睡中的对方是否听得到,背着箩筐就钻入了厨房。

    一夜无话。

    周倾一直忙碌到第二日清晨,才用厨房的大锅熬制出一锅解毒汤药,小二对此报之以讶然的目光和喋喋不休的话语,周倾知趣的递上一张银票,小二这才将那副慌张责怪的嘴脸转为了点头哈腰的谄媚。

    最终在小二的帮助下,周倾将一锅汤药移至屋中,并舀出一碗给昏迷中面色已经全黑的病人服下,毒素随之缓慢褪去,一股黑气升腾而上发出嗤嗤之声。

    正在周倾擦擦头上的汗水准备歇息片刻的时候,意料之中的事情发生了,老人再次带着病人翻入屋中,这一次是三个人。

    “雪棠虫毒果然再次出现了?”

    老人并不如何在意的点点头,“接下来几日还会有更多患者,这种毒在北地几乎无解,往前一出现便会引发无数的死亡。”

    “想要遏止,几乎不可能,其根源我来解决,但是在解决之前的所有病患都要你来医治,因为除了你这里,其他地方根本凑不齐这一份药材。你肩上的担子,不轻,能做到吗。”

    周倾想了想,道:“古语有云,人命至贵,重於千金,一方药以济之,功德过於千金。我不求过于千金之德,但人命终归是人命,我尽力而为之,所幸汤药还有不少,你去吧。”

    “小老儿说的病患,可不止雪棠虫毒而已。”老人眼含深意的看了周倾一阵,身躯一闪,消失不见。

    周倾沉思片刻,从老人短短的一句话中听出了很多东西,无论这老人平素多么不正经,上一次东岭之灾就足以说明对方的语出如神,这一次应该也不会有意外

    玫州很可能会出现更大的乱子而这一切的背后,似乎还有什么在操控着,一如老人前次所说的“滔天大网”。

    周倾逐一给三人喂下药液后放置榻上,客房内的床榻本就不大,此刻横躺了四个人已是无有空隙,一夜忙碌,倦意涌来,周倾行至桌前,提笔写下了“雪棠虫毒”四个字后伏桌睡去。

第31章 提酒上贼山【下】() 
孤帝四年八月五日。

    黑云压州,一派窒息之态。团团乌龙盘旋在整个玫州的上空,映射出一片惨烈之景,此刻的玫州境内,哀声四起,饿殍遍野,饥荒如潮,粮断如山倒,四方尽是躲在角落瑟瑟发抖的百姓。

    解问的府邸中,坐着数十个面黄肌瘦的文臣武将,他们面面相觑,没有人开口。

    一串串信息漂浮在他们的脑海,令他们根本喘不过气,也无力说话。

    六月三十,主城大火。

    七月二日,东岭天灾。

    七月十日,食不过半,每日三餐改一餐,开粮仓放粮救济贫民灾民。

    七月十六日,玫州彻底断粮,关帝州,秋黄州,起沙州共济粮七十万石。

    七月三十日,二次断粮,三州再无余粮救济,饥饿遍及全玫州。

    而到了今日,已经足足过去六天,举州上下没有半点生气,几乎日日都有饿死者横尸街头,解问多次上报,想筹集各方粮食救济,但结果都如石沉大海,没有激起半分波澜。

    李楚在他耳边耳语几句,“大人,再这么下去,只怕叶司丞没有下一步行动,玫州就已经成为一片死地。不能再这么干坐着了,上次龙洐意起兵时您安排的密函已经送上去了,至少二十日前就应该送到,十日前您亲见密令官写的那封信此刻估计也已送达,但元京全无回应,您,是不是想错了。”

    “是不是想错,这不重要。我们只能把所有的一切都押在叶司丞的身上,你懂吗?无论是沧北义军的命运,还是我们整个玫州的命运,都是如此。否则这整场棋局便再无生机。本官所料不差的话,前几次发给其他州县的乞粮文书都应该被关家扣下了,现今有关家在外,消息很难传出去。十日前本官与密令官商议,那一封书信破例得以传出,已是万幸。”

    解问的声音同样很轻微,似乎还有些无力,面有菜色,显然断粮之后日子并不好过。

    “那依大人的意思,我们只能等?”

    “你还不明白吗?玫州的混乱仅仅只是第一步而已,在之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混乱产生,这一点你我知道,元京的那两位自然也知道,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只是为他们提供最准确的一线消息,具体如何做,下一步的棋应该如何下还是由上面来决定。”

    “可大人”

    解问摆了摆手,“稍安,再等三日,若再无回应,本官就只能与去趟关帝州,与关侯撕破脸皮了。”

    李楚面有凝重,“真的那样情况比较不妙,关侯世家的人早就习惯大人这么始终保持懦弱之态,若是突然强硬起来,他们必生疑虑,这岂不是打草惊蛇了?”

    “所以,我们只能期盼这三日能够得到回应,不然就需要冒着走入深渊的风险去推一推那堵高墙了现今沧北大多粮食运往前线,或许真的未有余粮也未可知即便真的从其他州借粮,也不是长久之计,关侯世家所作所为或许为了打压本官,可或许也是为了全沧北着想也未可知唉,还是等待,只能等待”

    他们二人相视一眼,心中都知道,现在的大周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但自从大辽入侵的那一日起,这背后的暗流就已经是波涛汹涌了。

    直到玫州开始陷入一遭接着一遭的混乱之后,他们就更加清楚,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将暗流推上明面上的开始。

    此刻的周倾陷入了忙乱之中,桌上的宣纸上,行行列列的字迹与日俱增。

    “雪棠虫毒,患者共计三十七人,已解决。”

    “僵寒之症,患者共计十五人,已解决。”

    “筑结之症,患者二十三人,已解决。”

    “”

    诸如此类的疑难病症在短短的一月之中几乎是从无中断,令周倾心中的犹疑不断膨胀。

    他不明白老人到底是从哪里找到的这么多患者,但是从这些病人的背后他看出了一些东西。

    每一种病都是可以大范围传播类似于瘟疫的病症,但偏偏最多只救治十数个人之后这种病便偃旗息鼓再没有出现过,甚至没有一种病进入过人们的视线中。

    这是一种什么概念?就相当于玫州城内日日都有不亚于一场疫灾的病症出现,但还未成长起来就被生生扼杀!这就不得不令周倾感受到那位老人的神通广大了。

    老人不仅可以从万千百姓中辨认出谁患了病,并在周倾写下药方之后迅速凑齐所有药材,然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那一桩桩近乎无解的病症全部根除!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事情?

    周倾可以肯定,如果没有老人日日的奔波,用他不为人知的手段解决着死神病魔,此刻降临全州的噩耗可就不仅仅只有饥饿了,还有那数之不尽的病症。

    换句话说,当今玫州的局势,远远要比解问李楚所看到的要更加混乱。

    周倾已经来不及思考,因为他正在疲累与饥饿中救治着一个又一个送来的病人,再让老人将一个又一个医治好的病人送走。

    每日辛苦万分,沾枕即着,根本得不到空闲,只是他没有注意到的是,脑海中有关于道家的医术正在被他以一种十分可怕的速度吸食,消化。

    这,也正是老人将每一个患者放在他面前,让他来亲自诊断的原因之一,锻炼周倾学以致用,锻炼周倾真正将脑海中的知识切实掌握。

    昶州边境,亭城。

    周患所领十万沧北义军驻军于此,并未和据守昶江的沧北军合并。因此引发了诸多疑问,云东镇天王自然也听闻了沧北义军的威势,只是苦于前线吃紧无暇他顾,故而义军在亭城扎营倒是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