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回明-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又道:“不过现在骑战之法,其实都远不如早年讲究,北虏早就不成了,东虏虽然人人有马,其实并不是以骑射之法败我大明军伍,而是以下马步战催锋,他们兵器均用精铁打造,甲胃精良,步阵向前,所向披靡!以步射乱我军心,扰我阵形,步阵催锋,破我阵伍,最后骑兵追斩,前几次大军失败,几乎无人能逃生,原因就在这里了!”

第十六章 密议() 
韩旭在迅速成长。

    有时候他很庆幸,还好自己是一个射箭高手和拥有着运动员的体格,这使得在穿越之初能多次死里逃生,又在此时能够在明军中崭露头角。

    若是一个普通的现代人穿越到明末辽东,究竟会遇到什么样的遭遇,经历些什么,他不敢去想。

    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却还嫌不够,韩旭在不停的学习和成长着。

    夜晚,没有办法再练武,他却在屋中挑灯夜读。

    高小三奉命跑了一次辽阳,在辽阳搜罗了大量的书籍。

    韩旭给他交代下来,只要不是戏曲,诗,八股文章,凡史事,笔记,特别是兵书武备一类的书籍,一律不要放过,统统买回来。

    各人现在手头的银钱是从那十来个死去东虏身上搜罗出来的,凑了几十两银子去办这事,高小三做这样的事很内行,花钱不多,事情办的很漂亮。

    大摞的书摆在东屋,码起来有大半人高,韩旭每晚点着油灯,夜读不缀。

    开始时看的时候十分吃力,古人没有标点,句读要功力,文字晦涩的很,韩旭运动员出身,后来退役后恶补了多年的文化,这才勉强能看懂,多日之后,才越看越顺畅,只是想要舒服方便的是别想了。

    看的最多的,当然是兵书和史书。

    本朝的最出名的是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人都是儒帅,能文善诗,写的兵书也详细得当,对韩旭的帮助很大。

    还有《火龙经》这样的讲火器的书籍,不仅是文字,还配着图画,看起来很方便。

    《武备志》当然也要看。

    除了兵书,便是史书,看的最多的是资治通鉴,以前韩旭看这书只是以史鉴今,今日却努力看那些字里行间的权谋和政争。

    书中那些战争,以往韩旭只是扫一眼,现在却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多少名将的心血,在文人的笔下可能就寥寥百十个字,语焉不详的就把细节给忽略过去了。可能几十个字中,就是几万几十万的军人抛洒热血,斩首建功。

    练武,,夸功游街后的风光似乎离韩旭而去,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只是再次踏上征程前的一次等候,可能时间也不需要太久了!

    ……

    奉集堡中的一处大宅之中,有人先幽幽开口说话:“新任经略要到了。”

    一转眼,已经是万历四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奉集堡在这些天人马越来越多,堡中各处都乱的可以,不过以各总兵副将为主居住的中心区域仍然十分安静,各将领的标营亲兵和家丁会将闲杂人等赶的远远的,寻常小兵到不了此处,堡中少量的民户也不准到这里来,每日也有人在四周洒扫,是以十分安静整洁。

    傍晚时分,几骑塘马从辽阳方向过来,他们带来了最新的消息:新任经略熊廷弼已经过了牛庄驿,将在明日抵达辽阳。

    听到消息之后,各总兵和游击以上将领都决意到辽阳城外迎候,预计明早天一亮就动身,要赶在经略抵达之前赶赴辽阳城外。

    而另外一些人,听闻消息后也是紧急聚集在一起,商量他们的要紧大事。

    主人便是游击将军王文鼎,四十来岁的年纪,白白胖胖,一脸刚愎模样。

    王文鼎辽东的老将门世家出身,萨尔浒一战逃生的将领之一。那一战四路皆败,明军死亡好几个总兵,千总以上军官战死三百多人,普通士兵死亡近五万人,几十年后沿宽甸山路还能发现成堆的白骨,战事之惨烈,叫人思之扼腕。而这人避战逃生,后来在铁岭当游击,又是率部先逃,虽未曾降敌,也是十足可恶。

    在王文鼎身边的还有一个叫刘遇节的游击,也是自战场逃回,他的实力折损的厉害,依托王文鼎门下,自从听说熊廷弼要来之后,这人知道老熊厉害,脸上一直就是神思不属的模样,王文鼎不大瞧的起他,不过议事还是叫着他。

    还有几人,都是辽阳和沈阳过来的世家大族的主事人或是代表人物,其中沈阳张家是赫赫有名的大皮货商人,发家已经好几十年,卢家和杨家也是有名的商人大世家,这些家族和各地的卫所和营兵将领都有往来,要紧的是,辽东的大商人想要发达,左右就是离不开皮货和人参,每次宽甸和抚顺关开关,大明这边一买就是几万几十万的皮货,皮货价格最贵的不过几两银子,运到关内,一张最不值钱的鹿皮就值五两银子,貂皮狐狸皮就更贵了,人参也是好货物,各地的需求量很大,当时的人参产地和皮货供货都是垄断在女真人手里,这些商人都是和女真人打多了交道的,这几个大家族,和女真那边的关系都十分密切,而今日要商议的,便是与他们身家性命都十分相关的大事。

    话题一到经略要来,刘遇节便十分害怕,当下接口道:“熊某人手辣的很,依我看咱们这买卖还是暂时停停吧。”

    “为何要停?”说话的张儒亭是沈阳张家的人,家里有几个当官的,张儒亭自己本人是个举人,做过一任大挑知县,说话底气很壮,当下就顶回去道:“只要事情做的隐秘,熊廷弼能带多少人过来?他有三头六臂,还是有千里眼,顺风耳?”

    “这话说的对。”王文鼎呵呵一笑,接话道:“要紧的还是把事情做的机密……大勇,你过来!”

    王大勇应声而至,私室密议,他还是穿着六品武官袍服,看起来还很象个样子。听得王文鼎招呼,在门口侍立的王大勇赶紧走过来,也不顾自己武官身份,向所有人都是叉手一礼。

    王文鼎看看左右,沉声道:“我这本家侄儿,现在是新勇营坐营千总,新勇营交给了老鲍管带,他哪有心思管营务,再者咱们没事给他塞点银子,平时哨探之事都是我这侄儿管,内外有人,还怕什么?倒是各位在辽阳和沈阳要小心些,那里本官可是鞭长莫及。”

    现在奉集堡到沈阳一带,还有抚顺关一线均是由新勇营负责守边哨探,将领的家丁亲骑轻易不会出动,在座的都是大商人,商量的事情就是和后金这个生死大敌继续做买卖,这边偷卖粮食药材生铁过去,往那边买东珠人参毛皮等物,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哪怕是后金杀人如麻,这边的世家和商人们仍然不肯放弃这般大利,国难当头,对这些人来说是根本无所谓的事情了。

第十七章 经略至() 
“这是王大利,石新,马国斌……”王大勇满脸得意,向在场的商人们介绍道:“原本都是营兵,都信的过,将他们交给诸位当护卫,遇事可以顶一下子。新勇营现在是下官说了算,断不会出什么纰漏的。”

    “小人见过各位大老爷。”

    王大利带头,石新几个赶紧跪下,给这些在场的人叩头。

    这些世家商人,说是商家,家族中有不少身有功名的人,不论社会地位和手中的财富,隐形的权力都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就算王文鼎这个游击也不一定压的下他们。就象沈阳张家,张儒亭的族兄张儒绅就是有名的皮毛商人,后金起兵时张儒绅正在抚顺,因此被俘,多少汉人被杀或被强迫为奴,后金那边到底还把张儒绅借了个由头送回来,借张儒绅为使者,向大明求和。张儒绅同时还是东厂在辽东的暗探,虽然这“暗”其实是幌子,辽东稍有能耐的人都知道张儒绅的身份,这般的内联厂卫,外结后金,财富可敌国的家族,岂是寻常人能比的?

    “看着都还伶俐。”

    张儒亭和卢望春对视一眼,点点头,说道:“原本我们都有护卫,这时还是用你们好,平素银子不会少你们的,办事却要多用些心。”

    “是,小的们一定竭诚效力,不敢在这当口捅漏子。”

    “对了!”张儒亭又道:“新勇营听说出了一个第一好汉,叫韩旭?报功上去没有?这人不会生事吧?”

    一听这话,王大利和石新几人不免咬牙切齿起来。

    王大利几个就是被韩旭削了面子,实在没脸继续在营中干下去,好在王大利有关系,托了王大勇的情,给这些大户当心腹护卫,银子还赚的多些,只是前程就很难了,想起来他们几个当然对韩旭恨之入骨。

    王大勇笑道:“是有这么一个,请列位放心,下官压的住他。”

    “如此就好。”张儒亭放下心来,满脸骄矜的道:“不论这世道是大明还是那后金得势,咱们只管安生赚自己的银子才是!”

    ……

    熊廷弼是七月初七陛辞,轻车简从,随员也并不很多,一路从京师过迁安永平,再由关门进入辽东都司境内,一路巡行检视防务,抵达辽阳的日期是七月二十九日凌晨。

    在距离城池十里开外的地方,已经有过千人在外等候了。

    远远就能看到过百乘的轿子和大量人群在接官亭等着,武将和亲军家丁们都骑着马,甲胃和旗帜十分耀眼,文武环列左右两边,隔的老远也看的十分清楚明白。

    “这帮家伙……”熊廷弼刚毅的脸庞上,此时也满是无奈之色。

    他是江夏人,少而聪敏,性刚负气,好漫骂,因为家贫,幼时还做过放牛的营生,力气很大,传言他可以左右开弓而射,在明末的文官中是一个标准的异数。

    他的胆气也壮,遇事从不推诿,在万历三十六年做巡按时,旁人都对李成梁毕恭毕敬,仰其鼻息,只有熊廷弼对李成梁的几次举措都大为不满,多次上书弹劾。同时,熊廷弼也很知兵,于实务上有杰出的才干,在他任职期间,巡行的地方积谷很多,修筑军堡台墩七百多处,此人,从来不是那种只知空谈,不能做实事的书呆子腐儒。

    在杨镐丧师失地之后,廷推之下,熊廷弼毫无意外的被举为新任辽东经略,加兵部侍郎和右佥都御史,未曾出京,熊廷弼对辽东的战守大计,就在他的上疏之中言明了。

    一路行来,熊廷弼观察很多,对辽东现在的情形大致摸了个清楚,到了辽阳之后,他还打算去沈阳和抚顺关等处,切实摸清底细之后,他将会再次上书,言明辽东利弊,彻底将大局底定下来。

    熊廷弼很有信心,只要万历皇帝帝心不变,朝中不给他使坏下绊子,东事纵不能在几年内彻底平息,但三五年后,收回开、铁、抚顺等关,将东虏推到边墙之外,不复为心腹大患,这一点他还是有把握做到的!

    “下官张铨,拜见经略大人。”

    “下官分守道何经魁拜见经略大人!”

    “下官监军道崔儒秀拜见经略大人。”

    “下官高出……”

    “下官韩善原……”

    “下官阎鸣泰……”

    辽阳是整个辽东的中心所在,成立之初就是以辽东都司所在,城池较沈阳大出近一倍,比起广宁也大出很多,只是在几十年前,北虏势大,辽东总兵常驻广宁,辽阳风光被夺去不少,现在沈阳和辽阳复为前线,辽阳更是身后辽河和三岔河的屏障,要紧的就是辽阳护卫辽南,辽阳在则辽南无事,辽阳失则辽南必定不保,这般要紧地方,不仅驻有巡按和各总兵官,熊廷弼这个新上任的经略更是要亲驻辽阳,才能压的住阵脚。

    在老熊前来的道路上,一路络绎不绝的都是往西逃的人群,沈阳,辽阳和辽南的富户世家,大半在这人心不稳的当口选择逃走,不仅是士绅商人在逃,举人秀才们也在逃,普通的百姓亦是在逃亡的路上!

    哪怕是食草树,树皮,亦要逃离险地!

    这样的选择,在事后看来真是对的,但对熊廷弼来说,便是触目惊心了!

    “末将总兵官柴国柱,见过经略大人……”

    文官见礼过后,便是武将,由柴国柱,贺世贤,李秉政,朱万良,梁仲善,姜弼,候世禄等总兵在前,数十员副将,过百参将和游击一起半跪抱拳,齐齐行礼。

    “诸君免礼。”

    熊廷弼声音晴朗,蕴藏着极大的自信,只是他的态度也很傲岸,对文官不过是虚揖还礼,眼前一众武将,更是瞟了一眼,拂拂衣袖,便算还礼。

    他越是这般,在场的人便越恭敬,熊廷弼的脾气,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

    “对了,李总兵请上前来!”

    李秉诚听着,战战兢兢赶紧走上前来,为了今日迎接经略,他换了一身最好的铠甲,佩剑,背着弓箭在身,是武将见文官上司最恭谨的打扮,听到熊廷弼叫他,他的心里七上八下,惟恐是什么事情惹怒了经略,若是被熊廷弼在此时下令拿下,恐怕自己便是凶多吉少。

    “末将叩见经略大人。”

    熊廷弼伸手将李秉诚扶起,脸上居然是罕有的笑意,他看着李秉诚,微笑道:“李总兵所立新勇营夜不收伍长韩旭遭遇东虏,激战之余斩首十一级之事本官已经知道,首级亦验看过,确实都是真夷首级,当此天下骚然,军心不振之时有如此之胜,足堪上慰吾皇圣心,下安百官黎民,本官心中,亦是十分欣慰!”

    ---

    第一,还是恳请大家投推荐票。

    第二,感谢书评区各位的留言,感谢打赏的那几位,id我都看着眼熟,是老读者了。

第十八章 升把总() 
被熊廷弼当众夸奖,李秉诚高兴的满脸飞光,重重叩下首去,连声逊谢起来。

    熊廷弼又道:“本官已经做主,赏给前方立功将士每首级五十两银,激发将士报效敢死之心。那个新勇营,一定要多派哨马沿边守备,骚扰东虏,不使其安稳。那个韩旭,现在是伍长,本官做主提为千户把总,令其多带兵马,继续领兵出击,再立新功。这般重赏也是用来激励将士报效,升是升的高了些,不过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么!”

    听到熊廷弼夸赞李秉诚,在场的各武将脸上都是明显的嫉妒神色,老李这可真是走了天大的狗屎运了。

    李秉诚自己心里也清楚,韩旭的事怕是一个特例,自韩旭几人立功之后,夜不收有不少胆气壮的也跑去冒险,这些天接连死了十来人,各处都被打的灰头土脸,那些人心气一失,再也不敢随意冒险,就算赏格颁下去,怕也“激励”不起来将士效死之心了。

    银子和官职再诱人,到底也不如自己的性命值钱。

    不过经略吩咐,李秉诚也不敢驳回,当下只得毕恭毕敬的答说道:“末将回去之后,一定将经略大人的话晓谕将士,当众升赏韩旭等人,以激励将士效死之心。”

    “嗯,此人若再立功,本官会再重赏于他,下次大集官兵时,带他来见我。”

    “是,末将遵经略大人之令。”

    韩旭的事毕竟真的是一件小事,熊廷弼心里有整个辽东千里防御,有调集十几万明军做战的计划,同时要和辽东的众多文武官员打交道,合众力为自己所用,同时还得和朝中的政敌勾心斗角……他是大明文官集团的楚党成员,不过多年以来因为性格在本党之内也没有真正的盟友,这些年东林党越来越势大,熊廷弼和东林党的几个大佬也没有太深的交情,真正支持他的就是浙党出身的首辅方从哲,说起来熊廷弼在朝中的根基十分浅薄,在出京的时候他心里就明白,自己别无他法,只有踏实安心在辽东做出象样的局面出来,以实绩说话,以功劳见赏。

    现在虏情如此紧急,万历皇帝也对东虏之事十分关注,只要有皇帝注意和首辅支持,熊廷弼还是有信心在辽东打开局面,并且大有展布。

    他只是又向李秉诚点了点头,接着便是翻身上马,大红的官袍在朝阳之下显的明亮耀眼,仪仗簇拥过来,在大股的文官武将的簇拥下,熊廷弼策马扬鞭,往辽阳城中而去,大明与后金之间的战争,又揭开了新的一页。

    ……

    “韩旭,授给定辽中卫千户,世袭小旗官,任新勇营把总。其余从战将士,杨国勇,贺庆云等人,各授给官职有差,上缴首级皆为真夷首级,每级赏银五十两,此令!”

    李秉诚宣谕的是熊廷弼的经略谕令,并不是圣旨,任职千户以上武官,原本应到兵部验看,然后领旨,陛辞,这才算符合手续的任命,只是现在是非常之时,只能行非常之事,熊廷弼又是新任经略,他在途中看到塘报,立刻就有这样的命令,想来朝廷也绝不会驳回,韩旭的官职经兵部任可,也不过就是等手续而已。

    杨国勇等人全部授给总旗,一鞭砸死拔什库的贺庆云被授给百户,同时升任管队官。

    辽东明军的军制和戚继光的蓟镇兵制有所不同,这里还是五人一伍,十伍一队,把总管队无定额,一般是管三百到五百人,两把总为一千总,两三个千总为一营,由游击将军统管。

    明末军制开始败坏,最明显的就是吃空额,一营兵很少有满额三千人的,最多的是两千余人,也有一千五百左右甚至只有千余人的。

    新勇营初立不久,现在还只有三四百人,多以夜不收为主,几个月后才能补齐到一千人以上,营官是游击鲍承先,坐营千总是王大勇,还有两个千总各领部曲,人数严重不足,饷额当然也严重不足。

    “小人谢过经略并总兵大人的大恩!”

    韩旭仍然是灰袍毡帽,任命来的十分突然,李秉诚从辽阳返回就直接带了升赏的命令,以往这样的军功经过巡按认可兵部复核,再颁下升赏,快则一个月,慢则两三个月,这一次算是特事特办了。

    “不要自称小人了!”

    韩旭毕竟是李秉诚一手带出来的,虽不是心腹,香火情还是有的,李秉诚呵呵一笑,提点道:“腰牌印信官袍一会就有人送来,以后你也是朝廷的六品武官了。”

    韩旭躬身道:“一切都是总兵大人的提拔重用。”

    李秉诚摇头道:“也是你自己争气。此番你授职把总,新勇营人手尚不足,我和鲍游击说了,先给你补足五十人吧,甲胃什么的,本官叫师爷写张条子,由你到辽阳想想法子,本官这里和其余各营也缺这些……总之韩旭你好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