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生平只有一子,如今被困钵息德城,生死难料,若是能救,还望大帅念在老夫为大唐奔波数十载,救上一救,若是不能救,老夫绝不强求!”

    苏麟,杜睿自然是要救的,闻言连忙点头答应。

    “还有一件事,老夫葱岭一败,实无颜于九泉之下,再见先帝,不可葬于昭陵!”

    杜睿闻言一愣,他没想到苏定方居然会说这件事,按照惯例,像苏定方这样的大唐功臣,死后都是要陪葬昭陵,以示荣宠的,不要说苏定方只是在葱岭败了一阵,就算是长孙无忌谋逆,那等大罪,在去世之后,李承乾都特意派人将其遗体,从夷州请回,葬于昭陵,凌烟阁上的画像,也未曾摘取,还是时时受着大唐皇室的香火。

    苏定方说完,双眼看向深邃的天空,长叹道:“先帝!老臣无能致使葱岭大败,实实无颜于九泉之下面军,先帝!老臣不甘心啊!”

    苏定方突然发出了一阵悲鸣,让人听着不禁落泪,杜睿正想要安慰几句,突然见苏定方双眼迸射出惊人的光芒,猛地抬起右臂,直指向天,大声疾呼道:“大丈夫生于世间,当提三尺剑,为国纵横天下,横扫乾坤,奈何今日便死,惜哉!惜哉!”

    话音一落,苏定方的手臂突然无力的垂下,仰天长逝,双眼却依然圆睁,可见葱岭一败,让这位老将军死不瞑目。

    那些曾经与苏定方一起经历过葱岭大战,一起困守孤城月余的将士见状,纷纷扑上前来,大声痛哭,在他们的心中,苏定方或许不具备杜睿身上那百战百胜的光环,然苏定方能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坚守龟兹长达月余,单单是这份忠贞和坚韧,早已经赢得了他们的心。

    “大帅!”

    “大帅!你不能走啊!我们就要反攻了,我们就要去报仇了!”

    “大帅!”

    这一刻,每一名唐军将士都从心底里喊出了“大帅”这个称呼,或许苏定方不能带给他们胜利,但是苏定方带给他们的是感动,是坚韧,是对大唐的忠贞,这些并不比胜利来的差。

    杜睿此刻,内心当真是悔恨不已,他方才在进城之时,就知道苏定方的身体已经达到了极限,根本不敢驱驰了,可是他却已然将一个可有可无的任务派给了苏定方,让这位老将军燃烧着自己的鲜血,用生命,换取了十余万大食军被歼灭。

    这个代价值得吗?

    当然不值得,如果杜睿可以选择的话,他宁愿放走那十余万大食人,来换取苏定方的生命,可是如果再让他重来一次的话只怕他还会作出同样的决定。


()免费电子书下载
    因为即使他拒绝了苏定方出战的要求,苏定方也不会甘心留在城里,葱岭一败已经成了他的心头的魔障,他迫切的需要一场胜利,来洗刷身上的污点,可以说杜睿作出这个决定也是迫不得已。

    如若不然的话,苏定方会怎样,平平安安的回到长安,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葱岭惨败,十余万大唐将士血染沙场,一句赦免,如何能抚平他内心的伤痛。

    与其回到长安,接受一个不真诚的宽恕,苏定方大概宁愿用死来证明自己吧!

    纵观历史,有许多事情都不是一时能看清的,就像杜睿前世读史之时读过的汉朝将军李广的故事,说是智勇双全、尤其善射,古代诗歌中有不少的描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都是赞扬他的名句。他也体恤士兵。可就是这位人称“飞将军”的名将,终其一生竟然没有得到封候,引来民间无数惆怅。

    “李广不封侯,古往今来同一哭”,“自叹马卿常带疾,还嗟李广不封侯。”汉文帝戏说李广是生不逢时,“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司马迁哀叹他是“数奇”使然,诗人王维说是他命不好,“卫青不败乃天幸,李广无封缘数奇。”

    苏定方的结局,和飞将军李广何其相似,历史上的元狩四年,李广被任命为前将军,随大将军卫青征伐匈奴。

    大军出塞后,卫青命李广所部与右将军的部队合并,从东边走。东路绕道、路远,肯定不能按时与中军汇合,李广深知这一点,便向卫青请求道:“我是前将军,自然该打先锋,您却让我走东路。我好不容易才有了面对单于的机会,我愿意冲在前面,先死于单于之手。”

    出征前,汉武帝暗中告诫卫青,说李广运气差,年纪也大了,不能让他与单于正面接战,免得误事。同时,卫青还有个私心,他的救命恩人公孙敖不久前被武帝剥夺了侯爵的名位,卫青想让他与自己居中军与匈奴接战,给他个立功的机会。

    因此,卫青不肯答应李广的请求,他甚至当着李广的面,让部下把命令直接送到李广的军营里去。受到如此轻侮,李广也动了怒,连与卫青辞别的话都没说,面带怒色起身返回自己的军营。

    果不出李广所料,东路绕远,又没向导,李广的部队迷失了方向,没赶上与匈奴作战。卫青虽然与匈奴主力接战,但没抓到单于,回师时遇上李广。

    卫青要向武帝报告这次行动失利的原因,他的长史就问李广为什么迟到?

    李广心想,你哪有资格问我,就没回答。

    回到军营,李广越想越不是滋味,长叹一声:“想我一生与匈奴打了70多仗,好不容易有了与单于面对面交战的机会,却又被卫青排挤,自己又不争气迷了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我已60多岁,怎么说也是成名已久的老将,如今又受刀笔小使的折辱,哪堪忍受!”想到这,李广悲愤不已,拔刀自刎。

    李广一生戎马戍边、驰骋疆场、战功赫赫,但“不逢时”,终其一生“官不过九卿”,且落下个刎颈自杀的结局。如此英勇豪放的一代名将竟落得如此下场?杜睿前世每读至此,常常感慨,为何命运竟然是这样的,好人没有得到好报?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下场?

    现在杜睿明白了,李广之所以自刎而亡,并不是因为怨恨和感叹自己生不逢时,而是用死来证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不是找不到原因来应付失败的责任吗?舀我的命去好了。


()
    现在的苏定方何尝不是如此,葱岭一败总归是要有人来承担责任的,李承乾或许会因为他是先帝太宗皇帝的老臣,大唐的功勋,网开一面,可是苏定方不想让李承乾为难,更不想逃避自己的责任,所以他选择了血染沙场,这一悲壮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一切。

    杜睿流过泪,感叹过,便命人将苏定方的遗体整理好,擦洗干净,运回龟兹城内,苏定方临死之前,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亲眼看着大唐彻底击败大食,报葱岭之仇,杜睿虽然不能立刻给他一个交代,但是杜睿相信,这一天肯定不会远的。

    苏定方的遗体,被他的亲卫抬在?p》

    绨蛏希殴曜瘸切薪诰蓬I肀叩氖焙颍蓬M蝗蛔龀隽艘桓鼍说木俣尤幌鹿蛄耍蚍诘琅裕谜獾戎乩窭此捅鹫馕淮筇浦矣碌睦辖?p》

    将士们也纷纷跪倒在地,不知道是谁痛呼出声道:“苏大帅!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苍凉的呼喊声,响彻大地,唐军将士人人带泪,个个悲戚,苏定方的战死,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当初大唐草创之时的勋将们,如今已经大多不在人世,还健在的,也尽皆远离了杀场,安享太平去了,唯独苏定方,年过五旬,还带兵出征,纵横天下,只是天道不公,没能以一场辉煌的胜利,为苏定方的军旅生涯画上句号,不得不说是一个天大的遗憾。

    苏定方的遗体缓缓入城,杜睿这才起身,目视良久,长叹一声道:“入城!”

正文 二第四十二章

    龟兹之战,最终以唐军的胜利而告终,从易布拉西?默罕默德兵围龟兹算起,双方围绕着龟兹这座西域重镇,整整交战了五十三天,在这五十三天的时间里,阿拉伯帝国包括仆从军在内,一共战死了六十三万人,大唐一方也为此付出了二十二万人的牺牲,还损失了一代名将苏定方。

    单单是此前,一日一夜的激战,双方在那方圆不过三十余里的战场上,填进去了五十多万条现货的生命。

    经此一役,阿拉伯帝国一方已经无力东进,大唐的西陲,自葱岭以东,得到了彻底的安宁,不过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自大唐立国以来,尚属首次,事实再一次证明,当初杜睿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眼下的大唐虽然强盛,却还不具备轻松挑战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霸权,即便是能够成功,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龟兹城外,那些层层叠叠,挤压在一起的战死者遗体,已经被清理一空,只是大地之上的赤红色,却非短时间内可以消除的,放眼望去依然是满目的凄凉。

    辽阔的无边无际的旷野,极目远望看不到人影。河水弯曲得像带子一般,远处无数的山峰交错在一起,一片阴暗凄凉的景象。寒风悲啸,日色昏黄,蓬蒿断落,野草萎枯,寒气凛冽有如降霜的冬晨。

    鸟儿即便飞过也不肯落下,离群的野兽奔窜而过,似乎是闻到了这里的血腥之气,大战虽然已经结束,但是站在城墙之上,杜睿似乎还能清楚的听到那久久挥散不去的喊杀声。


()好看的txt电子书
    杜睿都不知道这样的战争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尽头,士兵们日复一日的奔走在万里的边疆,年复一年暴露在外,早晨寻找沙漠中的水草放牧,夜晚穿涉结冰的河流。地远天长,不知道哪里是归家的道路。将性命寄托于刀枪之间,苦闷的心情向谁倾诉?

    似乎自有华夏以来,炎黄子孙就不曾得到过任何的安宁,自从秦汉以来,四方边境上战争频繁,中原地区的损耗破坏,也无世不有。

    周公制礼,外夷狄而内中夏,天下事亲亲而爱民;仁民而爱物,后来礼崩乐坏,不再宣扬礼乐教化开始,人们追求的不再是仁义道德,王道也被认为迂腐不切实际,谁也不去实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华夏不净,胡兵才乘机来袭,君主好大喜功,为了一己之私,妄动刀兵,最可怜的是,士兵的性命微贱如草芥,当锋利的箭镞穿透骨头,当飞扬的沙粒直扑人面,君主享受的是胜利的光荣,而将士们付出的则是生命的代价。

    龟兹城下那场大战,还历历在目,大唐大食双方的将士在旷野之上激烈搏斗,山川也被震得头昏眼花,声势之大,足以使江河分裂,雷电奔掣,空气凝结,天地闭塞,鸟儿无声,群山沉寂,漫漫长夜,悲风淅淅,阴魂凝结,天色昏暗,鬼神聚集,阴云厚积,日光惨淡,,月色凄苦。

    尸体僵仆在空旷的荒野之上,鲜血淌满了龟裂的大地,在战阵之间,无论高贵或是卑贱,同样都将成为一堆枯骨,说不完的凄惨。

    杜睿此时回想起那一天一夜的厮杀,即便是他久历生死,却也不禁心有余悸,在那最危难的时候,战鼓声都已经变得微弱,战士已经精疲力竭,箭矢已经射尽,弓弦也已断绝,白刃相交的肉搏,宝刀都已折断,两军纠缠在一起,以生死相决。

    为的是什么,杜睿并不觉得这一战是为了华夏苍生,炎黄子孙,这一战从一开始,就是因为一个人的私欲。

    当年李牧统率赵国的士兵,为了华夏的百姓,大破林胡的入侵,开辟疆土千里,匈奴望风远逃。而到了汉朝,汉武帝为了成就自己的王图霸业,倾全国之力和匈奴作战,虽然占领了阴山,但阵亡将士骸骨遍野,互相枕藉,民穷财尽,国力削弱,这就是大义与私利的区别。

    天下间的人,谁没有父母?从小拉扯带领,抱着背着,唯恐他们夭折,谁没有亲如手足的兄弟?谁没有相敬如宾友的妻子?他们活着受过什么恩惠?又犯了什么罪过而遭杀害?他们的生死存亡,家中无从知道,即使听到有人传讯,也是疑信参半。整日忧愁郁闷,夜间音容入梦。不得已只好陈列祭品,酹酒祭奠,望远痛哭。天地为之忧愁,草木也含悲伤。这样不明不白的吊祭,不能为死者在天之灵所感知,他们的精魂也无所归依。

    杜睿想不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突然之间,他发现自己居然如此痛恨李承乾,就是为了他的大业,他的功绩,他的野心,他的一己私欲,居然使得那么多忠勇的将士血染沙场,不得还乡。

    即便是他被李承乾猜忌,心灰意冷,去职还乡之时,他也没有怨恨过李承乾,但是看着城外星星点点的火堆,那里正在焚化战死将士的遗体,他们的骨灰将会被带回到他们的家乡,但是他们的忠魂却只能继续在西域飘荡。

    “老爷!诸位将军都到了!”

    突然身后想起了杜平生的声音,打断了杜睿的思绪,杜睿低着头,微微一叹,道:“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恨归恨!这一战,杜睿只能继续拼尽全力的去打,李承乾发动这场战争是因为好大喜功,是为了自己的功业,现在杜睿打这一场战争,为的是华夏苍生,子孙万代的福祇。


()好看的txt电子书
    龟兹城的帅府正堂之内,此时的气氛显得有些诡异,按理说龟兹之战大胜,诸将应当高兴才是,但是此刻看起来,情况却并非如此,众将人人的脸上都是一派肃穆,一些人的眉宇之间还带着淡淡的哀戚。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端坐在帅位左侧的李义府,双方鏖战之时,这位监军大人,不见踪影,可此时大战得胜,他不知道又从哪一张床底下爬了出来,端坐在正堂之上,洋洋得意,似乎这场大胜与他有着莫大的关系,都是出自于他的运筹帷幄。

    杜睿龙行虎步迈入正堂,众将连忙起身,躬身行礼,杜睿看也不看,径直走到帅位前,对着后面几案之上,苏定方的灵位,拱手为礼,而后做到了帅位右侧的座位上,正中的帅位依然空着,虽然李承乾指派杜睿做征西军大总管,然杜睿却并不曾领受,他认可的征西军主帅依然是苏定方。

    见杜睿坐下了,李义府当即起身,对着杜睿拱手道:“杜大人,本官这两日公务繁忙,不曾拜见,还往杜大人爀怪!”

    杜睿冷眼看着李义府,他都已经听说了,如果不是这个李义府,苏定方就不会轻易越过葱岭,如果不是这个李义府,苏定方就不会冒然出兵,致使葱岭大败,如果不是这个李义府,苏定方也不会燃烧着自己的精血作战,最终耗尽了心血而亡。

    大战结束之后,杜睿初入龟兹,便想着找这个李义府算账,可是最终理智战胜了感性,李义府该死,该千刀万剐,就是因为他的原因,才使得葱岭一战,十数万将士殒命沙场。

    可是李义府却不该他来杀,只要李承乾不是个聋子,瞎子,他就应该知道,怎么惩处这个葱岭惨败的罪魁祸首。

    虽然杜睿有李承乾的圣旨,可以临机决断,有斩将夺权之权,可是他不想在李义府的身上用,当初他去职还乡,就是因为这个李义府的弹劾,世人皆知道两人之间有仇,如果杜睿处置了李义府的话,难免会让人觉得杜睿是在伺机报复,杜睿并不想担着这样的恶名。

    李义府公务繁忙?

    杜睿一声冷笑,他不用想都知道李义府是在忙些什么,无非就是在忙着怎么将自己往这场大捷上面贴,好减轻自身的罪过。

    不单单杜睿明白,在场诸将心里都跟明镜一般,小人就是小人,就是给他披上紫绶,带上金冠,他依然还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李大人既然公务繁忙,今日军议,就不劳烦李大人劳神了,还请自便!”

    杜睿一点儿面子都不给的回了一句,他也确实无需给李义府面子,李义府能要挟得了苏定方,却要挟不了杜睿,大不了就回杜陵,他还剩的出来劳心劳力。

    众将闻言,心中顿时喝了一声彩,这个李义府,他们也早就看着不顺眼了,此前每日守城,李义府要是但凡有些胆量,敢上城墙的话,只怕早就被人给黑了。

    尤其是那些参加过葱岭大战的唐军将领,更是对李义府恨得压根发扬,至今他们都还记得,李义府在苏定方的帅帐之内的猖狂模样,要不是李义府,哪会有那么多忠勇的大唐将士横死葱岭。


()免费TXT小说下载
    李义府闻言,脸色顿时一沉,原本还想着能往杜睿的身上贴,恭顺一点儿,好让杜睿在写捷报之时,捎带着提上他的名姓,现在看起来,这似乎不大容易。

正文 第四十三章

    西征军的军事会议,按照常理来说,李义府身为监军,军中的二号人物,自然是有资格列席的,毕竟人家代表着的可是皇权,监军一职本来就是代表皇帝监管军队的。 。。

    可是此刻杜睿居然如此让李义府下不来台,李义府原本就不是个心胸宽广的人,此刻被杜睿当着众将的面羞辱,他的面子如何放得下来。

    “杜大人!本官身为西征军的监军,如何参加不了这军议!?本官今日就要向大帅讨这个公道!况且此次龟兹大捷,本官也多有辛劳!”李义府黑着一张脸,逼问道,瞧他的模样,就好像杜睿不给他个说法,他今日就绝对不肯善罢甘休一样。

    众将闻言,心中顿时一阵鄙视,龟兹大捷是他们这些将士用性命拼来的,和李义府这个小人有何干系,要众将不鄙视都不行。

    杜睿也险些被李义府这个厚颜无耻的小人给恶心吐了,冷哼一声道:“李义府!因你一人之故,累十余万将士命丧葱岭,本帅不处罚你,圣上也不会放过你,似你这等无才无德,嫉贤妒能的小人,有何颜面站在本帅与诸位将军面前惶惶大言,还让本帅给你公道!”

    李义府见杜睿居然如此折辱于他登时大怒,道:“葱岭一败,皆是苏定方指挥不当,他自无能,与本官何干,杜大人如此折辱本官,就不怕本官一本参到圣驾当前吗?”

    杜睿原本就已经恼恨李义府牵累唐军损失惨重,此刻见李义府居然还把战败的责任全都推到了苏定方的身上,更是怒不可遏。

    葱岭一败,苏定方自然有责任,而且还有很大的责任,但是之所以战败的前提就是这个李义府几次三番的利用自己手中监军的权利,对苏定方指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