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来,首先标点符号便被推广了出去,顿时天下震动。任那一个读书人都知道这种符号的作用。可那些老儒则产生了担扰,因为一旦有了这种符号,将所有经义注解,段句区分,那么枯涩的经义就变得通俗易懂,一是失去了看文章断句的乐趣,而他们也会失去权威,于是以萧瑀,孔颖达,于志宁等大儒纷纷站出来对这本《三国演义》发动了攻击,甚至在太宗面前弹劾《三国演义》的作者胆大妄为,竟敢窜改前人留下的规矩。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杜睿虽然为人低调,但还是渐渐的有人知道了,《三国演义》的原作者就是杜睿,而且还和太子过从神秘,于是乎,弹劾的矛头便直指了杜睿。。

    太宗也看出了他们内心深处想些什么,坐在龙椅上似笑非笑。

    长孙无忌作为太子党的中间人物,自然见不得别人欺侮他的队友,站出来为杜睿了头,他向这些老儒问道:“这本《三国演义》是谁写的?”

    这不是废话!这些老臣一翻白眼,他们家中此时也几乎都有一本,或者几本,自己不看孩子还要闹着看。

    长孙无忌又说道:“他只是让自己写的一本书,使别人看得更明白,又不是窜改经义,你们急什么?”

    那些老臣闻言,顿时哑口无言,对啊!人家在自己作品上标符号,这是人家的权利。可想想不对,杜睿这个符号一出,天下文人不可能不效仿。

    他们刚要说话,太宗却向他们说:“这件事就别要再争了,你们也用这个符号把书馆里经书重注一遍,看看效果如何。”

    既然皇帝发话了,这些老儒们也就无辄。

    这时权万纪又出班言道:“圣上!虽说这标点符号是他自家事,然这杜睿所著却混淆视听,制造伪史,臣也看过这本《三国演义》,其**出现的一百五十二处错误。魏代汉乃是正统,可这杜睿却在《三国演义》当中说蜀是正统,这种明显的错误,岂是一个读书人所犯的。现在《三国演义》流传天下,还不知道要花多大精力才能使百姓知道原本历史真相。。”


()
    权万纪虽然没有明着弹劾杜睿,可处处针对杜睿,比弹劾还要厉害。原本权万纪对这本小儿之作倒也不大上心,但是自从知道了杜睿和太子李承乾过从甚密之后,就坐不住了,不管是谁,只要是挺李承乾的,那就是他的敌人,于是便急不可耐的跳了出来。

    太宗听了也没有办法,但他对权万纪的话,却不能不慎重,古代人可对历史极为甚重,无论每一个朝代都有史官专门记载历史,就连皇帝本人也无权翻看史官究竟写的什么。

    长孙无忌再次站了出来,道:“这本小说已经说明了是演义,既然是演义也就是虚构的,允许和真实有点出入,况且这本《三国演义》里宣扬的就是忠君思想。难道忠君也是错误的吗?”

    权万纪不服道:“汉朝灭亡乃是汉末外戚当政,宦官专权造成当时民不聊生,才引起黄巾之乱。陛下应当以史为鉴,勤政爱民。可杜睿小儿用了一句忠君,便妄图将事实真相隐盖,对陛下有百害而无一益。”

    长孙无忌驳道:“这本小说开篇序言中已经讲明了,以史实为基础,虚构一些有趣的故事,杜睿丑化曹操是应当的,当时曹操手掌大权,不行伊尹、霍光之事,图谋不诡,虽魏代汉成为正统,这种行为本就是不值得赞扬。示看历史结局如何,随后三国争霸,司马炎又学习曹操,以晋代魏,而后五胡乱华,南北对峙,三百多年时间,老百姓就没有得到过安生。权大人只说以史为鉴,实际上鼓励这种叛逆的行为,其心可诛。”

    太宗听着也是一阵头疼,看向房玄龄问道:“玄龄啊,你对这件事该如何看?”

    房玄龄走出来说:“启禀圣上,以臣看就如杜睿所说,这只是一篇小说,供人民茶余饭后娱乐而。杜睿虽然年幼,可身负天下才子名望,不该这样窜改历史。”

    房玄龄说完,突然又躬身一礼,说道:“恭喜圣上,贺喜圣上。”

    “咦,喜从何来?”太宗都让他们吵得头都炸开,还有什么喜,奇怪地问。

    那些大臣也是一愣。

    房玄龄又说道:“臣从这本书里看到了那个杜睿对圣上,对大唐的忠心。而且臣还看到了杜睿的智谋。”

    一句话将满朝文武震醒。一部《三国演义》当中,火攻,水攻,间谍,反间,离间,美人计,连环计,层出不穷,非大智谋者怎可写出。

    长孙无忌首先反应过来,跪下施礼,连说恭喜天降重臣,辅佐大唐昌盛繁荣。

    朝堂之上吵的如何,全都经由李承乾传到了杜睿的耳中,杜睿对此也只是一笑置之,并不怎么在意,历来朝堂之上,本就党政不断,那些大臣明着是在攻击他,事实上却是在打压李承乾。

    杜睿对那些攻讦一向不理不问,也不自辩,每日里照例说着《三国演义》,给全家人解闷,杜睿之所以讲《三国演义》,而不是小孩子更喜欢的《西游记》,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杜睿已然认定了要竭力辅佐宽厚仁慈,有长君之风的李承乾,而这《三国演义》,其实便是说给李承乾听的。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主要人物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便是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其间更是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虚实相间,主实重虚,古今兼顾,批古判今。一段故事,叙说两朝的情,一个人物,兼具两朝的性。

    宣扬仁、义、道、德、礼、信、忠、贞、孝、廉、善、美、真,贬低骄、奢、淫、佚、假、丑、恶。

    杜睿也正是在这叙述之间,对李承乾进行潜移默化,如果让太宗知道了的话,肯定会大为感动,感激杜睿的玲珑心思,大概所谓的寓教于乐,杜睿也能堪称鼻祖了。

 第四十九章 魏王李泰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当朝太子李承乾与杜睿交往甚密的事情,很快就随着一本《三国演义》,被传得沸沸扬扬。。一时间前来杜府门前递名帖拜访的士子,文人更是数不胜数,如果是此前这些人前来拜访,还只是敬重杜睿的才名,如今便带着些功利色彩了。杜睿身为当朝太子看重的人,只要能得到杜睿的赏识,自然也就攀上了一条青云之路,相比起科考来说,这条路显然便捷的多。

    不过对于朝臣们来说,此事倒也没什么值得看重的地方,皇帝将近臣的子侄召入东宫,做储君的伴读,这件事本身就很正常,在他们看来,杜睿虽然小有才名,但也不过就是太子身边的一个弄臣罢了,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

    莱国公府内,杜荷又在大发脾气,书房内再次一片狼藉。杜睿居然攀上了李承乾,这让杜荷大为恼怒,一直以来,杜荷都自视甚高,又是勋贵之后,天子近臣,大唐未来的驸马爷,以他的身份居然比不过一个小小的庶子。

    杜荷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尚乘奉御,但毕竟是太宗皇帝的未来女婿,身份就在那里摆着,他也时常出入东宫,但是和李承乾的交情却没有多深,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何杜睿却偏偏能得了李承乾的青睐。

    “又在发什么疯!?”

    书房的门被推开,崔氏面色含怒的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刚刚为杜如晦守孝结束,回到京城的新任莱国公杜构。

    杜荷还怒火中烧,但是一看到崔氏,立刻就像老鼠见了猫一般,低头缩首,战战兢兢,道:“母亲!大哥!你们~~~~~你们如何来了!”

    崔氏怒道:“为娘再不来,恐怕这莱国公府都要被你这不成器的东西给拆了!说说!今天究竟又是为了何事?”

    杜荷道:“母亲!大哥!难道你们就不曾听闻,杜睿那个野种不知道又使了什么法子,居然搭上了太子殿下,听人说,就连圣上都对他青眼有加,说他什么好大的胸襟,眼看着那野种就要飞黄腾达了,而大哥你呢,却只顶着一个父亲留下来的空头勋爵,也不过是个从六品的小官,要是让他人知道了,还不笑死!”


()好看的txt电子书
    杜构被自家兄弟这般数落,但是脸色一阵铁青,显然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崔氏闻言,则是一脸的惊讶,道:“荷儿!你这话是从那里听说的!”

    杜荷恨恨道:“前日碰上了长孙顺德大人的侄子,是他说给孩儿听的,那杜睿如今居然还打着闭门谢客,专心苦读的旗号沽名钓誉,真真是气死人了。。”

    崔氏惊道:“不想那野小子如今居然成器了!”

    杜构叹了口气,插言道:“母亲,二弟!他自过他的,于我们何干,何必生那些没来由的闲气!”

    杜荷一听,顿时就急了,道:“大哥!话可不是这么说的,你我兄弟才是父亲的嫡子,父亲去世后,圣上依然荣宠不断,如何能被那个野种抢了风头。。”

    崔氏也是愤愤不平,道:“荷儿说得对,构儿!你父亲如今不在了,咱们这莱国公府可就靠着你们兄弟两个支撑下去,为娘争强好胜了一辈子,也是咽不下这口气,你们兄弟二人身上不单有杜陵杜氏的血脉,也有我崔氏的骨血,论出身不知比那个贱婢的野种高贵了多少,怎能被那个野种压一头,你们兄弟二人好歹也争口气,别让人家小看了我们母子!”

    杜荷道:“母亲!不如干脆将那个野种逐出长安去,离了长安,我看他还如何去纠缠太子,那座宅子本来就是父亲留下的,理应由大哥继承,绝不能便宜了那个野种。”

    杜构闻言忙道:“又在说混话,那宅子的房契,地契已经交割了,如何还能要的回来,当初和那杜睿也曾明言,要分家另过,如今哪还能管得到他,再说他有太子的庇护,声名就是圣上也有所耳闻,我们便是到京兆尹去,又怎能奈何他!”

    杜荷左思右想,见真的便不能对付杜睿了,不禁怒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看着那野种风光。”

    杜构想了想,道:“他自攀附太子,难道我们兄弟就不能!”

    杜荷闻言一怔,道:“大哥!你的意思是我们也去依附太子殿下?”

    杜构哼道:“如若是那样,如何还能对付得了杜睿,如今太子的储位虽然稳固,但是圣上对魏王殿下的荣宠却不见减少分毫,杜睿既然攀附太子,我们何不去投魏王。”

    魏王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四子,母长孙皇后。雅好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是当时的书画鉴赏家。且魏王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倍受太宗宠爱,史载“宠冠诸王”,为太宗最宠爱的儿子。原本按照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又因为李泰好士爱文学,太宗就让他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著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胤、记室参军蒋亚卿、功曹参军谢偃、韦挺、杜楚客等人竞相攀附。

    杜构兄弟这边想着如何去攀附魏王李泰,而魏王府上,李泰也聚集了自己的一班心腹,商议着关于杜睿的事情。

    李泰如今不过才九岁,但是毕竟是天家贵胄,亦生的雍容华贵,只是和李承乾的风度翩翩比起来,李泰则显得过于肥胖了些。


()免费TXT小说下载
    虽是年幼,但李泰自幼便聪慧异常,于史书经意上,更是冠绝诸位皇子,深为太宗所宠爱,小小年纪便已开府,更是因为才名,身边聚集了一大批高门显贵的子弟,在朝中也有人为其张目。

    “这杜睿可是那个‘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那个杜承明!?”李泰不但聪慧,而且早熟,小小年纪,便已然有了天家的风范,言行举止也带着些许威严。

    萧德言道:“正是此子,传言此子本是先莱国公杜克明的庶子,杜大人辞世后便被发遣出府,如今在关中也小有才名。”

    一旁的杜楚客闻言,不禁面露羞赧,当初他听说杜睿名扬之时,心中也是惊异不已,对于杜睿他的印象也相当淡漠,只记得亡兄似乎除了杜构,杜荷两个之外,倒是有个庶子,只是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庶子,如今居然成了名满天下的大才子,更与太子李承乾结为挚友。

    “小有才名!?”李泰闻言一笑,他本身自视甚高,对天下那些自诩才子的人一向不大瞧得上,统统认为是言过其实,“杜大人!既然此子如此了得,又是杜大人的侄子,可否招揽过来,为本王所用!”

    杜楚客闻言也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与杜睿虽说是叔侄,但两人却没有半点情分可言,如何能他一句话,边让杜睿屈膝来投。

    萧德言倒是满不在乎,道:“殿下!不过是个黄口小儿,殿下既然想要招揽,使人召来即可,哪用得着,这般麻烦,想来那小子也不会不识抬举!”

    李泰闻言大笑,自打太宗下旨允许他设立文学馆,招揽天下才子,他便一直认为这是太宗对他的一种暗示,对于李承乾那个长兄,也从来不大放在心上。

    “既然如此,杜大人可辛苦一趟,将那杜睿召来,本王倒要亲自考较一番,看看那杜睿是否真的有学问。”

    杜楚客无法,只好躬身应是,忙出去准备了。

 第五十章 严拒

    “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缯而万物否矣。

    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

    此前的《三国演义》已经截稿,眼看着成绩不错,所有听众的推荐票,月票什么的全都进了杜睿的口袋,于是杜睿也上了瘾,再加上着炎炎夏日,又实在没什么好做的,杜睿便开了新书,《水浒传》不能讲,《金瓶梅》不敢讲,《红楼梦》倒是不错,里面恩恩爱爱,你侬我侬的,只是杜睿之前一时的恶趣味将里面人物的名字全都给了宝钗她们,现在要是讲出来的话,估计几个丫头就要怀疑他居心不良了。


()
    于是杜睿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把《西游记》这本老少皆宜的神话故事类的名著拿出来,显摆一下了。只不过应有的改动自然是少不了的,此时节玄奘估计都还没走到天竺,更别说什么太宗与玄奘结为异性兄弟的事情了,估计要是按照原文说出来的话,那满朝看他眼红的大臣们非给他按上一个诽谤皇室的罪名,然后五马分尸。。

    所以杜睿便将这个故事给搬到了汉代,这样一来虽说有些牵强附会,但总归不会犯忌了。

    杜睿一口气说到:“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毕竟不知向后修些什么道果,且听下回分解。”为止,把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说完了,就没再说下去。

    杜云莲哪里听到过这样神话故事,她双眼圆睁,还眼巴巴想着第二回,就连跟着李承乾一起过来蹭白书的安康此时也听傻了。

    可是杜睿愣是不为所动,照例说完一回之后,转身便去收拾东西,这《西游记》可是他压箱底的宝贝了,要是加快更新速度的话,以后没得讲了,再被安康公主那个口不择言的小丫头按上一个江郎才尽的名头,岂不是更糟。当初的《三国演义》就是这样,被人连连催更,杜睿又讲到了兴头上,结果连连爆发,到最后一部《三国演义》居然二十多天便截稿了,这次怎的也不能再重蹈覆辙。

    “又是这般,三哥!今日便多讲一回吧!”杜云莲跑过去拉着杜睿的手一个劲儿的摇了起来。

    李承乾此时也听入迷了,忙道:“就是,承明便多说一些,那猴王,不对,是孙悟空此后究竟如何了?”

    安康虽然没说话,可也眼巴巴的看着,似乎是在期待奇迹的出现。

    “不讲了!不讲了!说好每日一回的,再说这故事我也要编,今日全都将完,明日没得讲,大家可又要苦挨这大热天了!”

    杜云莲见没的情讲,嘟着嘴,满脸郁闷的将杜睿的手甩到一边,道:“三哥最是小气,偏偏勾起了人家的心思,却又闭口不言,最讨厌了!”

    杜睿也不在意,求他都求不出来,更何况是这拙劣的苦肉计了!

    “怎么读没用,说是不讲,便不讲了!”

    正想着把其余人都轰出去,开始给李承乾授课,这段时间他给李承乾说的便是历史,那些历朝历代的兴旺,用这些实例教导李承乾应当如何做一个君王,这种君王之道是不能名言的,历朝历代那些好为帝王师的人,有几个能有好下场的,因此杜睿也只能通过不断的启发,来让李承乾明白一些道理。。

    可是还没等开口,就听见书房门外的杜贵禀报:“少爷!二老爷来了!”

    二老爷!


()
    杜睿神情一怔,还真没想出来这位二老爷是何方神圣。

    还是杜云芙小声说了一句:“该不会是二叔来了吧!”

    杜睿猛然想了起来,杜如晦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