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睿抬头看了房玄龄一眼,面带哀戚道:“家父新亡,为人子者,不能代父死,已是不孝,何忍老父灵前无人侍候,子曰:‘为送死者!以当大事!’,可见死者为大,圣上英明,想来不会与小子一般见识。”

    前世他就遇到过不少想房玄龄一样鸡蛋里挑骨头,找自己麻烦的老人家,他要是没有点儿急智的话,恐怕早就被人给问得哑哑无言了。



    房玄龄一愣,没想到自己本来是想质问对方的,却反而被这个毛头小子给将了一军,看他的样子想来不过十三四岁,没想到就这么伶牙俐齿。

    圣上英明,不会与他一般见识,那自己刚刚和他一般见识了,岂不是说自己就是个老糊涂。

    想到这里房玄龄都不由得想笑,可是再一想,这是在自己故友的灵前,赶紧板住了脸道:“汝呼克明为父?”

    “小子乃亡父第三子,杜睿!”

    “杜睿!”房玄龄听到这个名字不由得惊呼出声,道,“可是曹选侍之子?”

    之前杜睿也曾听老仆杜仲说过,自己这一世的母亲曾经是皇宫内有品级的宫女,后来被当今太上皇(当时还是皇帝的高祖李渊)赐给了当时还是秦王的太宗皇帝,后来太宗破薛举,大赏有功之臣,又将自己的母亲赐给了杜如晦。。只是提起自己的母亲,房玄龄为何会惊成这般模样。

    “正是!”

    房玄龄听了点头道:“这就难怪了,当年曹选侍也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说完就闭口不言,眼睛望向门外,像是等着迎接圣驾,他人虽然因病出不去,可是该进的心意却不能少,可见房玄龄甚知为臣之道。

    这时候太宗已经进了庭院,杜睿虽然还在灵堂之内,却也瞧得分外清楚,让他惊讶的是,太宗皇帝居然是徒步走来了,刚刚下过一场大雪,街上难免泥泞,此时太宗的龙袍之上已经沾满了污泥水渍。

    他长得身材高大,十分英武,这和那些画像上看到的颇有几分深似,两道剑眉直插入鬓,一双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里此时也布满了泪水,高鼻梁,厚嘴唇,三缕短髯,显得英气勃勃,此时应该才三十多岁,正值壮年,却因为突厥连年寇边,吐蕃时常滋扰,再加上新朝初立,人心不稳,让他看上去有些憔悴,如今又痛失臂膀,即使这日后威名赫赫的天可汗,此时也不禁显得有些无助,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个凡人罢了。

    在他身后还跟着几个少年,其中一个穿着和太宗一样的明黄衣服,看上去有个十四五岁,想来应该是如今的当朝太子李承乾,其他那几个应该就是李泰,李恪等皇子了。

    太宗不但是自己来了,还把自己的几个儿子也一同带来,可见隆遇之厚。就连杜睿这个冒牌货此时也不禁看着棺椁感叹:“你这一死倒也不枉了。”

    太宗站在庭院之内,看着面前跪着的人群,再看看这满府的白色,不由得悲从中来,跌足捶胸,失声痛哭道:“克明早夭,使国失一栋梁之才,使朕如断一臂也。”

    说完也不理众人,直接朝着灵堂走去,杜府上下赶紧在后面跟着,皇上亲自带着众皇子前来祭拜,这是多大的恩宠,生怕有一点儿闪失。


()免费TXT小说下载
    太宗进了灵堂,先是看见了面无表情跪在棺椁旁的杜睿,正觉得奇怪,就听见旁边房玄龄的参拜声,顿时也顾不得杜睿了,走到胡塌前,一把握住房玄龄的手,哀戚道:“玄龄!如今克明已故,朕感痛失一臂,望爱卿保重身体,朕离不开爱卿,这大唐的天下,朕也还等着爱卿来帮朕料理,只是痛惜克明竟天不假年,着实让朕不胜悲切。”

    杜睿看着那边君臣相得,也不言语,连眼睛都没抬一下。

    其他人纷纷回到了自己的位置,杜构临跪下前还回头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杜睿也不在意,只当没看见。

    刚才众人进来的时候,杜睿还看到了这杜府的女主人,杜如晦之妻崔氏,正是山东豪门崔家之女,昨天夜里只是匆匆一见,今日在看到时,杜睿发现这个看上去非常丰腴的女人眼中满是刻薄之色,想来自己今后和妹妹的日子不会好过了。

    太宗皇帝又哭了一阵,接着命内监搬出圣旨,先是把杜如晦好一顿夸奖,然后又历数了他这些年来的功劳,最后才到实际的慰劳,辍朝三日,在京大小官员一同举哀,赠司空,加食邑三百五十户,擢升长子杜构为尚舍奉御,次子杜荷为尚乘奉御。至于杜睿,大概太宗皇帝都不知道杜如晦还有这么个儿子,虽然刚才匆匆的看了一眼,想来过不了几日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了。

    圣旨读完,作为承袭莱国公爵位,日后杜府的当家人杜构率先抢出叩拜谢恩。

    “臣代亡父叩谢陛下天恩!”

    太宗看着杜构,大概是想起了已经去世的杜如晦,眼眶不禁又湿了,手抚着杜构的后背叹道:“朕与汝父,从于患难,相交十余载不曾相离,谁知天不假年,中道相别,朕亦不胜悲苦,今汝既已成年,当事效汝父,早晚侍奉汝母,勿使汝父于地下心忧。”

    杜构急忙再拜:“臣谨遵陛下教诲!”

    杜睿在后面看着太宗皇帝的种种做派,也不禁心生感叹,不管日后人们对他是褒是贬,但是至少有一样,他绝对够后世君主学一辈子,那就是和大臣之间的关系,除了君臣,更是挚友。

    如今杜如晦早亡,不仅及早做出了相应的抚慰,更像个长辈一样对着杜构悉心教诲,不单单是尽到了一个君王对臣子的责任,更是尽到了一个朋友的责任。

    又纷扰了半日,太宗才离开,房玄龄也跟着走了,走的时候还若有所思的看了杜睿一眼,不过什么也没说。

    但是杜睿分明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担忧。就像太宗看杜构一样,那是种长辈对晚辈的担忧。

    ps:新人新书!日更一万!求票,求收藏!

 第四章 杜陵


()
    房玄龄在担心什么,杜睿自然一清二楚,无非就是自己日后的前程,说是前程,还不如说是今后的两餐温饱。。以他如今在杜府的地位,以及崔氏和那杜构兄弟对自己的态度,杜睿不难猜出自己未来的窘境。

    杜如晦虽然为官清廉,但是毕竟也是豪族出身,家资颇丰,又得太宗恩宠,时常赏赐,说是富可敌国那是胡说八道,败坏老杜的名声,但至少够这一大家子人什么都不干也可以衣食无忧了,此外听老仆杜仲说,杜如晦生前曾治下了许多田产,只是可惜这些田产都是人家嫡子才可以继承的,像杜睿这种身份连边儿都捞不上。

    本来杜睿以为自己很快就会被逐出门外了,可是托了那个便宜老子的福,因为这段时间,崔氏和杜构兄弟都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了丧事上,根本就没人理会他,这也让他暂时有了个栖身之所,不至于刚一穿越就露宿街头。

    和他有着相同担忧的就是杜如晦的另外几房妾室与他们的那几个女儿,杜如晦生前一共有妾室四人,除了玄武门之变时死的杜睿生母曹氏之外,还有马氏、白氏,季氏。

    其中妻崔氏生长子杜构,次子杜荷,长女杜云盈,次女杜云芊。

    马氏生四子杜苹(早夭),三女杜云芙。

    季氏声四女杜云卓,五女杜云希。

    白氏无所出。

    曹氏生三子杜睿,六女杜云莲。

    现在杜如晦已死,自己的生杀大权都握在了善妒的大妇崔氏手中,也难怪这几个可怜的女人会这么担心。。

    杜如晦的老家在京兆杜陵,虽然比不上那些山东,关内的豪门大姓,但是在当地也颇有名望,特别是出了杜如晦这个社稷功臣之后,更是一跃成了当地的新兴势力。虽然现在老杜去世了,可是余威犹在,更何况无论是老杜的弟弟杜楚客,还是两个儿子杜构,杜荷又都在朝中任职,颇得太宗信任,其中杜荷更是太宗皇帝爱女阳城公主的未婚夫婿,可以说老杜虽然不在了,但是杜家这颗参天大树依然枝繁叶茂,没有丝毫要凋零的趋势。

    古人对死者归葬乡里,入土为安的观念极重,本来当初杜如晦病重时,太宗本想让他以后陪葬皇陵,但是杜如晦却坚持落叶归根,太宗也不好违逆了功臣的意思。

    等到丧事办完之后,杜构、杜荷两兄弟就开始商量着要把老父的棺椁送回老家杜陵安葬。同时按照古时的礼法,长子杜构更要在杜陵守孝三年。

    本来杜睿以为像这种事根本就轮不上他,说白了反正这家里也没有人把他当成是杜家子弟,根本就不会有人带着他玩儿,可是没想到最后商量的结果,还是把他给捎上了。

    仔细想想觉得这样也不错,至少穿越到唐朝,他还没机会出府去看看,正好趁着这次杜如晦归葬的机会,好好看一下大唐的风土人情,看看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繁华。


()免费电子书下载
    订好了归葬的日子,那天长安城外送别的人至少都有上千,其中当然有真心实意前来送杜如晦最后一程的亲友团,但是绝大多数还是接到了太宗的圣旨,不得不到场应景的。。

    太宗皇帝也专门派了魏王李泰前来送行,杜睿上一次在杜府还没看清这个日后想歪了心思,要靠着一帮舞文弄墨的大才子造反的皇子,这次机会来了,他倒要看个仔细。

    只见李泰大约十岁出头,但天家子弟子弟毕竟不凡,小小年纪就已经显得雍容大度,行为举止异常落落大方,每一个步骤都严格的按照礼法来进行,看得杜睿也是连连点头。只是这样一来虽然博得一众老臣的交口称赞,却少了点儿人情味儿。

    和送葬的人话别之后,一行上百人开始朝着杜陵前进,一路上这个队伍不断地壮大,一些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赶来的杜氏子弟也加入了进来,队伍的速度也降了下来,因为每一次有人加入,都要上去絮叨一番,对这个杜睿是相当反感的,有很多人在杜如晦生前可能根本就没见过,现在赶过来,恐怕也只是想在新的莱国公杜构面前好好的表现一番,好为自己谋一个前程。

    杜睿本身就对这些迎来送往相当的反感,不过好在根本就不需要他出面,就这么在一旁看着杜构,杜荷两兄弟和那些来凑热闹的杜氏子弟不停的絮叨,本来路程不算很远的杜陵,这支送葬队伍,整整走了五天才赶到。

    赶到杜陵的当天,离得老远,杜睿就看到了先一步赶回来的杜楚客安排的迎葬队伍,一眼望去,满目皆白,足有上千人前来迎接,杜睿见了,心里也不由的感叹,老杜同志虽然仙去了,但是余威还着实不小。

    灵车行到近前,前来迎接的人在杜楚客的带领下尽皆跪倒在地,顿时哭声震天,只是其中又有几个是真心实意的,杜睿就不得而知了。

    作为杜如晦的庶子,杜睿自然也不能幸免,跟在大家的身后也匍匐于地,用这种穆斯林朝圣的形体姿势来表达这此刻心情的悲痛。

    热热闹闹的又折腾了半天,总算是把一些归葬的仪式进行完了,这个时候总算有人想起来饿了,又乱糟糟的安排吃饭,杜睿和妹妹小莲也有幸分到了一碗稀粥,虽然难以填满饥肠辘辘的肚皮,但是总算能再顶一阵子了。

    前世学习的过程当中,杜睿最为瞧不上的就是那些儒家经典,所以对“为送死者,以当大事”的葬礼过程并不十分了解,好在也用不着他出面,只要跟着大家一起做,滥竽充数也就可以了。

    本身作为一个庶子,杜睿在这庞大的送葬队伍之中就没什么存在感,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全都集中在了新任莱国公杜构和城阳公主的驸马杜荷身上,虽然老杜同志的遗骸就摆在一旁,但是真心实意前往拜见的人却没有几个。这些人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阿谀奉承上面,至于对象自然就是杜构,杜荷两兄弟了。

    看到这样的场景,杜睿这个外人心里也不免对老杜同志表示沉痛的哀悼,只因为他着实的生了两个混蛋儿子,老夫尸骨未寒,这两个混球就在众人阿谀之词的轰炸之下,有些飘飘然了。

    特别是太宗爱女城阳公主的未来夫婿杜荷,更是止不住的呵呵大笑,全然忘记了此刻是什么时候。

    在一旁迎来送往的杜楚客见了,也是连连摇头不止,显然虎父犬子,虎父犬子,但用在杜家人的身上未免过于贴切了一些。

    杜睿虽然也是心怀不满,毕竟他现在也算是杜家人,看到两个混球长兄这么不把自己的亡父放在心上,受人指责的时候不免还会把他给跨上,别人才不会去仔细的分辨哪个是杜如晦的混蛋儿子,哪个是杜如晦的好儿子,骂人的时候也只会说:“杜如晦的儿子,端的不当人子!”


()
    看看!杜睿没招谁,没惹谁,老老实实的跪在灵前不住的陪着磕头,还是不幸要被殃及池鱼了。

    好在这样受千夫所指的日子也不会太长,忙忙碌碌的过了半个月,老杜同志的葬礼总算是结束了,杜构作为长子本来是要守孝三年的,但是这个时候儒家的发展还没有像后世那么猖獗,就是不遵照这个古礼,也没什么人敢跳出来说三道四。

    太宗考虑到杜构作为新任莱国公,以及快要成亲的状况,当然也是期盼着老友杜如晦能尽早有隔辈人继承革命事业,就特例允许杜构守孝三个月,之后回长安任职。

    将杜构这个队友留下,一行数百人的送葬队伍,又在杜如晦正妻崔氏的率领下返回了长安。

    此时杜睿可不会因为老杜同志入土为安,他再不用陪哭陪跪而庆幸,最主要的一个现实已经摆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未来,此时也到了要宣判的时候了。

 第五章 放逐

    莱国公府内宅,刚刚晋升为未亡人的杜如晦遗孀崔氏老夫人正襟危坐,旁边空着一把胡椅,那是曾经杜如晦的座位,已经袭爵,成为新任莱国公的杜构,和城阳公主的未婚驸马杜荷站在崔老夫人的身后,俨然一副哼哈二将的模样。。

    杜构这厮居然没在杜陵给老杜同志守陵?杜睿不禁一阵腹诽,敢情他们前脚刚到长安城,杜构就快马加鞭跟着赶来了。

    杜睿见到这阵势,心里不禁微微一颤,他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什么,但是很快就反映了过来,拱手施礼,口称:“母亲!”

    因为崔氏是正妻,尽管杜睿不是她亲生,却也要称她为母亲,如果杜睿的生母曹选侍还活着的话,杜睿称呼她,也只能叫姨娘。

    崔老夫人今天难得对杜睿表现出了格外的宽厚和慈祥,伸手虚托了一下,道:“睿儿不必多礼!”

    杜睿再施一礼,垂首而立,道:“不知母亲今日唤孩儿来,所为何事!?”

    崔老夫人言道:“今日唤你来,确是有件要紧事,你父亲早卒,咱们这莱国公府恐怕也就今不如昔了,虽然圣上优宠,但是以往那些亲朋故旧恐怕也没几个还能记得你父亲的好处,你虽不是我的亲子,但你亲母早逝,你既然叫我一声母亲,为娘这个做母亲的自然是要为你谋划一番的!”

    杜睿闻言,心中不免一突,心道:正戏来了!

    只听崔老夫人续道:“你父亲早卒,况且近些年来卧病在床,对你也疏于管教,这莱国公的爵位,你大哥已然袭了,你二哥虽然顽劣,但也自有他的出路,唯独你年轻识浅,为娘这做母亲的自然也要有所安排。。”



    杜睿听着,已经知道了这偌大的莱国公府恐怕已经容不下他了,现在势必人强,他一个年仅十岁的庶子能说什么?还能反抗吗?

    “单凭母亲做主!”

    崔老夫人见杜睿居然这么识趣,自然也很是满意,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为娘可就说了,既然你的父亲已经不在了,又没讲明怎么安排你,不过这莱国公府又传给了你大哥,你们兄妹再住在这里,难免有所不便,而且圣上已然降恩夺情,你大哥服完三个月的孝,就要随驾听后圣上差遣,你二哥和城阳公主的婚事,圣上的意思是不能再拖了。这样一来,为你父亲守孝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你的身上,睿儿!你年纪幼小,心性跳脱,为你父亲守孝既是你的本分,也能让你收收性子,这样吧!以前你父亲做侍中的时候,也曾有过一所老宅,为娘想来,你们兄妹就住过去吧!”

    杜睿一听,不禁露出了苦笑,杜如晦才刚刚入土,这个善妒的恶妇就想着驱逐他这个庶子了,还说什么心性跳脱,这借口未免也太牵强了一点儿了。恐怕不仅仅是他们兄妹,杜如晦另外三个妾室,和她们所生的杜云芙,杜云卓,杜云希,估计也难逃相同的命运,不过好在还能分到一所老宅,不至于刚穿越,就没有片瓦遮雨。

    想着,杜睿再次对崔老夫人深施一礼,这次倒是实心实意的,虽然崔氏驱逐他们兄妹有点儿不厚道,但是总归没有做得太过。

    “孩儿领命,多谢母亲!”

    崔氏可没想到杜睿居然这么知情识趣,忍不住笑道:“既然如此,为娘也就不留你了,至于财帛,为娘自然也不会亏待你,你虽是庶子,分家于理不合,但你父亲膝下就你们兄弟三个男丁,为娘也不能太薄了你,这样吧!你既然代你的两位兄长为你父亲守孝,为娘就擅自做主,从库府中支取一千贯与你,构儿!你没意见吧!?”

    杜构虽然满脸的不情愿,但是既然如今莱国公府事实上的当家人崔氏都发话了,他也不好反对,只能应道:“全凭母亲吩咐!”

    “好!”崔氏喜道,“睿儿!既然你大哥都已经同意了,那么为娘看就今日吧!你和小莲也收拾一下,就不用向为娘禀报了!不过记住,你即使分家另过,在外也不能坠了你父亲的名头,可听清楚了!”

    杜睿闻言,心中不免发苦,一千贯就把他给打发了,原本还想着能借着莱国公府这杆大旗,做个纨绔子弟,逍遥一世呢,谁知道这就被赶出了家门,只可惜,现在的杜睿连一丁点儿的反抗能力都没有,只能像个应声虫一样,躬身施礼。。

    “孩儿谨遵母亲教诲!”

    “好了!既如此!你便去吧!”崔氏已经开始赶人了。

    以杜睿现在的身份,自然是不能和崔氏讲条件的,人家毕竟还没让他净身出户,虽然杜如晦刚死,就将庶子赶出家门,有点儿不近人情,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制度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