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崛起-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前线的集团军数量降低到了5个,但是每个集团军的兵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一个集团军有30万上下的部队,这在开战之初是无法想象的。

    而造成这种形势的原因,除了对方太强大,需要更多更高效的集中兵力之外,另外一个原因是,装备优先,虽然集团军的规模比之前普遍提高了6成以上,但是装备数量并没有相应的提升,如果依然保持原来的编制的话,那么装备会太过于分散的,火力集中化,是在重装备密度不够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把大量应该配属给下级单位的武器装备抓到上级,以求在关键时刻打出一波决定性的攻势,而代价就是,下级单位在和敌人同级对抗的时候会非常非常惨!

    目前,俄国5个集团军部署的形式是这样的,第一集团军的防御核心是东普鲁士,这个集团军的兵力并不强,大概只有28万人,但是在俄国人看来,却是最安全巩固的,因为这支部队依托了开战之前修筑的防线,而且这里虽然是平原,但是却有不少树林,容易通行的地方有要塞。依靠钢筋混凝土工事和里面火炮机枪,包括博鲁西诺夫在内的俄军高层认为,这里是安全的。

    然后沿着双方边界线部署的是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其中第二集团军兵力有35万人,而且他们装备较好,他们的位置恰好处于俄德对峙的部分,按照计划,是用于抵御马肯森的东普鲁士集团军,以及部分巴伐利亚军团。第三集团军处于后世的捷克斯洛伐克边境线附近,这支部队兵力只有30万,主要作用是用于防御奥匈帝国,因为奥匈军团的战斗力表现的很差劲,所以,俄国人并不是很在意对手。兵力和战斗力略弱是肯定。

    逆时针环绕快一圈之后,在从卢布林到布列斯特以南地区,这里是俄国人另外一个重兵集群,这里整整集中了40万俄军,兵力处于俄属波兰地区5个集团军之冠!而且装备也是最好的,所有的师一级速射炮几乎满员,重炮的满员率也在7成以上!这支部队由库罗帕特金亲自指挥,甚至还配属了专门的空军,和俄国目前3成以上的卡车反坦克炮部队。

    之所以第四集团军能有如此强大的兵力是有原因,因为俄国人认定巴伐利亚军团的主力会在这个位置,因为去年巴伐利亚军团就是从这里深深的楔如俄军阵地的,而在冬季,利奥波德亲王又把罗马尼亚搞定了,多达至少6个师的兵力依然停留在这里,俄国人也意识到德国人可能从自己脑后这个位置狠狠再插一刀,所以,即使再困难的情况下,这里的守军依然是最强大的!这个巨大的编制完全可以称之为集团军群!即使历史上开战之初,对德国发动攻势的西北战线的两个集团军加一起也远不如这支俄国最后的精锐兵团!

    “这个集团军到现在为止居然还能凑出多达1800门的火炮,我真是小看俄国人了,我的压力并不小啊。”在德国的电报中,利奥波德亲王曾经这样半认真半开玩笑的说道。

    至于剩下的部队则被集中在华沙地区,作为整个战区的总预备队。这支部队的总兵力在25万左右,装备一般,位置靠后,由总司令尼古拉耶夫亲自指挥,是俄军在整个战线上最后的一根保险绳。而在俄国人的计划中,这支部队多半是用在对南线的支持上。

    “第三集团军面对的情况并不严重,最前面的防线被突破是正常的,因为这本来就是一条警戒线,仅仅用于警戒。”尼古拉耶夫顿了顿说道。“在主阵地上,他们会被碰的头破血流。让第三集团军自己解决就好了。”

    “第二集团军的情况怎么样?”尼古拉耶夫随后问道。

    “很不好,马肯森的军团已经发动进攻,在大量坦克先导下,已经在我们的防线上打下了数个楔子。双方正围绕这些楔子争夺。部队预备队开始往前移动,希望可以将突破口控制住。”旁边一名军官说道。

    “很好,现在我们至少可以和对方打的有声有色,这很好。”尼古拉耶夫长出一口气说道。要知道,在去年的战斗中,德国装甲部队也许会被阻止,但是他们停下的脚步绝对不会再浅纵深,所以,虽然防线已经被打下数个突破口,但是尼古拉耶夫也必须用打的不错来形容。因为打的确实不错。。。。。。。

    “各位,难道大家没有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甚至可以用严重来形容的问题吗?对方这次攻击打的太分散了,太没有章法,而且太无力了!”一旁的博鲁西诺夫犹豫再三还是说出了他的观点。

    “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巴伐利亚军团并没有参加战役。第二种可能就是他们有什么阴谋。”说着博鲁西诺夫快步走上前去,拿起沙盘旁边的推杆说道,“在我们的东南方向,那里一马平川,太适合大兵团突击了,而这条防线并不巩固,我们毕竟只修了3个月不到!”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1334章 铁骰子转起来 1() 
“拙略的牵制。”看着前线送来的战报,马肯森有些不满的说道。“不要说神似,连形似都没有。奥匈军团我可以理解,但是巴伐利亚军团?”

    “这并不重要,是我特意要求的,奥匈那边先不说了,他们本来就打不出多好的战果,至于说接替你的战位的巴伐利亚军团,他们现在也是在隐藏实力,虽然理论上我们的攻击主要从北面的东普鲁士以及南面发动,但是谁能说佯攻不能变成主攻呢?”王子微微一笑。毫不介意马肯森的不满。

    “作为攻击方,我们的形式还是很不错的,俄国人对他们的第一集团军很信任,兵力上没有额外的调动。以你一个半集团军的兵力打穿这层防线应该没问题吧?真正的难点还是南线。”王子指了指地图。

    “即使那里是40万头猪,也够杀一会的了,俄国人这一次猜中了一半。并且做了防范,我们硬打是可以的,但是是否能尽全功,是否能快速突进就难说了,所以,我们的计划依然是开始制定的南北夹击,但是同时,我们也保留从前线发动一场快速突击的能力。”王子笑着解释道。

    “那么是利奥波德亲王先动手,还是我先动手?”马肯森想了想问道。

    “当然是让利奥波德亲王动手了,这既是正面进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算牵制!”王子说道。既然俄国人已经有些提防了,那么倒不如先“照顾俄国人一下,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到南边,这样的话,马肯森的攻击会更顺利,只有马肯森能打穿边境防线,那么在平原上,就不会再有人可以阻止王子的钳状攻势了!俄国人再NB,最多也只能暂时拖住某一个方向,只要有两个方向同时形成突破,那么这场战役就已经赢了大半了,剩下的就是看能抓多少了。

    “如果,您在巴伐利亚西线的部队也发动进攻的话,那么会不会影响第二阶段登陆里加?”马肯森问道。

    “不会,海军那边会提供几乎7成以上的炮兵和炮兵辎重。海军陆战队也会参战,我们可以动用的兵力额外增加了不少。”王子回答道。

    “所以,从现在开始,决定三国命运的铁骰子已经开始旋转,3颗骰子,只要加起来总数大于6我们就能获得压倒性胜利!”鲁普雷希特已经厌倦了东线的久拖不决,他需要尽快、干净、利落的干掉对手!半个小时之后,鲁普雷希特就给利奥波德亲王发电报,要求部队在明天凌晨按照计划发动进攻。

    面对俄国人准备的重兵集团,王子的信心还是很充足的,甚至比作为一线指挥官的利奥波德亲王都更自信,这不仅仅是因为装备优势,同时也是一种战略战术上的优势,如果说在2战陆军快速进攻的战术的话,无非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德国的闪电战,另外一种就是苏联的大纵深作战,至于说英美?你可以说他们没机会,也可以说别的什么原因,但是论陆战,和东线的苏德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鲁普雷希特曾经分析过后世两种战法的区别。如果要简单的来说的话,闪电战更像是一种在第一波攻击中直接使出全力,突破对方防线后,快速向地方纵深突进,这种战术对于浅纵深部署的敌军来说效果非常不错,对付闪电战的关键不在于你第一道防线能修多解释。相信我,你防线修的再结实也是可以突破的。。。。。。。因为从战略上来讲,进攻放掌握了攻击时间、地点以及兵力优势。人家之所以选择打这个点,肯定有相当的把握。

    而且防线是死的,机动军团是活的,你防线修的再好,人家可以炮兵和空军敲开,可以用伞兵直接突袭你的关键节点。可以用空军遮断你的增援。多管齐下,肯定能把你的防线打穿,或者说绕过去。这种战术对于防线来说肯定能打下来的,法国人的马奇诺防线是这么完蛋的。苏联2战初期的筑垒区也是这么完蛋的。

    真正对付闪电战的办法是什么?大纵深防御啊!闪电战在力量使用上属于那种全家老小一波上去,能打死就赢了,打不死就输了。在战役开始之初,实施闪电战一方的力量是最强的,但是随着不断的推进,战损固然会削弱力量,同时,机械故障,补给问题也会消耗力量。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层层设防,同样的兵力拉大防御纵深后不但可以消耗对手,而且可以让进攻方很难合围大量的部队。要知道,闪电战进攻的刀锋那是相当锐利的,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自行火炮以及大量的空军。到是后面的步兵就不行了。他们的行军速度可远远跟不上前面,如果仅仅是合围而不能吃掉大量的敌军的话,那么闪电战的战略意义就差很多了!

    而大纵深作战呢?其实主要步骤分成两个,第一个步骤是全线攻击,同时在多个方向压迫防御方。然后在获得突破之后,进入第二步骤,由坦克和机械化步兵组成的军团从切口中冲进去,然后扩大战果,而第三个梯队就是支援梯队。这种战术专门为了对付对方的纵深防御而设计。如果仅从规模和对纵深的破坏上来说肯定比闪电战要好的。但是王子认为,大纵深战略和闪电战不能简单的拿出来类比,因为他们适用的国家和情况不一样!

    说简单点就是屌丝国家适合闪电战,因为他们国力有限,兵力也就有限,你还玩全线突击同时压缩防御阵地?这个无疑是分散了力量。集中在一起,也许你还能突破,分散了怎么突破?而大纵深作战呢?他至少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自己的兵力占据绝对优势,适合于顺风局而不是逆风局。(另外闪电战也好,大纵深作战也好,只要是进攻战役似乎只要成功的都是掌握制空权的一方,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

    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1335章 铁骰子转起来 2() 
大纵深战术理论这东西在2战前就有了。比如说在库尔斯克战役之前,诚然,苏联打出过类似斯大林格勒这样的出色反击,但是同样也出现过哈尔科夫反击战、火星行动这种糟糕的结果。尤其是火星行动,被称为朱可夫元帅一生中最大的败笔。。。。。。。诚然,你可以说苏联在那个时候的战略战术还不成熟,但是,王子认为,最关键的是,优势还不够大。。。。。。。比如说后世比较有名的巴格拉季昂战役,看看乌克兰阳台德国可怜的兵力以及苏联调集的兵力吧,德国肯定挡不住,就是看能跑多少了。

    到了十次斯大林突击的时候,第三帝国已经日薄西山了,用于东线的总体力量已经很少了,面对回血回蓝而且有外援的苏联,输已经是大势所趋了。(注意,不要看东西线坦克有多少,认为德国军工重点是坦克和装甲车辆的人都是不懂的,德国工业投入最多的是两个,一个是弹药,一个是飞机,后者最高的时候占到了军工总产值的38%!坦克才多少?最多似乎不超过10%!)

    而这个位面的巴伐利亚军团呢?开战之初的时候,王子使用的战法更倾向于闪电战,因为毕竟是刚从和平时期转入到战争时期,军团规模和装备还没有提升上来,而俄国人又不知道部署纵深防御,所以这个时候在技术装备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使用类似闪电战的做法,在一次攻击中竭尽全力,然后分割包围显然是比较正确的。(当然,因为技术和物质条件的限制,你想一周之内突进XXX公里也不现实啊!)

    而现在呢?经过1年的“热身训练”。巴伐利亚军团的规模已经直线上升,技术装备水平和后勤补给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别看巴伐利亚军团参战的只有55万,但是还有相当数量的预备队,而且参加这次攻击的空军部队大部分也是巴伐利亚王国所属。)在这种情况下,王子认为,在俄属波兰地区,东线德军已经有能力打一场大纵深攻势,全面压迫对方防线,打开缺口之后,装甲部队长驱直入,将战术胜利演变成战役胜利!而利奥波德亲王手下的4个巴伐利亚装甲师,8个快速突击师,以及4个波西米亚师。再加上上空8个飞行联队,总共上千架各种总飞机组成的钢铁洪流就是王子发动这场战役的底气!

    这一次为了节省装甲力量,以便更好更快的分割包围对手,在第一波突破的过程中,纯种的装甲师将暂时不参与进攻,突破任务主要由步兵和配属的胡蜂突击炮、自行火炮来承担。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俄国人的防线强度和西线的英法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在西线,要突破英法的防线你需要大量的装甲单位硬冲对手的碉堡群、堑壕网。需要为步兵挡子弹,提供火力掩护。而东线呢?根据前线部队的普遍反映,依靠步兵和机动炮兵就可以撕裂俄国最初的几道防线,用装甲兵,反而是对宝贵的摩托行军时间的一种浪费!所以,这次攻击撕开缺口的任务主要交给了快速师,用精锐步兵配合自行直瞄火炮撕开防线。

    而为了减少后勤压力,提高攻击速度,这次向纵深方向发动攻击的部队并不会携带太大的重炮,如果论比例的话,甚至会比之前的战役低一些,这一方面是因为俄国的火炮密度已经有所下降,而另外一方面是远程火力的压制任务已经从陆军的远程火炮转移到了空军身上。

    重炮移动很艰难的,尤其是在道路非常崎岖的地方。想想看,一个炮管就重达5吨。全炮重量将近11吨的K…16型加农炮是那么好移动的吗?再加上弹药车、炮组什么的,就算你是牵引,甚至是自行火炮,在俄国人的烂泥地里想要长距离移动都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为了保证这次攻势可以更快,切入的更深,利奥波德亲王严格限制了150MM加农炮以上级别的火炮的数量。

    而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火力损失,在给利奥波德亲王配属的空军部队中,纯血轰炸机的数量达到了7成!各种型号轰炸机总数有780架之多!其中480架都是最新的K…6型轰炸机!这几乎是巴伐利亚军团和奥匈军团在东线最强悍的一支空重打击力量了!

    要说这支力量够不够用?显然是够的啊,单纯论坐庄输出的话,飞机投弹量是不如火炮,但是实际效果完全不一样,举个例子,如果对付一个100千米外的目标需要6吨弹药,假设火炮和飞机的攻击效率一样,对于轰炸机部队来说,4架K…6轰炸机直接飞过去,一个波次攻击就解决了,但是炮兵呢他需要先用4天的时间前进80千米,然后再把6吨炮弹打出去。。。。。。。说明白点就是,火炮用于推进的时间远长于飞机!

    看出问题来没有?至于说精度问题?拜托,你打的是炮兵阵地,这东西是面目标,而且俄国防空很差的,你下降到100米高度,一边用机枪扫地皮,一边扔炸弹都可以啊!100米高度。速度不超过后世在高速路上的汽车,然后有初级瞄准仪,还用大威力炸弹,要求你压制炮兵阵地,下面堆满了火炮、车辆、人员甚至还有弹药。这精度也不会低吧?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空军不但可以保证提供跟进火力支援,同时也可以完成战略轰炸,因为俄国军队的纵深实在谈不上有多大,这不是说俄国人不想扩大纵深,而是因为你的运输工具除了铁路就是马车,你就算想弄大纵深都不现实啊!即使集团军,离开铁路线300千米都是相当困难的!想象一下几十万部队的武器和物资要走200千米送到军和师的补给点,然后使用马匹再分发到下面的团、营。你就能想象一下这需要多大规模的运输部队了!这些马匹本身也是消耗大户!

    今天两更~~~!明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1336章 雷霆万钧() 
在鲁普雷希特给利奥波德亲王发完电报之后,一切开战前的准备已经到了最后关头,而这一次,东线同盟国空军也将实施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战略轰炸,不是说东线德国空军已经比西线英法德三国空军都强大了,而是因为对手太弱,西线双方空军力量处于一个水准,而东线,俄国妥妥的被碾压啊!

    在最后一个晚上的时间里,整个机场灯火通明,机场的地勤人员为这些日耳曼雄鹰磨砺着锋利的鹰爪,大量的炸弹被拖车从弹药库中提取,然后由各个地勤小组分别安装在不同的飞机上,

    为了对付诸如工事、炮塔或者筑垒区这些硬目标,一部分K…6型轰炸机携带了用战列舰炮弹改进而成的500KG甚至是800KG级别的炸弹。这些大家伙中有的弹头被涂黑,并后面有黄色的环带,表示这是一发穿甲弹,而燃烧弹则是黑色弹头,后面两条红色环带,这里面混合装着金属粉末、燃剂以及炸药。而如果黑色弹头后面是三条红色环带的话,那就是专门的凝固汽油炸弹,通过加入特殊的凝固剂,让汽油变的如同胶水一般粘稠。这些东西绝对是步兵和木质建筑的恶梦!

    这一次,为了更好的对付步兵和轻型单位,巴伐利亚空军专门装备了一种全新的子母弹,这种炸弹的弹体是用黑白相间的方块区分的,子母弹重量从250KG到500KG不等,其中会有重量在3KG到10KG不等的小型炸弹,当炸弹扔出之后,到了一定高度上,弹体后悔拉开降落伞,然后弹体炸开,将里面的子弹纷纷抛下。覆盖很大的一片面积。(历史上2战各国,包括日本都有子母弹,从原理上来说绝对算不上什么高大上的东西。)

    正当这些携带着重磅炸弹的雄鹰们做着战前最后的准备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