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堡寨与城墙不可能一直阻挡西夏铁骑的步伐,大宋边境线依旧是岌岌可危了。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要想办法彻底解决西夏人,也许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不过,眼下的情况很不容乐观!

大顺城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今日是惨胜,明日兴许还能坚持!但是后天呢?到那时,城头还会有多少将士能动弹?

已经到了很危急的时刻,可是援军什么时候来呢?李复圭到底在做什么?为何援军还是迟迟不见踪影呢?

大顺城里,所有的将士都有些着急了。

其实,宋军着急,西夏人同样也着急。

整整三天了,西夏大军始终没能攻下大顺城,这个结果让梁乙埋有些不爽。

在一座小堡寨面前,以数倍的兵力进攻还久攻不下,对于西夏大军的整体战斗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同时不能尽快冲进去抓住林昭,让梁乙埋心里有些不舒坦,也损伤到了他的颜面,只觉得脸上无光。

“野离将军,已经三天了,大顺城纹丝未动了,你是否该想些别的什么办法了?”梁乙埋脸色一沉,语气很不客气。

野离瀚沉声道:“国相,即便对方兵力不多……此战的艰难程度之前已经有所预料,还请见谅。”

梁乙埋不悦道:“是艰难没错,可为什么不投入所有的兵力,速战速决呢?”

“国相……”

目前真正投入攻城的大概只有六成兵力,至于另外四成……野离瀚沉声解释:“国相,宋军要撑不住了,庆州和荔原堡必定会有援军到来,我们以逸待劳,半路伏击,必出奇效。”

“奇效?”梁乙埋冷哼道:“宋军会不会救援还说不定呢?你想着守株待兔,可兔子要是压根不出现呢?

反倒是一个小小的大顺城,久攻不下,对西夏勇士的名声大有不利,孰轻孰重,你应该清楚。”

野离瀚当真是无可奈何,他根本没有和梁乙埋叫板的实力和胆量,唯有放弃自己的想法,全面满足梁国相的要求。

他并不知道,梁乙埋之所以如此严厉要求,并非为了维护西夏大军的尊严,只是为了公报私仇……

于是乎,所有的西夏大军被调动到了大顺城下。极其庞大的兵力,对大顺城再次发动进攻……

第二七九章血战大顺城

西夏人全力攻城,这是国相梁乙埋的命令。

投入的兵力比之前更多了,攻势也比以前更加汹涌了。

宋朝守军这边的情况却很不容乐观,火油、石块以及羽箭在大量消耗之后,都已经所剩不多了。

毕竟大顺城相当于是一座孤城,没有任何的补给与援助。

战争进行到白热化的程度的同时,也进入了短兵相接,甚至是肉搏战的境况,无疑也是最为凄惨的时候。

大顺城所承受的压力着实不小!

此刻能够参与战斗的兵力差不多也就是两千人左右,和林昭等人前来救援之前不相上下,只是情况却更加的不乐观了。

西夏人已经摒弃了不攻自破的想法,攻势更加凶猛。而且此刻,西夏方面已经铁了心要和宋朝开战,没有了之前的犹豫不决,自然就不会客气了。再加上梁乙埋这样睚眦必报,公报私仇的家伙捣鼓,情况如何不言而喻。

以至于林昭多次自嘲:梁乙埋到底是有多恨我啊?

谁也不曾想到,林昭以身为饵,会有如此效果。以至于林昭都有些后悔,此举是不是太过冒险了,将三千将士置于危险境地。

而且连日的作战之后,守军士兵相当的疲惫,而且几乎都有伤在身。大顺城几乎已经是到了绝境。

即便是拼尽全力,到底该能够支撑多久,谁也不知道!

不过有一点,宋军伤亡巨大,西夏也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伤亡也不会少。

相比之下,如果要说谁能够坚持的更久?那一定是西夏人。

宋军唯一的希望便是坚守到最后一刻之前,庆州那边的援军能够及时到达!

这是一个赌注,一个可能血本无归的赌注!也是一个希望,尽管可能性或许很小。却是支撑所有人坚持下去的心念。

大顺城东城墙可能是因为林昭所在的缘故,西夏大军的攻势格外凶猛,更有梁乙埋亲自站在城下督战,大声叫嚣着要活捉林昭,梁乙埋甚至当场悬赏,刺激将士进攻。

是以吸引了最大的火力,西夏士兵一个接一个地攀上城头。冲锋的很是凶猛。

一名亲兵跑过来,着急地禀报道:“林少卿,羽箭用完了!”

这无疑是一个噩耗!

林昭心里咯噔一下,弓箭是远距离进攻的武器,杀伤力很大,也是防守的利器。正是因为羽箭。才能很好地压制西夏大军攀城。

大顺城里箭镞的存储量还算可以,可是一连几个月的作战,使用量本来就很大。尤其是这几日,箭镞的使用量更是飞速,消耗很快。

到此刻,终于用完了!

林昭长出一口,沉声道:“箭镞用完了。那我们提刀迎战,和西夏人硬拼了。”

大顺城守卫战完全进入短兵相接阶段,随之而来的将是肉搏战,这是不得已的无奈之举。

林昭大喊道:“将士们,援军就快到了,我们必须要坚持下去。火油没有了,石块没有了,箭镞没有了。但是我们还有人。还有手中的刀,还有一颗坚毅的心,还有一腔热血。将士们,和西夏人拼了,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拼了!”

危急时刻。林昭已经想不到更有煽动性的话语了。只是凭着一个念头,呼喊着鼓舞人心,呼吁将士们一起迎敌。

“拼了!”

驻守大顺城的都是西军精锐,都是血气方刚的好男儿。对于这样场面早就司空见惯了,对于战死沙场也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能在大顺城坚持这么久了,不说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至少心中并不畏惧马革裹尸。所以林昭这么一喊,唤起了大家心中的豪气,一个个全都提起长刀,走到城墙边。

当西夏勇士攀上城头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一柄柄沾满鲜血,甚至有些卷刃的长刀,以及一声声的怒吼与呐喊。

宋军将士全都“疯”了,嗷嗷叫着,拿到长刀与西夏士兵在城头血战。林昭作为主将,更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灵活敏捷的身手此刻已经起不到多少作用,完全就是真刀真枪的血拼。不得不说,阿里骨送来的这把阿拉伯宝刀真是好东西,锋利无比。

林昭挥动宝刀,不断冲杀,满身鲜血,如同一个煞神一般。满是鲜血,模样很是可怖,此刻已经杀红了眼,完全是一个疯魔的战士,砍杀是唯一的信念,下意识的动作。

林少卿的举动,带动了将士们的士气,宋军将士发出一声声的怒吼,血战城头。

一个个西夏士兵爬上城头,迎来的便是怒吼的屠刀,城头与城墙根下,已经堆积如山,西夏士兵冲杀了很猛,却根本无法扩大战果。

大顺城的城墙,在宋军将士的勇猛血战中依旧坚挺。一个缺口出现后,便会被立即补上,只是要搭上许多将士的生命。

如此情景,让城下督战的西夏国相梁乙埋很是恼怒,可以说是气急败坏。

“怎么回事?数万大军,已经四天了,还攻不下一个大顺城吗?”站在城下督战的梁乙埋,甚至远远可以看见林昭在城头拼杀的情景。大仇人就在眼前,却抓不到,奈何不得,还要看着他耀武扬威地斩杀西夏士兵,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

梁乙埋心中的怒火越来越旺,终于要爆发出来,破口大骂。即便野离瀚是党项大将,他也毫不留情面。

野离瀚很是无奈,大顺城能作为宋朝西北第一堡寨,坚挺三十年,必有其特别之处。要知道,当年西夏建国之主李元昊也曾经在此兵败。

在重重围困,几乎没有一点希望的情况下,里面的宋军将士都没有放弃。这份毅力,他还是很佩服的。虽说是敌对的国家,不同的种族,但是草原民族骨子里是佩服英雄的。

大顺城里有这么一批将士坚守,可以说是以一当十。远远站在城下,依旧可以看见宋军将士激烈拼杀的场景,完全就是不要命的搏杀。

单是城下那堆积如山的西夏大军尸体。就足以说明问题,这些宋军将士太厉害了。如此情况下,想要破城谈何容易?也许再过个两三天,可以水到渠成地攻陷城池。不过梁乙埋早已没了耐性,哪里能等得住?

这位国相是想到什么是什么,哪里考虑到现实原因?一点也不体恤将士们。野离瀚就不一样了,他是真的心疼啊!死伤的可都是他麾下的士兵!

野离瀚本想要说点什么。刚刚开口,梁乙埋已经暴怒了,说道:“立即调动大军,连夜攻城,不管怎么样,今日势必要给我拿下大顺城。”

连夜攻城?野离瀚忍不住冷笑。深秋的西北。天气已经相当的寒冷,尤其是入夜之后,已经快到滴水成冰的地步了。

本来进攻一天的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这会还要在寒冷的夜里继续进攻。不管是对将士们的伤害,进攻效果,还是对于士气的影响都不言而喻。

梁乙埋也疯了!

这也就罢了,野离瀚最为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所有的大军都调集过来进攻大顺城。途中的伏击军队也撤离了,要是宋朝援军这会杀过来,会是什么后果?

时间拖延的越久,这样的担心就越发的强烈!

荔原堡,西夏佯攻的军队已经撤走了!当主力调去了大顺城,佯攻注定了就无法长久!

李复圭这两天相对比较轻松,同时也在密切关注着大顺城的一举一动。

大顺城对大宋朝的意义重大,对李复圭同样如此。某种程度上是他翻本的好机会。如果将未及处理好了,这件事还能成为以后东山再起的重要资本。

所以无论如何,李复圭都不愿意放弃大顺城。

只是在此之前,他顾虑比较多,因此迟迟没有出兵。

李复圭整整犹豫了四天,四天的时候足矣改变许多东西!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李复圭当真害怕大顺城是西夏人的一个圈套。那样的话他可就损失惨重了。

已经失败过一次,坚决不能再有第二次。否则即便是成功应付过去大理寺少卿林昭,依旧会是众矢之的,以后也就混不下去了。

最好的结果是在没有任何闪失的情况下。成功反击,赢得完美战功。

四日的犹豫之后,再加上斥候打探到的一些消息。西夏大军进攻大顺城已经四天了,而大顺城依旧还在坚守,不过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得知这样的情况,李复圭觉得必须要出击。

一来是看到了希望,出兵的风险相对不是很高。二来如果不出兵,将会对不起大顺城中坚守的士兵,不管怎么说,作为边军统帅,他还是有些良知的。

当然了,李复圭最为担心的被人弹劾。

驻军荔原堡,却坐视大顺城被攻陷,这样的罪名他承担不起的。

于是乎,李复圭终于下定决心,出兵救援大顺城!

这个夜晚,注定了不会平静!

夜幕笼罩之下,大顺城下却是灯火通明。

梁乙埋已经下定了决心,要连夜不间断的攻城,直到拿下大顺城。

不得不说,这个办法还是有直接效果的。毕竟大顺城里的守军数量很有限,而西夏兵力相对充足,完全可以轮班车轮战进攻。

如此进攻杀敌效果如何不知道,光是疲劳已经让宋朝守军坚持不住了。

从早晨到此刻,战斗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天,宋军将士却根本没有休息的机会。

开始的时候,林昭还指望着只能够分批休息,可现实根本不容许。

宋军将士们只能瞅机会啃几口干粮,喝口水,旋即再次投入城池防御战之中。

六七百人的预备队已经全部用上了,三千将士已经死伤一多半。林昭所在的东城墙,只剩下两百米不到的士兵。却要守卫千米左右的城墙,难度可想而知。

奈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只能继续坚持下去。没有到最后一刻,坚决不能放弃。

寒风呼啸,鏖战之中的林昭却丝毫不觉,没有一丝的寒意!

浑身上下,早已经满是血污,整个人已经杀红了眼。在城墙上来回奔走,抵挡不断攀城的西夏士兵。

扑哧!

林昭刚一到捅死一个。身后便又有另外的士兵爬上来,一个接一个接,林昭来不及多想,已经提刀攻了上去。

整个城头上,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战况越发的紧急。

两百将士守卫已经有些千疮百孔的城墙。兵力捉襟见肘,已经快要抵挡不住。

尽管宋军将士尽一切努力坚持,奈何西夏大军的攻势太过凶猛,防线已经开始松动,继而开始破损。

不只是林昭这里,种师道和景思立他们那里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难道就这样失败了吗?

林昭挥刀不断砍杀的同时,心底深处还在不断问自己?

第一次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第一次参与其中,此刻还第一次面临战场上的生死危机!

大顺城失守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已经无限多想了。此刻林昭所在意的,只是自己的命运。

重生宋朝只有才不过三载,这个繁荣盛世,好日子还没过够,难道就要这样死了吗?

不。不行!

江宁还有舅舅一家,沐思虹和孟若颖还在等着自己回去,还有可爱的小表妹……柴敏言与折文芯的容貌也在脑海中浮现而过……

林昭不甘心,一声怒吼,在城墙上飞速砍杀。

但这已经是强弩之末!到了此刻,将士们都疲惫不堪,战斗力越发的低下了。大顺城的防线终于破裂了……

林昭本想很英勇地和这个世界说再见了。却突然听到有人大喊:“大地在颤动……火……远处有火光……”

林昭一抬头,瞧着远处一道火龙正急速地朝大顺城而来。大地也隐约有些颤抖,隆隆的马蹄声响起……

而那正是庆州和荔原堡所在的方向!

援军到了,期盼许久的援军终于在最危急的关头到来了!

林昭大喊道:“兄弟们。再坚持片刻,援军到了,援军到了……”

已经绝望的宋军将士心中再次燃起了希望,鼓舞着他们继续坚持下去。

而城下的西夏士兵却有些慌乱了,被突如其来的大军也搞得有些凌乱,有些惊恐!

梁乙埋很是突兀,厉声喊道:“怎么回事?”

“国相,宋朝援军到了!”

野离瀚欲哭无泪,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途中伏击的军队全部撤走了,平白放过了一次歼灭宋军主力的机会不说,宋军没有阻拦,更是直奔大顺城。

梁乙埋太过急功近利,以至于将军队全都调过去攻城,后背和侧翼难免有些空洞。此刻完全是向宋朝大军敞开了……

一旦宋军杀进来,会是什么后果?野离瀚不敢再想下去!

“国相,撤兵吧,现在撤离还来得及!”野离瀚做出了一个很无奈,也很艰难的决定。这也是不得已之举,趁着宋军还没有完全杀过来,做出反应。

“必须要撤走吗?”梁乙埋怎么能甘心呢?眼看着大顺城就要被攻破,林昭救回被活捉的时候,却要放弃。

野离瀚道:“是啊,现在还来得及,我们的侧翼空虚,一旦遭遇进攻,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可能会全军覆没……”

野离将军倒也不是无的放矢,宋军从背后进攻,无疑会使得他们空档的后防线被撕裂。到时候宋朝大军将会从身后杀过来,难以抵挡……

大顺城下的西夏大军全都疲惫不堪,怎么能是宋军的对手?即便是逃走,若是被衔尾追去,也有可能……

“全军覆没”,这是一个极为惊恐的词语!梁乙埋也有些害怕了,具体的行军布阵这块,他着实不如野离瀚。既然已经这个程度了,只能听野离将军的意见,暂避锋芒了!

尽管梁乙埋很不情愿,也只得恼羞成怒撤走大军……

于是乎,大顺城下上演了一幕特别的景象。一大片的火云离去,一条火龙却从远处而来……

看着如同潮水般退去了西夏士兵,林昭和许多的将士一样,全都瘫倒在地。他们着实太累了,此刻什么都不想,只是想要坐在地上休息片刻……

其他人兴许可以多点时间,但林昭不得不托着疲惫的身体,前去城门口,迎接到来的李知州!

到了大顺城下,李复圭才觉得自己的决定是何等英明。救援的决定是正确的,而且来的时间点也把握的恰到好处。

总算是在最后时刻赶过来了,大顺城保住了,如此一来,可以给朝廷一个交代了。同时也是一桩大功劳,李复圭心中暗喜。不过看到城中伤亡情况的时候,心情难免会有些低沉,大顺城的战况当真是惨烈……

也就在此时,景思立等几位将领匆匆赶了过来,李知州自然是要见见他们了!

“末将景思立、刘昌祚见过知州大人!”

李复圭点头道:“好,好!两位将军辛苦了,此战功劳,本官立即上报朝廷的。”

“多谢知州大人,不过此战功劳最大当属这两位壮士!”

“他们?”李复圭的目光落到了景思立身后的两个年轻人身上!

第二八零章投名状

“两位壮士如何称呼?”李复圭看着景思立身后的两个青年人,心中疑惑,莫非这就是军报之中的那两个斥候?怎地自己全无印象?

“见过李知州,在下大理寺少卿林昭!”

“谁?”

李复圭骤然间如同五雷轰顶,无比震惊,双眼直勾勾地看着眼前的青年,眼神中浮现出太多的不可思议!

“大理寺少卿林昭见过李知州!”林昭重复了一遍,和之前预料的差不多,李复圭就是这个反应。

“你?林昭?”

李复圭活见鬼一般,依旧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林昭不是一直在庆州吗?在陈桥的监视之下吗?怎么突然出现在大顺城?

见李复圭有些迟疑,林昭当即取出随身的携带的圣旨!这是最好的证明,毋庸置疑。

李复圭一瞬间完全蒙圈了,重新夺回大顺城的喜悦在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无尽的担忧与惊恐。

前次出兵战败,所有的秘密都在大顺城和荔原堡,而今林昭出现在这里,意味着什么?李复圭已经汗流浃背,若非他久经沙场,阅历丰富,估计当场就会沉不住气。

林昭的后背也是冷汗,心里的压力也着实不小。

在荔原堡和大顺城这么多日,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已经心中有数。此番大顺城之战,林昭勇武与豪迈,身先士卒,关爱下属,已经深得将士们爱戴,所有很多问题想要知晓很容易,调查在不经意间已经完成了大半!

李复圭有问题,狱中的种咏是冤枉的!

而今李复圭来了,林昭作为守城的将领必须要见面的。在此之前,林昭曾想过隐瞒身份的,可纸包不住火。之前已经表露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