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女儿安然回来之后才稍微放心点,苗氏道:“以后千万不要再乱走了,吓死娘了!”
大长公主顿时想起林昭那番话,心中一动,忍不住有些歉意。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还要让母亲担忧,当真是不孝啊。想想以前的经历,这种歉意就更加浓重了。
曹氏也道:“福康啊,还是留在宫中好好将养身子,今日累了,就好生回去休息吧!”
“是!”
待大长公主走后,曹氏才忍不住一声叹息:“看来福康的病情又严重了……”
一说起这话,其生母苗氏立即就忍不住泪流满面,女儿的情况当真让人忧心。她唯有这么一个女儿,视若瑰宝,如果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又该如何承受呢?
苗氏道:“难道御医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御医在尽力,只是效果可能很不明显……尤其是福康自己的心境……”曹氏也是无奈与,同时眼睛里写满了担忧。没有子嗣的她,早已经福康公主看作是自己的掌上明珠,岂肯看到她蒙难?
御医在尽力,这话说的苗氏瞬间没了底气,唯一引以为傲女儿就要这么离开自己而去吗?
想到这里,两位老人就格外的悲伤,仿佛看到了一朵烂漫的春花正在逐渐枯萎,凋零,终将会消失在瑟瑟的秋风之中。
这个时候身边的内侍发挥了作用,说道:“太皇太后,太皇太妃,公主的病情也许并非不能治,办法还是有的……”
“哦?”两位老人顿时有些兴奋,有些欣喜地盯着内侍,追问道:“你说有办法?”
内侍回答道:“今日在金明池边,公主晕倒之后,有位姑娘出手,瞬间就将公主救醒了,医术与手法似乎御医要高明!”
“哦?是吗?”两位老祖宗也多少知道一些情况,一听顿时有些兴奋了。
内侍兴奋道:“不止如此,最重要的是那位姑娘说了,公主的病情是可以医治的。”
“那女子是和身份?核实没有?千万不敢是个骗子!”曹氏急忙追问。
内侍不禁嘀咕道,难不成还有人敢上皇宫来行骗?
依旧不动声色,当即回答道:“当时那几人救了公主之后不留姓名就要离开,多亏奴婢留两个心眼,已经查到了他们的身份!”
“是什么人?”曹氏急忙追问,只要知道对方的身份,就没有她请不到的人!
内侍回答道:“是崇义公的侄女柴敏言,还有个青年好像是钱塘县男林昭!”
柴敏言?林昭?苗氏可能不熟悉,但是太皇太后曹氏却都有了解。柴敏言不就是个汴京第一美人嘛,还是在她的寿辰上出现过的,似乎还对他有所赞赏。至于林昭,不就是那个干掉余杭郡王赵宗咏父子的那个年轻官员吗?
此事还当真是巧合!不过不管怎么着,只要是救了公主,能治疗公主的疾病,老祖宗们都是乐见其成的。
第二零七章一路顺风
楚国大长公主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太皇太后曹氏与昭节太妃苗氏都十分着急。
可宫中的御医似乎束手无策,一方面是医术不精。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公主心情沉郁,同时对宫中御医有所排斥,故而医疗根本难以起效,这一直让两位老祖宗忧心忡忡。
而现在,有一个医术更为高明的人出现,而且还是个女子,不仅日常的治疗方便。而且同为女子,彼此之间还可以相互交流,说不定对于公主舒缓心情有帮助,至少能让她有个伴。
最为重要的是,两位老祖宗从内侍口中得知,女儿对这个柴敏言不排斥,而且十分欣赏,心怀感激。再者,柴家女似乎也有把握能治好公主的疾病,这让她们看到了希望。
眼看着女儿日渐消瘦沉沦,被疾病折磨的不成人样,两位老祖宗心里当真是着急!
曹氏不敢耽误,随即便派人前去调查,得知柴敏言确实曾跟随洛阳名医学习过医术。加之柴家出身清白高贵,柴敏言又以容貌清丽,温婉贤淑出名,用起来也能放心。
“总算是有转机了,你就放宽心吧!”曹氏轻声安慰自己的好姐妹,如今她们也算是相依为命,相互陪伴,真正的姐妹情深。
苗氏道:“昕儿早早没了,只剩下了福康一个,若是再有个三长两短,我真不知道……”仁宗次子赵昕也是苗氏所生,可惜过早夭折。故而将所有的爱全都转移到了女儿身上,对女儿格外珍视!有时候她觉得老天爷对女儿不公平。她的婚姻已经很不幸了,何故她的身体还要如此受折磨?
曹氏轻叹一声,十分同情苗氏,但是那种心情却始终无法感同身受。毕竟她自己无所出,所以也无法理解那种失去的痛苦!唯一让她伤痛的便是那个孩子,本来是寄予厚望的,可是到最后……
虽说时隔多年,可是每每想起来。曹氏还是忍不住心痛不已!弟弟曹佾提过好几次了,为了大局,她嘴上说不在乎,但是内心之中也着实想念!
“放心吧,柴家的女子兴许会有办法的!”曹氏对此充满希冀,老天爷不会这么残酷,不至于夺走她们仅剩的唯一!
于是乎一道懿旨送到了五丈河边的柴府。宣柴敏言入庆寿宫觐见。
骤然听闻消息,柴家上下还颇为担忧,不知是福是祸。柴啸与柴咏都很是惊奇,(侄)女儿怎么会引起太皇太后的注意呢?
他们猜想着女儿生的貌美如花,名气很大,正好又处在婚嫁的年纪。难免让人多猜疑,多担忧。
好在柴若讷及时解释,是因为妹妹救了楚国大长公主的缘故,想必是太皇太后要表示感谢的。
柴家人这才稍微放心一点,柴敏言本来并未放在心上。却不想太皇太后搞得如此隆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次日一早。柴敏言便来到庆寿宫拜见!不管怎么着,太皇太后召见,是都莫大的荣誉,必须格外珍惜的!
“臣女拜见太皇太后!”柴敏言出身贵族家庭,宫廷贵族礼仪自然熟悉,见到两位老祖宗的时候表现端庄得体。
太皇太后瞧见面前这位风姿卓越的女子,轻轻点头,如此美貌当得起汴京第一美人的称号。
“免礼!”
“谢太皇太后!”
“前日多亏你在金明池相救我儿,多谢了!”
柴敏言立即明白,太皇太后身边的这位老夫人就是楚国大长公主的生母昭节贵妃苗氏。
“太皇太妃言重了,这些都是应该做的。”柴敏言躬身示意,不敢居功。
“很好,很有善心的孩子!”
太皇太后曹氏又问道:“听说你医术不错?”
柴敏言轻轻一笑,腼腆道:“只是与家师学过几天,懂得一些医理药学罢了!”
“谦虚的人都会这么说!”苗氏轻轻一笑,越发的有信心了。
“太皇太妃谬赞了!”柴敏言在这两位老祖宗面前,表现的相当谦虚谨慎。
曹氏问道:“依你之见,公主的病情如何?”
“这……”
“没事,说实话吧!”曹氏轻叹一声,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柴敏言道:“公主五内郁结,身体虚弱,若是不及时治疗,只怕……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到……油尽灯枯的地步!”
“啊?”尽管有心理准备,但苗氏心里还是忍不住一颤。
“那能治好吗?”曹氏的神情突然间凝重了许多,与苗氏一样,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柴敏言道:“若是能够疏导公主的心情,配合药石之功,还是有些许机会。”
听到这个答案,两位老祖宗放心不少,问道:“你愿意为公主医治吗?”
“我?承蒙太皇太后抬爱,只是小女子医术浅薄,只怕……”对此柴敏言略微有些意外。
“不必谦虚,医术如何,想必你自己心里有数。”曹氏道:“你不必有其他担忧,公主的病情如何,我们心里有数,即便是……即便是有什么,我们也不会怪你的。”
为重要的皇室成员治病,是有风险的,历史上不乏御医救人失败,被泄愤陪葬的例子。柴家的身份敏感特殊,所以柴敏言不得不慎重,直到太皇太后做出如此保证之后,这才放心。
医者父母心,她是个仁爱善良的女子,见死不救的事情是做不来的。何况,她也着实同情公主的遭遇。
“臣女愿竭力一试!”柴敏言最终还是答应下来,但是要说万全的把握,还是很有压力的。只能是尽力而为。
太皇太后曹氏轻轻点头:“好,这段时间你就居住在皇宫之中。专心为公主医治吧!”
“是,不过……”柴敏言轻声道:“不过臣女有个请求,先回家一趟,再入宫可否?”
“怎么?怕家里人不放心?”苗氏道:“没事,我会派人前去打招呼的,还可以将你的父母家人接入宫中见面……”她是担心女儿的病情,故而想法上略微有那么一点自私。
“不是……是有点另外的事情……”柴敏言吞吞吐吐,脸色微微泛起一丝淡淡的红晕。不知该如何解释。
“哦?”曹氏是过来人,也善于观察,瞧见柴敏言的神色,再联想到她的年纪,心中隐约猜测到几分。说道:“那好,你便出宫去一趟,不过呢。不要耽搁的太久,公主的病情你也是知道的!”
“多谢太皇太后,敏言省得!”曹氏瞧见柴敏言嘴角那一抹喜色,更加印证了自己的想法。
“对了,那个林昭是你的朋友?”太皇太后随口问了一句!
柴敏言冷不防有这么一问,脸色在一瞬间微微有些不自然。轻声道:“与家兄有些交情……”
只是这样吗?太皇太后可是听说了金明池边发生的事情。尤其是林昭那首文采风流的《鹊桥仙》,同时想起什么,立即就了然于心了。
“可惜啊,本想当面道谢的,不想皇帝让他出使。只能等回来再说了!”曹氏轻叹一声,目光落到柴敏言身上。似乎已经猜到这位小美人着急出宫去做什么了。
“帮我代为向他道谢吧,并祝他出使顺利!”曹老太太笑吟吟地说了这么一句。
“好,啊……”柴敏言先应了一声才猛然反应过来,可惜为时已晚,无意间很多信息都暴露了,顿时俏脸一片红霞……
倒是两位老祖宗相对一笑,很是开怀……
“大娘娘把柴敏言留在了宫中?”赵颢听到消息,略微有些惊奇!
“不错,听说是让柴家女为楚国大长公主治病!”一名心腹道:“日前在金明池,大长公主晕倒了,是柴敏言所救!”
赵颢暗自思索,如果是为姑姑治病,那就意味着柴敏言要常住宫中,岂非意味着自己的机会多了许多?再者,这也算是缘分,姑姑晕倒正好就让她给救了,莫非天意如此?
赵颢盘算着,未来一段时间,该时常去庆寿宫向皇祖母请安才是!待到时机成熟,皇祖母与姑姑都开始喜欢柴敏言的时候,些许事情提出来,将会水到渠成,嘿嘿!
“听说那晚在金明池边相救大长公主的还有林昭!”
“林昭?”一提到这个名字,赵颢就恨的咬牙切齿!
“听说官家让他去出使吐蕃了!”
“哼,且让他张狂着吧,回来了再说!”赵颢的表情相等的狰狞,眼神之中的恨意久久挥之不去!
七月初九,皇帝赵顼下诏,林昭调任礼部郎中。
林昭隐约已经成为大宋朝升迁最快的年轻官员,成为瞩目的焦点。很对人已经察觉到,林昭已经从青苗法的风波中走了出来,依旧是容光焕发,风光无限。
随后,皇帝宣布,由林昭率领使团出使河湟吐蕃。
消息传出,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官家有用得着林昭的地方,才召回来的。但是更多人感觉到,能够被委以如此重任,完全是重用的节奏。
因为已经入秋时分,河湟一带天气已经开始转凉,若不及时出发,等到了冬天,西北无比寒冷,道路难行,多有不便。
所以一旦确定下来,行程比较紧凑,也略微有些仓促。
不过好在使团早有出发准备,一应用度都已经安排的七七八八,倒是与亲朋好友道别的时间略微有些仓促。
林昭在汴京待了不到一个月,又要匆匆离开,江南居上下气氛难免有些低沉。尤其是沐思虹,自从与林昭成婚之后,彼此根本没有长时间分别过。但是这一次,只怕要分别许多……
离别伤悲,终于还是有这么一天。沐思虹知道,随着夫君的仕途不断往前,外派公干的事情会越来越多,这才只是个开始,以后少不得要多有伤离别。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沐思虹终于能够体会到那些怨妇思君的心情。
这些道理沐思虹都懂得,可还是忍不住眼角含泪,抽噎道:“这是几件棉衣,都为夫君准备好了,听说西北天气寒冷,夫君肯定会用得上的。”
“嗯,还有这个,皮裘的护膝,夫君骑马的时候能够保暖……”沐思虹来回忙个不停,生怕忘记了什么,尽职尽责地想要将一切都准备妥当。
林昭见状,说道:“好了,都已经够了,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放心好了,乖乖在这里等着我回来。”
“嗯!”沐思虹应了一声,看到夫君那满含关怀与柔情的眼神时,心头的离别伤感再也忍不住,泪水顿时夺眶而出。
林昭一把将爱妾揽入怀中,紧紧地抱住,安慰道:“没事,不必担心,等着我回来就是了。”
“嗯!”沐思虹哽咽道:“林郎此去,千万小心珍重,郎君是妾身所有,妾身在汴京等着夫君”
“放心好了,不会有事的!”林昭觉得,不过是出使一趟青唐城而已。河湟吐蕃怎么着也算是宋朝的附属,而且与宋朝的关系不错,危险程度应该不高。
“嗯!”沐思虹眼圈发红,轻轻擦拭脸颊的泪水。正在此时,有人来报,柴若讷兄妹前来。
“若讷兄,敏言姑娘,你们怎么来了!”林昭急忙出门打个招呼,随着彼此日渐熟稔,也便得寸进尺,直呼柴敏言芳名。
柴若讷笑道:“听闻你要出使吐蕃,特意来送行的。”
沐思虹已经擦去眼眶里的泪水,走了出来,恰好听到,心中不禁一动。女儿的直觉告诉她,这位柴小姐绝对对自家郎君有意。
柴敏言微有羞涩,说道:“我是受太皇太后所托,一来是道谢,二来是预祝林公子出使成功!”曹老太太一句话,倒是让她有了一个绝好的借口,否则怎么出现在这里?还真有些难为情!
“太皇太后?”
“因为前日我们在金明池救了大长公主,故而太皇太后召我入宫为公主医治!”柴敏言解释道:“本来太皇太后也要召见你的,奈何你有出使的使命在身,所以让我代为转达!”
即便是曹老太太转达谢意,何以非要让柴敏言转达呢?林昭灵机一动,趁机问道:“这只是太皇太后的意思吗?还是有姑娘你的祝福?”
柴敏言嫣然一笑道:“敏言也希望公子一路顺风,马到成功!”
第二零八章安乐窝
七月初十,使团便出了万胜门离开汴京,踏上西去出使吐蕃之路!
此番出使以礼部郎中林昭为首,另有随行人员数十,皇帝赵顼特意派出五百禁军将士作为护送。至于出使的名义,便是为吐蕃赞普董毡之母乔夫人贺寿!
出发之日,林昭与沐思虹少不得一番依依惜别!奈何皇命难违,身负重任,沐思虹也只好目送夫郎林昭远去!
林昭骑在小白龙上,昂首率先离开汴京城!之前在杭州,小白龙没有用武之地,返回的时候乘船,林昭特意命人骑乘送来汴京,这次西北之行肯定能派上大用场。
出了汴京,沿着大河向西走,经过西京洛阳,然后入关中,经长安,过陇右,入河湟。在古代,距离已经算是相当的遥远,而且道路难行,此番出使的艰难之处也就从这些方面体现出来。
不过最初的时候都还好,都是在大宋境内,而且还是关中河洛这种富庶之地,日子相对好过。
这日来到洛阳城外,天色已经不早,苏岸前来请示:“林郎中,今夜我们入城休息可好?”
出使吐蕃,随行五百士兵,统领之人正是苏岸!林昭对此不置可否,皇帝肯定要派人跟着,这个肯定不可避免,有个人也不错,还是相对熟悉的人在身边,自然最好不过。苏岸与林昭也算是有默契了,之前多有合作。而且之前也出使过辽国,相对算是比较有经验的。
林昭点头道:“好吧。知会洛阳的地方官,我们进城休息。后面的苦日子多着呢,现在舒坦几日还是可以的!”
做好安排之后,林昭才想起来洛阳的地方官是西京留守司马光,心里不禁有些担忧。不知道司马学士会是什么态度,别因为自己的立场而有什么想法就是了。林昭甚至在想,或许进城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应该果断在城外扎营才是。若是换来一番拒绝或者羞辱,可真就不划算了。
让林昭没想到的是。司马光竟然出奇地配合,派人迎接使团入城,而且还早早地命人安排好馆舍共随行的官员以及士兵休息。
难不成是因为上次上疏议论青苗法,被司马光看作是自己人了?这是林昭能够想到的唯一合理解释!
洛阳似乎是一个让人惊喜的城池,林昭本来还想着趁这个难得傍晚,好好看看宋朝时的洛阳城。看看波光荡漾的洛河,看看传说中的天津晓月。抑或者去白马寺上香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可是当自己还没有任何动静的时候,洛阳的官员们已经开始热情准备了,林昭收到了一张请柬。至于落款的署名则是司马光!
司马光在天津桥附近的一所宅院里设宴,邀请了一些文人墨客,林昭也是邀请的嘉宾之一。
林昭有些惊讶,司马光竟然邀请自己赴宴。这绝对是一件让人惊奇的事情。因为之前与王安石亲厚,与司马光的接触很少,估计司马学士根本没有将自己看在眼里。
这种人也高攀不上,故而对司马光的了解很少,其中很大一部分甚至是停留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上!
不过林昭心里也清楚。这位可是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作者。这位也是大宋政坛上一位影响远大的官员,激烈地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是保守派的象征。日后还曾登上宰相的宝座,将所有的新法全部废除,也是一位铁腕人物。
如今虽然在洛阳做西京留守,暂时远离了政治中心汴京,但是并不代表他离开大宋朝政坛。司马光在大宋朝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影响力很大,他邀请自己算是怎么一回事呢?
林昭心里满是好奇,不过既然司马光邀请了,不去怎么能行呢?所以,林昭还是如约出现在天津桥头的花园里。
到了之后,林昭才知道,这里是邵雍的府邸!
宣徽北院使王拱辰在担任西京留守期间,曾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因为天津桥头,是风景绝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