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般,但具体又不知道这个不一般是什么。随后连着一口气看至结束,当看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而死之后,聂卫勤已经有一些眼泪湿润。
“好,好,好。”
轻轻的拍了拍手中这个剧本,聂卫勤连说了三个好字。
好久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一部剧本了。
好久没有碰到一部令自己感动的剧本了。
更好久没有碰到能令自己产生落泪想法的剧本了。
之前的精武门震撼了聂卫勤一次。
这一次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又跟着来了一次。
而如果真正论及剧中韵味,聂卫勤会认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艺术魅力比之精武门却是更高上一筹。
“台长,这部剧您看是要拍还是不拍?”
看见台长喜怒不定,一会想不喜,一会儿高兴,杨瑞摸不清台长的意思,小声的问道。不想,这一句之后,聂卫勤却是赫的站了起来:“拍,当然就拍,现在就拍,不,马上拍。”
一边说,聂卫勤还有一些激动:“走,杨瑞,这个事情我亲自通知影视部门这一块,让他们抓紧时间,以最快速度最高标准将这一部剧给拍出来。”
……
“黄教授,我叫夏草。”
“黄教授,我叫张琴,今天是来向您报道的。”
办公室内,两位女生有一些紧张又有一些激动的看着黄一凡,自我介绍说道。
“噢,是你们呀。”
看着两位与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学生,黄一凡也是稍显有一些不自然。这两位学生与此前上大课的学生不一样,不出意外的话,这两位女学生以后可就是自己的亲传弟子了。不过,虽然也有一些不自然,但好逮也算是在水木忽悠了一年多,只是笑了笑便让两人坐在自己对面:“夏草,张琴,嗯,名字很好听,也很好记,你们不要紧张,我的年纪与你们差不多大。就不用叫教授了,称呼我张老师就好了。对了,你们原来是哪个学校考来的。”
因为刚来报道,黄一凡也没有拿到两人的档案,所以对于两人也不算了解。
不过,想到孔书俊能收的研究生,应该不会太差。
黄一凡这个人也不挑学生,只要品德不坏,终究能学习成才。
“黄老师,我是都是燕大的,之前报的是孔教授的研究生。”
“呵呵,孔教授没叫你们抄战国演义吧。”
提到孔书俊,黄一凡便小小的开了一个玩笑说道。
“叫了。”
“啊,孔教授还真叫了。不会吧,他老人家也这么爱玩,不过,你们抄了没。”
“这个,抄了。”
夏草与张琴有一些不好意思,低声说道:“抄了10万字了都。后来孔教授看见我们真抄,就叫我们停下。然后,就将我们赶到黄老师您这了。”
“厉害,你们了不起。”
黄一凡暗叫一声厉害,“那抄了10万字战国演义之后,你们现在有什么感受?”
“夏草,你先说。”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草总结出自己抄了10万字战国演义的心得。
“张琴,你认为呢?”
“战争太过于残酷,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最后受伤的还是老百姓。”
两人只当是黄一凡想考教他们,想了想,说道自己对于战国演义的看法。只是一边的黄一凡却是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我只是想问一下你们抄了10万字战国演义之后手酸不酸而已,可没叫你们发表什么对于名著的感想。”
“啊……”
听到黄一凡这么一说,夏草张琴却是噗嗤一笑,之前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全都消失。
在她们心里,一个声音却是说道:“没想到,原来导师还这么有趣呢。”(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一章:现代诗鉴赏()
当了副教授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课程变少了。
准确的说,黄一凡一个星期只有一节课。
不过,说是一节课,黄一凡可是一点儿也不马虎。因为,对于他来说,基本上每一节课都是公开课,每一节课都有若干讲师,教授,系主任,学院院长,甚至指不定校长都会前来听课。
虽然这也没什么,但当过讲师的都知道。其实上课最讨厌的就是一些领导,一些讲师跑来听课了。这听什么听呀,本来可以上课开点玩笑,放松一些的,但因为一些领导在,一些同行的讲师在,也只能一本正禁的严肃一些。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公开课不但对学校领导公开,还将录制成视频,公开面对全国所有的观众。特别是与TT网合作,黄一凡估计,自己这一次的公开课恐怕是当成了水木大学的招牌。这要是上得好还罢了,若是上得不好,那可真得要人老命。
还好,黄一凡心理素质强大,他只是随便感慨一下。
“夏草,张琴,刚开学,暂时没有给你们安排单独上课,一会你们也跟着一起听课好了。”
当天早上,黄一凡便通知了夏草与张琴。
这倒不是黄一凡不想单独对他们进行辅导,主要是暂时黄一凡还没了完全了解夏草与张琴的学习情况。他打算先让他们跟着自己上几个星期课,再对两人进行专门辅导。
“好的,黄老师。”
两人点头,便提前去了公开课教室。
“咦,两位师姐,你们怎么也来这里听课了?”
张琴与夏草找了个坐位,刚坐下,边上一位男生便转过头问道。
说完,这位男生突然明白了什么,对两人说道:“两位师姐,你们不会是黄教授带的研究生吧。”
“呵呵,是呀。”
两人笑了笑,回道。
“哇,恭喜,恭喜两位师姐,你不知道,我们班今天所有人一听是黄教授的课,全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你看,全班60个人,全都来了。还有,不只是我们班,隔壁班的那几个家伙本来没有他们的课,他们也来了。”
“是呀,是呀,来水木就一直听说黄教授的传说,可以说,如果水木没有黄教授,我早就去燕大了。一会就要见到黄教授了,真是期待。”
“可不是,今天黄教授讲现代诗,真不知道黄教授会不会现场写几首现代诗出来呢?”
“应该不会吧,黄教授虽然写诗很厉害,但现代诗好像不太擅长吧。”
“切,这你就不懂了,黄教授怎么会不擅长呢。各位,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当年有一首很厉害的诗歌,叫做《对白云的赞美》。”
“这不是废话诗吗,这首诗当年简直轰动了网络呀。”
“但你知道这首诗当年是谁写的吗?”
“这个,还真没有注意。”
“那我现在告诉你,这一首诗就是当年黄教授还在水木当学生的时候写的。”
“噗……”
“不会吧。”
“千真万确,我可是特别调查过的。”
“苍天呀,大地呀,怎么会这样?”
“我的眼睛,我的眼睛。”
“好了,别吼这么大声,被别人听到不好。其实嘛,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我倒是觉得黄教授当年写的《对白云的赞美》》也很不错,至少,其他的一些现代诗我没记住,这首现代诗我倒记住了。而且,读起这一首诗我还很有感觉。”
一边说,这位同学还一边再次读了一遍对白云的赞美:“天上的白云,真白呀,很白很白,非常白,特别白,贼白,天下第一白,简直白死了……”
“啊,这是多么美妙的诗歌呀。不行,一会一定要找个机会求黄教授再写几首现代诗。”
……
大概二十几分钟之后,整个公开课教室的位置便已经坐满。
看看时间,差不多到上课的时间了,黄一凡整理了一下教案,准备上课。
“上课。”
“起立。”
“同学们好。”
“老师好。”
“坐下。”
上课起立老师好这一套课堂礼仪其实在大学的时候也在用,特别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了这一个课堂礼仪的阵营,黄一凡感觉很好,很有读书的气氛。大学就应该这样嘛,虽然开放自由,但传统的礼仪还是不要丢得好。
今天是公开课,也考虑到今天的课程将会制作成视频,黄一凡特别穿了一套黑色西装,还整理了一下发型。当黄一凡穿着这一身行头出现之时,在坐众学子都是一片惊叫。
不得不说,黄一凡这一身打扮实在是帅到没边了。不,不仅是帅,还无比的有气质。特别是在水木大学这一个象牙塔里,一位年轻而又无比帅气的教授,此时站于三尺讲台之上,你能想象这气质是什么感觉?别说是对于这一些刚刚上大学的新生了,哪怕就是前来听课的几位女讲师,这时也都在心里暗叹一气。这气质,连他们都有些心动。
“今天的课程是现代诗歌的鉴赏。”
没什么废话,黄一凡进入今天的主题。
虽说黄一凡并不是特别喜欢现代诗,但这只是相对而言。有一些不错的现代诗,同样有着无比的艺术价值。而特别是有一些经典的现代诗,哪怕与唐诗宋词相比也并不差。当然,这不是黄一凡要上现代诗课程的理由。之所以选择现代诗鉴赏这一堂课,完全是现代诗代表的是现代诗歌的方向。或者说,现代诗就是我们当代人的诗歌。
做为现代人,做为当代人,我们没有理由抛弃这种诗体,哪怕这种诗体并不见得很成熟,哪怕这种诗体并不见得出现了多少经典的诗作。
点了点头,黄一凡开始上课。
【曾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他说的是,要理解诗人的作品,必需先了解诗人这个人,而要了解诗人这个人,必要先了解诗人所处在的年代。古诗体韵律很美,我们都知道。但是,有的时候古诗体具体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们未必真的知道。这一切的原因是我们并不是完全的明白当时诗人所处的年代,而哪怕有史书记载,但也难于真实进行还原,我们也很难理解当时年代发生的的事情。现代诗有一点最好,那就是他所在的年代是现代,或者是当代。对于现代与当代,这便是我们所处的年代。所以,在我们鉴赏这一些诗歌的时候,我们便更能够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二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黄一凡在前世并不是一个天才。
黄一凡也自问自己的文学天赋并不高。
好在,命运奇妙的让他来到了这一个和前世并不太一样的世界。
在这些年,黄一凡除了不断将前世一系列作品搬运到这个世界之时,更多的还是对于自己一系列知识的丰富。如果不然,那么,黄一凡哪怕在别人眼里再有才华,也不可能站于水木大学这一个三尺讲台之上。
对于现代诗,黄一凡虽然并不是特别的喜欢,但他同样用心做了一翻研究。
“这堂课是现代诗鉴赏,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如何去鉴赏一首诗歌?”
黄一凡说道:“很早就有一位先生提过,诗有三境,意为物境,情境,意境。还有一位学者也曾经说过,诗有三意,意为形美,声美,意美。其实不管是诗有三境,还是诗有三美,其实他们的意思都差不多,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罢了。
不过,在鉴赏一首诗歌的时候,我想,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在等着我们。
我们如何知道这是一首诗?”
不得不说,黄一凡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鉴赏先不说,我们先得搞清这首诗是不是诗这个问题。
“如果是古言体诗,相信大家可以看出,这个是五言,这个是七言,而不符合这一些格式,只是纯粹押韵的诗,我们便会认为他是一首打油诗,或者认为是一首杂言诗。但是,对于现代诗来说,我想请问一下各位,我们如何鉴别一首诗是否是现代诗?”
说到这里,黄一凡却是恶搞了一下:“我突然想起了几年前我写过的一首作品,或许不少人都有印像,这首作品叫做《对白云的赞美》。各位不许笑……天上的白云真白呀……我想请问,这首《对白云的赞美》是否是一首现代诗?如果不是,请给出理由,如果是,也请给出理由。”
一本正禁的忍着笑上课的确是一件很累的事儿。幸好黄一凡忍住了,但台下其他的一些学子早就笑得前俯后仰。
“天上的白云真白呀……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这可是十大现代诗之首呀。”
“坑,我现在才知道这首诗原来是黄教授写的,不行了,不行了,完全毁形象呀。”
好一会,待众人平静下来,黄一凡点了前面一位举手发言的学子回答问题。
“黄教授,我认为《对白云的赞美》并不是一首现代诗,因为他没有什么意义。”
“意义这种东西没有一个标准,所以也很难从意义从去判断。”
黄一凡摇摇头说道。
“黄教授,我认为对白云的赞美不是一首现代诗,因为他就是一个长句子,只不过是在其中把标点符合硬生生分行,所以看起来有了一首诗的格式。”
另一位学子站起来回答说道。
“这位同学,现代诗本身就没有具体的格式,怎么就认为这首诗看起来有诗的格式呢?如果我们认为《对白云的赞美》很有现代诗的格式,那么,只能证明我们的眼光还是太局限了。”
黄一凡仍是摇头。
“黄教授,我认为对白云的赞美没有押韵,所以并不是一首现代诗。”
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道。
“如果押韵是评价一首诗的特点,那么打油诗就是最高标准的诗了。”
黄一凡继续摇头。
“还是回到之前的话题吧,我们如何才能判定这是否是一首现代诗。”
叫了三位学子,三位学生的回答都太过于片面,事实上,不只是他们,恐怕是一些教授他们也很难给出一个如何判断现代诗的标题。
“辞海对于现代诗的定义是白话诗,认为现代诗就是用白话写出来的诗,同时也是自由体诗。也正因为自由,所以古诗体上的一切格式,押韵,平仄,都可以去掉,而我们如何去判定这是否是一首现代诗呢?”
说到这里,黄一凡打开了投影仪。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
PPT软件这时显示出了一首五言诗。
【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这是一首来自前世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当然,这是翻译过来的诗。
不过,哪怕是翻译过来的白话诗,他同样充满着无比的韵味。
“这首诗粗看一眼是古体五言诗,但再细看的话,我们会发现,这完全是用白话写的。所以,我们并不能认为他是古体诗。那么,他是否属于现代诗呢?”
黄一凡自然不会说这首诗是裴多菲写的,同样他也不说这首诗是自己写的,他只是拿这首诗用来教学而已。对于此,黄一凡也没有给出答案,他即没说这是一首现代诗,也没说这不是一首现代诗。同样,黄一凡也没有再请学子们回答问题,他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让大家思考一下。或者说,黄一凡拿出这一首诗并不是让大家思考,而是打开他们此前一直被局限的思维。
谁说现代诗就要像那什么说一句,控一格一样的格式?
看看这首《自由与爱情》,这是不是现代诗呢?
说完,黄一凡换了下一页PPT:“我们再来看看下一首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是前世卞之琳的《断章》,至于为什么叫断章,据说当时是不知道取什么名字,所以取了《断章》这一个诗名。但是,或许也正是这一个神来之笔,断章与这一首诗的内容却是产生了一种空前的结合,让这首诗变得更为的有哲理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作品与我们之此读过的所有诗都不一样,这一首诗看起来好像不是诗,他说的好像是物理学著名理论相对论。正如第一句“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一样,这不是相对论是什么?当然,我们现在并不是分析这一首诗是什么意思,我只是想再问一下,这一首诗是否能称之为现代诗?”
现代诗为什么不成熟,其实不是因为格式的不成熟,也不是因为没有什么艺术性。其实一切都是无数人的思想被局限了。他们一直认为现代诗应该是这样,不应该是那样……但事实上,现代诗其实并没有这一些乱七八糟所谓的格式,同样,现代诗也并不仅仅只是此之前很多一些现代诗诗人所写的那样。
不得不说,黄一凡的授课无比的精彩。虽然这几十分钟时间黄一凡什么也没有解释,但是,一众学子脑海里对于现代诗的认知,却在这时完全的崩塌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三章:华国最帅的教授()
一堂公开课很快就已上完,黄一凡平静的宣布下课。
只是黄一凡虽然平静,但一杆学子,一众听公开课的讲师,他们却在内心已起了涛天巨浪。
大开眼界。
实在是大开眼界呀。
不管是那一首《自由与爱情》,还是《断章》,这两首现代诗都极大的开拓了一众学子的眼界,令他们对于现代诗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
原来现代诗可以这样写。
原来以前认为的现代诗只不过是现代诗最为低级的存在。
原来他们此前所学的现代诗,所作的现代诗,只不过是一直坐井观天而已。
直到当他们跳出了这一块巴掌大的天空,才发现,真正现代诗的世界,该是如何的广阔。
与此同时,在黄一凡上完这一节公开课之后,这一节现代诗鉴赏的课程也被录制成了视频。因为与TT公司达成了合作,所以在黄一凡上完了课,水木大学校方便将这一份讲学视频上传到了TT公司的TT视频网站。
只是,几天过去,水木中文系主任“刑艺”却发现这一个视频的点击量似乎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