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培,放心,这个我懂。”
“哈哈,你懂就好了,我也怕你想不通。看你样子似乎想得挺开,我也算是多此一举了。那啥,好了,我就不说了,赶紧多更新几章呀。”
“好的,好的,一定。”
黄一凡点点头,培进也挂掉了电话。
只是,令黄一凡与培进想不到的是。
或者,不只是令黄一凡与培进,令所有人想不到。
远在香江的“梁生”突然借媒体之口发话了:“武侠宗师黄一凡。”
标题上如是写道。
====
PS:抱歉,今天又碰到停电,更新有些晚。晚一些还有,还有,还有好多。(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三章:牛顿名言:站于巨人的肩膀之上()
【最近看了“还情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很多人不知道“还情先生”是谁。嗯,其实那篇《论黄一凡的武侠世界》就是还情先生写的。同时,还情先生还是“武侠茶馆”论坛的创始人,著名武侠小说评论家。我觉得还情先生说得很有道理,只是很多人对于还情先生的贴子有很多的质疑。为此,我也、上来说几句。
还是来说说我是怎么开始写武侠的吧。此前我的职业是编剧,也是一位报社的记者,我之前并不是写武侠的。甚至当时也没有产生过写武侠的想法,说起进入武侠这一个圈子还多亏宫白羽仁兄的建议。所以,论资历,我比不上宫白羽兄。
此外,我并不是什么武术世家出身,自身对于武功是完全不通,也不会一招半式。所以,在我的小说中,论武功套路的描写我不如武术世家出身的郑证因。此外我是半路出家,论剧情的严谨我不如留过洋的朱贞木。加之我天生情商并不高,所以书中对于情的描写,我更加不如王度……只是,可能是我在武侠整个世界观的构架上比之几位仁兄做得更为细致一些。至此,武侠宗师也就一直安在我的头上。
说起来,对于这一个称号我是感觉有一些惭愧的。因为我认为我没这个资格担当这个武侠宗师,不过,当时武侠文化大发展,武侠世界也需要一个武侠领军人物。为了武侠文化的发展,也为了能够更为推动武侠小说。所以,我也就走上了前台,接受了武侠宗师这个称号。
可能是我的能力不够,武侠作品在我封笔之后进入了衰退期。再在十几年后,武侠慢慢有死亡的迹象。直至20世纪,武侠更是变得没有多少人提及。幸好黄小友的出现,挽救了武侠的死亡。
当然,之前对于黄小友的作品,我仅仅只是持称赞态度的,也并没有其他。认为黄小友的作品写得相当的不错,而且,也在黄小友的作品推动之下,武侠已经有渐渐复苏之下。可是后来,慢慢的,在看完了射雕之后,我却是感觉射雕成存在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只是挽救将死的武侠。他或许还能将武侠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事实上,黄小友的作品也一直都在往这个方向进行。
直到倚天,当一个完整的,全新的,严谨的,无比真实的武侠世界出现在我眼前之时。
我知道,黄小友已经做到了这一步。
他不仅将即将死去的武侠救活,他还将武侠文化再次推向前方,成为了全民阅读的作品。
我想,这个时候我该将“武侠宗师”的名号让出来了。】
梁生亲笔文章的出现,可谓是轰动了整个武侠世界,甚至轰动了整个文学界。
“我了个去,梁生都承认黄一凡是新一任武侠宗师了,要不要这么吊?”
“天呐,难道黄一凡真成武侠宗师了?”
“此前很多人开玩笑,说黄一凡已经是武侠宗师的人。但毕竟没有人承认,大家只当是玩闹也没有当真。可真没想到,有一天,这武侠宗师的名头真的安在了黄一凡身上。”
“梁老先生,您考虑清楚了没有,黄一凡小小年纪真能担得起这武侠宗师的名头?”
不管如何,梁生在媒体上的一篇文章,可谓是让黄一凡坐实了武侠宗师的名头。
虽然这个名号仍有人反对,仍有人担心,仍有人不解,仍有人质疑。但梁生都已经承认,你还能说什么呢?
只是,这对于一边的黄一凡来说,他却是一点儿也开心不起来。
武侠宗师这个称号实在是太大太大了,一时之间,他实在是有一些接受不了。
想了想,黄一凡也写了一篇文章,通过TT网媒体发表了出去。
【最近关于武侠宗师称号的问题让媒体议纷纷,说实话,此前对于武侠宗师这个称号我是不打算回应的。因为,我根本就没有想过这回事。要说武侠宗师的话,在我眼里只有一个,那就是梁老先生。昨天看了梁老先生的文章,更是让我看到了梁老先生谦谦君子的美德。
说起来,我也只是武侠小说圈的野路子。我并不是写武侠小说出身的,在写武侠小说之前我只是一个不少人并不是很认可的网络作者。直到后来才写了几篇武侠,当看到不少人发出好评之后,也就多写了一些。时至今日,或许是梁老先生封笔太久以至于大家已经数十年没有看到经典。所以,我的几部作品一度深受读者喜欢。
曾经有人问我,我的一些武侠作品怎么写得这么好?
甚至很多人都说,我的武侠作品已经超过了梁生。
其实我一直认为这是读者的谬赞而已,而哪怕真的有那么一丝超过,我也只能说,这并不是我的天赋有多高,也并不是我有多有才,而是因为我站于巨人的肩膀之上。
梁老先生就是我眼中的那一尊巨人。】
这个世界有一种很宝贵的东西,叫做德。
梁生出面退位让贤帮助黄一凡是一种德,黄一凡谦虚回应拒绝接受同样是一种德。
而当两个拥有无上的德性碰在一起之时,他所产生的火花却是无比的耀眼。
更不用说,那一句来自前世牛顿的名言“站于巨人的肩膀之上”则瞬间成为了一大名言。
“原来并不认可黄一凡,现在看了黄一凡的回应之后,现在我认可了。”
“梁老先生是谦谦君子,黄一凡先生也是谦谦君子。梁老先生写武侠,黄一凡也写武侠。梁老先生是武侠宗师,黄一凡也是武侠宗师。”
“黄一凡大大,给力,冲着你的回应,我想,武侠宗师这个名号,你是当定了。”
“因为我站于巨人的肩膀之上,我了个叉,这句话说的太他喵的好,也太他喵的装逼了。不过,为什么我却是这么喜欢呢。顶一下黄一凡。顶一下武侠宗师黄一凡。”
天下惟有德者居之。
举世的身份同样需要无比有德行的人才能担当。
黄一凡已经展现了他的德行,那么,武侠宗师之位,则再也没有人反对。
====
PS:感谢“姜地”又一次打赏盟主,不甚感激,只能用加更回报。(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四章:风陵师太()
是的。
其实真要说,黄一凡的武侠作品自然是比梁生武侠高上一筹。至于为什么不少人不愿意承认,只不过是自小看梁生武侠所养成的情怀。如今看到梁生亲自认可黄一凡,而黄一凡又展现出了同样令人信服的品德。那么,将黄一凡称之为新一代武侠宗师也未尝不可。
与此同时,在黄一凡被奉为新一代武侠宗师之后,黄一凡的倚天屠龙却是火遍大江南北。
学生,上班族,中年人,甚至老年人。
内地,香江,台弯,甚至东南亚。
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男是女,也不管是什么阶层,甚至不管地域,国家……倚天屠龙就像圣经一样,彻底成为了一众读者最为喜爱的作品。
而在倚天屠龙火爆的同时,又一波关于倚天屠龙的评论就此来到。
【我看倚天屠龙之剧情篇:
要说倚天屠龙的剧情,可谓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而我认为最为精彩的有三处。
第一处:郭襄前往少林寺。虽然倚天屠龙讲的不再是郭襄的故事,但是,以郭襄为角度进入到倚天屠龙却是直接吸引了我。而在郭襄出现之后,后面又有极为惊艳的昆仑三圣何足道,再有之前在神雕中就已出场的觉远大师,张君宝,直至最后张君宝开创武当派,剧情还不爽吗?
第二处:主角光明顶大战六大门派。其中张无忌不论是以武功还是以智谋,更或是明教一众教众都是无比的有看点。
第三处:赵敏舍身救张无忌。我想,世间最令人难于忘怀的就是生死之间的感情吧。赵敏虽然是蒙古郡主,但却完全为了张无忌奋不顾身,就从这一点,我便是赵敏一生粉。不过,该死的张无忌,别再犹豫了,你难道还想念着周芷若吗?】
【我看倚天屠龙之武功篇:
其实黄一凡大大武侠小说里的武功已经写得够绝了,不管是射雕还是神雕,里面的武功都是让我们暗呼过瘾。不过,在倚天当中,各大门派一系列武功的出现,才真正的让人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武侠世界。
少林:龙爪手,大力金刚掌,罗汉拳……七十二绝技,甚至是九阳神功都是出至少林。
武当:梯云纵,绵掌,绕指柔剑,真武七截阵,太极拳,太极剑,
昆仑派的正反两仪剑法,崆峒派的七伤拳……
更不用说“明教”一大堆乱七八糟但同样无比厉害的武功。】
【我看倚天屠龙之人物篇:
黄一凡大大写人物当乃一绝,哪怕是黄一凡大大早期的几部作品有一些人物也写得非常出色。越女剑中的阿青,碧血剑中的金蛇郎君,不过,黄一凡早期作品相对并不成熟,虽然也写出了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人物,但这一些人物大都是主角。直到射雕出现之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却是纷纷出场,而在倚天屠龙当中却是将人物刻画达到了一个顶峰。
张三丰,昆仑三圣,金毛狮王,白眉鹰王,紫衫龙王,青翼蝠王,武当七侠,赵敏,周芷若,灭绝师太,成昆,少林四大神僧,杨不悔,杨逍,范遥,玄冥二老,胡青牛……人数之多,简直是射雕神雕里的数倍,当真是功力无比深厚。】
【我看倚天屠龙之感情篇:
其实倚天屠龙中的感情比不上射雕,更不上神雕中的杨过与小龙女。但之所以还是提及倚天屠龙的感情,其实就是因为倚天屠龙里面感情相对真实。张无忌碰到好几个美女,做为一个喜欢美女的正常人士来说,本身上难于取舍是很正常的。换作是我们,恐怕我们也很难做出选择。当然,除了张无忌的感情之外,杨逍与不悔母亲纪晓芙的感情亦令人印像深刻。
杨逍本来是魔教的,纪晓芙本来是正派的,甚至她还有一个未婚夫。可是,杨逍在使用手段侵占了纪晓芙身子之后,纪晓芙竟然没有怪罪杨逍,甚至还给自己的女儿取名为不悔。这种感情虽然看起来很难解释,但世间的爱情不正是如杨逍与纪晓芙吗,如果爱情也能用道理说得通,讲得明,那他就不是爱情了。】
【我看倚天屠龙之格局篇:
若论黄一凡大大作品武侠的格局,碧血剑,越女剑,侠客行之类的都不算高,只是一些小侠游走在江湖上的一些故事。哪怕是神雕侠侣,太过于重情,格局也没高到哪去,只有射雕好上一些。反倒不是特别精彩的书剑恩仇录,一帮红花会弟子打着反清复明的招牌,格局一下子提高了许多。但可惜,红花会只是一个梦想的存在,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推翻清朝。但在倚天屠龙当中却不一样,明教不仅仅是一个教派,更是一大政治力量。明教不仅仅是所谓的魔教,他却在后面靠着明教一系列的力量推翻了元朝的统治。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其实明教也是存在的,同样的,朱元璋也与明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之前研究倚天屠龙的是一众作者,一众文学界的人士。但现在却不同了,现在评价倚天屠龙,研究屠龙的则是无数并不专业的读者。虽然他们评价的并不专业,但他们却以其独特的眼光,给予了倚天屠龙最为精彩的解读。
不过,关于倚天屠龙的评论又怎么会就此停下呢。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人的看法,更何况,现在看倚天屠龙的已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
几乎每天在看书激动之余的时候,不少读者都会在网上,亦或是TT群里讨论个热火朝天。
正如现在,一大群武侠迷亦是聚在了一起,不时议论纷纷。
“其实在我看来,倚天当中感情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张无忌,也不是杨逍,更不是胡青牛与他妻子……”
一位叫做“中年大叔”的网友如是评价说道。
“汗,大叔,你眼光也太高了吧,那你说说,除了这一些倚天当中还有哪些人的感情让人印象深刻,你不会告诉我是紫衫龙王,或者是殷离的吧。”
“都不是。”
“那是谁?”
“郭襄。”
“好吧,郭襄算一个,不过,郭襄虽然有些暗恋杨过,但却一直没有表明态度。谁知道她是不是真喜欢杨过。当然,我也是持郭襄暗恋杨过的,但倚天当中也没写郭襄的感情,我们只能自己去猜测。”
“呵呵,看来你对于黄一凡大大的作品有些研究嘛。”
“那是。”
“不过,你可能忽略了一些情节,郭襄并不是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她有表明,只不过她表明的无比隐晦,不仔细看的话我们根本就发现不了。”
“我前前后后看了倚天有3遍了,虽然倚天现在还没写完,但你所说的郭襄表明了对于杨过的态度,我还真没有找到。”
“那你看看这句话。”
说着,中年大叔发了一段倚天屠龙里的一句话:“忽见人丛中飞起一柄明晃晃的长剑,直向天空。原来宋青书和灭绝师太拆招,被她在第五招上使一招“黑沼灵狐”,将宋青书的长剑震上了天空。”
“这句话有什么特别吗,不过是宋青书与灭绝师太拆招嘛。”
“你再仔细看。”
“还是没看出,难道灭绝师父喜欢上了宋青书?”
“我草……眼睛瞎了。”
中年大叔差点吐血:“我要你看的是灭绝师太使出的剑招'黑沼灵狐'。”
“黑沼灵狐?”
“对,就是这一招,发现什么了吗?”
“我想想……”
过了一会,这位网友似乎发现了什么:“我草,黑沼灵狐这一招难道说的是杨过当年带着郭襄去黑沼抓灵狐么?”
“正是。”
中年大叔点点头:“这一招正是郭襄郭女侠所创,你能想像郭襄创出这一招的用意么?”
“我了个叉,这这这,请让我喘喘气。”
群内一众读者这一会儿被中年大叔的这一个发现给震惊了。
他们其实都喜欢郭襄,他们其实也都隐约明白郭襄是喜欢杨过的。可是,郭襄再怎么喜欢杨过,但却一直在小说当中没有正面的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她即没有说喜欢杨过,也没有说想对杨过做什么,一些年纪不大的读者说不定还以为郭襄只是想念杨过这个大哥哥呢。
但是,当这一招郭襄自创的剑招【黑沼灵狐】出现之时,一众人等完全是目瞪口呆。
如果说此前没有表明,那这一招剑招,那可是真正的表现出了郭襄的心意。
“大叔,这个,这个,我说一句哈,你不要生气。我说的是,这一招剑招会不会只是郭襄小时候的回忆罢了,他其实代表的不是感情。”
群内一位叫做“梦墨”的网友冒泡说道。
“说的也不错。”
中年大叔倒是没有反对:“当然,如果仅仅只是光从一个剑招上去推断,的确是有一些勉强。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郭襄徒弟的法号。”
“郭襄徒弟的法号,这个,倚天当中有写吗?”
“好像没有写吧,倚天当中只有写郭襄是峨嵋派的创始人,目前峨嵋的掌门是灭绝师太。哦,我想起来了,好像郭襄的徒弟叫风陵师太。”
“对,就是叫风陵师父。当时灭绝师太有说过,【郭公破虏青年殉国,没有传人,是以刀剑中的秘密只有本派郭祖师传了下来。她老人家生前曾竭尽心力,寻访屠龙宝刀,始终没有成功,逝世之时,将这秘密传给了我恩师风陵师太……”
这里的风陵师父就是郭襄的徒弟,而风陵师太后面则收了灭绝。不过,虽然找出了郭襄徒弟的名字,但不少读者仍是有一些没看懂:“大叔,这个风陵师太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嘛,全文当中只出现了一次,而且还是别人提了他一下,风陵师太难道还能跟杨过产生联系?”
“当然有联系。”
中年大叔点点头,说道:“各位还记得郭襄与杨过第一次见面的地方是哪里吗?”
“是在一个渡口。”
梦墨很快就说道,而在“梦墨”说完之后,梦墨突然有些激动起来:“等等,大叔,我马上翻一翻神雕。”
过了一会,当“梦墨”翻到神雕杨过与郭襄第一次见面的书页之时,一行清泪就此划出。
“风陵渡口。”
梦墨在TT群上打出了几个字。
是的。
郭襄与杨过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就叫做风陵渡口。
“是呀,你们现在知道了为什么郭襄的感情才是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吗?”
看到一众人等明白过来,中年大叔莫明的一叹:“金庸里大情大悲的桥段很多,若论最微妙、最隐晦同时也最让人感叹的,莫过于灭绝师太告诉周芷若,她的师父、郭祖师的徒儿叫做风陵师太。初读不以为意,再思之,如有牛毛细针刺入心中,隐隐小痛,却移不走,抚不平。”(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五章:张三丰对郭襄的感情()
中年大叔的研究,可是引起了一众读者的感慨。
郭襄本就是他们喜欢的一位角色,甚至有人喜欢郭襄胜过喜欢小龙女。很多人一直可惜郭襄没有找到最终归属,但最后也是无奈。可是没想到,在倚天当中,竟然发现了郭襄隐藏在内心深处最为真挚的感情。
这一份感情,却是如此的隐晦,不仔细看你根本发现不了。
而就是这一份无比隐晦的感情,却是更胜于之前无数种轰轰烈烈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