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哲原地坐在地上,不断的叹气,“我的学长确实是一个天才,他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曾经是我们的偶像,也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但是就是因为他太聪明了,最后才会害人害己。”大哲说。
“他做了什么?”陆大叔也来了兴趣。
“这件事情就说来话长了。”大哲说,“事情的起因是一卷录像带。”
“这是在八十年代,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的一盘录像带,内容是哈尔滨市一位公安局副局长率领他的属下在王洪成家中看表演。这位副局长在王洪成家厨房里亲自把自来水灌在大塑料桶中约八分满,然后提回到王洪成家的客厅里。王洪成拿来一只空玻璃杯,由塑料桶中倒出大半杯水来交给他拿在左手里,并让他尝了一口。然后王洪成向桶中滴了几滴药液,过了一会又往桶里加了另一种药液,这时桶中的水逐渐变成浅红色。接着,王洪成由架子上拿来一只开口的易拉罐,要注意王洪成并没有倒过罐子来证明是空的,王洪成由桶中向罐里倒些水。然后就把这个易拉罐交到了这位副局长的右手中,这时这位副局长的两手都用上了。请他到厨房去试验,而属下们也都跟到了厨房。而那塑料桶就被丢在客厅里没人照看了!众人一起看王洪成表演。果然玻璃杯中的水点不着,而易拉罐中的液体点着了,大家热烈鼓掌祝贺试验成功。这时王洪成的妻子王麒麟送来装有浅红色液体的塑料桶,副局长接过了桶走下楼去试验开汽车,于是中国第五大发明的鉴定就算完成了!在这盘录像带的解说词中是这样说的:录像机的镜头始终没有离开过公安局副局长。但是事实应该是镜头始终不要离开那桶水!。还说:这次伟大的试验是在王洪成的妻子密切配合下完成的。这还是句真话!因为正是王洪成的妻子王麒麟,把那桶水换成了一桶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前后两个桶中所装液体的体积是不一样的,而那个易拉罐中早就预先装了一点油。当然能点燃。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盘录像带,竟然让我的这位学霸学长真的起了兴趣,开始着手研究。”大哲说。
“他难道不知道这东西是骗人的么?”云希明问。
“刚开始他知道,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竟然告诉我他研究出了眉目。最主要的是他不希望自己父母的钱打水漂。”大哲说。
“他父母也是科学家?”闵澜问。
“不是,他的父母就只是普通农民,也是听说了这录像带是密不传人的绝密配方,这才倾家荡产的买了这些录像带。而这些录像带全都是来自八十年代,也就只有那些偏远山区的农民才会相信。学长的父母几乎用了全家的积蓄,买了这几盘录像带。”大哲说。
“王洪成?这个名字听着怎么还挺耳熟。”陆大叔说。
“这个人我知道。”云希明说,之前爷爷跟我说过他的事儿,当时还挺轰动的。“他出生于东北,只念过四年书,养过猪。学过木匠,也当过兵。后来是哈尔滨公共汽车公司的司机。主要事迹就是发明的膨化重油,1992年正式开发和批量生产。还发明了多用途节能器、膨化重柴油、消烟除尘和污水处理技术等。这几种技术后均被证明属于无科学依据。”云希明说。
“我之前也看过他的报道,1984年3月,哈尔滨普通司机王洪成宣布发明水变油,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进四分之一的汽油,再加进少量配置的洪成基液或称水基燃料膨化剂,就可以变成水基燃料,一点即燃,热值高于普通汽油、柴油,且无污染,成本极低。这项发明受到不少权威人士肯定,被全国几十家新闻媒体的炒得火热。一个部队企业专门为此办了一个公司,有300多家乡镇企业拿出上亿元资金给他搞共同开发,把他当成财神爷。王洪成获得了数以亿计的钱财。1993年初公安部和物资部发出通知要求有关单位停止宣传;4月,原物资部干部严谷梁在报上发表文章《应该用事实澄清水变油真相了》质疑水变油。一些报刊载文指出水变油是魔术、骗局。这年6月,王洪成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状告严谷梁侵犯其名誉权,后被法院以其发明从未进行科学鉴定为由驳回起诉。1995年全国政协八届会议上,何祚庥、郭正谊等4位科技界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呼吁调查水变油的投资及对经济建设的破坏后果。1996年1月1日,王洪成被收容审查;1997年11月14日,被哈尔滨中级法院判处10年徒刑。而这幕闹剧此时已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数以亿计钱财损失。”王娜姐说。
“没错就是那个王洪成。”大哲说。
“可是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了,怎么还会有人相信他的那一套啊。”闵澜问。
“越是天才,就越是想要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大哲说,“那录像带我也看过,拍摄的很不清楚,而且手法拙劣,但是我的学长就是相信了。”
“有多少盘啊?那种录像带?”云显问。
“好几盘。”大哲说,“有关部门看王洪成做百吨级的水变油表演,当场用啤酒瓶取样,王洪成偷偷用装好油的啤酒瓶调包,由于空啤酒瓶早已做好暗记,作伪当场被戳穿。王洪成的作伪手法和日本的发明家搞水变油试验时将瓶子调包欺骗山本五十六一模一样。有一盘录像带是一部电视记录片,叫做《盘古开天惊世篇——中国王洪成》大肆吹嘘:早在几年前,河北某县。在众目睽睽之下,王洪成玩了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大、最神奇、最令人震惊的科学游戏。一个能容纳11吨水的水泥池里,国家有关部门的权威专家们,亲自将水注入投进洪成燃料的水池,经过搅拌,装进盆,再一盆盆地端到广场上。洪成燃料一经点燃,火焰腾起,点水成油的神话,瞬间变成现实。”
“事实上这场由王洪成亲自策划了好久的表演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这个大水泥地是由几个粗水泥墩架着,比较高,人用盆到池中去只能舀到表面的液体。当水加到池中后,王洪成加上他的药液搅拌后就盖上了池子,不许人看,说是有危险。但还是有人掀起一边看了,看到的是有油由池底咕嘟咕嘟地往上冒,原来地下有一个油池通过水泥墩中心的暗阀把油送到池中,这就是奥秘所在。当人们把浮在水面的油盛出来以后,王洪成怕再盛下去会盛出水来,这就会露了底,于是就往池中倒了一些碱液,说是把油又变成水了。加碱液可以把油变成水,可以说是王洪成的另一大发明!但不知这是什么样的化学反应。盛出来的油本来就是油,当然一点就着火,可是池子里的水还是水,并没有变成油。当有人提出要检查水泥池时,王就大怒,把人都赶走,自己一个人把水泥池砸烂,以免被人发现池底的秘密。这就是王洪成玩的那个所谓的,人类历史上最大、最神奇、最令人震惊的科学游戏!”大哲说。
“可是不管怎么说,这也太古怪了,难道不是明眼人一下就看出来的么?”闵澜说。
“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学长也是这样觉得,认为自己的父母就只是上当受骗了,但是家里人不远接受这个现实,反复强调那是真的,一定让学长研究出来。学长的压力越来越大,终于达到了一种走火入魔的地步,以至于根本没有人能够拦住他。”大哲说,“也就是那个时候,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我越来越觉得这是个骗局,或者说我原本就坚信,但是时间久了,反而不坚信了。”
“你们真的做了实验?”云希明说。
“我们在部队的研究所,实验室里自然是什么都有的。”大哲说。
“那种录像带怎么会让人如此信服。”陆大叔说。
“因为真的拍摄的感觉,能够让人从感官上,第一直觉就相信。”大哲说,“其中有好多的专家,还有领导,甚至也有那个时候的中央领导,所以真的在当时容易让人信以为真。”
“那个时候,你们恐怕还小,尤其是九十年代的时候,他可是全国的知名人物。当时在部队,在厂矿,很多人都打着学习王洪成的大旗,真是轰动一时。”陆大叔说。
“现在也还有很多人认为他是大科学家,比如我的学长。”大哲说。(。)
第513章 惊天骗局(下)()
第513章惊天骗局(下)
“王洪成的点水成油仅仅是一个表演的骗局,王洪成的另一个更大的骗局则是他发明的所谓膨化燃料,有膨化汽油,膨化柴油,还有膨化重油等。说穿了就是把各种油和水掺在一起,再加一些肥皂类物质把油和水搅成乳化液,用来作燃料或开车。这根本不是什么发明创造,早就被试验过多次,而且实践早就证明用这种乳化剂开车不但省不了油反而会腐蚀发动机。但王洪成打出新型膨化燃料的旗号,加上各种表演和伪证,居然骗了不少单位和个人在全国各地建厂,而王洪成及其同伙向他们以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一吨的高价出售他们生产的膨化剂,不过后来证实其原料是肥皂、表面活性剂,再加上一些********或菠菜水,大发其财。最典型的事例是另一盘流传很广的录像带,记录的是王洪成在哈尔滨市的表演。他宣布哈尔滨市67路公共汽车全部使用洪成燃料,一时之间颂歌之声大起。洪成时代开始了!这是走向造福社会的里程碑!他的发明是具有五十亿年地球历史上最先进、最伟大的发明,从人类祖先的钻木取火到本世纪的胰岛素合成,上下数万年的发明都不如王洪成的发明伟大。他使我们跨越二百年时空而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在鼓乐声中副省长和副市长剪了彩,十几辆灌上了洪成燃料的披红挂彩的67路公共汽车驶到大街上!结果又如何呢?没有几个月这种带有碱性的洪成燃料把十几辆汽车的发动机全部腐蚀了,国家为此付出了大量修理费而无人赔偿。这可以说是最好的鉴定了,但是那盘录像带还继续在社会上播放。骗人投资。”大哲说。
“那个时代我们都太着急了,以至于让很多人迷失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给了这些骗子可趁之机。”陆大叔说。
“为了推销所谓的膨化燃料,王洪成及其同伙经常四处表演。企图证明水和油放在一起再加上他们的膨化剂就能完全变成油。在这时他们经常利用一般认识上的误区来捣鬼。误区之一是,如果烧光了就是都变成了油。所以他们经常是把油倒在盆中去烧,只要能烧光就宣布水都变成了油,再用来开动一下车子,只要车一发动就算演示成功,立刻就与人签合作协议。实际上油水混合物只要油的比例够大,油燃烧时发的热就足够把水也烧干,但水并没有变成油。只要有一定科学常识的人都能戳穿这种表演。王洪成的妻子王麒麟就经常到处做这种表演,也经常被戳穿。一次在西安用七份油三份水混合表演宣布成功。此时有人提出要做对比试验,用两个盆各放同样的油水混合物,然后在一个盆中加膨化剂,另一个盆中不加膨化剂,然后同时点燃看结果。结果是不加膨化剂的油水混合物完全烧光了,而加了膨化剂的油水混合物反而没有烧光!再就是所谓的颜色一样的物质就是均匀的,所以取任何一部分都能代表全体。王洪成等经常是用半透明的塑料桶来表演,在桶中装上油和水后加入膨化剂再搅成乳状液,由于看不太清楚桶内的情况。使人误以为桶内的液体是均匀的,实际上表层基本还是油,王洪成等拿桶往外倒出的液体是表层的液体,当然主要的还是油。另一种方法是加入一种颜料。把油和水都染成同样颜色,使人误以为是均匀的,然而倒出来的完全是上面的油。王洪成在某领导家中的表演就是这样。后来改装在玻璃瓶中的液体样品呈褐色,比柴油的颜色要深。看上去似乎是均匀的,但只要摇动一下就会看出水和油的界面来。所以水没有变成油。但由上面倒出来的却真是油。”大哲说。
“这样的例子特别多,他们当时在全国各地做实验。”陆大叔说,“他的手法也很单一,水是不能燃烧的,但是王洪成让人取一杯水来,他滴上两滴药,再点火就着了,于是就说水变成了油。这是王洪成在外行人面前经常表演的把戏,即所谓的点水成油。实际上这仅仅是个小戏法而已,变法有许多种:在水中投入电石也就是碳化钙粉末,电石与水反应生成可燃的乙炔,点火就燃烧起来,还可以冒黑烟。在水中投入四氢化锂铝,王洪成确曾在中科院化学所药库中偷拿过一瓶四氢化锂铝,这就是传说中的神秘灰色粉末,与水反应后冒出氢气,可以看到小气泡不断升到水面,点燃后还会发生微爆声,这个表演不到关键时刻王洪成是不做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往水中滴几滴油,一点火,油就着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魔术的办法把水调换成油,当然一点就着了。至于用什么办法,魔术的门道多得很。这本来是中学生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但竟被宣扬成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闹成了国际笑话。”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王洪成的水变油如果是真的就应该不怕科学鉴定。”云希明说。
“然而王洪成却一直逃避真正的科学鉴定,并不断制造各种伪证欺骗舆论。由此也足以看出水变油的真伪了。王洪成到中国科学院说要求鉴定,但当准备鉴定时,王洪成又毁约不干,并且趁机在中科院专利管理处偷了一份盖有中国科学院公章的文件和印有中国科学院抬头的空白信笺,回去用剪贴和复印的办法伪造了一份中国科学院发的《王洪成发明成果证明》文件,到各地出示,以骗取合作单位的信任。之后又出现了一个伪造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管理中心科技部的文件——《关于“大力推广应用水基膨化燃料”的决定》,到处招摇撞骗。为此中国科协发表了严正声明并向公安部门举报了此事。在这个假文件中说:高效廉价的水基膨化燃料,已由国防科工委高级研究员王洪成研究成功,经北京市汽车研究所、中国汽车质量北京监督检验所在汽车上实验测定,节油率很高,此燃料溶解于五百倍水中,可产生大卡热量……”但当向北京市汽车研究所查询此事时,研究所的同志十分恼火,说:我们只做过送来的汽油样品的鉴定,从未鉴定过什么水基膨化燃料!这是严重侵犯我所名誉权的行为,我们要诉诸法律。”
“显然这个产生高热量的神话,完全是王洪成自己编造出来的。实际情况是:王洪成曾两次送样到第703研究所39室理化室请求化验,两张有操作者签名并盖有检验专用章的报告单上的化验项目中并没有测定过热值。但王洪成把这两张报告单合在一起重又打印了一张表,表中竟凭空多出来热值的数据。”陆大叔说。
“老陆这些你都知道?”王娜姐问。
“当时有些资料并没有公开,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在会场门外有两个人拦住会议代表送材料。一份是王洪成的同伙兰公白等编造的《洪成膨化柴油鉴定资料汇编》,他们竟把江****同志为我国节能工作的题词,节约能源保护资源造福子孙,放在首页,企图让人以为是给王洪成的题词。另一份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领导给中央负责同志的一封信和一份他们写的水基燃料的《考察与见证报告》。这封信说:用75%的水和25%的柴油配制的膨化柴油经过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原来加入的水已经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的油,这是事实。信中还说:我们也深知目前对这件事存在着许多怀疑和争论,有人认为不符合现有科学理论而把它说成是‘伪科学’,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才是唯物主义的。科学工作者首先要尊重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能以‘现有理论解释不了’作为根据说成是‘伪科学’。然而由十名高级专家签名的《考察与见证报告》中所说的见证实质上也仅仅是看看表演而已。他们并没有共同认真讨论和制定过一个严格的科学鉴定方案来执行,更不能解释为什么样品的送样单位竟不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而是哈尔滨洪成新能源膨化剂有限公司。善良的科学家们碰到了骗子,而恰恰又忘记了自己所应该坚持的科学真理,就会为骗子所利用。但受骗只能是一时的。”陆大叔说。
“再后来许多位中科院院士收到一份天津市公证处的公证书,公证书说:经审查确认洪成膨化柴油的配制、实验过程及测试结果真实。但附来的仍然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那份材料,令人迷惑不解。后来又收到了一份天津市公证处的公证书,哈尔滨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测试报告。在报告中说:陈洪发、刘小杰、兰公白等人带来的两种液体燃料,在我中心进行了测试……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进步,即测试中心不再对样品的来源负责,是兰公白等自称样品是膨化油,当然是真是假大家心中明白。”陆大叔严肃的说。
“可惜了,我的学长被骗许久,甚至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大哲说。(。)
第514章 过慧易夭()
第514章过慧易夭
“丢了性命?这怎么会呢?只是做实验,他不会真的把自己给,作死了吧。”云显说。
“差不多吧,我这位学长原本就是个奇葩,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对于老师讲解的知识,大多都是被动接受,但是他却不是,他习惯质疑。他经常说,老师现在交给我们的知识,当初如果那些伟人不质疑,是不会提出来的。我们也要学会质疑,质疑是思考的过程,被动的接受,还要脑子干什么。所以当时他虽然是班级里的学霸,但是也是老师最头疼的学生。”大哲说。
“那他是怎么…”闵澜问。
“当时他得到了那些录像带,就查了很多的资料,关于水变油这样的事情,他还是坚信是假的的,不过他却觉得王洪成的永动机很有道理,极有研究的价值,那个时候他已经面临毕业,但是他非但不研究自己的毕业论文,反而********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大哲说。
“永动机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研究,但是一旦实验成功,也将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任何发明都需要动力,永动机也不例外。既然人类幻想过永动机,这种幻想就会成为一种动力,由此也就有了形形色色的永动机的设想。仅就文字记载而言,最早的永动机设想是十三世纪哥特式建筑设计师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