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墓探-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之后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扬州,隋亡。萧后携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玉玺,聊以自慰。贞观时期,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隋炀帝孙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之后不久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传国玺就此失踪。”

    “传国玉玺最后一次在历史上出现是在北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而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时人有画蛇添足之讥,其实徽宗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宋靖康时期,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金国掠走,此后便销声匿迹。”

    “之后历史上对传国玉玺有很多的推测,元朝后伯颜曾将蒙元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当时说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之后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蒙古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到了明清两代,曾有人进献所谓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至清初时,紫禁城藏御玺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即被称作传国玉玺。而乾隆时,清高宗皇帝颇好考据,钦定其为赝品。但权且以假当真,聊以充数,亦无深究者。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初期,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此传国玉玺复不见踪影。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至今仍无下文。就此,玉玺失踪于世,皇朝至此完。历经两千余年风风雨雨、扑朔迷离,传国玉玺数隐数现,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我终于一口气说完了传国玉玺的由来,之所以记忆如此深刻,是因为我和蓟子洋曾经一度认为我们手里的钥匙就是藏匿传国玉玺的宝库的钥匙,因此做了不少的研究,现在看来倒是全盘推翻了。

    “真是没有想到。”我感慨道,“历代皇家辛辛苦苦追查的明玉宝印,历经历史的浪潮,原本以为早就已经被毁于历史长河之中,没想到在这里,竟然重现于世了。”(。)

第414章 死楔() 
第414章死楔

    从古法琉璃的匣子,到垂棘的夜明珠,再到传国玉玺,我们隗家地下宝库不过才露出了如此冰山一角,就已经如此惊人。

    “阴阴,这东西太好看了,就这么摆着招灰多不合适,我觉得你应该想个法子,把他们拿出来,摆在家里,那才上档次呢。”大哲嚷嚷说。

    “我看还是摆在这里招灰的好,带回家里,人多口杂,只怕到时候招的就不是灰了,而是招灾了。”一直现在人群最后面的慕容铮突然开了口,不过只有我知道,现在和我说话的应该是老鬼蓟子洋。

    “慕容说的没错。”陆大叔也同意,“这些个宝物虽然价值连城,但是其实也是历史上引发无数战乱的根源,让它们安静的埋在这地底下,只怕也是一种好的归宿。”陆大叔说。

    “我觉得你们说这些都是废话。”闵澜在一边不客气的说,“你们刚才不是说这和什么琉璃匣子里面有机关么?说不定放在此处的两样东西,你们隗家的先祖根本就不想让你们拿走。”

    闵澜这话倒是说到了点以上,确实我们现在对这两个装着珍宝的匣子不敢妄动,我对机关一类的并不在行,可是陆大叔和云希明又看不到那些古怪的鬼骨,实在是让人头疼。

    “说到这机关,我倒是有点兴趣,丫头,如果不急咱们可不可以稍加研究?”李荆大叔问。

    “大叔,就算您不这么说,我也要先研究一下,等我们走进宝库里面,背后却有两个装着机关的神秘匣子,让我背后受敌的事情我可不做。”我说。

    “我也是好奇,要不是阴阴,你把那个东西的样子画下来,我们看看吧。”云希明说。

    “王娜姐,给我…”我的话还没有说完。王娜姐就把纸和笔递了过来,我笑着接过来。“王娜姐,如果以后你不在我身边,我肯定会不适应的。”我说。

    “哎呀。说什么话呢。”王娜姐害羞的说。

    “自从有了王娜姐这个秘书,阴阴已经退化了,基本上就快要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了。”大哲说。

    “那我就不明白了,你明明没有王娜姐那样的秘书,为什么也会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闵澜立刻反击回去。大哲又吃了瘪,默不作声的躲到后面去了。

    废话不多说,我拿过纸和笔,开始小心翼翼,仔仔细细的描画起来,不过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并不简单。

    首先的一点就是我并不擅长美术,虽然小的时候美术课成绩不错,但是那也只是停留在简笔画的阶段,眼前的这个构造。涉及到透视的效果,立体成像,根本就不是一个美术初学者可以模仿出来的。

    其次就是这古法琉璃的匣子虽然说是通透的,但是其实并不然,它的那些美丽的彩色釉质现在成了我最大的敌人,在这样一半清晰一半模糊的情况下,我根本就没有办法完全看清楚匣子里面的内部情况。

    然而这些都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那些鬼骨非常的细,就像是一根根银针一样错综复杂的排列着。每根鬼骨都在顶端有细孔,彼此相连,原本就看不清楚,这些鬼骨又排列的复杂。实在是让我难以下笔。僵持了好一阵子,纸上还是没有什么样子。

    “我说阴阴啊,你这个画的到底是什么啊?一大包薯条?还是巴巴脆啊?”大哲说。

    “我又不是专业学习美术的。”我生气的说。

    “这也是好事。”云希明说,“我终于知道咱们万能的隗阴阴小姐有什么弱点了。”

    “我有什么弱点,还不劳你来提醒我。”我没有好气的说,大哲冲着云希明做了个鬼脸。云希明回应了一个鬼脸也禁了声。然而我低头看了看手上拿着的白纸和铅笔,那上面乱糟糟的线条果然像是大哲说的那样,一盒横七竖八的薯条,我忍不住笑了笑,“果然,确实是太不像样子了。”

    事情进行到了这里却遇到了瓶颈,会画画的,会解锁的,全都看不见这些神奇的机关,而唯一能看见这些机关的我,竟然是个手残。

    “要不然让我试试吧。”慕容铮从后面走了过来,我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他是蓟子洋,自然可以看得见这些鬼骨,但是这件事情不可以让大家知道,我也不知道蓟子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慕容,难不成你也能够看得到这些什么鬼骨?”李云显说。

    “我自然看不到,不过阴阴不是看得到么?我根据她画的来完善,这样一来不就可以了么,她只要告诉我哪里需要修改就可以了。”慕容铮说。

    “阴阴?看来你和隗家当家人关系很熟啊?”云希明这话里醋意十足。

    “你不也是这样称呼的么?既然是朋友又有什么好计较的?你说呢,阴阴?”慕容铮的语气里充满挑衅,这一句话竟然把我夹在了中间,陷入了两难。

    “我觉得还是赶紧破解这两个匣子的机关比较重要吧,要是这两个匣子里面的机括不能解除,那我们还谈什么继续前行,只怕被我们的老祖先在这里设计死都不知道。”我说,大家立刻停止了争论,慕容铮开始完善我的那副画作。

    “这里,是什么样子的,直的还是弯的?”

    “是直的。”

    “这里呢?这一根实在边上,还是中间,连接的是这一根还是边上那一根?”

    “这个,对对对,就是这样。”

    “这个呢?与盒子贴在一起,还是分开的,能不能看出中间有没有空隙?”

    “没有,可以确定所有的鬼骨都是贴在古法琉璃匣子上面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就这样,我和蓟子洋,一唱一和的完成了这幅画作,蓟子洋假装询问我,而我假模假式的回答,事实上,蓟子洋所画的全都是他自己眼睛中看到的,我们两个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演了一出双簧。

    “好了,我们确认过了很多次,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了。”慕容铮说。这个时候我们的身边就只剩下了王娜姐,陆大叔和云希明。云凝身子弱,云显送她回去休息了,阿罗和闵澜向来志不在此,恐怕已经到外面透气去了,尤其是阿罗,她原本就是花妖,长在旷野,到了封闭的空间就会有一种拘束的紧迫感,花妖天生就有封闭空间恐惧症。至于大哲,不出意外的话他和李荆大叔肯定是结伴去厨房偷吃东西去了。一听说图纸已经画出来了,陆大叔和云希明赶紧凑了上来。

    “不是我说啊,慕容,你的画画的也太好了吧。”云希明感慨道。

    “我曾经学过几年的美术,有点功底罢了。”慕容铮回答说,可是他脸上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显然是在说,我这千年的寿命可不是白混的,我是美术高材生。

    “先别管这个了,总之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了,这个东西你们谁见过啊?”我问。

    “我倒是也研究过不少的机巧机括,很多古墓之中都会有锁一类的机关,为了在发掘的途中不受到阻碍,我还特意研究过这样的机关,但是这些机关一般都是摆摆样子,毒气,水银才是真正的坟墓守护者。估计设计古墓的人都明白,不可能通过一道门就把盗墓者拒之门外。所以并不可能设计的太复杂,像这样的复杂的锁,我还真的是没有见过。”云希明感慨道。

    “画起来都这么困难,你说设计的人是怎么想的,这样的锁怎么解,会不会等到需要用的时候,都已经忘记要怎么解开了?”王娜姐说。

    “或许设计这个东西的人根本就没有想要解开。”一边一直默不作声的陆大叔说。

    “大叔这么说,你知道这个?”我问。

    “也说不上知道,你们也清楚,我的师傅是葛有念,他除了精通预知之术之外,也非常喜欢研究机巧之类的东西,而我在师傅那里也看到过不少的奇门遁甲,周易八卦一类的书。当时并不觉得什么,只是当做杂书,无聊的时候用来打发时间,倒是无意之中记住了那么几种,这就是其中的一种。”陆大叔说。

    “这是什么?”我问。

    “古代的锁,也有一些可以遵循的规律,其中分为三种,一种是活楔,这一类的是说,只要找到了某种规律就能够打开,一般都很简单。楔,就是古时候填充器物的空隙使其牢固的木片,也就是机巧的所在。活楔类似于我们常见的插销,这要懂得扳动就能够打开,是最简单的。还有一种叫做半活楔,也叫作机活楔,这是说需要找到其中的规律,才能打开,不过规律不好掌握。我猜古代那种传信用的函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锁头,要有钥匙才能打开,一把锁对应一种钥匙,函也是只有收信的人才知道打开的方法。但是活楔和半活楔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不管设计的多么复杂,总还是可以打开的。但是有一种机括,从设计的一开始,初衷就是玉石俱焚,鱼死网破。没有给后来者留下一丝的机会攻破,这样的机括被称为,死楔,没有任何机会可以开启的,死楔。”(。)

第415章 禁锢矢阵() 
第415章禁锢矢阵

    “死楔?光是听听这个名字就觉得一定不是什么好惹得东西,你们是不是又遇上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大哲一边说着一边走了进来,果不其然嘴里叼着个鸡腿,而他的身后跟着大腹便便的李荆大叔,手里拎着一袋子的腰果。

    “哎呀,我的腰果,李大叔,那是今天晚上要做腰果虾仁的,你怎么现在就给我吃了。”王娜姐一看就来了气。

    “哎呀,不气,不气啊,不就是一袋子腰果么,今天的吃完了,我明天再让他们送过来,现在一应的供给我可是全都让阿贵的人送到这里来了,另外那些人买的东西虽然好,但是不精,我已经通知了我媳妇,以后咱们这里的吃食,一律从我们家的馆子里送过来,保准都是上等货色。腰果虾仁嘛,今天是吃不成了,不过不要紧啊,不要紧,我那里有上好的西湖龙井,咱们改作龙井虾仁如何。”李荆大叔嬉皮笑脸的说。王娜姐也不好和一个长辈计较,索性就不再争辩了。

    “陆大叔,这种死楔,是不是没有可解的办法?”我问。

    “没错,死楔没有任何的解法,设置死楔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让人在重新打开这个机括,包括他自己。”陆大叔说。

    “大叔,这个图样这么复杂,怎么您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死楔?”我问。

    “我并不是精通此道的人,只是因为我的师傅,虽然他一生酒肉浪荡,从来也不怎么做什么正经生意,但是其实却是一个有才之人,尤其是在机巧这方面,我这一生还没有讲过比我师父更加优秀的解谜师。对于机巧之术,我师父曾经告诉我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回路。”陆大叔说。

    “找回路?”我问,“什么意思?我不太明白。”

    “不管是机关。锁头,还是迷宫,还是牢笼,都是一种类似于回路的存在。如果是活楔或者半活楔,一定可以再千头万绪的回路中找到一条出路,也就是一个开口,就像是电路图,你会找到一个不闭合的电路位置。也就是一处断路。这样你心里就有数了,不管之后你怎么解开这个楔,你心里是清楚地,这是一个活路。但是死楔却不是这样,死楔就像是电路图里面的短路,是一个无尽的循环,不管你怎么努力,都不会找到出路。假使你被困在一个迷宫里,你发现了出口,那就是有活路。但是如果一个迷宫里面全都是死胡同,那你还有什么活路可言。死楔就是这样的一处存在,你根本就没有出口,只有死路一条。”陆大叔严肃的说,“你仔细看看你家先祖制作的这个机括,如果你和慕容没有画错的话,这就是一个死楔,没有活路可言,一旦有人想要用蛮力夺取里面的珍宝,只怕必然有恐怖的后果。”

    我皱了皱眉头。拖上蓟子洋,也就是慕容铮,他们现在是一个人,称呼起来还真是别扭。我们有把所有的图样和古法琉璃匣子确认了比对了一次。确认无误,果真是没有一点错漏,这一次就连我也看出来了,这匣子里面的鬼骨错综复杂,差不多有二十几处岔路,但是这里面没有一处岔路是松开的。全都彼此相互连接,果然是一个闭合的死循环。

    “阴阴,你们家先祖实在是够贪心的,自己已经得到了宝贝,还用这种方法给保护起来,这下完了,这么好的两个宝贝,恐怕也就只有这样远远的看看了,连摸都摸不着。”大哲感慨说。

    “好的宝物想来就该如此,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况且这样的宝物只怕也并非凡间俗物,这样的可望不可求,也是他们最好的归宿。”我说。

    “既然这些机括只是为了保护这些宝物,我猜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咱们要不要继续往前走走看?”陆大叔说。

    “嗯,好。”我答应道,“不过为了以防万一,王娜姐,你和李荆大叔守在这里吧,有什么时候,我们招呼你们。”我说。

    “好,知道了,阴阴,你可千万当心一些啊。”王娜姐不放心的说。

    “放心吧王娜姐,我们速去速回。”我答应着。

    往里面走的路上,道路的两侧全都是博古架,上面放满了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虽然价值上比不过传国玉玺和垂棘之璧,但是有很多也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顺着博古架往里面走,大约有走出去十几米,短短十几米之间,博古架子排列成林,没有一个博古架的格子是空闲的,而且这些博古架也都是定制的,里面放置的东西都是量体裁衣,摆在里面相得益彰。博古架子上面的摆件全都布满了灰尘,但是显然曾经都受过很不错的养护,那上面的落灰并不是上千年的样子,而且我发现越是往里面走,就越是积灰厚重,可见这里面的宝物不是一次性搬运进来的,而是一批一批的先后运了过来。

    走过博古架子就是成片的书架,这些书架,大小高矮全都一模一样,里面的藏书拜访的整整齐齐。我走到一本图书的近前,拿出手套戴在手上,小心翼翼的拿起一本,顿时心中宽慰了许多。所有的图书全都是用油纸包好了整齐的放置的,里面并没有损坏。古代人的智慧不容小觑,很多事情没有现在的高科技,古代人也处理的很好,这也就是所谓的人类智慧的结晶吧。

    书架子上面的书籍,暂且不说有没有什么名家绝笔,就单单只是这个这个数量的古书,就已经是无价之宝了,这些极具历史研究价值的古书,竟然长久的珍藏在我们姜家老宅的地下。我心中想着,也许这里面也会有不少的珍品佳作,比如说广陵散的曲谱?又比如说兰亭集序的真迹?

    既然是藏宝库,那么最离不开的就是金银珠宝了,再往前走,还真的是有些俗套。金子做的碗盏里面盛放的全都是金银珠宝,我懒得去研究那些都是什么,总之随便拿出来一个,在现在也足够拍出一个天价了。我们隗氏一族的祖先,世世代代都是这样的神秘,没想到竟然囤积了这么多的珍宝。我转念又想,隗氏一族在历史之中可以存活至今,并且丰功伟绩,只怕这些殷实的家底才是最直接的经济基础了吧。

    我继续往前走,我听见云希明和陆大叔跟在我的身后,前面竟然是一片空地。没错,在我家这个神秘的祖坟之中竟然出现了一片空地。祖坟的前半部分全都是水晶墓碑搭建的衣冠冢,密密麻麻,后半部分又全都是珍宝古玩,但是走到了这坟墓的尽头处竟然出现了一片这样突兀的空地。

    “这里怎么会有一片空地?”大哲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