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末称雄-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在知道这件事情的第一时间,郭天明就将郭羽叫进了书房。

    书房中,郭天明看着像极了自己年轻时的儿子,叹了口气说道:“羽儿啊,你长大了,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有远见,不错。可是你爹我却是越来越糊涂、越来越胆小。”

    “爹……”听到这话,郭羽却猛的抬头看向了自己的父亲,似乎是想对父亲说些什么,然而还不等郭羽开口说话,郭天明却是说道:“闭嘴,听爹说。”

    “你知道爹为什么不让你去帮助你那妹夫吗,说实话那是因为爹觉得,红巾军这群家伙根本没有任何取胜的可能,因为相比于元蒙朝廷,所谓的红巾军实在是太弱太弱了。”

    “所以那时候,爹不想让你去上战场去帮你那妹夫,不是因为爹害怕朝廷害怕死,而是因为爹害怕白发人送黑发人……”说着郭天明的眼睛有些发红。

    “爹!”郭羽听到这话,也通红着眼睛喊了一声。

    然而郭天明却没有在意跪在地上的儿子,依然是自顾自的说道:“不过这件事却给爹上了一课,让爹明白了,在这乱世,一个人、一个家族不去拼、不去夺,是没有任何希望的。爹是害怕你会出意外,但是爹却更害怕从此之后我郭家会烟消云散。”

    “如果是这样,那么就算是爹死了,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所以,羽儿,爹希望你能带咱郭家在这乱世之中博出一条路来,你能做到吗!”

    “儿子必拼劲全力,在乱世之中保家族安全!”郭羽跪着说道。

    “好!好儿子!”郭天明扶起跪在地上的郭羽,红着眼睛说道:“既如此,明天你便带族中家兵去上蔡协助你妹夫伯昌吧,虽然说咱家一开始没帮上什么忙,但是伯昌这孩子毕竟念旧,你去他必定会重用你,这样一来咱们郭家也就有了希望。”

    “不过你要记住,日后无论如何都要和伯昌站在一起,我两家是亲家,伯昌这孩子也不是池中之物,只要你能跟紧他,我郭家必能在乱世中保全。”

    “孩儿明白了!”郭羽郑重的说道。

    ……

    与此同时,在上蔡城,杜遵道他也终于念完了红巾诸将的封赏,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一次封赏的名单之中全部都是像罗文素、韩咬儿这样的武将,而像杜遵道盛文郁这样的红巾军智囊文官,则并没有被提及。

    不过想一想也能明白,红巾军现在正儿八经且能登大雅之堂的文人,除去那些投降的文官,好像也只有杜遵道和盛文郁这两人。毕竟这年头能读书的人,家底都不会太差,这些人如果不是受到逼迫,吃饱了撑的会投奔你红巾军啊。

    恩,当然,像盛文郁这样出身官宦世家、有着进士功名,还要举着红旗反红旗的奇葩终究是少数,少数中的少数。

    而且,杜遵道和盛文郁现在的官职并不低,且又没有人能取代他们的地位。所以张世华猜测:“等到刘福通打下了汝阳估计才会封赏他们两个,而且到时候自己这群武将,估计就很难在受这样的封赏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单说现在,在杜遵道公布完封赏之后,堂上的众将也便在罗文素的带领下向主帅刘福通行礼拜谢,而等到诸将拜谢完之后,封赏之事也便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也便就是由刘福通为诸将分配具体的作战方案了。

    只见刘福通在让诸将免礼之后,便轻咳一声,开口对着堂上诸将朗声道:“封赏之事已完,那本帅便就为诸位兄弟安排一下我军下一步的打算。”

    诸将听到这话,也皆摆出了一副正襟危坐的姿态,而刘福通见此也便接着说道:“上蔡xian城,正处在汝阳之北,可以说此城算得上是汝宁府北部的门户之地,重要异常。”

    “可以说只要此城在我军手中一日,那么北边的鞑子大军就休想从北边过来,因而此城必须有一位重将镇守,非如此本帅实在难以安心。”说到这刘福通看了一眼韩咬儿说道:“韩将军,你可愿为本帅分忧?”

    韩咬儿听到这话,想都没想,便列阵而出对着刘福通抱拳道:“请元帅放心,末将必死守此城,只要末将活着,就绝不会放一个鞑子南下!”

    刘福通听到韩咬儿这话,笑着拍着韩咬儿的手道:“好,有韩兄弟这句话,本将便能安心了。”

    说完这话,刘福通便又接着说道:“如此,便又韩将军郑千户率部留守,余下诸将明日皆随本将进攻遂平、确山二县。”

    “末将遵命!”众将齐声回答道。

    ……

    会议结束后,诸将相继离去,张世华骑在马上想着自己现在也是大将军了,便不由的一笑,不过张世华又一想到,自己这个所谓的大将军到现在为止,手下依然之后一千人的时候,张世华心中欢快的心情便消散了。

    “任重而道远啊!”张世华心中如此感叹着,然而正当张世华在此感叹之时,却听到了身后有人叫他,张世华转身一看,那人正是被刘福通命令要镇守上蔡城的韩咬儿。

    可以说经历了这么多事,韩咬儿现在也算是红巾军中和张世华关系最好的一个了,所以见韩咬儿过来之后,张世华也用着打趣的语气说道:“原来是韩昭武,末将拜见韩昭武了。”说着张世华在马上对着韩咬儿抱了抱拳。

    而韩咬儿对着张世华这种打趣也是笑着说道:“张兄弟你有挖苦俺老韩不是,什么昭武不昭武的,说实话现在在为止,俺老韩都他娘的还不知道,这个什么昭武大将军到底他娘的是个什么玩意呢。”

    张世华听到韩咬儿这话,也是忍不住的哈哈大笑。

    而韩咬儿却也毫不生气,反而等张世华笑完之后,依然是笑着对张世华说道:“张兄弟这回可好了,以张兄弟的本事,估计跟着元帅这一圈下来,绝对又能立不少功劳。只是可惜啊,老韩我这回却是不能在沾张兄弟你的光了。”

第129章 再练兵() 
而张世华听到韩咬儿这话,却也用着同样的语气对着韩咬儿说道:“哎,是啊。我这正可惜这没法在沾韩将军您的光呢。”

    韩咬儿听到这话,看着张世华脸上的表情,两人却是不由的同时发出一阵大笑。

    而等两人笑罢之后,张世华却收起了脸上的笑容,转而以一种严肃的语气对着韩咬儿说道:“韩大哥今日身为我军上将,担负着汝宁北部的战事,肩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

    “临别在即,兄弟希望韩大哥要多加保重身体。而且,虽前不久我军大败鞑子三万大军,然而因此,鞑子朝廷却更不可能善罢甘休,所以大哥你今后万万要多加小心啊。”

    韩咬儿听到这话,也不由的有些感动,但是他还是笑着对张世华说道:“大哥懂得,你也要多多保重身体。他日若再见,我韩咬儿必要再与兄弟你并肩杀敌。”

    说到这,韩咬儿便大笑着带人离开,丝毫无拖泥带水的小女儿姿态。而张世华则深深的看了一眼他的背影,亦带人策马离开。

    ……

    一个时辰之后,城外的军营大帐处,罗文素带着一千兵卒来到了张世华的营垒,在见到张世华之后,罗文素便大笑着对张世华道:“张兄弟来看看,这一千人都是元帅特意补充给你的精兵,来看看,怎么样?”

    张世华听到这话,顿时也明白了这时怎么回事,所以便也转身看向了这群所谓的精兵。“倒还好,至少都是青壮汉子。”张世华在大致扫了几遍之后,心中如此想到。

    不过心中虽然是这样想的,但是在嘴上张世华却依然是笑着对罗文素说道:“果真是难得的精兵,有劳罗枢密替末将谢过元帅了。”而罗文素听到张世华这话,却是带着许些尴尬的对张世华说道:“张兄弟你也知道,这些人是精兵不假,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降卒俘虏,估计会有些难以操练。所以老哥我建议你最好给他们来个下马威,挑出几个看着不顺眼的直接宰了,也省的有刺头闹事。”

    而张世华听到这话,心中却是想到:“这罗文素还真是一个实在人,前面说是精兵,后面就把底全交代了。”不过对于此事,张世华心中却并没感到有什么不痛快,毕竟打赢胜仗之后,为下属补充降卒本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在听到罗文素这话之后,张世华依然是笑着说道:“末将明白,末将谢过罗枢密了。”

    而罗文素听到这话,便也笑着说道:“好,既然这样我也就走了。”说完罗文素便带着数名亲卫策马离去了。

    而等到罗文素离开之后,张世华便威严的对着周围的将官喝那一千名士卒喊道:“尔等听好了,一刻钟之后,本将要在校场上看到你们两千人,那个若是来晚了,直接军法处置!”

    说完这话,张世华看都不看周围的将官,直接就大步离开了。

    因为张世华也觉得罗文素刚刚有一点说的是没错的,那就是对于这一千名降卒俘虏必须要给他们来一个下马威,不过张世华不会向罗文素那样简单粗暴,而是会采取一种较为柔和的方法。

    ……

    而再说那张世华身旁的群将官,如周铁和李二牛这些人,在听到张世华这样的话之后,自然是不敢耽搁,忙去营垒中召集部队去了。

    至于那一千名降卒新兵,他们对于张世华这个,曾在战场上一举击溃他们数倍兵力的将军也感到十分的畏惧,所以他们在听到张世华这样的话之后,也立即乱哄哄的向着校场赶去。

    校场距离此处,倒是不远也不近,一刻钟的时间对这些青壮汉子来讲可以说是绰绰有余,因此在一刻钟过后,全军上下二千余人并没有一个人迟到。

    不过虽然没有人敢迟到,但是那一千名降卒俘虏和张世华麾下的一千老卒站在一起,却显得是十分的有差距。

    老卒这边队列整齐,一千人聚在一起毫无杂音,士卒一个个挺胸抬头显得精气神十足。而这一千降卒俘虏这边,则却差得多,这些人队列混乱不说,聚集在一起更是乱哄哄的,队列之中也是杂音不断,一眼看过去简直想一个菜市场一般。

    而在这样巨大的对比之下,很多降卒俘虏的脸色都显得很坎坷,毕竟红巾军这些天对于这些降卒俘虏的态度,绝对跟好字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殴打、饿肚子什么的那都算是最基本的。

    而且为了防止这群降卒俘虏作乱,红巾军还将这群士卒原本的编制全部打乱,好让他们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因此在这样的充满强压且又陌生的环境之下,这些降卒俘虏的心中都极其的恐惧,生怕他们这样的表现会引起张世华的不满。毕竟现在他们的命全掌控在张世华的手里,就算张世华一个不高兴直接来个抽三杀一,那他们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不过还好张世华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般凶残,只是让一个大嗓门的汉子对着他们吼道:“给你们十息时间,都他娘给我安静下来,十息之内还有响声的,全什一起,军杖十棍!”

    一千名降卒俘虏们听到这话,连忙闭上了嘴巴,就连军中的老刺头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开口,毕竟一旦因为他说话受罚,那他就一下子把全什的人都得罪了。

    而张世华见立即安静下来的兵卒之后,也不由的点了点头,然后便见他径直走到降卒那边,用着一个自己做的铁喇叭对着这群降卒俘虏们高声吼道:“今天本将对你们丑话说在前头!你们今天既然来到我这,那么从今天开始,你们就全都要守我的规矩,听我的话。只要你们能守规矩,能听吩咐,那我张世华就保证,对待你们就绝对会一视同仁!”

    “但是,如果你们谁要是给敢给我耍心眼,玩手段,本将也不介意直接从你们回老家。都明白吗!”

    “明白了!”一千名降卒俘虏皆精神一震高声吼道。

    “很好。阿五,跟他们讲一遍这军中的规矩。”张世华转身对着李五说道,并将手中的铁喇叭递给了李五。

    而李五听到这话,也立即双手接过了铁喇叭,并走到这一千名降卒俘虏之前对着这些人吼道:“军规其一:无条件执行命令,接到上司的命令,没有‘为什么’,只有‘遵命’。此军规重中之重,敢有犯者就地处死!军规其二: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军规其三: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军规其四:……”

    “军规其十八: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此乃我军十八禁律五十五斩,尔等且记好,若日后胆敢触犯,定斩不饶!”

    而再说那一千余降卒俘虏,当他们完整的听完这一十八条严格的令人发指的军规之后,所有的人,后背皆不由的出了些冷汗,甚至有不少人还暗暗的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总感觉自己只要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会触犯军规。

    虽然说,身为官兵的他们对于这些军律并不感到陌生,但是不知为何,今天在重新听到这些军律之后他们却由衷的感到了恐惧,因为他们的直觉告诉他们,这位张将军绝不是跟他们闹着玩的。

    而张世华见此一幕,嘴角却不由的扬起了一抹笑意,说实话这些军纪出了第一条之外,其他的全部是张世华照搬的唐律。因为张世华对于唐律中的“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还是很欣赏的。

    虽然以后世的眼光眼光来看这样的军规过于严苛,但是在张世华看来:“乱世就当用重典,尤其是像红巾军这样的起义军,更应该严守军法。毕竟日后的红巾军,就是因为军纪不严、军队腐化的问题,遭到了北方百姓的强烈抵制。要不是因为这样,也不至于日后红巾军三路大军集军百万北伐,却在短短的两年之内便被察罕帖木儿逐一瓦解消灭。”

    毕竟人心威望这些东西有多重要,张世华的心中可是明白的很。

    不过练兵这种事,打一棒子也要给他们一个甜枣,所以在哪一千名降卒俘虏被军法军规吓得冷汗直冒之时,张世华便又拿着那个铁喇叭对他们高吼道:“我的规矩你们也算是清楚了,不过你们也不用这么害怕,只要你们不犯军规,本将保证对你们绝对会一视同仁!”

    “而且你们也要听好了,本将着不但有过必罚,有功,本将也绝不吝惜赏赐。只要你们作战勇武、认真做事,那么你们每一点功劳便都会被军法官记下,只要你们功劳足够,官职、女人、田产、房屋这些东西,本将到时候都可以满足你们。”

    说到这,张世华看着眼中重新露出希望和欲望的一千名降卒俘虏,嘴角微微一扬,接着说道:“话,本将就说到这,现在咱们开始处理一些正事。”说完这话,张世华便开始准备重新打乱校场上的二千兵卒。

    毕竟现在他现在已经不是千户了,而且他手下还有这三个千户,所以张世华自然要重新分配手下的士卒。

    而因为张世华现在麾下有两千人,所以张世华便决定让张世辉、赵九、徐明这三个千户每人统兵六百,而余下的两百人则作为自己的亲卫。

    可以说,这样的分配方法对于张世辉、赵九、徐明这三个千户绝对算是最公平的。但是其真实情况徐明却明白,那就是徐明现在虽然成为了千户,但是,徐明的实权地位其实却并没有提升多少。

    因为在徐明这六百人中,副千户是张世华的心腹张明通不说,余下的那六名百户官,其中五名也都是由张世华一手提拔的巡检司老卒。至于张世华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张世华不相信他徐明。

    是的就是不相信他,哪怕徐明从未做过对不起张世华的事情,但是张世华心中却明白:“徐明始终都是一个刘福通派下来的安排在自己身边的一个眼线,这个人现在之所以对自己百依百顺,那也只不过是因为自己没有背叛刘福通的原因,徐明忠于的是刘福通而不是自己。”

    也因此,张世华才会对徐明玩这一手明升暗降,毕竟人都是有私心的,如果日后刘福通会必不可免的失败,那么张世华也绝对不会愚忠。

    ……

    在重新分配完之后,那些降卒俘虏和原本的老兵也算是彻底被打乱了,为了保证这些新卒可以尽快的融入老卒之中,所以在新分配的什队之中,每一名什长都是由张世华麾下的老卒担任。

    至于原本的新兵俘虏中什长之流,心中会不会因此存有怨恨。这个张世华却一点都不担心,因为这群降卒俘虏的队伍已经被打乱了两次,现在这群新卒俘虏之间往往都不认识,就算他们心中有怨恨那又能怎样。

    一群毫无威望和身份的家伙,在自己的军营之中,张世华难道还怕能反了天不成。

    不过就在张世华刚刚分配完各个千户的军阵之后,张世华却又突然接到了刘福通的命令,说是有军事计划要安排,让他赶快去中军大帐。

    而张世华在听到这话之后,自然也不敢耽搁,在吩咐了一声赵九、世辉和徐明三人之后,就连忙带着亲卫李五策马赶到了中军大营。

    不得不说,赫厮这家伙的中军大营就是气派,以至于刘福通这个家伙见了赫厮的中军大营之后,竟然舍不得放手了,一直把这座营帐从岳庙战场带到了这。

    不过对于这个行为张世华本人倒也能理解,刘邦这货当上皇帝之后也要改名、建宫殿装比,更不用说刘福通这样一个骨子里的草莽豪杰了,毕竟“非壮丽无以重威”吗。

第130章 再兴兵戈() 
心中虽然想着这些,但是张世华脚上却一点不敢耽误,在大步进了刘福通的中军大营之后,张世华便立即对着高坐在主坐上的刘福通抱拳行礼道:“末将张世华,拜见元帅。”

    而刘福通见此,也当即笑着扶须对张世华说道:“伯昌你来了,快快免礼。”

    而见张世华依命免礼之后,刘福通又立即对着张世华说道:“来,伯昌快坐。”

    张世华听到这话,先是对着刘福通行了一个谢礼之后,便又对着帐中罗文素、杜遵道、盛文郁、王显忠四人微笑示意,然而才大步坐在了罗文素的身边。

    而刘福通见张世华坐下之后,清了清嗓子,将帐中诸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之后,便朗声对着帐中诸人开口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