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的是,长孙无忌跑了,自己与唐皇最后谈判的筹码没了。
没有长孙无忌,之后不论自己怎么说,都只能是空口无凭,唐皇会相信吗?唐军会相信吗?
“找!他一定就在附近,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把他找出来”论科耳简直不敢相信,若是让长孙无忌跑掉了,自己接下来的命运会怎样。
八九万大军在这里,全部发动的话,应该是可以找到长孙无忌的。
当然了,阿福至死也没有想到,长孙无忌那一番肺腑之言,竟然是为了骗他做诱饵的。
第三八六章:解围、反击()
长孙无忌的逃跑,对于整个战局来说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并不能影响到任何的结局。
论科耳近乎是发动了全军,寻找了整整大半夜的时间,最终在将士们连连不断的抱怨声中,这才不得不结束了搜寻。
虽然心有不甘,可是担心李靖会再次反追过来,论科耳还是在天一亮就下令迅速撤军。
若是为了找一个长孙无忌,就把这八九万人给搭进去,论科耳估计就连死了都要骂娘了。
吐蕃人是昨日下午撤军的,而今日中午,正在缓缓向回走的李靖,就见到了前来接应的两万人军队。
这两万人的速度并不快,对这里的气候也有些不太适应。
李靖也没指望他们能帮上什么太大的忙,但是这一次,这两万人还真就帮了李靖的大忙。
“什么?你们是带着补给来的?”副将高杨满脸的惊喜,想要放声狂笑,但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并不适合干这个,所以只能强忍下来。
但脸上的表情,以及那微微颤抖的身体,无不在示意着他此刻的激动与兴奋。
他们现在到底有多缺粮?
答案自然是很缺很缺。
如果不是提前半个月就进行了管控,每日三餐改为每日两餐,十日前从每日的两餐,改为每日两三各缩减三分之一,到了三日前,他们也只能勉强维持每日一餐,还是缩减后的标准。
到了昨日,整整一天的时间,军中也就开火了一次,每人也都只是喝了碗稀粥,清汤寡水,那可是真正的稀粥。
如果吐蕃人继续围着不走的话,最多三天的时间,吐蕃人只需要一个冲锋,估摸着他们就要败了。
如果吐蕃人有足够的耐心,等上个七八天的,甚至连一个冲锋都不用,他们就会直接躺在地上等着吐蕃人来收割他们的性命。
“是的,前线的情况后方也都知道,所以这次来的时候,我们也带了不少的粮食,除了粮食以外,还有不少的军械火器。”负责带队的是嘉州刺史曹英青。
嘉州位于雅州东南侧,两州相距不远,也就几十里的距离,曹英青虽然没有过单独带兵的经验,但嘉州也属于距离边境较近的地区,偶尔的也会遭遇吐蕃人的袭击,所以在领军方面,多少也还是有些经验的。
至于那两万兵力,多数都是杂牌军组成的。
当然,这不意味着这些杂牌军就毫无战斗力,经过军改之后的唐军,可以说每一个士兵的战斗力都有所提升,说他们是杂牌军,只是因为这些都是临时东拼西凑出来的。
若是以团为单位,他们便是打不过李靖率领的雅州军,但也不会太过逊色,比起吐蕃人还是强了不少的。
因为都是各地驻军,所以在训练方面自然有所不如,加上没有合练的机会,在配合作战方面才是他们最大的问题。
就算是将雅州军和苏定方率领的玉门军放在一起,战斗力也会有所下降,这不是说士兵不行,完全是因为磨合问题造成的原因。
“你把兵力都带了过来,各地的稳定怎么办?”李靖微微皱着眉头问道。
蜀地艰险,道路崎岖,虽说蜀地是第三大兵员大户,但是驻扎在蜀地的兵力却并不多,有很多从蜀地征调的士兵,都被调往了别处。
而整个蜀地,唯一能拿出手的也就是自己的雅州军,其他地方倒是也有一些,虽然整个雅州,除去自己的雅州军,总兵力也在八万人左右,可那些都是分散在各州各县的,多的有个一两千人,少的甚至只有一个团。
一下子抽调两万,虽不至于问题一下子暴露出来,但是问题肯定是有的。
蜀地多山,土地富饶,但也多匪,各地官府甚至一年中要将很大一部分时间用于剿匪,这才是李靖最担心的,若是因为这场战事而倒是蜀地遍地起火,那自己的罪过可就太大了。
“将军无需多虑,先前陛下已经调派了三万大军南下,等大军到来之际,我们这些人就哪来的回哪去,虽然日子过的紧了些,但一时半会儿的也出不了差错,那些人可都猴精着呢,不敢在这个时候造次。”曹英青微微一笑,说着最新的情况。
“哎”李靖叹了口气,颇有些无奈。
自己先前因为被包围着,所以没有跟朝廷有太多的联系,原本打算突出去以后在重整军心,再次挥兵西进的。
可没想到陛下竟然又派了三万人过来,三万人,多吗?
不多。
相比起苏定方手下的十七万大军,即便是加上三万人,自己手中也不过才七万人而已,两者相比,差距大的很。
但有时候问题却不能这么看,蜀地不缺粮食,但道路却很差,粮食再多,也很难运出来,所以也就造成了自己这四万人几乎已经是极限了,再多的话,就只能发动更多的人来运输才能保证。
苏定方那边则是相对平整,物资运输什么的也都比较方便,虽然路途更远,但却胜在道路好走,一次晕过去就能让他们吃上好些天的,加上在吐谷浑的缴获,所以那边基本是不怎么缺粮的,甚至连点危机的影子都很难看到。
“曹刺史,此次你们带来了多少的粮食?”李靖不再纠结这个问题,直接问道。
既然上面做出了这个决定,那必然是做出了万全的考虑,援兵三万,人数不多,但却是直接告诉了李靖朝廷的心思,这仗还要继续打下去,你只需要负责胜利就行,其他的不用操心。
“足够大军吃上一个月的!”曹英青说道。
足够大军吃上一个月的
李靖心中微微的有些震惊,但也更加确信了自己的想法,朝廷不想自己撤回雅州休整,而曹英青带的两万人,既是来为自己解围的,也是来给自己送粮食的。
至于自己的辎重队,鬼知道现在在哪里?或许他们早已被吐蕃人给围攻到了另一个世界,谁又知道呢?
“曹刺史,劳烦您留下这些粮食,然后带着大军返回雅州,暂时充当辎重队,为大军带来更多的粮食。”李靖朝着曹英青委托道。
“好!”曹英青点了点头,当辎重队,带着两万人当辎重队,说出去有些丢脸,但丢脸不丢命。
自己带来的这些人,暂时来看的话,连胜任辎重队都有些难,主要是这里的环境太恶劣了,就这还是深入不远,若是再往后走,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
与其让他们遭这个罪,曹英青倒是更希望当个辎重队,反正李靖的四万人也能战胜对方,只要粮草跟的上就行了。
再一个,自己只是临时过来帮忙的,等朝廷的那三万大军来了以后,这里也就没他啥事了,曹英青很清楚自己的水平,依托城池来防御一下还没什么问题,这种带兵外出,自己根本不是那块料。
“高将军,传本帅命令,伙夫立即埋锅造饭,所有人吃个七成饱,然后收营,今日咱们向西推进三十里,到了晚上在休整。”安排好了后勤,李靖转身朝着高杨吩咐道。
“将军,将士们现在很是疲惫,不如休息个一两日在西进?”高杨愣了下,吐蕃人即便撤了,自己也不用这么着急啊,再说了,这段时间将士们不仅缺吃的,精神上也比较萎靡。
主要是连日被围,加上断了粮草,若不是精神上还在撑着,或者说不想放弃现在的生活,估摸着他们早就崩溃了。
这若是不做休整就直接反击,便是个铁人也承受不住啊。
“没时间了!”李靖又何尝不知将士的苦,他自己又何尝不苦呢?可是再苦,这个时候也得咬牙坚持下去,“吐蕃人围了咱们那么久,况且还有长孙无忌在那里,若说吐蕃人不知道咱们的情况那还情有可原,可长孙无忌又怎会看不出咱们的虚实?他们一定知道咱们的粮草不多了,只需要坚持下去,很快就能困死我们,可他们还是撤退了,一定是别的地方出现了问题,所以他们不得不退。”
“会不会是他们发现了曹刺史带来的两万生力军?所以自觉不敌,只能放弃撤退?”高杨还是坚持要休整,哪怕只休整个一日也好,连续的两个多月征战,一日都不曾停歇,将士们太疲惫了。
“不可能,虽然肯定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个,但主要的原因绝不是曹刺史来了,那样的话,他们至少应该会派一些人去阻拦一下,切断道路,偷袭什么的,长孙无忌很擅长这一手,可他们什么也没做,上午还在进攻,下午就忽然间撤退了,撤的那么干净。”李靖微微眯着眼睛,嘴角微微上扬着:“现在看来,也只有另外一种可能了。”
“将军是说北边?”高杨愣了下,下意识想到另一种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吐蕃人急着撤军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错,一定是苏定方南下了,而且距离他们的老巢不远了,不然的话,他们绝不会撤的这么快!”李靖隐隐的猜到了这种可能,当下有些无奈,但又有些兴奋的挥舞着拳头道:“趁着我军补充了粮草,此时应当追上去,能啃多少是多少,不然的话,那点吐蕃军还不够苏定方自己啃”
第三八七章:疯狂追击()
苏定方南下,这是一早就定下的计划。
李靖心中有数,苏定方心中有数,远在长安的皇上也同样心中有数,就连自己身边的副将高杨,也都很清楚这件事情。
真正的拳头是自己还是苏定方?
这个谁也不知道!
有人说来了古代,可以凭借着已知的历史去碾压所有人,混文可入宰相,混武可拜大将,造反可当皇帝。
其实,对于这些人,只有一句话可以回答他们,骚年,你想多了。
将军,特别是统领一方的大将,肚子里没点干货是绝对不行的,不是说凭借着提前知道的那点历史就可以碾压一切,实则不然。
就拿这次的讨伐吐蕃来说,无论是年迈老成的李靖,还是新晋崛起的苏定方,这两位在后世的历史上可都是留下了不菲的名声。
可是现在,就连李靖这个被后世称之为大唐战神的男人,一生历经无数次大战的男人,到现在也不敢说自己就一定是那只拳头。
真正的拳头,不是你说让谁来做谁就可以做的,这里面涉及到的问题多到你想起来就会觉得头疼。
李元吉为何将两位主帅定为李靖和苏定方?
李靖倒还好说,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别人都无法去质疑,但是苏定方呢?能力是显出来了一些,但无论是资历,或者是现在看到的这些,都不足以担任一方主帅。
不过,李靖却很清楚这其中的原因。
将军人人皆可做,主帅,李元吉暂时最信任的,还是自己与苏定方。
皇帝选择自己,是因为自己的谨慎,大胆,兵行险招这种作战风格。
选择苏定方,则是完全的熟悉,所有将领,也只有苏定方跟在皇上身边的时间最久,李元吉清楚苏定方,苏定方也清楚皇帝。
皇帝知道苏定方会在什么样的时候,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所以,这个主帅就是他的,有人质疑,但是没用,皇帝不会去听这些的。
“什么?南边也进攻了?”
“十几万人?”
“啥?他们还灭了吐谷浑?”
“窝草,真是奶奶可忍,爷爷也不能忍啊……”
“就是,那帮兔崽子都灭了吐谷浑,还来跟咱们抢啥战功?老子在这里受了这么多苦,感情就是给他们搭炮台来着的?”
李四整个人犹如是被一颗巨大的炮弹瞬间给击中了似的,心里面难受的一个劲儿想吐,脑袋里却是一片的混乱。
气愤,懊恼,唾骂,各种叫骂声不断的响彻在整座营地内。
而这种气氛,已经彻底的笼罩了之前的疲惫感,整个军营瞬间恢复了以往的斗志,虽然身体依旧还有一些些的疲惫感。
但是在利益面前,在战功面前,谁又能管得了那么多?
军中的都是老油条子,特别是雅州军这边,每一个都是兵龄两年以上的老油条子。
虽然有些人当兵的时间不如之前的那些老府兵,但是战斗力却比老府兵强了很多。
打个比喻来说,现在的这些家伙,就是拥有三十多岁老府兵的经验,二十多岁年轻小伙子的身体,将经验和身体融合在一起,那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答案是,超乎你的想象。
没有犹豫,没有抱怨,没有停留。
一个个老兵油子们心领神会的只吃了个半饱,甚至连半饱都不到,余下的,则是揉成一段,随便找个地方塞进去。
吃的太饱,接下来的强行军一定会让你吐到怀疑人生。
他们是步兵,但也是骑兵,所以必须要考虑的更全面一些,加上这些时日都没怎么吃东西,一下子吃的太多,身体也受不了。
这些并不需要人去特意交代,这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常识性知识。
追击,已经不需要李靖再去做什么特殊的动员了,只需要将现在的情况告诉他们,这些狼崽子们便是一个个的浑身充满了动力。
原本计划只推进三十里,但实际上直到推进了四十里,这才停了下来。
若不是天色渐暗,这帮兔崽子们根本不舍得停下来。
在南边十多万人施加的巨大压力之下,谁还敢停下来啊?路上多耽搁一会儿,就意味着他们接下来收割的战功会少一些。
如果两边是同时发起的进攻,那他们倒还无话可说,虽然对面兵力更多,朝廷有些偏心的缘故,可他们却懒得去在意这些。
苏定方那货可是先灭了吐谷浑的,若是灭吐蕃这事再让他把头功给抢走了,那他们这些人该干啥去?
不分昼夜,两年来七百多个日夜的坚固训练,到了吐蕃也更是顺风顺水,到无风无水,被人掐断了粮食,险些狼狈逃回雅州。
这些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耻辱,如果没人竞争,那么他们还会选择回去,或者原地休整几日在继续前进。
可现在狼来了,他们没有休息的时间,如果抢不到头功,岂不是意味着他们这两年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还好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刚刚在外面巡视了一圈回来的高杨,忍不住的叹了口气。
“都是当了几年兵的老兵油子了,这点困难还摆脱不了吗?”相比较于高杨的担心,李靖倒是显的很淡定。
队伍停下来以后,他也没有特意到外面去巡视。
而是直接命亲兵将自己的帐篷给扎了起来,一边躲在帐篷内休息,一边则思考着接下来的战略问题。
至于外面的情况,就跟李靖想象的一样。
将士们的确很疲惫,可他们是职业军队,职业军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两年的时间,他们每一天都在训练,有些时候,时长一个月的拉练也不是没有过,合理的分配体力,合理的安排休息时间,这些事情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小儿科。
大军刚刚扎营,将士们只是将中午剩下的饭团胡乱的几口吞下,然后喝了几口水。
紧接着便直接倒地休息,没有敌人的骚扰,虽然条件有些恶劣,但是前前后后,加起来差不多将近六个时辰的休息时间,这些时间足以保证他们第二日起来之后,身上的疲惫感消去一半左右。
这就是职业军人与府兵制的区别所在,一个只靠着每年定期的训练,与一个全年训练的军人相比,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后者的。
一个一年跑五次五公里,跟一个三天跑一次五公里,区别在哪就不说了,大家都清楚。
“可将士们太累了,几乎个个都是倒头就睡,就连放哨的士兵都有些昏昏欲睡,伙夫做好的晚饭,到现在都没几个人去吃,大多数将士都只是把中午剩下的饭团吃下去了事,在这么下去,是会出问题的。”高杨继续说道。
“非常时期也只能这样了。”李靖摇了摇头,他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问题,但一些问题自己还是要考虑到的:“派人去跟伙夫那边说声,让他们安排值夜,若有士兵饿了,就给他们热一下,另外让他们明日也不用早起了,今天的晚饭就当明日的造反就可以了。”
“另外告诉各部,抢军功可以,但绝不能为了军功就不顾一切,此时我军正是士气高昂的时候,也同时是警惕性最低的时候,若是被敌军设计打个伏击,后果不堪设想。”瞧着正要离去的高杨,李靖连忙吩咐了句。
这才是他最担心的的问题,放出的消息的确成功的勾起了将士们的士气与决心。
可计划三十里的进度,却推进了四十里,短短的十里距离看不出什么,可细看的话,自己的行军队形已经完全不在了。
主力部队一路上可以说是什么也不管,只顾着埋头向前冲。
可后勤部队却冲不了这么快,他们要带着四万人一个月的粮食,还有一些军器装备,虽说派了几千人保护他们,可现在双方间还是相差了十里地的距离。
一天还好,大不了今夜他们多走一会儿,明日早起一会也能跟上,可若是天天都是如此,战线早晚会越拖越长。
总不能让后勤昼夜不停的运输吧?就算人受得了,战马也受不了。
当然,李靖最怕的,其实就是对方是不是设了个计。
故意让自己觉得苏定方南下了,他们匆忙回援的假象,而等自己追击数日,数十日,甚至更久的时候,再突然回头给自己来个狠的。
要知道,自己先前设置的那座阵地可是还在呢。
而当时突围的时候,也并没有完全将其毁掉,甚至都没有去特意的毁掉,若是吐蕃人借助那些攻势进行阻击。
虽然自己也有信心击破他们,可这一次,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