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城内的客栈就那么几家,虽然涨价了不少,但想要预定一间房子,少说也得提前个十天半个月预定。若不如此,晚上无处可去,自然只能犯了宵禁。

    小老儿不才,家中也并不富有,但至少可以保证屋子是干净的,被褥什么的老太婆也是每日一洗,绝不会十天半月不洗一次。

    若是大兄弟聘请了小老儿为向导,费用不多,一日二钱即可,小老儿不仅可以为大兄弟在城中引路,晚上也可以为大兄弟留一间房,单间五钱一夜,通铺二钱一人,这个价格绝对是城内最公道的。”老丈噼里啪啦的讲了一大通。

    这下李元吉总算是明白了,感情夜市还暗中催生了一个其他的产业。

    这种情况在后世的旅游景点是必然存在的,每一个景点,无论大小,都会存在这样的情况。

    有些地方比较黑一些,但也不乏一些淤泥中的清莲存在。

    原本晚上是有去处的,但是现在,李元吉倒是想感受一下,这附带产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不管怎么说,泾阳城内的百姓的确是受到了好处,这老丈白日为人充当向导,获得二钱的报酬,运气好能当两次向导,而夜间在腾出一两间房子,一日十钱的收入还是轻轻松松的。

    痛快的付了两钱的向导费,小老儿满脸欢喜的介绍着城中的情况,并且向李元吉推荐着自以为很合适的路线。

    很快,李元吉就发现自己这两钱花的是物有所值了。

    如今的泾阳城早已不是半年前的泾阳城,半年前的这里,街道上几乎没什么人,显的很是破落,现在不仅人流很多,而且也特意进行了新的规划。

    而且很多地方都成了商业区,在老丈的带领下,一路上抄着近路的直奔目的地,哪怕李元吉故意说个需要折返回去的地方,老丈也是毫无怨言的在前面带着路。

    转着转着,夜色就已经悄悄的来临,巡逻的士兵开始在街道上点起了火。

    泾阳县特意购买的水泥,在街道两侧建立起的火台,防止走水或者被人碰倒之类的,虽然灯光依旧有些昏暗,但城内的人流却更加多了一些,场面也更热闹了一些。

    “大兄弟,前面就是咱们泾阳城最具有特色的地方了,来了泾阳城,不到这里走一遭,那就不算是来过泾阳城。不过大兄弟现在来的有些急,小老儿听吾儿说,官府正在想办法增加花样,若是在等个一段时间,怕是场面会更大,不过现在也不差,里面至少有五六十种吃食。”老丈一脸得意的介绍着,旋即嘿嘿一笑:“嘿嘿,小老儿那不成器的儿子就在这里做生意,大兄弟若是有兴趣,也可以照顾一下吾儿生意。”

    李元吉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心中却是震惊不已,若是照此来算,这老丈一家一日的进账,少说也有三十钱,三十钱一天,即便是放在长安,那也是富农阶级了,日子爽的不要不要的。

第三七五章:自取其辱() 
    衣食住行,自古以来便是必不可少的四样东西,在其生活中更是占据着绝大的比例。

    上官仪想出的办法,并不是别的,而是跟吃有关系的。

    拼?

    无论他怎么拼,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超越长安,无论是地理位置,人流等方面,泾阳都不占任何的优势。

    而泾阳本地可以说除了啤酒以外,也没什么其他的特色了。

    就算有,距离长安这么近,这些特色也早就成了长安的特色。

    一个吃,便足以撑起一片天地,只要打出了名气,后面的自然好说。

    “这些不是你们这些普通人能搞到的吧?”进入小吃街,李元吉愣了下,疑惑道。

    虽然跟后世有些差别,但整体上还是相差不大的,各种各样的吃食,川流不息的人群,散发着浓郁香味的食物,单单只是让人站在这里,便是胃口大开。

    这些有店铺,也有就在街边规划好的摊位,摆上几张桌子,或是干脆一张也不摆,点完之后拿着就走。

    李元吉大致扫了一眼,但也发现,这里有很多东西都不属于泾阳。

    来自五湖四海的特产食物,将其聚集在一起,其难度还是不小的,这也是李元吉质疑的原因。

    “当然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能搞到的,这个呀,都是官府派人到外面统一采买的配方,一些自己有配方的也可以到这里来经营,不过要缴纳摊位费管理费以及税费什么的,像这个摊位……”老丈指着身旁不远处的羊肉串摊位,兴致勃勃道:“这可是整条街上最火的摊位了,嘿嘿,那便是小老儿的儿子。官府从外面买来配方,然后交给个人来经营,经营者无需缴纳摊位费管理费和税费,可从每日的营业额中提取一成作为酬劳。而且官府还说了,等过段时间稳定下来以后,可以考虑将摊位彻底转让给个人。”

    “既然是最火的摊位,不知每日可抽取多少提成?”一成的营业额提成,这个比例不高,但考虑到自己什么也没做,就是在这里经营一下,而且也什么都不用准备,所以这一成也不少了,不过李元吉还是好奇,这一成到底有多少?

    老丈稍显有些犹豫,但还是悄悄的伸出了一根手指。

    “十钱么?”李元吉暗暗点了点头,不多,但也比打零工一天赚的多,这个价位也不是不可接受的。

    老丈翻了翻白眼,鄙视了眼李元吉,暗道这货是不是就没赚过大钱?

    “一百钱!”

    一百钱……

    饶是将这一百钱开不在眼里的李元吉,也不由的倒抽一口冷气。

    一百钱意味着什么?富!巨富!

    一天一百钱,一个月就是三贯,三贯能干啥?建一座漂亮的房子不成问题,让一家人过一年的好日子也不成问题。

    两家虽贵,但他们手里有地,需要买的时候并不多,三贯钱,甚至许多人一辈子也没见过三贯钱长啥样。

    震惊之余,李元吉则在暗暗的考虑着,是不是可以开征个人所得税了?

    “你这东西不干净还想要钱?哼,真以为本公子是好欺负的不是?”

    “就是,本公子吃遍长安大小酒肆,从未见过东西不干净的还敢收钱的。”

    “不是说泾阳都是诚信经营的吗?我看这事不妨让官府来评评理吧!”

    一阵吵闹声接连传来,打断了李元吉的思绪。

    抬头一看,赫然是老丈儿子的羊肉摊位那里出现了问题,不过,吵闹的那些人李元吉倒也认识,不正是之前路上刁难自己的那几个货吗?

    “哼,先前本公子也就是觉得东西不干净不给钱也就算了,但是现在,本公子改变主意了,非但不给钱,你还得赔钱给本公子!”苏记一脸不爽的嚷嚷着,任谁抱着好心情来吃喝玩乐,遇见这事也不可能高兴的起来,况且这次事情重大,自己可不能丢了面子。

    “胡说,这东西咋可能不干净呢?羊是现杀的,也是官府找人穿的,更是当着你们的面烤的,不干净你之前咋不说?”摊主有些着急的反驳着。

    “屁话,这么暗的光线,之前本公子也得能看到才是!”苏记鄙视的看了眼对方,旋即一脸不耐烦的指着摊位上面的牌子:“假一赔十,你自己写出来的,现在,赔我三百钱!”

    “你……”摊主急的有些不知所措,想要反驳,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假一赔十的牌子每一个摊位上都挂的有,但这里根本不可能出现假东西,因为大多数摊位都是官府的,所有的原材料和前期的准备都是官府雇人弄的,如果东西真的是假的,为了不遭受官府的处罚,自己也就认了。

    可东西明明不是假的,他凭什么要让自己赔他三百钱?

    加上对方口才较好,摊主也更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人,没什么文化,更斗不过对方,虽然知道自己无错,可到了关键时候却愣是不知道该咋办。

    小吃街内有两队兵士不停的巡视,防止出现骚乱而引发更大的混乱。

    小吃街也同样设置了管理衙门,不过这个衙门很小,小到只有区区数人,一正官,负责统筹整条街的所有事项,二小吏,一负责摊位归整管理,二负责收钱上缴。

    除此三人,再无旁人。

    先是巡逻军士抵达现场,毫不犹豫的制止了双方的争吵,简短的询问了事情的缘由之后,便派人前去衙门叫人过来。

    李元吉也趁机跟了上去,想听一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大会儿的功夫,一中年男子脚步匆匆的从人群中跑来,隐隐的有些喘息。

    传话的士兵也将事情的大概说了一遍,所以这官吏也对整件事情有了个了解,瞅了眼还被苏记拿在手上的羊肉串,确认了上面的确有一根长发,不由面色一黑,看向摊主,厉声道:“严巨,这长发可是你的?”

    “不是,街主,您瞅瞅,我这头发箍的这么紧,就是拽也很难拽下来啊……”严巨哭丧着脸,油乎乎的一双手直接在自己头上一顿猛拽,除了将整洁的头发搞乱搞脏以外,的确没有拽下来。

    “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想赖账不成?”苏记恶狠狠的追问道。

    “赖账倒是不至于,只是某些人怕是想钱想疯了!”基本确定的事情的李元吉,忍不住的站了出来。

    不是非要逞能,而是苏记这货太让人生厌,出了问题解决问题便是,连个缘由都不找,就直接将责任推到对方身上,加上之前这货给自己那极其不好的感官,事实上从一开始,李元吉就有些倾向于摊主。

    当然,这根向导老丈没什么关系,也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自己站出来的。

    “你有何话要说?”街主瞅了眼李元吉,隐隐皱了皱眉,这两群人不是一路的,从打扮上就能看出,但这是在街上,自己也不好让人直接滚蛋,只能强忍着问道。

    “倒是有两句话要说,对与不对你们自己琢磨下便是。”李元吉微微一笑,毫不顾苏记那恶毒的眼神,“其一,若这长发是摊主的,在烤制的时候,这长发就已经没了。其二,摊主头发颜色发黄,而这根长发则是乌黑!”

    除了衣着打扮,头发也是判断一个人身份的基本。

    穷人因为穷,吃食比较单一,而且很多时候还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在这个年代,缺乏营养是穷人普遍的现象,所以头发也会出现微黄,甚至很黄的颜色。

    当然,不排除一些天生就头发发黄的人,但那毕竟是少数。

    而富人因为有钱,什么都吃的起,也不存在饥一顿饱一顿,所以他们的营养是没问题的,头发自然也就乌黑。

    “田舍儿,竟敢害我……”苏记意识到情况似乎有些不对,下意识的朝着李元吉怒吼道。

    李元吉的话不仅他一个人听着,在场的所有人也都听着呢。

    街主也更是不嫌脏的直接下手抓起了那份头发,放在靠近火边的地方仔细看了眼,的确是乌黑的颜色,而严巨的头发便是隔的大老远就能看出有些微黄。

    再一转头,心中瞬间也就有了答案。

    况且,李元吉说的对,如果是严巨的头发,早在烤制的时候就给烧没了,怎么会交给客人之后还如此完好无损呢?

    “客官,您有何想说的吗?”街主看向苏记等人,一脸不爽的问着,特喵的你们自己的头发还想来害人?难道就不能换个地方吗?不知道皇帝就在城里吗?要是让皇帝知道了,老子非得扒了你的皮不可,让你出来害人……

    “哼!”苏记冷哼一声,丢下三十钱便灰头土脸的带着一行人离去。

    至于羊肉串,反正苏记自己是没心思继续吃了。

    一场闹剧就这么结束了,街道也恢复了以往的热闹,依旧是来来往往,看热闹的人除了尽情的享受美食以外,也多了一些谈论的内容。

    倒是街主有些担心几人故技重施,所以特别委托了巡逻的将士,多注意那几人一番,随后又朝着李元吉表示了感谢,这才转身离去。

    对于李元吉来说,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

    但对于严巨来说,多则三百钱,少则三十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加上是自己老爹带来的客人,自然而然的就是一番款待……

第三七六章:朕又不吃人() 
    这一夜,李元吉就是住在了严老汉家中,房费不贵,至少比起客栈要便宜了些,当然,各种条件自然是不如客栈。

    面对于城中客栈不足的情况,出现这种家庭式的旅馆,倒也算是解决了一些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百姓的收入,这种模式倒是挺不错的。

    不过,李元吉也见识到了之前严老汉说的后悔到底是什么。

    那些原先不肯找向导,夜间又没有及时离开的人,加上客栈又没有了空房子,这时候别说是空的房子,就是一张通铺床位都很难找到。

    于是,让人啼笑又无奈的一幕出现了。

    这帮人很好的学习,并且借鉴了朝廷的拍卖程序。

    有些人家中只留一间房子用作拍卖,房子多的则留两间,更有些人甚至直接一间不租,全部拿去拍卖。

    拍卖的价格,有时候甚至能超过客栈的房价,可到了这个时候,若是不想去官府的话,也只能认栽。

    可即便如此,也依旧有不少人都没能拿到房子,最终只能被街上巡逻的兵士给带走。

    而面对着这种情况,李元吉又能怎么说?敲诈?勒索?还是坐地起价?

    首先,这个方案是朝廷优先提出来的,并且投入运用的,他们只不过是有模有样的照搬着拍卖一间房子而已。

    再者数额也并不算大,谁让那些人不早些雇佣向导,或者提前去订房子呢?

    翌日,李元吉悄悄的来到了泾阳县衙。

    经过了一天的暗访,该了解的情况基本上也已经了解了,除了一些小问题还需要整改以外,大的方向是没有出现问题的。

    当然,更让李元吉欣慰的是,这个时代的人并不坏。

    怎么说呢,一口唾沫一口钉,大概就是形容这个时代的吧,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其他的一些人,对于信用都是格外的看重。

    而不想后世,只要不上征信随你便,爱咋咋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更是完全崩塌。

    即便是出现了拍卖房子的事情,但这个价格也是有底线的,并不是说随意的往上叫,经过了解,大多数房价最高也就是十钱左右就能成交,多一些的不过十二三钱,少一些的七八钱就行。

    “陛下”瞧见李元吉的身影,上官仪险些哭了出来。

    整整一夜啊,那可是整整一夜啊,自己兴高采烈的将皇帝的车驾迎了进来,结果却发现车上根本没人,而皇帝则不知道在城中的何处晃悠着。

    虽然早有准备,但上官仪还是觉得自己被李元吉打了个措手不及。

    昨晚整整一夜的时间,上官仪几乎都没怎么睡好觉,不是在担心皇帝的安慰,而是担心皇帝会不会找出什么自己没来得及整改,或者还没看到的问题来找自己的麻烦。

    虽然上官仪也挺喜欢暗访的,但这事放在自己身上,而且还是如此的明目张胆,也着实将他给吓的不轻。

    “恩,你不错!”李元吉轻轻的点了点头,随意的鼓励了句。

    “谢陛下”上官仪激动的险些说不出话来,虽然只有三个字,但他那颗悬着的心基本也就能放下了。

    能让皇帝说出这三个字,基本也就证明了城内没什么太大的问题,自己的努力也算是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既然皇帝认可了,那自己岂不是已经算是走进了皇帝的视线?

    皇帝不是没见过,相比较上官仪的激动,刘善则是淡定了许多。

    毕竟自己在宫里的时候,也经常见皇帝,要知道发展省可是皇帝最经常光顾的衙门,甚至给他们提了不少的宝贵意见。

    “陛下,昨日的税额出来了,单日达到了八十九贯,加上官府的项目,昨日泾阳县进账二百一十九贯。”刘善更清楚皇帝想要的是什么,在一切安定的前提下,皇帝要的是钱。

    而皇帝的这一番理论,也从未对外公布过,只有发展省的人才真正的知道。

    所以他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往往会主要考虑经济方面的政策。

    用皇帝的话来说,就是在保证现有情况的同时,尽可能的多赚钱,官府有了钱,就能修路,修建各种基础设施,而条件好了,商业自然发达,商业发达,自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人有了钱,总要消费,而在有钱有粮的前提下,那时候想要提高人的数量,根本不成问题。

    什么?你说不想生?不想生是不可能的,只有忙不过来的时候。

    如果官府有了钱,加上手里大量的大和女子,到时候直接推出去,每生一个孩子奖励多少钱,你看人口的增长会不会爆掉?

    华夏民族赖以生存的,屡屡打不垮的精神,弯不下去的腰杆,靠的是什么?

    是人!

    如果这个时候大唐有一亿百姓,那么李元吉要考虑的问题,怕是要征服世界了,而不是扫清周边的威胁而已。

    钱,固然很重要,但是

    李元吉微微皱着眉头:“你们是每日统计一次的?”

    统计?怎么统计?

    收上来的才算是统计,而且这么精准的数字,明显不是预估。

    一天收一次,就是后世全面进入信息化办公时代,也能把人给累死,不禁折腾官府,更折腾纳税人。

    “不是,陛下有所不知,自推出小吃街以后,每日的人流更是接连不断,上官县令与下官曾商议过一些后续的安排,所以需要了解一个具体的数据作为支撑,所以这段时间暂时是每日一收,预计再有三天便改为每十日一收,等到下月初,拿到完整的数据以后,便可决定是保留现有规模,还是继续将其扩大,将小吃街彻底打造成泾阳的一块招牌。”刘善小心肝扑通扑通的汇报着,李元吉只是询问了一句,自己便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看来以前的淡定并不是真正的淡定啊。

    “陛下,小吃街内现有的产品多为关中本地吃食以及一些西域诸国的吃食,县里以不同的价格从他们手中买来配方等,然后交与当地百姓进行经营,并统一管理调配,如果情况好的话,小臣原本的计划是继续扩大,派人到全国各地寻觅各种美食,然后将其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