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只托盘上,分别放着数量相等的黄金,说多也多,说不多也不多,两边加起来,一共三百多两黄金,其价值更是高达六百多贯。

    假币,早晚会出现,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避免假币的出现,即便是采用了更多更先进的技术,也总有人会模仿的比较像。

    况且以金银为货币,其防伪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要材质是真的,那就是真的。

    一百多两黄金的假币,或者被称之为私币更为合适一些,这让李元吉心中很是不爽。

    若是单个少量的出现,倒也不会引起朝廷的注意,可一次性出现了一百多两,那也就意味着,有人在批量制造私币,并且流入市场。

    私币的流通,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那毕竟是真金白银,私币也好,官币也好,都是要流通的,商人们并不会吃亏,百姓也同样不会吃亏。

    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吃亏的是朝廷,若是不能打掉这些私币的源头,那就等于是朝廷再给某些人打工。

    在召集大臣的同时,李元吉并没有急着去询问缘由,而是在脑子里不断的思考着,该如何去杜绝,打击这些私币。

    金银的兑率,是户部按照当下市场的价格来制定的,就算是有些误差,但也完全在接受范围之内,至少不会出现大范围的将金子或银子融化掉筑器卖高价的现象。

    可若想制止私币的出现,其难度有多大?这一点李元吉几乎可以想象到。

    大批量的还好,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制造,自己根本无从下手,人家院门一关,一次制造个一二十两,自己连知道消息都有些困难,更不要提去打击他们。

    “说说情况吧!”瞅着大臣来的差不多了,李元吉有些沉闷的吩咐了句。

    “诺!”罗尘毕恭毕敬的应了声,“这些私币是昨日钱庄发现的,起初只是觉得有些奇怪,也没有太过在意,不过在当晚盘点的时候,店员留了个心眼,结果便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朝廷发型的金、银都有特殊的记号以及一整套的流程,而且层层把关,中间出错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正规的金、银背面刻有重量数字,铸造年份,铸造地点代号,以及刻印官员代号。所有的金、银货币背后的内容,只有重量与年份有可能重复,或者是同一地点,同一批次,同一官员刻印。

    所以这些也是钱庄用来分辨真伪的主要途径之一,不过这次钱庄真的是出现了纰漏,结果忽视了这么严重的问题。

    这批金子的背后,竟然刻着不同地区的代号,和官员代号,加上其制作稍显粗糙……”

    大臣们这才明白皇帝让他们过来的原因,原本还以为皇帝发财了要发赏钱呢,结果没想到竟然是有人私铸货币。

    私铸货币,那可是重罪,情况恶劣的甚至要诛族的,当然,数额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砍头是跑不掉的,但最好的结果也是打为奴隶,发配边疆。

    “金子是真的吗?”房玄龄觉得这事有些小题大做。

    不是不重要,而是大臣们太忙,没时间去管这个事,但也不能不管,尽早确定下来,然后大家各干各的,谁也别耽误谁的时间。

    “是真的,纯度也没有问题。”罗尘点了点头,来之前他已经问清楚了,不然以一个外人的身份,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东西?

    “陛下,既然这些黄金是真的,那朝廷的损失其实也不大,可将这些私铸黄金收回,统一融化重铸,另外再让刑部派人调查就好了。”房玄龄朝着李元吉建议道,意思很明显,这是让刑部慢慢查就行了,大家都挺忙的。

    “若是这些黄金的来源有问题呢?”李元吉微微眯着眼睛问道。

    如果真像房玄龄说的那样,自己也不会这么上心,可问题并不仅仅只是表面那么简单。

    “来源有问题?”房玄龄一愣。

    “是这样,现在金饰价格基本与黄金兑换白银等价格持平,即便有人想要借此牟利,那也是想办法来钱庄兑换黄金,然后拿去融了打造饰品,现在的情况则刚好反过来,能拿出这么多饰品的,完全可以直接拿去交易,获取的利益未必会小,而将其融化,在私铸成货币,其中的成本固然不说,为了那么点蝇头小利,落个满门抄斩,反正在我看来是很不划算的。”罗尘连忙提醒着。

    房玄龄猛一拍脑门,感情自己进入误区了。

    之前只是觉得朝廷没有亏什么,所以也就没打算下力气追查,让刑部那边意思下就行了,若是能查到,自然最好,查不到朝廷也不亏。

    这倒不是因为他不尽职,而是实在太忙了,根本没那个功夫。

    罗尘这么一提醒,房玄龄倒是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以前倒是有不少人利用这个差价来赚取利润,甚至有人专以此为生。

    可他们的套路哪一个不是将铜钱融化掉来铸造饰品获取差价?还没见过有哪个拿饰品融化掉来铸造铜钱的呢。

    当然,说没有那是瞎话,肯定是有的,而且还有不少。

    但那些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些饰品见不得光,只能少赚一些尽快出手。

    “陛下是觉得这些黄金可能是从那里出来的?”房玄龄指了指地下。

    “朕觉得很有可能!”李元吉点了点头,什么地方出来的东西见不得光?墓穴中的陪葬品。

    陪葬品中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生活用的,这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摸金校尉们将其拿出来以后,可以直接脱手。

    但另一种就有些特殊了,是专为死人打造的陪葬品,这些物品被统一称之为冥器。

    而普通的陪葬品别人看不出来,可若是冥器,大家一眼就能瞧出来,谁会有胆量去买个冥器放在家里?

    特别是在这个封建迷信盛行的古代,凡是跟死人有关系的,人人都恨不得离的远远的,根本不会去触碰他们的东西。

    所以,摸金校尉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将其融化,打造成新的饰品,或者直接打造成钱币花掉。

    两者各有各的好处,打造成饰品出手更为稳妥,不易被人发现,而打造成钱币,那可就涉及到另一项罪名了。

    “这事可不太好查,那群地老鼠们来无影去无踪的,警惕性可是不低。”张亮调任鄯善道行军总管之后,几年内连升几级的张行成由刑部侍郎接任刑部尚书一职,入内阁。

    张行成不说深得李元吉的信任,但能力还是不错的,之前世家镇州放贷一事,刑部派去的官员就是张行成,也正是那件事情之后,才让张行成上了李元吉的尚书名单。

    有前途,对皇帝也算是有些了解,忙碌公务之时,张行成也更是将自己埋在书籍中去学习,去补充自己。

    不求做到事事皆懂,但至少也要事事皆知。

    张行成的牢骚之言,倒是让李元吉眉头紧皱,这群摸金校尉们,哪一个不是猴精猴精的?指望他们像某些二代那样招摇过市一般的炫耀?没门。

    干这一行的,不能说所有人都是活不下去的,起码有一大部分是这样,没什么拿出手的能力,只能靠这个吃饭。

    但这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调,不是说他们作案低调,是得手之后的低调。

    如果不抄家,就连邻居也不敢相信他们会干这个。

    至于钱,这个就别想了,几乎可以预料到他们手里不会有几个钱。

    “不过也不是不可以查,只是难度会稍微大一些,也需要其他衙门的配合。”张行成想了会儿,虽然不太靠谱,但总好过无动于衷。

    不仅仅只是皇帝,连他们这些高官大臣们对这些地老鼠也是痛恨的很。

    没什么原因,因为在那些人眼里,他们都是有钱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死了以后陪葬品也肯定很丰厚,抓他们,不是为了解恨,而是为了不让他们日后去翻自己的墓穴。

    “那就去查,一群见不得光的地老鼠而已!”李元吉异常坚定的吩咐着。

    不是因为自己是皇帝,也不是为了保住自己死后墓穴里的陪葬品什么的,哪怕自己不是皇帝,就是个普通的百姓,死后也不希望有人去挖开自己的墓穴,而且那些地老鼠们也根本没有什么职业道德可言,他们采取的,往往是暴力式的手段,造的结实点,甚至能用炸药去轰开,根本不会去顾忌什么后果。

    虽然这种行为是无法改变的,想要改变也只有一个办法,薄葬。

    “陛下……”马五小心翼翼的靠上前来,脸色有些难看的低声说了几句。

    ‘轰……’

    听完整个消息,李元吉瞬间一愣,旋即是更大的愤怒,一手将案台上全部的黄金推倒在地。

    “朕必灭你九族……”

第三五零章:惊天大案() 
李元吉离奇的愤怒着实将众人给吓的不轻。

    不怪他们胆子小,皇帝连灭九族这话都说出来了,谁还会觉得这是在开玩笑?

    要知道皇帝之前就算是愤怒,也基本不会当众表现出来,就算表现了,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如此的失态。

    “查!所有人都给朕放下手中的事情,就算什么事情也不做,也要把这件事情给朕查个水落石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灭九族。”大臣们的震惊并没有影响到李元吉的愤怒,而是继续发泄着自己的怒火,这次他是真的怒了,不仅要惩治主谋,连那些从犯也不打算放过,又将目光看向张行成。

    “朕只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四省六部,包括暗卫,这一个月全归你调配,一个月内,若查不出个水落石出,你滚蛋回家,其余人全部一撸到底!”

    留下句狠话,李元吉便直接甩手离开。

    愤怒,愤怒占据了李元吉整个脑子,容不得他不愤怒,容不得他不发这么大的火,这帮人做的实在是太过份了,敢在皇帝头上动土,不杀他个片甲不留,还真以为老子这皇帝是泥捏的?

    发泄完了,李元吉甩甩袖子走了,却是留下一众一脸懵逼的大臣。

    前面还说让刑部自己去查的,转眼间,却变成了由刑部主导,四省六部加上暗卫全部听从刑部调配,四省包括了新增加的发展省,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

    皇帝竟然还当众宣布一个月内查不出结果,刑部尚书直接滚蛋,其余人全部一撸到底。

    一撸到底是什么意思?

    什么国公啊郡公啊,什么中书令啊尚书啊,什么皇帝的亲卫,暗卫的掌门人啊,统统一撸到底,降到从九品下。

    张行成很懵逼,房玄龄也很懵逼,连不属于官员体系的罗尘,也同样的很懵逼。

    “马将军,到底发生了何事?陛下为何如此震怒?”过了不知多久,房玄龄终于是缓过神来,朝着唯一知道原因的马五问道。

    就算要查,也总得让他们知道原因吧?

    知道真相的马五看了眼众人,心中直到现在都还有些后怕,真不知道那帮人到底哪来的胆子?又是谁给他们的勇气?叹了口气:“蔡国公的墓穴被挖开了……”

    “什……什么?”房玄龄心头一楞,下意识的退后一步,惊讶的不敢相信。

    “这是蔡国公墓穴的陪葬品?”张行成满额头的汗珠,看了眼被丢在地上的黄金,啧啧嘴,有些结巴的问着。

    “不知道是不是,之前接到陛下吩咐,我便派人在长安周围各处墓穴巡视,结果就发现了这个,蔡国公墓**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没了。”马五有气无力的说着,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被吓的。

    蔡国公是谁?或许那些生活在基层的老百姓会不知道,但是整个朝野上下,不论是中央的还是地方的,整个长安城,无论是商人还是百姓,没人不知道蔡国公是谁。

    年前才刚刚入土的杜如晦,便是蔡国公,至今入土不过月余时间,只能说,那些地老鼠们的胆子真大,大的无法无边……

    “那蔡国公他……?”有人担忧道。

    “蔡国公没事,暗卫这边下去的弟兄亲眼所见,那些人没胆子动蔡国公。”马五摇了摇头。

    呼……

    不少人松了口气,人没事就好,至少结果还不算是最坏。

    张行成则是紧紧的皱着眉头,事关自己的命运,也关乎大家的命运,他不能像其他人那样去关心那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他必须要抓住重点,排查一切可能。

    或许,唯一的安慰就是之前陛下留下的那句话,自己可以调动朝中的一切力量来办这个案子。

    “马将军,暗卫是怎么发现的?守陵官为何没有上报此事?”张行成似是抓住了关键,这么大的事情,守陵官去了哪里?

    而且,杜如晦是陪葬元陵的,元陵是什么地方?那是李元吉的帝陵。

    目前正在建造之中,选址什么的早已划好。

    而按照规矩,陪葬的大臣是不准埋葬在核心区域的。

    什么是核心区域?就是将来皇帝要去的地方,那里只有皇后,皇子,公主等皇族至亲可以埋葬,而那些所谓的陪葬大臣,其实就是在整个陵区的最边缘,而皇陵是一个巨大的陵区,由内至外,逐渐的扩张。

    可就算是陵区的边缘地区,守陵官也要每日派人巡视的,而不远处就是陵区,挖开了杜如晦的墓穴,又是怎么瞒过那么多人的?

    “挖开的只是一道口子,事后填埋了外部,或许是有些急躁,填埋的部分并不多,暗卫看出了问题,就试着挖了下,结果才半米不到,一条盗洞就出现了。”马五如实的说着情况。

    “立即找到守陵官,秘密的控制起来先!”张行成似乎是发现了什么,转而朝着房玄龄说道:“房相,劳烦您跑一趟,去陛下那里借点兵出来,立即封锁元陵,任何人不准进出,同时盘查人员,下官回部里点齐人马便赶过去。”

    “你是怀疑有人监守自盗?”房玄龄也发现了问题,同时也觉得很有这个可能,否则很多疑问就没办法解释。

    “监守自盗只是一种可能,不过也有可能是守陵官失职,没有按照规定派人巡视,或是巡视的人觉得元陵没什么东西,所以就找地方偷懒去了。目前并不能肯定,但却是嫌疑最大的地方。”张行成摇了摇头,这事很麻烦,但也很简单,“诸位同僚,罗管事,麻烦通知下去,凡是发现市面上有人拿着这种金子的,立即报官或控制起来,只要抓到他们,就算是抓到了线索。”

    销赃的人,知道的才更多一些,哪怕他们知道的并不多,但至少也知道这玩意儿是从哪里流出来的,一级级的往上抓,总是能抓到几条大鱼的。

    “放心吧,我等会全力配合的。”房玄龄等人点了点头。

    “这帮人可能不是业内的,多留意点,总会找到线索的。”张行成想到一个问题,连忙提醒道。

    惊天大案,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天大案啊。

    连个后世写的都知道,历史名人不能写,因为他们本人还在,就算不在了,三代内的直亲也必然存在,若是写的人家有些污点,让人觉得不满意,那帮人闹起来你一个写的能抗住?

    没人愿意招惹麻烦,所以干脆直接咔嚓掉算了,省的麻烦自己找上门。

    现在也是同理,不说杜如晦这才下葬一个多月的时间,难道那帮人摸金之前就不动动脑子吗?

    杜如晦是死了,他家也没人站起来到他那个高度。

    可他的同僚都还在啊,皇帝也很欣赏他,不然怎么会让一个前任皇帝的心腹陪葬在自己的皇陵?

    而让张行成感觉对方不是业内人的原因,也正是因为他们选择的是杜如晦的墓穴。

    天下人只要稍微打听一下,就会知道杜如晦的陪葬品很丰富,出殡当日不少大臣都送去了不少的黄金白银,而杜家只是留下了一点点,余下的全部陪葬进去了,一同陪葬的,还有皇帝留下的笔墨。

    这么肥的一座墓,是个人都想挖开,随随便便的搞一下,几千贯甚至是上万贯就到手了。

    但业内人有个行规,这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本原则。

    不挖当朝人,不挖近代人,近代不挖未绝户人。

    能被他们盯上的,哪个是省油的灯?他们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

    所以说,理论上最安全,几百年也不可能被盗的墓穴,竟然下葬一个多月就被挖了,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子。

    如此惊天大案,难怪皇帝会如此的愤怒,就算皇帝不愤怒,他们也要联名逼宫,给皇帝施加压力力查此案。

    简直就特喵的是无法无天。

    很快,长安城中便是一阵的暗流涌动,两块金条被送去了长安县和万年县,然后两县的官员拿着金条,秘密的寻访每一个店铺。

    在房玄龄的示意下,暂时还不能打草惊蛇,一切只能在暗中进行,让那些掌柜的见一见这些金子,若是有人拿出来这种的,直接拿下,或派人跟踪报官。

    另一边,钱庄系统也已经接到了通知。

    长安城内的城门守卫,虽然外表看起来跟往常没什么区别,可实际上盘查的时候却是更严格了一些。

    暗卫也在马五的调配下,在暗中搜集起了情报,暗卫本就隐藏于暗中,鱼蛇混杂,有在店铺当伙计的,有在城内闲逛摆阔的,还有在暗中当混子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对于暗中的势力也比较了解。

    房玄龄请示了李元吉,直接从宫中禁军调了两千人,通过西内苑直接离开长安,直奔元陵所在地。

    另一边,张行成也将刑部一些能手,以及七日内能赶到长安的,各州县衙门的办案能人全部调入长安。

    刑部毕竟只是行政机构,办案的能手还是有些不足,而当下,张行成手中的主要力量,便是来自长安,万年两县的精英武侯。

    一潭静水的长安城,谁也没有料到,一场巨大的风波正在悄然降临……

第三五一章:掉头的罪过() 
李元吉的元陵被选择在长安东北方向约五十里处的新丰县。

    新丰县的历史几乎与长安相同,相传上古女蜗即兴于此,商为丽国,周为骊戎国,秦设芷阳县,后改为骊县,西汉新设新丰县,改芷阳县为霸陵县,西晋时期重改新丰县,途中又经历了很多次改动,但新丰县这个名字被一直沿用了下来。

    新丰县,有些陌生,有些遥远,但看着绘制的各州县地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